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
- 格式:pptx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56
新能源车基础知识培训
第一部分:电动汽车构造:
电池B(Battery):储存电能
电机M(Motor):驱动车辆行驶
变速箱G(Gear box):
直流转换器DC/DC:将直流高压转化为直流低压,为12V蓄电池充电
车载充电机OBC/CHG:将慢充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输入电池
真空泵:刹车助力,电动汽车没有汽油车的进气歧管结构,由空气罐代替
高压盒:将电池的高压电引入后分散至各用电器的平台
附件:
空调压缩机EAS:制冷,电动汽车没有像汽油发动机一样的皮带带动压缩机,所以用DC/AC将蓄电池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驱动压缩机运转
加热棒PTC:制热,电动汽车没有暖风水箱,所以单独用加热装置来提供暖风风箱HVAC:整合PTC及鼓风机等
第二部分:网络拓扑:
一、行车时的信号:
1、行车状态:
档位信号:决定电机旋转方向
油门(APS)信号:扭矩大小
刹车(BRK)信号
2、行车模式:
档位信号:D档/R档==前进/倒车
档位信号+APS信号==驱动模式
档位信号+BRK信号==制动模式
3、CAN总线:车辆上各模块电脑之间的通讯网络EVBUS:新能源设备通讯线路
VBUS:原车设备通讯线路。
新能源汽车构造基础知识
新能源汽车构造基础知识
1、新能源汽车起步历程
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工业的一大革命,它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
当时,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受到重视,包括石油资源无限消耗、交通污染等因素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社会发展,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得到了大力推广。
2、新能源汽车标准
新能源汽车分为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发展和应用上受到国家的重点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新能源汽车标准,主要有《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新能源汽车质量标准》和《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等,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新能源汽车的组成
新能源汽车由电池组、电机、充电器、控制器等组成。
电池组是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由若干充电循环次数高达数千次以上的锂电池组成;电机是驱动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部件,采用磁控和可变磁场技术,噪音、振动极小达到环保标准;充电器是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备,在充电过程中保证充电效率和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器是连接电机和电池的重要部件,控制电机的输出功率,检测电池的电压和温度状态等。
4、新能源汽车的优势
(1)新能源汽车采用环保型的能源,能够大大减少汽车排放对
环境造成的污染;
(2)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没有汽油或柴油的消耗,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能源;
(3)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采用电力驱动和可变磁场技术,可使汽车运行时的噪音小,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4)新能源汽车的维护保养更为方便,无需日常更换机油和滤芯,也无需详细检查发动机等零部件;
(5)新能源汽车具有良好的操控性能,运行更平稳,可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新能源汽车》课程要点第一章 新能源汽车概论1、电动汽车除具有汽车的属性外,其动力部分主要由电源供给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构成。
2、电动汽车的电源供给系统主要由储能装置、变换装置和电源馈电线路组成。
3、能源转换装置包括动力机如(给出任意两种):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各类动力电池如(给出任意两种):飞轮电池、超级电容器、空气电池、燃料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等。
4、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但是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在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所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5、电动汽车实现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是电动机。
6、内燃机汽车发动机布置形式有前置、中置、后置,电动汽车电动机布置形式则自由度较大。
7、人类研发新能源汽车主要是因为其比内燃机汽车对环境友好。
8、新能源汽车主要有混合动力汽车HEV 、纯电动汽车BEV 及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等各类别汽车产品。
9、能源转换装置包括动力机如: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各类动力电池如:飞轮电池、超级电容器、空气电池、燃料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等。
第二章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1、电池有化学电池、物理电池和生物电池三类。
2、动力电池的耐久性指标是充电循环次数。
3、充电过程中的主要参数有充电接受能力(也叫充电效率)及充电的最高电压。
4、电池比能量是单位质量电池所能输出的能量,单位为kg Wh 。
该值越大,充电一次后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越长。
5、电池能量密度是单位体积电池所能输出的能量,单位为L Wh 。
该值越大,电池单位体积的容量越大。
