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英语的翻译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80.54 KB
- 文档页数:11
《科技英语翻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科技英语翻译英文名称:ESTTranslation课程编号:0311035B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程总学时:34总学分:2开课学期:第八学期适用专业:英语先修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基础笔译二、课程性质与任务《科技英语翻译》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科技英语的基本概念、特点、来源、结构等,掌握科技英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 扩大科技英语的词汇量, 能够利用工具书翻译一般性的科贸文章,提高翻译的准确性与专业性。
通过科技英语翻译的学习,使学生能进行基本的书面科技英语翻译,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翻译理论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翻译的了解。
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科技英语的基本概念,科技英语的特点,并了解科技英语的来源、结构以及科技英语与日常英语的区别。
通过对比,了解日常用语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及变化;熟悉常用科技英语词汇;掌握科技英语的基本语法特点并能够运用;掌握词语、短语、段落、篇章科技英语翻译技巧,提高翻译的准确性与专业性;能进行简单的书面科技英语翻译。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中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勇于评论,大胆探索创新,培养学生的翻译鉴赏和动手能力。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开发新的教学资源。
五、考核方式1.考核形式:考试2.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考试范围为涵盖所讲授的课程的相应内容,包括所学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各方面综合水平能力测试。
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占20%(其中出勤占40%,课堂表现占30%,作业占30%),期末考试占80%按比例折算后以百分制计。
六、课时分配七、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论(2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翻译简史2.理解科技英语文体的特点3.掌握翻译的一般方法【教学内容】1.中国翻译简史2.翻译的定义及标准3.对译者的要求4.科技英语文体的特点5.翻译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科技英语文体的特点【教学难点】增译与省译【学时数】1.课堂讲述1学时2.课堂讨论与习题1学时第二章词的翻译(2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科技英语词汇的构成方式2.掌握科技英语词汇的一般翻译方法【教学内容】1.词义的选择2.词义的引申3.词类的转换4.词的增译5.词的省译6.重复法【教学重点】词义的选择【教学难点】词义的引申【学时数】1.课堂讲述1学时2.课堂讨论与习题1学时第三章名词和冠词的翻译(2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名词的一般译法2.了解冠词的一般译法【教学内容】1.名词的译法2.冠词的译法【教学重点】冠词的译法【教学难点】形译与象译【学时数】1.课堂讲述1学时2.课堂讨论与习题1学时第四章代词的翻译(2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代词的分类2.掌握代词的一般译法【教学内容】1.代词的一般译法2.人称代词的译法3.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译法4.指示代词的译法5.不定代词的译法6.It及其句型的译法【教学重点】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译法【教学难点】It及其句型的译法【学时数】1.课堂讲述1学时2.课堂讨论与习题1学时第五章数词、形容词和副词的翻译(4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数词词的一般译法2.了解形容词的一般译法3.了解副词的一般译法【教学内容】1.数词的译法2.形容词的译法3.副词的译法4.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的译法5.形容词和副词最高级的译法【教学重点】形容词的译法【教学难点】数词倍数减少的译法【学时数】1.课堂讲述3学时2.课堂讨论与习题1学时第七章连词的翻译(2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连词的分类2.掌握连词的一般译法【教学内容】1.连词的一般译法2.常用并列连词的译法3.常用主从连接词的译法【教学重点】常用主从连接词的译法【教学难点】If only译法【学时数】1.课堂讲述2学时2.课堂讨论与习题1学时第八章动词的翻译(4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连词的分类2.了解连词的一般译法【教学内容】1.非谓语动词的一般译法2.动词时态的译法3.非限定动词的译法4.情态动词的译法5.被动语态的译法【教学重点】非限定动词的译法【教学难点】被动语态的译法【学时数】1.课堂讲述3学时2.课堂讨论与习题1学时第九章句子的翻译(4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句子成分的译法2.