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及椎间孔的解剖病理
- 格式:ppt
- 大小:22.11 MB
- 文档页数:66
腰椎间盘解剖从猿到人的直立行走,开阔人类的视野,但是人体脊柱也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人类发一直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腰腿痛的困扰。
原始文化将其归结为妖怪做崇。
称为“魔鬼的一脚",脊柱对人体起支撑,运动,缓冲保护作用,腰椎间盘解剖有助于对腰腿痛的进一步了解。
成人脊柱共由26个椎骨组成,如同落砖一样逐渐的垒起来,并靠23个椎间盘来连接这26个椎骨,在这23个椎间盘中,每一个都可能发生椎间盘凸出,(临床上常见一个椎间盘凸出,也可2、3个)引起神经压迫并且引起相应的症状。
椎间盘占脊柱长度的四分之一,与人身高有密切关系。
脊柱从受孕第3周开始发育,一直持续到30岁,原节的形成标志着脊柱发育的开始,继之成了脊索突,这一过程包括了神经外胚层、外胚层和中胚层的分化。
在中胚层组织中形成的体节连接着神经管(神经外胚层)和脊索,在人类其数量为42-44个,在体节为准备形成骨性结构开始移行的同时,脊索周围的部分体节分化成头侧细胞稀疏而尾侧细胞密集的生骨节。
每个生骨节在细胞稀疏区与密集区的交界部位发生分离,即生骨节的尾侧细胞密集区移行于下一个生骨节的头侧细胞稀疏区。
一.椎间盘的组成腰部椎间盘有5个,即L1~2、L2~3、L3~4、L4~5、L5~S1。
椎间由纤维环、髓核、透明软骨终板和sharpey纤维组成。
纤维由坚韧的纤维组织环绕而成,外层主要是I型胶原纤维,排列密集,部分胶原纤维插入椎体;内层主要是较低密度的Ⅱ型胶原纤维,与外层相比,缺乏明显的板状排列。
髓核在腰部位于椎间盘中心的稍后方,在年轻人尸体上,外观呈半透明的凝胶状,主要由软骨基质和胶原纤维组成,通过Sharpey纤维附于椎体骺环。
透明软骨终板是椎体的上、下软骨面,构成椎体的上、下界,与相邻椎体分开。
Sharpey纤维围绕于椎间盘的最外层,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无软骨基质。
椎间盘通过固定相邻的椎体稳定脊柱并维持其排列,允许椎骨间的相互运动,同时吸收加载到脊柱上的载荷和能量。
椎孔的解剖名词解释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的学科,其中椎孔是一个重要的解剖结构。
椎孔是指脊椎骨中的孔洞,在人体脊柱中起着重要的支持和保护神经系统的功能。
本文将对椎孔的概念、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体解剖学中的这一名词。
椎孔(Vertebral Foramen)是指位于脊椎骨体后方的孔洞,通过这些孔洞,脊髓及其脊神经可从脊髓管中穿出。
人体脊椎由33块骨骼构成,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
每个脊椎骨都具有一个椎孔,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根据脊椎的不同部位,椎孔的大小也会有所差异。
椎孔的结构由脊椎的后弓和椎板共同组成。
脊椎的后弓包括椎弓和椎弓根,椎弓位于椎板的两侧,起到了支持和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
椎板则位于椎弓的后方,它是一块扁平的骨块,连接着两个相邻椎骨的椎弓。
椎板的上下方分别延伸为上椎板和下椎板,形成了椎孔的上下边界。
椎孔在解剖学中的位置和形状因脊椎的不同部位而异。
颈椎的椎孔较小圆形,逐渐向下扩大成椭圆形,胸椎的椎孔呈圆形,逐渐向下变大,腰椎的椎孔呈三角形,尾椎的椎孔较小,呈圆形。
椎孔的位置和形状的变化与脊椎的功能密切相关,由于不同的脊椎骨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椎孔的结构也会因此而调整。
