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体育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1.54 KB
- 文档页数:4
第17课时(实现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具体要求)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具体要求。
教学重点: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难点: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具体途径。
一、导入新课:课堂提问:现阶段我国的体育目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
二、传授新知:1.基本途径:根据区域分类:①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环境条件与成员的需要与爱好,利用属于自己的余暇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以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
家庭体育是人生接受体育的起点,是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基础。
家庭体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增强体质、增进健康、防病祛病或降低医疗费用,还可以起到增强家庭凝聚力,促进家庭团结、和睦、幸福的作用。
②学校体育,是联结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桥梁,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在终身体育中起照核心作用。
③社区体育,是指以基层(微型)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根据形式分类:①体育教学,是一个传授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教育过程。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②体育锻炼,是人们自觉地从事体育活动的锻炼过程。
其主要目标是强身健体、增进健康、愉悦身心。
③运动训练:是为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其主要目标是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④运动竞赛:是以争取优胜为直接目的,以运动项目为内容,根据规则的要求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心理的相互竞赛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检查和促进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竞赛的质量与效果。
根据对象分类:①职工体育,是在工商企业和机关、团体的职工中开展的体育运动。
目的是为了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促使他们更加精力充沛地进行工作和生产。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教程》教案。
第17课。
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本部分将介绍《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教程》第17课的教案内容和教学目标。
对本节课的重要性进行解释,并概述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
本部分将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目标可以涵盖职业体能训练的理论知识、具体的动作技巧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等方面。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主要介绍其基本原理、具体动作和训练方法。
在进行说明和示范时,可以参考教材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讲解。
基本原理: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是一种针对坐式工作人群设计的训练方法,旨在改善工作人员的姿势和体能状况,减轻职业性疾病的风险。
通过坐姿训练,能够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和稳定性,预防和纠正腰背疼痛等职业性病症,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具体动作:动作一:坐姿直腿抬高。
坐在椅子上,双手放在座椅两侧,双腿伸直向前抬高到水平位置,然后放下。
重复10次,进行3组。
动作二:坐姿扭转。
坐在椅子上,双手放在肩膀后面,腰背挺直,然后慢慢扭转身体,同时转头看向背后。
保持姿势2秒钟,回到起始位置。
重复10次,进行3组。
训练方法:热身:可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颈部转动、手臂摆动等,以提高肌肉的灵活性和血液循环。
训练频率:建议每周进行3次,每次20-30分钟。
负荷控制:初学者可选择较轻的负荷进行训练,逐渐增加负荷的重量和难度。
姿势正确:在进行训练时,要保持姿势正确,注意呼吸顺畅,避免过度用力或猛烈动作。
通过本节课的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学员可以改善坐式工作的不良姿势,增强躯干肌群的力量和稳定性,预防职业性病症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本部分将列出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包括引导学生参与的讨论、实际操作和小组协作等活动。
可以提供教师指导和学生参与的方法和技巧。
本部分将介绍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方式和标准,包括对学生表现的评价、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可以提供具体的评价工具和指导原则。
第 17 课时编写者: 执教者执教时间教学目标1、体验球性,学习拍球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拍球的技能.发展手的小肌肉群与关节的协调、灵活性和时空感知能力2、感受拍球比赛的快乐,培养学习小篮球兴趣教学内容1、拍球比多2、游戏:看谁滚得远学习水平水平一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体验拍球的动作拍球时的时空感知能力教学过程一、常规教学1、师生问好2、检查人数3、安排见习生(不能参与剧烈活动的学生)二、游戏:拍球双多各队第一人在圈内拍球,其它同学数数。
失误后第二人进圈拍球,重新计数,依次进行。
