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骨鱼
- 格式:docx
- 大小:12.87 KB
- 文档页数:2
花骨鱼的营养价值关于《花骨鱼的营养价值》,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鱼是我们饭桌上常常会出現的一道菜,鱼的品种各种各样,普遍的有鲤鱼草鱼鲫鱼鲶鱼这些,谈起这种鱼我们都很了解。
可是有一种鱼可能很多人不都清晰乃至不清楚,它便是花骨鱼。
它是一种稀缺而非常的淡水鱼,美味可口,营养成分也很丰富多彩。
下边让我们实际了解一下花骨鱼的营养成分。
花骨鱼,归属于鲤科、鮈亚科,别名:马驹子、卢季、季鱼、季郎鱼、猪骨头郎,身长,背鳍起始点明显突起。
腹部圆,体侧和背部青深褐色,腹部乳白色,体侧后轴有总数不一的黑色斑块,吻圆钝,口上下位呈马蹄形,嘴角有须一对,眼突显。
归属于最底层淡水鱼,喜在水质的中低层,冬天洄游至河流水深处过冬。
以底栖小动物为食,以水生昆虫,软体动物主导,也食各种各样鱼儿。
较大个人达到2KG。
花骨鱼关键遍布于长江下游的河流、湖水、水利枢纽中。
花骨鱼发情4年,产卵期为6牙周炎7月,怀卵量4.8-13万粒,卵为黏性,以此粘于绿色植物常规上,当温度20℃时,经4天孵化苗。
该鱼具备身材幽美、食性杂、适应能力强、肉质地鲜嫩、美味可口、销售市场俏销等优势。
黄骨鱼一般指黄颡鱼茯苓功效:甘、平,有小毒。
功能:通便,去水肿,袪风、解酒。
宜食:适合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脚气水肿及其营养不良性水肿者服用;适合小孩痘疹前期服用。
《本草纲目》:“烹煮去水肿,通便。
”禁吃:依据先人工作经验,为“发性食物”食品,故有顽症宿病的人,例如支气管哮喘,淋巴结核,癌瘤,红斑狼疮及其难除发痒性皮肤病者,禁吃或慎重服用。
忌与中药荆芥同食作法1.花鱼群去鳞,剖肚,去内脏器官,洗干净。
2.洗干净的花鱼群,身上划两刀,便捷煮熟,放盘里。
3.花鱼群放盘里,再加米酒,撒上姜蒜,再加盐少量。
4.上锅蒸,煮熟就可以;吃的情况下,蘸着生抽、白醋吃,呵,美味极其!。
花骨鱼养殖技术
花骨鱼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海洋产物,包括潮汕地区的海水花骨鱼和
江淮地区的淡水花骨鱼。
花骨鱼养殖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使得花骨
鱼更加普及,甚至形成了一些新的产业。
花骨鱼养殖技术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培育鱼苗,也就是进行花骨鱼
的繁殖和抢救;二是调湖管理,包括适当的水温、水量、水位和渔沼草药等;三是养殖环境,有助于鱼类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四是定期检查鱼类,及时
发现疾病,以便及时治疗。
此外,管理者还要定期检查水质、定期施加营养物质,以免造成对环境
和生物影响。
同时,管理者还要落实捕捞管理措施,特别是对花骨鱼捕捞规
模的限制。
以上是花骨鱼养殖技术的内容,集花骨鱼的繁殖、抢救、调湖管理、养
殖环境管理、定期检查水质、施加营养物质和实施捕捞管理措施等于一体,
它将带来大量的经济效益,对潮汕地区的花骨鱼养殖业、江淮地区的淡水花
骨鱼养殖业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对花骨鱼养殖技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致力于
它的发展,以提高花骨鱼产品质量,并最大限度地提高花骨鱼对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贡献。
钓花骨鱼的方法和技巧
钓花骨鱼的方法和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钓点:花骨鱼生活在深水中,通常在离岸较远的海域活动,因此选择深水沟、海湾、港口等水深较大的地方进行钓鱼会更有成效。
