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性格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4
红楼梦人物林黛玉性格特点以及例子一、林黛玉的独立意识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位女主角,她的性格特点之一是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相对低下,往往受制于男性。
然而,林黛玉并不甘于命运的束缚,她积极追求个性的发展,不愿意被束缚于传统的女性角色。
例子一:在书中,林黛玉对自己的人生有着独特的见解,她不认同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压抑。
在与贾宝玉的交往中,林黛玉表达了自己对婚姻的独立思考,她反对一味追求名利,希望通过婚姻获得自由和幸福。
这种独立意识使得她与众不同。
例子二:林黛玉在宝黛之间的情感纠葛中展现了她独立的一面。
她并不愿意成为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而是追求真爱和精神寄托。
她与贾宝玉之间的感情是一个不合时宜的爱情,她的独立精神使得她能够抵抗外界的压力,坚定地追求自己所爱的人。
二、林黛玉的情感敏感林黛玉的另一个性格特点是情感敏感。
她对自己的感情非常投入,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他人的影响。
这种情感敏感使得她对于爱情和友情的体验更加深刻,但同时也增加了她的痛苦和悲伤。
例子一: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感情可以说是毫无保留的投入。
她常常为了贾宝玉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而欣喜若狂,同时也会因为贾宝玉的一句冷言冷语而受到巨大的伤害。
林黛玉对于爱情的敏感使得她更加注重细微的情感变化,并以此来判断自己与贾宝玉之间的关系。
例子二:林黛玉的情感敏感也表现在她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中。
她对待亲人和朋友情感的投入往往超过常人,她敏锐地察觉到他人的情感变化,并且会因此而感同身受。
这种情感敏感使得她在人际关系中更容易受到伤害,同时也增加了她对他人的关心和体谅。
三、林黛玉的艺术才华林黛玉的艺术才华是她的又一个独特之处。
她天生具有音乐和文学的天赋,这使得她能够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且在文化艺术领域中得到认可和赞赏。
例子一:林黛玉对音乐有着独特的感悟力和表达能力。
她能够通过琵琶歌曲来表达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感动了许多人。
她的音乐才华不仅是她个人情感的宣泄,也是她对美的追求和对世界的观察。
【语文知识点】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分析林黛玉出身于清贵之家,小时父母钟爱,比较任性。
后因父母早丧,寄居贾府,孤苦伶仃。
环境的复杂势利,使她自矜自重,小心戒备,为保持自己纯洁的个性,她始终孤高自许,目下无尘,语言比刀子还利害。
多愁善感是黛玉最大的性格特征,看到落花,她会忍不住把这些凋零的花瓣都收集起来,并将它们埋葬,并写下《葬花吟》;在初秋雨夜中,黛玉看到窗外雨打竹摇异常凄凉,也会哀伤起自己宝玉姻缘的前途迷茫,写下悲伤哀怨的《秋窗风雨夕》。
黛玉的性格中还有敏感、淡泊、真实、细心等等特点,她会因为湘云湘云、宝玉拿自己开玩笑、仆人们的怠慢而落泪或者出言讽刺。
也会在给大家带礼物时不忘给被忽视的赵姨娘、贾环等人送上小礼物。
她虽然和宝玉一样生活在花团锦簇的大观园中,却也能发现荣国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忧。
林黛玉在红楼梦里的主要事迹有黛玉葬花,林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
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
香菱学诗:香菱喜欢上作诗,向黛玉请教,黛玉悉心解说,一遍遍讲解,最终促成香菱的佳作。
反映出黛玉的外冷内热,善良。
周瑞家送宫花:周瑞家给贾府各姑娘送宫花,最后送到黛玉这里时,黛玉就疑心是别人挑剩下的才拿来给她。
反应出黛玉的敏感多心。
林黛玉,小说《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
她是老太君贾母的外孙女,字颦颦(本无字,宝黛初见时贾宝玉所赠),海棠诗社别号潇湘妃子。
姑苏人氏,荣府千金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
原为太虚幻境中绛珠仙草,为报答神瑛侍者灌溉之恩而转世。
自幼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因母亲早亡,寄住在贾府,后父亲病故,从此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林黛玉生得倾城容貌,兼有旷世诗才,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与宝钗不分第一第二)。
作为一个极具美学含义的小说人物,林黛玉已经成为女子多愁善感的代名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人物事迹林黛玉的性格敏感,细心,极聪明,极精明。
她在处理与宝玉的感情问题上,常常表现出过度的自卑、猜疑和焦虑,既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别人。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林黛玉是典型的内向型女性,性格敏感,细心,极其聪明,悟性极高。
她在处理与宝玉的感情问题上,常常表现出过度的自卑、猜疑和焦虑,既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别人。
这种怀疑的结果,往往一方面伤害了自己,一方面也伤害了心上人。
这种性格就是心理学家定义的内向型性格。
