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丸设计理论——简答题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设计概论简答题1.简述设计的目标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2.简述设计学的划分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通过学科方向的确定,以及对相关学科的认识,我们便能理解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3.解构方法。
按照解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Decoding)。
4.失蜡法的特点是什么?它是以蜡作为模型,在模型的内空间填以泥土,外空间用绳和泥将其包裹,待干后自然成为范,然后灌入金属液,由于蜡受热溶化流出,遗留下来的空隙就被铜液填充为器型。
失蜡法可以制作精致、复杂、多层次的型体。
5.什么是石器设计?原始石器的设计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
人们发现并掌握了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活动中。
人们的设计创造能力在无数次的实践中得到了提高,从而能够不断设计创造出各种合乎实用功能的石器工具。
6.简答流线型运动的特征是什么?流线型原来是指空气动力学上的一个名词,后来用来指那种表面光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
在19世纪人们通过对于鸟类、鱼类等生物的观察,发现它们的有机形体可以有效的减少运动时的阻力,于是在飞机和潜艇的设计中加以采用。
这种外形能够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呈现出一种流线型,在运动中能够得到更大的速度。
流线型设计最早是用在20世纪交通技术上。
如轮船,飞机,汽车,以此来解决高速运动中的流体动力和气体动力性能。
7.什么是波普派?波普设计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又称流行艺术、通俗艺术、代表着流行与大众化的品味。
主要活动中心在英国和美国。
它代表着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59式130mm杀爆弹弹药系统分析设计专业: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班级:13600102学号:1360010217学生姓名:高天宇指导教师姓名:焦志刚崔瀚能源与水利学院2016.06.0511指导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年月日摘要炮弹设计理论课设所涉及的相主要内容是,弹丸发射安全性及堂内运动真确性分析、弹丸的飞行稳定性能设计、威力的设计。
从以上三方面来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计算,对76mm弹的各各战术技术指标进行规范的设计。
从而把自己专业课和其他有关的内容书籍,都进行了复习,把以前学过的知识有全面的梳理。
炮弹设计理论课设的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在计算弹体应力时,一定要有很好的数学知识,力学知识,计算飞行稳定性时,还要有外弹道的基础知识。
分析弹丸在外弹道飞行时所受空气动力和力矩。
根据有关强度理论对弹体进行校核,采用布林克法,将弹体简化成为无限长壁厚圆筒,并将弹体分成若干断面,计算每个断面内表面的三向主应力,用第二强度理论校核弹体内表面的强度。
对弹丸头螺进行分析和计算,用差值法对外弹道的五个参量进行计算,接着是对弹丸飞行稳定性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急螺稳定性和追随稳定性。
最后我对弹丸的杀伤威力和杀伤面积进行了计算。
我们始终本着,任何性能良好地弹丸满足的三要素,在膛内运动的正确性,安全可靠;在飞行中阻力小,稳定性好;在目标区域作用可靠,威力大。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稳、准、狠。
)目录摘要 (Ⅰ)1 弹丸结构总体设计分析 (1)2 弹丸发射强度计算与分析 (2)2.1 膛内发射过程分析 (2)2.2 弹丸载荷分析与计算 (2)2.2.1 火药气体压力 (2)2.2.2 惯性力 (2)2.2.3 装填物压力 (3)2.2.4 弹带压力 (3)2.2.5 不均衡力 (3)2.2.6 导转侧力 (3)2.2.7 摩擦力 (3)2.3 计算弹体及其零件在最大膛压时的强度 (4)2.3.1 发射时弹体强度计算 (4)2.3.2 弹底强度计算 (6)2.4 进行弹丸装填物的发射安全性计算 (8)3 弹丸弹道计算和飞行稳定性分析 (10)3.1 分析弹丸在外弹道飞行时所受空气动力和力矩 (10)3.2 计算弹丸在外弹道上攻角为零时的空气阻力系数 (10)3.3 计算弹丸的外弹道参量 (12)3.4 弹丸飞行稳定性计算和分析 (13)3.4.1 急螺稳定性 (14)3.4.2 追随稳定性 (15)4 弹丸威力计算 (18)4.1 弹丸杀伤威力计算过程 (18)4.1.1 球形靶杀伤面积 (18)4.1.2 杀伤面积计算 (18)5 总结 (24)6 参考文献 (25)7 附录 (26)1 弹丸结构总体设计分析弹丸设计的第一步即总体方案设计。
