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等六校合编《分析化学》(第4版)(上册)【章节题库】定性分析【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7.49 MB
- 文档页数:17
华中师范⼤学等六校合编《分析化学...第⼗⼋章⽑细管电泳和其他分离技术1.为什么⽑细管电泳能实现⾼效分离?答:⽑细管电泳能实现⾼效分离是因为⽑细管电泳是待测物质在充满缓冲溶液的⽑细管中在⾼压电场的作⽤下,按淌度或分配系数的差别⽽实现物质的⾼效、快速的分离分析。
2.从⾊谱基本理论出发,⽐较胶束电动⽑细管⾊谱与⽑细管区带电泳的最⼤差别。
答:(1)⽑细管区带电泳是在⽑细管内充满缓冲溶液,溶质以不同的速率在分⽴的区带内进⾏迁移⽽被分离,其分离的基础是溶质的淌度差别。
由于⽑细管电泳的液体驱动⼒为塞式电渗流,溶质区带在⽑细管内⼏乎不发⽣扩散,因此⽑细管区带电泳具有⾼柱效。
在⽑细管区带电泳中,通过改变缓冲溶液的组成、pH、电场强度及加⼊有机添加剂等操作参数可以控制电渗流,实现⾼效分离。
⽑细管区带电泳可以同时分离阳离⼦、阴离⼦和中性溶质。
(2)在胶束电动⾊谱的电泳缓冲溶液中加⼊表⾯活性剂,使其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CMC),例如⼗⼆烷基磺酸钠的CMC为8~9mmol·L-1表⾯活性剂分⼦由于其疏⽔基团的作⽤⽽聚集在⼀起,形成三维团状结构的胶束。
由于胶束存在,使胶束电动⾊谱中有两相,⼀相是导电的缓冲溶液⽔溶液相,另⼀相是带电的离⼦胶束相,它是不固定在柱内的载体(可称为拟似固定相)。
对于中性溶质,由于疏⽔性不同,与⽔相和胶束相分配系数不同⽽得到分离。
3.试根据峰宽的影响因素论述提⾼⽑细管电泳柱效的措施。
答:⽑细管电泳中影响柱效的因素是纵向分⼦扩散,所以提⾼⽑细管电泳柱效的措施为:(1)增⼤组分表观迁移率:组分的表观迁移率可以通过缓冲溶液的pH和浓度的调节获得最佳值。
(2)增⼤外加分离电压:使⽤⾼的外加电压,以提⾼柱效,但需在保证焦⽿热影响⼩的基础上进⾏。
(3)减⼩组分的扩散系数:增加溶液的黏度对降低扩散系数,提⾼柱效有利。
4.请判断缓冲溶液的pH 为6时,⽤⽑细管区带电泳分离苯胺、甲苯和苯甲酸的出峰顺序。
第5章化学平衡与滴定分析法概论1.解释以下名词术语:滴定分析法,滴定,标准溶液(滴定剂),标定,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滴定误差,指示剂,基准物质。
答:(1)滴定分析法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即标准溶液)由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两者按照一定的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计量关系完全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用量,计算出被测组分的含量,这种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
(2)滴定在用滴定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先将被测定物质的溶液置于一定的容器中(通常为锥形瓶),在适宜的条件下用另一种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逐滴地加到容器里,直到两者完全反应为止,这样的操作过程称为滴定。
(3)标准溶液(滴定剂)把已知其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4)标定利用“基准物质”或“另一种标准溶液”并通过滴定反应来确定待测溶液准确浓度的操作过程称为标定。
(5)化学计量点当滴入的标准溶液与被测定的物质按照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完全反为止,称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以sp表示。
(6)滴定终点滴定进行至指示剂的颜色发生突变时而结束,此时称为滴定终点,以ep 表示。
(7)滴定误差滴定终点ep 与化学计量点sp 往往并不相同,由此引起测定结果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又称滴定误差),以Et 表示。
(8)指示剂在滴定反应中,为了便于通过溶液颜色在sp 附近的突变来确ep 而加入的化学试剂。
(9)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化学试剂称为基准物质。
