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27+鱼游到了纸上 (1)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鱼游到了纸上阅读答案读鱼游到了纸上有感上个星期日,教我作文的秦老师带着我们走进了《鱼游到纸上》这篇课文,文中那位画鱼的青年让我很感动。
本文主要讲了作者在花港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围观的人都称赞他画的鱼像在纸上游动一样。
文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他告诉我,他才学画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我从中感受到,年轻人有上进心,为了画好金鱼,可以忘记一切。
我跟他比起来,好比从吉林到北京那么远。
想想看,他画鱼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
而我呢,考试一点也不认真,错的题都是因为马马虎虎。
文中的年轻人一画鱼就画上一整天,反反复复地练习,一点也厌倦。
而我呢,妈妈一让我练琴,我就转移话题,终究被妈妈的慧眼识破了。
不过,我练琴就是按照规定的时间练,时间一到,不管曲子弹完没弹完,立马儿跑到客厅里去看电视。
年轻人那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告诉我无论做什么事,要先上心,要经过大脑的思考才可以。
学完这篇课文,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事要认真,既然已选择了这件事,就不要厌倦,一定要专心致志,要像文中的年轻人学习,何况他还是个聋哑人!鱼游到了纸上读后感(一)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感触很深。
课文讲述了一个聋哑青年为了画好金鱼而勤学苦练到忘我境界的事情,证实了身残志不残这句话。
由此,我想到了春晚的一个节目——《千手观音》,那优美的舞姿,请保留此标记、整齐的舞步,有谁会想到,她们竟是一群聋哑舞蹈演员?谁知道她们花了多少心血,来排练这样一个高难度的表演呢?我想,只有辛勤的劳动,才会有她们今天的辉煌成就!为什么残疾人能做到的,我们正常人不能做到呢?就让我们来趁这大好时机好好学习吧!鱼游到了纸上读后感(二)学习完《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我好像忽然之间懂得了好多道理。
预习时,我不以为然认为,不就是一个聋哑人会画画吗!可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才知道一个聋哑人,要学会一个正常人完成的事,甚至是连正常人都完成不了的事,他们更需付出百倍、乃至千倍的努力。
1、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材分析《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作者通过写一个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鱼、怎样画鱼以及作者与他之间的谈话,把一个热爱生活的残疾青年形象生动地勾画出来了。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四大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概括地讲玉泉是观鱼的好地方,有许多爱鱼的人到这里观鱼。
先讲作者喜欢玉泉;然后写作者为什么喜欢玉泉:池水清澈,坐在池边的茶室,边品茶边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可以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最后写茶室的后院有十几缸金鱼,这里有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有小孩,也有青年。
第二段(3、4自然段)讲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第一句是过渡句,指出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围绕这一句首先描写了青年的外貌,特别强调了:他那一双大眼就像玉泉的水。
接着具体描写了他的特别之处: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举止的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第三段(59自然段)讲青年人画鱼画得非常逼真,把鱼画活了。
这段分三层。
第一层(一个星期天惊奇的叫起来)讲青年人画的鱼吸引了许多人。
挤满和一个小女孩惊奇的叫声:金鱼游到纸上来啦!可以使人充分地感觉出青年画的鱼是多么惟妙惟肖,多么逼真!这一层从侧面说明青年把鱼画活了。
第二层讲青年在认真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勾出鱼的动态。
从正面写青年把鱼画活了。
第三层讲青年作画的专注。
第四段(我仍旧喝茶完)讲我和青年的交谈。
天快黑了,青年仍在金鱼缸边画画。
作者从他胸前的厂徽上发现了他是个聋哑人。
于是他们用笔在纸上交谈。
作者从中了解到:这个青年学画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当作者告诉他小女孩所说的话时,他笑得那么甜,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心里。
这说明他非常爱鱼。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 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 蝴蝶会停在哪些花上?3.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请不要重复。