1、什么是材料?如何进行分类?答: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机器、构件和产品的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类。
简答题(4题共40分,每题10分)1.材料性能的定义是什么?答:在某种环境或条件作用下,为描述材料的行为或结果,按照特定的规范所获得的表征参量。
2.金属材料的尺寸减小到一定值时,材料的工程强度值不再恒定,而是迅速增大,原因有哪两点?答:1)按统计学原理计算单位面积上的位错缺陷数目,由于截面减小而不能满足大样本空间时,这个数值不再恒定;2)晶体结构越来越接近无缺陷理想晶体,强度值也就越接近于理论强度值。
3.流变成型包括哪几个方面?答:金属的半固态成型、高分子材料的熔融成型、陶瓷泥料、浆料成型和玻璃的熔融浇注。
4.材料改性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答:目的:通过改变材料的成分、组织与结构来改变材料的性能。
内容: 1. 材料的“合金化”2 .材料的热处理从事材料工程的人们为什么必须注重材料性能数据库。
答:材料性能数据库是材料选择的先决条件;材料性能数据库是实现计算机辅助选材(CAM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基础2.什么是材料的组织组成。
答:组成材料的不同物质表示出的某种形态特征3.“材料设计”构想始于50年代,80年代后实现“材料设计”的条件渐趋成熟。
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答:1)基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3)合成与加工新技术的涌现4.新型材料设计的内容。
υ 1.成分结构设计2.性质性能预测υ3.合成加工过程的控制与优化υ(1). 何为粉末烧结?影响烧结的因素有哪些?烧结是陶瓷何粉末冶金工艺中最重要的工序。
所谓烧结就是指在高温作用下,坯体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由松散状态逐渐密化,且机械强度大大提高的过程。
影响烧结的因素有很多,如坯体的初始密度、物相组成、烧结气氛、压力以及添加剂等。
(2). 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机理。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炮弹设计理论课程设计说明书系别:能源工程系专业: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学生姓名:甘学锋指导教师:焦老师2012年6月25日一、设计计算1、弹丸发射安全性分析1.1分析弹丸在膛内发射时的受力1.1.1火药气体压力 (1)弹底压力⎪⎭⎫ ⎝⎛+=m m p p w d t 21 w m ------发射药质量3.507(Kg)m --------弹丸质量33.4(Kg )由上式公式可得,()d t p +p 21=p)4m m +(1p =p w dMPa 6.3374.33507.34115.3464mm +1p =p w m dmax =+= 由以上公式计算得Mpa p d 6.337max =;(2)火药气体的计算压力t p p m m ∆=∆αα为温度修正系数;最大弹底压力可用上式修正mdt p m m t p 41)1(ωα+∆+=根据dt i p p ≥的条件,目前各种火炮取Mpa p p m i 3.3711.1==;(3)弹丸上的压力分布对于膛线火炮所配用之旋转稳定弹丸,由于有弹带的密闭作用,火药气体几乎完全作用于弹带后部的弹底区,在有些情况下,如火炮膛线磨损过大,弹带直径偏小,有部分火药气体通过弹带缝隙泄露,则弹带前部的弹体也受到部分火药气体压力的作用,但此值比较小,对弹体强度影响不大。
1.1.2惯性力弹丸在膛内做加速运动时,整个弹丸各零件在上均作用有轴向惯性力,旋转弹丸还产生径向惯性力和切向惯性力。
(1)轴向惯性力弹丸发射时,火药气体推动弹丸向前运动,产生加速度。
此加速度a 可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g m r p dt dv a 147484.335.614.3371322=⨯⨯===π P-----表示计算压力;r------弹丸半径距;由于加速度存在,弹丸各断面上均有直线惯性力,作用在弹丸任一断面上的惯性力n F 为g mm r p a m F n n n 4616142===π; -------弹底断面以上部分弹丸质量;(2)径向惯性力径向惯性力是由于弹丸旋转运动所产生的径向加速度(即向心加速度)而引起的。
