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5.1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课后作业人民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238.00 KB
- 文档页数:3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二5.1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作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人认为:“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
”这里的“现实目标”指的是()A.黄金和土地B.资本C.商品市场D.原材料【解析】本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现实目标”显然与当时社会各阶层狂热追求贵金属有关。
故选A项。
【答案】 A2.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
材料体现的是“黄金”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动机”,也就是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其余选项均不符合史实。
【答案】 D3.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首先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A.哥伦布B.迪亚士C.麦哲伦D.达·伽马【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认再现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首先发现美洲的是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船队分别到达非洲南端和印度,而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经过美洲,但在哥伦布之后。
故选A项。
【答案】 A4.“麦哲伦十字架”位于宿务岛东方的马克丹岛上。
这是麦哲伦到达菲律宾后登陆的第一个地方。
现在立于宿务市政府对面那座小神殿中的“麦哲伦十字架”(见下图)是后来当地教会为纪念麦哲伦而修建的。
菲律宾人此举是为了纪念他()A.完成了环球航行B.证明了地圆学说C.传播了西方文明D.带来了殖民灾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依据材料图片中“十字架”信息以及材料中“现在立于宿务市政府对面那座小神殿中的“麦哲伦十字架”,是后来当地教会为纪念麦哲伦而修建的”说明是从传播基督教的角度来说明的,故本题选择C项。
第1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1.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了探索新航路的旅程。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一切为了香料”②欧洲人的冒险精神③高额商业利润的诱惑④航海技术、造船技术、地理知识的进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③④2.“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
”完成这两件创举的航海家分别是( )A.哥伦布和迪亚士B.麦哲伦和迪亚士C.哥伦布和达·伽马D. 达·伽马和麦哲伦3.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传统的地区自治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
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
”该论断表达的主旨是( )A.新的大陆对人们充满诱惑B.世界逐渐走向政治经济一体化C.世界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D.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地联系加强4.以下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完整的是( )A.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追求黄金美梦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增加C.商业危机—东西商道断绝—商品价格猛涨D.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5.中餐在演变过程中,吸收大量外来的饮食材料和做法,如川菜、湘菜都以辣为名。
据考证,辣椒的原产地是墨西哥。
据此推断川菜、湘菜等菜系的出现应不早于(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6.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等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
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
“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革命的开展C.商业革命的影响D.亚洲人口的膨胀7.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
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中设宴招待。
”材料中的“英雄”是指(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8.“大发现是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共同扩张的结果,是双重扩张。
专题五ZHUANTIWU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已具备了()A.宗教动力B.社会根源D.交通条件,对黄金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即社会根源,故选B项。
2.1492年哥伦布登陆美洲,1497年达·伽马航向印度洋,1519年麦哲伦率船队开始环球航行,这些历史事件反映了()A.地中海时代被大西洋时代所取代B.欧亚陆地强国霸权的结束C.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题干反映的是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后商业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欧亚陆地强国霸权的结束,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14世纪,故C项错误;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还没有开始主宰世界,故D项错误。
3.新航路开辟之所以被认为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最主要的原因是()A.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B.人类开始由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走向整体世界C.证明了地圆学说,沟通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各地的文明开始交融会合,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故选B项。
4.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4倍多,粮食上涨了5倍,英、法、德等国的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2至2.5倍。
这一现象导致了()A.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国B.资产阶级实力上升C.封建主力量得到加强,欧洲各国物价上升是由价格革命引起的,而16世纪末的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与史实不符,均排除。
5.识读下列两幅有关新航路开辟的漫画:探究:(1)根据图1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西欧各国开辟新航路的直接原因。
?它在当时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土耳其的扩张阻断了西欧通过地中海到东方去的传统商路;西欧各国迫切希望获得东方的商品和黄金。
5 .1、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每课一练(2)(人民版必修2)1.(2012年1月蛙埠市一模25题)“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①全球史观②革命史观③文明史观④社会史观⑤现代化史观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2.(2011年12月北京东城区示范校31题)“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了。
”从这一变化中受益的国家不包括A.西班牙B.葡萄牙C.意大利D.英国3.(2011年11月枣庄三校期中16题)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这些“革命因素的发展”的最重要的作用是A. 出现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B. 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D. 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4.(2012年1月滨州期末9题)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
其描述的现象开始于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光荣革命” D.工业革命5.(2011年11月泰兴市期中12题)16世纪西班牙曾经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其原因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工业革命的进行B.对殖民地的掠夺C.经济危机的爆发D.与荷兰、英国的商业竞争6.(2011年9月安徽六校联考15题)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的文章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