他们的心理特征往往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行为孤僻、沉默寡言,但对别人认为不雅的事情往往情绪化。
表面上他们有时看起来很坚强,但内心世界充满了自卑和懦弱。
林黛玉的主要事迹1、宝黛钗初会:贾母可怜她受教育,就把她拉到身边。
黛玉10岁,宝玉11岁。
2、林黛玉葬花:元月元宵,元春省亲,林黛玉偷偷替贾宝玉作了一首《杏帘在望》。
二月二十二日,群芳入住大观园,林黛玉住了潇湘馆。
三月中旬,林黛玉葬花。
贾宝玉想把落花埋在水里,而林黛玉认为大观园里的水是干净的,但一旦流出来,外面的人又脏又臭,花还是塌了。
于是她在花园的墙角做了一个花冢,把落下的花扫干净,装在一个丝袋里,埋起来,让它们和泥土融在一起,这样就干净了。
3、诗社夺魁:八月二十一日,大观园成立海棠诗社,林黛玉谥号潇湘公主。
当天我在探春秋双斋做一首秋海棠的诗,大家推荐林黛玉的诗最好。
李纨力排众议,评林黛玉诗风流别致,评薛宝钗诗含蓄浑厚。
探春同意评林黛玉居第二。
二十三日,众人齐聚藕香榭做菊花诗,林黛玉做的三首《咏菊》《问菊》《菊梦》包揽前三,拔得头筹。
林黛玉的才情1.林黛玉有文才,诗词造诣很高林黛玉的诗词造诣高深。
她的《葬花词》、《秋窗风雨夕》、咏菊花诗,中秋节联句都非常精彩。
林黛玉也是个好老师。
她在短时间内教会了香菱写诗。
2.林黛玉有管家才能林黛玉不是一个只知道轻唱,只会写苦诗的女人。
她也有看家本领。
黛玉的游手好闲算作郭蓉府的收支。
结果,她发现贾的财政已经出现赤字。
林黛玉简介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绅士。
此外,她还是一位聪明、善良、贞洁勇敢的女子。
一、性格特征:
1、脾气温和:林黛玉的性格就是性情温和,有些内敛,显得有些古典的优雅;
2、善良贤惠:林黛玉具有一种善良温柔的性格,让人敬佩她的纯洁和自然,
她乐于助人,喜欢帮助弱小;
3、勇敢坚韧:林黛玉不但敢于正视自己的痛苦,而且从不怨天尤人,让人们
钦佩她勇敢坚定的精神;
4、外在心机:林黛玉具有一定的外在心机,敢于做出一些勇敢的举动,在一
定的情况下,她会有犹豫不决的表现。
二、爱情生活:
1、与薛宝钗的爱恋:林黛玉与薛宝钗是被迫婚的,双方都不怎么喜欢,但林
黛玉仍友善地相处;
2、与晴雯的友谊:林黛玉与晴雯是一对好朋友,晴雯承受了宝玉的苦,林黛
玉则支持晴雯度过困难;
3、与邢秋菊的盟约:林黛玉与邢秋菊相处很顺利,她们展开了一段深深的感情,并配合彼此完成抗父情爱之事;
4、与贾宝玉的爱慕:林黛玉坦白贾宝玉的心,贾宝玉也把她看成女神,把她
放在心上,但却又不敢对她表白。
三、遭遇与身世:
1、与太太周氏的争执:林黛玉和太太周氏很多次发生争执,原因很多,而林黛玉却始终未屈服;
2、与贾家的悲剧:林黛玉被太太周氏利用,她直面贾家的灾难,妄自牵连,未能从灾难中解脱;
3、不幸发生的状况:林黛玉不断遭受家庭折磨,并受尽病痛苦难,最终在家族财产分配的刻削之下与此世长辞;
4、离开梦中情人:林黛玉未能及时得到贾宝玉的爱,而在最后一刻她依然把他视为梦中的情人,未能更好地把他拥入怀抱。
谈林黛玉的性格林黛玉是《红楼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她是整部小说的核心人物之一。
林黛玉的性格十分复杂,充满了矛盾性和独特的性格特点。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林黛玉的性格。
第一,林黛玉的情感敏感。
林黛玉十分敏感,她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和伤害。
在小说中,林黛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是基于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而形成的,这使得她对于生活和人生的看法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林黛玉的情感敏感也让她对于周围的人和事情具有高度的敏感度,在小说中,她时常因为一些微小的细节而变得心情不好甚至崩溃。
例如,她为了不想与贾母闹矛盾,不顾自己的意愿把自己的头发剪掉,后来又因为剪了头发而悲痛欲绝,甚至想过自杀。
第二,林黛玉的自由思想。
林黛玉十分长于自由思考和自由表达,她的思想和思考方式十分新颖独特。
她总是能够明辨是非,善恶之分,并且对于自己支持的观点始终坚持不懈。
尤其是在关于艺术的问题上,林黛玉的见解更是引起了注意,她坚信艺术应该是一种纯真而奇妙的世界,不应该受到世俗观念和利益的干扰。
她甚至在小说中创作了自己的诗歌和小说,展示了她在艺术领域的才华和独特。
第三,林黛玉的执着和独立。
林黛玉是一个非常坚定的人,而且是坚持自己原则的人。
她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执着让她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和自尊。
尽管她有时候会因为自己的情感受到悲伤和痛苦,但是她从不会放弃自己的独立和自由。
在小说中,林黛玉在受到家族的压力时,不断地尝试着找到自己的方向,她拒绝了虚荣的地位和身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事物,不断地寻找自己的生活价值。
第四,林黛玉的浪漫性格。
林黛玉是一个极其浪漫的人,她始终保持着对于梦想和奇迹的热爱,这也是她的个性之一。
她喜欢听故事,阅读诗歌和小说,并且常常为那些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幻想。
她的浪漫性格和对于梦想追求的执着让她更加容易喜欢上那些有特殊魅力的人,例如刘姥姥和薛蟠等,而这些对于她的情感方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总之,林黛玉是一个充满矛盾性和独特性格的人物,在《红楼梦》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名著之一,其中林黛玉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
她作为贾府的女主人贾母的外孙女,以其独特而复杂的性格特点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1. 敏感多情林黛玉是一个极其敏感和多情的人。
