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欣赏九
- 格式:ppt
- 大小:81.50 KB
- 文档页数:15
以下是一些中外著名的器乐作品曲例:
1、中国器乐作品:
•《二泉映月》(二胡独奏曲):由华彦钧创作,此曲旋律深邃,情感丰富,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
•《春江花月夜》(琵琶曲):由陈彦茎创作,此曲描绘了春天江上夜晚的景色,富有诗情画意。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由何占豪、陈钢创作,此曲以中国传统故事《梁祝》为题材,旋律
优美动人,被誉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2、外国器乐作品:
•《命运交响曲》(贝多芬):第一乐章充满力量和紧张度,经常被用于激励人心。
•《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轻快活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欢乐颂》(贝多芬):在《命运交响曲》的末乐章中出现,给人以希望和喜悦的感觉。
•《爱之梦》(李斯特):表达深深的爱情情感。
•《月光》(德彪西):给人以宁静、梦幻的感觉。
50部必知的音乐经典:1.《四季》安东尼奥·维瓦尔第(意大利)作为巴洛克晚期最为人们熟悉的三位作曲家之一,安东尼奥·维瓦尔第虽然并非巴洛克的开山鼻祖,但他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号召力。
其音乐旋律活泼动人,音乐形象感觉强烈,经过了几百年之后至今仍然深受人们的欢迎与喜爱。
2.《弥赛亚》乔治·弗雷德里克·亨德尔(德国)乔治·弗雷德里克·亨德尔与巴赫被并称为巴洛克时代的两位巨人,他开创了音乐发展的新时代,留给后人取之不尽的音乐宝藏。
如果说巴赫在《G弦上的咏叹调》中使用音乐的理性来接近上帝,那么亨德尔在《弥赛亚》中就是用音乐的感性来接近上帝。
3.《G弦的咏叹调》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国)时隔几个世纪,《G弦上的咏叹调》这部作品仍然常演不衰,显示出这部作品至今仍有着强烈的艺术魅力。
通过《G弦上的咏叹调》中多彩的节奏与流动的空间,伟大的“西方音乐之父”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展示出其在音乐创作上的天分和才华。
4.《创世纪》弗朗兹·约瑟夫·海顿(奥地利)弗朗兹·约瑟夫·海顿堪称古典作曲家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位,他的一生跟随着新的音乐观念一起成长蜕变,而且在风格塑造上鞠躬厥伟,非他人所能比拟,被称为“交响乐之父”。
他的《创世纪》是最温暖的“疗伤”音乐,宛若风浪中的一盏灯塔,带领我们回到宁静的归处。
5.《魔笛》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奥地利)在欧洲音乐史中自幼便显示出音乐才华者并不罕见,可想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那样早熟的奇才,被公认为神通的音乐家,确属罕见。
《魔笛》是莫扎特临终前最后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他使民间歌剧得以提高的一步重要作品,更是公认的西方歌剧经典。
6.《命运交响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
第三篇中外器乐作品欣赏——西方器乐作品欣赏概述一、管弦乐队乐器的分类二、器乐的演奏形式第一讲中小型器乐曲及其体裁一、前奏曲和即兴曲二、舞曲三、练习曲四、奏鸣曲五、室内乐第二讲大型器乐曲及其体裁一、协奏曲二、序曲三、交响诗四、交响曲教学内容:西方器乐作品欣赏——概述与中小型器乐体裁一、目的与要求:通过讲授与聆听,使学生们了解西洋器乐中不同乐器的音色与形制,了解常见的演奏形式,增进学生们对相关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们对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采纳和包容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1、掌握西洋器乐的分类,熟知其各自的代表作;2、掌握各种乐器的音色;3、了解几种体裁:前奏曲、即兴曲、舞曲以及各自的代表作。
4、掌握奏鸣曲与奏鸣曲式的区别5、握室内乐这一器乐体裁的艺术表现形式;6、了解室内乐的代表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欣赏为主,讨论法为辅。
讲授与欣赏相结合,通过具体作品的音响赏析,直观而生动,让学生感知不同器乐门类的风格和特色。
欣赏之余,通过提问让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加深对西洋器乐艺术的理解。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概述:一、西洋管弦乐队根据构造、性能和演奏方式,分: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与色彩乐器。
各类乐器的代表、形制以及音色的展现。
二、西洋器乐艺术按其演奏的方式来分主要可分为独奏与重奏。
