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材料
- 格式:doc
- 大小:463.50 KB
- 文档页数:27
道路工程施工所用的材料道路工程是指通过修建、改建和维护道路来满足人们出行和交通需求的一项工程。
道路工程所用的材料种类多样,其中包括水泥、沥青、石料、钢筋、沙子、混凝土等等。
这些材料在道路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道路的建设和维护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本文将对道路工程所用的材料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特点、用途、施工方法等内容。
一、水泥1.特点水泥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在道路工程中主要用于路面硬化、修补和加固。
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粘土、铁矿石等原料,经过研磨、混合和煅烧等工艺制成。
2.用途水泥在道路工程中主要用于路面硬化、修补和加固。
通过水泥浇筑、砂浆铺设等方式,可以使路面变得坚实、平整,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耐久度。
3.施工方法水泥在道路工程中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水泥浇筑、砂浆铺设等。
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水泥的比例、水泥的混合和搅拌过程等,以确保水泥的质量和施工效果。
二、沥青1.特点沥青是一种黑色的沥青质胶状物,是一种具有胶性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沥青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耐久性,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路面材料。
2.用途沥青在道路工程中主要用于路面铺设和修补。
通过沥青热拌、冷拌、铺筑等方式,可以使路面变得坚实、平整,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耐久度。
3.施工方法沥青在道路工程中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沥青热拌、冷拌、铺筑等。
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沥青的比例、沥青的温度和厚度等,以确保沥青的质量和施工效果。
三、石料1.特点石料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是由天然石头经过破碎、筛分等工艺制成的颗粒状材料。
石料具有坚硬、耐磨、抗压性能好的特点,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路基材料。
2.用途石料在道路工程中主要用于路基和路面的铺设和加固。
通过石料铺设、碾压等方式,可以使路基和路面变得坚实、平整,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耐久度。
3.施工方法石料在道路工程中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石料铺设、碾压等。
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石料的粒径、石料的铺设和碾压过程等,以确保施工效果和路面质量。
第1篇一、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是路面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组成。
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防水、抗滑、耐磨、耐久等性能。
1. 沥青:沥青是路面工程中的粘结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抗老化、抗裂性能。
常用的沥青有石油沥青、改性沥青等。
2. 粗集料:粗集料包括碎石、砾石、矿渣等,具有良好的骨架作用,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细集料:细集料包括砂、石粉等,主要起填充作用,提高路面平整度和密实度。
4. 填料:填料通常采用石灰、水泥等,用于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提高其稳定性和耐久性。
二、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抗滑性能优良等特点,适用于高速、重载交通道路。
1. 水泥:水泥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主要胶凝材料,常用的水泥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2. 粗集料:粗集料包括碎石、砾石、矿渣等,用于形成水泥混凝土的骨架结构。
3. 细集料:细集料包括砂、石粉等,用于填充粗集料之间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4. 外加剂: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等,可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施工效率。
三、路面基层材料路面基层材料主要用于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常用的基层材料有:1. 石灰稳定土:石灰稳定土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抗裂性和耐久性。
2. 水泥稳定土:水泥稳定土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抗裂性能优良等特点。
3. 级配碎石:级配碎石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抗滑性能和耐久性。
四、路面面层材料路面面层材料主要用于提高路面的防水、抗滑、耐磨等性能,常用的面层材料有:1. 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防水、抗滑、耐磨、耐久等性能。
2. 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抗滑性能优良等特点。
3. 沥青玛蹄脂碎石(SMA):SMA路面具有优异的抗滑、耐磨、耐久等性能。
总之,路面工程施工材料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工程特点、交通荷载和环境条件,以确保工程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和提升路面性能。
公路工程材料类别
1.基础材料
基础材料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路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起
着关键作用。
常见的基础材料包括:
-石料:用于路基填料和路基垫层,主要有碎石、砂石、细砂等。
