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11-止血药

中药11-止血药

中药11-止血药
中药11-止血药

中药11-止血药

凡以制止机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本类药虽性味各异,但均能止血,并分别兼能清热凉血、化瘀、收涩及散寒温经等。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咯血、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及创伤出血等,兼治血热、血瘀、疮肿及胃寒等证。

1、凉血止血药:味或苦或甘而性均寒凉,能清血分之热而止血,主治血热妄行之出血证,过量滥用有留瘀之害。

2、化瘀止血药:性味虽各异,但却均能消散瘀血而止血,主治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证,有止血不留瘀之长,为治出血之佳品。

3、收敛止血药:味多涩,或质黏,或为炭类,性多平,或凉而不甚寒,虽善收涩止血,但有留瘀恋邪之弊,主治出血而无瘀滞者,若有瘀血或邪实者慎用。

4、温经止血药:性温热,能温脾阳、固冲脉而统摄血液,功善温经止血,主治脾不统血、冲脉失固之虚寒性出血。

大蓟

菊科蓟的干燥地上部分。

甘、苦,凉。归心、肝经。

本品甘苦性凉,入心、肝经。既善清血分热邪而凉血止血,为治血热出血之要药,又能散瘀解毒而消痈肿,为治痈肿疮毒所常用。

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1、血热咯血、衄血、吐血、崩漏、尿血。

2、热毒痈肿。

大蓟配小蓟:两药均性凉,工轻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同用则药力更强,治血热出血诸证及热毒疮肿。

小蓟

菊科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

甘、苦,凉。归心、肝经。

本品功似大蓟而力稍弱,亦为治血热及热毒疮肿所常用;兼能利尿,最善治尿血、血淋。

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1、血热尿血、血淋、咯血、衄血、吐血及崩漏。

2、热毒痈肿。

地榆

蔷薇科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

苦、酸,微寒。归肝、胃、大肠经。

本品苦寒泄降,味酸收敛,作用偏于下焦。既善泄热凉血、收敛止血,治血热妄行,特别是下焦出血;又能泻火解毒、敛疮,治烫伤及疮疡。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1、血热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痔血、崩漏及月经过多。

2、烫伤,湿疹,皮肤溃烂,疮疡肿毒。

地榆配槐角:地榆微寒,善清下焦血分之热而凉血止血;槐解微寒,善清大肠之火而凉血止血。两药相合,可治血热出血诸证,尤宜痔疮出血及便血。

对于大面积烧伤,不宜使用地榆制剂外涂,以防其所含水解型鞣质被机体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白茅根

禾本科白茅的干燥根茎。

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本品甘寒清利。入血分,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妄行之诸出血证;入气分,能清肺胃蕴热而生津止呕,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哕及肺热咳嗽;入膀胱经,能清利湿热而利尿,治血淋、热淋、小便不利、小肿及湿热黄疸等。并具甘寒而不腻膈伤胃、利尿而不伤津之特点。

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

1、血热衄血、咯血、咳血、吐血及尿血等证。

2、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

3、血淋,热淋,小便不利,水肿,湿热黄疸。

以鲜品为佳。

白及

兰科白及的干燥块茎。

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

本品甘涩质黏,苦寒清泄,入肺、肝、胃经。既善收敛止血,治体内外诸出血证;又兼益肺,最宜治肺胃损伤之咯血、吐血,并治肺痈咳吐脓血;还善消肿生肌,治痈疽疮疡,初起未脓服之可消,溃久不敛外敷可愈;治烫伤、皮肤皲裂、肛裂,外用可促进创口愈合。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1、咯血,咯血,衄血,吐血,外伤出血。

2、疮痈肿毒,烫伤,手足皲裂,肛裂。

3、肺痈而咳吐腥痰脓血日渐减少者。

白及配三七:白及微寒黏涩,功善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三七性温,功善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且不伤正。两药相合,行止并施,止血力增强而不留瘀,可治各种出血,内服外用皆宜。

白及配乌贼骨:白及微寒黏涩,功能收敛止血、生肌;乌贼骨微温燥涩,功能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敛疮。两药相合,不但止血力强,且促进溃疡愈合,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之吐血、便血效佳。

反乌头。

三七

五加科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本品苦泄温通,甘能补虚,行止兼备,主泄兼补。入肝、胃经,既善化瘀而止血,又善活血而止痛,还兼能补虚而强体,具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之长,为治出血、瘀血诸证之良药。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1、体内外各种出血病证。

2、跌打损伤,瘀滞肿痛。

3、胸腹刺痛。

本品有止血、抗血栓、扩张血管、降血压、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抗心律失常、抗炎、镇痛、镇静、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调节糖代谢、保肝、抗衰老、抗辐射、抗菌及抗肿瘤等作用。

茜草

茜草科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苦,寒。归肝经。

本品苦寒泄降,专入肝经血分。既善凉血止血,又善活血祛瘀,且炒炭与生用功异。炒炭善化瘀凉血而止血,治血瘀夹热之出血;生用则活血凉血而化瘀通经,治血瘀有热之经闭痛经及跌打瘀肿。

凉血止血,活血祛瘀。

1、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等。

2、经闭,痛经,跌打肿痛,痹证关节痛。

止血宜炒炭用,活血祛瘀则生用或酒炒用。

蒲黄

香蒲科狭叶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其他植物的干燥花粉。

甘、平。入肝、心包经。

本品甘缓不峻,性平不偏,入肝与心包经,生用与炒用功别。生用活血化瘀止血,兼利尿,主治各种内外出血,虽无论寒热均可,但最宜尿血;并治心腹瘀血痛、瘀血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肿痛及血淋涩痛。炒炭主以收涩,略兼化瘀,止血力较强,亦治各种出血。

收敛止血,活血祛瘀,利尿。

1、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

2、血瘀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

3、血淋涩痛。

蒲黄配五灵脂:蒲黄性平,生用活血化瘀而止血,炒用收涩止血略兼化瘀;五灵脂性温,生用活血止痛,炒用功偏化瘀止血。两药相合,无论生用炒用均能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善治血瘀胸胁心腹诸痛及血瘀出血。

包煎。止血宜炒炭用,活血宜生用。

生蒲黄有收缩子宫作用,故孕妇忌服。

本品人促进血凝、止血、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降血压、抗心肌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兴奋子宫、抗炎及镇痛等作用。

艾叶

菊科艾的干燥叶。

辛、苦,温。归肝、脾、肾经。

本品辛香行散,苦燥温通,入肝、脾、肾经,生用与炒炭功异。既温经脉、理气血而止血,治虚寒性出血,尤宜妇女崩漏、胎漏;又散寒湿、暖子宫而止痛,治经寒痛经、月经不调,寒湿带下、宫冷不孕及脘腹冷痛。此外,外用治湿疹瘙痒,可收燥湿痒之功;用于温灸,可收温经止痛之效。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1、虚寒性崩漏下血、胎漏等。