最后比谁拍球次数多1、先分散自由练习2、左、右手拍球练习3、分组进行拍球比多练习教师总结、归纳三、看谁滚得远追赶小篮球,先把球向前滚出,同时去追这个球,看谁站在最远处就是谁为胜1、教师讲清游戏规则2、模仿练习3、集体比赛四、师生小结五、宣布下课第18 课时编写者: 执教者执教时间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灵活躲闪、快速敏捷的反应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成功的快乐和生动活泼的情绪教学内容2、游戏:贴膏药2、奔跑游戏:快乐大本营3、游戏:木头人学习水平水平一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体验活动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六、常规教学1、师生问好2、检查人数3、安排见习生(不能参与剧烈活动的学生)七、游戏:贴膏药学生分两组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八、奔跑游戏:快乐大本营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2、学生模仿练习3、集体练习、比赛4、师生互评九、放松游戏:“木头人”教师讲,学生练习十、教师小结十一、宣布下课第 19 课时编写者: 执教者执教时间教学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走步姿势,体验各种形式走步2、发展学生下肢练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学内容1、游戏:抓尾巴 2、不同走的游戏 3、跳长短绳学习水平水平一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体验各种不同的走法不同走时如何保持走的正确姿势教学过程十二、课堂常规的教育(集队问好、检查人数、安排见习生、布置内容)十三、游戏:抓尾巴根据班级情况分小组进行练习十四、跳长、短绳1、分散自由跳短绳2、分散花样跳绳3、双人合作花样跳4、6人一组跳长绳十五、走的游戏1、单人倒退走2、二人合作倒退走3、二人三足走4、用前脚掌走十六、放松活动十七、师生小结、下课第 20 课时编写者: 执教者执教时间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使学生初步掌握合理的背后过肩、肩上屈肘的投掷动作,体验正确姿势的身体感受、发展灵敏、反应、协调和力量素质,提高掷远的能力3、在集体与分散的活动中,培养与同伴的友好关系,表现出良好的合作行为教学内容1、游戏:切西瓜 2、掷远比赛 3、蛇形跑学习水平水平一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习背后过肩、肩上屈肘的投掷动作动作的协调教学过程十八、课堂常规的教育(集队问好、检查人数、安排见习生、布置内容)十九、游戏:切西瓜师生共同练习(队伍不能太长、要注意安全)二十、掷远比赛(注意安全)1、教师讲解正确的握投掷物的方法2、学生体会动作要领3、集体原地徒手做4、持物练习5、比一比,谁投得远6、生互评、师评二十一、蛇形跑1、分四组进行练习1次2、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3、师生互评二十二、师生小结、下课第 21 课时编写者: 执教者执教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奔跑游戏,培养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发展动作速度、灵巧和下肢力量素质,提高动作节奏和判断力2、培养学生对双脚跳跃游戏的活动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积极地、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教学内容1、游戏:大鱼网 2、模仿各种动物跳 3、双脚跳比远学习水平水平一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进一步了解双脚跳跃的正确动作动作的协调用力教学过程二十三、课堂常规的教育(集队问好、检查人数、安排见习生、布置内容)游戏:大鱼网根据班级情况分小组进行练习二十四、模仿各种动物跳5、袋鼠跳6、小兔跳7、青蛙跳荷叶二十五、双脚跳远比赛5、分散自由练习6、分组练习7、比赛(累计积分)二十六、放松活动二十七、师生小结、下课第 22 课时编写者: 执教者执教时间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前滚翻时,两脚蹬地伸腿、团身的基本动作,体会滚翻时身体各部位依次着地的正确方法。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教程教案第17课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训练方法和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坐姿工作带来的体能问题,提高工作生产效率,预防职业病。
教学内容1.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的概述–什么是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的作用和意义2.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姿势正确–动作标准–适度训练3.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的常见动作–脊柱伸展–肩部放松–腰部舒展4.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的训练方法–静态拉伸–动态拉伸–姿势训练5.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的注意事项–不要过度训练–注意呼吸–注意保护关节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习的兴趣。
2.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的概述,让学生了解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和作用。
–介绍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让学生明确在训练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3.演示与实践(30分钟)–演示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的常见动作,并让学生跟随演示进行实践。
–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标准,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4.综合训练(30分钟)–将多个动作组合起来进行综合训练,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体验到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的实际效果。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训练,增加互动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5.总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简要概括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的核心内容。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了解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的相关知识,并写一份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标准1.学生的动作是否标准,运动是否流畅。
2.学生对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的理解是否到位。
3.学生能否应用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通过讲解、演示、实践和综合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对坐姿类职业体能训练有个全面的了解。
第册体育学科第单元《队列队形:一列横队变两列横队》教学设计
总第课时主备教师王国帅
口令:“成二列横队——走!”