掌握否定句的译法【教学内容】1.句子成分的译法2.否定句的译法【教学重点】宾语译成主语【教学难点】反说正译【学时数】1.课堂讲述3学时2.课堂讨论与习题1学时第十章长句的译法(4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并列句的译法2.掌握从句的译法【教学内容】1.并列句的译法2.名词性从句的译法3.定语从句的译法4.状语从句的译法5.复合长句的译法【教学重点】主语从句的译法【教学难点】条件状语从句的译法【学时数】1.课堂讲述3学时2.课堂讨论与习题1学时第十章篇章的翻译(4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科技语篇的文体特征2.掌握篇章的一般翻译方法【教学内容】1.语篇的衔接翻译2.语篇翻译的前后一致性3.忠实于原文句型结构特征【教学重点】常用结构的翻译方法【教学难点】语篇翻译的前后一致性【学时数】1.课堂讲述2学时2.课堂讨论1学时3.习题1学时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教材:赵萱,郑仰成. 科技英语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2.主要参考书:[1]Newmark, P. (2001).A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FLEP.[2] 汪涛.实用英汉互译技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谢小苑. 科技英语翻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4] 张文英,张晔. 英语科技应用文翻译实践教程.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5] 杨文秀.科技英语翻译读本.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6] 张干周,郭社森.科技英语翻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7] 张昌坤.科技英语翻译.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科技翻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熟悉了解汉英科技文本从词、句到篇章的风格特点,掌握科技翻译的基础理论知识。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悉科技英语的词汇及句法特点,能熟练分析长难句和复杂句的语法及意义关系,并能按照汉英语言各自的表达习惯进行转换。
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练掌握并合理运用基本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基本胜任中英学术杂志上各类中等难度的学术文章或科普材料的笔译工作,翻译速度达到300字以上每小时。
4.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合理运用各种专门学科词典、网络词典、翻译辅助工具、翻译记忆库等进行辅助翻译,力求译文达到“忠实、准确、通顺、流畅”的要求。
5.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具备相关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包括:敏捷的思维能力、良好的理解能力、较强的适应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等,并能不断自我学习,关注了解科技领域的行业动态与发展态势,为自己的翻译工作储备好足够的相关知识。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456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建议教材方梦之、范武邱,《科技翻译教程》第二版(翻译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2. 主要参考书1.康志洪,《科技翻译》(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2.傅勇林、唐跃勤,《科技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3.王卫平、潘丽蓉,《英语科技文献的语言特点与翻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4.李建、武立红,《科技英语阅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5.谢小苑,《科技英语翻译技巧与实践》,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6.赵萱、郑仰成,《科技英语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科技英语的翻译教案第一章:科技英语翻译概述1.1 科技英语的特点介绍科技英语的基本特点,如专业术语、客观性、准确性和简洁性等。
讨论科技英语翻译的重要性和挑战。
1.2 科技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讲解翻译忠实于原文、保持专业术语准确性、忠实于原文的语境等原则。
分析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原文的科技性质和风格。
第二章:科技英语中的专业术语翻译2.1 专业术语的特点和翻译方法介绍科技英语中专业术语的定义和特点,如准确性、专业性和独特性等。
讲解专业术语翻译的方法,如直译、意译、音译等。
2.2 专业术语翻译的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专业术语翻译案例,讨论翻译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专业词典和参考资料来提高专业术语翻译的准确性。
第三章:科技英语中的被动语态翻译3.1 被动语态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介绍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的常见用法和功能,如强调动作的承受者等。