(一)独奏独奏,器乐演奏形式之一,即一个人演奏某一乐器,常有其他乐器或乐队伴奏。
根据在独奏时有无伴奏,可分为有伴奏的器乐独奏和无伴奏的器乐独奏两类。
常见的西洋乐器独奏有钢琴、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小号、等。
现将这些常见的器乐的经典作品分为键盘类、弦乐类和管乐类来分别赏析。
1、键盘类独奏作品欣赏钢琴独奏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肖邦,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
春江花月夜音乐鉴赏(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春江花月夜音乐鉴赏春江花月夜音乐鉴赏我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光辉灿烂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中外音乐佳作欣赏》------《悲惨世界》插曲Bring him home 课程论文日期:2013年1月2日《中外音乐佳作欣赏》------《悲惨世界》插曲Bring him home该曲目选自《悲惨世界》第三幕中的带他回家(Bring him home)夜深了,担任斥候的学生饮酒唱歌「与我共饮」(Drink with me),Marius 心中惦记著Cosette,不多时便沈沈睡去。
Valjean看著Marius,看他是如此的年轻,於是便唱出「带他回家」(Bring him home),祈求上苍保护这个年轻人,让他能平安度过,如果上帝要取走任何人的性命,那就取我Valjean的罢!在我心目中,Bring him home是一首安魂曲,尽管它原意似乎不是。
JeanValjean站在Marius身畔,是祈求让他平安归家而不是祈求他的灵魂安息。
但我总不太喜欢这一段,一度我总要在这里跳过去,避开Jean Valjean对上帝声情并茂的求恳。
但我却很喜欢Final Battle之后那一段管弦乐版。
在舞台上,这该是一个寂寞凄凉的场景吧。
硝烟散去,为明天而战斗的人们却没有看到曙光。
曾经高扬的旗帜,如今静默地低垂,激昂的歌声逝去,伴随着他们的只有这曲Bring Him Home。
没有歌声,没有言词,只有清冷的管乐,只有琴弦在轻轻拨动;没有激愤,没有痛楚,只有平静的哀伤。
而在表面的平静之下,有感情的波澜在涌动,渐近高潮之处,包含着一丝难以体察的崇敬。
Bring Him Home,为什么是Bring Him Home呢?不管作者是有心,还是无意,我都觉得它是一个暗示——在这里,这无词的歌是一阕安魂曲,给他们寂寞的身影以安慰,向他们高贵的灵魂致以最后的敬意,引领他们走向圣洁的安宁。
我很喜欢Anthony Warlow对这首歌的演绎,他的情感处理,跟管弦乐的处理是一致的。
和谐、平静、优美。
记得我第一次听这首曲子,感觉这首曲子对于男生有蛮大的难度。
中外声乐作品曲目大全
中外声乐作品曲目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音乐流派和时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外声乐作品曲目,供参考:
中文曲目:
1. 《茉莉花》中国民歌。
2. 《天路》陈奕迅。
3. 《但愿人长久》陈百强。
4. 《月亮代表我的心》邓丽君。
5. 《恋曲1990》万芳。
6. 《小幸运》田馥甄。
7. 《我的歌声里》曲婉婷。
8. 《爱情转移》陈伟霆。
9. 《岁月神偷》金玟岐。
10. 《追梦赤子心》G.E.M.邓紫棋。
西方经典曲目:
1. 《奥维涅叶的颂歌》贝多芬。
2. 《鸟之歌》舒伯特。
3. 《假面舞会》阿尔弗雷德·格里尼。
4. 《卡门》乔治·比才。
5. 《弦乐四重奏》莫扎特。
6. 《天鹅湖》柴可夫斯基。
7. 《拉美尔》德彪西。
8. 《西班牙套曲》雷普。
9. 《弥撒曲》贝尔纳多·帕斯库奏。
10. 《弗洛伦斯的福音》亨利·帕金斯·戴博西斯。
当然,以上只是一小部分中外声乐作品曲目的例子,实际上还有众多经典和流行的音乐作品可供选择。
无论是中文曲目还是西方经典曲目,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演唱风格进行选择。
希望这些曲目能够给你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中外电影名曲欣赏:一个跨越时空的音乐之旅音乐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一,而电影则是让人类情感得以发挥和表达的艺术形式之一。
因此,电影音乐便成为了电影的必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其中又以电影主题曲和插曲最能代表电影的主题和情感,为影片增色不少。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一趟中外电影名曲欣赏之旅,感受不同风格、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电影主题曲和插曲所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感动。
一、经典之选1.《泰坦尼克号》(My Heart Will Go On):这首由Celine Dion演唱的主题曲自上映以来,便让人感叹于它那朴实无华的旋律中所蕴含的对爱情的赞歌,无论是歌曲的旋律还是歌词的表达,都淋漓尽致地呈现出了这场灾难当中的爱情故事。