基准试剂必须满足如下条件:①高纯度或容易制备成为高纯度(>99.98%)化合物;②组成与其化学式完全相符;③在空气中稳定、不受二氧化碳和氧的作用;④最好具有大的摩尔质量。
2.离子活度、离子强度、离子活度系数的意义和有关计算。
答:(1)离子活度离子活度(i a )是指i 离子在化学反应中所表现出的有效浓度。
(2)离子强度离子强度(I )是为了定量考虑溶液中各种离子(阴、阳离子)浓度以及它们所带电荷数对离子参与化学反应影响大小而引入的物理量,其计算式为[]2112n i i i I C Z ==∑(3)离子活度系数离子活度系数(i γ)是衡量因“离子氛”的形成而使离子参与化学反应能力降低程度的参量,它反映了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之间差距的大小,对高浓度电解质溶液,尚无计算i γ的解析公式。
第2章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2.1 复习笔记一、分析试样的采取与制备1.采取原则(1)采样前了解采样对象及其周围的环境。
(2)试样的组成必须能够代表物料整体的平均组成。
(3)采样量由试样性质和测定要求确定。
(4)做好试样保存工作,以免待测成分性质、状态发生改变。
2.固体试样采取(1)矿石试样①采样点的布设取样时根据物料堆放情况,从不同的部位和深度合理采样。
②固体试样湿存水的去除a.一般将试样在100~105℃烘干,温度与时间可根据试样的性质确定。
b.受热易分解的物质,采用风干或真空干燥等方法处理。
③固体试样的制备a.制备步骤破碎、过筛、混匀和缩分。
b.四分法缩分公式m=Kd2c.试样的粒度要求能够通过100~200目筛。
(2)土壤试样土壤的分析包括成分分析、肥力分析和污染物分析等。
①采样点的布设a.地形地貌复杂及面积大的要多布点。
b.采样点的分布要考虑地块的全面情况,避开特殊位置。
c.不同的布点法采样: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
②采样时间秋冬季至早春较合适。
③采样深度a.自上而下,分层采取;b.在各层最典型的中部采取。
④采样量1kg左右,具体需要视分析项目而定。
⑤保存a.不稳定试样:及时检测。
b.一般试样:风干试样,避免光照、潮湿、高温、酸碱气体等。
(3)金属或金属制品试样①片状和丝状试样:剪取一部分即可。
②钢锭和铸铁:先将表面清理,然后钻取不同部位和深度的碎屑,混匀。
(4)粉状或松散物料试样一批包装中选取若干包,在每包的不同部位采样,混合均匀。
3.液体试样的采取和保存(1)采样点的设置①较小容器:随机取样,混合均匀。
②较大容器:从容器上、中、下部分别取样。
③河流湖泊:先选采样地段,再选具体地点;选取合适的采样断面。
(2)采样设备①表层水样:水桶。
②深层水样:采集器,如单层采样器。
(3)水样的保存①目的a.减缓水样的生物化学作用;b.减少组分的挥发损失;c.减缓被测组分的水解及氧化还原作用;d.避免沉淀或结晶析出导致的组分变化。
第9章沉淀滴定法一、选择题1.关于42CrO K 为指示剂的莫尔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华中农业大学2015研]A .本法可测定--r ,B Cl ,但不能测定--SCN I ,B .滴定应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C .指示剂42CrO K 的量越少越好D .莫尔法的选择性较强【答案】A2.在沉淀滴定的佛尔哈德法中,指示剂能够指示滴定终点是因为()。
[华中农业大学2015研]A .生成的42CrO Ag 沉淀B .指示剂吸附在卤化银沉淀上C .+3e F 生成有色配合物D .黄色+3e F 被还原为几乎无色+2e F 【答案】C【解析】佛尔哈德法的滴定原理是Ag SCN AgSCN +-+=↓(白色),32Fe SCN FeSCN +-++=(红色)。
所以指示剂能够指示滴定终点是因为生成了2FeSCN+显红色。
3.莫尔法测定Cl -的pH 值范围为6.5~10.0,若酸度过高则会()。
[南开大学2011研;华南理工大学2015研]A.AgCl沉淀不完全B.形成Ag2O沉淀C.AgCl沉淀吸附Cl-Ag CrO沉淀不易形成D.24【答案】DAg CrO沉淀的生成及其沉淀完全。
【解析】若酸度过高,会引起酸效应,不利于244.以某吸附指示剂(pK a=5.0)作银量法的指示剂,测定的pH值应控制在()。
[华南理工大学2011研;国际关系学院2014研]A.pH<5.0B.pH>5.0C.pH>10.0D.5.0<pH<10.0【答案】D5.在摩尔法中不适合用直接滴定法测定I-,是由于()。
[西北大学2014研]A.AgI的溶解度太大B.AgI强烈吸附Ag+Ag CrO转化为AgI的速度太慢C.24D.Ag+离子容易水解【答案】B6.用莫尔法测定Cl -,控制pH =4.0,其滴定终点将()。
