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生殖生理
- 格式:ppt
- 大小:2.47 MB
- 文档页数:54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之迟辟智美创作1.某年夜豆品种的临界日长为15小时, 以下( B )方法经周期性诱导后可使其开花. 毛病正确谜底:AA.14h光照+10h黑暗AB.16h光照+8h黑暗BC.13h光照+11黑暗并在暗期开始后3小时处用红光中断15分钟CD.8h光照+16h黑暗并在暗期中间用白光中断15分钟D2.不存在临界日长, 可在任何日照条件下开花的植物,称为( C )植物. 正确3.短日植物在春末夏初收获,其生育期与在夏末秋初收获比力( A ). 正确4.一植物只有在日长短于16小时的情况下开花,该植物是( A ). 正确5.下列植物中哪些是( C )长日植物. 正确6.已知某一短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为14小时,而某一长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为12小时,生长在( B )的日照长度下,二者才城市开花. 正确7.要让菊花提早开花,可进行( C )处置. 毛病正确谜底:A8.感受光周期安慰的植物器官是( C ). 正确9.大都植物受高温诱导后发生的春化效应,可通过( A )传递下去. 正确10.植物感受春化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 ). 正确11.下列哪种植物开花不需经历高温春化作用( D ). 正确12.萌动的种子就可接受高温,通过春化的称( B ). 正确13.植株只有在苗长到一定年夜小后,才可接受高温,通过春化的称( C ). 正确14.南方小麦在南方种植不能抽穗,主要是( B )不能满足其要求. 毛病正确谜底:D15.一般来说,果树的幼年期与农作物比力,相对( A ). 正确16.一般来说,草本植物的幼年期与木本植物比力,相对( B ). 正确17.从花器发育的ABC模式看,只有花萼和花瓣的花,是因为没有( C )类基因表达. 正确A.A AB.B BC.BC CD.C D18.从花器发育的ABC模式看,没有花萼、花瓣和雄蕊,只有雌蕊的花,是因为没有( D )类基因表达. 正确A.A AB.BC BC.AC CD.AB D19.由花器发育的4轮模式可知,如B类基因缺失,花器只有( C )的发育. 正确20.发育的解剖学、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出了花器发育的4轮模式:萼片、花瓣、雄蕊、心皮,由ABC等类基因控制,其中C类基因控制( D )的发育. 正确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1.已知某一短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为14小时,而某一长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为12小时,生长在( B )的日照长度下,二者才城市开花. 正确2.植物自交不亲和的物质基础是( D ). 毛病正确谜底:C3.为使营养体生长良好,提高产量,江浙一带常向广东省和福建省引种( B )等植物. 正确4.大都植物受高温诱导后发生的春化效应,可通过( B )传递下去. 毛病正确谜底:A5.萌动的种子就可接受高温,通过春化的称( D ). 毛病正确谜底:B6.以下关于光周期诱导开花的论述中,( C )是毛病的. 正确C.茎尖在正确的光周期下,接受光周期诱导,形成成花素增进开花.CD.植物的叶片只要经过一定次数的光周期诱导后,就可以开花.D7.一般来说,果树的幼年期与农作物比力,相对( A ). 正确8.由花器发育的4轮模式可知,如B类基因缺失,花器只有( C )的发育. 正确9.不存在临界日长, 可在任何日照条件下开花的植物,称为( C )植物. 正确10.桃子等核果的生长曲线是一( C ). 正确11.油菜、向日葵等植物种子成熟后期,种子内主要积累( A ). 正确12.下列植物中哪些是( B )长日植物. 毛病正确谜底:C13.油料种子成熟过程中,种子内首先积累游离( B ). 毛病正确谜底:D14.人工辅助受粉增产的生理基础是( B ). 毛病正确谜底:C15.感受光周期安慰的植物器官是( C ). 正确16.感光性强的植物开花的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是( B ). 正确17.下列哪种植物开花不需经历高温春化作用( D ). 正确18.一植物只有在日长长于10小时的情况下开花,该植物是( A ). 正确19.南方小麦在南方种植不能抽穗,主要是( B )不能满足其要求. 毛病正确谜底:D20.从花器发育的ABC模式看,只有花萼和花瓣的花,是因为没有( B )类基因表达. 毛病正确谜底:CA.A AB.B BC.BC CD.C D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1.短日植物在春末夏初收获,其生育期与在夏末秋初收获比力( A ). 正确2.发育的解剖学、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出了花器发育的4轮模式:萼片、花瓣、雄蕊、心皮,由ABC等类基因控制,其中C类基因控制( D )的发育. 正确3.不存在临界日长, 可在任何日照条件下开花的植物,称为( C )植物. 正确4.由花器发育的4轮模式可知,如B类基因缺失,花器只有( C )的发育. 正确5.某年夜豆品种的临界日长为15小时, 以下( A )方法经周期性诱导后可使其开花. 正确A.14h光照+10h黑暗AB.16h光照+8h黑暗BC.13h光照+11黑暗并在暗期开始后3小时处用红光中断15分钟CD.8h光照+16h黑暗并在暗期中间用白光中断15分钟D6.从花器发育的ABC模式看,没有花萼、花瓣和雄蕊,只有雌蕊的花,是因为没有( D )类基因表达. 