她对于美的崇拜和对于真挚感情的追求使她极度脆弱。
她的情感世界极为丰富,对于展露真情和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着强烈的渴望。
然而,这种多情的特点也使她容易受到伤害和困扰。
2. 聪明机智虽然林黛玉性格敏感,但她也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女孩。
她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够准确地洞察人心和事物的本质。
她对于宫廷政治和人际关系的理解使她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3. 不拘小节林黛玉有着独立思考和真我态度,她不拘一切形式和小节。
她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也不拘泥于社会常规和传统道德观念。
她更注重的是保持内心的纯真和自由,坚守真实的自我。
4. 情绪化林黛玉是一个情绪化的人,她倾向于自我沉溺和情绪波动。
她的情感波动经常出现在她的诗歌和行为中,她的情绪可以从欢喜到忧伤,从煽情到悲观。
她的情绪化表现使她常常陷入内心矛盾和挣扎之中。
5. 对命运的抗争林黛玉在小说中面对命运的安排表现出了强烈的抗争精神。
虽然她出生在豪门世家,但她对于家族的束缚并不满足。
她渴望自由和追求真爱,并对于自己被迫嫁给董安官的命运进行了坚决抗争。
6. 敢于表达林黛玉是一个勇于表达自己的人。
她对于爱情、友谊和家族之间的纠葛都毫不保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她的直率和真诚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和支持,但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厌恶和排斥。
7. 自我牺牲林黛玉在小说中也表现出了自我牺牲的一面。
为了保护贾宝玉和贾府的利益,她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和感情。
她以自己的利益为次要,将关心他人和家族的利益放在首位。
综上所述,林黛玉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格的人物。
她的多情、聪明、不拘小节、情绪化、抗争精神、敢于表达以及自我牺牲都使她成为了红楼梦中不可忽视的角色。
[红楼梦林黛玉人物形象]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一、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1.1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林黛玉,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形象丰满、立体,具有鲜明的个性。
从性格上来看,林黛玉聪明、机智、敏感、多情、矫情、孤傲、自卑、自尊心强等特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聪明伶俐,才情出众,善于诗词歌赋,是贾府中的才子佳人。
她又非常敏感,对周围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能够捕捉到别人不易察觉的情感变化。
林黛玉还具有多情的特点,她对待感情非常认真,一旦陷入爱情,就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即使最后悲剧收场,也无怨无悔。
林黛玉的性格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缺点。
她矫情、孤傲,不善于与人打交道,总是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使得她在人际关系上显得有些孤立,难以融入集体。
林黛玉还有着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她对自己的才华和美貌并不十分自信,总是担心自己会被别人取代。
这种自卑心理使她在面对感情问题时更加矛盾和无奈。
1.2 林黛玉的命运悲剧林黛玉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
她的家庭背景原本优越,但因为家族的衰落而变得日益贫寒。
她的身世之谜使得她在贾府中备受歧视和排挤。
虽然她凭借自己的才华和美貌赢得了贾宝玉的爱情,但最终还是无法改变悲惨的命运。
在贾府衰败的过程中,林黛玉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不得不离开曾经熟悉的环境,去追求未知的未来。
在贾宝玉离世后,林黛玉病逝于荒凉之地,结束了她短暂而坎坷的一生。
二、林黛玉与其他人物的关系2.1 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感情纠葛林黛玉与贾宝玉是红楼梦中最著名的一对情侣。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互相倾慕,最终相爱并走到了一起。
他们的感情却充满了曲折和坎坷。
一方面,他们深知彼此的感情真挚,但另一方面,他们又面临着世俗的压迫和命运的无情打击。
在贾府衰败的过程中,他们的感情受到了严重的考验。
最终,在贾宝玉离世后,林黛玉也因病去世,他们的爱情未能走到最后。
2.2 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友情林黛玉与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另一对著名情侣。
林黛玉的人物性格特点
林黛玉的人物性格特点
一、勇敢:
1、不受父母拘束,不怕挑战,当尤老太太说她不该出嫁时,她态度坚决地回答说:“你不能这样说!”,不能因为家庭和社会中惯有的普通制度而放弃自己的爱情;
2、面对薛宝钗及王夫人的恶意,她从不退缩,坚持自己对林妹妹的责任;
3、《红楼梦》充满了常人难以卓然冒险的情景,但黛玉从不畏缩,这正是出于她
的勇气;
二、聪慧:
1、她的眼界、智慧、思考真的很优越,独自一人思考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2、能够仔细分析爱情的动机,对林家的宗族关系一知半解;