2.选择适合的钓具:钓花骨鱼一般使用长竿和轻型的钓具,钓线一般选择4-6号的尼龙线,鱼钩的大小一般选用6-10号的钓鱼钩。
3.选择合适的饵料:花骨鱼以小型鱼类和虾类为食,因此选择活鱼、活虾、小鱼片等作为饵料,可以提高钓鱼的效果。
4.选好时间:花骨鱼通常在日出和日落时活跃度较高,所以选择这两个时间段进行钓鱼会有更好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根据潮汐表选择潮汐转折点进行钓鱼。
5.钓法和技巧:钓花骨鱼一般使用拖底或者擦底的方式。
可以利用风和潮的力量,将钓具漂浮起来,然后通过上下拖动的方式引诱鱼咬钩。
另外,还可以适当加入轻微的抖动动作,模仿小鱼或小虾的游动方式来吸引花骨鱼。
花骨鱼如何养殖
中国水产饲料交易网讯息花鱼骨很多人并不是很熟悉,它俗称“吉花鱼”或“麻花鱼”,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江湖中常见的鱼类,在天然湖泊中2龄鱼一般可长到250g,单个的可长到500g。
一个期间以来,因为天然水域捕捉过度以及水域环境污染等要素,花鱼骨的天然资源锐减。
近几年,江浙等地进行了花鱼骨的人工繁衍、苗种培养、产品鱼饲养试验,均获得成功。
该鱼的长处是体形美丽、食性杂、饲养规模广,集体产值高、肉质新鲜、商场俏销,近几年商场售价每500g达15—20元(花鲢水产饲料求购)。
该鱼的缺陷是性情急躁、不耐低氧,且在池塘中抢食能力差。
一、池塘主养:1、池塘条件:挑选水源足够,排灌便利的池塘,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200千克/亩带水清塘。
2、鱼种放养:早春亩放1500尾花鱼骨鱼种,搭配尾重50克的鳊鱼120尾,尾重300克的白鲢100尾,主养塘忌放养鲤、鲫、草鱼等鱼类(鲫鱼饲料)。
3、饲料投喂:以人工饲料为主,培养浮游生物为辅;日投饲2次,日投饵率为 1.0%~2.0%。
一起合作运用有机肥与无机肥,使浮游生物繁衍旺盛。
4、水质调理:在成长旺季,每月亩施2次生石灰(40千克),pH 值控制在7.2~7.8,采纳多种增氧措施,坚持良好水质。
二、池塘套养:挑选水源足够,水质清新,溶氧丰厚的池塘每亩套养200-300尾花鱼骨鱼种,留意坚持良好的水质和溶氧,到年末即可捕捉上市。
花骨鱼文化故事介绍
花骨鱼是一种代表中国文化的传统艺术品,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话生物。
根据传统文化故事,花骨鱼是由一种特殊的鱼类变化而来的,它的鱼鳞上生长着五颜六色的花纹,故得名花骨鱼。
花骨鱼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汉代,据说当时有一名叫做吴昌硕的画家,他画了一幅非常逼真的锦鲤图,意外地给锦鲤注入了生命。
这条锦鲤从画中跳了出来,变成了一只华美多彩的花骨鱼。
它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表,还具有神奇的力量。
花骨鱼很快就成为了古代中国文人雅士的喜爱之物。
人们将花骨鱼视为吉祥的象征,认为它能够带来好运和好运气。
传说中,花骨鱼是一种能够实现人们心愿的神奇生物,只要将自己的愿望告诉花骨鱼,它就能够帮助实现。
除了在艺术品中,花骨鱼还经常出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它常常被用来装饰陶瓷器、织物和建筑物等,并被视为寓意吉祥和美好生活的象征。
总的来说,花骨鱼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通过艺术品和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独特符号和象征。
花骨鱼养殖技术花骨鱼简介花骨鱼是我国长江流域的江河湖泊中的的一种淡水鱼类,鱼身修长,体型较小,因体侧沿中轴线有多个黑色斑点,因此得名花骨鱼,同时因为其分布范围广,因此在民间各地有不同称呼如花鱼、麻鲤、季鱼、吉花鱼、击浪鱼、激浪鱼、季郎鱼、鸡骨郎、洋花鱼、鸡毛稍、脂鱼、马驹子、卢季等。