4. 填一填,读一读,再选择两个你已经理解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1)________(2)________5. 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不能重复)例: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1)蚂蚁在地上自由自在地________。
(2)小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________。
(3)小船在湖面自由自在地________。
(4)青蛙在田里自由自在地________。
(5)马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________。
6. 我来理解文中的重点句。
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然后游到了纸上”,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用下面哪个成语来概括?________A、心领神会B、胸有成竹C、跃然纸上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________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bà)了。
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哟(yō),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一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惟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
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1)把描写青年外貌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2)用横线画出青年看鱼和画鱼的句子。
(3)说那位青年“特别”,为什么“特别”?(4)女孩说,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为什么说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了?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答案】√,×,√,×,×,√,×,√【考点】拼音【解析】本题考查了汉字的正确读音,就得识字量大,做到见到就能拼出拼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鱼游到了纸上》课文原文及赏析《鱼游到了纸上》课文原文:星期天,我来到公园的莲花池边,看见一位青年正在画画。
他身材不高,头发乱蓬蓬的,裤腿上沾满了泥水。
他一会儿低头细看,一会儿快速挥笔,画得那么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不存在了。
我走过去一看,哇!他画的是一条鱼,一条栩栩如生的鱼,仿佛在纸上游动起来。
我惊奇地问:“叔叔,你怎么能把鱼画得这么活灵活现呢?”他抬起头,微微一笑,说:“因为我爱鱼,常常观察它们。
每一条鱼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姿态,我用心去感受,用笔去描绘。
”我仔细一看,果然,他画的每一条鱼都有着独特的形态和神态,有的活泼灵动,有的安静沉稳,仿佛真的在水中游动。
他的画笔下,鱼儿们的鳞片闪闪发光,尾巴轻轻摆动,眼睛炯炯有神。
“鱼游到了纸上。
”我忍不住赞叹道。
他笑了笑,说:“只有心中有鱼,才能让鱼游到纸上。
”赏析:《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位热爱画画、善于观察的青年的形象。
文章通过描述青年画鱼的过程和结果,强调了观察和热爱的重要性。
首先,文章通过对青年外貌和动作的描绘,展现了他专注、执着的艺术追求。
他的“头发乱蓬蓬的,裤腿上沾满了泥水”,这些细节描绘出他全身心投入画画的状态,形象生动。
其次,文章通过“我”与青年的对话,揭示了他画鱼活灵活现的原因——热爱和观察。
青年的话“因为我爱鱼,常常观察它们。
每一条鱼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姿态,我用心去感受,用笔去描绘。
”表达了他对艺术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
最后,文章以“鱼游到了纸上”这一形象的比喻,高度赞扬了青年的绘画技艺和艺术成就。
这句话也寓含了深刻的道理:只有心中有物,才能将其真实、生动地表现出来。
总的来说,《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以其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深刻的主题,启发孩子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鱼游到了纸上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鱼游到了纸上。
伸出你的食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鱼先写鱼头,再写鱼身,鱼尾要端平。
游的这一笔是弯钩,到的最后一笔是竖钩。
纸的最后一笔是斜钩。
一起读课题(生读)师:鱼游到了哪里,(再读)二.明确学习目标。
孩子们我们常说有目标才会有动力,才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首先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咱们来开火车读读学习目标吧)从你开始吧!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重点词句,感悟青年做事专注、执着的品质。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以及巧妙构思的技巧。