3、善于平衡一件事的正反面,处理事物有精深透彻的认知。
三、逐渐成熟:
1、逐渐增长责任心,不择手段,只为把妹妹安放到一个良好的住处,乃至自己不
惜用身殉情;
2、在王夫人的诱惑下,西门庆本是个以男性自尊和朋友舍己的英雄,而黛玉则是
可以战胜霸权的英雄;
3、对社会的冷漠从未麻木自己,比如和姨母之间的恩怨纠葛,黛玉老成持重,未
曾随意发号。
四、正直:
1、她坚决贯彻自己的正义想法,不会放弃因她认为有道德意义的事情;
2、正是这种正直,使得黛玉能够一次又一次地拒绝王夫人和薛宝钗,让自己对情
人负义;
3、也正是这种正直,使得Лин Дай玉面对社会道德倒退、心胸狭窄而不受控制!。
林黛玉形象总结概括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她的形象可以总结概括为以下几点:
1. 美丽聪慧:林黛玉是一个极具才情的女子,她美丽动人,气质高雅,同时也非常聪慧灵敏。
2. 敏感多愁:林黛玉性格敏感细腻,多愁善感,对周围的事物和人的情感变化非常敏感,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陷入忧郁和伤感之中。
3. 独立自尊:尽管身处封建社会,林黛玉却具有一定的独立精神和自尊心,她不愿意轻易屈服于世俗的压力和规矩,坚持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
4. 真性情:林黛玉性格直爽,情感真挚,对待感情尤其如此,她对贾宝玉的感情深厚而真挚,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5. 诗文才华:林黛玉具有出色的诗文才华,她的诗歌作品表达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总体来说,林黛玉的形象是一个美丽、聪慧、敏感、独立、真性
情且具有诗文才华的女子,她的形象在《红楼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之一。
《红楼梦》林黛玉人物性格分析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以其独特的性格特点深深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
林黛玉的性格是内向、敏感、细心、聪明、绝顶,并且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
首先,林黛玉被描述为内向型女子的一个典型。
她通常表现出安静、内敛的特点,不太善于交际和表达自己。
在处理感情问题时,林黛玉常常显得过分自卑、猜疑和忧虑,对自己的感情和人际关系缺乏信心。
其次,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敏感和细心。
她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有着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捕捉到微妙的情感变化和细节。
这种敏感的性格使她在与人交往中能够体察到对方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但同时也让她容易受到伤害。
第三,林黛玉绝顶聪明且悟性极强。
她是贾府中最为才情出众的女子之一,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同时,她对人情世故也有着深刻的理解,常常以独特的见解和智慧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最后,林黛玉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
她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动情,对于悲伤和欢乐的表达都十分强烈。
这种情绪敏感性使她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但也让她容易受到情感的困扰和伤害。
总的来说,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内向、敏感、细心、聪明和情绪易感性。
这些特点在《红楼梦》中被生动地描绘出来,使得林黛玉成为了一个极具魅力和深度的文学形象。
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总结6篇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总结(一):我们常说,黛玉是任性、多疑、敏感、细心眼的。
但其实我们应当看到,她正是用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的。
此外,林黛玉还直接抵制封建礼教。
薜宝钗以往一本正经地向她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信条,她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她才华横溢,写诗做赋不让须眉。
并且她还和宝玉有着同样的爱好,最爱看诸如《西厢记》、《牡丹亭》这类“移人心性”的“杂书”。
林黛玉的这种蔑视封建礼教的庸俗,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从来不劝宝玉为官做宦,从来不用“仕途经济”一类的“混帐话”去劝说宝玉,因而深得宝玉敬重,被宝玉视为“知已”。
他们的这种共通点也成了他们感情的共同基础。
但可悲的是宝黛玉之间的感情注定是一场杯具。
顽固的封建礼教是不充许他们之间的感情存在的。
于是嫌弃林黛玉的多病之身和小家子性儿为由,一次次地向她们的感情发出警告。
从“金玉良缘”到“慧紫鹃情辞试莽玉”再到“晴雯之死。
”最终在“抄检大观园”时到达了感情的毁灭阶段。
在这场灾难中,司棋、芳官、四儿等先后做了牺牲品。
就连“眉眼儿象林妹妹”的晴雯也在重病时被强赶出了大观园,最终含屈而死。
那里封建势力彻底抛弃黛玉的讯号。
从此黛玉的状况每日愈下,就连重病将死也乏人问津。
完美的梦想最终是毁灭了,黛玉赢得了感情却无法得到美满的婚姻。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一章,极其哀艳感人。
