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械制图(第六版)电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篇一:机械制图教案】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课题编号]1-绪1①[课题名称]机械制图的任务与学习方法图幅比例[教材版本]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特点、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2、了解图样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3、熟知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规定,能正确识别读图方向。
4、掌握比例的概念和选用原则。
二、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1、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反复实践,耐心细致,严肃认真,提高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初步树立标准是技术法规的标准化意识,注重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养成教育。
[教学重点]1、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比例概念的理解与应用;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难点]看图方向的确定。
[分析学生]1、入学新生大多数会对本课程产生较浓厚的兴趣,热情较高,信心较足。
2、同学们的几何知识和空间概念及想像力相对薄弱,又少于接触或未接触过机械生产环境,缺少相应机械常识和感性积累。
3、机械制图既重理论,更重实践,与中小学课程及其学习方法不同,学生对学习方法有一个适应和掌握的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读书质疑、讲授、演示、归纳提升等教学法。
绪论部分的教学在以教材为蓝本的同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为目的,教师可根据自身的工作、教学经验和体会对绪论所要讲述的内容作恰当的调整和充实。
[教学资源]机械制图网络课程,生产用技术图纸等。
[教学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策略:利用网络演示,创设教学情景,启发学生思维,注重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相联系,讲、演交叉进行,及时归纳总结。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完整资料)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课题名称】机械制图的任务与研究方法;认识制图国家标准(一)图纸与比例、字体与图线。
【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制图课程的性质、内容、任务与研究方法;2.了解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及比例、字体、图线的规定。
二、能力目标1.握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方法,通过反复实践,逐步提高看图和画图的能力;2.具有正确认知和选用图纸幅面和格式及比例的能力,能识别图形中的图线。
三、素质目标培养严格遵守《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国家技术标准的良好惯,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提高工程素质。
四、教学要求1.了解机械制图的研究方法,并能掌握使用;2.了解国度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及比例、字体、图线的规定。
【教学重点】机械制图课程的研究方法【难点分析】比例的规定,图线的应用【分析学生】1.入学重生大多数未学过平面几何,空间概念和想像力较薄弱;未接触过机械工厂和机械出产,短少机械零件、部件的常识。
2.刚入学时多数学生研究机械制图的态度是规矩的,研究中碰到艰巨后,部分学生会发生畏难情绪,个别学生以至丧失研究信心与兴趣。
3.机械制图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与中小学课程及其研究方法不同,学生对研究方法有一个适应和掌握的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机械制图网络课程【教学放置】2课时(90分钟)教学步骤:网络演示,讲授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从家俱、建筑物、机械等的制造实践举例,引出要学会阅读和绘制图样(工程界的共同语言),讲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新课教学(70分钟)1.机械制图的性质、特色、教学目标和研究方法(20分钟)。
教师演示网络课程的课程说明,重点讲解研究方法。
教师讲解时,注意向学生设问,是否听明白,有何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2.图纸幅面和格式(20分钟)教师讲解,并演示:①网络课程的第一章课程导航;②图纸幅面演示;③图框格式及尺寸演示;④图标规定的标题栏格式及尺寸演示。
机械制图教案绪论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1、图样的定义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准确地表达机械、仪器、建筑物等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画出的图形,叫做图样。
2、《机械制图》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3、主要内容(1)制图的基本规定(2)几何作图(3)正投影法与三视图(4)轴侧图(5)组合体视图(6)图样的基本表示法(7)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8)零件图(9)装配图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3、培养对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1、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有关的技术标准;2、掌握正确的看图和画图方法;3、反复实践,提高看图和画图技能。
