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优圈】VoLTE之演进与部署
- 格式:docx
- 大小:34.15 KB
- 文档页数:6
4G语音解决方案-VoLTE作者:刘松伦,王超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7年第19期刘松伦王超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摘要】随着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进步,LTE 语音解决方案的不断演进,VoLTE( 移动语音技术 ) 作为 LTE 语音解决方案的终极目标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开启了向移动宽带语音的演进之路。
本文主要针对 VoLTE 的发展历程及基础理论知识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 VoLTE IMS eSRVCC一、引言VoLTE(Voice over Long Term Evolution) 狭义上来讲就是VoIP,与普通的 VoIP 相比:网络的承载由互联网变成了LTE;同时对 VoLTE 使用的 DRB 承载定义更高的优先级和速率保障等,来确保语音业务的服务质量。
由于 VoLTE 不需要 2G、3G 网络,所有部业务承载于 LTE 网络上,所以VoLTE 可以实现在同一网络中的数据与语音业务的统一。
换言之,4G 网络下不仅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业务,同时也提供高品质的音频和视频通话,这便需要 VoLTE 技术实现。
二、VoLTE 基本概念VoLTE 的 3GPP 标准定义是基于 IMS 网络(IPMultimedia Subsystem,IP 多媒体子系统)的 LTE 语音解决方案,即在 LTE 覆盖区域内提供基于 IP 的高清晰语音业务。
因此,广义上讲,基于 LTE 承载的 IMS 的多媒体业务均可以称之为 VoLTE。
由于 VoLTE 的空口 IP 化,由分组域提供承载,通过 IMS 进行会话控制,使其真正实现了端到端全IP 语音。
VoLTE难点在于与 2G、3G 切换是核心网电路域和 IMS 之间的切换,切换流程相对复杂,涉及 IMS、电路域和 LTE 核心网之间的互操作,即 eSRVCC(enhanced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无线语音呼叫连续性)三、VoLTE 的发展历程LTE 语音方案的部署通过初期 SvLTE 进行热点覆盖,过渡期 CSFB 的规模覆盖,中期SRVCC 的连续覆盖到最终VoLTE 的完全覆盖。
V o L T E中的业务域部署方案VoLTE中的业务域部署方案【摘要】介绍了VoLTE网络的业务域选择与接入域选择概念,总结了三种典型的VoLTE域选择方案:纯ICS方案、被叫侧ICS方案和互通方案,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网络演进方案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VoLTE IMS SRVCC ICS SDS ADS T-ADS1 引言2013年,全球已有260个LTE商用网络,LTE成为未来10年的主流无线通讯技术已无可置疑。
目前全球已有4家运营商推出VoLTE(voice over LTE)商用服务,美国Verizon、日本KDDI、西班牙O2、中国移动亦宣布将在2014年正式商用VoLTE。
2015年,全球将有100张以上的VoLTE商用网络。
GSMA标准组织与各主流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商已公认VoLTE方案基于IMS+SRVCC实现(IMS即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SRVCC即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单射频语音呼叫连续性)。
作为替换传统CS语音技术的IMS技术,从2006年3GPP将IMS纳入R6以来,得到多个标准化组织、各主流运营商与设备商的支持,技术成熟度已比较完善。
截至2012年10月,全球IMS商用网络已有314个。
2012年11月,香港CSL 4G商用试验局打通业界首个支持eSRVCC (Enhanced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增强的单射频语音呼叫连续性)切换的VoLTE语音呼叫。
