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类中成药的应
- 格式:ppt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47
补益类中成药(大全)补益类中成药(大全)2007-02-27 11:56阅读:四君子丸【组成】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炙)。
【功能】益气补中,健脾养胃。
【主治】脾胃气虚,运化乏力。
【注意事项】阴虚血热者慎用。
合剂,服用时振摇。
密封贮藏,置室内阴凉处。
【用法及用量】口服:水丸剂,成人,每次3~6g,每日3次;合剂,每次15~20ml,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小儿酌情减量。
【剂型及规格】水丸剂:每瓶100g,每袋装3g、6g、60g,250g。
合剂:每瓶装100ml。
六君子丸【组成】党参、白术(麸炒)、茯苓、半夏(制)、陈皮、甘草(蜜炙)。
【功能】健脾止泻。
【主治】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痛便溏。
【用法及用量】水丸:口服,每次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剂型及规格】水丸:每20丸重约1g。
人参归脾丸【组成】人参、薏苡仁、酸枣仁、远志、甘草等。
【功能】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主治】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贫血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用法及用量】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g;水蜜丸:每次6g,每日3次;片剂:每次4片,每日2次,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
【剂型及规格】大密丸:每丸重9g;水蜜丸;小蜜丸;片剂:每片0.3g相当原生药0.98g。
人参养荣丸【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等。
【功能】温补气血,养心安神。
【主治】本方系补气补血,宁心安神之剂,多用于气虚血亏,失眠怔忡,面色グ祝诰镁貌涣驳炔T擞帽就璧幕局刚魇牵盒问萆衿#成傥尬叮陆⊥槿茸院梗し舾稍锘蛎⑼崖洌蚶Q裱蛔愣炔煌耍诓涣玻嗟痔Ρ“祝鲂槿酢U庑┲刚魈逑至似⒎纹椋蛔愕牟』A俅簿咛逶擞萌缦拢(1)虚劳:表现面色グ祝闹氲。
臣跎伲院沟梁梗⑼崖洌嗟祝鲂槿跽摺N饕秸锒现偕习云堆碧云堆涣夹云堆岷瞬』指雌冢脱梗蠹安『笮槿醯戎ⅲ猩鲜霰硐终撸么送柚沃(2)惊悸怔忡:多为气血虚弱引起,表现为头晕目眩,面色无华,神疲乏力,时时心悸,惕惕不安,健忘少寐者。
常用补益类中成药常用补益类中成药2013-04-24 | 争筝静净 |转藏(108)1、补气药补中益气丸成分黄芪,党参,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功效补中益气,升清降浊,用于脾肺气虚引起的头痛懒言,阴虚自汗,恶风厌食,劳症寒热,久泻久痢,胃下垂,子宫下垂等参苓白术丸成分白扁豆,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山药,莲子,桔梗,砂仁,薏米功效调补脾胃,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饮食不良,或吐或泻,形瘦色萎,神疲乏力六君子丸,成分党参白术茯苓法半夏甘草陈皮大枣生姜功效健脾止泻,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痛便溏2助阳药金匮肾气丸成分熟地山药肉桂丹皮茯苓山茱萸附子泽泻功效温补肾阳,用于肾经亏损,脾胃虚寒,腰酸足软,小腹拘挛,遗精,盗汗,大便溏泻小便频数,下肢浮肿及消渴脚气等人参鹿茸丸成分人参,补骨脂鹿茸,巴戟天,当归,杜仲牛膝,警丝子,茯苓,黄芪龙眼肉,五味子,黄柏,香附,冬虫夏草功效滋肾益气,补血生精,用于精血亏损引起的气血两亏,精神不振,目暗耳顾,阳痿遗精,自汗盗汗,腰酸办及妇女血寒,子宫寒冷,崩漏带下五子补肾丸成分枸杞子,警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功效滋补肾水,添精益髓,用于肾虚腰痛,遗精早泄,阳萎精薄,尿后余漓。
无比山药丸山药,杜仲,山茱萸,警丝子,泽泻五味子,熟地黄,肉苁蓉,茯苓,巴戟天,牛膝,赤石脂功效滋阴补肾,健脾益胃,用于脾肾亏损引起的腰腿无力,身体衰弱,梦遗,滑精,盗汗,遗尿,耳鸣,目暗金鹿丸成分活鹿,楮实子,巴戟天,葫芦巴,黄芪,牛膝,锁阳,枸蕊子,五味子,党参,甘草,天门冬,肉肉蓉等。
功效曙壮肾阳,固精益气,用于肾阳亏损引起的精神衰惫,神志不安,头眩耳聋,遗精盗汗,面黄无力,及崩漏带下等补肾强身片:成分淫羊藿,警丝了,金樱子,狗脊,女贞子功效补肾强身,用于腰酸足软,头晕耳鸣,眼花心悸,阳痿青蛾丸成分胡桃仁,补骨脂,杜仲,大蒜功效温肾暖腰,用于肾亏虚寒引起的腰痛,腿膝足奚落酸痛以及白带等龟龄集:黄毛鹿茸,地黄,补骨脂,人参,石燕,熟地黄,大青地方国营,细辛,砂仁,杜仲,麻雀脑,丁香,蚕蛾等功效补肾壮阳,用于阳痿,阳寒腹痛,腰膝酸软无力等。
23种常用补益类中成药的功效大总结,简单明了,建议收藏!