由图样定义知识引入第一章第一节内容:§1-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4457.4-2002的含义:GB:表示国标;T4457.4:表示推荐使用的文件号为4457.4;2002:表示2002年发布使用的。
一、图纸幅面要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幅面尺寸B×L二、图框格式和尺寸1、图框格式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图框有两种格式:不留装订边和留装订边。
同一产品中所以图样均应采用同一种格式。
2、图框尺寸不留装订边的图纸,其四周边框的宽度相同(均为e)留装订边的图纸,其装订边宽度一律为25mm,其他三边一致。
三、标题栏和明细栏标题栏一般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四、看图方向的规定为了利用预先印制好的图纸,允许将图纸逆时针旋转90°。
为了使图样复制和缩微摄影时定位方便,应在图纸各边长§1-2 比例(GB/T4457.4-2002)一、术语比例: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1、原值比例比值为1的比例,即1:1;2、放大比例比值大于1的比例,如2:1等;3、缩小比例比值小于1的比例,如1:2等。
机械制图教案顺序同第六版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机械制图教案绪论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1、图样的定义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准确地表达机械、仪器、建筑物等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画出的图形,叫做图样。
2、《机械制图》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3、主要内容(1)制图的基本规定(2)几何作图(3)正投影法与三视图(4)轴侧图(5)组合体视图(6)图样的基本表示法(7)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8)零件图(9)装配图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3、培养对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1、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有关的技术标准;2、掌握正确的看图和画图方法;3、反复实践,提高看图和画图技能。
由图样定义知识引入第一章第一节内容:§1-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4457.4-2002的含义:GB:表示国标;T4457.4:表示推荐使用的文件号为4457.4;2002:表示2002年发布使用的。
一、图纸幅面要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幅面尺寸B×L二、图框格式和尺寸1、图框格式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图框有两种格式:不留装订边和留装订边。
同一产品中所以图样均应采用同一种格式。
2、图框尺寸不留装订边的图纸,其四周边框的宽度相同(均为e)留装订边的图纸,其装订边宽度一律为25mm,其他三边一致。
三、标题栏和明细栏标题栏一般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四、看图方向的规定为了利用预先印制好的图纸,允许将图纸逆时针旋转90°。
为了使图样复制和缩微摄影时定位方便,应在图纸各边长§1-2 比例(GB/T4457.4-2002)一、术语比例: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机械制图教案绪论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1、图样的定义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准确地表达机械、仪器、建筑物等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画出的图形,叫做图样。
2、《机械制图》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3、主要内容(1)制图的基本规定(2)几何作图(3)正投影法与三视图(4)轴侧图(5)组合体视图(6)图样的基本表示法(7)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8)零件图(9)装配图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3、培养对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1、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有关的技术标准;2、掌握正确的看图和画图方法;3、反复实践,提高看图和画图技能。
由图样定义知识引入第一章第一节内容:§1-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4457.4-2002的含义:GB:表示国标;T4457.4:表示推荐使用的文件号为4457.4;2002:表示2002年发布使用的。
一、图纸幅面要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幅面尺寸B×L二、图框格式和尺寸1、图框格式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图框有两种格式:不留装订边和留装订边。
同一产品中所以图样均应采用同一种格式。
2、图框尺寸不留装订边的图纸,其四周边框的宽度相同(均为e)留装订边的图纸,其装订边宽度一律为25mm,其他三边一致。
三、标题栏和明细栏标题栏一般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四、看图方向的规定为了利用预先印制好的图纸,允许将图纸逆时针旋转90°。
为了使图样复制和缩微摄影时定位方便,应在图纸各边长§1-2 比例(GB/T4457.4-2002)一、术语比例: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1、原值比例比值为1的比例,即1:1;2、放大比例比值大于1的比例,如2:1等;3、缩小比例比值小于1的比例,如1:2等。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一、教学内容1. 机械零件的视图表达:包括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仰视图等基本视图的绘制方法。