1.弹丸设计全过程:论证阶段,方案阶段,工程样机阶段,设计定型阶段2.对弹丸的试验内容:弹丸结构特征数测定,弹丸发射强度试验,弹丸外弹道性能及射击精度试验,威力试验3.弹丸设计说明书:是反映弹丸结构及技术设计的基本文件4.产品图包括:弹丸的零件图或零件毛坯图,部件图,装药弹体图,弹丸标记图,靶场试验用图5.对弹丸的要求:战术技术要求,生产经济要求6.战术技术要求包括:弹丸的威力,弹道性能,射击精度,射击和勤务时的安全性,长期储存的安定性7.生产经济要求:弹丸结构工艺性,弹丸极其组件统一化,原材料资源丰富8.一般认为具有78J动能的破片即可使人员遭到杀伤9.二次烧伤效应:常规弹丸的热辐射对人员的伤害是有限的,对人员的杀伤大部分是由于爆炸引起环境火灾而致10.直射距离:是指最大弹道高不超过目标高(目前定为2米)的最大射程11.有效射程:是指在直射距离以内保证击毁给定目标的最大射程12.弹丸的统一化:是指将数种战斗性能兼备于同一弹丸上13.弹丸零件的统一化:是指将弹丸上各种组成零件通用于不同类型的弹丸上14.弹丸总体方案的选择:弹丸口径的选择,弹种的选择,结构类型的选择,质量大小的选择15.弹种的选择原则:欲摧毁或杀伤的目标性质,弹丸的现有技术水平与利用新技术的途径16.弹丸稳定方式分为旋转稳定和尾翼稳定17.设计弹丸中选择质量的两种情况:1火炮已定,要求为此炮配用新弹,以满足既定的战术技术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所设计的内弹道条件(膛压、初速)必须满足适应该火炮的强度条件。
2.设计新炮和新弹。
因此,设计弹丸的质量不受火炮强度条件的限制。
但是,弹丸质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将来相应的新炮的机动性。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选用的弹丸质量,既要满足战术技术要求,又要使火炮具有良好的机动性(最轻便)。
18.火炮强度的限制条件:炮管强度限制条件,炮架强度限制条件19.装填条件:即弹丸质量和发射药性能、质量、几何形状以及药室容积的综合作用20.作E—m曲线,根据曲线形状选择最有利的弹丸质量21.旋转稳定弹丸结构设计包括:确定弹丸的基本尺寸,确定弹丸的结构特点及零件,选择装填炸药,选择引信,选择弹体及零件材料,绘制弹丸设计草图22.弹丸外形结构:弹头部,圆柱部,弹尾部,上下定心部,弹带,闭气环23.母线形状:以抛物线母线最有利而以椭圆形母线最差。
兵器设计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现代兵器设计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决定兵器性能的关键因素?A. 材料科学B. 电子技术C. 艺术设计D. 动力系统答案:C解析:现代兵器设计主要依赖于材料科学、电子技术和动力系统的进步。
艺术设计虽然在某些方面如外观和人机工程学上有其作用,但不是决定兵器性能的关键因素。
2. 在兵器设计中,以下哪项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射击精度?A. 激光制导B. 火控系统C. 隐身技术D. 核动力答案:B解析:火控系统是专门设计来提高射击精度的,它包括了计算机、雷达、光学设备等,能够快速计算出射击数据,辅助操作者进行精确射击。
激光制导主要用于导弹等武器的精确打击,隐身技术用于降低兵器的可探测性,而核动力是一种能源形式,与射击精度无直接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属于现代兵器设计中常用的材料?A. 高强度钢B. 铝合金C. 碳纤维复合材料D. 塑料答案:A, B, C解析:高强度钢、铝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是现代兵器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它们具有高强度、轻量化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军事装备。
塑料在某些非关键部件上也有应用,但不是主要材料。
2. 在兵器设计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兵器的射程?A. 发射药的燃烧效率B. 弹丸的质量C. 弹道设计D. 操作者的技巧答案:A, B, C解析:发射药的燃烧效率、弹丸的质量和弹道设计都会直接影响兵器的射程。
操作者的技巧虽然在实际使用中有一定影响,但在兵器设计阶段通常不作为考虑因素。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兵器设计中的模块化设计概念及其优势。
答案:模块化设计是指在兵器设计中将系统分解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具有独立的功能,可以独立开发和升级。