动作方法:先一、二报数,听到动令后,单数学生不动,双数同学左脚向后退一步,接着右脚后撤,顺势向右横跨一步,左脚向右脚靠拢,站在前一单数同学后面成立正姿势。
变换还原
由二列横队还原成一列横队。
听到:“成一列横队——走!”口令后,双数学生左脚向左前上方跨一步,右脚向左脚靠拢,在前列单数学生左侧成立正姿势。
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听讲动作方法和要领。
(2)学生集体练习。
(3)学生分组练习。
教师指导: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2)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
(3)教师给学生个别指导。
练习图示:
(1)教学
(2)分组练习。
科学版体育四年级《第17课武术:行进间弹踢冲拳、弹踢冲拳类组合》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科学版体育四年级《武术:行进间弹踢冲拳、弹踢冲拳类组合》教学设计。
教材以武术为主题,通过学习行进间弹踢冲拳和弹踢冲拳类组合,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本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行进间弹踢冲拳的学习,第二部分是弹踢冲拳类组合的练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体育基础,对基本的运动动作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武术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渐熟悉并喜欢上武术。
同时,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认识武术,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2.掌握行进间弹踢冲拳的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3.学会弹踢冲拳类组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行进间弹踢冲拳的动作要领,弹踢冲拳类组合的练习。
2.教学难点:行进间弹踢冲拳的连贯性和力度,弹踢冲拳类组合的团队协作。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2.分解法:将复杂动作分解成简单部分,逐一讲解和练习。
3.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武术。
4.集体练习法: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场地:宽敞的操场或体育馆。
2.教学器材:武术服装、武器(如剑、刀等)、音乐、标志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一段生动有趣的武术表演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武术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对武术有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行进间弹踢冲拳的动作图片或视频,讲解动作要领。
然后,教师示范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行进间弹踢冲拳。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第17课
学习阶段:水平二
学习目标:进行各种运球练习,并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
重点:掌握各种运球的方法和要领。
难点:在练习中发扬坚忍不拔的良好品质。
学习内容:各种运球练习
学习步骤:
一、自主活动、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行拿球。
2、集合队伍,讲解该课的学习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
3、带领学生进行胸前、头上点拨球练习和头部、腰部、跨下
绕球练习,熟悉球性,激发起学生的练习兴趣。
学生活动:1、能够有秩序地进行拿球,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
2、细心聆听观察老师的讲解示范,对老师的动作有一种欲望,
并能积极进行模仿练习,在练习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
尽量不掉球。
组织:四列横队: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掌握各种运球的方法和要领。
难点:在练习中发扬坚忍不拔的良好品质。
教师活动:1、由于学生拿到球后,比较兴奋,老师先做几个比较难的动
作示范,再组织学生自由模仿练习。
2、老师总结,万事开头难,鼓舞学生的斗志,激发学生学习
的欲望,再讲解示范简单的动作方法,组织学生练习。
(原地
左、右手变向运球练习,原地左、右手高、低运球练习,原
地左右手交替运球练习。
)
3、讲解示范运球急停急起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尝试,体验运