专题五第1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杨志玖在《马可·波罗在中国》中说“《马可·波罗行纪》对十五世纪以来的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著名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曾熟读此书,并在其所读拉丁文《马可·波罗行纪》中加了45处的标记,他对中国和印度的文明富庶极为艳羡。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马可·波罗对东方的描述是完全真实可信的B.马可·波罗的游记是地理大发现的根本原因C.《马可·波罗行纪》最早是用中文写作的D.哥伦布受到《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是有确凿证据的2.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作用在于方便了西、葡两国作为重金属货币的传输漏斗——为了国内的消费,用新大陆发现的重金属货币换取东方的奢侈品。
据此可以推知,新航路开辟后()A.西、葡封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B.东方在贸易中占主导地位C.西、葡未实现有效的资本积累D.世界市场的雏形已经出现3. 17世纪初的西班牙劣币狂行,一夜之间黄金、白银都不知流到哪里去了,市场上充斥着劣质的铜币,用这些铜币去抢购粮食,会累坏体质虚弱的无产者,因为一口袋粮食恐怕需要一口袋铜币。
不无夸张的是买一支蜡烛要付出二倍的铜币。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罗马天主教会的盘剥B.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C.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D.欧洲商贸中心的转移4.“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造成欧洲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事件是()A.郑和下西洋B.宗教改革C.新航路开辟D.汽船发明5.一位历史学家写道:“在欧洲的海外殖民扩张中起最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材料意在说明()A.企业家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持B.企业家在远洋航行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C.企业家是鼓吹“寻金热”的主要代表人物D.工商业的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6.西班牙本土的物价,在16世纪初期到17世纪初期之间上涨了2~3倍;意大利的小麦等价格在1520—1599年提高了2.3倍;到16世纪末,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节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测试一、选择题1、农业文明时代,文明区域间相对封闭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水平的局限B.高山、大河、海岸、沙漠的阻隔C.沟通技术缺乏D.缺乏横向交流的驱动力2、下列哪项是欧洲的文明摇篮()3、14、15世纪,欧洲手工业生产中开始部分取代人力和畜力的新能源有()①风办②电力③水力④原子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4、西欧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因素有()①生产力水平的提升②社会分工的扩大③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④市场交换活动的频繁展开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下列关于“价格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B.它防碍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C.加速了社会的分化D.使封建地主势力衰落6、新航路开辟后,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的是()①里斯本②塞维利亚③安特卫普④伦敦A.①②③④B.②④C.②③D.①②③7 15、16世纪,欧洲“商业革命”不包括()A.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扩大经济往来B.商业资本控制了手工生产C.世界各地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D.欧洲同亚非之间的贸易扩大8、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的主要标志是()A.手工工场的出现B.剥削关系的出现C.商业资本的出现D.货币地租的出现9、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本质特征是()A.生产力水平的提升B.社会分工的扩大C.雇佣关系的形成D.社会经济的发展10、(高考题)新航路的开辟所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A.西、葡两国扩大了资本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C.扩大了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弱11、(高考题)人类曾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方,后来世界逐步连成一体,在此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交通事业的发展B.地理知识的积累C.资本主义制度的出现D.航海探险家的贡献二、非选择题12、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很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
课后提升训练十四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7·长春高一检测)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解析】选C。
新航路是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之后才开辟的,如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地圆学说等技术和理论上的突破,所以在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未超出地域限制主要是因为不具备跨区域交往的客观条件,故C正确。
【补偿训练】下图是《万国宇宙图》中的一幅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
图中的人们身体畸形,似妖似兽,丑恶可怕。
造成欧洲人这种认识的客观原因是( )A.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B.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C.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感到恐惧D.生产力水平低人类未进化完毕【解析】选A。
14世纪处于新航路开辟之前,此时世界各地彼此孤立,各文明之间没有交流,彼此之间并不了解,因此出现了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故选A。
2.“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
”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地理大发现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C.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D.清朝闭关锁国【解析】选A。
题干的意思是贪欲和权势欲可以推动历史的发展,正是对东方黄金的渴望,推动了地理大发现,从而使人类历史由分散孤立走向了日益联系的整体,故A正确。
3.(2017·重庆高一检测)某历史网站上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决定因素,下面是其中的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B.大批航海冒险家的涌现C.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天文、地理学的进步【解析】选C。
新航路开辟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但是从根本上考虑,其决定性因素应为经济根源,故C正确;A、B、D都是次要因素,故排除。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1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2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
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C )A.电影电视B.电报电话C.报刊杂志D.铁路交通【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具体历史现象的准确再认能力。
注意时间:近代社会;作用:大众化的传播媒介。
在中国报刊比电报电话出现要早。
2.“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
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 B )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②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地关注国事、天下事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④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结合重难点讲解,可知①②④可选,但报刊的发展却起不到扫除文盲的作用。
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如果此时你在广州,想要最快了解大会的实况,你可以借助的传媒是( B )A.报纸B.广播C.电视D.互联网【解析】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广播比报纸要快,故选B项。
4.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正式开播是在( B )A.南京B.上海C.哈尔滨D.北平【解析】1923年1月23日,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上海正式开播。