模块化设计的优势包括:- 便于维护和升级:模块化设计使得单个模块的故障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便于快速更换和维护。
- 降低成本:模块化设计可以实现部件的标准化,降低生产成本。
- 提高灵活性: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进行组合,提高兵器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弹丸设计理论主讲:郭锐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z研究对象:各类身管炮(包括一般火炮、无坐力炮、迫击炮)弹丸迫击炮弹丸总体设计、结构设计结构特征数计算z研究内容:弹丸设计原理发射强度计算飞行稳定性设计威力设计弹丸设计的要求:1.膛内运动正确,安全可靠;2飞行中的阻力小稳定性好;2.飞行中的阻力小,稳定性好;3.在目标区作用可靠,威力大;本门课程的前期要求数学、力学基础知识;内弹道、外弹道;内弹道外弹道;弹丸作用原理;炸药、引信、火炮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本门课程的结构¾第1章弹丸设计总论-讲述弹丸设计的全过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对弹丸的要求等;¾第2章弹丸结构的确定-介绍弹丸总体方案设计、各类弹丸的结构特点、结构特征数的计算等;¾第3章弹丸发射安全性及膛内运动正确性分析-发射时弹丸所受载荷、安全性分析、弹丸强度的有限元法计算、膛内运动正确性分析、弹带设计等;¾第4章弹丸的飞行性能设计-介绍气动力计算、稳定性计算以及散布分析等;¾第5章弹丸的威力设计-介绍榴弹、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等各类弹丸的威力指标计算。
课程要求本课程主要研究弹药设计中的一般共同性问题,如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安全性设计、飞行性能设计和威力设计等。
其基本任务是解决弹药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进行弹药设计的初步能力,能正确分析影响弹药性能的诸因素,为解决弹药生产、靶场试验和战斗使用中所产生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闭卷考试要求:按时上课,有事需请假。
课程回顾——弹药概论弹药概念:指在金属或非金属壳体内装有火药、炸药或其他装填物,能对目标起毁伤作用或完成其他作战任务(电子对抗、信息采集、心理战、战场照明等)的军械物品。
弹药组成:壳体、装填物、引信等。
弹药分类:9按用途分类9按投射运载方式分类9按装填物类型分类9按配属分类9按控制程度分类。
1)弹丸设计全过程包括:论证阶段、方案阶段、工程样机阶段、设计定型阶段(即战术技术论证阶段、弹丸方案及技术设计阶段、试验,试制与鉴定定型阶段)。
2)正确的战术技术指标不仅反映出新产品战术性能上的先进,而且还应考虑技术实现上的可能性和生产中的经济性。
3)确定弹丸结构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选择弹丸内的炸药类型,确定其质量,并考虑其装填方法、确定弹壳及零件的材料、选择弹丸的引信、确定弹丸的结构特点和各部分的基本尺寸。
4)弹丸设计中计算的内容包括:弹丸的构造特征数,弹丸质量,质心位置极转动惯量和赤道转动惯量、利用这些数据进一步计算弹丸及零件的发射强度和炸药的安定性、计算弹丸在飞行时的空气阻力和飞行稳定性、计算弹丸的终点弹道效应或威力指标。
5)基本试验内容有:弹丸结构特征数测定、弹丸发射强度试验、弹丸外弹道性能及射击精度试验、威力试验。
6)完整的产品图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弹丸零件图或零件毛坯图、部件图、装药弹体图、弹丸标记图、靶场试验用图。
7)对弹丸的要求包括对战术技术要求和生产经济要求两部分。
8)对弹丸战术技术要求包括:弹丸的威力(最主要的战术技术要求)、弹道性能、射击精度、射击和勤务处理时的安全性、长期储存的安定性。
9)典型目标分为四大类:人员(有生力量,软目标)、车辆(地面活动目标,分装甲车辆和无甲车辆)、建筑结构(地面固定目标),飞机(空中活动目标)10)直射距离是指最大弹道高不超过目标高(目前定为2米)的最大射程。
11)有效射程是指在直射距离以内保证击毁给定目标的最大射程。
12)射击精度是指在相同的射击条件下,弹着点(或炸点)的密集程度。
13)引起弹丸射击散布的原因:瞄准系统的误差、火炮及弹丸的误差、气象条件的偶然变化。
14)导致早炸的基本原因:弹丸的发射强度不足或弹体材料有疵病,使火药气体钻入弹体内部、底螺等部件连接处的密封程度不严、炸药变质或其机械感度大,或在装药时有异物落于炸药内。
15)为杜绝早炸,除了严格遵守射击有关规定外从弹丸本身应注意:设计计算时,保证弹丸有可靠的发射强度和炸药有可靠的安全性、所选炸药应有良好的化学安定性,即不与接触的金属或材料互起化学反应、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合理的技术规程。