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总结(二):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梦想色彩的杯具形像。
林黛玉,形容娇美,聪明绝顶,坚贞纯情,才学横溢,并具有诗人的气质和独特的杯具性格。
而她的叛逆的杯具性格,则是她生命的主旋律。
她一生下来,就有“先天不足之症”;会吃饭时便吃药,并且不许哭,不能见外人。
命运对她太残酷,太不公平了。
少年丧母,不久又丧父,仅有孤苦伶仃地长期寄居在黑暗龌龊的贾府。
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
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事迹1500字林黛玉是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是贾宝玉的表妹,也是贾府中最为聪明、才情出众的女子之一。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林黛玉是一个感性而敏感的人。
她敏锐地察觉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
她对自己的感情非常真实且深刻,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她对于自己爱的人和不喜欢的人都表现得非常明显,而且对待别人的感受也非常敏感。
其次,林黛玉是一个直率而独立的人。
她不喜欢受到别人的束缚和控制,追求自由和独立。
她对于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会随波逐流。
她追求真实的自我,并且从不妥协。
她对于贾府的权势和虚伪看得非常透彻,坚持自己的立场,不愿意和众多世俗的人一样迎合权贵。
再次,林黛玉是一个热爱艺术的人。
她是一个才情出众的女子,精通诗词、音乐和绘画。
她热爱自然,喜欢欣赏和创造美。
她以自己的才情为贾府增添了许多生机和色彩,同时也利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林黛玉是一个婉约而悲观的人。
她天生敏感脆弱,对爱情和生活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她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忧愁和世事的无奈中,时常抒发出对命运的悲叹。
她对于生活中痛苦和不公的事物感到无力和愤慨,但又无法改变。
林黛玉的事迹可以说是《红楼梦》中最为感人、令人动容的之一。
她与贾宝玉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贾府中经历了许多的苦难和离别。
她曾经是贾府中的宠儿,但因为贾宝玉和其他女子的关系,使得她最终被迫离开贾府。
在离别的时刻,她以诗词向贾府表达了自己的离别之意,令人感动。
在离开贾府后,她遭受了世俗的压力和痛苦,身心受到了巨大的摧残。
她的精神逐渐崩溃,最终以病逝送别了这个世界。
她的死使得整个贾府沉浸在悲痛之中,也令贾宝玉深感痛苦。
虽然林黛玉最终以悲剧收场,但她的一生展现了一个独立而坚持自我的女性形象。
她面对世俗的压力和不公,始终保持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纯真和坚韧。
她并不屈服于命运,而是选择了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和事例
林黛玉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自尊自爱、多愁善感。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敏感,细心,冷漠,真实,多愁善感,极其聪明,极其精明,自尊,多愁善感,博览群书,知识渊博。
林黛玉才华横溢,充满了诗意的气质。
她容易感到孤独,害怕孤独。
不要轻易放弃,但有时候他们太固执,太情绪化。
黛玉葬花
在其他姐妹玩耍的时候,黛玉独自一人走到桃树下,拿着一个袋子,把被风吹落的桃花捡起来装进袋子里,用锄头在桃树旁边挖了一个坑埋了起来。
她站在桃树下,马丁一吹,桃花飞了起来。
大观园里的宝玉见黛玉不见了,就来后院找黛玉。
他看到那个温柔的身影站在桃花雨下,不知怎的就觉得心酸。
宝玉跑到黛玉身边,帮她一起埋花,二人沉默不语。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黛玉无意中得知宝玉要娶宝钗时,又急又气,在地上吐了一口血,从此再也没有得病。
这一天,她挣扎着爬起来,把手帕扔进火盆,又把平时的诗拿出来扔进火盆。
紫鹃和雪雁冲上前去想抢,但是已经来不及了,都烧成灰了。
过了几天,宝玉结婚,林黛玉满含悲伤和恨意离开了人世。
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一、坚强淡定
1、一般来说,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最为显著的是,她拥有坚强的意志,不仅能
忍受痛苦,而且淡然地对待一切事情、一切人。
就拿对待宝玉这件事来说,她从不争吵也不轻言放弃,而是无论宝玉对她如何冷淡与无情,她都会以温柔耐心的心态去面对和接受。
2、林黛玉不仅形容冷静,而且行动淡定,即使在最高度的紧迫下,她也能保
持相对理智,如在暗夜醉酒后,面临宝玉家男子冷淡对待时,她仍然淡定不慌,很好的考验了她的顽强毅力。
二、美丽善良
1、林黛玉的美丽是一种温润的娇羞,是一种微妙的灵动,仿佛把她赋予了一
种特殊的贞洁。
她不仅美丽,而且善良。
她主动出征拯救宝玉这件事就恰如其分
的证明了这一点。
2、在宝玉失意斗酒时,林黛玉不仅拒绝了薛宝钗的建议,而且主动把自己当
作宝玉的抚慰物品,以牵制宝玉的哀伤,这种善良的精神令人动容。
三、带有点儿武断
1、尽管隐忍安详,林黛玉也有某些武断和强迫自己。
在决定和宝钗分道背井时,林黛玉并未征求宝玉的意见,而是一意孤行,压抑住自己的心痛而武断离开。
2、此外,林黛玉面对宝玉拒绝死亡,也有点儿武断,她把宝玉送进集贤阁,
以此作为闭路,要宝玉认命,这不是她的善意,而是以武断的姿态想要牵制宝玉
的情绪。
对林黛玉的短评
