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不饱和碳碳键的加成反应
- 格式:pptx
- 大小:13.70 MB
- 文档页数:98
1. 烯烃的分类:累积二烯烃(H 2C=C=CH 2)、孤立二烯烃、共轭二烯烃2. 烯烃的结构特征:未参与杂化的p 轨道与烯烃平面垂直。
如果吸收一定的能量,克服了p 轨道的结合力,顺式或反式可以互转。
C=C 键的平均键能为610.9kJ ·mol -1,C-C σ键的平均键能为347.3 kJ ·mol -1,因此 键的键能大约为263.6 kJ ·mol -1。
二元取代烯烃比一元取代烯烃稳定8.3~12.5 kJ ·mol -1。
所以烯烃取代越多越稳定。
1,3-丁二烯是一个平面型分子。
键长均匀化是共轭烯烃的共性。
3. 烯烃的物理性质含2~4个碳原子的烯烃是气体,含5~15个碳原子的烯烃为液体,高级烯烃为固体。
所有烯烃都不溶于水,所有烃(C 、H )都不溶于水。
燃烧时,火焰明亮。
在sp n 杂化轨道中,n 数值越小,s 性质越强。
由于s 电子靠近原子核,它比p电子与原子核结合得更紧,轨道的电负性越大,所以电负性大小次序为s>sp>sp 2>sp 3>p 。
即碳原子的电负性随杂化时s 成分的增大而增大。
烯烃由 于sp 2碳原子的电负性比sp 3碳原子的大,比烷烃容易极化,成为有偶极矩的分子。
以丙烯为例,甲基与双键碳原子相连的键易于极化,键电子偏向于sp 2碳原子,形成偶极,负极指向双键,正极位于甲基一边。
因此当烷烃和不饱和碳原子相连时,由于诱导效应与超共轭效应成为给电子基团。
第八章 烯烃 亲核加成 自由基加成 共轭加成①在abC=Cab类型的烯烃中,顺型异构体总是偶极分子,而且沸点较高。
这对于识别顺反异构体是很有用的。
②也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的方法测定相同基团之间的距离,以确定顺反异构体。
③核磁共振也是测定顺反异构体的有效方法。
共轭烯烃物理性质的特点:①紫外(电子)吸收光谱——向长波方向移动②易极化——折射率增高③趋于稳定——氢化热(烯烃催化加氢生成烷烃放出的热)降低。
7.2.2 不饱和烃-不饱和烃、乙烯与塑料学习聚焦知识精讲知识点01 乙烯乙烯1.物理性质乙烯为无色易燃气体,熔点-169℃,沸点℃,几乎不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是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基础原料。
2.乙烯的结构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电子式为,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CH2=CH2,球棍模型为,比例模型为,空间构型为平面形,即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键角(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
3.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可燃性乙烯在空气中的燃烧现象为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2=CH 2+3O 2−−−→点燃2CO 2+2H 2O 。
②与氧化剂反应 操作如右图。
现象:酸性KMnO 4溶液的紫色褪去。
结论:C 2H 4能被氧化剂KMnO 4氧化,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①概念: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②乙烯的加成反应a .常温下使溴水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2=CH 2+Br 2→CH 2Br —CH 2Br ;b .与H 2加成制乙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2=CH 2+H 2∆−−−→催化剂CH 3—CH 3; 乙烯水化法制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2=CH 2+H 2O −−−−−→催化剂加热、加压CH 3CH 2OH ; 与HCl 加成制氯乙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2=CH 2+HCl −−−→催化剂CH 3CH 2Cl 。
(3)聚合反应①聚合反应: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叫聚合反应。
②加聚反应:在聚合反应中,由不饱和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化合物的分子,这样的聚合反应同时也是加成反应,所以这种聚合反应又叫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
③乙烯的加聚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CH 2=CH 2−−−→催化剂[CH 2—CH 2]n ,产物均称为聚乙烯。
不饱和键和饱和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不饱和键和饱和键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种化学键类型,它们在分子结构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要了解不饱和键和饱和键之间的区别,首先需要了解它们各自的定义和特点。
1. 不饱和键不饱和键是指分子中含有双键或三键的化学键。
双键由两个原子之间共用两对电子形成,而三键则是三对电子共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不饱和键具有多余的电子,使得分子中的原子之间具有较强的化学亲和力,因而不饱和键的分子常常具有较高的活性。
饱和键主要存在于碳氢化合物中,如烷烃等。
在烷烃中,所有碳原子之间都是单键连接,形成了烷烃分子的结构。
饱和键的分子通常不具有太高的反应性,需要较高的温度或压力才能进行反应。
不饱和键的分子通常具有较高的活性,容易进行加成反应、消去反应等反应;而饱和键的分子通常不具有太高的反应性,需要更高的温度或压力才能进行反应。
第二篇示例:不饱和键和饱和键是有机化合物中两种常见的键结构,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不饱和键和饱和键的特点、区别以及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一、不饱和键的特点和结构不饱和键是指有机化合物中含有双键或三键的键结构。