机械发明装备设计一、机械发明装备与其他工业装备相比,应异常强调满意那些要求?1、加工精度方面的要求2、强度、刚度和抗震性方面的要求3、加工稳定性方面的要求4、耐用度方面的要求5、技术方面的要求二、机械发明装备设计有哪些类型?他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1.)机械发明装备设计包括创新设计、变形设计、模块化设计;2.)创新设计,普通需要较长的设计开辟周期,投入较大的研制开辟工作量;变型设计,变型设计不是孤立无序的设计,而是在创新设计的基础上举行的,模块化设计,对一定范围内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产品举行功能分析,划分一系列的功能模块,而后组合而成的;三、哪些产品已采用系列化生产主意,为什么?有哪些优缺点?挑选功能、结构和尺寸等方面较典型产品为基础型,以他为基础,运用结构典型化,零部件通用化,标准化原则,设计出其他各种尺寸参数的产品,构成产品的基型系列。
优点:1、可用较少品种规格的产品满意市场较大范围的要求。
减少产品品种来提高每个品种产品的生产批量,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发明质量的稳定性。
2、系列中不同规格的产品可以大大减少设计工作量,提高设计质量,减少产品开辟的风险,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
3、产品有较高的结构相似性和零部件通用性,因而可以压缩工艺装备的数量和种类面有助于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4、零备件的种类少,系列中的产品结构相似,便于举行产品的维修,改善售后服务质量。
5、为开展变形设计提供技术基础。
缺点:为以较少品种规格的产品满意市场较大范围的需求,每个品种规格的产品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满意一定范围的使用需求用户只能在系列型谱内有限的一些品种规格中挑选所需的产品,选到的产品,一方面其性能参数和功能特性不一定最符合用户的要求,另方面有些功能还可能冗余。
四、机床设计应满意哪些基本要求,其理由是什么?1)工艺范围。
指机床适应不同生产要求的能力,也可称之为机床的加工功能。
它直接影响到机床结构的复杂程度、设计发明成本、加工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01.设计学的三个分支是什么答:设计学的三个分支是: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
02.简述我国古代“经营”一词的含义答: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作为中国古代美术及建筑理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经营”一词一直为古代艺术家和理论家所讨论。
03.设计史的历史分期是什么答:森珀都装饰风格的功能及材料与技术的机械唯物主义阐述,及其引起的与里格尔的争辩导致里格尔在装饰研究方面系统地表明自己以艺术意志为核心的形式主义立场,这给后世学者就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的探讨奠定了完备的理论基础。
04.符号学理论对设计有什么影响答:人类的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
当代设计学借助符号学的方法是自己由技术—数学或美学—数学的理论而过渡到一种具普遍性的理论。
它不仅涉及到技术的物质性、功能性和审美状态的数值规定,还涉及到设计对象的产生、使用和适用与传播功能。
德国哲学家本赛对符号学在设计领域的应用作了开拓性的研究。
05.结构主义理论对设计有什么影响答: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
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构主义哲学家为福柯和巴特。
借助结构主义理论,正是要回答设计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06.解构方法理论对设计有什么影响答:解构方法也是从符号学引申出来的一种分析方法,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
最早右哲学家德里亚提出的,揭露传统的偏见、自相矛盾,注重详细解读。
07.简述设计与艺术的渊源答:艺术有技能和技巧的意思,在古代,艺术不仅和美与道德有关,同时还和实用有关,人类早期的设计与艺术活动是融为一体的,只有随着社会分工的愈来愈细,才使得艺术从实际技术中分离出来,而艺术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设计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艺术定义最初系统地形成时,设计一词的界定同现代“设计”概念一样,其含义时宽时窄。