2013年6月,中国移动在广州4G试验网打通了全球首个真正基于TD-LTE网络的VoLTE语音电话。
IMS+eSRVCC的方案在继承传统语音、短信业务,支持补充业务与智能业务、QoS、安全、语音质量、3G/4G互操作、语音业务持续性、电信级管理与运维方面,其标准与设备的成熟度都已相当高。
VoLTE之演进与部署移动宽带语音演进之路移动语音经历了从TDM到IP、从传统交换机到软交换的发展后,未来将走向移动宽带语音。
在网络演进上,无线侧体现为从GSM/CDMA/UMTS等向LTE发展,核心网侧则体现为从CS向IMS发展。
过去几年,围绕LTE语音曾经出现过多种观点、技术和演进路线,最终有四种情况成为了可能的商用选择。
第一种是CSFB(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LTE只提供数据业务,当发起或者接受语音呼叫时,回落到CS域进行处理。
运营商无需部署IMS,只需要升级MSC就可以支持。
这是一种快速提供业务的方案,但缺点是呼叫接续速度慢。
CSFB适合作为IMS部署之前的过渡方案,另外还可以用来解决LTE手机漫游场景的语音呼叫问题,在拜访地网络没有部署IMS,或者IMS漫游协议尚未应用的情况下,CSFB可以为漫入的LTE用户提供语音业务。
第二种是SVLTE(Simultaneous Voice and LTE),即双待手机方式。
手机同时工作在LTE和CS方式,前者提供数据业务,后者提供语音业务。
这是纯粹基于手机的方案,对网络无特别要求,不需要部署IMS,缺点是手机成本高、耗电高。
目前已经有CDMA 1x和LTE的双待手机,被一些CDMA运营商采用作为IMS部署之前的过渡方案,而GSM/UMTS和LTE的双待手机目前还没有推出。
第三种是采用OTT(Over-The-Top)方式,如用Skype来提供LTE的语音。
LTE具备高带宽、低时延、永远在线、全IP等特点,为OTT的发展带来了天然的便利,使得OTT语音几乎没有壁垒。
但应当看到,现在乃至将来很长时间里,语音业务都是移动运营商的最主要收入来源,把LTE的语音业务完全交给OTT是一种非常激进的观点,在电信领域得到的支持并不多。
相比OTT,电信运营商开展LTE语音业务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比如用户号码资源、基于标准的互联互通性、QoS保证能力、与CS的切换与漫游、与移动宽带的资费套餐绑定政策等等。
VOLTE 感知领先之优化“四步法”目录VOLTE 感知领先之优化“四步法” (3)一、问题描述 (4)1概述 (4)2VoLTE&数据的差异性分析 (4)2.1覆盖质量要求的差异性 (4)2.2无线因素影响差异 (5)二、分析过程 (5)3步法一:全网洞察消除网络隐患 (5)3.1ANR 异常核查 (5)3.2PCI 冲突混淆核查 (6)3.3四超站点核查 (8)3.4TAC 不合理核查 (8)3.5干扰核查 (8)4步法二:基础优化夯实网络基础 (12)4.1覆盖优化提升 (12)4.2干扰优化 (13)三、解决措施 (14)VOLTE 特性应用提升用户感知 (20)语数分层策略实现VOLTE 感知的差异化提升 (20)TTI Bundling 提升边缘用户感知 (21)四、经验总结 (25)VOLTE 感知领先之优化“四步法”【摘要】按集团“双提升”要求,打造一张竞争力强、感知优先的电信VOLTE 网络,成为目前VOLTE 工作的核心。
而由于VOLTE 与数据业务行为的差异性,对时延、感知不同的敏感性,使得VOLTE 业务对无线环境变化更为敏感,对网络质量要求更为苛刻;所以,需要根据不同场景的无线环境,以VOLTE 优化为抓手,对VOLTE 网络进行个性化、优质化的精细化优化,以实现VOLTE 网络“四领先”之战略要求。
本文主要通过VOLTE 的系统性综合手段,紧抓“覆盖、质量、感知”三提升,采用“一洞察、二基础、三协同、四特性”之VOLTE 四步优化法,全面提升覆盖、MOS>3.5 占比、时延等与VOLTE 强相关指标,形成一套全面提升VOLTE 质量的优化经验。
本次双提升优化中,综合VOLTE 与数据的异同,从DT 至MR 质量问题;从MR 质量问题至Volte 问题;从广覆盖问题到质量提升问题,实现了VOLTE 网络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快速实现“双提升专项行动”移动网目标提供了清晰可行的优化策略。
