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滴定法的条件
- 格式:ppt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60
第六章思考题与习题1.什么叫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所用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答: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沉淀滴定法所应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反应的完全程度高,达到平衡的速率快,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
,即反应能定量进行。
(2)沉淀的组成恒定,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在沉淀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共沉淀现象。
(3)有确定终点的简便方法。
2.写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斯法测定Cl-的主要反应,并指出各种方法选用的指示剂和酸度条件。
答:(1)莫尔法主要反应:Cl-+Ag+=AgCl↓指示剂:铬酸钾酸度条件:pH=6.0∽10.5(2)佛尔哈德法主要反应:Cl-+Ag+(过量)=AgCl↓Ag+(剩余)+SCN-=AgSCN↓指示剂:铁铵矾。
酸度条件:0.1∽1 mol/L(3)法扬斯法主要反应:Cl-+Ag+=AgCl↓指示剂:荧光黄酸度条件:pH=7∽10.53.用银量法测定下列试样:(1)BaCl2,(2)KCl,(3)NH4Cl,(4)KSCN,(5)NaCO3+NaCl,(6)NaBr,各应选用何种方法确定终点?为什么?答:(1)BaCl2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
因为莫尔法能生成BaCrO4沉淀。
(2)Cl-用莫尔法。
此法最简便。
(3)NH4Cl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
因为当、[NH4+]大了不能用莫尔法测定,即使[NH4+]不大酸度也难以控制。
(4)SCN-用佛尔哈德法最简便。
(5)NaCO3+NaCl用佛尔哈德法。
如用莫尔法、法扬斯法时生成Ag2CO3沉淀造成误差。
(6)NaBr 用佛尔哈德法最好。
用莫尔法在终点时必须剧烈摇动,以减少AgBr吸附Br-而使终点过早出现。
用法扬斯法必须采用曙红作指示剂。
4.在下列情况下,测定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并说明其原因。
(1)在pH=4的条件下,用莫尔法测定Cl-;(2)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既没有将AgCl沉淀滤去或加热促其凝聚,有没有加有机溶剂;(3)同(2)的条件下测定Br-;(4)用法扬斯法测定Cl-,曙红作指示剂;(5)用法扬斯法测定I-,曙红作指示剂。
第四章沉淀滴定法§4-1沉淀溶解平衡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称为沉淀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除必须符合滴定分析的基本要求外,还应满足:1.沉淀反应形成的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2.沉淀的吸附现象应不妨碍滴定终点的确定。
沉淀滴定法主要用于水中Cl-离子、Ag+离子等的测定一、溶度积常数1 溶解度和溶度积微溶化合物MA在饱和溶液中的平衡可表示为MA(s)→M+ (L)+A-(L)式中MA s、M L、A L,中下角码(S)和(L)分别表示固态和液态.在一定温度下当微溶化合物MA沉淀溶解平衡时,其溶度积为一常数KΘsp=αM+.αA-例如AgCl(s)→ Ag+(aq) + Cl- (aq)当溶解与结晶速度相等时,达到平衡状态K AgCl为一常数:K AgCl = [Ag+][ Cl-]该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用Ksp表示。
AnBm(s)→nA m+ (aq) + mB n- (aq)则Ksp AnBm= [A m+]n[B n-]m同一类型的电解质,可以用Ksp直接比较溶解度的大小,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不能用Ksp比较。
对MmAn型沉淀.溶度积的计算式为令该沉淀的溶解度为S,即平衡时每升溶液中有Smol的MmAn溶解,此时必同时产生mSmol的M n+和nS mol的A m-.即其中m,n是离子前的系数例如F e(OH)3是1-3型沉淀2.条件溶度积在一定温度下,微溶电解质MA在纯水个其溶度积Ksp是一定的,它的大小是由微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外界条件变化,如pH值变化、络合剂的存在,也会使沉淀溶解平衡中除主反应外,还有副反应发生。
考虑这些影响时的溶度积常数称为条件溶度积常数、简称条件溶度积。
用K'sp表示。
Ksp与K'sp 的关系是式中 K'sp一一条件溶度积,Ksp——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为微溶化合物水溶液中M和A的副反应系数。
与络合平衡中算法相同。
当pH值、温度、离子强度、络合剂浓度等一定时.K'sp是—常数。
沉淀滴定法必须满足的条件有以下几点:
1. S小,即被测定的物质应能够完全形成沉淀,且沉淀的溶解度(S)要小,以减小沉淀对被测离子的吸附等副反应。
2. 反应速度大,即在滴定过程中,沉淀反应的速率要快,以减小滴定误差。
3. 有适当指示剂指示终点,即在滴定过程中,需要有适当的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终点,以便准确控制滴定过程。
4. 吸附现象不影响终点观察,即沉淀的吸附等副反应不应影响终点观察的准确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第一节概述沉淀滴定法(Precipition titrimetry)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在化学反应中,有许多能生成沉淀的反应,但是,用于滴定的反应并不多。
能够用于沉淀滴定的反应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沉淀的溶解度要小,并能按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定量进行;(2)反应的速度要快,吸附杂质少;(3)有确定化学计量点的简单方法。