(谢谢你们)三.复习检测。
同学们明白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了吗?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还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下面老师就要来检测一下你们的学习情况了。
1.出示几组词语,抽读。
请你正确读出下面的词语,第一排谁来读,(你读得真准确),第二排.这位男生(声音真响亮)第三排(请你,你读出了词语的味道)愿你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能描绘出你们心中那条美丽的鱼,那片最美的风景(几笔勾画出一条完整的金鱼)最后,让我们带着对青年的深深的敬佩之情,再一次深情地读课题)到了纸上好了,孩子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谢谢大家。
再见!鱼游鱼游2.词语读准确了,谁能选用其中的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这位女同学,你用概括性的语言,说清了事情发生的地点,以及主要人物)还有谁补充,(你说,真好,你把内容说得特别具体了,向这样我们借助重点词语说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3.除此之外,课文的顺序你读懂了吗?(说得真清楚)。
4.小结第一课时收获。
看来上节课的收获还真不少,老师也帮大家梳理了一下咱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通过初读,我们认识了一位青年,他(举止特别画技高超)。
理清了一条思路(观看画鱼笔谈),还明白了一个关系(鱼先游到青年心里,再游到了纸上)。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七课鱼游到了纸上小练笔课后练习答案100字150字200字300字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七课鱼游到了纸上小练笔课后练习答案100字150字200字300字题目要求:“我好像看到了围观的人议论的情景,我想把它写下来。
”围观人的议论文\赵文杰在泉白如玉的金鱼缸边,有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在那里静静的画画,围观的人都在议论着。
有一位穿着裙子的女孩惊奇的说:“哟,金鱼游到纸上来啦!”一位戴着眼镜的教师说:“画得真像啊!”一位高大帅气的青年说:“画得真认真啊!”一位老人说:“太美了。
”一位朋友说:“画得像真的一样。
”一位叔叔说:“他一定是个天才!”一位小朋友说:“我也要学画画,长大了做一位画家。
”一位阿姨说:“这幅画要是参加比赛,一定能拿第一名。
”大家议论着,像开会一样,一个接一个的说着。
是也要像那位青年一样,做什么事都要一丝不苟。
两个阿姨在旁边议论说:“画得这么好,像是鱼在纸上游似的。
”几个小学生也纷纷议论起来:“啊!原来这不是真的鱼,而是画的,真是以假乱真。
”一位退休的老师说:“这个青年绘画才艺这么好,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画家。
”这时,一位背着手的老爷爷说:“这个青年将来一定能成才。
”一个很小的孩子惊奇的说:“鱼游到了纸上!”青年看了看议论的人们,微微的笑了。
今天,我依旧如往常那样来到了玉泉,但比平时晚了一些,这时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
我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位聋哑青年在画画。
有位跑步的老师停了下来,有位散步的老人停了下来,大家都来看青年人画画,有两个小孩也来凑热闹,看他们戴着红领巾,大概是小学生吧。
还有一位母亲怀里抱着一位婴儿,来看青年画画。
一位小女孩穿着漂亮的花裙子,扎着一个马尾辫,小男孩穿着一身非常帅气的衣服,那位老师穿着运动服,戴着眼镜,一双大眼睛,身体笔直;老人和那位母亲穿着短袖上衣和短裤。
青年的画还没画完,他们都用吃惊的目光看着那幅画,开始议论起来了。
老人说:“他画得真漂亮呀!”母亲说:“他简直就是个天才。
27 鱼游到了纸上每课一练
【字词荟萃】
1.读拼音,写词语。
qīnɡchèshǎnɡxīn yuè mùzàn tàn yì sī bù ɡǒu
( ) ( ) ( ) ( )
rónɡwéi yì tǐ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赞叹——似乎——惊奇——
反义词:清澈——活泼——一丝不苟——
【句段集锦】
1、读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的打“√”。
(1)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
(2)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
(3)他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
(4)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你真专心哪我忍不住轻声问他没想到他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我
(2)好骄傲的年轻人我正想着目光落到他胸前的厂徽上心不由得咯噔一跳福利工厂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课文链接】
本课是按的顺序叙述的。
文中采用了和
的写作方法描写聋哑青年的高超画技。
这两个方面反映了聋哑青年的和
的品质。
文中“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既是文章的题目,在文中又出现了三次,一次是,一次是
,第三次是作者与聋哑青年的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