正确A.A AB.BC BC.AC CD.AB D7.天仙子的临界日长为11.5小时, 以下( D )的周期性处置经一定次数后可招致开花. 正确A.11h光照+13h连续黑暗AC.10h光照+14h黑黑暗间先用红光再立即用远红光处置5分钟CD.9h光照+15h黑暗并在暗期中间用红光处置5分钟D8.从花器发育的ABC模式看,只有花萼和花瓣的花,是因为没有( C )类基因表达. 正确A.A AB.B BC.BC CD.C D9.以下关于光周期诱导开花的论述中,( C )是毛病的. 正确C.茎尖在正确的光周期下,接受光周期诱导,形成成花素增进开花.CD.植物的叶片只要经过一定次数的光周期诱导后,就可以开花.D10.一植物只有在日长长于10小时的情况下开花,该植物是( A ). 正确11.温带地域,秋季开花的植物一般是( B ). 正确12.感光性强的植物开花的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是( B ). 正确13.一般来说,草本植物的幼年期与木本植物比力,相对( B ). 正确14.为使营养体生长良好,提高产量,江浙一带常向广东省和福建省引种( B )等植物. 正确15.一般来说,果树的幼年期与农作物比力,相对( A ). 正确16.花粉中有多种氨基酸,其中( B )的含量与花粉的育性有关. 正确17.南方小麦在南方种植不能抽穗,主要是( B )不能满足其要求. 毛病正确谜底:D18.人工辅助受粉增产的生理基础是( C ). 正确19.植株只有在苗长到一定年夜小后,才可接受高温,通过春化的称( D ). 毛病正确谜底:C20.植物自交不亲和的物质基础是( C ). 正确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1.某年夜豆品种的临界日长为15小时, 以下( A )方法经周期性诱导后可使其开花. 正确A.14h光照+10h黑暗AB.16h光照+8h黑暗BC.13h光照+11黑暗并在暗期开始后3小时处用红光中断15分钟CD.8h光照+16h黑暗并在暗期中间用白光中断15分钟D2.以下关于光周期诱导开花的论述中,( C )是毛病的. 正确C.茎尖在正确的光周期下,接受光周期诱导,形成成花素增进开花.CD.植物的叶片只要经过一定次数的光周期诱导后,就可以开花.D3.温带地域,秋季开花的植物一般是( B ). 正确4.为使营养体生长良好,提高产量,江浙一带常向广东省和福建省引种( B )等植物. 正确5.人工辅助受粉增产的生理基础是( C ). 正确6.花粉与柱头相互识另外物质基础是( A ). 正确7.油料种子成熟后期,种子内主要积累( A ). 毛病正确谜底:B8.一般来说,草本植物的幼年期与木本植物比力,相对( B ). 正确9.油菜、向日葵等植物种子成熟后期,种子内主要积累( A ). 正确10.南方小麦在南方种植不能抽穗,主要是( D )不能满足其要求. 正确11.下列( A )果实的生长曲线为双S曲线. 正确12.萌动的种子就可接受高温,通过春化的称( B ). 正确13.下列( A )果实具呼吸跃变现象,且其生长曲线为单S 曲线. 正确14.植物感受春化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 ). 正确15.由花器发育的4轮模式可知,如B类基因缺失,花器只有( C )的发育. 正确16.感受光周期安慰的植物器官是( C ). 正确17.从花器发育的ABC模式看,只有花萼和花瓣的花,是因为没有( C )类基因表达. 正确A.A AB.B BC.BC CD.C D18.已知某一短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为14小时,而某一长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为12小时,生长在( B )的日照长度下,二者才城市开花. 正确19.一植物只有在日长短于16小时的情况下开花,该植物是( A ). 正确20.不存在临界日长, 可在任何日照条件下开花的植物,称为( C )植物. 正确19.水稻、小麦等种子成熟后期,种子内主要积累( A ). 毛病正确谜底:B。
《植物生理学》第九章植物的生殖与衰老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授粉:指发育成熟的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2. 授精作用(fertilization):开花后,经花粉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伸长进入胚囊,完成雄性生殖细胞与雌性生殖细胞融合的过程。
3.识别反应(recognition response):识别(recognition)是细胞分辨"自己"与"异己"的一种能力,表现在细胞表面分子水平上的化学反应和信号传递。
本文中的识别反应是指花粉粒与柱头间的相互作用,即花粉壁蛋白和柱头乳突细胞壁表层蛋白薄膜之间的辨认反应,其结果表现为"亲和"或"不亲和"。
亲和时花粉粒能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能伸入并穿过柱头进入胚囊受精;不亲和时,花粉则不能在柱头上萌发与伸长,或不能进入胚囊发生受精作用。
4.双受精作用:指精核与卵相互融合成合子的同时,另-精核与极核细胞融合形成有3n的胚乳核。
5.单性结实(parthenocarpy):不经过受精作用,子房直接发育成果实的现象。
单性结实一般都形成无籽果实,故又称"无籽结实"。
6. 假单性结实指植物受精后,由于种种原因使胚停止发育,但由子房或花托继续发育成的无籽果实。
7.休眠(dormancy):植物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生长暂时停顿的现象。
它是植物抵制不良自然环境的一种自身保护性的生物学特性。
一、二年生植物大多以种子为休眠器官;多年生落叶树以休眠芽过冬;多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则以休眠的根系、鳞茎、球茎、块根、块茎等渡过不良环境。