[北京科技大学2013研;苏州大学2014研]A .不受影响B .提前到达C .推迟到达D .刚好等于化学计量点【答案】C【解析】pH =4.0时,42CrO K 会与H +反应生成722O Cr K ,42CrO K 减少,不能与Ag +生成42CrO Ag 沉淀指示终点,所以终点推迟到达。
第一章绪论答案:1.仪器分析法灵敏度高。
2.仪器分析法多数选择性较好。
3.仪器分析法分析速度较快,利于批量样品分析。
4.易于使分析工作自动化。
5.相对误差较大。
6.设备复杂、价格昂贵,对仪器工作环境要求较高。
第二章定性分析1.解:最底浓度1:G=1:5×1042.解:检出限量3.答:应选用(2)1mol•L-1HCl作洗液,因为HCl含有与氯化物沉淀的共同离子,可以减少洗涤时的溶解损失,又保持一定的酸度条件,避免某些水解盐的沉淀析出,另外HCl为强电解质避免因洗涤剂而引起胶体现象。
如果用蒸馏水洗涤,则不具备上述条件,使沉淀的溶解损失太大,特别是PbCl2﹑HNO3不含共同离子,反而引起盐效应而使沉淀溶解度大,NaCl则虽具有共同离子,但不具备酸性条件,所以亦不宜采用。
4.解:(1)用NH4Ac溶解PbSO4,而不溶解Hg2SO4 。
(2)用氨水溶解Ag2CrO4,而不溶解Hg2CrO4 。
(3) 用NaOH溶解PbCrO4,而不溶解Hg2CrO4 。
(4) 用氨水溶解AgCl,而不溶解PbSO4 。
(5) 用HNO3溶解Pb(OH)2,而不溶解AgCl 。
(6) 用氨水溶解AgCl, 而不溶解Hg2SO4 。
5.答:(1)H2O2+2H+ +2e=2H2O E0=1.77 VSn4++2e=Sn2+ Eo=0.154 VH2O2是比Sn4+强的氧化剂,所以H2O2可以氧化Sn2+为Sn4+(2 ) I2(固)+2e=2I- Eo=0.5345 VAsO43-+4H++2e=AsO33-+2H2O Eo=0.559 VI-是比AsO33-强的还原剂,所以NH4I可以还原AsO43-6.答:(1)因为HNO3是强的氧化剂会把组试剂H2S氧化成硫而沉淀。
(2)用H2SO4代替HCl,引入了SO42-,使Ba2+﹑Sr2+﹑Ca2+及Pb2+离子生成硫酸盐沉淀,将妨碍这些离子的分析。
(3)用HAc代替HCl,则由于它是弱酸,不可能调至所需要的酸度。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作者:————————————————————————————————日期:21世纪师范类教学用书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参考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课后参考答案汇编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合编刘瑞林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章 绪 论答案:1.仪器分析法灵敏度高。
2.仪器分析法多数选择性较好。
3.仪器分析法分析速度较快,利于批量样品分析。
4.易于使分析工作自动化。
5.相对误差较大。
6.设备复杂、价格昂贵,对仪器工作环境要求较高。
第二章 定性分析1.解:最底浓度 12005.01-⋅===mL g V m B μρ 610=⋅G B ρΘ 466105201010⨯===∴B G ρ 1:G=1:5×1042.解:检出限量 g V m B μρ510005.0=⨯=⋅=3.答:应选用(2)1mol·L -1HCl 作洗液,因为HCl 含有与氯化物沉淀的共同离子,可以减少洗涤时的溶解损失,又保持一定的酸度条件,避免某些水解盐的沉淀析出,另外HCl 为强电解质避免因洗涤剂而引起胶体现象。
如果用蒸馏水洗涤,则不具备上述条件,使沉淀的溶解损失太大,特别是PbCl 2﹑HNO 3不含共同离子,反而引起盐效应而使沉淀溶解度大,NaCl 则虽具有共同离子,但不具备酸性条件,所以亦不宜采用。
4.解:(1)用NH 4Ac 溶解PbSO 4,而不溶解Hg 2SO 4 。
(2)用氨水溶解Ag 2CrO 4,而不溶解Hg 2CrO 4 。
(3) 用NaOH 溶解PbCrO 4,而不溶解Hg 2CrO 4 。
(4) 用氨水溶解AgCl ,而不溶解PbSO 4 。
(5) 用HNO 3溶解Pb(OH)2,而不溶解AgCl 。
(6) 用氨水溶解AgCl, 而不溶解Hg 2SO 4 。
第10章沉淀重量分析法一、选择题1.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形沉淀的洗涤液应是()。
A.冷水B.含沉淀剂的稀溶液C.热的电解质溶液D.热水【答案】C【解析】在重量分析中为了防止无定形沉淀胶溶,洗涤液常用热的电解质溶液。
2.准确称取0.4829g合金试样,溶解后使其中的Ni沉淀为丁二酮肟镍NiC8H14O4N4(M r =288.84g/mol)。
经过过滤、洗涤、烘干,称得质量为0.2671g,则试样中Ni(A r=58.69g/mol)的质量分数为()。