补阳类
1、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
2、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止遗
3、济生肾气丸——温肾化气,利水消肿
4、五子衍宗丸——补肾益精
补气类
5、四君子丸——益气健脾
6、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7、参苓白术散——补脾胃,益肺气
8、启脾丸——健脾和胃
补血类
9、当归补血口服液——补养气血
10、四物合剂——养血调经
补阴类
11、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
12、左归丸——滋肾补阴
13、河车大造胶囊——滋阴清热,补肾益肺
14、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
气血双补类
15、八珍颗粒——补气益血
16、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17、十全大补丸——温补气血
18、人参养荣丸——温补气血
气阴双补类
19、生脉饮——益气复脉,养阴生津
20、人参固本丸——滋阴益气,固本培元
21、消渴丸——滋肾养阴,益气生津
阴阳并补类
22、龟鹿二仙膏——温肾益精,补气养血精血双补类
23、七宝美髯颗粒——滋补肝肾。
补脾胃益气血的中成药有哪些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和饮食习惯的不规律,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脾胃不好的情况,人体机能下降,精神状态不佳,甚至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针对这种情况,中成药成为了一种调理脾胃、益气血的好选择。
本篇文章将从高级养生师的角度为大家介绍如何用中成药来补脾胃益气血,并提供相应食谱和偏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常见的补脾胃中成药1. 参苏丸参苏丸是由黄芪、甘草、茯苓、白术、知母等药材组成的一种中成药,可以补气益脾,健脾胃。
常用于脾虚久泻、泄泻等症状。
2. 六君子丸六君子丸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陈皮等六味药材组成的一种中成药,可以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常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3. 轻盈消食片轻盈消食片是由草果、陈皮、泽漆、桃仁等药材组成的一种中成药,可以帮助消食化积、调节脾胃。
常用于食积、胸腹胀满、饱食不消等症状。
4. 健胃消食片健胃消食片是由枳实、木香、山楂、砂仁等药材组成的一种中成药,可以帮助改善消化不良、消除腹胀、腹痛等不适感。
常用于脾胃虚弱、肠胃功能紊乱等症状。
5. 前胡胶囊前胡胶囊是由前胡、大黄、厚朴、枳实等药材组成的一种中成药,可以清热解毒、祛风平喘、调理脾胃。
常用于呼吸道感染、脾胃偏寒等症状。
二、与中成药搭配的食谱和偏方1. 茯苓山药莲子粥材料:茯苓10克,山药30克,莲子3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茯苓、山药、莲子洗净,加入粳米中煮粥,煮至八分熟后加入冬枣煮熟即可。
功效:茯苓益气健脾,山药补脾胃、益肾气,莲子养心安神、补脾胃,三者搭配能够调理脾胃、滋养气血,有助于改善脾虚久泻、精神疲惫等情况。
注意事项:粳米易煮烂,煮粥时需加入适量清水,否则容易糊底。
2. 山药炖乌鸡材料:山药300克,乌鸡1只,葱姜适量。
制法:将山药去皮,切成块,乌鸡去毛、去脏腔,与山药一起放入炖锅中,加清水炖煮2小时,加入葱姜调味即可。
功效:山药有补脾益胃、生津止渴、润肺化痰的功效;乌鸡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养血的作用,二者搭配能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能量,有助于改善贫血、脾虚食欲不振等情况。
补脾胃益气的中成药有哪些补脾胃益气是中医中常见的养生方法,其主要作用是调节人体脾胃功能,增加体内气血供给,加强身体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
对于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人群尤为适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成药和食谱,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中成药:1、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一种中成药,由六种中药材配制而成,包括熟地黄、山药、枸杞子、茯苓、泽泻、丹参。