VoLTE中的业务域部署方案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键盘上,伴随着咖啡的香气,我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VoLTE,VoiceoverLong-TermEvolution,4G网络下的语音解决方案,这可是个大工程。
思绪如泉水般涌出,我将它们一一记录下来。
一、业务域概述得明确业务域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VoLTE网络中承载语音业务的虚拟空间。
这个空间里,有各种各样的业务,比如高清语音、视频通话、紧急呼叫等。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空间里合理部署,确保各项业务稳定、高效运行。
二、业务域部署目标1.确保VoLTE网络覆盖范围内,用户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稳定的语音服务。
2.优化网络资源分配,提高网络利用率。
3.确保业务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业务域部署策略1.业务域划分根据业务特性,将业务域划分为核心业务域、边缘业务域和特殊业务域。
核心业务域主要负责承载高清语音和视频通话业务,边缘业务域负责承载紧急呼叫等低优先级业务,特殊业务域则负责承载特定场景下的语音业务,如高铁、地铁等。
2.业务域部署(1)核心业务域部署核心业务域部署的关键是确保网络质量,为此我们需要:采用分布式部署,将核心业务域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部署一套业务系统,实现负载均衡。
采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确保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
采用冗余部署,实现业务系统的热备份,提高业务的可靠性。
(2)边缘业务域部署边缘业务域部署的重点是提高网络利用率,为此我们需要:采用集中式部署,将边缘业务域集中部署在一套业务系统中,降低部署成本。
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提高网络利用率。
采用智能调度算法,根据业务负载动态调整资源分配,确保业务稳定运行。
(3)特殊业务域部署特殊业务域部署的关键是满足特定场景下的业务需求,为此我们需要:采用定制化部署,根据特定场景的业务需求,部署相应的业务系统。
采用专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确保业务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采用安全加固技术,提高业务系统的安全性。
IMS网络在VoLTE阶段的发展及部署研究作者:谢璋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8年第35期摘要 VoLTE作为4G时代的全新高清语音、高清视频通信解决方案,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逐步进入商用阶段。
VoLTE是基于IMS的语音业务,IMS由于支持多种接入和丰富的多媒体业务,成为全IP时代的核心网标准架构。
而LTE网络的发展规模、终端形态、现网改造成本、用户业务体验等都是LTE语音/短信业务方案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MS网络在VoLTE阶段的发展及部署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IMS网络;VoLTE阶段;发展;部署前言IMS即IP多媒体子系统,被看作是网络技术的核心,能有效帮助移动网络与固定网络相互融合,并将包括语音视频等在内的各种业务引入其中。
当前几乎所有主流运营商都在使用IMS,通过将其与VoLTE有机整合,利用IMS网络下通过LTE与EPC网络的相互配合使语音视频等通信业务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
1 IMS发展现状在IMS技术快速发展、设备不断成熟的情况下,国内运营商已经开始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研究其相应的网络架构并部署了商用 IMS 网络。
中国移动早在2009年就完成IMS全国各省的集采,提出了“移动+IP+IMS”全业务战略;中国电信在2011年初完成了IMS全国各省的集采,逐步实现IMS-based ECP的商用;中国联通从 2009年 8月开始启动 IMS内场试验工作,2010年开始了外场技术试验,2012年开始在北方10省和南方 4 省部署了 IMS 网络,截至2014 年,全网共有 20 个省建设了IMS网络[1]。
