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大自然的文字》学习单精品版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大自然的文字》导学案学习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自然的文字》学习目标:1.通过预学,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课堂展示中学习运用。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科普小品文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科学、对自然的热爱。
学习重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科普小品文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指导学生学习用上多种表达方法把话语写生动。
流程预设:一、启疑1.揭题启疑:“大自然的文字”指什么?(1)板书:大自然的文字,初读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2)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文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2.预学展示: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现在就来分享下你的预习收获吧。
(1)交流字词出示灯片:①请同学朗读生词并适时纠正读音,给读对小组加分。
齐读②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可以把知道的说一说,有不明白的也可以问一问。
③图片理解“铁砧”的意思,联系实际理解“预兆”的意思。
(2)交流内容①理清脉络:同学们对字词的预习已经过关了,相信大家课文也读熟了。
老师考考你们:课文介绍了几种大自然的文字?②板书:北极星砧状云石灰石花岗石二、引思(一)读懂文本,理解文字意思1.引学:北极星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一找相关②指导概括:所以,读星星这大自然的文字对我们有什么帮助?课件出示:辨别方向③指导说话:我读“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这句话,了解了星星能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④出示通过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的图片,简介寻找北极星的方法:春天夜晚,天空中总会有最亮的七颗星,他们看上去就像一把勺子。
沿着勺口外侧两星的连线,向外延长约5倍的距离,便可找到一颗亮星,它就是北极星。
这就是地球的北方。
⑤方法小结:刚才的学习,我们经过了哪几步?2.自学:书中还有三种文字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完成学习任务。
出示灯片:2.小组互学。
3.代表展示。
(1)解读砧状云含义①代表展示。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4、《大自然的文字》整理复习资料一、词语耸立预兆砧状云青苔二、注音砧状云青苔三、句义。
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
只有走进大自然,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善于请教,才能读懂大自然的文字。
四、填空。
1、《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文中分别从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两个方面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星星、云朵、石灰石、花岗石,告诉我们大自然的文字有助于辨别方向,观察气象,了解地质变化。
2、作者伊林: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科学著作有《几点钟》、《黑白》、《十万个为什么》。
3、文字是指记录语言的符号,而题目中的“文字”指知识。
五、知识链接。
1、有关自然景象的成语:风起云涌风调雨顺雨过天晴倾盆大雨电闪雷鸣2、气象谚语:★看云识天气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车。
棉花云,雨快临。
★看风识天气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看天象识天气天空灰布悬,大雨必连绵。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看物象识天气青蛙乱叫,大雨来到。
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
雨中闻蝉叫,预告天晴到。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蓑衣。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农业谚语: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人勤地长苗,人懒地长草。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大自然的文字【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思想感情。
2: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它们。
3: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品味课文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它们。
【教学方法】以探讨问题为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层次,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预习】1.学生默读“自读提示”和注释①。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其基本内容,并读准下列字音、理解各词语的意思。
霪雨铁砧漂砾勉强:①能力不够还尽力做。
②使人做他不愿做的事。
③不是甘心情愿的。
④牵强、理由不充足。
⑤将就、凑合。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年级第二期时学过一篇专门介绍大自然有关现象的课文,大家回忆一下,课题是什么?主要内容是写什么?――《大自然的语言》。
主要内容是介绍与农业有关的物候现象。
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呢?――(简要回答)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或“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与此文类似的课文,叫《大自然的文字》。
(板书)我们从小认识汉字,认识了汉字,它可以帮助我们阅读,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写作,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等等,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作用可真不少。
你们知道吗,大自然丰富多彩,大自然奥秘无穷,在自然界里还有另外一套文字,认识了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破译自然现象,领略自然界的无穷奥秘。
作者简介:伊林(1895—1953),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十万个为什么》《人怎样变成巨人》等。
二、导读新课1、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过渡段。
2、文章层次如何划分?全文24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大自然的文字》导学案(精选12篇)《大自然的文字》导学案(精选12篇)《大自然的文字》导学案(江南博哥)篇1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认读课文中的生词。
如:小熊星耸立预兆青苔花岗石贝壳铁砧……(特别注意:“耸”是平舌音、“苔”、“岗”和“壳”是多音字)2、读顺每一节课文,找一找文章中向你介绍了自然的哪些文字。
3、读小诗《秋》感受大自然的文字,加深对大自然文字的了解。
【出示:红叶一片/是大自然的文字/上面写着秋天】过渡:的确,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作者,除了落叶,他还写了好多好多的文字,这些文字都向我们传达着各种各样的知识。
二、合作探究1、继续读课文,向同学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这些文字都向我们传达着哪些知识呢?(默读课文,边读边画)【试着填空:大自然是一本书,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写在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1)星星,结合小熊星座图认一认,找一找北极星(2)云,结合铁砧图,砧状云图让学生对其有感性认识,重点理解“预兆”a、读一读课文第三节b、指名说说对预兆的理解——出示解释】预兆是事情发生前所显示出来的迹象——说说生活中什么是什么的预兆c、结合“看云识天气”引导学生读一读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3)花岗石,重点了解“漂砾”,结合图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2、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文字呢?这些大自然的文字又向我们传达哪些知识呢?小组内交流。
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大自然的文字》学习单精
品版
23 大自然的文字
学习目标:
自读自悟:《大自然的文字》全文,完成如下任务:
第一课时前置性目标:
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弄清课文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了解认识大自然的文字的主要途径。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会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自主感悟:弄清课文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了解认识大自然的文字的主要途径。
自主积累:收集关于“大自然文字”的资料。
学习任务单
1、我能说出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为课文题目?
2、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xún zhǎo míshī yán rè céng jīng bèi ké
( ) ( ) ( ) ( ) ( )
qīng tái mào mì yù zhào sǒng lìgǒu xióng
( ) ( ) ( ) ( ) ( )
3、我能给下列词语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丝缕(lǚlǒu)一绺(liǔlǚ)青苔(tái tāi)
铁砧(zhēn zēn)预兆(zhào tiào) 森林(sēn shēn)
4、我认为最应注意的字、词是:
3.课文写了种大自然的文字,分别是:
4.了解大自然的文字我们有哪些途径?
5.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把大自然的文字介绍的具体、形象、生动。
6.我还知道这些大自然的文字:
7、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