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健脾益气、清热除湿、平衡气血等功效。
适用于肝肾不足、脾胃虚弱、血虚贫等人群。
用量:每次5g,一天3次。
制作步骤:将六味地黄丸放入碾磨器中研成细末,每次取5g,用温水送服即可。
注意事项:孕妇、月经期女性以及口腔溃疡患者慎用。
2、人参参饮:人参参饮是一种中成药,由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黄芪等中药材配制而成,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抗老延寿等功效。
人参参饮适用于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人群。
用量:一次10ml,一天3次。
制作步骤:将人参参饮用开水冲泡,每次取10ml,口服即可。
注意事项:孕妇、高血压患者慎用,过敏体质者忌用。
二、食谱:1、洋参炖鸡汤:洋参具有滋阴补肺、健脾益胃、提高免疫力等功效,炖鸡汤也是一种常用的滋补食品。
将洋参、鸡肉、枸杞子、姜片、料酒等食材一起放入砂锅中,慢火炖煮2个小时即可。
此汤具有滋阴补气、健脾益胃、补肺益肾等功效,适用于体质虚弱、容易疲劳、食欲不振等人群。
用量:一次250ml,一天1次。
制作步骤:将鸡肉放入热水中焯水,取出洗净备用。
将洋参、枸杞子、姜片等食材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足量清水,慢火炖2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注意事项:过敏体质者慎用。
2、鸡汁蒸蛋:鸡蛋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一种常见的滋补食品,鸡汁蒸蛋则是将鸡汁和蛋汁一起制作而成。
将鸡肉切成细末,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去油,再将鸡肉水和鸡蛋打匀,加入盐、胡椒粉等调料,用锅或蒸锅蒸熟即可。
此菜具有补脾胃、益气血、滋补肝肾等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贫血等人群。
常用补益类中成药2013-04-24 | 争筝静净 |1、补气药补中益气丸成分黄芪,党参,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功效补中益气,升清降浊,用于脾肺气虚引起的头痛懒言,阴虚自汗,恶风厌食,劳症寒热,久泻久痢,胃下垂,子宫下垂等参苓白术丸成分白扁豆,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山药,莲子,桔梗,砂仁,薏米功效调补脾胃,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饮食不良,或吐或泻,形瘦色萎,神疲乏力六君子丸,成分党参白术茯苓法半夏甘草陈皮大枣生姜功效健脾止泻,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痛便溏2助阳药金匮肾气丸成分熟地山药肉桂丹皮茯苓山茱萸附子泽泻功效温补肾阳,用于肾经亏损,脾胃虚寒,腰酸足软,小腹拘挛,遗精,盗汗,大便溏泻小便频数,下肢浮肿及消渴脚气等人参鹿茸丸成分人参,补骨脂鹿茸,巴戟天,当归,杜仲牛膝,警丝子,茯苓,黄芪龙眼肉,五味子,黄柏,香附,冬虫夏草功效滋肾益气,补血生精,用于精血亏损引起的气血两亏,精神不振,目暗耳顾,阳痿遗精,自汗盗汗,腰酸办及妇女血寒,子宫寒冷,崩漏带下五子补肾丸成分枸杞子,警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功效滋补肾水,添精益髓,用于肾虚腰痛,遗精早泄,阳萎精薄,尿后余漓。
无比山药丸山药,杜仲,山茱萸,警丝子,泽泻五味子,熟地黄,肉苁蓉,茯苓,巴戟天,牛膝,赤石脂功效滋阴补肾,健脾益胃,用于脾肾亏损引起的腰腿无力,身体衰弱,梦遗,滑精,盗汗,遗尿,耳鸣,目暗金鹿丸成分活鹿,楮实子,巴戟天,葫芦巴,黄芪,牛膝,锁阳,枸蕊子,五味子,党参,甘草,天门冬,肉肉蓉等。
功效曙壮肾阳,固精益气,用于肾阳亏损引起的精神衰惫,神志不安,头眩耳聋,遗精盗汗,面黄无力,及崩漏带下等补肾强身片:成分淫羊藿,警丝了,金樱子,狗脊,女贞子功效补肾强身,用于腰酸足软,头晕耳鸣,眼花心悸,阳痿青蛾丸成分胡桃仁,补骨脂,杜仲,大蒜功效温肾暖腰,用于肾亏虚寒引起的腰痛,腿膝足奚落酸痛以及白带等龟龄集:黄毛鹿茸,地黄,补骨脂,人参,石燕,熟地黄,大青地方国营,细辛,砂仁,杜仲,麻雀脑,丁香,蚕蛾等功效补肾壮阳,用于阳痿,阳寒腹痛,腰膝酸软无力等。
合理使用补益类中成药课程32合理使用补益类中成药一、中成药概述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应用广泛,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种病证或症状制定的,因此使用时要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药,或辨病辨证结合选药。