2 IMS网络在VoLTE阶段的部署分析2.1 集中建设部署方式集中建设是IMS网络在VoLTE中较常见的部署方式,可以防止话路迂回。
在大区或分大区中集中部署包括VoLTEAS、CSCF等在内的众多网元,而包括三合一HSS、VoLTESBS等在内的其他各项设备则被分别部署在各省当中。
5G网络优化工程师试题库及答案【全面】1. 5GRAN2.0AAU可调电下倾角的调整粒度为以下哪项?0.5°2°1°【正确答案】0.1°2. 一般情况下,异系统间需要水平隔离距离()m,垂直隔离距离()m?0.3/0.30.3/0.50.5/0.3【正确答案】0.5/0.53. 毫米波主要是指频率高于哪个频段的频谱资源3GHz10GHz30GHz【正确答案】100GHz4. 下列关于CXT设备连接方法说法错误的是硬件狗—USB口GPS—USB口CPE—USB口【正确答案】CPE—网口5. 5G8K高清视频的编码方式和码率是多少H264、30H264、35H265、20H265、30【正确答案】6. 以下哪个信号可以反映NR网络上行的覆盖?CSI-RSSRS【正确答案】PBCHDMRSPDCCHDMRS7. 64T64RAAU在默认设置场景下,广播波束的水平波宽和垂直波宽分别是多少105°、6°【正确答案】105°、12°65°、6°65°、12°8. 目前运营商采用的NSA的部署方式为:Option4Option3Option3aOption3x【正确答案】9. 定向切换测量配置下发的时机是什么任何时候满足基于覆盖的A2测量门限时NSA终端接入或者切换入非锚定频点的小区时【正确答案】EN-DC锚定功能切换测量等待定时器超时后10. WNG系统使用流程哪一步骤是错误的模板选择【正确答案】任务下发文件上传报告输出11. 与3.5Ghz相比,28Ghz频段的无线视距损耗理论上会増加大约多15DB10DB5DB20DB【正确答案】12. 考虑电联目前4G设备的实际建设情兄,电信联通共建共享4G锚点方案主要包括三种,不包过下列哪一种1.8G共享载波方案2.1G独立載波方案2.1G共享载波方案【正确答案】双锚点方案13. NSA网络的测试中,发现LTE上行的MAC层速率是20Mbps,但是PDCP层速率为0,可能原因为误码太高,数据为重传导致PDCP层故障工具统计异常LTE的数据汇聚到NR的PDCP层【正确答案】14. 下列哪个网元功能相当于PGW+PCRF的一部分,承担IP地址分配,会话承载管理、计费等。
VoLTE之演进与部署移动宽带语音演进之路移动语音经历了从TDM到IP、从传统交换机到软交换的发展后,未来将走向移动宽带语音。
在网络演进上,无线侧体现为从GSM/CDMA/UMTS等向LTE发展,核心网侧则体现为从CS向IMS发展。
过去几年,围绕LTE语音曾经出现过多种观点、技术和演进路线,最终有四种情况成为了可能的商用选择。
第一种是CSFB(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LTE只提供数据业务,当发起或者接受语音呼叫时,回落到CS域进行处理。
运营商无需部署IMS,只需要升级MSC就可以支持。
这是一种快速提供业务的方案,但缺点是呼叫接续速度慢。
CSFB适合作为IMS部署之前的过渡方案,另外还可以用来解决LTE手机漫游场景的语音呼叫问题,在拜访地网络没有部署IMS,或者IMS漫游协议尚未应用的情况下,CSFB可以为漫入的LTE用户提供语音业务。
第二种是SVLTE(Simultaneous Voice and LTE),即双待手机方式。
手机同时工作在LTE和CS方式,前者提供数据业务,后者提供语音业务。
这是纯粹基于手机的方案,对网络无特别要求,不需要部署IMS,缺点是手机成本高、耗电高。
目前已经有CDMA 1x和LTE的双待手机,被一些CDMA运营商采用作为IMS部署之前的过渡方案,而GSM/UMTS和LTE的双待手机目前还没有推出。
第三种是采用OTT(Over-The-Top)方式,如用Skype来提供LTE的语音。
LTE具备高带宽、低时延、永远在线、全IP等特点,为OTT的发展带来了天然的便利,使得OTT语音几乎没有壁垒。
但应当看到,现在乃至将来很长时间里,语音业务都是移动运营商的最主要收入来源,把LTE的语音业务完全交给OTT是一种非常激进的观点,在电信领域得到的支持并不多。
相比OTT,电信运营商开展LTE语音业务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比如用户号码资源、基于标准的互联互通性、QoS保证能力、与CS的切换与漫游、与移动宽带的资费套餐绑定政策等等。