2. 机械零件的剖视图表达:包括全剖视图、半剖视图、阶梯剖视图等剖视图的绘制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机械零件的基本视图表达方法,能够准确绘制出各种视图。
2. 了解剖视图的概念,学会使用剖视图表达机械零件的结构特点。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机械制图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剖视图的绘制方法,尤其是阶梯剖视图的绘制。
2. 教学重点:基本视图的表达方法及剖视图的概念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模型、制图板、丁字尺、圆规等。
2. 学具:制图板、丁字尺、圆规、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视图表达其结构。
2. 知识讲解:a. 介绍基本视图的概念,讲解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仰视图等基本视图的绘制方法。
b. 介绍剖视图的概念,讲解全剖视图、半剖视图、阶梯剖视图等剖视图的绘制方法。
3. 例题讲解:结合实物模型,演示如何绘制基本视图和剖视图。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给定机械零件的视图。
六、板书设计1. 基本视图的绘制方法:a. 正视图:物体正面投影到投影面上。
b. 侧视图:物体侧面投影到投影面上。
c. 俯视图:物体上面投影到投影面上。
d. 仰视图:物体下面投影到投影面上。
2. 剖视图的绘制方法:a. 全剖视图:将物体沿某一平面完全切开,展示物体内部结构。
b. 半剖视图:将物体沿某一平面切开一半,展示物体内部结构。
c. 阶梯剖视图:将物体沿两个或多个平面切开,展示物体内部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绘制给定机械零件的基本视图。
b. 绘制给定机械零件的剖视图。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基本视图和剖视图的绘制方法,但部分同学在阶梯剖视图绘制方面仍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机械制图教案绪论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1、图样的定义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准确地表达机械、仪器、建筑物等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画出的图形,叫做图样。
2、《机械制图》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3、主要内容(1)制图的基本规定(2)几何作图(3)正投影法与三视图(4)轴侧图(5)组合体视图(6)图样的基本表示法(7)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8)零件图(9)装配图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3、培养对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1 、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有关的技术标准;2、掌握正确的看图和画图方法;3、反复实践,提高看图和画图技能。
由图样定义知识引入第一章第一节内容:§1-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4457.4-2002 的含义 :GB:表示国标;T4457.4: 表示推荐使用的文件号为 4457.4 ;2002: 表示 2002 年发布使用的。
一、图纸幅面要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幅面尺寸B× L二、图框格式和尺寸1、图框格式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图框有两种格式:不留装订边和留装订边。
同一产品中所以图样均应采用同一种格式。
2、图框尺寸不留装订边的图纸,其四周边框的宽度相同(均为e)留装订边的图纸,其装订边宽度一律为 25mm,其他三边一致。
三、标题栏和明细栏标题栏一般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四、看图方向的规定为了利用预先印制好的图纸,允许将图纸逆时针旋转90°。
为了使图样复制和缩微摄影时定位方便,应在图纸各边长§1-2 比例(GB/T4457.4-2002)一、术语比例: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教学方法授课内容的运用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通过新生入学,从学技能到以后就业,无论哪一个工种的操作,必须根据图纸进行操作,为此必须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
三、新课内容绪论<一>、图样的内容和作用图样的定义: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准确地表达机械、仪器、建筑物等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画出的图形,叫做图样。
1、装配图定义:表示组成机器或部件中各种零件间的连接方式和装配关系的图样。
2、零件图定义:表示零件结构形状、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
3、如何制造出机器或部件?根据装配图表示的各零件间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把合格零件装配在一起才能制造出机器或部件。
<二>、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目的图样是交流传递技术信息、思想的媒介和工教学方法授课内容的运用具,是工程界通用的技术语言,必须学会并掌握这种语言,初步具备识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1、主要内容有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正投影作图基础、机械图样的表示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零部件测绘等部分。
2、基本要求(1)应熟悉国标,学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2)掌握应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形体的图示方法,并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3)理解并掌握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的画法和注法规定。