2.《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这首由Julie Andrews演唱的插曲《Do-Re-Mi》为这部电影中最为著名的歌曲之一,这首童声合唱曲将音乐的基本元素贯穿始终,旋律优美、歌词简单却不失深度,为这部音乐剧增添了更多的魅力。
3.《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这首由Eddie Albert演唱的插曲《On the Street Where You Live》是这部电影中最为著名的歌曲之一。
正如歌曲的歌词所描述的那样,故事发生在一个浪漫的罗马假期中,歌曲旋律轻快而富有抚慰性,表达了这段恋爱故事中的甜蜜与快乐。
4.《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这首由Max Steiner创作的电影主题曲称得上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选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旋律充满着忧伤与无奈,表达了主人公在乱世当中所遭遇到的种种苦难和磨难。
5.《教父》(The Godfather):这首由Nino Rota创作的电影主题曲是经典中的经典,富有情感的小提琴旋律深深地扎入人们的心里,揭示了主人公斯堪达洛内家族中的暴力、家族、亲情等主题。
二、华语经典1.《霸王别姬》:这首插曲《双影十三拍》是这部电影中最为著名的音乐之一,这首音乐在电影中出现的地方,往往意味着主人公情绪的低谷,而音乐旋律优美、动听却又不失哀怨。
音乐欣赏:中外经典钢琴曲赏析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力量。
钢琴作为一种重要的乐器,被广泛用于各类音乐演奏和创作中。
本文将带您欣赏一些中外经典钢琴曲,介绍它们的背景和特点,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些曲子,让您对音乐的魅力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1. 中西方音乐的差异中西方音乐在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虽然钢琴作为一种通用的乐器,在两种音乐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文化差异和音乐思维的不同,中西方音乐表达出的情感和音乐语言有所区别。
1.1 中西方音乐的文化差异中西方音乐在历史、文化和传统背景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各自发展了自己的音乐体系和风格,这种差异在音乐中表现出来。
中西方音乐对于美的追求和情感表达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1.2 中西方音乐的表现手法差异中西方音乐在表现手法上也有所不同。
中西方钢琴曲中的速度、力度和演奏技巧等都有着不同的要求。
中西方钢琴曲也有着不同的形式和构成方式,这都会直接影响到音乐的表达效果。
2. 中国经典钢琴曲赏析中国经典钢琴曲以其独特的音乐语言和表达方式闻名于世。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经典钢琴曲。
2.1 《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钢琴协奏曲》是中国音乐的经典之作。
这部协奏曲由中国著名作曲家谭盾创作,以黄河为题材,描绘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团结抗敌的英雄情怀。
这部曲子的音乐形式宏大,情感激荡,充满力量和激情。
2.2 《月光曲》《月光曲》是中国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创作的钢琴曲。
它以优美的旋律和柔和的音色展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韵味和内涵。
这首曲子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情怀,给人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感觉。
2.3 《黄鹤楼》《黄鹤楼》是著名作曲家陆树铭创作的钢琴曲。
它通过优美的旋律和巧妙的编曲来描绘中国古代文化名胜黄鹤楼的壮丽景色。
这首曲子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既给人以力量,又给人以内省。
3. 西方经典钢琴曲赏析西方经典钢琴曲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华丽的演奏技巧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西方经典钢琴曲。
不朽的音乐经典——中外名曲100首(1)1.1812序曲(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降E大调序曲“1812”,作品第49号)是柴科夫斯基于1880年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
为了纪念1812年库图佐夫带领俄国人民击退拿破仑大军的入侵,赢得俄法战争的胜利。