6、充电效率指充电时充入电池的电能与所消耗总电能的百分比。
7、充电循环次数是在一定的充放电制度下,电池容量降至某一定值之前,电池所能承受的循环次数。
8、电池保持率也称电池容量剩余百分比,荷电保持能力,是衡量电池储存能力的指标。
新能源汽修技术人员培训教程第1章新能源汽车概述 (4)1.1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 (4)1.1.1 电动汽车的复兴 (4)1.1.2 混合动力汽车的崛起 (4)1.1.3 纯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 (4)1.1.4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 (5)1.2 新能源汽车的类型与特点 (5)1.2.1 纯电动汽车 (5)1.2.2 混合动力汽车 (5)1.2.3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5)1.2.4 燃料电池汽车 (5)1.3 新能源汽车政策与市场前景 (5)1.3.1 政策支持 (5)1.3.2 市场前景 (5)第2章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 (6)2.1 电池技术 (6)2.1.1 电池的分类与原理 (6)2.1.2 锂离子电池 (6)2.1.3 电池管理系统(BMS) (6)2.2 电机技术 (6)2.2.1 电机的基本原理与分类 (6)2.2.2 永磁同步电机 (6)2.2.3 电机控制器 (6)2.3 电控技术 (6)2.3.1 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6)2.3.2 整车控制系统(VCU) (6)2.3.3 电机控制器与电池管理系统的协同 (7)2.4 充电技术 (7)2.4.1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分类与原理 (7)2.4.2 充电桩与充电站 (7)2.4.3 电池充电策略与热管理 (7)第3章汽车电路基础知识 (7)3.1 汽车电路元件 (7)3.1.1 导线与线束 (7)3.1.2 电池 (7)3.1.3 电流表 (7)3.1.4 电压表 (7)3.1.5 开关 (7)3.1.6 保险丝与断路器 (8)3.1.7 电阻器 (8)3.1.8 电容器 (8)3.1.9 二极管、晶体管与集成电路 (8)3.2 汽车电路图的识别 (8)3.2.1 图形符号 (8)3.2.2 连接线 (8)3.2.3 电器设备 (8)3.2.4 电源与地线 (8)3.3 汽车电路检测与维修 (8)3.3.1 电路故障诊断 (8)3.3.2 故障排除 (8)3.3.3 电路保护 (9)3.3.4 电路调试 (9)3.3.5 常用检测工具与仪器 (9)第4章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维修 (9)4.1 电池系统结构与原理 (9)4.1.1 电池系统概述 (9)4.1.2 锂离子电池结构 (9)4.1.3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9)4.2 电池管理系统维修 (9)4.2.1 电池管理系统概述 (9)4.2.2 电池管理系统维修方法 (9)4.2.3 电池管理系统维修注意事项 (9)4.3 电池充电系统维修 (10)4.3.1 电池充电系统概述 (10)4.3.2 电池充电系统维修方法 (10)4.3.3 电池充电系统维修注意事项 (10)4.4 电池故障诊断与排除 (10)4.4.1 电池故障诊断方法 (10)4.4.2 电池故障排除流程 (10)4.4.3 电池故障排除实例 (10)第5章新能源汽车电机与电控系统维修 (10)5.1 电机系统结构与原理 (10)5.1.1 电机系统结构 (10)5.1.2 电机工作原理 (10)5.2 电控系统结构与原理 (11)5.2.1 电控系统结构 (11)5.2.2 电控系统工作原理 (11)5.3 电机与电控系统故障诊断 (11)5.3.1 故障诊断方法 (11)5.3.2 故障诊断流程 (11)5.4 电机与电控系统维修实例 (11)第6章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维修 (12)6.1 充电系统结构与原理 (12)6.1.1 充电系统结构 (12)6.1.2 充电系统原理 (12)6.2.1 充电桩故障分类 (13)6.2.2 充电桩维修方法 (13)6.3 充电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13)6.3.1 故障诊断步骤 (13)6.3.2 故障排除方法 (13)第7章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气系统维修 (14)7.1 高压电气系统组成与原理 (14)7.1.1 系统组成 (14)7.1.2 工作原理 (14)7.2 高压电气设备维修 (14)7.2.1 高压电池维修 (14)7.2.2 电机维修 (14)7.2.3 高压配电箱维修 (14)7.2.4 充电机维修 (14)7.3 高压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15)7.3.1 故障诊断方法 (15)7.3.2 故障排除方法 (15)第8章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维修 (15)8.1 控制系统结构与原理 (15)8.1.1 控制系统概述 (15)8.1.2 电机控制器结构及原理 (15)8.1.3 电池管理系统结构及原理 (15)8.1.4 车辆控制系统结构及原理 (16)8.2 控制系统故障诊断 (16)8.2.1 故障诊断方法 (16)8.2.2 故障诊断流程 (16)8.2.3 故障案例解析 (16)8.3 控制系统维修实例 (16)8.3.1 电机控制器维修实例 (16)8.3.2 电池管理系统维修实例 (16)8.3.3 车辆控制系统维修实例 (16)8.3.4 综合维修实例 (16)第9章新能源汽车安全防护与维修 (16)9.1 新能源汽车安全防护措施 (16)9.1.1 电气安全防护 (16)9.1.2 火灾防范措施 (17)9.1.3 应急处理与逃生 (17)9.2 汽车火灾处理 (17)9.2.1 火灾现场判断 (17)9.2.2 火灾扑救 (17)9.2.3 车辆处理 (17)9.3 安全防护系统维修 (17)9.3.1 电池系统维修 (17)9.3.3 防火系统维修 (18)第10章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与经营管理 (18)10.1 售后服务流程 (18)10.1.1 接车服务 (18)10.1.2 维修作业 (18)10.1.3 送车服务 (18)10.1.4 售后跟踪 (18)10.2 维修质量管理 (18)10.2.1 维修质量控制标准 (18)10.2.2 维修质量监控 (19)10.2.3 技术人员培训与管理 (19)10.3 配件管理 (19)10.3.1 配件采购 (19)10.3.2 配件库存管理 (19)10.3.3 配件销售与配送 (19)10.4 客户关系管理 (19)10.4.1 客户信息管理 (19)10.4.2 客户沟通与服务 (19)10.4.3 客户满意度提升 (20)第1章新能源汽车概述1.1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新能源汽车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以电动汽车为主。