2、经寒痛经、月经不调,带下清稀,宫冷不孕。

3、脘腹冷痛。

4、外用治湿疹瘙痒,并用于温灸。

艾叶配阿胶:艾叶性温,功善散寒暖宫、温经止血,并能调经安胎;阿胶性平,功能养血止血。两药相合,既养血止血,又散寒暖宫调经,治崩漏下血属血虚有寒之证。

温经止血宜炒炭用,散寒止痛宜生用。

槐花

豆科槐的干燥花及花蕾。

苦,微寒。归肝、大肠经。

本品味苦性微寒,入肝与大肠经,虽清泄,但质轻。既善清热凉血而止血,治血热出血,尤宜便血与痔疮出血;又善清泻肝火,治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等。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1、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证,尤宜便血、痔疮出血。

2、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

止血宜炒炭,泻火宜生用。

侧柏叶

柏科侧柏的干燥枝梢及叶。

苦、涩,微寒。归肺、肝、大肠经。

本品苦寒清泄,味涩质黏,入肺、肝、大肠经,善清凉收敛。能凉血、收敛而止血,治内外伤出血,属血者宜用,属虚寒者须炒炭;能清肺化痰而止咳,治肺热痰多咳喘。此外,外用还可治烫伤与脱发。

凉血止血,祛痰止咳。

1、各种出血证。

2、肺热咳喘痰多。

3、外用治烫伤及脱发。

止血多炒炭用,化痰止咳宜生用。

本品多服久服可导致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故不宜过量或过久服用。

苎麻根

荨麻科苎麻的干燥根和根茎。

甘,寒。归心、肝经。

本品甘寒清利,入心、肝经。既善凉血而止血,治血热出血诸证,又善清热而安胎,治胎热之胎漏、胎动不安,还能利尿解毒,治湿热淋痛及热毒疮肿。

凉血止血,清热安胎,利尿,解毒。

1、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

中药 止血药

中药11-止血药 凡以制止机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本类药虽性味各异,但均能止血,并分别兼能清热凉血、化瘀、收涩及散寒温经等。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咯血、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及创伤出血等,兼治血热、血瘀、疮肿及胃寒等证。 1、凉血止血药:味或苦或甘而性均寒凉,能清血分之热而止血,主治血热妄行之出血证,过量滥用有留瘀之害。 2、化瘀止血药:性味虽各异,但却均能消散瘀血而止血,主治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证,有止血不留瘀之长,为治出血之佳品。 3、收敛止血药:味多涩,或质黏,或为炭类,性多平,或凉而不甚寒,虽善收涩止血,但有留瘀恋邪之弊,主治出血而无瘀滞者,若有瘀血或邪实者慎用。 4、温经止血药:性温热,能温脾阳、固冲脉而统摄血液,功善温经止血,主治脾不统血、冲脉失固之虚寒性出血。 大蓟 菊科蓟的干燥地上部分。 甘、苦,凉。归心、肝经。 本品甘苦性凉,入心、肝经。既善清血分热邪而凉血止血,为治血热出血之要药,又能散瘀解毒而消痈肿,为治痈肿疮毒所常用。 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1、血热咯血、衄血、吐血、崩漏、尿血。 2、热毒痈肿。 大蓟配小蓟:两药均性凉,工轻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同用则药力更强,治血热出血诸证及热毒疮肿。 小蓟 菊科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 甘、苦,凉。归心、肝经。 本品功似大蓟而力稍弱,亦为治血热及热毒疮肿所常用;兼能利尿,最善治尿血、血淋。 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1、血热尿血、血淋、咯血、衄血、吐血及崩漏。 2、热毒痈肿。 地榆 蔷薇科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 苦、酸,微寒。归肝、胃、大肠经。 本品苦寒泄降,味酸收敛,作用偏于下焦。既善泄热凉血、收敛止血,治血热妄行,特别是下焦出血;又能泻火解毒、敛疮,治烫伤及疮疡。

常用止血药

常用的止血药有哪些? 常用的止血药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三种:①直接作用于血管的药物;②改善和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的药物; ③抗纤维蛋白溶解的药物(简称抗纤溶药)。现分别介绍如下: (1)直接作用于血管的药物有:①安络血,又名安特诺新,主要通过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使断裂的毛细血管回缩,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临床上主要用于鼻出血、咯血、血尿、视网膜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安络血常与维生素C合用以产生协同止血的作用。成人口服安络血每次2.5~5毫克,每日3次,儿童减半。肌注安络血每次10毫克,每日2~3次,儿童减半。②脑垂体后叶素。本品含催产素和加压素。加压素能直接作用血管平滑肌,使毛细血管、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由于肺小动脉收缩,可减少肺内血流量,降低肺静脉压力,有利于肺血管破裂处的血栓形成而达到止血。本品还可用于门脉压增高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静脉滴注每次10~20毫克,加入生理盐水250~500毫升中缓慢滴注。 (2)改善和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的药物有:①维生素K1,是参与肝内凝血酶原合成的必要物质。故本品适用于由维生素K缺乏所引起的各种出血疾患,如低凝血酶原血症、阻塞性黄疸及胆瘘患者手术前、新生儿出血性素质。由于本品可选择性地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故对各种原因所致的胃肠道、胆道平滑肌痉挛所引起的疼痛有解痉止痛作用。②止血敏(止血定),可增加血小板数量,并可增强其聚集性和粘附性,促使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加速血块收缩,还可增强毛细管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减少血液渗出。故可用于防治外科手术出血、紫癜,以及脑、肺、肝、消化道、泌尿道、眼底、齿龈等的出血。 (3)抗纤溶药物有:①6-氨基己酸,对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激活因子产生竞争性抑制,使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能被激活为纤维蛋白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而达到止血目的。常用于外科手术出血、妇产科出血及肝硬化出血等。②抗血纤溶芳酸(氨甲苯酸),止血原理与6-氨基己酸相同,但效果比之强4~5借,对一般性渗血效果较好。 活动性出血的征象:1心率、脉搏、呼吸的加快,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 2持续性出血会引起血压下降,补液后血压不升或回升 3手脚发凉,出冷汗,面色苍白白,胸闷气促 4胸膜腔内大量出血查体表现为胸部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低,胸膜腔穿刺抽血很快凝固5每小时引流量大于300ml,持续3h 6血红蛋白、血球压积持续降低