该作品以曲中的炮火声闻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户外演出,曾启用真的大炮。
该序曲于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
曲目开始时出现一个深广的主题,代表着俄罗斯广袤的领土和无限风光。
后来乐曲进入发展部,一个侵略性的主题代表着法军的入侵。
再次转到一个进行曲,表达的是俄罗斯人武装上前线,准备抵抗侵略者。
后来激烈的主体冲突描绘了残酷的战争。
里面被扭曲的马赛曲代表着法军。
后来,俄国人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俄国国歌在炮声钟声中把乐曲推至最高潮。
柴科夫斯基在完成《1812序曲》之后,自己并不觉得满意,在他给他的资助人和朋友梅克夫人的信中说:“这首曲子将会非常嘈杂而且喧哗,我创作它时并无大热情,因此,此曲可能没有任何艺术价值。
”他没有想到这首乐曲后来却成为他最受大众欢迎的作品。
但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称赞《1812序曲》“这首序曲的深具人民性的音乐,像平稳的波涛那样庄严有力地在大厅回荡,它以一种新的东西攫住你,把你高举于时代之上,它的声音表达出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极其成功地描绘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威力及其雄伟气魄。
”2.E调前奏曲(巴赫)一首曲子的调性由其首调或固定调决定,固定调为E大调的前奏曲即可命名为E调前奏曲,历史上以E调作曲的前奏曲不少,但最有名气的作品为老巴赫在1717–1720年间所作的六首小前奏曲中的,作品编号BWV 937。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也译作巴赫,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
赏《致爱丽丝》第一次认真欣赏《致爱丽丝》是在初中的一个课间休息,那时学校放这首曲子然后我们来放松,不得不说这首曲子听起来确实让人从心底里感觉到舒服。
《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
1、作者与作品的时代背景钢琴曲《致爱丽斯》是贝多芬献给恋人苔雷泽的生日礼物。
钢琴曲《致爱丽丝》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1810年所作。
作者将这首精致的钢琴小品题献给女学生特雷泽·马尔法蒂。
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
一开始出现的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
这一主题先后重复三次,中间有两个对比性的插部。
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调性上,色调明朗,表现了欢乐的情绪;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衬托下,色彩暗淡,节奏性强,音乐显得严肃而坚定。
一连串上行的三连音及随后流畅活泼的半音阶下行音调,又自然地引出了主题的第三次再现,乐曲在欢乐明快的气氛中结束。
贝多芬一生没有结过婚,但他却一直在为甜蜜的爱情而不懈地追求着,《致爱丽丝》的创作就包含了这样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故事:当贝多芬年近40岁时,他曾带过一个名叫特蕾泽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此时的贝多芬心情非常荡漾,于是写下了一首钢琴小品送给了这位学生,并在乐谱上题上了"献给特蕾泽",后来,这份乐谱一直就留在了特蕾泽那里。
贝多芬逝世后,在他的作品目录中也没有这个曲目,直到40年以后,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的撰记,在整理特蕾泽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个手稿,但在发表这个乐谱时,却把"特蕾泽"笔误为"爱丽丝",待要澄清的时候,人们已接收了《致爱丽丝》这个既成事实。
但我却认为,"特蕾泽"也好,"爱丽丝"要好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可以理解为贝多芬归根结底要献给的,是崇高的"爱情",是人类所有善良的女性.2、曲式与题材《献给爱丽丝》乐曲采用回旋曲式结构,全曲共分五个部分(A+B+A1+C+A2),主部(A) 先后出现了三次。
不朽的音乐经典——中外名曲100首(2)1.夏天里最后一朵玫瑰(爱尔兰民歌)德国电影《英俊少年》的插曲,原本是一支爱尔兰歌谣,经过作词作曲家的演绎,这首歌百年不衰。
看过德国电影《英俊少年》的人,大概不会忘记海因切在思念母亲时唱的这首歌。
这支抒情委婉又包含着丝丝哀愁的歌,原是一首爱尔兰歌谣。
《夏天最后一朵玫瑰》,不仅激起了许多伟大作曲家的灵感,更是得到了众多歌唱家的喜爱,以至传唱百年而不衰。
每当我听起这首歌,似乎都能感到夏日凉风在耳边轻轻掠过,午后阳光,温暖的照着最后一朵玫瑰,但也无力挽留住它的凋谢。
英俊少年独特的情怀和阳光的气息,使这首包含着淡淡哀愁的歌抒情委婉又哀而不伤。
悦耳动听的旋律,情感挚的演唱,轻轻拨动着听者的心弦。