未来,OTT语音的比例也许会越来越高,尤其在长途话音领域,但在相当长时间内电信运营商的语音业务仍是主流。
第四种就是基于IMS的VoLTE。
IMS由于支持多种接入和丰富的多媒体业务,成为全IP时代的核心网标准架构。
经历了过去几年的发展成熟后,如今IMS已经跨越裂谷,成为固定话音领域VoBB、PSTN 网改的主流选择,而且也被3GPP、GSMA确定为移动语音的标准架构。
在上述几种技术线路中,CSFB和SVLTE都是依赖CS域提供语音的,而且均有一些局限性,可以作为过渡选择和非主流应用,我们称之为pre–VoLTE。
而只有IMS可以基于LTE提供有QoS保证的语音解决方案,可以说,基于IMS的VoLTE是无线和核心网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运营商而言,部署VoLTE意味着开启了向移动宽带语音演进之路。
从长远来看,这将给运营商带来两方面的价值,一是提升无线频谱利用率、降低网络成本。
因为对于语音业务,LTE的频谱利用效率远远优于传统制式,达到GSM的4倍以上。
另一个价值就是提升用户体验,VoLTE的体验明显优于传统CS语音。
首先,高清语音和视频编解码的引入显著提高了通信质量;其次,VoLTE的呼叫接续时长大幅缩短,测试表明VoLTE比CS呼叫缩短一半以上;第三,与RCS的无缝集成可以带来丰富的业务。
VoLTE业务发展节奏第一阶段:LTE热点覆盖,出现pre-VoLTE应用LTE初期以热点覆盖为主,主要面向数据卡、平板电脑等移动宽带数据应用,但也会出现一些早期的LTE语音应用。
一是基于软终端的语音业务,即“LTE数据卡+软终端+电脑”方式,可以满足一些特定场景的语音需求,并为将来部署手机方式的VoLTE做准备,积累运营经验;二是“LTE CPE+固定话机”方式,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就采用这种方式为偏远地区用户提供宽带接入和话音服务;三是支持CSFB和SVLTE的早期LTE手机,一些运营商已经发布了这种过渡应用,如Verizon宣布将支持SVLTE,而AT&T 将支持CSFB。
第二阶段:LTE区域连续覆盖,进入VoLTE的发展期在这一阶段运营商扩大了LTE覆盖水平,达到可以运营语音业务的条件,特别是在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同时,LTE智能手机大量出现,推动了VoLTE的发展。
运营商将在这一阶段商用基于IMS的VoLTE业务。
但这之前,运营商需要预留较长的准备时间。
因为一方面,VoLTE涉及较多新技术,需要必要的测试和试验;另一方面,IMS的部署、集成需要一定周期,现网一些设备如MSC、HLR、IT系统可能需要相应的改造或升级。
我们认为,运营商提前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着手准备VoLTE是有必要的。
另外,这一阶段的LTE覆盖还是有局限的,运营商需要利用传统CS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来提供无缝的语音业务,即LTE与CS的互操作,其中有两个主要技术点:1、LTE用户漫游到CS域后的业务提供方式,有两种可选方案,一种是完全由MSC处理语音业务,另一种是通过MSC接入IMS域以提供语音业务,后者就是3GPP定义的ICS(IMS Centralized Service)架构,这需要升级现网MSC成为EMSC(增强的MSC);2、通话中的LTE到CS的切换,3GPP为此定义了SRVCC(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技术。
第三阶段:LTE全覆盖,VoLTE成为主流应用这一阶段LTE覆盖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或LTE和其他无线宽带技术如HSPA组成无缝网络,使得移动宽带语音应用成为主流,传统CS将会被逐渐取代,当然,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VoLTE网络部署策略简化网络架构IMS比传统软交换技术复杂,而VoLTE的引入,特别是与CS的互操作,更加加剧了系统的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体现为网元众多、交互复杂,如何简化解决方案架构成为重中之重。
首先应该采用通用架构。
华为SingleCORE架构正是基于这个理念,使CS、IMS等网元基于完全相同的硬件、软件平台设计,部署更灵活,资源利用更高效,运维管理更方便,在支持多网业务融合、未来演进等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其次,基于通用架构把众多逻辑功能聚合到更少的网元中。