-粉土:用于路基填料和路基垫层,是一种细颗粒的土壤材料。
-土工布:用于增加路基的抗拉性能、增强土壤的稳定性,可以降低
表土的沉积和提高排水能力。
-水泥:用于碎石胶结、增加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砂浆和混凝土:用于路基垫层和基础层,提高路基的强度和耐久性。
2.路面材料
路面材料直接暴露在交通荷载下,承受重压和磨损,因此需要具备耐
久性和抗磨性能。
常见的路面材料包括:
-沥青:用于沥青路面的面层和基层,可以提供良好的水密性和耐久性。
-水泥混凝土:用于路面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承
载能力。
-矿渣混凝土:用于部分公路的路面和基层,具有耐久性和高承载能力。
-聚合物改性沥青:用于改善沥青路面的抗老化性能和减少裂缝的产生。
3.辅助材料
辅助材料是公路工程中用于增强路基和路面性能,提高工程质量的材料。
常见的辅助材料包括:
-反膨胀剂:用于减少土壤膨胀和收缩的影响,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风沙降尘剂:用于减少风沙对公路的侵蚀,提高能见度和交通安全。
-路面维修材料:用于公路维修和补充路面材料,包括补漆、填充料等。
-防滑材料:用于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总之,公路工程材料涉及基础材料、路面材料和辅助材料等多个类别,不同材料在公路工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共同保障公路的安全和耐久性。
路基路面材料一、基层的基本类型及其适用范围路面基层按结构组合设计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柔性基层材料,包括级配型集料、嵌锁型碎石以及沥青碎石混合料等;第二类是半刚性基层材料,包括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和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等综合稳定类;第三类是刚性基层材料,包括水泥混凝土、贫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等;第四类是复(混)合式基层,即上部使用柔性基层,下部使用半刚性基层。
1.柔性基层:用热拌或冷拌沥青混合料(大粒径沥青碎石)、沥青贯入碎石、以及不加任何结合料的粒料类等材料铺筑的基层。
柔性基层可用于各级公路。
2.半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类的材料铺筑一定厚度的基层。
半刚性材料基层、底基层按其组成结构状态分为均匀密实结构、悬浮密实结构、骨架密实结构和骨架空隙结构。
均匀密实型是指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如石灰土、水泥土、二灰土等。
悬浮密实、骨架密实和骨架空隙结构均是指无机结合料稳定中、粗粒土。
三种类型的区分主要是根据混合料压实后,集料中粗颗粒间空隙体积与压实后起填充作用的细料体积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半刚性材料基层适用于以下范围:(1)水泥稳定类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底基层。
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对冰冻地区、多雨潮湿地区宜用于下基层或底基层。
石灰稳定类材料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以及三、四级公路的基层。
(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基层和上基层骨架密实型的稳定集料。
(3)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和各级公路的底基层均可采用悬浮密实型混合料。
(4)骨架空隙结构型混合料具有较高的空隙率,适用于考虑路面内部排水要求的基层。
3.刚性基层用普通混凝土、低强度等级混凝土、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等材料做的基层。
贫混凝土基层与其它基层相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较好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良好的抗冲刷性和抗裂性,多孔透水贫混凝土还兼有内部排水功能。
二、基层组成材料及要求1、路面基层用土的分类土作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骨架,按照土中单个颗粒(指碎石、砾石和砂等颗粒)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下列三种,即: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
一)公路等级路基路面结构路基路面工程材料种类精品公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等,不同等级的公路在路基、路面结构、工程材料种类等方面有所区别。
下面将详细介绍公路等级、路基、路面结构、工程材料种类等内容。
一、公路等级:1.高速公路:是连接城市和城市、城市和农村、各个地区之间的重要通道。
高速公路一般由四车道及以上、分离式的双向通行道路组成,车速限制较高。
2.一级公路:是连接主要城市和区域之间的道路,一般为城市之间的主干道路,通行车辆较多,车速较高。
3.二级公路:是连接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道路,一般为区域联络道路,通行车辆较少,车速较低。
二、路基:1.路基是公路的基础部分,主要由填方和挖方组成。
填方是指在地面上挖土填筑,使其达到设计标高的工程。
挖方是指将路基中高于设计标高的土方挖除,以达到设计标高的工程。
2.路基的基础材料主要有土石方、砂石方、碎石方等。
土石方是指由土壤和石头组成的路基材料,主要用于填方工程。
砂石方是指由砂石和石子组成的路基材料,主要用于挖方工程。
碎石方是指由碎石和石子组成的路基材料,主要用于路面结构的基层建设。
三、路面结构:路面结构是指公路的上部结构,包括路面层、基层、基底等。
不同等级的公路在路面结构上也有所区别。
1.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一般包括混凝土路面和柔性路面两种形式。
其中,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水泥、砂、石子等材料混合制成的坚硬路面,具有抗水、抗冻、抗腐蚀等特点。
柔性路面是指以沥青混合料或沥青砂浆铺设的路面,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
2.一级公路的路面结构:一级公路的路面结构通常采用柔性路面,包括砂石路面、沥青路面、沥青砂浆路面等。
其中,砂石路面是指以碎石铺设的道路,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
沥青路面是指以沥青混合料铺设的路面,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
沥青砂浆路面是指以沥青砂浆铺设的路面,具有较好的抗水性能。
3.二级公路的路面结构:二级公路的路面结构一般较简单,通常采用砂石路面或沥青路面。