A.1.24%B.5.62%C.11.24%D.22.48%【答案】C3.准确移取饱和Ca(OH)2溶液50.00mL,用0.05000mol/L HCl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20.00mL,求Ca(OH)2沉淀的K sp为()。
A.1.6×10-5B.1.6×10-6C.1.6×10-7D.4.0×10-6【答案】D4.准确称取0.5000g硅酸盐试样,经碱熔、浸取、凝聚、过滤、灼烧得含杂质的SiO2为0.2835g,再经HF-H2SO4处理飞硅后,称得残渣重0.0015g。
则试样中SiO2(M r=60.08g/mol)的质量分数为()。
A.55.70%B.56.00%C.56.40%D.57.00%【答案】C5.称取含吸湿水0.55%的磷矿样0.5000g,经处理得到0.3050g的Mg2P2O7。
已知A r(P)=30.97g/mol;M r(P2O5)=141.94g/mol;M r(Mg2P2O7)=222.55g/mol。
则扣除吸湿水后试样中P2O5的质量分数为()。
A.78.26%B.9.57%C.7.01%D.39.13%【答案】D6.称取666-DDT杀虫剂试样0.3000g,在氧中燃烧,产物为CO2,H2O,HCl,经NaHCO3溶液吸收,酸化后加入过量的AgNO3,处理得AgCl0.7260g,已知M r(AgCl)=143.32g/mol;M r(666)=280g/mol;M r(DDT)=360g/mol;则DDT的质量分数为()。
第11章吸光光度法一、选择题1.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A溶液用1.0cm吸收池,B溶液用3.0cm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华中农业大学2015研] A.A是B的1/3B.A等于BC.B是A的3倍D.B是A的1/3【答案】D【解析】由朗伯-比尔定律A=κbc可计算出B的浓度是A的1/3。
2.有色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华侨大学2015研]A.比色皿的厚度B.有色物质浓度C.吸收池材料D.入射光波长【答案】D【解析】摩尔吸光系数的值取决于入射光的波长和吸光物质的吸光特性,亦受溶剂和温度的影响。
3.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溶液C1的吸光度为0.21,试液的吸光度为0.54;若以示差法测定,以C1为参比溶液,则试液的吸光度为()。
[华南理工大学2015研]A .0.75B .0.33C .0.54D .0.21【答案】B【解析】示差法实际测得的试液的吸光度为x s =0.540.21=0.33--A A 。
4.某同学进行吸光光度分析时,误将参比溶液调至90%而不是100%,在此条件下,测得有色溶液的透射比为35%,该有色溶液的正确透射比是()。
[国际关系学院2014研;北京科技大学2014研]A .38.9%B .34.5%C .36.0%D .32.1%【答案】A5.吸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光度范围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4研]A .0.1~1.2B .0.2~0.8C .0.05~0.6D .0.2~1.5【答案】B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研]A.摩尔吸光系数随着浓度增大而增大B.吸光度A随浓度增大而增大C.透光率T随浓度增大而减小D.透光率T随比色皿加厚而减小【答案】A【解析】摩尔吸光系数与入射光波长有关,与浓度无关。
7.下面会引起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是()。
[陕西师范大学2013研] A.溶液为稀溶液B.入射光为单色光C.溶液为胶体溶液D.以上均不是【答案】C【解析】比尔定律要求吸光物质的溶液是均匀非散射的,如果溶液不均匀,则产生胶体,会引起标准曲线的偏离。
3.何谓活度常数、浓度常数和混合常数?各自的影响因素如何?答:(1)活度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当溶液中化学反应aA+bB=cC+dD达到平衡时,其生成物各组分活度与反应物各组分活度按照质量作用定律给出的比值称为活度常数:。
活度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
(2)浓度常数如果溶液中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其生成物各组分浓度与反应物各组分浓度按照质量作用定律给出的比值称为浓度常数:。
浓度常数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也受离子强度的影响。
