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机械波
- 格式:pdf
- 大小:563.51 KB
- 文档页数:33
第九章机械波第九章机械波一、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识记)波的定义:波是指一个过程,也就是振动的传播过程。
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内的传播过程。
电磁波是电磁场的振动在真空或介质内的传播过程。
这两类波性质是不同的。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动的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波。
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动的传播方向相同的波。
水面波既不是纯粹的横波也不是纯粹的纵波。
表示波的几个参量:(明确其相互关系)波速:是单位时间内振动状态传播的距离,用v表示。
它与振动速度是不同的。
波长:同一波线上一个完整波形的长度,用λ表示。
波的频率:与质点振动的频率是同一个参量,用ν表示,频率的倒数就是波的周期,与质点的振动周期是同一个量,用T表示,则T=1/ν。
波速与频率及波长之间的关系:v=λ/T=νλ即:波速等于频率和波长的乘积,这是波速、波长、周期或频率的重要基本关系。
二、简谐波的运动方程(领会)简谐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而形成的波叫简谐波。
要领会简谐行波的几个表达式的含义:y=Acosω(t±Δt')=Acosω(t± x/v)根据ω=2πν=2π/T 及v=νλ可得下列形式的方程(正负号表示波动沿x轴负向或正向运动时所用的符号)y=Acos2π(νt±x/λ)=Acos2π(t/T±x/λ)=Acos2π(vt±x)/λ1.当表达式中t为常量时,则位移y表示在给定刻波线上各质点的振动位移,这时的波形曲线相当于在t时刻的一张快照。
这时波线上任意两点间的相位差就是:Δφ=2π(x2x1)/λ(其中的负号表示沿x方向上后一点的相位落后与前一点的相位)2.当x给定时,y将只是t的函数,表示离原点距离为x的质点在不同时刻的振动位移。
实际上是表示给定点的振动情况。
作出的曲线则是该质点的振动曲线。
3.当x,t都变化时,则运动方程就表示了波形的传播。
它表示在t1时刻,x处的振动位移到t1+Δt时刻已传播到x+vΔt)处,前一时刻前一个振动位移和后一时刻后一个振动位移是相同的,可见波在这段时间Δt里移动(传播)了一段距离Δx.这里要能够根据Δφ=2π(x2x1)/λ求解行波中两点间距离与相位差的关系。
机械波ppt课件•机械波基本概念与分类•机械波产生与传播条件•机械波在各向同性介质中传播特性•机械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特性目•机械波检测技术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录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称为机械波。
机械波定义依赖于介质传播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周期、频率与振源相同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波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频率都等于振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
机械波定义及特点根据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机械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
横波与纵波机械波分类与性质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
纵波单位时间内波形传播的距离,反映了振动的传播快慢。
波速沿波的传播方向,两个相邻的、相位差为2π的质点间的距离。
波长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的次数,反映了振动的快慢。
频率通过演示绳波的形成过程,分析横波的特点和传播规律。
绳波的形成与传播通过演示声波的形成过程,分析纵波的特点和传播规律。
声波的形成与传播通过演示水波的形成过程,分析水波的波动性质和传播规律。
水波的形成与传播通过演示地震波的形成过程,分析地震波的波动性质和传播规律,以及地震波对地球结构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震波的形成与传播波动现象实例分析产生机械振动的物体或系统,为机械波提供能量。
振源介质作用关系传播机械振动的物质,如固体、液体或气体。
振源的振动通过介质中的质点间相互作用力传递,形成机械波。
030201振源与介质作用关系描述机械波传播规律的数学方程,通常为一阶或二阶偏微分方程。
波动方程根据机械波的传播规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介质本构关系,推导出波动方程。
建立方法采用分离变量法、行波法、驻波法等方法求解波动方程,得到波的传播速度、振幅、相位等参量。
求解方法波动方程建立与求解方法波动能量传递过程探讨波动能量01机械波传播过程中携带的能量,表现为质点振动的动能和势能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