《中药药理学》第十四章止血药授课教案

《中药药理学》第十四章止血药授课教案

第十四章止血药 第一节概述 凡能促进血液凝固,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称为止血药。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导致的出血证,如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紫癜及创伤出血。根据止血药的主要性能,大体分为凉血止血(大蓟、小蓟地榆等)、化瘀止血(三七、茜草等)、收敛止血(白及、仙鹤草等)、温经止血(艾叶、炮姜等)四类。 现代医学将出血分为破裂性出血和漏出性出血两种。破裂性出血常见于心脏和较大的血管,一般出血量较多。另外,创伤性出血亦是出血的常见原因。出血较迅速,若出血量超过循环血量的20-25%可发生失血性休克。 漏出性出血主要因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静脉通透性增加,血液经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受损的基底膜漏出于血管外,称为漏出性出血。出血比较缓慢,出血量较少。 血管受损——缺氧、毒素、败血症等;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再障、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此外,血小板先天性功能障碍,血小板黏附和黏附能力缺陷等亦是漏出性出血的原因。

凝血因子障碍——先天性的,如血友病Ⅷ、Ⅸ缺乏;肝脏病变引起的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V因子的减少等。 血液的生理存在凝血和抗凝血两种对立统一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以保持动态平衡,使血液能在血管内不停地流动,也能在损伤的局部迅速凝血止血。 止血药基本作用环节主要如下: 一、作用于局部血管 槐花收缩局部小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性; 三七、小蓟、紫珠收缩局部小血管; 白茅根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二、促凝血因子生成 大蓟促进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小蓟含有凝血酶样活性物质;三七增加凝血酶含量;白茅根促进凝血酶原生成;艾叶、茜草等促进凝血过程而止血。 三、作用于血小板 三七增加血小板数,提高血小板的黏附性,促进血小板释放、聚集;白及增强血小板因子Ⅲ的活性;地榆增加血小板功能;蒲黄、小蓟、紫珠、仙鹤草等增加血小板数而止血。 四、抗纤维蛋白溶解 白芨、紫珠、小蓟、艾叶抗纤维蛋白溶解而止血。 第二节常用药物

止血药练习题

止血药 一、A1 1、具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特点的药物是 A、茜草 B、大蓟 C、蒲黄 D、三七 E、白及 2、为妇科调经要药的药物是 A、槐花 B、白茅根 C、苎麻根 D、茜草 E、凌霄花 3、蒲黄的功效是 A、止血,化瘀,通淋 B、止血,温胃,行气 C、止血,敛肺,下气 D、止血,敛肺,止咳 E、止泻,活血,定痛 4、蒲黄入汤剂,其用法是 A、先煎 B、后下 C、冲服 D、布包煎 E、久煎 5、对于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兼有瘀滞者,多选用的药物是 A、三七、白及 B、蒲黄、茜草 C、白及、仙鹤草 D、血余炭、槐花 E、地榆、藕节 6、除香附外,下列何药亦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A、茜草 B、蒲黄 C、白及 D、三七 E、地榆

B、月经不调 C、宫冷不孕 D、皮疹瘙痒 E、妊娠恶阻 8、治疗下焦虚寒,腹中冷痛,月经下血不止,当选用的药物是 A、地榆 B、茜草 C、艾叶 D、干姜 E、侧柏叶 9、既能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又能外用祛湿止痒的药物是 A、桑叶 B、旋覆花 C、蒲黄 D、艾叶 E、款冬花 10、既能收敛止血,又能消肿生肌的药物是 A、三七 B、茜草 C、白及 D、蒲黄 E、白茅根 11、“十八反”中,白及与下列何种药物相反 A、甘草 B、乌头 C、藜芦 D、甘遂 E、芫花 12、既能收敛止血,止痢,又能截疟,补虚的药物是 A、苦楝皮 B、沙苑子 C、侧柏叶 D、仙鹤草 E、三七 13、下列药物中,哪一味是收敛止血药 A、仙鹤草 B、三七 C、小蓟

14、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散瘀解毒消痈的药物是 A、生地黄、牡丹皮 B、赤芍、紫草 C、金银花、连翘 D、大蓟、小蓟 E、侧柏叶、茜草 15、有凉血止血散瘀之功,尤宜用于尿血的药物是 A、白茅根 B、小蓟 C、血余炭 D、地榆 E、茜草 16、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散瘀解毒消痈的药物是 A、白茅根 B、板蓝根 C、大蓟 D、仙鹤草 E、漏芦 17、内服善于治疗下焦血热出血证,外用又能疗烫伤、湿疹的药物是 A、栀子 B、地肤子 C、紫花地丁 D、地榆 E、白及 18、以下哪组药均可用于治疗水火烫伤 A、地榆、槐角、小蓟 B、地榆、大黄、虎杖 C、大黄、芒硝、丹参 D、黄芩、黄连、黄柏 E、紫草、地榆、郁金 19、既能凉血止血,又能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的药物是 A、大蓟 B、茜草 C、侧柏叶 D、地榆 E、三七 20、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清热利尿,清肺胃热的药物是 A、大蓟

临床常用的七大类止血药完整版

临床常用的七大类止血 药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临床常用的七大类止血药总结 常用止血药物分类 一、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物 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三、凝血酶 四、促进凝血因子活化药物 五、其他 1、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 垂体后叶素 应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溃疡,急性胃粘膜损伤,贲门黏膜撕裂。 药理:含加压素及催产素,加压素使肠系膜动脉和肝动脉收缩,减少门静脉和肝动脉血流量,使门脉压降低。(可收缩冠状动脉,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及肺心病患者慎用) 用法:5~10U加入GS 40 ml iv,再用10~20U加入GS 500 ml ivgtt(10~20滴每分钟)维持72小时。必要时可加入硝酸甘油5~10 mg。 去甲肾上腺素 应用:局部止血 药理:作用于胃肠道黏膜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使其强烈收缩 用法:16 mg溶于200 ml冰冻NS,50 ml/次,每2~4h口服一次;或200 ml滴入胃管内,若30 min后出血不止可重复1~3次 生长抑素

应用: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食破 药理:选择性直接作用于内脏血管平滑肌,使其血管收缩,从而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抑制胃肠道激素的病理性分泌过多 用法: 1.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是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开始先静推250μg,3~5min内),继以250μg/h静滴,止血后应连续给药48~72 h; 2.胰、胆、肠瘘250μg/h静滴,直至瘘管闭合,闭合后继用1~3d; 3.急性胰腺炎:250μg/h,连续72~120 h;预防胰腺手术并发症连续用5d;对行ERCP检查者应于术前2~3h就开始使用本品。 卡巴克洛/卡洛柳钠 应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出血,如ITP、视网膜出血、慢性肺出血、胃肠出血、鼻出血、咯血、血尿,痔出血、子宫出血、脑溢血 药理: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缩短止血时间 用法:5~10 mg bid/tid im;严重出血10~20 mg q2~4h im 酚磺乙胺(止血敏) 应用:1.防治手术前后的出血;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ITP)、过敏性紫癜 ( HSP );3.其他原因出血:包括胃肠道出血 药理: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管收缩,出血时间缩短、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 用法:ivgtt:每日4~8 g,分2次 2、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中药药理学》答案