分析被动语态在科技文中的重要性。
3.2 被动语态的翻译方法讲解如何将科技英语中的被动语态翻译成中文,如使用主动语态、被动语态等。
分析不同情况下被动语态翻译的选择。
第四章:科技英语中的长句翻译4.1 科技英语中长句的特点和翻译策略介绍科技英语中长句的定义和特点,如复杂结构、多个从句等。
讲解长句翻译的策略,如断句、重组句子结构等。
4.2 长句翻译的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长句翻译案例,讨论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和逻辑关系来提高长句翻译的质量。
第五章:科技英语翻译实践5.1 科技英语翻译实践的重要性强调科技英语翻译实践对于提高翻译技能的重要性。
讨论实践中的挑战和机会。
5.2 科技英语翻译实践案例提供具体的科技英语翻译实践案例,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引导学生通过反馈和修订来提高翻译质量。
第六章:科技英语中的专业文献翻译6.1 专业文献的特点和翻译方法介绍科技英语专业文献的构成、风格和语言特点。
讲解专业文献翻译的方法,如保留原文的结构和风格、适当解释专业概念等。
科技英语的翻译教案第一章:科技英语翻译概述1.1 科技英语的特点简介科技英语的定义和特点强调科技英语翻译的重要性1.2 科技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介绍准确、清晰、简洁、可读性等翻译原则解释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保持这些原则1.3 科技英语翻译的挑战与策略讨论科技英语翻译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提供应对这些挑战的策略和方法第二章:科技英语词汇翻译2.1 科技英语词汇的特点介绍科技英语词汇的特定性和专业性强调对科技词汇的理解和准确翻译的重要性2.2 常见科技词汇的翻译实例提供一些常见的科技词汇及其翻译实例讨论这些词汇在不同上下文中的翻译方法2.3 科技词汇翻译的策略介绍翻译科技词汇时可以采用的策略通过实例说明这些策略的应用第三章:科技英语语法翻译3.1 科技英语的语法特点介绍科技英语的语法结构和特点强调在翻译过程中注意语法正确性的重要性3.2 科技英语句型的翻译分析常见的科技英语句型及其翻译方法提供句型翻译的实例和技巧3.3 科技英语语法翻译的策略讨论在翻译科技英语时可以采用的语法策略通过实例说明这些策略的应用第四章:科技英语翻译技巧4.1 直译与意译介绍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及其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讨论如何权衡直译和意译的选择4.2 转译与借译解释转译和借译的概念及其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提供转译和借译的实例和技巧4.3 科技英语翻译的其他技巧介绍其他翻译技巧,如比喻、拟人等,及其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说明这些技巧的应用第五章:科技英语翻译实践5.1 翻译实践概述介绍科技英语翻译实践的重要性和目的强调实践在提高翻译技能中的作用5.2 翻译实践案例分析提供一些科技英语翻译实践案例分析这些案例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5.3 翻译实践的评估与反馈介绍如何对翻译实践进行评估和给予反馈提供评估和反馈的实例和建议第六章:科技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6.1 文化差异对科技英语翻译的影响探讨文化差异对科技英语翻译的重要性分析文化差异如何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和理解6.2 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强调在翻译过程中了解和掌握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提供获取和应用文化背景知识的建议6.3 文化适应性与科技英语翻译讨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如何进行文化适应提供文化适应性翻译的实例和技巧第七章:科技英语翻译中的术语管理7.1 术语管理的重要性介绍术语管理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强调术语一致性和专业性的重要性7.2 建立和维护术语数据库介绍如何建立和维护术语数据库提供术语数据库使用的实例和技巧7.3 术语管理工具和资源介绍一些常用的术语管理工具和资源讨论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和资源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第八章: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问题和解决策略8.1 翻译中的常见问题分析科技英语翻译中常见的具体问题强调识别和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8.2 解决翻译问题的策略提供解决科技英语翻译中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实例说明这些策略的应用和效果8.3 求助与协作介绍在翻译过程中寻求帮助和协作的重要性提供寻求帮助和协作的途径和建议第九章:科技英语翻译案例研究9.1 案例研究的选择和准备介绍如何选择和准备科技英语翻译的案例强调案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2 案例分析与解读对选定的科技英语翻译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提供案例解读的实例和技巧9.3 案例研究的应用与启示探讨科技英语翻译案例研究的应用和启示强调案例研究对翻译实践和教学的重要性第十章:科技英语翻译的评估与反馈10.1 翻译评估的标准和方法介绍科技英语翻译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强调评估的重要性和目的10.2 自我评估与反思强调翻译过程中的自我评估和反思的重要性提供自我评估和反思的实例和建议10.3 反馈的给予和接受讨论如何给予和接受科技英语翻译的反馈提供反馈给予和接受的实例和建议重点解析1. 科技英语的特点:科技英语的定义和特点,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其准确性、清晰性、简洁性和可读性。
