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91.00 KB
- 文档页数:10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II)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
2.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读“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回答1~2题。
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1.xx后,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A.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B.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C.少儿人口比重上升 D.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2.影响图中人口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出生率B.医疗卫生 C.死亡率 D.自然环境xx年底广州常住人口数量1449.84万人,到“十三五”期末,广州市户籍人口控制在920万左右,常住人口控制在1550万左右。
应该说,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人口出生率在16‰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3‰左右,人口机械增长率在1%左右,实现人口增长与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发展。
优化人口年龄结构,到“十三五”期末,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维持在185万人左右;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维持在1095万人左右;14岁以下的少儿人口在270万人左右。
据此回答3~4题。
3.广州提出的“1 550万”被称为“临界点”,“1 550万”是指( )A. 环境人口容量B. 人口合理容量C. 环境承载力D. 土地承载力4.下列关于广州人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口年龄结构是“中间高,两头低” B.0~14岁人口比重最小C.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D.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读某城市分布图,回答5~6题。
5.该城市的地域形态是( )A.团块状 B.条带状 C.放射状 D.组团式6.形成该城市地域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河流 B.资源、河流 C.交通、地形 D.地形、河流下图为我国东北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
湖北省黄冈市2019版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54分)1. (2分)下图是芬兰历史上三个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死亡率变化状况图,读图回答。
下列对芬兰人口变化状况的分析,正确的是()A . 自然增长率一直在下降B . 死亡率呈波动上升C . 从乙阶段进入了现代型D . 出生率一直在下降2. (2分) (2017高一下·漳州期末) 下图为我国某农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村人口年龄结构形成的原因是()A . 死亡率高B . 出生率低C . 青壮年外出务工D . 少年儿童大量迁入(2)该村人口现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有()①空巢老人②留守儿童③失业率高④劳动力短缺⑤人地矛盾突出A . ①②③B . ①③④C . ①②④D . ③④⑤3. (4分) (2014高一下·册亨期末) 如图为人口相等的四城市某年人口变动资料,据图回答问题.(1)这四个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 ①③②④B . ②④①③C . ③④②①D . ②③①④(2)四个城市中人口机械增长最多的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4. (4分) (2018高一下·南昌期中) 读“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③所示国家最可能是()A . 印度B . 德国C . 日本D . 中国(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符合欧洲发达国家现状的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5. (2分)下图为“1995―2012 年某市纺织服装制造业圈层分布”,可推测该市纺织服装业()A . 企业总数量不断减少B . 随距离增加占比减小C . 中心城区集聚度增强D . 郊区化布局特征增强6. (4分)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45)注意事项:1.答题前在答题卡、答案纸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第II卷(非选择题)答案黑色中性笔正确填写在答案纸上。
第I卷(选择题80分)一、单项选择题(80分,每小题2分)1.右图为某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不.包括A.机械化水平高 B.接近市场C.地势平坦开阔 D.地广人稀2.在季风区内,每年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不利因素是A.地震灾害B.寒潮侵袭C.水旱灾害D.沙尘暴3.泰国的平原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平原、美国的中部平原、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等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A.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B.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D.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4.右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完成下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A.机械化水平高B.水利工程量大C.经营方式粗放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5.“秋天黄昏与你徜徉在金色的麦田”,是很流行的《小苹果》中的一句歌词,描绘了一幅美丽、浪漫的图画。
下列选项中可能见到这种真实景色的是A.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 B.美国的冬小麦区 C.中国的华北平原地区 D.美国的春小麦区6.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A.地形条件 B.光热条件 C.土壤条件 D.市场条件7.海南岛成为我国反季节瓜菜基地和南繁育种基地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A.市场广阔B.热量充足C.终年湿润D.国家政策扶持8.新疆属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的地区,限制其绿洲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9.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 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10.我国松嫩平原种植甜菜,而珠江三角洲种植甘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市场因素 D.政策因素图为“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示意图”。