比如,华为的MSC-S内置了MGCF、mAGCF、SRVCC IWF、CSFB Proxy、IBCF和IM-SSF功能,MGW内置了IM-MGW、IBGF、VIG功能,而SBC设备将支持P-CSCF、ATCF和ATGW。
此外应该采用真正的FMC设计,在多业务、多接入的情况下保持网络的融合与简化。
虽然IMS标准就是为此诞生的,但真正的FMC和多业务接入在产品实现和商用部署上还有很多挑战,需要在开始部署IMS时就考虑这些问题。
一个挑战是需要支持多种语音接入方式和信令协议适配,另一个挑战也是当前尤其值得关注的,就是业务处理部分即TAS(Telephony Application Server)网元需要处理移动、固定各种接入下的多种语音业务,包括VoBB、PSTN、VoLTE,以及一些运营商的定制业务。
事实上,有的运营商已经发现先前部署的IMS无法支撑VoLTE而不得不更换一些设备。
降低现网影响VoLTE的部署几乎涉及所有的核心网网元,不仅仅是简单叠加一套IMS,而对现网设备改造或对接往往是最难的。
为此,一方面要关注如何降低甚至消除对现网设备如MSC/HLR的改造要求。
另一方面要考虑与现网设备的共存和集成。
为了支持SRVCC和漫游用户的CSFB,运营商需要升级改造MSC。
而大规模的全网升级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在VoLTE建设初期应尽量避免,可以采取把SRVCC/CSFB等功能集中部署到一个或者少数MSC上的方法。
如果现网老旧MSC升级困难,建议新引入一套MSC作为MGCF/SRVCC IWF/CSFB Proxy,避免现网MSC的升级改造。
另外,尽管ICS被视为未来的目标架构,但在VoLTE开展初期,部署ICS需要全网改造MSC-S,这对很多运营商来说代价太大。
华为的VoLTE解决方案提供两种选择,部署ICS或不部署ICS。
后一种模式在LTE用户漫游到CS域后,业务完全保留在CS域处理,不需要触发到IMS中,这样不仅避免了MSC 升级、加快了业务开展速度,而且提高了设备处理效率。
对于HLR/HSS的部署,建议在初期采用叠加方案,即新叠加一套融合的HLR/HSS来管理LTE的用户数据,传统CS用户的HLR完全保留不动。
这样避免一开始就全网改造HLR的巨大工程。
此外,VoLTE的部署涉及IMS Core、TAS、SBC、融合HLR/HSS等很多网元,部分网元可能为了开展某种业务如VoBB已经存在,这样VoLTE新引入的设备需要考虑与现网设备易于集成。
例如,CSCF和TAS可能来自不同厂家,它们之间的IOT和集成值得关注。
优化业务体验VoLTE将带来更清晰的语音和视频通话质量、更快的呼叫接续速度,但这些还不足以成为取代传统CS语音的理由,向移动宽带演进更需要超越语音的业务应用。
另一方面,面对OTT的竞争,电信运营商需要提供类似或者更具竞争力的业务。
RCS(Rich Communication Suite),或者欧洲一些运营商推出的简化的RCS-e,可以为运营商在语音业务基础之上提供IM、图像和视频共享等富媒体通信体验,以及和Internet业务的整合,有望被广为采用和部署。
可以说,VoLTE的发展离不开RCS,运营商在实现和部署VoLTE时需要考虑与RCS集成,且由于都基于IMS,VoLTE和RCS的无缝集成也是可行的。
VoLTE产业步伐提速经过3GPP R8/R9/R10几个版本的发展,以及GSMA对VoLTE的规范完善,VoLTE的标准和技术已经成熟。
2011年,业界有两个显著的进展,一是越来越多的测试和试验在进行,二是LTE智能手机的出现。
在核心网领域,几个主要的IMS设备厂家都计划支持VoLTE,并且和运营商积极地进行测试和试验。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5月,IMTC在夏威夷组织了业界第一次VoLTE IOT测试,华为独家赞助了全套LTE/EPC/IMS网络设备,并完成了与终端的互通测试。
在2011年9月,MSF还组织了多厂家的IOT测试。
2011年一些终端厂家如Samsung、HTC发布了第一批LTE智能手机,这是LTE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这些终端初期以支持CSFB、SVLTE为主。
根据主流芯片和手机厂家的进展,预计2012年将会出现可商用的、支持基于IMS的VoLTE、支持与CS之间切换(SRVCC)的智能手机。
北美、俄罗斯、中东、欧洲的运营商有望在2012至2013年成为第一批VoLTE业务的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