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泽娟“五谈”马士基航运
- 格式:doc
- 大小:17.67 KB
- 文档页数:6
马士基航运何以逆市盈利8 月14日,马士基航运发布上半年财报,通过不断节约成本,上半年实现盈利12.21亿美元,同比增长21.98%,显然这是一份华丽的成绩单。
8月20日,《航运交易公报》记者专访于7月1日履新的马士基(中国)航运有限公司华东区总裁方雪刚。
此前他曾担任马士基(中国)航运有限公司华北区总裁,并带领华北区取得良好“战绩”。
此番来到上海,他所面临的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大幅趋缓的严峻态势,而他所倚仗的是马士基航运在全球首屈一指的规模、效率以及成本控制。
贸易增长将长期低速此前,马士基航运曾预计今年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将会有3%~5%的增长,半年过去,马士基航运将增长率调至2%~4%。
方雪刚表示:“中国市场比我们预期的要弱,上半年中国集装箱运输市场增长率为1%,而出口方面甚至下降7%~8%。
下半年市场也不会有太大改观,7月份中国出口到欧洲的贸易量下滑7%~8%,进口也大幅下滑。
不仅是中国市场,全球新兴经济体的经济都有所下滑。
西非整体表现不佳,俄罗斯今年的贸易也受到很大冲击。
”而上半年美国市场的表现要好于预期。
“美国经济有所好转,失业率下降至较低水平,消费也有所恢复,美国市场尤其是东岸市场货量增长较快。
”对于中国贸易的低速增长,方雪刚认为“将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他表示:“过去中国贸易增长一方面是由于本身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有欧美的产业迁移。
现在欧美产业转移已经结束,某种程度上有逆向的趋势――相关产业从中国迁移到墨西哥、土耳其、东欧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包括机器人的大量运用,一些产能甚至回流到了美国。
”对于中国华北和华东地区的贸易特点,方雪刚表示:“华北地区出口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比重较大,华东地区更多出口电子产品等。
相对而言,华北地区进出口比较平衡。
以马士基航运来说,华北和华东地区的进口量差不多,但是华北地区出口量不到华东地区出口量的一半。
”全球贸易低迷,班轮市场供需平衡显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反映在亚欧航线上的市场表现就是运价极度低迷。
航运产业链需要契约精神疗伤史婧力【期刊名称】《中国船检》【年(卷),期】2016(000)008【总页数】4页(P50-53)【作者】史婧力【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2016年全球贸易与集装箱大会上,马士基航运中国区总裁丁泽娟女士提出了目前集装箱市场存在的运价波动、服务以及一货多投三大问题,强调集装箱航运需要契约精神。
那么,集装箱行业当前存在哪些痛点,与契约精神又有哪些内在关联?契约精神的履行是否与行业内各方利益相左?“痛点”难除达到低成本、高质量与透明度可谓集装箱行业的至高追求。
但理想往往很丰满,现实却又很骨感。
特别是在目前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运力过剩,需求增长乏力,运价低位徘徊,导致方方面面的问题出现。
记者汇总采访的多名业内人士的看法,普遍认为集装箱行业存在以下问题。
痛点一:运价波动冲击长期租约。
同一个航线上运价会出现剧烈变化。
以美国东海岸一航线为例,运价最低为25美元/箱,而短短几个月中运价可能出现80倍波动,可达2000美元/箱。
可以说,起伏运价成为了供求关系中的双刃剑,其运价波峰与波谷的对望也是货主和船东不断变换利益角色的戏码。
但这显然是恶性循环,长期租约也因此被打破,很多合约被迫采取一次一谈的形式。
痛点二:旺季时“一货三投”现象大面积爆发,在舱位紧张时,发货人或代理会一票多订,然后再选择价格/船期最优的方案出运,把其它多订舱位取消。
船公司为了最大程度上消除上述不实订舱(booking no-shows),或因工厂生产延迟以及海关查验等意外发生而导致集装箱无法正常上船等情况的不利影响,采取了过度放舱(overbooking)的策略,一般控制在10%~20%的比例。
但如果订舱落实,货也真来了,船公司就不得不甩箱,其实也构成了对契约精神的违背。
痛点三:准班率问题。
当前整个集装箱行业的准班率仅在70%多,相当于每四个航班有一个要延误。
货主为此不得不提高库存量,以防止停工待料或者商店货架缺货。