湖北省黄冈市2019-2020年度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 (共18题;共70分)1. (4分) (2017高二下·重庆期中)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的地理纬度是()A . 70°NB . 75°NC . 80°ND . 83°26ˊ(2)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出现最大值那天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是下图的()A .B .C .D .2. (2分)下列地理现象,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是()A . 晴朗天空呈蔚蓝色B . 白天风从海吹向陆C . 昼夜多云日温差小D . 春季多沙尘暴天气3. (4分)下列现象可能是太阳活动造成的是()A . 极圈内的极昼极夜B . 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C . 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甚至中断D .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4. (4分)一般认为岩浆岩的主要发源地是()A . 地壳B . 下地幔C . 地核D . 软流层5. (4分) (2018高一上·武威期末)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A . 风能B . 重力能C . 太阳能D . 放射性元素衰变6. (4分)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作用强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弱③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能少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7. (4分) (2018高一上·华安期末) 下图中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的是(单位:百帕)()A .B .C .D .8. (4分) (2017高三下·山东模拟)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我国北纬30度附近两个省会城市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代表城市夏季的夜雨率高达80%以上,下列对其形成原因的判断,错误的是()A . 地处山间河谷地带B . 白天光照非常强烈C . 西南季风夜晚到达D . 高原热力环流影响(2)对甲图代表城市夏季夜雨多影响的判断,正确的是()A . 不利农作物和草场的生长B . 旅行者会感觉更加舒适C . 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减少D . 有利当地防灾救灾工作(3)乙图代表城市的月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9月,最可能的原因是()A . 冷空气最强盛B . 对流雨最旺盛C . 气旋活动频繁D . 准静止锋影响9. (4分) (2016高三上·双流月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湖北省黄冈市2019版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3题;共68分)1. (6分)下列有关城市内的商业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城市的商业中心往往是政府组织形成的B . 城市的商业中心都形成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处C . 城市的商业中心都是以居民密集点为中心而建的D . 商业小区应建在居民住宅区内2. (2分)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据图回答问题。
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 . 原始型B . 传统型C .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D . 现代型3. (2分)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 . 青海B . 云南C . 山东D . 甘肃4. (2分) (2016高一下·安庆期中) 下图为某国家经济发展时期与其人口数变迁的统计图,图中各曲线所代表的意义,正确的是()。
A . ①是人口数变化;②是死亡率B . ①是出生率;②是死亡率C . ①是人口数变化;②是出生率D . ②是死亡率;③是自然增长率5. (2分) (2014高一下·邢台月考) 下面图1显示商品等级与城市等级的关系,图2是“城市服务范围图”.根据图表完成下题(1)关于图示城市等级的比较,正确的是()A . C>A>BB . A<B<CC . A>B>CD . B>C>A(2)图中甲地居民要购买4、5级商品,应去的城市最合适的是()A . B1B . B6C . C6D . A6. (2分) (2017高二上·浙江月考) 表为我国某河谷城市根据当地主要制约因素进行的人口规模测算数据。
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的人口合理容量为()A . 73.37万人B . 77.66万人C . 109.8万人D . 211.39万人(2)目前该城市人口为55.84万,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适宜的是()A . 加快拓展河谷用地B . 修建跨区域调水工程C . 促进人口合理迁入D . 治理严重的环境问题7. (2分) (2018高一下·南昌期末) 读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回答问题。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复学考试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面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有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参与新、马、泰十五日旅游,这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至少应在500千米2.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3.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①社会福利好②医疗卫生水平提高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④受传统观念影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下列国家中,与乙国人口增长情况相似的是()A.美国B.巴西C.埃及D.印度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5.①③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A.“低—低—低”模式和原始人口增长模式B.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C.“高—低—高”模式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D.“高—低—高”模式和“低—低—低”模式6.与①人口增长模式相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是()A.A B.B C.C D.D“城归”类似于“海归”,是指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主要是指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
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近几年,“城归”人数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成为主导产业B.乡村经济条件改善C.全面逆城市化现象D.城市产业向外转移8.“城归”现象可能给乡村地区带来的社会影响是①职业构成多样化②缓解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③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④改善生态环境质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读某城市片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动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读图可知,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 )A. 人口数量增多B. 气候变化C. 森林破坏D. 围湖造田【答案】C【解析】【详解】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森林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可能导致水旱灾害增多。
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保持水土能力减弱,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等。
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森林破坏, C对。
人口数量增多、围湖造田,不是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A、D错。