8.生理休眠(physiological dormancy):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因为植物本身内部的原因而造成的休眠。
如刚收获的小麦种子的休眠。
9.强迫休眠(epistotic dormancy):指由于不利于生长的环境条件引起的植物休眠。
如秋天树木落叶后芽的休眠。
第八章植物的生殖生理本章内容提要:完成幼年期生长的植株的开花,还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中低温和光周期是成花诱导的主要外界条件。
一些二年生植物和冬性一年生植物的成花需要低温的诱导,即春化作用。
光周期对植物成花同样具有重要影响,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类型主要分为三类:短日植物、长日植物和日中性植物。
光敏色素参与了植物的开花过程,P fr/p r的相对比值影响植物的成花过程,短日植物的成花在暗期前期要求“高P fr反应”,在暗期后期要求“低P fr反应”,长日植物与此相反。
春化处理和光周期的人工控制,可调节植物的开花时期,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利用价值。
植物花器官的形成和性别分化受环境影响较大。
花粉能否正常萌发和受精取决于花粉和柱头之间的亲和性,人为干预可打破不亲和性。
外施生长素类调节剂可诱导单性结实。
第一节春化作用大多数植物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开花之前要达到一定年龄或是达到一定的生理状态,然后才能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开花。
植物开花之前必须达到的生理状态称为花熟状态(ripeness to flower state)。
植物在达到花熟状态之前的生长阶段称为幼年期(juvenile phase)。
处于幼年期的植物,即使满足其成花所需的外界条件也不能成花。
已经完成幼年期生长的植物,也只有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才能开花。
外界条件主要特征表现为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
1、春化作用及植物对低温反应的类型早在19世纪人们就注意到低温对作物成花的影响。
如小麦和黑麦的有些品种需要秋播-“冬性”品种;有些则适应春播--“春性”品种。
如果将冬性品种改为春播,则只长茎叶,不能顺利开花结实;而春性品种不需要经过低温过程就可开花结实。
在一些高寒地区,因严冬温度太低,无法种植冬小麦。
前苏联的李森科(Lysenko) 将将吸涨萌动的冬小麦种子经低温处理后春播,可在当年夏季抽穗开花,遂将这种方法称为春化,意指冬小麦春麦化了。
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
基本内容第十一章植物的生殖生理(Reproductive of plant)当植物生长到一定年龄后,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营养枝的顶端分生组织就分化出生殖器官(花),最后结出果实。
植物的个体生长过程中,存在一个内在的计时机制,即生长到一定时间才具有接受外界环境诱导开花的能力,人们把这种能力称为“感受”(competent)能力。
植物要在适宜季节才能诱导开花,而季节变化的主要特征是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植物开花就与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有密切关系。
当顶端分生组织进入新的花发育过程(分化)后,如将植株转放到不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例如把已通过长日处理的长日植物放到短日条件),植株仍然继续花芽分化,因为这时的花发育就已进入“决定”(determined)阶段了。
然而,花原基要接受刺激表达的发育信号后,才能“表达”(expressed)开花。
例如,长日植物毒麦长日处理28 h后,切下枝条顶端分生组织进行组织培养,培养基中有GA才能正常开花;而短日条件下生长的切段,即使培养基中有GA,也不会开花。
因此,毒麦开花的“决定”是长日条件,而决定状态的“表达”需要GA(图11-1)。
第一节幼年期(juvenility)幼年期(juvenility)是植物早期生长的阶段。
在此期间,任何处理都不能诱导开花。
一、幼年期的特征幼年期和成年期的区别,除了能开花与否外,它们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也不同,其特征比较见表11-1。
至于生理特征,则是幼年期生长快,呼吸强,核酸代谢和蛋白质合成都快。
当转入成年期后,组织成熟,代谢和生理活动较慢,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都下降。
幼年期茎的切段易发根,而成年期的切段不易发根,这可能与幼年期切条内含较多生长素有关。
表11-1 常春藤的幼年期和成年期的特征比较由于植株从幼年期转变为成年期是由茎基向顶端转变,所以植株不同部位的成熟度不一样。
树木的基部通常是幼年期,顶端是成年期,中部则是中间型(图11-2)。
从常春藤茎基取材插植,繁殖出的植株呈幼年期特征;如从顶端取材插植,则长出的植株呈成年期特征;如从中部取材,长出的植株呈成年期和幼年期混合特征。
植物生理学知识点总结笔记一、植物的水分生理。
1. 水分的吸收。
- 植物细胞吸水主要有三种方式:吸胀吸水、渗透吸水和代谢性吸水。
其中,渗透吸水是植物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
- 具有液泡的植物细胞的水势主要由渗透势(¶si_s)、压力势(¶si_p)和重力势(¶si_g)组成,即¶si_w=¶si_s+¶si_p+¶si_g。