《中药药理学》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1.枳实有效成分中具有α-受体兴奋作用的是 A.柚皮甙 B.忍冬甙 C.新橙皮甙D.对羟福林 E.右旋柠檬烯 2.解表药解热作用主要通过哪些作用产生? A.发汗或促进发汗 B.抗菌抗病毒 C.抗炎D.以上均是 E.与上述作用均无关3.目前认为黄芩抗过敏作用机理为 A.抗组胺和乙酰胆碱 B.直接松弛肠平滑肌 C.抑制过敏递质的释放 D.A和C E.A、B和C 4.天麻中枢抑制作用不包括 A.镇痛 B.镇静 C.解热 D.抗惊厥 E.以上均不是 5.大多数收涩药含有以下成分 A.生物碱 B.挥发油 C.无机盐D.皂甙 E.鞣质、有机酸 6.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效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A.人参 B.当归 C.附子 D.枳壳 E.白术 7.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茵陈炔酮 B.β-蒎烯 C.6、7-二甲氧基香豆素 D.茵陈黄酮 E.绿原酸 8.川芎扩张冠脉的有效成分是 A. 蒿本内酯 B.川芎哚 C.川芎挥发油 D. 阿魏酸E.川芎嗪 9.温里药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表现在 A.改善房室传导 B.恢复窦性心律 C.加快心率 D.降低异博定中毒死亡率 E.以上均有 10.使血管收缩而产生止血作用的止血药是。 A.白芨 B.艾叶 C.三七 D.仙鹤草 E.茜草 11.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是 A.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B.用现代医学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 C.以药物的选择性作用作为分类依据 D.A和B E.A、B和C 12.妊娠忌服药大多是 A.有致畸作用 B.毒性较强 C.药性峻烈 D.A和B E.A、B和C13.秦艽碱甲对糖代谢的影响表现在 A.血糖 B.血脂 C.肝糖元 D.A和C E.B和C 14.温里药不具备下列哪种作用? A.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 B.抗胃溃疡 C.刺激消化液分泌 D.镇吐 E.增加胃肠蠕动,排出胃肠胀气 15.泽泻的利尿作用与采收季节的关系是 A.春季采收作用强 B.夏季采收作用强 C.秋季采收作用强 D.冬季采收作用强 E.一年四季采收作用相同 16.能增加血液中凝血酶活性而止血的止血药是 A.三七 B.白芨 C.紫珠草 D.地榆 E.仙鹤草 17.酸枣仁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11 止血药26味

止血药 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为主的药物,称止血药。 止血药均入血分,因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故本类药物以归心、肝、脾经为主,尤以归心、肝二经者为多。均具有止血作用。因其药性有寒、温、散、敛之异,故本章药物的功效分别有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之别。 止血药主要用治咯血、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以及外伤出血等体内外各种出血病证。 出血之证,病因不同,病情有异,部位有别,因此,止血药物的应用,必须根据出血的不同原因和病情,进行相应的选择和必要的配伍,以期标本兼顾。如血热妄行而出血者,宜选用凉血止血药,并配伍清热泻火、清热凉血药;阴虚火旺、阴虚阳亢而出血者,宜配伍滋阴降火、滋阴潜阳的药物;若瘀血内阻,血不循经而出血者,宜选用化瘀止血药,并配伍行气活血药;虚寒性出血,宜选用温经止血药或收敛止血药,并配伍益气健脾、温阳药。根据前贤“下血必升举,吐衄必降气”的用药经验,故对于便血、崩漏等下部出血病证,应适当配伍升举之品;而对于衄血、吐血等上部出血病证,可适当配伍降气之品。 “止血不留瘀”,这是运用止血药必须始终注意的问题。而凉血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易凉遏恋邪,有止血留瘀之弊,故出血兼有瘀滞者不宜单独使用。若出血过多,气随血脱者,当急投大补元气之药,以挽救气脱危侯。 根据前人的用药经验,止血药多炒炭用。一般而言,炒炭后其性变苦、涩,可增强止血之效,但并非所有的止血药均宜炒炭用,有些止血药炒炭后,止血作用并不增强,反而降低,故仍以生品或鲜用为佳。因此,止血药是否炒炭用,应视具体药物而定,不可一概而论,总以提高疗效为原则。 收敛止血药 本类药物大多味涩,或为炭类、或质粘,故能收敛止血。广泛用于各种出血病证。 然其收涩,有留瘀恋邪之弊,临证每多配化瘀止血药或活血祛瘀药同用。对于出血有瘀或出血初期邪实者,当慎用之。(多用于邪气不盛之出血) 仙鹤草 【性能】苦、涩,平。归心、肝经。 【功效】收敛止血,解毒,杀虫。(止痢,截疟,补虚)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大剂量可用至30~60g 。外用适量。 【应用】 1.出血证。2.腹泻、痢疾。3.疟疾寒热。4.脱力劳伤。5. 能解毒杀虫,可用治等疮疖痈肿、阴痒带下。 白及 【性能】苦、甘、涩,平。归肺、胃、肝经。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大剂量可用至30g;亦可入丸、散,入散剂,每次用2~5g;研末吞服,每次1.5~3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 【应用】 1.出血证。2.痈肿疮疡、手足皲裂、水火烫伤。 棕榈炭 【性能】苦、涩,平。归肝、肺、大肠经。 【功效】收敛止血。 【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服1~1.5g 。

临床常用的七大类止血药

临床常用的七大类止血药总结 常用止血药物分类 一、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物 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三、凝血酶 四、促进凝血因子活化药物 五、其他 1、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 垂体后叶素 应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溃疡,急性胃粘膜损伤,贲门黏膜撕裂。 药理:含加压素及催产素,加压素使肠系膜动脉和肝动脉收缩,减少门静脉和肝动脉血流量,使门脉压降低。(可收缩冠状动脉,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及肺心病患者慎用) 用法:5~10U加入GS 40 ml iv,再用10~20U加入GS 500 ml ivgtt (10~20滴每分钟)维持72小时。必要时可加入硝酸甘油5~10 mg。去甲肾上腺素 应用:局部止血 药理:作用于胃肠道黏膜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使其强烈收缩 用法:16 mg溶于200 ml冰冻NS,50 ml/次,每2~4h口服一次;或200 ml滴入胃管内,若30 min后出血不止可重复1~3次