气候变化,河流径流量可能减小,B错。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 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地壳上升B. 砍伐植被C. 气候变化D. 农业开发3. 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 地理环境的独特性B. 地理环境的区域性C.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2. A 3. C【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根据图示:图中地壳的运动引起地形抬升,地形抬升,使背风坡受湿润气流的影响减少,气候变得干旱,形成草地和荒漠。
所以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上升。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题详解】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是一个整体,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
该区域①②③时期地理环境的变迁主要是由于该山的出现,阻挡了气流,则使背风坡一侧降水减少。
而导致植被的变化,故答案选D项。
【点睛】本题以某区域不同时期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要素在地里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关键在于学生从三图中分析某一事物的变化—地形,从而引出其他事物的变化,且学生要了解非地带性的影响因素:地形、洋流、海陆分布、水分等。
湖北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26分)1. (4分) (2019高二上·秦皇岛期末) 下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集聚效应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集聚效应增强B . 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集聚效应C . 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D . 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城市集聚效应减弱2. (4分) (2019高一下·定州期末) 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利于作物的生长,是除东北地区以外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产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改进,该区域农业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单一的农业生产转变为多种农业类型的生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东北地区相比,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显著自然优势是()A . 地广人稀B . 光照充足C . 热量充足D . 昼夜温差大(2)传统农业经营中,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农作物生长时土壤表面需要覆盖厚厚的稻草这主要是为了改善()A . 光照强度B . 作物熟制C . 热量条件D . 水分条件(3)随着城市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明显减少()A . 鱼塘B . 稻田C . 苗圃D . 菜地3. (4分) (2019高一下·定州期末) 下图为我国东北某省近十年来人口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A . 人口总量呈下降态势B . 人口总量大幅度增长C . 人口总量呈零增长D . 人口总量波动增长(2) 2017年该省人口出生率出现较大幅度上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 . 育龄妇女比重增大B . 人口政策发生变化C . 行政区域范围调整D . 医疗水平大幅度提升(3)该省人口增长状况,可能导致()A . 人口迁移加剧B . 劳动力缺乏C . 人口分布不均D . 社会负担加重4. (4分) (2019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 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边睡(如下图所示),其从事回收经营人员达10万人,废旧电瓶年回收量约占全国的30%、再生塑料年回收量约占全国的10%。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下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 )①老年人口数量增加②劳动人口比重降低③人口死亡率升高④劳动力短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 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 )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②育龄妇女比重提高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④生活富裕程度提高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下图是根据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读图完成1~2题。
3.关于图示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4.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B.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C.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2014年春运自1月16日起至2月24日止,为期40天,预计春运期间,国家铁路发送旅客25780万人次,同比增加1893万人次,增长7.9%。
由于春节前务工流、学生流、探亲流出现重叠,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客流压力最大。
据此回答1~2题。
5.春运期间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的客流压力,反映出( )A.春运客流方向主要在城市之间B.当地已进入逆城市化发展阶段C.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出区D.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入区6..北京等地的务工流和学生流,说明影响当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 )A.政治因素、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C.经济因素、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其他因素7.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分析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估算地区年生产量 (万吨) 可载人口量(万人) 最大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长江中下游88600 22000 395青海、西藏10000 1000 4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承载力小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下左图为“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右图为“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面1-3题。
8.该国人口最多的时期为( )A.①时期B.②时期C.③时期D.④时期9.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右图所示类型一致的是( )A.菲律宾B.匈牙利C.巴西D.马来西亚10.右图所示国家当前所处的城市化进程阶段是( )A.Ⅰ阶段B.Ⅱ阶段C.Ⅲ阶段D.都不是我国东部某市为促进城市进一步合理发展,规划建成了新的城市功能区,下图中①为该市老城区,②③④为城市新区。
据此完成1—2题。
11.城市功能区规划合理的是( )A.M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B.②为重化工业区C.③为中心商务区D.④为高新产业区12.随着该城市新功能区的建成,四个城市功能区人口平均密度增长最快的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
完成1-2题。