通常情况下,重力势可忽略不计,所以¶si_w=¶si_s+¶si_p。
- 植物根系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其中根毛区的吸水能力最强。
根系吸水的动力有两种:根压和蒸腾拉力。
根压是由根部细胞的生理活动引起的,可通过伤流和吐水现象证明其存在;蒸腾拉力是由于叶片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动力。
2. 水分的运输。
-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包括细胞途径(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和维管束途径(主要是导管或管胞)。
- 水分运输的动力主要是蒸腾拉力和根压,其中蒸腾拉力占主导地位。
水分在导管中形成连续的水柱,内聚力 - 张力学说解释了水分在导管中上升的机制,即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和水分子与导管壁之间的附着力使得水柱能够保持不断裂而向上运输。
3. 水分的散失 - 蒸腾作用。
-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表面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它主要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行,还有少量通过角质层蒸腾。
- 气孔蒸腾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水分在细胞间隙和气孔下腔周围的细胞壁上蒸发,然后水蒸气从气孔下腔扩散到外界。
- 气孔运动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保卫细胞的结构特点(如细胞壁的不均匀加厚、含有叶绿体等)与气孔运动密切相关。
例如,光照时,保卫细胞通过光合磷酸化合成ATP,促使质子 - 钾离子交换,钾离子进入保卫细胞,水势降低,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
二、植物的矿质营养。
1. 必需矿质元素的种类和生理功能。
植物生理知识点总结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涵盖了从植物的细胞、组织到整个植株的生长、发育、代谢、繁殖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植物生理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植物细胞生理植物细胞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壁为细胞提供了支持和保护,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中包含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能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液泡储存着细胞液,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细胞的水分关系也很重要。
细胞吸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渗透性吸水,依靠细胞液和外界溶液之间的渗透压差异;另一种是吸胀吸水,由亲水性物质引起。
水势是衡量水分运动趋势的指标,包括渗透势、压力势和重力势等。
二、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光合色素主要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它们吸收不同波长的光。
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进行,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形成ATP 和 NADPH。
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 和 NADPH,将二氧化碳固定并还原为有机物。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众多,包括光照强度、光质、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分和矿质元素等。
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密植、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调节温度等措施都可以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
三、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植物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等阶段,产生大量的 ATP。
无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产生的能量较少,还会产生酒精或乳酸等物质。
呼吸作用的速率受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储存粮食和水果时,常通过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等方法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四、植物的水分和矿质营养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