设计最初的意义是指素描、绘画。
设计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设计的定义是什么?A. 艺术创作B. 科学实验C.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D. 产品制造答案:C解析:设计是一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到对问题的识别、分析和解决,最终实现创新和优化。
2. 以下哪项不是设计的基本要素?A. 功能B. 形式C. 材料D. 情感答案:D解析: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功能、形式和材料,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设计的物理和实用属性。
情感虽然在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它不是设计的基本要素。
3. 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A. 提高产品的美观性B. 提高产品的实用性C. 提高产品的经济性D. 提高产品的环保性答案:B解析: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与产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其在设计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产品的实用性,确保产品能够适应人体的自然形态和行为习惯。
4. 可持续设计的核心是什么?A. 经济效益B. 环境效益C. 社会效益D. 技术效益答案:B解析:可持续设计的核心是环境效益,它强调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环境影响,寻求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以下哪项不是设计原则?A. 功能性B. 美观性C. 经济性D. 随机性答案:D解析:设计原则包括功能性、美观性和经济性等,这些原则指导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做出合理的决策。
随机性不是设计原则,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
6. 产品设计中,用户研究的目的是什么?A. 确定产品的价格B. 确定产品的颜色C. 确定用户的需求和偏好D. 确定产品的品牌答案:C解析:用户研究的目的是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以便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期望的产品。
7. 交互设计中的用户体验包括哪些方面?A. 视觉和听觉B. 触觉和嗅觉C. 视觉、听觉和触觉D. 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答案:D解析:交互设计中的用户体验是一个多感官的体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多个方面。
8. 以下哪项不是设计管理的内容?A. 设计流程管理B. 设计团队管理C. 财务管理D. 市场管理答案:C解析:设计管理涉及设计流程管理、设计团队管理和市场管理等方面,但不包括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
论述题1.设计与技术P18——论述角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技术对于设计的多样性,它有两面性)人类每次技术上的重大发展,都会给设计带来重大的变革。
设计的历史证明,,科技越是发展,专业分工越细,对设计的推动,可以说,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贡献和影响就是通过设计来实现的。
随着时代的不同,设计和科技之间深刻的相关性会产生本质的变化。
首先在古代技术时代,技术在设计作品中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技艺。
其次是近代技术时代,人类的造物生产进入了以机械为主要的工具的大工业时代,科学技术成为这种生产发展的主要动力,产品的形式也打上了深深的大机器生产的烙印。