花骨鱼肉质细嫩,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市场上售价可达到20~40元一斤,养殖前景良好。
花骨鱼养殖鱼塘建设花骨鱼是底栖鱼类,平时生活在水体的中下部分,因此池塘养殖时须有足够的水深,至少要在1米以上,建议池塘深度2米。
池塘底部要求平坦光滑,淤泥少。
池塘面积建议在5~10亩为宜,池塘要配有增氧机和抽水机,方便对水体增氧以及更换,为花骨鱼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如果条件允许,在进行正式养殖之前可将池塘水抽出,进行干塘清淤工作。
正式养殖之后,投放鱼苗之前,还需要对池塘进行消毒工作。
一般是用撒生石灰,每亩撒100kg生石灰,消灭水体中的病原。
消毒3#8211;4天之后再施放已发酵的有机肥或生物肥,施放后自然等待一周左右,增加水体中微生物含量,为鱼提供天然饵料。
花骨鱼鱼苗培育池塘建设完毕之后可以进行放苗工作,最佳放苗时间是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1月。
一定要选购健康无病害的鱼苗进行投放。
如果是刚孵化出2厘米以下的水花苗,需要先对池塘进行分隔,隔出一块小面积的育苗池,一般1-3亩即可。
每亩投放1万尾,除水体中有天然浮游生物供鱼苗食用,每天每亩还需泼洒豆浆,补充饵料。
大约1个月左右鱼苗会长成3厘米左右的鱼种,此时可以去掉分隔,将鱼种引入大塘中开始饲养。
如果是长度已经超过2厘米的鱼种,则根据育苗实际大小减少放苗数量,一般2-5厘米的鱼种,每亩投放2000尾以上。
5厘米的鱼种,则每亩投放1800尾。
花骨鱼成鱼饲养花骨鱼主要食物来源中包含浮游生物,因此饲养技巧是以人工投放的饲料为主,培养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作为天然饲料为辅。
人工饲料配方:豆饼30%、菜籽饼40%、芝麻或花生饼15%、鱼粉5%、面粉10%。
花骨鱼人工养殖方法技术花骨鱼人称花姑娘,又有马驹子、卢季、季鱼、季郎鱼、鸡骨郎等叫法,它体侧和背部青褐色,体侧中轴有黑斑块,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淡水鱼。
下面一起来了解花骨鱼人工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选择养殖花骨的池塘面积一般在5~15亩,要求池深2~2.5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塘底淤泥要少,池塘有条件的最好经过干塘、清淤和曝晒,每3亩池塘配备1台1.5kg的增氧机,每口池塘配备1台以上的3kW的抽水机,以保证随时可更换新水。
2、放养前准备苗种下塘前12天,每亩水面用200~250kg的生石灰带水清塘,主要杀灭潜在的病原体和其它敌害生物,3~4天后施放给经充分发酵的腐熟有机肥500~1000kg肥水,培育花骨喜食的轮虫、枝角类等浮游生物,使苗种下塘后有丰富适当的天然饵料可供摄食。
3、合理放养放养时间在每年的12月下旬至翌年的3月,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苗种放养,苗种放养时用3%~5%的食盐水消毒5~8min,一般亩放规格为5~6cm的鱼种1800~2000尾,亩产量可达450~500kg,混养时亩放规格为5~6cm的鱼种400~500尾,亩产量可达180~230kg,搭配规格为8~10cm的花白鲢100尾左右。
4、水质调控池水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保持在30~40cm,将pH值控制在7.2~7.8为好。
当水色变为茶褐色、黑褐色或水中溶氧量低于3mg/L 时,要及时开动抽水机加注新水,更换部分老水,以增加池水溶氧量,减缓因密度过大引起溶氧不足的矛盾。
注水时注意用木板将水挡散。
若水质太瘦,透明度过低,则必须适当追施肥料,一般亩施有机肥50~80kg,另根据水质情况,可以施放碳酸氢铵4~5kg,磷肥2~3kg,要经常施肥,保持池塘中的浮游生物繁盛不衷。