二、中成药安全性中成药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中成药的安全性是较高的。
合理使用包括正确的辨证选药、用法用量、使用疗程、禁忌症、合并用药等多方面,其中任何环节有问题都可能引发药物不良事件。
合理用药是中成药应用安全的重要保证。
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成药也不例外,中成药既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也可引起不良反应。
1 中成药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1)中药自身的药理作用或所含毒性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2)特异性体质对某些药物的不耐受、过敏等;(3)方药证候不符,如辨证不当或适应证把握不准确;(4)长期或超剂量用药,特别是含有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如朱砂、雄黄、蟾酥、附子、川乌、草乌、北豆根等,过量服用即可中毒;(5)不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2 中成药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多种类型,临床可见以消化系统症状、皮肤粘膜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精神症状或过敏性休克等为主要表现的不良反应,可表现为其中一种或几种症状。
3 临床上预防中成药不良反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用药观察及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完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2)注意药物过敏史。
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如有过敏反应,应及时处理,以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3)辨证用药,采用合理的剂量和疗程。
尤其是对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以及原有脏器损害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注意用药方案。
虚了怎么办,补益作用的中成药汇总,家中必备
1、补益资生丸——滋阴补气,调养脾胃。
用于脾胃虚弱泄。
2、补益强心片——益气养阴、活血利水。
用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
3、补益蒺藜丸——健脾补肾,益气明目。
用于脾肾不足,眼目昏花,视物不清,腰酸气短。
4、障眼明胶囊——补益肝肾,退翳明目。
用于初期及中期老年性白内障。
5、长春宝口服液——补益气血,调和阴阳,滋肝肾,健脾胃,强筋骨。
用于中老年人身体虚弱,肝肾亏损。
6、清肝降压胶囊——清热平肝,补益肝肾。
用于高血压病。
7、复方洋参王浆胶囊——补益脾肾。
适用于神经衰弱,失眠健忘,食欲不振。
8、五味子颗粒——敛气生津,补益肺肾。
用于头晕,失眠,自汗盗汗,气短口干及神经衰弱。
9、塞隆风湿胶囊——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补益肝肾。
用于风寒湿痹。
10、金关片——补益肝肾,祛寒止痛,活血通络。
主治肝肾不足、寒湿凝聚、瘀血阻络之顽痹。
11、妇科千金胶囊——清热除湿,补益气血。
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带下病﹑腹痛。
12、白蚀丸——补益肝肾,活血祛瘀,养血祛风。
用于治疗白癜风。
13、壳脂胶囊——清化湿浊、活血散结、补益肝肾。
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湿浊内蕴、气滞血瘀或兼有肝肾不足郁热证。
补益类中成药补益类中成药分为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六种。
(一)补气剂适用于脾肺气虚证。
症见肢体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动则气促、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弱或虚大,甚或虚热自汗,或脱肛、子宫脱垂等.气虚:指脾气虚和肺气虚而言。
脾气虚则症见:气短懒言,倦怠无力,饮食不振,腹胀便溏;如果气虚下陷,则见脱肛,妇女子宫下垂等症。
肺气虚症则见:少气,气息不能续接,说话声音低弱,易出虚汗,劳动则喘促等症。
气虚虽有脾气虚与肺气虚之分,但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气”。