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就是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如同第二阶段机器时代一样,它也全方位地堆设计的状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进入高技术时代之后,原有的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已经被后工业时代的新技术彻底征服了。
一方面,技术仍然要为传统文脉的丧失,坏境生态的灾难等一系列问题承担责任;另一方面,个性化,智能化,信息化,环保,节能等等最具人性化色彩的概念同时也都最具高科技色彩。
2.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概况P31~32工业革命与科技的进步导致了机械生产方式的介入,百万年来人类赖以操作的手工业形态也逐渐被打破。
工业革命不仅把人们从自然经济社会带入了新型的工业社会,同时也造成了欧美国家的一次次资产阶级革命,从而使得整个西方的意识形态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
伴随着机器人大生产代替传统手工业,以手工制作为主的传统手工业设计逐渐被以机器大生产为主的现代工业设计所取代。
首先,机器工业的产品生产方式,必然使得设计与制作活动相脱离。
其次,封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消亡,市场经济的迅速成长,激烈的自由竞争使得城市工商业出现了畸形的发展和繁荣。
1820~1850年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相继在欧洲各主要国家初步完成,工业革命对传统手工业设计的巨大冲击以及在这种冲击下所形成的艺术设计的严重危机最终显现。
第一章导论1、你怎样界定设计的含义及范畴?答: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价值创造活动。
设计,根据不同对象大致可分为五大类: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环境设计;2)产品设计;3)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染织与服饰设计。
2、对当下中国的设计实践,你有何评价?答:(1 )中国当代设计实践主要是指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设计。
(2)是我国设计发展史最重要的阶段,我们20年走完了西方设计200年的历史。
(3 )评论:①平面设计---是我国发展最好的领域,因为平面设计具有民族风格,第二有深厚的美术功底,但是他仍存在问题,与品牌设计设有紧密的联系。
②工业设计---处于初级阶段由于中国的技术薄弱。
③环境艺术设计---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设计取得成绩,但仍存在问题,比如装修鱼龙混杂,层次不齐、不注重环保。
④染织,中国的服装设计占有很高的地位,但与国际服装设计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服装设计教育还存在一些误区。
⑤广告设计---中国的广告设计迅速发展,但存在很大的空间,还处于广告创意的阶段。
中国总体的广告费用投入偏低。
3、有关当代中国艺术状态的思考?第二章艺术设计的历史4、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历史经验是什么?答: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工艺美术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艺术与科学的密切结合。
工艺美术已有一亿年的发展历史,艺术设计始终与科技设计联系在一起。
如陶器发展是人类经过化学的变化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方法。
青铜工艺与科学技术史密不可分的,根据世界上铜锡的配理方法,很多工艺器是通过艺术的方式将科学技术展现出来,如汉代的长信红灯,秦代的铜车马等。
适用的科学性和功能设计的完美统一。
令人叹为观止,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是古人的天文仪器。
中国是丝绸大国,提花的织物是科学与艺术的产物。
5、西方艺术设计从古至今的发展是否具有必然性?6、现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答:现代艺术和设计有深刻的联系,如莫里斯发起主张与艺术装饰,设计出合用的审美的作品,而新艺术运动,则是莫里斯工艺运动的延续。
整理匆忙,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红色字体为我和学恩抄的不一样的地方,我也不知道是否正确,请自行辨别。
另,欢迎大神把答案附上,手写板就成,电子版我自己弄,谢谢啦!☺第1章
①简述弹丸设计的全过程。
(P1)
答:1.战术技术指标论证阶段;
2.弹丸方案及技术设计阶段;
3.试制、试验与鉴定定型阶段。
②导致早炸的原因。