(3)混合常数如果溶液中某组分的活度可以通过实验方便测定,而其它组分仍然采用浓度表示,则平衡常数称为混合平衡常数:。
它也是溶液温度和离子强度的函数。
4.滴定曲线、滴定突跃和滴定突跃范围的意义;滴定突跃大小与滴定反应的关系。
答:(1)滴定曲线滴定曲线是指滴定过程中,溶液性质(组分活度pH、pM、E、I或A)与滴定剂加入量(或反应进行百分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曲线。
(2)滴定突跃随滴定剂的加入,对热力学上能够进行完全的滴定反应其sp前后溶液性质将以数量级程度急剧变化,从而在滴定曲线上形成直线部分,这种量变到质变的现象称为“滴定突跃”。
滴定突跃为滴定反应所共有,差异仅是突跃性质(pH、pM、E、I或A)和突跃大小(随滴定反应完全程度的量度而改变不同)。
(3)滴定突跃范围把滴定反应进行到99.9%~100.1%(或±0.1%相对误差)区间时,待测组分浓(活)度的变化范围称为滴定突跃范围。
即滴定突跃起点(-0.1%误差)到滴定突跃终点(+0.1%误差)之间的距离。
(4)滴定突跃大小与滴定反应完全程度的关系滴定突跃大小与滴定反应完全程度成正比,即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越高(K越大),滴定突跃范围越大。
5.选择指示剂的依据;影响终点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
答:(1)指示剂选择的依据①选择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反应的sp尽可能接近;②指示剂在ep时的颜色突变要迅速、明显、可逆,即指示剂的变色灵敏度高、敏锐性好。
(2)影响终点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①滴定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②滴定突跃范围大小;③指示剂的选择是否恰当。
第2章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1.试样采取的原则是什么?
答:试样采取的原则是:
(1)采样前必须进行现场勘察并收集有关的资料,详细了解采样对象及其周围的环境等;
(2)采样的试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即试样的组成必须能够代表物料整体的平均组成;
(3)根据试样的性质和分析测定的要求确定采样量;
(4)为了避免试样中待测组分的形态、价态或含量等发生变化,需采用合理的方式保存试样。
2.为了了解磷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如果从某稻田中取一小铲泥样进行测定,试问由此试样所得的分析结果有无意义?为什么?
答:(1)由此试样所得的分析结果无意义。
(2)因为由此试样所得的分析结果没有代表性。
了解磷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因素需要对土壤进行分析,土壤的分析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成分分析、肥力分析和污染物分析等。
土壤的组成具有不均匀性,且影响因素十分复杂。
为了采得具有代表性的试样,必须多方面考虑,比如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时间、采样深度、采样量等。
3.简述下列各种溶(熔)剂对分解试样的作用。
盐酸,H2SO4,HNO3,H3PO4,K2S2O7,Na2CO3,KOH,Na2O2答:(1)盐酸:可以溶解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磷酸盐和多种硫化物。
HCl中的Cl-可以和许多金属离子生成稳定的配离子。
(2)H2SO4:具有强的氧化性和脱水能力,可用于分解金属及其合金,以及有机物。
(3)HNO3:有强氧化性,能溶解几乎所有的金属及其合金,但遇金属铝、铬、铁会产生钝化现象。
(4)H3PO4: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可溶解其他酸不溶解的矿石。
(5)K2S2O7:是酸熔法的常用熔剂,在300℃左右可以与碱性或中性氧化物发生复反应,生成可溶性硫酸盐,常用于分解Al2O3、Cr2O3、Fe2O3、ZnO、铁角矿、中性或碱性耐火材料。
(6)Na2CO3:应用于对酸性试样的分解,使其转化为易溶于酸的氧化物或碳酸盐。
(7)KOH:是低熔点的强碱性熔剂,常用于分解铝土矿,硅酸盐等试样,可以降低熔点并能提高分解试样的能力。
(8)Na2O2:是强氧化性的碱性熔剂,能分解很多难溶于酸的合金以及难分解的矿石,将其元素氧化成高价态。
4.熔融法分解试样有何优缺点?