林黛玉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她以其优美的文学形象和复杂的人物性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以下是一些对林黛玉的短评:才华横溢:林黛玉是一位极具才华的女子,她善于作诗、写文章,对诗词、书画等文化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聪明绝顶:林黛玉非常聪明,善于思考和观察,能够从纷繁复杂的情况中发现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内心细腻:林黛玉内心非常细腻,善于感受和体察周围人物的情感变化,对人物情感和心理的把握非常精准。
孤傲清高:林黛玉由于出身世家,性格孤傲清高,对自己的才华和地位非常自信,不愿意受到他人的约束和限制。
性情多变:林黛玉的性情多变,情绪常常不稳定,容易因为一些小事情而产生不良情绪,对自己和周围人造成困扰。
综上所述,林黛玉是一个极具才华和思考能力的女子,但由于她的内心敏感和性格多变,常常给周围人带来困扰,也让她自己的生命充满了悲剧色彩。
林黛玉人物解读林黛玉是金庸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角之一,是二十四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也是许多中国女性的榜样。
一、林黛玉的性格1、勇敢无畏:林黛玉出色的表现是豪放而勇敢。
在最心痛的时刻,她依然保持着乐天知命的态度,也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
她以礼貌,不怨恨地接受一切命运,用自己的勇敢和坚毅谱写了一曲壮志凌云的传奇。
2、感情脆弱:林黛玉是一个很柔弱的女性,她表象强大,心里却柔软无比。
她是一个被失落折磨而从未抱怨过的女性,用敏感又温柔的思想来保护着落难的人。
3、刚正不阿:林黛玉的性格非常刚正,她一绝口不妥协,不在乎人的贬低和鄙夷,为正义发狠。
她对于不正之事极度反感,也绝不会容忍对她的非法,装模作样。
二、林黛玉的特征1、善良温和:林黛玉是仁,慈,爱,温柔的化身。
她从不有偏心,从不有偏袒,从不有歧视,从不有计较,从不有污蔑。
她让大家在无私的善意里获得温暖,获得信任,获得包容,获得快乐。
2、聪明伶俐:林黛玉精通四种文学形式,唐李晏陀,宋米芾,元梅花,明昆曲,文字的精雕细琢,毋庸置疑。
可是林黛玉不只是娴熟的运用文字,也是一位聪明自如,独挡一面的女强人。
3、谨慎小心:林黛玉深知天下正义,无论什么时候,她都有处处留神的谨慎。
她深知一寸错误之地,可以倒败万古天帝。
因此,她时时刻刻都谨慎至极,避免一切可能出现的错误。
三、林黛玉的影响力1、励志榜样: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不懈的努力,谨慎的行为,律己的原则,勇敢的追求,困难的治愈,坚守的信念,林黛玉以致敬!林黛玉透露出的知性、正直和坚持的精神,使人们受益不尽,感受到爱的支持和学习的传承。
2、女性观念指引:林黛玉一生坚守自己的原则,犯了错,就主动面对,见谅更多,原谅更多,争取自我解脱以改变现状。
林黛玉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女性有同样强硬的个性,不受男性把持,绝不流于被动,有懂得自我爱的勇气。
3、耐挫的定力:林黛玉是一个实际上很可怕的女性。
不计回报,看到楚楚可怜的孩子到处乞讨,也看到贫困、孤独无助的人,她直感受到社会上那些痛楚,因此她不安定,不可自拔,无时不刻探讨着自己对这社会的使命——宽恕普通人的温暖力量。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林黛玉的性格: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自尊自爱,多愁善感。
林黛玉的特点是: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林黛玉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容易感到寂寞,害怕孤独;不轻言放弃,但有时过于顽固,感情丰富。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一、捧心西子病态美在通篇《红楼梦》中,作者对林黛玉的外在美描写并未花费太多笔墨。
然而就是那着墨不多的描写却给人留下了极其美丽形象。
我们可从开篇的“降珠仙草”得“受天地之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换得人形”,这些句中体会到“仙草化身”一种超凡脱俗,得天地精华的清秀非凡之美。
一切自然造化都是美的,一草一木俱是,更何况是一株得受天地精华,甘露滋养的“仙草”了!此时作者虽然尚未直接描述黛玉之美,但在读者心里,早已对这株“仙草修成的女体”心仪已久了。
到此作者已经成功塑造了黛玉一种“清秀灵幻”的美丽形象。
黛玉初进贾府,作者也未直接着墨来描写她的外在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看出林黛玉的美。
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这话虽未直接写出黛玉的美丽,却给读者在心里留下了一个“绝美”的形象。
我们再从宝玉的眼来看看黛玉的形象:“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竟称她为“神仙似的妹妹”。
笔至此处,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已跃然纸上。
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美”。
然而她的“外在美”是“娇袭一身之病”“病如西子胜三分”的病态的美,就象是个“捧心西子”。
二、以自尊掩饰自卑周瑞家的送宫花,本来只是抄便道走,未分高低贵贱,却恰巧最后给了黛玉,这便引起了这位姑娘的惊觉:“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等周瑞家的回答:“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立即来了个顶门针:“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林黛玉的性格分析在《红楼梦》众多女性中作者塑造得最美好,也是作者极力赞颂的一个人物,就是书中的主角之一林黛玉。