5.上海这个深受近代西方文明影响的城市因5年前世博会的举办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如果世博会上举办以“民国初年的上海”为主题的展览,以下情景不可能列入展览内容的是( A )A.看电视剧B.到徐园观看电影C.穿上中山装D.品尝西餐【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同步练习知识点一分散的文明1.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2.地理大发现前,欧洲人对东方人颇感神秘:如说恒河源头的印度人吃蛇,而且能活到400岁;……甚至认为印度洋的土地上是一个由人和动物两类怪物组成的世界。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①生产力水平的局限②自然条件的限制③缺乏沟通的技术④缺乏横向交流的驱动力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知识点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3.14~15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现象主要有()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②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③资本原始积累的开始④特权贸易公司大量出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欧洲商人购买原料分发给手工工匠进行生产,收回产品发放劳动报酬,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本质特征是()A.生产力水平的提高B.社会分工的扩大C.雇佣关系的形成D.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点三文明的链接5.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③开发土地资源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右图是16世纪初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它主要反映了()A.大西洋沿岸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B.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的贸易枢纽C.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D.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欧亚传统商路7.1522年9月6日,某国国王举行褒奖仪式,特地制作了一个地球仪,赠送给生还的18位勇士,说:“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
”该国王褒奖18位勇士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A.最早绕过非洲最南端,开辟了前往东方的航道B.横跨三大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C.第一次到达印度,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D.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8.有人说,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而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课后作业提升
一、选择题
1.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地,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
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 )
A.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B.世界各地大都处于隔绝闭塞状态
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
解析: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各大文明区域间相对封闭,从而导致对世界的认识局限于“某一局部”,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2.14~15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现象主要有( )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②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③资本原始积累的开始④特权贸易公司大量出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14~15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并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故A项符合题意;17世纪初,英、法、荷等国为控制国内外贸易而建立了特权贸易公司,故排除含④的选项。
答案:A
3.哥伦布曾经说:“谁拥有了黄金,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这一言论从本质上反映了( )
A.欧洲人迫切的生活需要
B.新航路开辟的客观原因
C.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因素
D.欧洲黄金产量严重不足
解析: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动机是获取东方的商品和黄金,是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符合“本质上反映”的限制条件。
答案:C
4.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特权贸易公司大量产生
C.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D.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解析:“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等信息,反映了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5.“价格革命”的后果之一是削弱了西欧封建地主阶级。
这主要是因为( )
A.固定货币地租贬值
B.地主阶级奢侈享乐
C.专制王权日益腐败
D.劳动人民渐趋贫困
解析:“价格革命”使金银贬值,封建地主因收取固定货币地租,购买能力进一步下降,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6.美洲印第安人后裔认为新航路开辟给他们带来的是“苦难”,主要是因为( )
A.美洲的烟草等作物传到欧洲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到美洲
C.美洲开始遭到欧洲殖民掠夺
D.欧洲移民大量进入美洲地区
解析:新航路开辟使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给新发现的美洲等地区带来严重危害,故C 项符合题意。
答案:C
7.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其主要表现有( )
①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②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③证明了人的力量的伟大④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宇宙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饮食结构的改变属于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不符合题干中“思想文化领域”的限制条件,故排除含①的A、B、C三项。
答案:D
8.右图是美国芝加哥为庆祝哥伦布航行到美洲400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
该邮票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最主要意义是( )
A.使人们开始发现美洲
B.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C.为西欧带来巨大财富
D.推动了早期殖民扩张
解析:哥伦布航行到美洲是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世界的重要一步,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极为深远,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属于“最主要意义”的范畴。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9.识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新兴的资产阶级要用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要把黄金用于奢华的生活享受。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三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此,有人认为新航路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殖民掠夺之路”。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因主要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①~④所代表的航线,并说明其时间。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析:第(1)问可依据材料一中“新兴的资产阶级”等信息,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等方面进行归纳;第(2)问中的“航线”应结合不同路线的附近地区等信息进行判断,“时间”可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第(3)问应联系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判断,进而从文明交流、市场联系、殖民掠夺三个角度进行说明。
答案:(1)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黄金需求量的日益增大;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
(2)①是1487~1488年迪亚士船队航行路线;②是1492~1493年哥伦布船队航行路线;③是1497年达·伽马船队航行路线;④是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航行路线。
(3)观点:正确。
理由:新航路的开辟使各个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引起的“商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萌芽和发展,导致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