1、马士基的概况船公司代码:MAERSK船公司船公司简称:马士基船公司船公司名称(英):MAERSK(SEALAND)SHIPPINGCO.,LTD. 船公司名称(中):马士基(海陆)航运有限公司船公司英文缩写:MAERSK或MSK 船公司标志:马士基集团成立于1904年,总部设在丹麦哥本哈根,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设有数百间办事机构,雇员逾六万多名,服务遍及世界各地。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在航运、石油勘探和开采、物流、相关制造业等方面都具有雄厚实力的世界性大公司,在125个国家和地区有业务活动。
作为集团的集装箱海运分支,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承运人,服务网络遍及六大洲。
在2005年“福布斯”世界企业排名榜中马士基集团排第145位。
马士基海陆,作为集团的集装箱海运分支,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承运人,服务网络遍及六大洲。
在2007年《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前五百大企业排名中,排名第138位。
马士基集团是丹麦目前最大的公司,2005年营运收入为2087亿丹麦克朗,净利润为200.9亿丹麦克朗,总资产为2849亿丹麦克朗,股本总额为1234亿丹麦克朗.马士基物流为客户提供各种一站式的服务,包括:出口物流、仓储、分拨、空运、海运代理、报关代理和拖车服务。
马士基物流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度身定制各种服务。
如:标签、条形码、取货包装、货物特殊处理、挂衣仓储、客户管理及其它高附加值服务。
马士基物流80年代末进入中国,目前在华已有16个办事机构。
A.P.穆勒-马士基集团在中国大陆的成功发展根植于我们一贯秉承的服务宗旨,集团在远东和中国大陆的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高度赞誉.2 、马士基的海运发展2.1.全球网络的构建(一)航运业务的起始阶段20世纪20年代,国际贸易开始萌芽,在不定期贸易中,船舶根据需要在港口之间运营;A.P.穆勒看到了班轮运输的锲机,于1928年与福特汽车公司签订了相关协议,开始了班轮运输的处女航,从此,马士基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班轮运输。
马士基战略目标
马士基的战略目标是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综合集装箱物流企业,旨在提供互联、敏捷和可持续的全球供应链解决方案。
具体来说:
愿景:马士基希望成为全球性的综合集装箱物流企业,致力于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包括连接、保护和简化客户的供应链。
价值观:公司的价值观是其战略的核心部分,这些价值观指导着公司的行为和发展方向。
可持续发展:马士基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其全球物流改革的重要愿景之一。
公司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增长,并通过数字化、一体化、脱碳和民主化的物流解决方案,确保全球贸易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环保目标:马士基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取得重大突破,以实现在2050年前至少降低全球航运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一半,并向零碳排放目标迈进。
创新与合作:马士基强调了创新和合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需要与发动机制造商、造船商和新技术的供应商合作,以实现无碳船舶的目标。
市场策略:马士基通过优化内部业务架构、流程管理和外部合作关系,努力提高服务的弹性和韧性,为客户提供高效的服务体验。
合同模式:马士基推出了多种合同模式,如Block Space Contract、Flexible Contract和Unlimited Contract,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并与客户建立长期的承诺关系。
综上所述,马士基的战略目标是结合其海运、物流与服务业务,通过数字化、环保创新和合作伙伴关系,提供一个全面、灵活和可持续的端到端供应链解决方案。
THC争端又来了!作者:黄建东来源:《大经贸》2009年第03期“这是他们的新策略!”当得知马士基(中国)航运有限公司(下称“马士基”)单方面提高码头操作费(THC)时,广东省国际贸易货主协会副会长兼法律服务中心主任潘志恒对记者如是说。