生长抑素 应用: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食破 药理:选择性直接作用于内脏血管平滑肌,使其血管收缩,从而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抑制胃肠道激素的病理性分泌过多用法: 1.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是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开始先静推250 μg,3~5min内),继以250 μg/h静滴,止血后应连续给药48~72 h; 2.胰、胆、肠瘘250 μg/h静滴,直至瘘管闭合,闭合后继用1~3d; 3.急性胰腺炎:250 μg/h,连续72~120 h;预防胰腺手术并发症连续用5d;对行ERCP检查者应于术前2~3h就开始使用本品。 卡巴克洛/卡洛柳钠 应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出血,如ITP、视网膜出血、慢性肺出血、胃肠出血、鼻出血、咯血、血尿,痔出血、子宫出血、脑溢血 药理: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缩短止血时间 用法:5~10 mg bid/tid im;严重出血10~20 mg q2~4h im 酚磺乙胺(止血敏) 应用:1.防治手术前后的出血;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ITP)、过敏性紫癜( HSP );3.其他原因出血:包括胃肠道出血 药理: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管收缩,出血时间缩短、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

第十一章 止血药

第十一章: 1、【选择】A.凉血止血,解毒消痈 B.凉血收敛,止血疗疮 C.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D.凉血止血解毒散瘀 E.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地榆的功效:C.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小蓟的功效:A.凉血止血,解毒消痈(按七版教材还有散瘀、利尿通淋) 2、【选择】A.白茅根 B.苎麻根 C.侧柏叶 D.紫珠 E.仙鹤草 治疗胃热呕哕,宜选用:A.白茅根 治疗热病烦渴,宜选用:A.白茅根 侧柏叶:清肺化痰止咳,生发乌发 白茅根:清肺胃热,清热利尿 3、【多选】A.凉血止血 B.解毒杀虫 C.截疟 D.止痢 仙鹤草的功效有:B.解毒杀虫、C.截疟、D.止痢(仙鹤草→收敛止血药) 4、【单选】A.茜草 B.白及 C.蒲黄 D.炮姜 对于出血证,无论属寒属热,有无瘀血皆可随证配伍使用的药物是:C.蒲黄 5、【选择】A.仙鹤草 B.紫珠 C.血余炭 D.棕榈炭 既能收敛止血,又能凉血止血:B.紫珠 既能收敛止血,又能化瘀止血:C.血余炭 6、【单选】A.大黄 B.地榆 C.黄芩 D.紫珠 E.荆芥 主治肺胃出血的药物是:D.紫珠 7、【多选】A.蒲黄 B.小蓟 C.白茅根 D.血余炭 既能止血,又能利尿的有:A.蒲黄、B.小蓟、C.白茅根、D.血余炭 第十二章: 1、【多选】A.郁金 B.没药 C.五灵脂 D.姜黄 既能活血,又能行气的药物:A.郁金、D.姜黄 (注意:没药不能行气!) 2、【单选】A.泽兰 B.牛膝 C.益母草 D.瞿麦 E.大蓟 功能活血利尿,兼可清热解毒的药是:C.益母草 3、【多选】A.阿胶 B.鸡血藤 C.丹参 D.当归 既补血,又活血的药物是:B.鸡血藤、D.当归(注意:丹参不要选!) 4、【多选】A.木通 B.通草 C.穿山甲 D.王不留行 具有通经下乳功效的药物是:A.木通、C.穿山甲、D.王不留行(注意:通草是通气下乳!) 5、【选择】A.郁金 B.苏木 C.降香 D.牛膝 E.穿山甲 治疗阴虚火旺所致的齿痛口疮,常选用的药物是:D.牛膝(引火下行) 治疗尿血,小便不利,尿道涩痛,常选用的药物是:D.牛膝(利尿通淋) 6、【多选】A.硼砂 B.明矾(白矾) C.血竭 D.孩儿茶 外用能敛疮生肌的药物是:C.血竭、D.孩儿茶 7、【多选】A.补骨脂 B.狗脊 C.自然铜 D.土鳖虫 具有续筋接骨功效的药物有:C.自然铜、D.土鳖虫 8、【单选】A.0.3~0.9克 B.0.15~0.3克 C.0.05~0.1克 D.0.03~0.06 克 E.0.1~0.3 克 马钱子日服剂量是:A.0.3~0.9克(七版教材0.3~0.6g) 9、【单选】A.马钱子 B.蟾酥 C.斑蝥 D.大风子 E.雄黄 攻毒蚀疮、破散结,外用兼治斑秃的药是:C.斑蝥(补骨脂治斑秃、白癜风) 第十三章:

云南白药除了止血还治11种常见病云南白药是人们熟悉的特效止血药

云南白药除了止血还治11种常见病云南白药是人们熟悉的特效止血 药,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腐生肌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刀伤外伤,效果显著。近年临床研究发现,云南白药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亦有较好疗效。 云南白药除了止血还治11种常见病 1、口腔溃疡:取少许云南白药涂在黏膜溃疡面上,每日3~6次。 2、带状疱疹:取云南白药适量,用菜油或食醋调成糊状,直接敷于患处,以能全部覆盖皮损为度,每日两次。能促使疱疹吸收,缓解疼痛。 3、血栓性外痔:云南白药用酒或5%酒精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3~5次。尤其适用于初发外痔。 4、婴幼儿秋季腹泻:取云南白药粉一克,用70%的酒精调成糊状,敷于脐窝,并用白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两次。 5、褥疮:将云南白药粉溶于75%酒精中,调成稀糊状,用棉签蘸取药液,涂抹患处,每天3~4次。或用紫草油涂搽褥疮创面再外敷云南白药,用无菌纱布覆盖,隔日换药一次。 6、烧烫伤:将云南白药以菜油或茶水调成稀糊状,涂于患处,每日3次。有止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疤痕形成的功效。

7、输液后静脉炎:取云南白药适量,用酒调成糊状,均匀地摊在无菌纱布上,敷于患处,用胶布固定。24小时更换一次,干后滴酒,以保持湿润。 云南白药除了止血还治11种常见病 8、创面溃疡经久不愈:先将溃疡创面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洗净,然后取云南白药粉撒布于创面,用无菌纱布包扎,两日换药一次。 9、脓疱疮:先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擦干后将云南白药粉直接涂擦于患处。对病情较重者,早晚各用一次。 10、肋软骨炎:取云南白药一克,用白酒或酒精调成糊状,涂于患处,用氧化锌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固定,每2~3天换药一次。 11、新生儿脐炎:用双氧水洗净患处的分泌物,然后将一克云南白药填入脐中,用消毒纱布覆盖包扎,每日换药两次。

止血中草药

止血药 凡能促进血液凝固而使出血停止的药物,称为止血药。止血药主要通过增强体内凝血因素或抑制抗凝血因素,促使凝血,以达到止血目的。 中药止血药具有收敛、凝固、清营、凉血等作用,用以治疗咯血、衄血、咳血、便血、尿血及崩漏等出血症,并用于创伤性出血。 目录 1 概述 2 凝血机制 3 实验 4 药剂分类 5 中药药理 止血药 - 概述