热情的夏天已经悄悄走远,秋天带着凉意来临了,这个容易触动情怀的季节,让我更怀念温暖的夏日阳光。
生命是多么美好,是多么快乐,当看着曾经的美好渐渐凋落,挽也挽不回它的枯萎,多想让它在我们的生命里多停留一刻。
这首歌清幽婉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2.天鹅(圣桑)《天鹅》由大提琴独奏,两架钢琴伴奏。
是三段式结构,出自夏尔·卡米尔·圣-桑的管弦乐《动物狂欢节》。
《天鹅》是我们熟悉并为之感动的优雅、温柔的大提琴曲,它出自圣桑的管弦乐《动物狂欢节》。
《动物狂欢节》由十四首独立的短小乐曲组成。
《天鹅》是第十三首,它不仅是一首大家所熟悉的脍炙人口的名曲,也是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允许在他生前叫人演出的乐曲,被视作圣桑的代表作品,这首大提琴曲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甚至被改编为芭蕾舞《天鹅之死》。
此曲由大提琴演奏的主题旋律非常简单,几乎没有任何装饰。
此曲可以说是圣桑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佳作,正是这简单和轻描淡写的旋律才符合天鹅本身的气质,因为天鹅的品性就是善良勇敢、一往情深,没有多余的杂念。
3.天鹅湖(柴科夫斯基)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4幕,作于1876年。
这是柴可夫斯基所作的第一部舞曲,取材于民间传说,剧情为:公主奥杰塔在天鹅湖畔被恶魔变成了白天鹅。
不朽的音乐经典——中外名曲100首(4)1.清明上河图(吕威)吕威著名作曲家、教授、铁岭市音乐家协会主席、辽宁省音乐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委员会合唱指挥专业主任、辽宁省少数民族舞蹈家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师范院校合唱指挥理事。
2.渔舟唱晚(娄树华)《渔舟唱晚》[1] 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筝曲。
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
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
娄树华的《渔舟唱晚》,是中国古筝艺术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它是用古曲《归去来兮》为素材,发展编创而成者。
创作于1938年——1939年之际。
一经问世就开创了筝曲的新纪元。
经过50多年表演证明,是一首受到中外音乐界公认的名筝曲。
《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
乐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乐句与乐句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人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则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
3.溜冰圆舞曲(瓦尔德退费尔)这部作品是法国音乐家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圆舞曲。
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巴黎,溜冰和圆舞曲同样风行,成为上流社会社交活动之一。
在本曲中,作者将圆舞曲和溜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乐曲采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序奏、四个小圆舞曲及结尾组成。
每个段落都象一幕冰上芭蕾舞。
序奏中圆号奏出的徐缓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冬天的景色,转为圆舞曲速度之后,呈现出本曲的主要主题——第一小圆舞曲的第一主题。
这一主题宽广平稳、流畅明丽,使人联想到溜冰的人们舒展优美的舞姿。
接下来的第一小圆舞曲第二主题运用八分音符并强调其节奏,使乐曲充满了轻松活泼的情绪。
4.打字机(安德松)打字机,是【美】莱罗尔·安德森曲,管弦乐。
不朽的音乐经典——中外名曲100首(4)1.春之声圆舞曲(小约翰·施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作品第410号(Frühlingsstimmen Walzer,op.410)是奥地利著名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不朽名作。
作于1883年。
当时作者已年近六旬,但此曲依然充满活力,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据说小约翰·施特劳斯是在一个晚上就在钢琴上即兴创作出此曲的,因此此曲最早的版本是钢琴曲,后经剧作家填词成为声乐圆舞曲由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比安卡·比安琪演唱,这也是此曲的第一次演出,直到现在仍然是许多花腔女高音十分喜爱的曲目。