THC问题再起马士基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船运公司之一,在中国运输市场份额中占30%,仅次于远洋公司。
去年12月份,马士基公司发出通知,从2009年1月15日起,上调中国大陆地区码头操作费THC(跨太平洋航线除外),其中20英尺和40英尺的集装箱分别上调了28.3%和33.9%。
占中国市场份额将近三分之一的船公司突然要增收THC,此消息在这个让企业瑟瑟发抖的经济寒冬中可谓雪上加霜,因此引起中国广大货主的强烈反对。
日前,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暨广东省国际贸易货主协会向其会员企业及广东省内国际贸易货主企业发出了一份倡议书,提出要坚决反对及抵制马士基公司强行增收THC的行为。
据媒体报道,马士基公司对此事的解释是,在过去六年里,各地码头费用的成本已经增加,马士基航运时至今日才首度提高收费标准。
同时,中国华南至欧洲和华南至北美这两条重要航线上,THC的收费标准基本保持不变。
提价是否合法?当问及马士基提价是否有合法依据,潘志恒明确地说:“没有任何依据。
”据了解,马士基公司的做法违反了中国交通部、商务部及发改委三部门对THC的调查结论。
早在2001年,国际上六家船运组织联合发布了“在中国征收集装箱码头作业费的协议”,约定2002年1月15日起按标准在中国统一征收THC。
2002年,中国交通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成立了专家组对此事件展开深入调查。
2006年4月18日,国家三部委公布了《关于公布国际班轮运输码头作业费(THC)调查结论的公告》(以下简称“调查结论”)。
该调查结论第一条就明确认定:集装箱码头作业费“属于集装箱班轮运费的组成部分”。
既然是运费的组成部分,就应以运费的形式收取,而不能在运费之外另行收取。
与标杆的差距:中国远洋VS.马士基航运作者:暂无来源:《新财富》 2013年第6期在扩张路上一路狂奔的中国远洋集装箱船队,盈利能力一直是其软肋,通过与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对比,可以发现造成盈利能力差距的是它们不同的收入模式,更深层次的,却是它们关键成功因素的巨大差异。
马士基航运从顶端组织结构、到内部控制、营业效率、自我变革及持续创新无不彰显着可持续发展之道。
“天天马士基”的推出,让作为行业领跑者的马士基为行业重新制定了游戏规则,也将自己提升到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地步。
中国远洋必须紧随其步伐,否则盈利将困难重重。
两种收入模式中远集运和马士基船运在规模上排名仅差两名,但从金融危机爆发这五年来看,中远集运的平均毛利率水平落后于马士基航运10%以上,它们的盈利能力为何会相差如此之大?这从它们的收入模式中可窥一斑。
集装箱航运收入由单个TEU收入、运力规模及船舶周转率决定,它们之间不同的因素组合,结果也大相径庭。
马士基航运虽然规模庞大,但单个TEU(标准集装箱)的“吸金”能力丝毫不逊于比它小巧几倍的中远集运。
2012年,马士基航运单个TEU的收入高达9075元,而中远集运的单个TEU 的运费收入仅为5003元,前者是后者的1.8倍。
马士基航运“吸金”不但强,而且显得“轻巧”。
通过对马士基航运和中远集运船舶周转率(集装箱处理量/总运力规模)对比,2012年后者运力周转率是前者的1.6倍(表1)。
马士基航运收入模式为高TEU收入+低运力周转率,而中远集运正好相反,低TEU收入+高运力周转率。
这两种不同的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为什么二者的毛利率相差如此大。
首先是同等规模下马士基产生了更多的收入,这从二者相关数据可以看出,马士基航运与中远集运的收入比要大于运力比(表2)。
相反,同等收入规模下,中远集运产生了更多的成本。
集装箱运力周转率高,那么多项与此相关的变动成本会提高,如集装箱的装卸搬运费、储藏费,船舶的码头费等。
丁泽娟“五谈”马士基航运自年初履新马士基航运大中华区总裁以来,丁泽娟的工作日程排得满满当当,甚至并不熟知陆家嘴到其位于南京西路办公室的距离。
这是《航运交易公报》记者3个月内与她的第二次见面,交谈自然从马士基航运刚刚发布的一季报说起。
谈竞争:保持有竞争力运价是必要的一季度,马士基航运盈利3700万美元,同比下滑94.9%;实现营业收入49.74亿美元,同比下滑20.5%。
数据似乎并不亮眼,但对比另一组数据:平均运价同比降低25.5%,至历史低位;单箱成本降低15.9%至2060美元/FEU,至历史低位;货量同比增长7%至236.1万FEU。
同时类比同行的一季度业绩,全球最大班轮公司马士基航运的一季度经营业绩答卷还是值得称道的。
在如此低迷的市场环境下,谈竞争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而“树大招风”的马士基航运经常被诟病为“价格战”的始作俑者。
对此,丁泽娟表示:“当前班轮市场供需失衡,同时,行业服务趋于同质化,客户端面临成本压力,所以,保持有竞争力的运价是必要的,这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必须的。