双键是由两个碳原子之间的共价键连接而成,而三键是由三个碳原子之间的共价键连接而成。
不饱和键中的碳原子之间共享的电子密度更高,因此不饱和键比饱和键更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不饱和键的结构使得有机分子具有较高的反应性,多种化学反应如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和氧化反应都常发生在不饱和键上。
不饱和键在生物活性分子和药物分子中普遍存在,如双键结构存在于维生素A、维生素E等维生素中,三键结构存在于氨基酸等生物分子中。
饱和键的结构使得有机分子的稳定性较高,饱和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通常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饱和化合物在生活中常见,如甲烷、乙烷等烷烃都是饱和化合物,它们广泛存在于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
三、不饱和键和饱和键的区别1. 结构差异:不饱和键含有双键或三键,而饱和键只含有单键。
硅氢化反应:文献综述(XX 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XXX 214562)摘要:硅氢化反应是氢化物加到不饱和有机化合物上,从而生成各种有机硅化合物的反应。
硅氢加成反应自1947 年sommer 等人发现以来,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已经成为有机硅化学中应用最广、研究最多的一个反应。
由于硅一氢键主要向碳双键和碳三键加成, 生成水解稳定性好的硅碳键, 所以在硅单体、偶联剂、硅橡胶和许多含硅高分子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就硅氢化反应的机理及其应用做了一些讨论。
关键词:硅氢化反应 合成 有机硅前言硅氢加成反应是指Si-H 基与不饱和碳碳键的加成反应, 这是有机硅化学中研究最多的一个反应。
Si- H 基具有类似金属氢化物的性质, 比较活泼但又比金属氢化物稳定, 便于保存和使用; 能够与不饱和碳碳键进行加成反应, 生成水解稳定性好的Si C 键。
在催化剂作用下,在室温或稍高于室温的温度下即可进行。
因此,硅氢加成反应被广泛用于合成含硅聚合物[ 1- 2] 。
硅氢加成反应常用过渡金属作催化剂, 其中以铂的配合物最有效。
此类催化剂又分为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
对于均相催化剂, 由于可通过改变配位体来调节金属活性中心的立体效应或电子环境, 从而改变其活性和选择性, 所以发展较快[ 3- 4] 。
1硅氢加成反应的一般原理1.1简介硅氢加成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2, 3]:这里有两个技术关键: 首先, 要在硅胶表面形成Si —H 键。
可以将全羟基化的多孔硅胶改性, 将Si —OH 基转化为Si —H 基; 或者直接制备聚氢硅氧烷凝胶( HSiO 3/ 2) n [ 5 , 6] 。
也可以用化学蒸气沉积法( CVD) , 将1, 3, 5, 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覆盖在硅胶表面以形成Si —H 键。
另一个技术关键是提高硅氢加成反应的产率[ 7] 。
用含Si —H 键的化合物与末端链烯烃进行加成, 这是实验室获得均相Si —C 键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不饱和度2不饱和度2是指有机化合物中不饱和度的个数为2,也就是说,这种有机化合物中存在两个碳碳双键或一个碳碳三键。
不饱和度主要与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不饱和度2的相关知识。
一、概述不饱和度2是指有机化合物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或一个碳碳三键。
其中,碳碳双键比单键更加不稳定,容易发生烯丙基位的加成反应,也容易受到氧化等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不饱和度2的有机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例如:合成高分子材料、溶剂和清洁剂等。
二、不饱和度的性质1. 反应活性强:由于双键的存在,不饱和度2的有机化合物反应活性很强,容易发生加成、取代等反应。
2. 稳定性较差:由于双键结构的存在,不饱和度2的有机化合物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氧化等化学反应,导致化学结构性质发生变化。
3. 物理性质较优:不饱和度2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相对较小的分子量,物理性质较优,易于溶于有机溶剂中。
三、不饱和度2的应用1. 合成高分子材料:不饱和度2的有机化合物在高分子材料合成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例如:聚氨酯、聚酯等材料。
2. 溶剂:由于不饱和度2的有机化合物溶于许多有机溶剂中,因此在化学工业中,它们可以作为重要的工业溶剂。
3. 清洗剂:不饱和度2的有机化合物在清洗剂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清洗油污、垢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不饱和度2的安全与注意事项1. 不饱和度2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需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眼睛、口腔等敏感部位。
2. 不饱和度2的有机化合物容易发生化学反应,需要储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到潮湿的影响。
3. 不饱和度2的有机化合物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避免发生化学反应事故。
总的来说,不饱和度2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学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够合成高分子材料,还可以作为溶剂、清洗剂等使用。
不过,由于其反应活性强、稳定性较差,使用时需要格外注意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