5、科学投饵采取以投喂人工饵料为主,施肥培育浮游生物为辅的饲养方法,饲料配方:豆饼30%、菜籽饼40%、芝麻饼或花生饼15%、鱼粉5%、面粉10%,将以上几种原料混匀后,加适量水拌和成面团或制作成软颗粒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或者选择蛋白质含量在32%~36%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采用自动投饵机投喂以节省人工。
花骨鱼钓法技巧范文花骨鱼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淡水鱼类,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市场价值。
钓花骨鱼是许多垂钓爱好者的喜爱,下面就来介绍一些花骨鱼钓法技巧。
1.装备选择:钓花骨鱼时,可以选择轻型的垂钓装备。
钓竿选择可以是长一些的软调钓竿,长度在3-4米左右,这样可以方便投放并保持竿尖与鱼线的垂直,保证鱼饵的落点准确。
钓线选择可以是0.2-0.3毫米左右的尼龙线,这样可以提高鱼线的敏感度和穿透力,感知到鱼的咬钩行为。
钓钩选择可以是号码较小的钩子,如2号-6号钓钩即可。
2.鱼饵选择:钓花骨鱼可以使用一些活饵和饵料。
一些常用的活饵包括:蚯蚓、蟑螂和黄鳝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提前准备好的饵料,如鱼粉、虫饵等。
这些饵料营养丰富,能够吸引花骨鱼的注意力。
3.钓点选择:钓花骨鱼选择合适的钓点非常重要。
花骨鱼喜欢在水草丛生的水域活动,因此选择有水草的湖泊、池塘等地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花骨鱼也常栖息在靠近底层的水域,可以选择一些水深适中的地方进行垂钓。
4.投放技巧:投放是决定是否能够钓到花骨鱼的关键环节之一、在钓花骨鱼时,可以用轻轻扬竿的方式进行投放,让鱼饵平稳地落入水面。
在花骨鱼聚集的地方,则可以使用草鱼包饵的方式,将饵料扔入水中,吸引花骨鱼的注意力。
5.钓法技巧:发现花骨鱼活动的钓点后,可以采取“窝”中钓法。
首先,在钓点周围撒些饵料,吸引花骨鱼聚集,然后将钩饵扔入钓点附近,静心等待。
当感觉到鱼咬钩时,可以稍微提竿,确认鱼的咬钩行为后再进行迅速提竿钓鱼。
6.注意事项:在垂钓花骨鱼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不要过度垂钓一条钓点,要让鱼有一段时间恢复活动及繁殖;其次,钓鱼时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吵闹声和剧烈动作惊扰鱼儿;最后,垂钓后要及时释放不需要的鱼,保护花骨鱼的种群资源。
总结:钓花骨鱼需要选择合适的装备、鱼饵和钓点,掌握一定的投放和钓法技巧,才能提高钓鱼的成功率。
同时,也要注重保护鱼类资源,遵守相关的垂钓规定,享受垂钓的乐趣。
花骨鱼的做法大全
花骨鱼,又称鲈鱼,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海鲜食材。
它肉质细嫩,富
含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物质,深受人们喜爱。
在家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烹饪花骨鱼,让家人们品尝到不同口味的美味佳肴。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花骨鱼的做法,希望能给大家在厨艺上带来一些启发。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道简单的清蒸花骨鱼的做法。
首先将新鲜的花骨鱼洗净,
去除内脏和鳞片,然后在鱼身上划上几刀,以便入味。
接着在鱼身上抹上适量的盐和料酒,再加入葱姜蒜和少许豆豉,然后将花骨鱼放入蒸锅中,大火蒸约8-10分
钟即可。
蒸熟后,淋上热油和蒸鱼豉油,撒上葱花和香菜,一道鲜美的清蒸花骨鱼就做好了。