而肺气的来源,则又赖于脾胃运化水谷之精华以润养,故补气以补脾为主.脾气旺,则肺气自充。
健脾则可以补气,常用的补气的中成药有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丸、四君子丸(或颗粒、)等.补中益气丸(片)为水丸或洁剂,主要功用为调补脾胃、升阳益气。
适用于由脾胃气虚引起的气短懒言,身体倦怠,肌热有汗,头痛怕风,渴喜热饮,食欲不振,以及气陷脱肛,子官脱垂等。
另外,此药对于固气虚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肾下垂等均有较好效果.凡一般慢性病,症见脾胃虚弱,气短懒言,身体乏力,自汗,动则气促,食欲不振等症均可应用。
用法为水丸每服6克,片剂每服6片,均日服两次,温开水送下。
黄芪颗粒【性状】棕黄色颗粒【功能主治】补气固表。
用于气短心悸,自汗。
【适应症】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
用于气短心悸,虚脱,自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疮口久不愈合。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次15克,一日2次。
参苓白术丸(散)为水丸或散剂,主要功用为补气健脾,调中止泻。
适用于由脾胃虚弱引起的饮食不振,腔腹胀满,大便溏泻,身体消瘦,四肢无力,精神被倦等证。
可用于慢性肠炎、慢性肾炎尿蛋白日久不消而属脾虚者,小儿消化不良脾虚腹泻者。
用法为水丸,散剂均每服6克,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或冲服.选用四君合剂、生脉胶囊。
若脾虚湿阻气滞,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嗳气等者,选用陈夏六君丸、香砂六君丸;脾虚泄泻选用参苓白术丸;脾虚下陷,脏器下坠,脱垂者选用补中益气丸。
服用中成药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发布时间:2022-09-19T00:41:11.665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0期作者:刘小英[导读] 中成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严格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通过大量实践证明疗效确切的有效方剂,并根据相应的标准来制定成药物。
刘小英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药剂科 610500中成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严格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通过大量实践证明疗效确切的有效方剂,并根据相应的标准来制定成药物。
中成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类型多样,随着我国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成药剂型也越来越丰富,比如丸剂、散剂、酒剂、颗粒剂、胶囊剂、气雾剂、糖浆剂、注射剂等,在使用方面也有着众多注意事项。
1 中成药给药时间中成药用于治疗疾病,给药时间要以病情为主,最大程度上发挥药物的治疗、预防与保健作用。
不同类型药物的给药时间有一定差异,具体如下:(1)补益类中成药。
一般吃饭时服用,如果是补阴的中成药,可以考虑晚上睡觉之前服药;(2)镇静安神类中成药。
晚上入睡之前的一到两个小时服用;(3)健胃消食类中成药。
吃饭之前服用,可以起到“开胃”的作用,增加食欲;饭后如果出现了胃胀的情况,也可以服用;(4)润肠通便类中成药。
适合在空腹或者半空腹的状态下服用;(5)泻下中成药。
一般在睡觉之前服用,也可以设置特定的给药时间;(6)没有特殊规定的中成药。
每天服用2-3次,要保持规律,一般是在早餐、中餐、晚餐之前的一个小时作用;也可以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服用。
2 中成药给药方法中成药的使用方法包含多方面内容,不同的给药方式也会对疗效造成一定影响,使用得当,可以得到预期效果;反之,则会影响疗效,甚至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
中成药的使用方法多为内服、外用、注射的,具体如下:(1)直接服用。
口服液、酒剂、含剂、糖浆等中成药都可以直接服用;(2)送服。
片剂、散剂、胶囊剂等中成药,一般都要送服,比如开水送服、药引送服等;(3)冲服。
中成药类别分类
中成药是指由中草药经过炮制加工、配伍制剂而成的药品,它包括许多不同的类别。
根据作用和治疗的疾病不同,中成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 清热类:这类中成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用于治疗发热、感冒、咽喉炎等疾病。