”丁泽娟进一步指出,马士基航运一季度的市场份额有所提升,这其中的逻辑在于“要保持竞争力、保持盈利,就要节省成本,而规模经济对节省成本很重要,所以维持一定的市场份额很有必要。
”在丁泽娟看来,由于良好的成本控制,致马士基航运单箱成本降低,运价更有竞争力。
服务好,客户会更多,装载率会越高,单箱成本也会随之降低,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对于当下过低的运价,丁泽娟颇感无奈:“马士基航运多年来希望提供差异化服务,运价也曾远高于市场水平,但在大环境下孤掌难鸣。
所以,马士基航运当下能做的就是控制好成本,提供有竞争力的运价。
与此同时,为客户提供可靠的航线和高效的服务。
”谈市场:没有航线可以独善其身航运市场与经济贸易大环境息息相关。
丁泽娟坦言,在去年年初2M刚开始运营时,马士基航运已对亚欧航线的困境有所预判。
但是一年过去,发现当初的预判还是过于乐观。
马士基:中国班轮航运连接度全球领先
易锋
【期刊名称】《珠江水运》
【年(卷),期】2014(0)14
【摘要】尽管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航运业依然阴云笼罩,但世界航
运巨头丹麦马士基集团最新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中国在班轮航运连接度上大幅领先全球其他国家,这意味着中国在降低贸易成本、增强贸易竞争力上依旧潜力巨大。
【总页数】1页(P24-24)
【作者】易锋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18270TEU集装箱船“巨无霸”首航上海港马士基标杆全球班轮业新高度
2.打造全球领先的航运衍生品市场--访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张页先生
3.全球航运市场并购趋势及中国班轮业发展对策
4.全球航运业龙头迷航危机重重的马士基
5.马士基航
运公司调整全球码头操作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丁泽娟“五谈”马士基航运
自年初履新马士基航运大中华区总裁以来,丁泽娟的工作日程排得满满当当,甚至并不熟知陆家嘴到其位于南京西路办公室的距离。
这是《航运交易公报》记者3个月内与她的第二次见面,交谈自然从马士基航运刚刚发布的一季报说起。
谈竞争:
保持有竞争力运价是必要的
一季度,马士基航运盈利3700万美元,同比下滑94.9%;实现营业收入49.74亿美元,同比下滑20.5%。
数据似乎并不亮眼,但对比另一组数据:平均运价同比降低25.5%,至历史低位;单箱成本降低15.9%至2060美元/FEU,至历史低位;货量同比增长7%至236.1万FEU。
同时类比同行的一季度业绩,全球最大班轮公司马士基航运的一季度经营业绩答卷还是值得称道的。
在如此低迷的市场环境下,谈竞争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而“树大招风”的马士基航运经常被诟病为“价格战”的始作俑者。
对此,丁泽娟表示:“当前班轮市场供需失衡,同时,行业服务趋于同质化,客户端面临成本压力,所以,保持有竞争力的运价是必要的,这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必须
的。
”
丁泽娟进一步指出,马士基航运一季度的市场份额有所提升,这其中的逻辑在于“要保持竞争力、保持盈利,就要节省成本,而规模经济对节省成本很重要,所以维持一定的市场份额很有必要。
”在丁泽娟看来,由于良好的成本控制,致马士基航运单箱成本降低,运价更有竞争力。
服务好,客户会更多,装载率会越高,单箱成本也会随之降低,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对于当下过低的运价,丁泽娟颇感无奈:“马士基航运多年来希望提供差异化服务,运价也曾远高于市场水平,但在大环境下孤掌难鸣。
所以,马士基航运当下能做的就是控制好成本,提供有竞争力的运价。
与此同时,为客户提供可靠的航线和高效的服务。
”
谈市场:
没有航线可以独善其身
航运市场与经济贸易大环境息息相关。
丁泽娟坦言,在去年年初2M刚开始运营时,马士基航运已对亚欧航线的困境有所预判。
但是一年过去,发现当初的预判还是过于乐观。
雪上加霜的是,马士基航运过去几年大力耕耘的非洲和拉美市场同样陷入危机。
“过去两年来,整个非洲经济非常差,拉美地区经济同样一蹶不振,航线在不断撤出。
新兴经济体的风险来自于政治、汇率等各个方面,同时中国经济的放缓
也对一些原材料出口国产生影响。
”显然,在供需失衡的现状下,基本上没有一条航线可以独善其身,因为航线之间的联动性很强。
一季度,在亚欧航线上,马士基航运的装载率达到九成以上,丁泽娟认为这主要源于良好的运力控制。
一季度马士基航运运力同比增长2%,比去年全年平均增长1%,而整个市场运力增长则达到7%。
“马士基航运非常谨慎,投放运力是基于与市场同等规模的增长速度。