(4)具备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5)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学习方法提示1、由“物”画图,由“图想物”,既要想象物体的形状,又要思考物体的投影规律。
2、学与练相结合,在学中练,练中学,读画结合,以画促读,通过画图训练促进读图能力的提高。
3、工程图样是国际工程界的技术语言,一是规律性的投影作图,二是规范性的制图标准。
教学方法授课内容的运用<五>、工程图样学的历史和发展远古时代——图形20世纪50年代——三视图的投影规律21世纪——CAD四、课堂小结本节重点讲了图样的作用,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等。
《机械制图(第六版)》第八章-第十章教案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提问1、中心孔有哪四种形式?2、尺寸标注的三要素是什么?三、讲授新课第八章零件图任何一台机器或一个部件都是有若干个零件装配而成,制造机器首先要依据零件图加工零件。
零件图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
§8-1 零件图概述<一>、零件图与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装配图:表示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
零件图:表示零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和有关技术要求,并根据它加工制造零件。
作用与关系:1、在设计或测绘机器时,首先要绘制装配图,再拆画零件图,零件完工后再按装配图将零件装配成及其或部件。
2、在识读或测绘零件图时,要考虑零件在部件中的位置、作用,以及与其它零件间的装配关系,从而理解各个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加工方法。
3、在识读或测绘装配图时,也必须了解部件中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和作用,以及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
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图8-1 滑动轴承轴测分解图分析图8-1。
<二>、零件图的内容图8-2 轴承座零件图结合图8-2轴承座零件图,一张完整的零件图要包括: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1、视图用一组视图(包括视图、剖视、断面等表达方法)完整、准确、清楚、简便地表达出零件的结构形状。
2、尺寸零件图中应正确、齐全、清晰、合理地标注出表示零件各部分的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的尺寸。
为零件的加工制造和检验提供依据。
3、技术要求用规定的符号、代号、标记和简要的文字将制造和检验零件时应达到的各项技术指标和要求。
4、标题栏在图幅的右下角按标准格式画出标题栏,以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图样的编号、比例及设计、审核、批准人员的签名、日期等。
四、课堂小结本节主要讲了零件图与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和零件图的内容。
五、课堂巩固分析图8-1。
六、板书设计§8-1 零件图概述一、零件图与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二、零件图的内容七、布置作业习题册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提问1、零件图的内容是什么?2、识图的四个步骤是什么?三、讲授新课§8-2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零件图要求将零件的结构形状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并力求简便。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2. 学会使用绘图工具和设备,熟练掌握绘图技巧。
3. 掌握基本几何图形的画法,学会组合体的画法。
4. 学会视图的绘制方法,掌握投影变换规律。
5. 学会机械零件的表达方法,提高阅读和绘制机械图纸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绘图工具和设备的使用基本几何图形的画法2. 组合体的画法组合体的组合方式组合体的视图绘制方法组合体的尺寸标注3. 投影变换规律视图间的投影关系投影变换方法斜视图和旋转视图的绘制4. 机械零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的绘制步骤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常见机械零件的画法5. 机械图纸的阅读和绘制图纸的阅读方法图纸的绘制技巧提高图纸质量的措施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采用演示法,展示绘图工具的使用和绘图过程。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绘图能力。
4.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图纸,提高阅读和绘制图纸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图教材2. 绘图工具:丁字尺、三角板、曲线板、铅笔、橡皮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绘图桌、绘图板等4. 图纸:标准零件图、装配图等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
2. 实践成绩:考察学生的绘图技巧、图纸质量、阅读能力等。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机械制图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国家标准。
2. 组合体的视图绘制方法和尺寸标注。
3. 投影变换规律及其应用。
4. 机械零件的表达方法和绘制步骤。
5. 机械图纸的阅读和绘制技巧。
教学难点:1. 投影变换规律的掌握和应用。
2. 组合体视图的绘制和尺寸标注。
3. 复杂机械零件的绘制。
4. 图纸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和国家标准。
2. 第3-4周:绘图工具和设备的使用,基本几何图形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