例如银翘片、葛根芩连汤等。
2. 止咳平喘类:这类中成药可以用于止咳、平喘、祛痰等症状。
常见的有川贝枇杷膏、百部止咳糖浆等。
3. 补益类:这类中成药主要用于补气、补血、滋阴补肾等作用,常用于虚弱、疲劳等症状的治疗。
例如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等。
4. 消肿类:这类中成药主要用于消肿、消炎、解毒等作用,常用于软组织损伤、瘀血淤积等疾病的治疗。
例如疳积消痞丸、红花薏苡仁汤等。
5. 止血类:这类中成药主要用于止血、活血化瘀等作用,常用于各种出血疾病的治疗。
例如三黄片、丹红片等。
6. 开窍类:这类中成药主要用于开窍通脑、提神醒脑等作用,常用于头晕、失眠等症状的治疗。
例如安宫牛黄丸、清开灵等。
以上仅是中成药一般的分类,实际上中成药还有很多其他类别,如安神类、利水类、化痰类等。
每一类中成药都有其特定的功效和适应症,具体使用时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个人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品。
合理使用补益类中成药(四)六、气血两亏、阴阳俱虚:对于气血两亏,阴阳俱虚的病症,可服用参茸卫生丸,人参鹿茸丸等。
参茸卫生丸为蜜丸,主要功用为补肾状阳,益气养血。
适用于阴阳俱虚,气血两亏引起的身体衰弱,肌肉消瘦,精神萎靡,腰酸腿软,四肢无力,畏寒肢冷,健忘失眠,阳萎遗精,以及妇女血虚崩漏等症。
方中以鹿茸,天戟肉、内苁蓉、补骨脂、锁阴补肾壮阳,添精益髓,以振奋活动机能,以人参、党参、黄芪、於术、白术、山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增强运化,以促进气血生成,以上均为主药;以二地、麦门冬、枸杞子、山茱萸滋补肝肾,养阴增液,以当归、白芍、何首乌补血养血,以上均为辅药。
佐以黑附子、肉桂补命门火,鼓舞紧阳;以杜仲炭、川牛膝、续断、桑寄生补肝肾、强壮腰膝;以酸枣仁、远志、桂圆肉养心安神,配煅龙骨、煅牡蛎、覆盆子、莲子肉固肾涩精;用木香、砂仁、陈皮、乳香等流畅气机,活动血液,以防补药过多而发生腻滞。
诸药配伍,能起到补气助阳,养血滋阴的作用,但是仍偏于补气助阳。
临床应用,针对病情卓有成效。
须注意的是此药方组成多为辛燥之品,如阴虚火亢引起的烦躁失眠,梦遗滑精,口燥咽干等症,不宜使用。
人参鹿茸丸为参茸卫生丸的附方,主要为原方中减去了黑附子、肉桂、煅龙骨、煅牡蛎等,并增加了黄柏,所以温肾助阳,固肾涩精之力不如参茸卫生丸。
人参鹿茸丸药物虽少,但效用略同,注意事项同人参鹿茸丸。
参茸丸亦为参茸卫生丸的附方,与其比较,方中重点减去了涩精的煅龙骨、煅牡蛎、莲子肉和理气的木香、砂仁、陈皮等,增加了天门冬、黄精、知母、黄柏。
所以,加强了滋阳清热作用,减弱了固肾涩精功效。
但须注意的是此药较为腻滞。
本文所列举的补益类中成药,仅为其中的较为常用的一部分。
补益类中成药还有许多,在现今科技飞速发展情况下,剂型也在不断改进。
当代社会的人们工作、生活、学习节奏较快,几乎无暇顾及身体的健康,可是健康的身体是适应社会的先决条件,所以很多人希望服用补药来强身健体,以求事半功倍。
中成药药理分类
中成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补益类中成药:具有补益气血、滋养肝肾等功效,适用于气虚血弱、肝肾不足等症状。
常见的有人参、黄芪、党参、枸杞等。
2. 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菌等功效,适用于热毒病、痈肿疮疡等症状。
常见的有黄连上清丸、银翘解毒片、牛黄解毒丸等。
3.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功效,适用于瘀血阻滞、经络不通等症状。
常见的有川芎嗪胶囊、丹参滴丸、三七伤药片等。
4. 安神助眠类中成药:具有安神催眠、镇静止痛等功效,适用于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常见的有酸枣仁丸、天王补心丸、柏子养心丸等。
5. 祛湿化痰类中成药:具有祛湿化痰、理气活血等功效,适用于痰湿凝聚、气滞血瘀等症状。
常见的有茯苓桂枝汤、四君子汤、加味逍遥散等。
五种常用补气中成药的联合用药来源:中国药店作者@彼岸补益类中成药比较常用,这类药品在药店自购率、销量均较大,特别是常用的补气中成药具有疗效确切、知晓率高、服用方便、标本兼治等特点。
但这些传统的补气中成药说明书之外,还有一些疗效,小编将其归纳为新用途。
现就常用的5种补气中成药进行阐述。
补中益气丸说明书功效:补中益气。
用于体倦乏力,内脏下垂。
简要方解: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以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当归养血和营,陈皮理气和胃,佐以升麻、柴胡升阳举陷。
诸药合用共奏补脾益气、升阳止泻之功。
药理作用:具有调节胃肠运动、防止胃黏膜损伤、调节免疫作用、促进糖代谢、抗缺氧化作用、抗菌、退热作用、抗应激作用及对黑素代谢的影响和双向调节等作用。