修高速公路材料清单修建高速公路需要大量的材料,这些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到公路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
下面是一份常见的高速公路修建所需材料清单,以供参考:1. 水泥,水泥是高速公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材料,用于混凝土路面的铺设。
水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因此必须选择优质的水泥。
2. 砂石,砂石是混凝土的主要原料之一,也用于路基和路肩的填筑。
砂石的颗粒大小和含泥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筛分和检测。
3. 沥青,沥青是铺设柔性路面的主要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选择合适的沥青种类和控制施工温度是保证路面质量的关键。
4. 钢筋,在桥梁和隧道等特殊结构中,需要使用钢筋来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钢筋的直径和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需要注意加固位置和数量的准确性。
5. 碎石,碎石主要用于路基和路肩的填筑,其密实度和抗压强度对路基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碎石的来源和加工需要符合环保要求,以确保道路建设的可持续性。
6. 防水材料,在桥梁、隧道和涵洞等特殊结构中,需要使用防水材料来保护混凝土和钢筋不受潮湿和侵蚀。
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是保证结构耐久性的关键。
7. 路面标线材料,路面标线是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标志,因此需要选择耐磨、耐候的标线材料,并严格控制标线的宽度和颜色,以确保驾驶人员的安全和行车秩序。
8. 护栏材料,护栏是保护路旁行人和车辆安全的重要设施,选择合适的护栏材料和结构设计是保证其抗冲击和防护功能的关键。
以上是一份常见的高速公路修建所需材料清单,希望能对相关人员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材料选择和施工方案设计,以确保道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第1篇一、路基材料1. 土石材料:路基土石材料是路基施工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道路的稳定性。
主要要求包括:含水量适宜、级配合理、强度高、膨胀性小。
2. 粘土材料:粘土材料主要用于路基的填筑和加固,要求粘土具有良好的塑性、膨胀性小、强度高。
3. 砂石材料:砂石材料是路基填筑和加固的重要材料,要求砂石级配合理、强度高、耐久性好。
二、路面材料1. 沥青材料:沥青材料是沥青路面施工的主要材料,要求沥青具有良好的粘结性、抗老化性、耐久性。
2. 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是沥青路面施工的核心材料,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和添加剂组成。
要求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滑性和耐久性。
3. 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主要材料,要求水泥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磨性和耐久性。
4. 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是水泥稳定碎石路面施工的主要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良好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
三、辅助材料1. 防水材料:防水材料用于防止路基、路面渗水,要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耐久性和施工方便性。
2. 排水材料:排水材料用于排除路基、路面中的水分,要求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耐久性和施工方便性。
3. 树脂类材料:树脂类材料用于路面裂缝修补、加固等,要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耐久性和施工方便性。
4. 抗滑材料:抗滑材料用于提高路面摩擦系数,提高行车安全性,要求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耐久性和施工方便性。
四、施工工具及设备1. 混凝土搅拌设备:混凝土搅拌设备用于搅拌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等,要求搅拌均匀、效率高。
2. 路基压实设备:路基压实设备用于压实路基材料,提高路基稳定性,要求压实效果好、效率高。
3.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用于搅拌沥青混合料,要求搅拌均匀、效率高。
4. 路面施工设备:路面施工设备用于铺设路面材料,要求施工质量高、效率高。
总之,修路工程施工材料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保证道路质量的关键因素。
常见路基和路面做法
常见的路基和路面做法有很多种,主要根据道路的用途、交通量、地理环境和材料可获性等因素来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路基和路面做法:
1. 路基:
压实路基,使用压路机对路基进行压实,以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砾石路基,在路基表面铺设一层砾石,以增加排水性和抗冲刷能力。
水泥稳定路基,在路基中混入水泥或其他稳定剂,以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碎石路基,使用碎石或砾石填充路基,以提供良好的排水和承载能力。
2. 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道路表层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和平整性,适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主干道。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适用于重
载交通和高速公路。
碎石路面,将碎石和沥青混合铺设在路面上,适用于低交通
量的次要道路。
土路面,在一些偏远地区或农村地区,可能会采用未铺设路
面材料的土路面。
除了上述常见的做法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路基和路面做法,如透水路面、复合路面等,这些做法通常根据特定的环境和需求来
选择。
在选择路基和路面做法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可获性、施工
成本、维护成本以及环境影响等因素,以确保道路的安全和持久性。