新能源汽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新能源替代传统燃油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三种类型。
1. 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纯电动汽车是指完全依靠电池储存的电能驱动车辆,不使用任何传统燃油。
它们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运行。
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使用电池供电的电动机和燃油发动机,可以通过插电充电或燃油燃烧来提供动力。
它们具有较长的电动驱动里程,可以满足日常出行需求。
3. 燃料电池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氢气与氧气反应产生电能,驱动电动机。
它们没有尾气排放,只产生水蒸气。
然而,燃料电池汽车的氢气供应和氢气充电站的建设仍面临挑战。
二、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和挑战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燃油汽车具有以下优势:1. 环保节能:新能源汽车不使用传统燃油,减少了尾气排放,对环境污染较小。
同时,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能和氢气可以通过可再生能源来生产,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2. 降低能源依赖:新能源汽车减少了对石油等有限资源的依赖,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
3. 提升驾驶体验:新能源汽车具有低噪音、低振动和高扭矩等特点,提供更加平稳和舒适的驾驶体验。
然而,新能源汽车仍然面临一些挑战:1. 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续航里程相对较短,充电设施的建设仍然不够完善,给用户的使用体验带来一定的限制。
2. 价格和成本:新能源汽车的价格相对传统燃油汽车较高,且电池等关键部件的成本仍然较高,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3. 产业链和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完善的产业链和技术创新支持,包括电池技术、充电设施建设和氢气供应等方面。
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产业发展计划。
新能源汽车专业市级以上培训资料第一章:新能源汽车概述1.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1.2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1.3 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和挑战第二章:新能源汽车技术原理2.1 电动汽车技术原理2.1.1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2.1.2 电动汽车储能系统2.1.3 电动汽车辅助系统2.2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原理2.2.1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2.2.2 混合动力汽车储能系统2.2.3 混合动力汽车辅助系统第三章: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3.1 电池技术3.1.1 锂离子电池3.1.2 镍氢电池3.1.3 固态电池3.2 充电技术3.2.1 直流快充技术3.2.2 交流慢充技术3.2.3 无线充电技术3.3 电机技术3.3.1 永磁同步电机3.3.2 感应电机3.3.3 开关磁阻电机3.4 控制技术3.4.1 车辆动力控制技术3.4.2 能量管理控制技术3.4.3 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第四章:新能源汽车市场与政策4.1 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及前景4.1.1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4.1.2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情况4.2 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4.2.1 国家政策与标准4.2.2 地方政策与补贴政策4.2.3 新能源汽车安全与检测标准第五章:新能源汽车维修与安全5.1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5.1.1 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5.1.2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5.2 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应急措施5.2.1 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与标准5.2.2 新能源汽车事故处理与救援第六章: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销与推广6.1 新能源汽车品牌建设与推广6.2 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销策略6.2.1 产品定位与市场定位6.2.2 价格策略与促销策略6.2.3 渠道建设与推广活动第七章: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与展望7.1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7.2 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展望7.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分析结语:新能源汽车专业市级以上培训资料的编写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知识,帮助专业人员深入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原理、关键技术、市场与政策等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