答:(1)熔融法分解试样的优点
①熔化难熔试样的能力强;
②分解试样较为准确;
③分解试样的时间短。
(2)熔融法分解试样的缺点
①不易操作,准备过程繁琐;
②容易引入坩埚中的杂质,导致试样不纯。
5.已知铝锌矿的K=0.1,a=2。
(1)采取的原始试样最大颗粒直径为30mm,问最少应采取多少千克试样才具有代表
性?
(2)将原始试样破碎并通过直径为3.36mm 的筛孔,再用四分法进行缩分,最多应缩分几次?
(3)如果要求最后所得分析试样不超过100g ,问试样通过筛孔的直径应为几毫米?答:(1)0.1K =,2a =,22
0.1(30)0.190090m Kd kg ≥=⨯=⨯=因此最少应采取90kg 试样才具有代表性。
(2)0.1K =,2
a =()()2
20.1 3.36 1.1390 1.132n
m Kd kg ==⨯=< 6.33
n =故最多应缩分6次。
(3)2
0.1Kd ≥1d mm
=所以试样通过筛孔的直径应为1mm 。
第3章定性分析
1.已知用生成AsH 3气体的方法鉴定砷时,检出限为1μg ,每次取试液0.05mL 。
求此鉴定方法的最低浓度(分别以ρB 和1:G 表示)。
解:此鉴定方法的最低浓度为
1
1200.05
B m g mL V ρμ-===⋅666
4
4
10101051020
1:1:510B B G G G ρρ⋅=∴===⨯=⨯ 2.取一滴(0.05mL )含Hg 2+试液滴在铜片上,立即生成白色斑点(铜汞齐)。
经过实验发现,出现斑点的必要条件是汞的含量不低于100μg/mL ,求此鉴定方法的检出限。
解:此鉴定方法的检出限量为
0.05*1005B m V g
ρμ=⋅==3.洗涤银组氯化物沉淀宜用下列哪种洗涤液?为什么?
(1)蒸馏水
(2)1mol/L HCl 溶液
(3)1mol/L HNO 3溶液
(4)1mol/L NaCl 溶液
答:洗涤银组氯化物沉淀宜用(2)1mol/L HCl 溶液作洗液。
因为HCl 含有与氯化物沉淀的共同离子,可以减少洗涤时的溶解损失,又保持一定的酸度条件,避免某些水解盐的沉淀析出;另外HCl 为强电解质,避免了因洗涤而引起的胶体现
象。
如果用蒸馏水洗涤,则不具备上述条件,使沉淀的溶解损失太大;特别是PbCl 2、HNO 3不含共同离子,反而引起盐效应而使沉淀溶解度增大;NaCl 则虽具有共同离子,但不具备酸性条件,所以亦不宜采用。
4.如何将下列各队沉淀分离?
答:(1)用NH 4Ac 溶解PbSO 4,而不溶解Hg 2SO 4。
(2)用氨水溶解Ag 2CrO 4,而不溶解Hg 2CrO 4。
(3)用NaOH 溶解PbCrO 4,而不溶解Hg 2CrO 4。
(4)用氨水溶解AgCl ,而不溶解PbSO 4。
(5)用HNO 3溶解Pb (OH )2,而不溶解AgCl 。
(6)用氨水溶解AgCl ,而不溶解Hg 2SO 4。
5.根据标准电极电位的数据说明:
(1)在酸性溶液中H 2O 2为什么可将Sn 2+氧化为Sn 4+?
(2)NH 4I 为什么能将ASO 43-还原为ASO 33-?
答:(1)222222H O H e H O
+++= 1.77E V Θ=422Sn e Sn +++=0.154E V
Θ=由标准电极电势可知,H 2O 2较Sn 4+氧化性强,所以H 2O 2可以氧化Sn 2+为Sn 4+。
(2)222I e I -+=0.5345E V
Θ=33432422AsO H e AsO H O
-+-++=+0.559E V Θ=由标准电极电势可知,I -较AsO 33-还原性强,所以NH 4I 能还原AsO 43-为ASO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