路基路面材料一、基层的基本类型及其适用范围路面基层按结构组合设计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柔性基层材料,包括级配型集料、嵌锁型碎石以及沥青碎石混合料等;第二类是半刚性基层材料,包括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和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等综合稳定类;第三类是刚性基层材料,包括水泥混凝土、贫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等;第四类是复(混)合式基层,即上部使用柔性基层,下部使用半刚性基层。
1.柔性基层:用热拌或冷拌沥青混合料(大粒径沥青碎石)、沥青贯入碎石、以及不加任何结合料的粒料类等材料铺筑的基层。
柔性基层可用于各级公路。
2.半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类的材料铺筑一定厚度的基层。
半刚性材料基层、底基层按其组成结构状态分为均匀密实结构、悬浮密实结构、骨架密实结构和骨架空隙结构。
均匀密实型是指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如石灰土、水泥土、二灰土等。
悬浮密实、骨架密实和骨架空隙结构均是指无机结合料稳定中、粗粒土。
三种类型的区分主要是根据混合料压实后,集料中粗颗粒间空隙体积与压实后起填充作用的细料体积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半刚性材料基层适用于以下范围:(1)水泥稳定类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底基层。
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对冰冻地区、多雨潮湿地区宜用于下基层或底基层。
石灰稳定类材料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以及三、四级公路的基层。
(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基层和上基层骨架密实型的稳定集料。
(3)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和各级公路的底基层均可采用悬浮密实型混合料。
(4)骨架空隙结构型混合料具有较高的空隙率,适用于考虑路面内部排水要求的基层。
3.刚性基层用普通混凝土、低强度等级混凝土、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等材料做的基层。
贫混凝土基层与其它基层相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较好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良好的抗冲刷性和抗裂性,多孔透水贫混凝土还兼有内部排水功能。
二、基层组成材料及要求1、路面基层用土的分类土作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骨架,按照土中单个颗粒(指碎石、砾石和砂等颗粒)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下列三种,即: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
(1)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砂和石屑等)。
(2)中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砂砾土、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3)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7.5mm,且其中小于31.5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二)对基层用土的技术要求对路面基层用土的一般要求是易于粉碎,满足级配要求,便于碾压成型。
1.液限与塑性指数水泥稳定细粒土的液限不应超过40,塑性指数不应大于17。
对中粒土和粗粒土,如土中小于0.6mm的颗粒含量在30%以下,塑性指数可稍大。
实际工程中,宜选用塑性指数小于12的土。
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宜采用石灰稳定,或用水泥和石灰综合稳定。
2.颗粒组成一般地说凡能被粉碎的土都可用水泥稳定,其最大颗粒和颗粒组成应满足规范的要求。
最大粒径过大,拌和、摊铺、压实均有困难,表面平整度也难达到要求。
最大粒径过小,则水稳性不足且投资增加。
对细粒土,土的不均匀系数Cu应大于5。
对中粒土和粗粒土,不均匀系数应大于10。
注:土粒不均匀系数Cu:反映大小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以判断土粒度级配是否良好的指标之一,其表达式为:Cu=d60/d10,其中:在土的粒径累计曲线上,d10为过筛重量占10%的粒径,d60为过筛重量占60%的粒径。
Cu<5的土称为匀粒土,级配不良;Cu越大,表示粒组分布越广,Cu>10的土级配良好,但Cu过大,表示可能缺失中间粒径,属不连续级配,故需同时用曲率系数来评价。
Cc=d302/d60*d10 对于二级及以下公路和次干路以下城市道路用作基层时,集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 (方孔筛);用作底基层时,集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
对于高速、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用作基层时,集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方孔筛);用作底基层时,集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
水泥稳定类集料的颗粒组成应满足规范要求。
3.集料压碎值4.硫酸盐与腐殖质水泥稳定时,土的腐殖质含量不应大于2%,硫酸盐含量不应大于0.25%。
腐殖质含量超过2%以及塑性指数偏高的土,不应单用水泥稳定,若需采用这种土,必须先用石灰进行处理之后方可用水泥稳定。
石灰及二灰稳定类所用土的有机质含量不应超过10%,硫酸盐含量不应超过0.8%。
(三)无机结合料技术要求1.水泥: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
宜采用强度等级较低(如32.5)的水泥。
2.石灰:质量III级以上的生石灰或消石灰,要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
石灰在野外堆放时间较长时,应妥善覆盖保管,不应遭日晒雨淋。
使用等外石灰、贝壳石灰、珊瑚石灰等,应进行试验,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宜采用磨细生石灰粉。
(具体生石灰或消石灰的技术指标见规范)3.工业废渣:用于路面基层的工业废渣,除石灰类渣外,主要有粉煤灰、煤渣、水淬渣、高炉重矿渣、钢渣及其它冶金矿渣、煤矸石等。