止血药 凡能促进血液凝固而使出血停止的药物,称为止血药。止血药主要通过增强体内凝血因素或抑制抗凝血因素,促使凝血,以达到止血目的。 中药止血药具有收敛、凝固、清营、凉血等作用,用以治疗咯血、衄血、咳血、便血、尿血及崩漏等出血症,并用于创伤性出血。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的药物可治疗血管因素所致的出血,如安络血、维生素C和路丁等;垂体后叶素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收缩,有止血效果,特别是对咯血和门脉高压引起的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更有效。 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止血敏等。大量的出血病人是由于凝血机制障碍所致,维生素K可促使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及因子Ⅶ、Ⅸ和Ⅹ,有助于制止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6氨基己酸、对羧基苄胺和止血环酸是抗纤维蛋白溶解的药物,可使已形成的血凝块不致被溶解和破坏,达到防止由于纤维蛋白溶解增强所致的出血;对于由肝素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引起的出血,可静脉注射鱼精蛋白,由凝血因子抗体引起的出血治疗困难,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等。 一些中草药也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如云南白药、三七、止血灵、仙鹤草、白芨、紫草、茜草和白茅根等。局部外用的止血药有明胶海绵和止血棉(由安络血、药用明胶、依他酸二钠和甲醛等经严密消毒后制成),对创面渗血和牙龈及鼻出血有较好疗效。根据药物作用的不同,用于止血的中药一般分为凉血止血药、收涩止血药、化瘀止血药和温经止血药。凉血止血药主要用于火热炽盛、阴虚火旺、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证。收涩止血药主要用于内无瘀滞,外无实邪的吐血、衄血、咳血、咯血、便血、尿血等。化瘀止血药主要用于瘀血阻滞脉络,不得循经而外溢引起的各种出血证。温经止血药主要用于久病阳气虚弱,不能摄血引起的各种出血证。 止血药 - 凝血机制

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考试辅导:止血药概述

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考试辅导:止血药概述 关于“止血药”,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里面要求掌握:掌握止血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使用注意及各类止血药的特点、功效和适应范围。下面环球医学网继续带大家复习止血药概述。 1.性能特点:本类药虽性味各异,但均入血分,归心肝脾经。 2.功效:均能止血,分别具有凉血、化瘀、收涩及散寒温经止血作用。 3.适应范围: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咯血、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及创伤出血等。兼治血热、血瘀、疮肿及胃寒等证。 4.使用注意: ①在使用凉血止血和收敛止血药时,必须注意有无瘀血,若有瘀血未尽,应酌加活血化瘀药,不能单纯止血,以免留瘀。 ②出血过多致气虚欲脱者,如单用止血药,缓不济急,应配伍大补元气药。 5.按本类药的性能又可分为四小类: ①凉血止血药:味或苦或甘而性均寒凉,能清血分之热而止血,主治血热妄行之出血证,过量滥用有留瘀之害。 ②化瘀止血药:性味虽各异,但却均能消散瘀血而止血,兼能消肿止痛。主治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证,有止血不留瘀之长,为治出血之佳品。 ③收敛止血药:味多涩,或质黏,或为炭类,性多平,或凉而不甚寒,虽善收涩止血,但有留瘀恋邪之弊,主治出血而无瘀滞者,若有瘀血或邪实者慎用。 ④温经止血药:性温热,能温脾阳、固冲脉而统摄血液,功善温经止血,主治脾不统血、冲脉失固之虚寒性出血。 例题: 1.凉血止血药的主治证是

A 血热出血证 B 虛劳出血 C 瘀血出血 D 外伤出血 E 急性出血 正确答案:A 2.化瘀止血药最宜于 A 血热出血证 B 瘀血出血 C 虛劳出血 D 外伤出血 E 急性大出血 正确答案:B

中药药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药药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中药药理学的研究目的是(A) A.研究中药产生药效的机理B.分离有效成分C.鉴定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D.研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E.鉴定中药的品种 2.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E) A.生物膜对药物的吸收B.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D.药物的排泄E.药物的作用强度 3.国内对何种中药最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工作(D) A.黄连B.黄芩C.金银花D.麻黄E.人参 4.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E)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具有抗感染作用 5.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C) A.氨基酸B.有机酸C.挥发油D.生物碱E.皂苷 6.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主要作用(E) A.解热B.抗炎C.降血脂D.利胆E.抗心律失常 7.下列哪项不是麻黄的作用(E) A.兴奋中枢B.升高血压C.抗炎D.解热E.镇静 8.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C) 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E.糖类 9.甘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E) 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E.氨基酸和糖类10.苦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D) 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和苷类E.氨基酸和糖类11.下列哪种药具有保肝利胆作用(D) A.麻黄B.桂枝C.细辛D.柴胡E.葛根 12.葛根治疗偏头痛的主要依据是(D) A.有镇静作用B.有降压作用C.有兴奋吗啡受体作用D.有调节脑血管收缩、舒张功能E.以上均非

13.下列哪项不是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A) A.平喘B.解热C.发汗D.抗炎E.镇静 14.下列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是(E) A.麻黄B.桂枝C.柴胡D.细辛E.葛根 15.下列哪项不是葛根的适应症(B) A.突发性耳聋B.风湿性关节炎C.冠心病、心绞痛D.高血压E.感冒、头痛16.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药物是(C) A.麻黄B.桂枝C.柴胡D.细辛E.葛根 17.麻黄利尿作用最强的成分是(B) A.麻黄碱B.D-伪麻黄碱C.甲基麻黄碱D.麻黄次碱E.去甲基麻黄碱18.可用于治疗肾炎的药物是(A) A.麻黄B.桂枝C.柴胡D.细辛E.葛根 19.下列哪项不是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A) A.发汗B.抗菌C.抗炎D.抗毒素E.解热 20.抗菌抗病毒作用比较显著的药物是(E) A.清热泻火药与燥湿药B.清热燥湿药与凉血药C.清热凉血药与解毒药D.清热解毒药与清虚热药E.清热燥湿药与解毒药 21.下列哪项不属于清热药抗菌有效成分(D) A.小檗碱B.苦参碱C.绿原酸D.原儿茶酸E.癸酰乙醛 22.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是(B) A.生物碱B.黄酮C.有机酸D.挥发油E.氨基酸 23.黄连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是(A) A.小檗碱B.黄连碱C.药根碱D.木兰花碱E.甲基黄连碱 24.与黄连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不包括(C) A.抗炎B.解热C.中枢兴奋D.抗细菌毒素E.抗溃疡25.治疗糖尿病可选用的清热药是(B) A.黄芩B.黄连C.苦参D.金银花E.牡丹皮 二、多项选择题(从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每题3分)1.影响药物作用的机体因素包括(ABCDE)