科技英语的翻译教案第一章:科技英语翻译概述1.1 科技英语的特点1.2 科技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1.3 科技英语翻译的注意事项第二章:科技英语词汇翻译2.1 常见科技词汇的翻译2.2 专业术语的翻译方法2.3 词汇翻译的准确性第三章:科技英语句子翻译3.1 科技英语句子的结构特点3.2 被动语态的翻译3.3 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的翻译第四章:科技英语段落翻译4.1 段落结构的分析4.2 段落中信息的准确传递4.3 科技英语段落的连贯性第五章:科技英语翻译实践5.1 翻译实践案例一:产品说明书翻译5.2 翻译实践案例二:学术论文翻译5.3 翻译实践案例三:技术合同翻译第六章:科技英语翻译技巧6.1 直译与意译的应用6.2 比喻和借代的翻译6.3 省略和补充的翻译策略第七章:计算机科技英语翻译7.1 计算机专业词汇的翻译7.2 计算机科技英语句子的特点7.3 计算机科技英语翻译实践案例第八章:生物科技英语翻译8.1 生物科技词汇的翻译8.2 生物科技英语的专业文本类型8.3 生物科技英语翻译实践案例第九章:机械工程科技英语翻译9.1 机械工程专业词汇的翻译9.2 机械工程科技英语的技术图纸翻译9.3 机械工程科技英语翻译实践案例第十章:科技英语翻译评估与修正10.1 科技英语翻译的质量评估标准10.2 常见的翻译错误分析10.3 科技英语翻译的修正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科技英语翻译概述补充说明:科技英语翻译需要特别注意原文的专业性、准确性和可读性。
在翻译过程中,应确保翻译内容的准确无误,保持原文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二、科技英语词汇翻译补充说明:在翻译科技词汇时,要注意查找权威的翻译资料,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专业术语的翻译需要了解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三、科技英语句子翻译补充说明:科技英语句子往往具有复杂的结构,翻译时要注意保持句子的清晰和逻辑性。
被动语态在科技英语中常见,翻译时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科技英语翻译科技英语常用句型的翻译1. 表示假设、前提之类的句子(1)Let △ABC be an angle of 90.(2)Suppose that a ray of light is directed from below the surface in Fig.41-1.(3)In Fig.1-3, assume that the weight of the members is negligible.Given that …Provided /providing t hat …Consider that …Refer to …Take … for granted2. 表示方程运算的说明文字的翻译Given Find / Determine … to be obtained Procedure / SolutionDerive Neglect … / … can be negligible… can / could be written (as) …Where …(1)Given: The cantilever truss shown in Fig.5.Find: The external relations and internal forces in members L1 and L2.Procedure: The roller support provides only horizontal support; the other provides a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support, as shown below in the free-body diagram 6.(2)Draw a free-body diagram of portions AB and BC. Neglect the weight of the members. (3)There is an equivalence between mass and energy that was first expressed by Albert Einstein:E = mcwhere m is the mass of an object, c is the speed of light, and E is the energy of the object.3. 单位的换算(1)温度(2)长度与重量三、机器设备常用说明文字翻译举例上、下:左、右:向前、向后:顺时针:逆时针:手动、自动:预选:预置:遥控(开关):(电流)导通、断路:启动、停车:开、关:入口、出口:点火:电源:信号灯:报警:通气塞:接地:自动送进:纵向、横向:自动定尺寸:调整皮带时箭头朝上:装配时对准记号:每月加润滑油一次:此盖打开前切断电源:警告:戴防护眼镜:高压危险:注意:如果仪器准备长期不用或电池已用完时应将电池取出:冠词一、冠词的一般用法Iron is a metal.A magnet in a magnetic field will be subject to a force.If a voltage is applied across the terminals of a closed circuit, a current will flow in the circuit.A magnet has an S pole and an N pole.An 18-volt battery must be used here.二、冠词的翻译方法A computer consists of several units.An example follows.Here, X is a variable.The proof of the theorem is very complicated.连词一、并列连词and1. and词义的判断方法(1)当and连接两个名词或两个短语时,一般译为“和”、“与”、“并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