椎孔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脊髓和脊神经。
脊髓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负责传递神经信号,控制身体各种动作和感觉。
脊神经则是从脊髓中发出的神经根,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的神经信息到全身各个部位。
椎孔通过形成一个骨盒,将脊髓和脊神经包裹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且通过椎间孔(Intervertebral Foramen)与神经根相连,确保神经信息的传递。
除了保护脊髓和脊神经外,椎孔还与其他解剖结构有关联。
在椎孔上方和下方,有由相邻椎孔形成的关节隆起,即突出部分。
这些突出部分通过肌肉、韧带和关节盘的连接,形成了脊柱的关节系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撑和灵活性。
此外,椎孔的结构也与椎管的形成密切相关。
椎管是脊椎骨组成的管状结构,内部容纳着脊髓和腰髓根等重要解剖构造,而椎孔正是椎管的一部分。
椎间孔名词解释解剖学椎间孔是指椎骨之间的开口,通常位于椎体的后部,是脊柱内部的重要解剖结构之一。
下面是对椎间孔相关的名词和解剖学描述的详细解释。
一、椎间孔的组成1. 椎体:椎体是椎骨的主体,形状呈长圆柱形,支撑着人体的重量。
2. 椎弓根:椎骨的后部有两个椎弓根,呈爬行动物的形状,向上延伸成为椎板。
3. 椎板:椎板紧贴在椎弓根的后表面。
4. 棘突:椎板向后突出的部分叫做棘突。
5. 椎间关节突:椎弓根上有两个椎间关节突,与下一节椎骨的椎间关节突形成椎间关节。
二、椎间孔的功能1.通路:椎间孔是神经和血管通过的重要通道,保证上下肢和内脏器官的正常运行。
2. 保护神经:椎间孔可以保护神经,使之不受外部伤害,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神经功能。
3. 缓冲:椎间孔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保护脊髓和神经,防止外部压迫和撞击造成损伤。
三、椎间孔的大小椎间孔的大小因每个椎骨的大小和位置而异,一般相邻两个椎骨之间的椎间孔大小大约为1-2厘米,但是在腰椎和颈椎区域大小会有所不同。
四、椎间孔的变化椎间孔的大小和形状会随着一些因素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例如: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孔会逐渐变小,因为椎骨和关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形。
2. 疾病:一些慢性疾病,例如脊柱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等,都会影响椎间孔的大小和形状。
3. 骨质疏松:这种疾病会导致骨头变得脆弱,也会影响椎间孔的大小和形状。
五、椎间孔的临床意义椎间孔的变化和疾病与一些症状有关,例如:1. 脊髓受压:当椎间孔变窄时,神经和脊髓容易被压迫,出现下肢无力、麻木等症状。
2. 神经根受压:狭窄的椎间孔也可能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背痛、放射痛等。
3. 颈椎病变:颈椎病变可能导致椎间孔变窄,并对神经和血管造成压迫,导致头痛、肩颈痛等症状。
总之,椎间孔是脊柱内部的一个重要结构,不仅起到通路和保护神经的作用,同时也与一些神经系统和骨骼系统的疾病有关。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护脊柱,预防椎间孔的狭窄和损伤。
椎间盘的解剖、病理生理及其影像学表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丁晓毅童国海陈克敏椎间盘的解剖及生理一、椎间盘的解剖结构椎间盘由软骨、纤维环和髓核三个部份组成(一)软骨终板软骨终板由纤维软骨组成,在椎体的上、下各一个,其平均厚度伟1mm。