各种止血药说明书

血凝酶 【别名】立止血(Reptilase) 【药理作用】具有类凝血酶样作用及类凝血酶样作用,在钙离子的存在下,能活化凝血因子Ⅴ、Ⅶ、Ⅷ,并刺激血小板聚集;其类凝血激酶作用在血小板因子Ⅲ的存在下,可使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也可使因子Ⅴ活化,并影响因子Ⅹ,因而本品具有凝血和止血双重作用,能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 【适应症】用于治疗和防止原因的出血,如手术后出血,胃、肠、肾内脏出血,各种肿瘤出血,药物引起的出血,新生儿出血等。 【用量用法】急性出血时,可静注,2KU/次(KU:克氏单位,1KU=150mg蛇凝血素酶),5-10分钟生效,持续24小时。非急性出血或预防出血时,可肌内或皮下注射,1-2KU/次,20-30分钟生效,持续48小时,用药次视情况而定,1日总量不超过8KU。 【注意事项】 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偶有过敏反应,可常规处理,给予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治疗。 2.在原发性纤溶亢进情况下,宜与抗纤溶酶药物合用。治疗新生儿出血宜与维生素K合用。 3.动脉及静脉出血时,仍需进行手术处理,使用本品可减少出血量。 4.有血栓或栓塞病史者,孕妇禁用,DIC导致的出血禁用本品。 【规格】冻干粉针剂:1KU 氨甲环酸注射液 【别名】氨甲环酸注射液(利安) 【外文名】Tranexamic Acid Injection 【性状】本品无色透明液体 【药理作用】本品的化学结构与赖氨酸相似,因此能竞争性阻抑纤溶酶原在纤维蛋白上吸附,从而防止其激活,保护纤维蛋白不被纤溶酶所降解和溶解,最终达到止血效果。本品尚能直接抑制纤溶酶活力,减少纤溶酶激活补体(CI)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止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发生。 【适应症】本品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出血,本品尚适用于: 1.前列腺、尿道、肺、脑、子宫、肾上腺、甲状腺等富有纤溶酶原激活物脏器的外伤或手术出血; 2.用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链激酶及尿激酶的拮抗物; 3.人工流产、胎盘早期剥落、死胎和羊水栓塞引起的纤溶性出血,以及病理性宫腔内局部纤溶性增高的月经过症; 4.用于防止或减轻因子Ⅴ或因子Ⅸ缺乏的血友病患者拔牙或口腔手术后的出血; 5.中枢神经病变轻症出血,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动脉瘤出血,应用本品止血优于其它抗纤溶药,但必须注意并发脑水肿或脑梗塞的危险性,至于重症有手术指征患者,本品仅棵作辅助用药; 6.用于治疗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可减少其发作次和严重度; 7.血友病患者发生活动性出血,可联合应用本药。 【用量用法】静脉注射或滴注,次0.25-0.5g,一日0.75-2g。为防止手术前后出血,可参

2015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 常用单味中药 第十一章 止血药

天星医考之《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第十一章止血药 【功效】止血,并分别兼有清热凉血、化瘀、收涩及散寒温经等功效 【适应范围】咯血、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及创伤出血等,兼治血热血瘀、疮肿及胃寒等证。 【分类及各类性能特点】按性能共分四类 (1)凉血止血:味或苦或甘而性寒凉,均能清血分之热而止血,主治血热妄行之出血证,过量滥用有留瘀之害。 (2)化瘀止血药:性昧虽各异,但却均能消散瘀血而止血,主治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证,有止血不留瘀之长,为治出血之佳品。 (3)收敛止血药:味多涩,或质黏,或为炭类,性多平,或凉而不甚寒,虽善收涩止血,主治各种出血而无瘀滞者,但有留瘀恋邪之弊,若有瘀血或邪实者慎用。 (4)温经止血药:性温热,善温脾阳、固冲脉而统摄血液而止血,主治脾不统血、冲脉失固之虚寒性出血。 【配伍】血热妄行者,配清热凉血药;阴虚阳亢者,配滋阴潜阳药;瘀血阻滞而出血不止者,配活血行气药;虚寒性出血者,应根据病情配温阳、益气、健脾等药同用。出血过多而致气虚欲脱者,如单用止血药,则缓不济急,应急予大补元气之药,以益气固脱。 【使用注意】在使用凉血止血和收涩止血药时,必须注意有无瘀血,若有瘀血未尽,应酌加活血化瘀药,不能单纯止血,以免留瘀。 大蓟 【性味归经】甘、苦,凉。归心、肝经。 【性能特点】苦凉清泄,甘能解毒,入心肝经。既清血分热邪而凉血止血,为治血热出血之要药,又散瘀解毒而消痈肿,为治痈肿疮毒所常用。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主治病证】 (1)血热咯血、衄血、吐血、崩漏及尿血。 (2)疮痈肿毒。 【配伍】大蓟配小蓟:两药均性凉,功能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同用则药力更强,治血热出血诸证及热毒疮肿。 【用量用法】9~15g,鲜品可用30~6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患处。 【使用注意】清泄散瘀,孕妇及无瘀滞者慎服,脾胃虚寒者忌用。 小蓟 【性味归经】甘、苦,凉。归心、肝经。 【性能特点】苦凉清泄,甘能解毒,入心肝经。功似大蓟而力稍弱,亦为治血热出血及热毒疮肿所常用。且兼利尿,最善治尿血、血淋。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主治病证】 (1)血热尿血、咯血、衄血、吐血及崩漏。尤善治尿血、血淋。 (2)热毒疮痈,血淋。

中药药理学试卷

中药药理学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 1.中药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2.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 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3.解表药:凡能疏肌解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症的药物 4.温热药:具有温性或热性,能够祛除寒邪的药物 5.中药配伍: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二、填空题 1.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___中药药效学___和__中药药动学___两个方面。 2.单酸味药主要含类成分,单涩味药主要含, 。 3.泻下药的泻下作用类型分为、和 。 4.粉防己碱抗炎作用机制是抑制炎症白细胞___PLA2____________的活性,减少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 5.藿香中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有效成分是_黄酮类物质_____________。 6.茯苓主要含有__茯苓多糖____________,能__增强________机体免疫功能,作用机理可能与诱导____IL-2_________生成有关。 7. 、、 _________是温里药温通血脉的药理学依据。 8.理气药对胃肠运动具有兴奋和抑制双向作用,与、__药物剂量_________及___动物种类________等有关。 9.川芎嗪对心脏的作用,可能是通过间接兴奋心脏 所致。 10.甘草解痉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是___黄酮类化合物_________,其中以__甘草