”
对于干线的前景,马士基航运今年的重点将布局美线。
丁泽娟表示:“我们预测,相对而言,今年美国经济稳中有涨。
2M目前的美线份额很低,5月初刚增加1条美东全水路航线,覆盖美国海湾地区。
目前2M拥有4条美东航线、4条美西航线。
”
马士基航运旗下还有3家区域公司,分别深耕亚洲、欧洲和美洲区域内市场。
丁泽娟表示:“从中国经济的转型中我们看到了一种趋势,近年来各方面的原因使就近生产增多。
”
谈联盟:
市场集中度不算高
从2013年提出与地中海航运、达飞轮船组建P3告吹到最终与地中海航运组建2M并于去年年初运作以来,应该说,马士基航运没有预料到整个班轮市场的竞争格局会发生如
此巨大的变化。
目前班轮市场已逐渐形成三大联盟的竞争格局。
对于联盟的形式,丁泽娟认为,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而言,班轮公司通过联盟的方式可以减少运力投放、提高装载率、降低操作成本;从长期来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运价。
“但联盟成员的定价都是独立的,对运价可能带来直接影响的因素还是供需关系。
”
有分析认为,班轮市场的三大联盟造成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丁泽娟表示:“班轮市场不能仅从一条航线来考虑,因为是全球海运,要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即使只有三家联盟,市场竞争也丝毫没减少。
联盟已经存在很多年,2M也运行了一年多,而且在亚欧航线上的份额也不低,但是亚欧航线的运价还是很低。
这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班轮市场的竞争很充分,集中度不算高。
”
对于其他两家联盟形成的竞争,丁泽娟表示并不担心
2M的前景。
“2M目前主要在东西干线上合作,每家联盟的稳定运作都需要一定时间。
经过一年多的合作,5月份将宣布2M合作的3.0版,主要在亚欧航线上进行一些调整,目的是提高准班率和网络的稳定性。
”
谈品牌:
全球“第一”的责任感
作为全球最大的班轮公司,丁泽娟认为马士基航运一直
都在担当自身的责任。
“从去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没有一家班轮公司可以独自挑起稳定市场的责任。
但马士基航运对于运力的投放是很自律的。
”
马士基航运之所以能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下保持盈利,最重要的就是对成本的控制和服务的改善,“这是马士基航运过去几年的工作重点,成效非常明显。
当然,市场竞争在加剧,对手的服务效率也在提高,马士基航运与对手的差距也在缩小。
但令我们感到骄傲的是,马士基航运很多革新措施很快为业界所接受。
我觉得,现代企业不管是班轮公司还是其他企业,一定要不断革新求变,不能停滞不前。
”丁泽娟指出,航运业是非常传统的行业,过去将太多精力放在如何操作船舶上,实际上在软环境上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变革,比如如何制定运价、如何订舱等。
“互联网、数字化等大趋势下,航运业的变革要与新时代新经济的变革过程相适应,比如如何适应将来更加碎片化的供应链模式。
当然这种变革不是一阵子的变化,还是需要慢慢变化的。
”
对于马士基航运而言,成为规模全球“第一”的同时,也希望能够成为行业真正的引领者。
丁泽娟表示:“每个行业的发展,都伴随着整个行业标准的提高。
实际上,真正的竞争精神可以用体育精神来体现,对手越强,你才会越有进步,更加有成就感。
马士基航运从不介意与同行加大交流。
”
谈人才:
在岗时敬业,离开时眷念
谈及马士基航运的影响力,丁泽娟感慨道:“我们已经
看到和听到太多对于马士基航运的规模、效率等方面的关注,但有一个方面一直被忽视,那就是员工,员工才是马士基航运影响力的真正体现。
”
丁泽娟在马士基航运已工作16年,经历过多次组织架
构改革。
初入马士基航运时,丁泽娟认为这是一家非常保守的企业,相当于外企中的“铁饭碗”。
随着革新和变化逐渐
显现,如今马士基航运更加灵活、快捷、开放。
“显然,每
次变革都是越来越好,就如同一个人,有了病症之后,一定是越早治疗越好。
这当然与领导团队的丰富经验相关,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员工适应性非常强。
2008年之前大中华区仅客服就有1000多人,现在整个大中华区团队也
就1000人左右,业务量反而有所增长。
其间,我们的组织
架构变动很大,变动次数也很多,但员工们每次都能非常顺利完成工作交接,一些员工即使知道即将离职,也还是非常敬业,企业所有业务都没有受到影响。
我认为,员工对于企业的评价并不完全取决于其工作期间的感受,更在于其离开后的评价。
很多人在离开后提起企业,仍充满骄傲和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