说明书之外的功效:高血压、低血压、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冠心病、慢性肝炎、小便失禁、小儿神经性尿频、气虚型2型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慢性盆腔炎、混合痔术后顽固性疼痛、慢性疲劳综合征、功能性便秘,以及出现倦怠乏力、腹满便溏、舌淡、脉虚弱等中气不足的征象的亚健康等上述症状的对证辅助治疗。
1.补中益气丸+知柏地黄丸优势:补中益气丸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等,从而增强体质,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诸症;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养肝补肾。
两者联合用药既温补先天之肾气,又补后天之脾胃。
可用于脾肾气虚,膀胱失约之压力性尿失禁。
2.补中益气丸+西沙比利优势:适用于老年功能性便秘。
补中益气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治疗便秘与泄泻,并可补益正气,强壮肌肉,促进疲劳的消除,加快机体恢复。
西沙比利通过刺激肠神经系统释放乙酰胆碱对全消化道起促动力作用,改善结肠转动时间,改善直肠对容积刺激的感觉,增加排便次数。
四君子丸说明书功效:益气健脾。
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简要方解:方中人参为君药,白术补气健脾为臣药,茯苓健脾渗湿,与白术健脾助运之功益彰,为佐药,炙甘草益气,调和诸药为佐使药。
全方补而不滞,利而不峻,作用冲和平淡,如宽厚平和之君子,故名“四君子”。
补虚类中成药应用的注意事项在撰写这篇关于补虚类中成药应用的注意事项的文章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补虚类中成药以及它们的作用。
补虚类中成药主要是指一类中药成药,其作用主要是补益虚弱、调整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会选择补虚类中成药进行调理身体,但在使用过程中却常常会忽略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我们需要明确补虚类中成药的作用和适应症。
这类中成药适用于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疲劳乏力等症状的人群。
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明显的时候更容易出现这类情况,因此适量的补虚类中成药可以起到辅助调理作用。
我们需要关注补虚类中成药的服用方法和剂量。
在选择补虚类中成药时,应根据个人体质、芳龄、实际情况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遵医嘱正确服用。
需要注意药品的剂量和服用方法,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更不能随意更换药品。
另外,我们也需要注意补虚类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和禁忌。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有些人服用补虚类中成药后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因此在服用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服用补虚类中成药时需要格外谨慎,并遵医嘱谨慎使用。
我们需要关注补虚类中成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在服用补虚类中成药的可能还需要使用其他药物来治疗不同的疾病。
因此在服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因为药物相互作用而导致不良反应。
我认为在使用补虚类中成药时,应该注意的是坚持中医药与西医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方法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或慢性虚损症状,补虚类中成药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能过度依赖药物补养,还需注意从生活习惯、饮食调理、药膳滋补等多方面进行调理,才能真正达到长期改善体质的目的。
正确合理地使用补虚类中成药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关注补虚类中成药的作用和适应症、服用方法和剂量、不良反应和禁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