她和贾宝玉构成了《红楼梦》中与众不同的两个人物形象,她们都是古今未有之人,她们的所作所为在世俗人眼里是格格不入的。
就如不是“正经主子”的林黛玉,在一般人心目中是一个“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人,在贾府很不得人缘。
心胸爽朗的史湘云就曾当着宝玉的面,说她是一个“小性儿,行动爱恼人”的人。
与林黛玉毫无干系的赵姨娘在背后也发过牢骚:“要是那林丫头,她把我们娘儿正眼也不瞧……”。
丫环小红和坠儿在滴翠亭说悄悄话,中了宝钗的“金蝉脱壳”计,误认为是林黛玉听见了,当时就很紧张,小红说:“那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因而对她都怀有不满。
林黛玉甚至在贾母面前也逐渐失去了欢心,最后正如她自己在《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等诗词中所说的,陷入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苦难境地。
林黛玉为什么会陷入这种苦难境地呢?这就得从林黛玉的性格上分析。
下面就分别从林黛玉的性格特征表现、形成原因和时代意义等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一、林黛玉丰富性格特征的表现(一)在林黛玉的丰富性格中,较为突出也最为世人所公认的就是那所谓的“小性儿”,说话尖酸刻薄不饶人、诸事好挑剔等。
其实,这些都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其“小性儿”、说话尖酸刻薄等令人不喜欢的性格背后,隐藏的正是她那颗十分强烈的自尊心。
执著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正是她一切性格的根源。
要求尊重和维护人的尊严,不能容忍对人格和自尊心的丝毫亵渎,是她性格的核心部分。
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时,她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正反映了她那种强烈的自尊心,林黛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曾“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而自己如今的处境是寄人篱下,不是“正经主子”,因而显得更加小心在意,惟恐自己的自尊心在众人面前受损。
可以说,林黛玉就是带着这样一颗强烈的自尊心来到贾府的,明白了这点,我们就会发现,林黛玉那些被人们视之为“小性儿”的事情,都是和她的这颗强烈的自尊心密切相关的。
它就象一根绷得紧紧的弦,安装在异常敏感的林黛玉身上,不管有意无意,只要稍一触动,就会强烈地颤动起来。
第七回,写周瑞家的替薛姨妈给贾府众姐妹送宫花一事,当送给林黛玉时,林黛玉正在宝玉房中,周瑞家的笑着说:“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来与姑娘戴。
”宝玉便说:“什么花儿,拿来给我看看。
”而林黛玉却只一望便问:“还是单送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说:“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
”林黛玉当时就“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从这里看出,林黛玉在意的不是宫花的价值,而是在乎于在这件事中别人对她的态度,她不是嫌送来的花是“假花”或不合心意等,而是不愿意别人有意把她放在最后,将挑剩的送给她。
因为这太伤她的自尊了,如果不明白这点,倒真会以为林黛玉对人对事太小气了。
第十八回,“林黛玉误剪香囊袋,贺元春归省庆元宵”中,写宝玉一时高兴把身上的所佩之物都给了众小厮们。
林黛玉知道后,以为自己送给他的“荷包”也给小厮们拿走了,就道:“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完就赌气回房,把原来正替宝玉做的香袋儿“拿过来就绞”。
后来宝玉跟她解释过后,他也知道了那“荷包”宝玉珍藏在怀里,可还是生气,当宝玉向她陪不是时,她还边哭边说:“你不用同我好一阵歹一阵的,要恼,就撂开手,这当了什么!”最后禁不住要宝玉“好妹妹”长、“好妹妹”短的赔不是。
咋一看,林黛玉似乎真是太小气了,简直有些无理取闹的架势,但只要细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她的这种“小性儿”后面,遮住的正是她的美好品德,正是她那要求爱情专一、要求尊重人、维护人的尊严的强烈的自尊心,是这种强烈自尊心的表现。
第十九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节中,宝玉闻得林黛玉袖中发出一股幽香,便拉住要瞧笼着何物,林黛玉说:“想必是柜子里头的香气,衣服上熏染的也未可知”。
宝玉说:“这香的气味奇怪,不是那些香饼子……的香”。
林黛玉冷笑道:“难道我也有什么‘罗汉’、‘真人’给我些香不成?便是得了奇香,也没有亲哥哥亲兄弟弄了花儿,朵儿,霜儿,雪儿替我泡制,我有的是那些俗香罢了。
”当宝玉识趣地避开话题后,她又说:“我有奇香,你有‘暖香’没有?”害得宝玉一时解不下来,就问:“什么‘暖香’?”她却笑道:“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后来还是宝玉解得围。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中有“冷香”的就是薛宝钗一人,而林黛玉说的那个“人家”当然就是指宝钗了。
从这里林黛玉已表现出心思细密,敏感异常。
为什么会这样呢?仔细一思量就可以知道,其实这也正反映了林黛玉那种强烈的自尊心。
她生怕自己的知已恋人被人抢走,那样对她就太不公平了。
第二十回,史湘云就当面对林黛玉说:“你敢挑宝姐姐的不是,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林黛玉听了当时就“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她,我哪里敢挑他呢。