根系的结构和功能适应了吸收的需求,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依靠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通过导管向上运输。
1.简述光周期反应类型与植物原产地的关系。
①一般起源于低纬度地区的植物多属于短日植物,因为这些地区终年的日照长度都接近12小时,没有更长的日照条件;②起源于高纬度地区的植物多属于长日植物,因为这些地区的生长季节正好处于较长日照的时期;③中纬度地区则长日植物短日植物都有,长日植物在日照较长的春末和夏季开花,如小麦、油菜等;而短日植物在日照较短的秋季开花,如晚稻、大豆、菊花等。
2.举例说明光周期理论在品种引种中的应用,并解释原因。
短日植物引种:南种北引,生育期延长,宜引早熟品种;北种南引,生育期缩短,宜引中迟熟品种。
长日植物引种:南种北引,生育期缩短,宜引中迟熟品种。
北种南引,生育期延长,宜引早熟品种。
原因:对于短日植物来说,要将南方的品种引入北方,由于北方的日长相较南方更长,但对于短日植物来说,需要足够的夜长才能正常生长。
因此短日植物在北方需要更长的成长期,即更迟成熟,若要与北方该物种的成熟期相同,则应该要引进早熟品种。
同理可知,北种南引,由于生育期缩短,所以应引中迟熟品种。
对于长日植物来说,要将南方的品种引入北方,由于北方的日长相较南方更长,且对于长日植物来说,需要足够长的日长才能正常生长,因此长日植物在北方只需更短的成长期,即会提早成熟,若要与北方该物种的成熟期相同,则应该要引进中迟熟品种。
同理可知,北种南引,生育期延长,宜引早熟品种。
3.举例说明花卉的花期调节可从哪些方面入手?①栽培措施:对某些一年生花卉或,可采用分期或的方法,使花期有早有晚。
采取修剪、摘心等措施也能控制花期。
如经常剪去多余的残花枝,可使其在枝条更新后再次开花;开花前摘心,则可使开花延迟。
②温度调节:多数花卉在冬季通过加温都能提前开花。
对夏季连续开花的花木如茉莉等,在春季常采用加温催芽的方法使其提前开花;在秋末降温前及时加温可延长花期。
对早春气温回升前仍处于休眠状态的花木,采用人为低温(1~4℃),可延长植株的休眠期,从而延迟开花。
植物生理学课后名词解释绪论1.植物生理学:就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得科学。
2.生长:就是指增加细胞数目与扩大细胞体积而导致植物体积与质量得增加、3.发育:就是指细胞不断分化,形成新组织、新器官,即形态建成,具体表现为种子萌发、根、茎、叶生长,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等过程。
4.代谢:就是维持各种生命活动(如生长、繁殖与运动等)过程中化学变化(包括物质合成、转化与分解)得总称、第一章植物得水分生理1.水势(ψ):每偏摩尔体积水得化学势差、2.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得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得系统移动得现象。
3.渗透势(ψs):由于溶质颗粒得存在,降低了水得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水势得水势下降值。
4.压力势(ψp):就是指细胞得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相互作用得结果,与引起富有弹性得细胞壁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得反作用力。
5.质外体途径:就是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得移动,阻力小,所以这种移动方式速度快、6.共质体途径:就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得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得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得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7.根压: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得压力称为根压。
8.内聚力学说:亦称蒸腾—内聚力—张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得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得学说。
9.蒸腾作用:就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得表面(主要就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得现象、10.蒸腾速率:即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得水量、11.蒸腾比率(TR):蒸腾比率=蒸腾H2O摩尔数/同化CO2摩尔数,指光合作用同化每摩尔CO2所需蒸腾散失得H2O得摩尔数。
12.水分利用效率(WUE):就是指光合作用同化CO2得速率与同时蒸腾丢失水分得速率得比值。
13.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得时期。
第二章植物得矿质营养1.矿质营养:植物对矿物质得吸收、转运与同化、2.溶液培养法:亦称水培法,就是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得溶液中栽培植物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