(P8)
答:弹丸(主要是弹体或弹底)的发射强度不足或弹体材料有疵病,使火药气体钻入弹体内部;底螺等部件联接处的密封程度不严;炸药变质或其机械感度大,或在装药时有异物落于炸药内。
第2章
①如何进行弹种的选择?(P10)
答:1.根据欲摧毁或杀伤的目标性质来选择弹种;
2.根据弹丸的现有技术水平与利用新技术的途径来选择弹种。
②弹丸质量如何选择?(P14)
答:在设计弹丸时,可能遇到两种情况:即弹丸配用于现有火炮或配用于新火炮。
第一种情况是火炮已定,要求为此炮配用新弹,以满足既定的战术技术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所设计弹丸的内弹道条件(膛压、初速)必须适应该火炮的强度条件。
第二种情况属于设计新炮和新弹。
因此,设计弹丸的质量不受火炮强度条件的限制。
但是,弹丸质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将来相应的新炮的机动性。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选用的弹丸质量,既要满足战术技术要求,又能使火炮具有良好的机动性(最轻便)。
③选择弹带强制量应考虑什么问题?(P26)
答:1.保证弹丸在膛内运动时,紧塞火药气体,避免火药气体对炮膛的烧蚀;
2.防止弹带与弹体产生相对旋转,使弹丸出炮口后有一定的转速。
强制量δ也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火炮的寿命,尤其是在坡膛处磨损会增大。
④迫击炮弹的结构特点。
(P46)
答:与线膛炮相比,迫击炮具有以下优点:
1)构造简单,操作容易;
2)质量小,轻便灵活;
3)射速大:
4)弹道弯曲,死角与死界均很小,并且容易选择射击阵地。
另外,也存在着以下缺点:
1)不便于进行直瞄射击;
2)初速较小,射程较近。
⑥计算某一种弹丸的极转动惯量。
(P76)
第3章
①弹丸发射时受哪几种载荷的作用?(P84)
答:1.火药气体压力;
2.惯性力;
3.装填物压力;
4.弹带压力(弹带挤入膛线引起的力)
5.不均衡力(弹丸运动中由不均衡因素引起的力)
6.导转侧力
7.摩擦力
②分析并导出轴向、径向惯性力引起的装填物对弹壁的压力P c(P90---P93)
⑤弹丸受力与变形的三个危险的临界状态是什么?(P122---P123)
答:弹丸受力和变形的第一临界状态:弹带嵌入完毕,弹带压力达最大值时的情况;
弹丸受力和变形的第二临界状态:最大膛压时期;
弹丸受力和变形的第三临界状态:弹丸出炮口时刻。
⑥如何用布林克方法校核弹体强度?(P125)
⑦如何进行装填物安全性计算?(P157---P159)
第4章
②什么叫急螺稳定性?追随稳定性?动态稳定性?它们是考虑什么力矩的影响?(P207)答:急螺稳定性:发射时,在膛内由于各种不均衡因素的作用,使弹丸获得一个力矩冲量。
当弹丸出炮口后,弹轴与弹道切线不重合。
这样,空气阻力的作用线不通过弹丸的质心,而形成一个迫使弹丸翻转的力矩。
此力矩的大小取决于弹丸飞行速度和弹轴对弹道切线的偏角,并在弹道的初始段具有最大值。
在该力矩的作用下,弹丸产生翻转的趋势。
为了实现飞行稳定,弹丸应绕自身轴线进行高速旋转,以此来克服翻转力矩的不利作用。
旋转弹丸的这种性质,一般称为急螺稳定效应。
追随稳定性:当弹丸在弹道曲线段飞行时弹道切线的方向时刻都在改变。
这时,亦要求弹丸的动力平衡轴作相应的变化,以保持二者在任何时段都没有很大的偏差。
弹丸的动力平衡轴能够随着弹道切线作相应的变化,这种跟随弹道切线以同样角速度向下转动的特性称为追随稳定性。
弹丸的追随稳定性是由于空气动力矩对弹丸的作用达到的。
在弹道顶点处,该处的空气动力矩小而弹道曲率较大,故其追随稳定性最差。
动态稳定性:弹丸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应该同时满足上诉两个要求:在弹道的起始段,弹丸具备必要的急螺稳定性;而在弹道的曲线段,弹丸具有必要的追随稳定性。
除此以外,还要求弹丸在全弹道上的章动运动是逐渐衰减的。
弹丸的这种性质称为动态稳定型。
④旋转时尾翼弹稳定的主要条件?(P219)
主要就是221页的4-3-23上下附近的内容
采用低速旋转的方法来减少不对称性干扰因素引起的散布
第5章
②各弹种的威力指标是什么?
答:榴弹威力:目前对地面杀伤榴弹的威力有几种不同的评定方法。
威力指标均称为“杀伤面积”,但各自含义不同,相应的检验方式亦不同。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两个,即一般习惯称为扇形靶杀伤面积和球形靶杀伤面积。
目前倾向与采用后者;国外也普遍采用后者,称为杀伤面积。
因此,以后提及杀伤面积,在不作解释时,系指球形靶杀伤面积。
破甲弹威力:破甲弹利用炸药的聚能效应所产生的高速金属射流来侵彻装甲目标,其威力可以采用一定射击条件下的破甲深度来衡量。
穿甲弹威力:穿甲弹是依靠自身的动能来击穿钢甲,常以穿甲弹在一定条件下的穿透厚度作为弹丸威力指标。
有时亦常用“极限穿透速度”的概念。
所谓极限穿透速度是指一定条件下穿透给定厚度钢甲弹丸所需的最小着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