13.20世纪,该图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年代初期B.70年代中期C.80年代中期D.90年代后期14.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B.20%C.30%D.40%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生态农业模式流程图。
读图完成1~2题。
15.日光温室中CO2增加,可促进蔬菜生长,原因是CO2( )A.是光合作用主要原料B.可显著提高夜间温度C.可提高土壤的肥力D.能防止病虫害发生16.该生态农业生产模式( )A.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B.更合理的利用农业资源C.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D.不利于农村环境改善湖南槟榔产业总产值达300亿,原料全部来源于海南,每年从海南运入200多亿颗槟榔干果进行加工再销往全国各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7.近年来海南槟榔种植面积迅速扩张,成为海南岛第二大热带经济作物,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市场B.交通C.技术D.政策18.湖南湘潭市以加工槟榔闻名,“生长”出了胖哥、小龙王、皇爷、宾之郎、七妹等20多家槟榔加工企业,已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关于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节省运输费用B.促进农业进步C.加剧市场竞争D.获得规模效益陕西是我国优质苹果产业基地。
2010年某果业公司与当地农民签订了生产收购300吨符合欧洲人口味的“粉红女士”优质苹果的合同,出口欧洲市场,但由于当地农民生产管理中因苹果套袋、疏果、喷施高毒农药、大量施用氮肥等原因导致苹果着色、果体大小、农药残留量超标、酸度不够,致使合同只完成了30吨的出口订单。
据此完成1~2题。
19.该果业公司在陕西生产收购“粉红女士”苹果主要原因是( )①市场需求②消费习惯③环境条件优越④劳动力成本低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20.陕西苹果出口到欧洲市场主要得益于( )①欧洲市场需要陕西苹果②交通技术进步③保鲜技术的发展④苹果生产成本低、质量好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我国某村庄自古以来一直利用有限的井水灌溉部分耕地。
下表为该村灌溉地与非灌溉地主要作物收获量。
据此完成1-2题。
21.该村庄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华北地区B.东北地区C.西南地区D.华南地区22.该村庄小麦灌溉的主要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下图为英国和澳大利亚农业分布图,图中阴影为农业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两国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分别是( )A.热量土壤B.地形热量C.光照水源D.水源土壤24.两国农业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 )A.水利工程量大B.生产规模小C.商品率低D.机械化程度高25.下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的大小。
下列工业部门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A.家具制造厂、航天工业、水产品加工厂、啤酒厂B.甘蔗制糖厂、微电子工业、制鞋厂、印刷厂C.炼铝厂、毛绒玩具厂、玻璃厂、石油加工工业D.食品厂、服装厂、饮料厂、电子装配厂总部位于“硅谷”的美国苹果公司是世界著名电子企业,于2010年10月在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设立生产基地。
2016年苹果公司公布的全球766家零部件生产企业中,中国大陆346家、中国台湾41家、日本126家、美国69家。
数据显示,该生产基地生产的智能电子产品约占苹果公司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产品主要销往美国、英国及中国各地。
据此完成1〜3题。
26.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成为苹果公司全球最大生产基地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铁路交通方便B.市场潜力大C.研发力量强D.生产成本低27.与美国本土零部件供应企业相比,中国大陆零部件供应企业的优势条件是( )A.接近原料地B.接近研发中心C.接近市场D.接近国际航空港28.苹果公司的产品想要回归“美国制造”,其难度主要在于美国( )A.原材料成本高B.产业链不完备C.市场空间狭小D.研发力下降读“德国鲁尔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图。
分析回答1、2题。
29.从图中分析可知,两工业区相比,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A.科技发达B.内河航运便利C.有丰富的铁矿资源D.国家政策的扶持30.我国辽中南工业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A.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B.加大煤、铁等资源的开采力度C.改造传统产业D.加强环境管理,美化绿化环境二、综合题(每题20分,共两题)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凤堰梯田位于陕西省南部。
乾隆年间,湖南长沙移民见此地气候温润,森林茂密,与江南相似,于是游说当地农户共同开垦,并逐渐完善梯田灌溉系统。
凤堰梯田主要位于山前冲积扇,在修筑初期,常发生前一天灌满水,第二天就出现干涸的情形,其后先民采用措施加以解决。
该梯田现为我国北方省份面积最大的古水稻梯田,已成为旅游胜地。
材料二下图示意凤堰梯田位置及景观。
(1)说明凤堰梯田水源条件较好的自然原因。
6分(2)推测梯田修筑初期易干涸的主要原因及先民采取的主要措施。
4分(3)分析梯田对当地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
4分(4)就旅游业发展对凤堰梯田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当地同学持有正反两种不同的看法,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6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石河子市及周边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近年来新疆石河子市某集团公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目前,该公司已初步形成以煤电化一体为起点、塑料节水器材为核心、高效农业及食品加工为终端的产业集群。
材料三新疆石河子市某集团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1.该集团公司发展煤电化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6分2.该集团集群式产业布局对企业发展的优点有哪些?8分3.简述该集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6分参考答案AABBD/BBDBC/ABDBA/BADCB/AACDB/DCBCB31.答案:(1)该地谷地开口朝东南,夏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周围森林茂密,涵养水源能力强;河流多,地表水丰富;水渠众多,灌溉系统完善。
6(2)原因:土质疏松,孔隙大,地表水易渗漏;坡度较大,地下水流速快;坡地地下水埋藏较深。
措施:夯实底土。
4(3)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平整土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其他耕作方式相比,水土流失较轻,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梯田成为农业文化景观,利于发展旅游业。
4(4)有利:旅游业发展带来收入,可以增大投入,维护修缮梯田;有利于增强保护意识。
不利:由于农业收入较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减少,梯田逐渐荒废;旅游人员增加,污染加大。
617.答案:1.周边地区煤、钾盐和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地价低;国家政策扶持等。
62.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 取得规模效益。
83.生态:提高了废弃物的利用率,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保护了生态环境。
经济: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了产品附加值。
社会: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