”后来还是众人劝解开来,从这里我们难道能说林黛玉“小性儿”吗?她为什么“冷笑”?这我想大家都知道,在《红楼梦》中,宝黛钗的关系是最敏感尖锐的话题,而史湘云却有意把林黛玉说得不如宝钗,这怎能不伤她的心呢?她那根自尊心的弦就不由得会激烈地颤动起来了。
第二十二回贾母带头出资二十两给宝钗做生日,并特意请了班戏子来热闹,而林黛玉到贾府这么几年,却从没人给她做过一个像样的生日,至于后面说“敏探春”算贾府众人的生日时就记不起林黛玉的生日了。
这还罢了,至晚散时,凤姐指着一位戏子说:“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史湘云就当着众人的面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
众人都笑起来了,说:“果然不错”,宝玉给湘云使了个眼色,后来差点气走了胸怀爽朗的史湘云。
而这也成为宝黛闹矛盾最凶时间最长的导火线,气得宝玉“大哭起来”,感到“回头试想真无趣”。
宝玉对林黛玉还从没这样灰心过呢,每次林黛玉生气,他都会去哄她,而这次却例外了。
林黛玉之所以这样大发作,原因很简单,“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这太伤林黛玉的自尊心和人格了,因为当时社会地位最低贱的就莫过于“戏子” 了,这怎能不使她备受屈辱呢?难道我们还能说她“小性儿”吗?第二十六回林黛玉到怡红院敲门,刚好碰到晴雯生气,没听清是林黛玉的声音而没开门,林黛玉就错疑在宝玉身上,就“独立墙角边花阴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回去后,又“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
”薛宝钗史湘云都曾受过宝玉不留情面的顶撞,她们也不过是“满脸通红”而已,而林黛玉却只因一点误会受了点委屈就撕心裂肺的痛哭,实可见其自尊心的强烈了。
要列举林黛玉为捍卫自己的自尊心而表现出的“小性儿”的事例真是太多了,但最能说明问题的莫过于林黛玉在处理爱情问题上表现出的若为尊严故,生命与爱情皆可抛了。
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中,林黛玉发现宝玉看的是《会真记》后,“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并也笑道:“果然有趣”,可当宝玉借机说出“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来表达自己的爱意时,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生气地指着宝玉说:“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
我告诉舅舅舅母。
”说到“欺负”时,“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
原因是什么呢?是宝玉说的确是“淫词艳曲”、是“混话”吗?当然不是。
前面说到林黛玉对《西厢记》、《会真记》一类的书也是“越看越爱看的”,怎么这会儿就成了“混话” 呢?是林黛玉不爱宝玉?可大家都知道宝黛的爱恋是真挚的,可以说林黛玉在贾府生活下去的勇气就是对宝玉爱情的追求与憧憬,是宝玉的爱情带给她生的信念,吸引着她对未来的期望,一旦得到宝玉爱的表白时该是多么的欢心,多么的喜悦呀。
而事实却相反,林黛玉却对梦寐以求的爱的表白感到气愤不已,觉得宝玉是“欺负”她。
既然林黛玉是爱宝玉的,又是喜欢这些“混话”的,那么是不是林黛玉做作呢?我们知道林黛玉当时的“不觉带腮连身的通红”、“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 这些表情,是连善变的王熙凤也一时装不出来的,何况是这个“痴颦儿”。
这样,唯一的解释就是,以林黛玉的身份、地位、教养,这样的婚姻大事是不能在这样的场合、以这种示爱的方式出现的,这种场合和方式至少她是不能接受的。
这种爱的坦白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亵渎,是“欺负”她,太伤她的自尊心了。
像这样的例子,在第二十六回“萧湘馆春困发幽情”一节中表现得也很充分。
当宝玉当着林黛玉的面对丫环紫鹃笑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时,林黛玉是气得“登时撂下脸来”,还哭着说:“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帐书,也来拿我取笑儿。
我成了爷们解闷的。
”哭着下床往外就走。
林黛玉为什么这样大发作呢?当宝玉来时就明明听到林黛玉在床上忘情地长叹“每日家情思睡昏昏”,这足以说明林黛玉心中对宝玉的爱恋是无限火热的。
每日都为宝玉神昏不定,思曲缠绵,而且自己口中说的就是那所谓的“混话”。
可见,本来宝玉话中的内容、词语的实质是可以带给林黛玉爱情的喜悦的,但宝玉表达爱情的方式却伤了她的尊严,令她无法接受,至少她是这样认为的。
在神圣的爱情与尊严面前要她做选择的话,林黛玉是毫不犹豫地选择维护自己的尊严。
可见,林黛玉的自尊心是何等的强烈了。
(二)人们在注意到林黛玉的“小性儿”的同时,又往往会被林黛玉的善良、纯洁、率直、热情大方、温柔体贴等所感动。
这才是林黛玉性格的真正面目。
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时,林黛玉因听宝玉对茶赏赞不绝,就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当时妙玉就当着宝玉宝钗两人之面说林黛玉:“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可林黛玉却“知她天性怪僻,不好多话”,毫不介意。
第二十二回,宝玉一时“感忿”写了一个字帖儿,林黛玉看了“不觉可叹可笑”,还把它带回去与湘云同看。
此中并不因湘云刚不久曾当众说她像台上的某个戏子引起与宝玉的一场大风波而记恨湘云,可这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
但被人视之为“小性儿”的心胸狭隘的林黛玉却能做到,足见其气量宽宏了吧!林黛玉不仅在十二钗面前表现得很宽容,就是在丫环面前也不例外,林黛玉与宝玉交往过程中,经常闹别扭,这是大家所熟悉的,丫环紫娟就曾为此事当面批评林黛玉:“宝玉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