软骨终板内有许多微孔,是髓核的水分和代谢产物的通路。
在婴儿期有微血管穿过,诞生8个月以后血管开始关闭,到20-30岁完全闭锁。
软骨终板内无神经组织,因此当软骨终板损伤以后,既不产生疼痛,也不能自行修复。
软骨板犹如关节软骨一样,能够经受压力,避免椎骨蒙受超负荷的压力,爱惜椎体,要紧软骨终板维持完整,椎体就可不能因压力而发生吸收现象。
(二)纤维环纤维环分为外、中、内三层。
外层有胶原纤维带组成,内层由纤维软骨带组成。
各层之间有粘合样物质使彼此简牢固地结合在一路。
纤维环的前侧部和双侧部最厚,几乎等与后侧部的2倍。
最内层纤维和进入髓核内并与细胞间质相连,因此和髓核之间无明确的分界。
整个纤维环几乎呈同心圆排列,其外周纤维较垂直,而越到中心倾斜度越大。
纤维环十分牢固,紧密附着在软骨终板上,维持脊柱的稳固性。
(三)髓核诞生时髓核比较大而软,位于椎间盘的中央,不接触椎体。
在生长发育进程中,髓核位置有转变,椎体的后面的发育较前面的快,因此到成年时,髓核位于椎间盘偏后侧。
髓核越占椎间盘横断面的50-60%。
在幼儿时期,椎间盘内层纤维环包绕在脊索细胞的周围,10岁以后脊索细胞消失,仅有软而呈胶冻状的髓核,12岁时髓核几乎完全由疏松的纤维软骨和大量的胶原物质组成。
随着年龄的增加,胶原物质慢慢被纤维软骨取代。
儿童时期的髓核结构和纤维环分界明显,但在老年时期的髓核水分减少,纤维化和髓核的分界不明显。
髓核内有比较致密的、分化不行的胶原纤维网状结构,每层胶原纤维覆以粘多糖蛋白复合体和硫酸软骨素,使髓核具有与水结合的能力。
依据年龄的不同,髓核的水分含量可占髓核总量的75-90%。
髓核内的各类成份结合在一路,形成立体网状胶样结构;在经受压力的情形下使脊椎均匀地负荷。
腰椎的解剖结构及图示
人体的腰椎位于身体的中段,是上连颈、胸椎,下连骶椎的那一部分脊柱。
腰椎一共有5个.每一个椎体基本上都由椎体、椎弓及从椎弓上发出的突起(包括上、下关节突、横突和棘突等)组成。
腰椎的椎体较颈椎和胸椎大而厚,主要由松质骨组成,外层的密质骨较薄。
从侧面看,椎体略呈楔状,横径大于前后径,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椎体与椎体之间由椎间盘相连。
椎弓位于椎体后方,包括椎弓根、椎板、上、下关节突、棘突和横突7个突起。
椎弓根上方有一上切迹,下方有一下切迹,上一椎体的椎弓根下切迹与下一椎体的椎弓根上切迹共同构成椎间孔,椎间孔内有脊神经通过。
双侧椎板向后中线处汇合形成棘突,即为触摸后腰部时,可扪及的、自上而下排列的一个个突起。
从椎弓根和椎板连接处向两侧伸出者为横突。
棘突、横突及上、下关节突都是肌肉、韧带的附着部位.并由此连接上、下腰椎。
椎孔由椎体后方和椎弓共同形成。
椎体的后面为椎孔的前壁,椎弓为推孔的后壁和侧壁。
椎孔可为卵圆形、三角形或三叶草形。
全部椎孔借韧带等组织相连组成椎管,椎管内有脊髓、马尾和脊神经通过。
腰椎在胚胎生长、发育过程中较易形成一些先天性的解剖异常,如先天性的6个腰椎、腰5。
与骶、融合形成腰椎骶化、骶,或胸。
可发生移行关系形成腰椎、腰5鲸突有时未融合而形成隐性脊柱裂.可
造成腰痛症状的腰。
横突肥大、可与髂骨形成假关节的腰5,横突肥大等。
所有这些先天性的畸形都有可能成为腰部疾患的病理基础,在一些诱发条件下则可能由此产生腰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
椎间盘是脊柱上连接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
人体的脊柱结构是由许多块脊椎骨相连而成。
每一个椎骨前方部分可以称之为椎体。
两个椎体之间有椎间盘组织相连接。
椎间盘中央是髓核,髓核是由一些胶状物质组成,有一定弹性。
髓核的外层是许多层呈同心圆状排列环状的纤维环包裹。
这些结构使椎间盘可以在一定程度内变形,满足人体弯腰等活动的要求,在人体直立、或者坐位的时候,脊柱主要承担身体的重量,椎间盘可以在椎体之间产生承受缓冲压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