其次,我们来介绍一道口味独特的红烧花骨鱼的做法。
首先将花骨鱼洗净沥干
水分,用料酒腌制片刻。
然后将锅中倒入适量的油,放入葱姜蒜爆香,再加入适量的郫县豆瓣酱炒出红油,接着放入腌制好的花骨鱼煎至两面金黄。
然后加入适量的酱油、糖、料酒和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焖煮15分钟左右,最后勾芡,撒上葱
花即可。
最后,我们来介绍一道口感鲜嫩的煎花骨鱼的做法。
首先将花骨鱼去鳞去内脏,洗净后抹干水分,用刀在鱼身两面划几刀,腌制入味。
然后将平底锅加热,加入适量的食用油,放入葱姜蒜爆香,再将腌制好的花骨鱼放入锅中,小火煎至两面金黄,撒上葱花和香菜即可。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花骨鱼的做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花骨鱼是一种非常
美味的食材,不同的烹饪方法可以带来不同的口感和味道。
希望大家在家中尝试制作这些美味的花骨鱼菜肴,让家人朋友都能品尝到美味佳肴的享受。
花骨鱼
花骨鱼又叫季骨郎、珠鱼、麻鲤、吉花鱼、鸡虾、大鼓眼、花公鸡、鸡鸽郎砂古芦子等,隶属于鲤形目、鲤科。
一般体重为0.2~0.7千克,最大个体可达2千
花骨鱼的身体为长形,前段圆棒状,后段稍侧扁,腹部圆;眼突出。
头长小于体高,为眼径的4.5倍,沿头部的眶前骨、眶下骨及前鳃盖骨边缘有1列黏液腺;吻较长,吻长小于或等于眼后头大,口下位,马蹄形,下唇不发达,两侧叶狭窄;颚部中央有一小三角形突起,具须1对;体侧和背部青褐色,背侧在侧线鳞上方有一排10—12个黑斑点,背鳍及尾鳍上也有许多不规则小黑点,背鳍起点显著隆起。
腹部为白色,胸鳍、腹鳍、臀鳍灰白色。
雄鱼在生殖期间体呈浅橘红色,头部和鳍上有追星。
花骨鱼分布于我国淡水水域,主要有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镜泊湖,新疆的伊犁河、塔里木河、乌鲁木齐河等,也见于我国其他湖泊、河流,为江湖中常见的中、下层鱼类,喜微流水,水质清新,底质为沙砾或泥沙的环境中,冬季洄游至江河深水处越冬。
花骨鱼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河流中,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常聚群出没于沿岸着生有青苔的石缝、木桩等障碍物附近,喜钻洞穴居。
性温和,对流水较敏感,稍有流水即兴奋游窜,甚至跃出水面。
它是杂食性,幼鱼摄食枝角类、桡足类、轮虫等浮游动物,也摄食藻类及水生高等植物,成鱼的主要饵料有水生昆虫的幼虫、水蚯蚓、虾类、蚬类、蚌类、螺蛳类、淡水壳菜以及小型鱼类等。
花骨鱼2~3龄达性成熟,产卵期在4~8月,期间水温16~23℃,怀卵量 4.8-13 万粒,分批产卵。
卵粘性,受精卵黏附于植物的根须或水草上孵化,当水温20℃时,经4天孵出苗。
初孵仔鱼在15天后开始摄食。
花骨鱼在养殖条件下,可食蛋白含量较高的人工配合饲料,以粉末和沉性饲料为主。
它的适应性强,在我国淡水水域不论池塘、水库或是网箱均可养殖。
生长水温7—30℃,PH值7—8。
1龄鱼体重可长至200~250克。
花鱼骨饲养过程中要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溶氧丰富。
投喂饲料一定要坚持四定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和四看,即看天气、看水温、看水质、看鱼的吃食情况要少量多次。
视季节和水温的变化一般日投喂量占鱼重的2—5%。
雄鱼吻部有明显的粗糙追星,轻压腹部可见乳白色的精液流出;雌鱼吻部光滑无追星,腹部较大,有明显的卵巢轮廓,肛门略显突出的性成熟个体。
按雌雄1:1.2的比例搭配,视成熟度和个体大小注射一定剂量鱼用催产激素,然后放入产卵池,在水温25℃左右,经微流水刺激,12
小时左右可发情产卵。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