路面材料技术标准总结目录一、沥青路面 (5)1.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5)2.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 (6)3.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 (7)4. 木质素纤维质量技术要求 (7)5.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8)6.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最小厚度与适宜厚度 (9)7. 5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10)8. 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11)9. 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 (12)10. SMA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 (13)11. 改性沥青SMA13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 (14)12. OGFC混合料技术要求 (15)13. AC-20C型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 (15)14. AC-25C型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 (16)15. 稀浆封层用BCR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17)16. 稀浆封层粗集料的技术要求 (18)17. 稀浆封层细集料的技术要求 (18)18. 稀浆封层的集料级配 (18)19. 稀浆封层混合料技术要求 (19)二、水泥混凝土路面 (19)20. 各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用水泥的物理指标要求 (19)21. 碎石、破碎卵石和卵石质量标准 (20)22. 再生粗集料的质量标准 (22)23. 天然砂的质量标准 (23)24. 天然砂的推荐级配范围 (25)25. 机制砂的质量标准 (25)26. 机制砂的级配范围 (27)一、沥青路面1.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注:1、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时,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2.45t/m³,吸水率可放宽至3%,但必须得到建设单位的批准,且不得用于SMA路面3、对S14即3~5规格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0.075mm含量可放宽到3%。
2.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注: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3.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4.木质素纤维质量技术要求5.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6.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最小厚度与适宜厚度7.5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8.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9.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质量变化,不大于%±1.0T0610和T0609针入度25℃,不小于%65T0604延度5℃不小于cm15T0605 10.SMA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不使用改性沥青使用改性沥青马歇尔试件尺寸mmφ101.6mm×63.5mm T0702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1]—两面击实50次T0702空隙率VV[2]%3~4T0705矿料间隙率VMA[2]%≥17.0T0705粗集料骨架间隙率[3]—≤T0705沥青饱和度VFA%75~85T0705稳定度[4]kN≥5.5≥6.0T0709流值mm2~5-T0709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的结合料损失%≤0.2≤0.1T0732肯塔堡飞散试验的混合料损失(20℃)%≤20≤15T0733注:1.对集料坚硬不易击碎,通行重载交通的路段,也可将击实次数增加为双面75次。
2.对高温稳定性要求极高的重交通路段或炎热地区,设计空隙率允许放宽到4.5%,VMA允许放宽到16.5%(SMA-16)或16%(SMA-19),VFA允许放宽到70%。
3.试验粗集料骨架空隙率VCA的关键性筛孔,对SMA-19、SMA-16是指4.75mm,对SMA-13、SMA-10是指2.36mm。
4.稳定度难以达到要求时,容许放宽到5.0KN(非改性)或5.5KN(改性),但稳定度检测必须合格。
11.改性沥青SMA13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注:①试验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的关键性筛孔,SMA-13指的是4.75mm。
②稳定度难以达到要求时,允许放宽到5.5 kN,但动稳定度检验必须合格。
③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在施工最高温度下进行。
④车辙试验试件不得采用经二次加热重塑成型的试件。
⑤渗水系数仅适用于配合比设计室内试验的压实试件检验,不适用于施工现场检验。
12.OGFC混合料技术要求13.AC-20C型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14.AC-25C型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15.稀浆封层用BCR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注:1.破乳速度与集料的粘附性、所使用的石料品种有关。
工程上施工质量检验时应采用实际的石料进行试验,仅进行产品质量评定时可不对这些指标提出要求。
2.贮存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用试验时间,通常采用5d,乳液生产后能在第二天使用完时也可选用1d。
个别情况下改性乳化沥青5d的贮存稳定性难以满足要求,如果经搅拌后能够达到均匀一致并不影响正常使用,此时要求改性乳化沥青运至工地后存放在附有搅拌装置的贮存罐内,并不断地进行搅拌,否则不准使用。
17.稀浆封层细集料的技术要求18.稀浆封层的集料级配二、水泥混凝土路面20.各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用水泥的物理指标要求21.碎石、破碎卵石和卵石质量标准注:a有抗冻性、抗盐冻要求时,应检验粗集料吸水率。
b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氯化物含量、洛杉矶磨耗损失在再生粗集料使用前至少检测一次。
c洛杉矶磨耗损失、磨光值仅在要求制作露石水泥混凝土面层是检测。
22.再生粗集料的质量标准注:1.当再生粗集料中碎石的岩石品种变化时,应重新检测上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