动中运动和静止的变化,应如何做才能较好控制好自己的球。
学生活动:1.细心观察聆听老师的讲解示范,积极进行模仿练习,。
2.通过老师的讲解,对篮球练习充满细心,斗志昂扬。
3.练习中能够相互观察比较,坚持不懈,认真积极完成老师
交代的任务,并且对自己的练习表现感到满意。
教师活动:总评此次课上学生的练习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学生活动:总结自己的得失,对自己的表现和进步感到愉悦。
组织:原地运球时队列同上,行进间绕篮球场进行。
三、创新延伸、展示技能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短绳练习,并回收器材
学生活动:认真完成短绳的练习,积极回收器材。
场地器材:篮球场一片、篮球36个、短绳36根
四、放松身心
健美操:(自编)
组织:成四列横队,散开---走
1、课后小结
2、安排回收器材
课后小结:
学生在篮球活动中,都基本上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相互观察模仿,比较,表现出了良好的上进心。
并且在练习中学生能够克服酸痛的困难,坚持到底完成学习目标,获得了极大的快乐。
春到四月,如火如荼,若诗似画,美到了极致,美到了令人心醉。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喜欢才女林徽因歌颂四月之美的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她将四月的万种风情描摹得淋漓尽致,读来如沐春风如饮甘露。
四月之美,美在清明。
时光刚刚跨入四月的门槛,清明就如期而至,“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是一种传承了数千年的古老文化,是一场活着的人祭奠逝去的祖先的亲情style。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每到清明,人们不会忘记在天堂的祖先,都会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即便远离故土,也会怀揣湿漉漉的心事回到乡下,挑拣一个最宜祭祀的日子,赶往祖先墓地,虔诚地献上一捧鲜花,点上几支香火,烧上一些纸钱,将祖先的坟墓装扮一新,以表达对已逝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清明时节,最容易勾起与已逝亲人一起度过的那些美好岁月的回忆,让人深刻体悟到亲情的可贵。
于是,亲情跨越了时空,泪水模糊了双眼。
在莹莹泪光中,就让活着的人好好活着,让已经逝去的人在天堂感到欣慰。
四月之美,美在祭祖的哀思,美在人间传递着的温情。
四月之美,美在谷雨。
“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清明过后,雨水增多,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
因此,谷雨是春播春种的关键时期。
在乡间,一到谷雨时节,村民们便忙了起来,
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处处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处处嘹亮起劳动的号角,处处律动着劳作的喜悦。
他们将生活的希望播撒,将幸福的种子栽种,早出晚归,乐而不疲,笑容满面。
他们洒下的是一粒粒咸涩的汗水,成就的将是整个秋天旷野上丰硕的果实。
累了,他们举头仰望绽开在湛蓝天空上多情的太阳;倦了,他们想一想等待在前方的耀眼金秋。
春风,贴着他们的身影吹过,将灼热的期盼和梦想带向遥远、遥远……他们劳动的姿势,仿佛在大地上书写一首生活的真爱长歌;他们奔忙的步伐,舞动出四月美妙和谐的韵律;他们洋溢在嘴角的笑意,仿佛闪烁在阳光下的一朵朵桃花。
四月之美,美在他们的不辍劳作,美在他们孜孜不倦地创造甜蜜生活的那颗淳朴心灵。
四月之美,美在花繁草盛。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四月,千芳竞放,姹紫嫣红,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相斗妍,好不热闹。
桃花,在多情春风的表白下双颊绯红,欲语还羞;梨花,一束束一簇簇,洋洋洒洒,热烈、雪白而纯情;樱花,怀揣粉红的梦想,轻轻摇落一地的深情。
地上的小草也不敢示弱,纷纷抬起挂着剔透露珠的绿色脑袋,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诱人的光泽。
四月的小草,已不再是初春时那样遥看近却无了,山坡、谷底、河畔、溪边,到处一派翠绿,尽情释放着勃勃的生机,大地好像悄悄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四月,无论伫立在哪个位置,抬眼,花枝摇曳春风中,群芳嫣然若笑脸;闭眼,馥郁的芳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直钻心底;低头,满目尽是绿色小草在招摇。
四月之美,美在百花盛开,美在绿草如茵。
最美人间四月天。
四月之美,美在娇燕呢喃着在天空画出的一道道优美弧线;四月之美,美在败落的花朵已经悄然被青涩的果取代;四月之美,美在孩子们放风筝时撒落在草地上的一串串清脆的笑声……就让我们在这人间最美的四月天,抛开烦恼和忧愁,紧跟春天的步伐,用心感悟尘世的万般美景,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