后来作者又将它改编为管弦乐曲,一直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此曲与作者其它的圆舞曲迥然不同:它并不是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也不是作为舞蹈伴奏音乐而创作,它本身就是舞台上表演的音乐节目,具有纯粹的音乐表演性质。
节奏自由、充满变化,旋律生动而连贯,具有较强的欣赏性,很少用于伴舞,原谱中也没有注明各个段落,另外此曲还带有回旋曲的特征——它有一个多次再现、贯穿全曲的回旋曲主题A。
主题在简短热情的引子之后呈现出来,华丽敏捷的旋律如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洋溢着青春活力。
其它几个圆舞曲娓娓动听、充满生机。
全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雅俗共赏、经久不衰。
曲中生动地描绘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一派生机的景象,宛如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永远保留住了大自然的春色。
是一首好听的曲子。
2.春之歌(门德尔松)《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作品第62号),A大调,2/4拍。
该曲为门德尔松创作的所有“无词歌”中最为著名的曲子,不仅用于钢琴独奏,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乐器的独奏曲而广为流传,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这首被冠以《春之歌》标题的无词歌具有流水般轻柔的浪漫旋律,使听众沉醉于快乐的气氛中。
曲式虽单纯,但十分巧妙地应用了装饰音,从而利用钢琴创造了漂亮效果,由此我们不得不对门德尔松的天才发出赞叹。
电影音乐鉴赏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与真切表达,透过音乐我们可以超越时空感受另一个时代的体温,跨越国界体会另一个民族的情感。
电影音乐作为音乐总和中十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部分,组织当代大学生开设电影音乐欣赏也是十分必要的。
电影音乐可以通过具象的、可观可感的表现形式在大学生这一电影消费主力群体心中产生强烈共鸣,从而使得电影中健康美好的主旋律能潜移默化感染大学生的心灵,达到提高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修养、培养个人健康高尚情感、提高个人审美能力从而完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建设的大学教育目的。
影视艺术是融文学、音乐、绘画、表演为一体,集时间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听觉艺术于一身的综合艺术门类。
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将源于生活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通过演员的表演,用声、光、影等动态手段再现的艺术形式。
每当欣赏影视作品,除了唯美的画面、精彩的故事情节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外,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往往有一段或者多段优美的音乐。
影视音乐涵盖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比画面和特写镜头更为广阔,为影视风格及思想的表达构建了无限的艺术空间,它有效地反映出喜、悲、哀、乐、惊、恐、怒等情感。
因为有了这些音乐,有些电影才被历史留住,若干年后,每当那熟悉的旋律响起,思绪就会把我们带回那段特定的画面中去,有时候影视作品可能被人们淡忘了,但一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曲却能做到恒久远,永留传。
影视音乐在影视艺术中具有独立的、重要的审美价值,成为影视作品中不可缺少的艺术载体。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影视艺术教育成了一种最广泛、最普及、最大众化的教育形式,当代大学生作为影视剧的主要观众群体,在观看影视作品后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
影视音乐作为电影电视综合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影电视媒体的广泛传播,影视音乐也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
除了那些让我们难忘的情节和人物外,其中的音乐同样让人难以忘怀。
影视音乐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感染力和戏剧性方面起着特殊作用,影视音乐是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广泛社会学价值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