素_______作用最强。 11.当归抗血栓作用可能与增加、抗 _______、抑制等作用有关。 12.水蛭生品的抗凝、抗栓作用显著于炮制品。水蛭素是水蛭的有效成分,炙后水蛭素裂解破坏,作用____减弱______。 13.莪术油抗肿瘤的作用机制除直接杀灭癌细胞外,还能增强癌细胞的 ,诱发或促进机体对肿瘤的反应。 三、单选题 1.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C A.提取中药的成分B.鉴定中药的种属 C.研究中药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等D.提取中药的有效部位 2.同名异物的中药,影响其药理作用差异的因素是:A A.所含成分B.产地C.采收季节D.剂量 3.细辛毒性成分主要是:B A.去甲乌药碱B.甲基丁香酚C.细辛醚D.黄樟醚4.芒硝泻下的机制为:B A.刺激肠粘膜 B.使肠内渗透压升高 C.兴奋肠平滑肌上的M-R D.抑制肠细胞膜上Na+、K+-ATP酶 5.不具有镇痛作用的中药或化学成分是:A A.青风藤碱B.乌头碱C.雷公藤D.秦艽 6.具有肌松作用的药物有A A.厚朴B.苍术C.藿香D.砂仁 7.泽泻不具有下列哪项药理作用:D A.利尿B.抗感染C.降血脂D.增强免疫 8.附子中对心脏毒性较大的化学成分是:A A.乌头碱B.氯化甲基多巴胺 C.消旋去甲乌药碱D.去甲猪毛菜碱

2016年执业药师中药第十一章止血药习题

2016年执业药师中药第十一章止血药习题 第十一章止血药 精选习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大蓟与小蓟除凉血止血外,还均有的功效是 A.散瘀消痈 B.清泻肝火 C.清热安胎 D.化痰止咳 E.利尿通淋 2.兼利尿,最善治尿血、血淋药物是 A.槐花 B.三七 C.茜草 D.小蓟 E.侧柏叶 3.既能凉血止血,义可解毒敛疮的药物是 A.蒲黄 B.大蓟 C.地榆 D.小蓟 E.白茅根 4.地榆配槐角尤宜于治的病证是 A.肺结核咳血 B.痔疮及便血 C.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D.胎漏下血 E.大面积烧伤 5.尤宜于下焦出血的药物是 A.大蓟 B.茜草 C.侧柏叶 D.炮姜 E.地榆 6.大面积烧伤不宜外涂以免引起中毒性肝炎的药物是 A.大 B.蒲黄 C.白及 D.地榆 E.小蓟 7.白茅根不具有的功效是

B.清泻肝火 C.生津止呕 D.利尿通淋 E.清肺胃热 8.既能收敛止血,又可消肿生肌的药物是 A.三七 B.蒲黄 C.血余炭 D.苎麻根 E.白及 9.最宜于肺胃损伤之咳血、吐血的药物是 A.白及 B.槐花 C.地榆 D.大蓟 E.小蓟 10.刍及配海螵蛸最适宜的病证是 A.痔疮出血 B.跌打损伤 C.血热尿血 D.血热胎动不安 E.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吐血、便血 11.既能化瘀止血,又可活血定痛,还兼补虚的药物是A.茜草 B.蒲黄 C.仙鹤草 D.三七 E.白及 12.茜草不具有的功效是 A.凉血 B.利尿 C.祛瘀 D.通经 E.活血 13.蒲黄不具有的功效是 A.活血 B.利尿 C.祛瘀 D.明目 E.止血 14.蒲黄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A.止血 B.降血压

D.抗心肌缺血 E.抗心律失常 15.既能温经止血,又可散寒止痛的药物是 A.白及 B.荔枝核 C.艾叶 D.桂枝 E.高良姜 16.为治虚寒性出血之要药,尤宜于崩漏与胎漏的药物是A.小蓟 B.高良姜 C.炮姜 D.槐花 E.艾叶 17.既凉血止血,又清肝泻火明目的药物是 A.槐花 B.大蓟 C.地榆 D.白茅根 E.侧柏叶 18.侧柏叶不具有的功效是 A.清热凉血 B.利尿 C.止 D.生发乌发 E.祛痰止咳 19.苎麻根不具有的功效是 A.凉血止血 B.活血定痛 C.清热安胎 D.解毒 E.利尿 20.能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杀虫,补虚的药物是A.大蓟 B.紫珠 C.槐花 D.仙鹤草 E.白及 21.能温经止血,温中止痛的药物是 A.高良姜 B.桂枝 C.炮姜 D.棕榈炭

中药药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 1.中药药理学: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2.不良反应:质量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与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3.副作用:中药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药用目的无关作用. 4.毒性反应:中药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机体所产生的严重功能紊乱和病理性损害,甚至危害生命。 5.后遗效应:停药以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有效水平以下所发生的不良反应。 6.变态反应:少数过敏性体质病人,多次接触某种中药或其成分后所产生的特殊反应。 7.特异质反应:因先天性遗传异常,少数人用药后,发生与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无关的有害反应。 8.首剂效应:某些药物在首剂使用时,机体对药物的反应较为激烈。 9.继发反应: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 10.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 11.药物不良事件:药物在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疗事件或经历该事件并非一定与该药物有因果关系. 12.安慰剂:不含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的药物。 13.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 14.清热药: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15.泻下药:能滑润肠道、促进排便,治疗里实证的药物. 16.祛风湿药:以祛除风寒湿邪,解除痹痛为主要功效的药物。 17.芳香化湿药:凡是气味芳香,具有化湿健脾作用的药物。 18.利税渗湿药:凡能通利水道,渗泻水湿,用于治疗水湿内停病症的药物. 19.温里药:能温里祛寒,治疗里寒症的药物。 20.理气药:能疏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 21.消食药:以消积导滞、促进消化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22.止血药:凡能促进血液凝固,而使出血停止的药物。 23.活血化瘀药:能疏通血脉、祛除瘀血,用于治疗血瘀证的药物. 24.化痰止咳药:具有祛痰、化痰、缓解或制止咳嗽、喘息,用于痰多咳嗽、痰饮喘息以及痰饮有关的瘿瘤瘰疬等证的药物。 25.安神药:凡以安神定志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26.平肝息风药:凡以平肝潜阳、熄风止痉为主要作用,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证的药物。 27.开窍药: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28.补虚药:凡能补充人体物质,增强机能,以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的药物。 29收涩药: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的药物。 30.适应原样作用:具有抗疲劳,耐缺氧,抗寒冷,抗高温等作用。 31.停药反应:由于药物长期使用参与机体的代谢和调节,人体对药物的产生不适应,一旦停药则使机体处于不适应状态,而出现原有症状或新的症状,应采用逐渐减量的方法来完全停药。 32.药物依赖性:一些药物连续使用后,用药者表现出强迫性地要定期连续使用该药的行为,一旦停药会产生严重的戒断症状。 问答题: 1、试比较寒凉药、温热药对机体的影响。 寒凉药:抑制中枢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使基础代谢偏低,抑制内分泌系统. 温热药:兴奋中枢神经,兴奋交感神经,使基础代谢偏高,促进内分泌系统。 2、举例说明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有哪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