能符合这些条件,并在分析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银量法。
银量法是利用生成难溶性银盐的反应进行的方法。
例如水溶液中Cl-和SCN-的分析,常用 AgNO3标准溶液来滴定。
Ag++Cl-AgCl↓Ag++SCN-AgSCN↓银量法主要用于测定Cl-、Br-、I-、SCN-、Ag+等,以及某些汞盐和一些含卤素的有机化合物。
在化学工业、环境检测、水质分析、农药检验及冶金工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银量法以外,在沉淀滴定法中,还有一些沉淀反应也可以用于滴定分析。
例如Hg2+与S2-生成HgS的反应;Ba2+与SO42-生成BaSO4的反应;K+与NaB(C6H5)4生成KB(C6H5)4的反应;Zn2+与K4[Fe(CN)6]生成K2Zn3[Fe(CN)6]2的反应等。
本章主要讨论银量法。
银量法以滴定方式、滴定条件和选用指示剂的不同,分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及法扬司法。
第二节莫尔法一、原理莫尔法(Mohr method)是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以铬酸钾K2CrO4作指示剂的一种银量法。
例如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Cl-的反应。
化学计量点前:Ag++Cl-AgCl↓(白色) K sp=1.8×10-10化学计量点及化学计量点后:2Ag++CrO42- Ag2CrO4↓(砖红) K sp=2.0×10-12由于Ag2CrO4沉淀的溶解度(S Ag2CrO4=8×10-5mol·L-1)比AgCl沉淀的溶解度(S AgCl =1.3×10-5mol·L-1)大,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时,首先析出AgCl白色沉淀。
2010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1045042038 徐琪沉淀滴定法一概述1 沉淀滴定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2 能用于沉淀滴定的沉淀反应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沉淀反应能定量进行,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一般小于1.0×10-6g/ml (2)沉淀反应必须迅速.(3)有适当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由于以上条件的限制,能用于滴定分析的沉淀反应并不多,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生成难容性银盐的反应,如下:Ag++Cl-—AgCl↓Ag++SCN-—AgSCN↓这种以生成难溶性银盐反应为基础的沉淀滴定法称为银量法二银量法1 滴定曲线沉淀的滴定曲线是以加入的沉淀剂量为横坐标,以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M)或阴离子的负对数(pX)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
以AgNO3溶液(0.1000mol/L)滴定20.00mlNaCl溶液(0.1000mol/L)为例讨论。
(1)化学计量点前:a、加入18.00mlAgNO3[CI-]=5.26×10-3(mol/L)pCl=2.28b、加入19.98mlAgNO3[CI-]=5.0×10-5(mol/L)pCl=4.30(2)化学计量点时:[Cl-]=[Ag+]=1.34×10-5(mol/L)pCl=4.87(3)化学计量点后:Ag+浓度过量a、加入20.02mlAgNO3 [Ag+]=5.0×10-5 pAg=4.30 pCl=5.44b、加入22.00mlAgNO3 [Ag+]=4.8×10-3 pCl=7.42用类似银量法滴定相同浓度的Br-、I-,最后可以绘成三条滴定曲线。
Ksp(AgI)<Ksp(AgBr)<Ksp(AgCl),突跃范围的大小取决于沉淀的溶度积常数Ksp,沉淀的Ksp越小,突跃范围越大。
则突跃范围I-最大,Cl最小。
2 指示终点的方法银量法指示终点方法有3种:铬酸钾指示剂法(莫尔法,Mohr),铁铵矾指示剂法(佛尔哈德法,Volhard)和吸附指示剂法(法扬司法,Fajans)。
沉淀滴定方法沉淀滴定方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沉淀滴定法必须满足的条件:1.S小,且能定量完成;2.反应速度大;3.有适当指示剂指示终点;4.吸附现象不影响终点观察。
生成沉淀的反应很多,但符合容量分析条件的却很少,实际上应用最多的是银量法,即利用Ag+与卤素离子的反应来测定Cl-、Br-、I-、SCN-和Ag+。
银量法共分三种,分别以创立者的姓名来命名。
一.莫尔法1.莫尔法的起源学习化学的人都知道实验室里有一种常见的复盐,分子式为(NH4)2SO4·FeSO4·6H2O,它是一种淡绿色的晶体,学名叫做六水合硫酸亚铁·硫酸铵,可是却很少有人用这个名称,人们总是称它为莫尔盐。
莫尔(Karl Friedrich Mohr)是一位分析化学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东西还有很多,例如莫尔弹簧、莫尔滴定法、莫尔天平等。
卡尔·弗雷德里契·莫尔于1808年11月4日出生于德国的科布伦茨。
他的父亲是一位药剂师,所以他就进了大学里的药学系。
先后在波恩、海德尔贝格、柏林三个大学读书,并获得博士学位。
毕业后,莫尔回到科布伦茨继承父业。
他用业余时间从事各方面的科学试验,最初研究物理学,在1837年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关于热的性质的看法》。
1847年,莫尔独立地进行了《普鲁士药典》的修订工作。
接着又编写了一部《药学手册》,这部书受到国内外的重视;曾经两次被译成英文。
后来,莫尔的兴趣又转到容量分析方面,还发表了很多有关这方面的论文。
1855年写出了《化学分析滴定法教程》一书,这部书经过多次重版,一直到1914年还修订出版了最后一个版本。
莫尔早于1879年去世,这个版本当然是由别人修订的。
在书里面记录了沉淀滴定方法之一的莫尔法。
2.莫尔法的应用自来水中氯的测定●实验原理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莫尔法。
该法是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以K2CrO4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可以直接滴定Cl-或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