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交互分配法
- 格式:ppt
- 大小:134.00 KB
- 文档页数:13
一次交互分配法名词解释一次交互分配法是一种常见的分配方式,常用于解决资源分配的问题。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交互的方式,让参与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利益选择资源,最终达到资源分配的平衡和公平。
一次交互分配法通常用于解决多方参与的资源分配问题,例如公共资源的分配、合作项目的利益分配等。
其主要特点是需要参与者进行交互,通过多轮的选择和协商,最终达成对资源的分配协议。
一次交互分配法的具体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步,确定资源的总量和分配对象。
在资源分配之前,需要明确资源的总量和分配对象,以便参与者了解资源的数量和分配的范围。
第二步,进行第一轮选择。
在第一轮选择中,参与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利益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资源。
这一步通常需要参与者提供自己的选择意向和理由,以便其他参与者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利益。
第三步,进行第二轮选择。
在第二轮选择中,参与者需要根据第一轮选择的结果和其他参与者的选择情况,重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资源。
这一步通常需要参与者考虑其他参与者的选择情况和自己的利益,以便达成更加公平和平衡的分配结果。
第四步,达成分配协议。
在经过多轮的选择和协商之后,参与者需要达成最终的分配协议。
这一步通常需要参与者充分考虑自己和其他参与者的利益,以便达成最优的分配结果。
一次交互分配法的优点是可以充分考虑参与者的需求和利益,达到公平和平衡的分配结果。
同时,通过多轮选择和协商,可以减少参与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增强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和信任。
但是,一次交互分配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和局限性。
首先,这种分配方式需要参与者具有一定的交互能力和协商能力,否则可能会导致分配结果不公平或者无法达成分配协议。
其次,这种分配方式的过程比较繁琐和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总的来说,一次交互分配法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分配方式,可以充分考虑参与者的需求和利益,达到公平和平衡的分配结果。
但是,需要参与者具有一定的交互和协商能力,否则可能会导致分配结果不公平或者无法达成分配协议。
交互分配法名词解释
交互分配法:
1. 概念:
交互分配法,也叫博弈分配法、博弈论分配法,是一种基于博弈论的
分配方法,涉及两个及以上的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一种有效的解决
价值观不一致的决策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博弈的方式,最终
达到双方的最优利益和最有效的分配效果。
2. 理论基础:
交互分配法是根据德尔菲法(von Neumann-Morgenstern axioms)而建
立的,在该理论中,双方可以根据各自的利益最大化,从而自由进行
交互谈判。
该理论又称为大纳森-莫根斯特恩定理,从而对交互分配法
的理论基础做出阐述。
3. 基本原理:
一般来说,交互分配法的原理是,双方在自身的利益损失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满足对方的需求,以达到犹豫的满意程度。
这样,多个参与
者才能按照他们的利益最大化来进行交互分配法,从而达到最优的分
配效果。
4. 运用场景:
交互分配法可以应用于许多不同领域,例如经济发展、财政分配、货物分配、资源配置等。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不同的利益目标或价值观时,可以采用交互分配法来客观公平地分配财富。
此外,该方法可以为有关组织和机构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
5. 技术优势:
交互分配法对双方的利益最大化进行客观的度量,从而有效解决利益冲突问题。
另外,它能够及时识别出双方的最大共识,从而有效促成双方的协议,从而达到互利的效果。
1.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指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两步进行分配。
每一步,根据各辅助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在辅助生产部门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第二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费用(即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再按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在辅助生产以外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2.品种法:是以产品的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品种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
3.成本考核:是指定期通过成本指标的对比分析,对目标成本的实现情况和成本计划指标的完成结果进行的全面审核、评价,是成本会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4.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明确各种成本性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方法,最终将全部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的分析过程。
5.约当产量法:是先将月末实际结存的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合为相当于完工产品产量(即在产品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6.分步法:是以产品的品种及其所经过的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种产品成本及其各步骤成本的一种方法。
7.成本审计:是指对生产费用的发生、归集和分配,以及产品成本计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检查监督。
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成本审计。
8.概算法:是只利用直接法测算直接材料的设计成本,其他成本项目,比照类似产品成本中这些项目所占的比重来估算新产品设计的一种预测方法。
9.定额比例法:是以产品的品种(或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根据产品的实际产量,计算产品的定额生产费用以及实际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用完工产品的定额成本,加上或减去定额差异、定额变动差异,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10.相关分析法:是指在分析某个指标时,将与该指标相关但又不同的指标加以对比,分析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供电辅助生产车间修理:4000供电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10000供电基本生产车间一车间:2000供电基本生产车间乙车间:20000供电基本车间二车间:1000供电企业管理部门:7000共合计:44000修理辅助生产车间供电:500修理基本车间乙车间:1200修理基本二车间:1000修理企业管理部门:600共合计:3300供电车间直接归集的费用是:直接材料8000元,直接人工1600元,制造费用1400元,合计11000元;修理车间直接归集的费用是直接人工2400元,制造费用4530元,合计6930元。
题中:交互分配阶段:供电车间单位成本(分配率)=11 000 / 44 000 = 0.25修理车间单位成本(分配率)=6 930 / 3 300 = 2.1供电车间应负担的(由修理车间提供的)修理费用=2.1 * 500 = 1 050 元,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一一供电车间1 050元贷:辅助生产一一修理车间1 050元修理车间应负担的(由供电车间提供的)供电费用=0.25 * 4 000 = 1 000 元,会计分录: 借:辅助生产一一修理车间1 000元贷:辅助生产一一供电车间1 000元交互分配后,供电车间发生的费用总额=11 000 + 1 050 - 1 000 = 11 050 元交互分配后,修理车间发生的费用总额=6 930 + 1 000 - 1 050 = 6 880 元对外分配阶段:供电车间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不含修理车间受益的部分)=44 000 - 4 000 = 40 000 修理车间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不含供电车间受益的部分) =3 300 - 500 = 2 800 供电车间单位成本(分配率)=11 050 / 40 000 = 0.276250 修理车间单位成本(分配率) =6 880 / 2 800 :=2.457143甲产品应负担的供电费用 : =0.276250 * 10000 =2 762.50 元 一车间应负担的供电费用 =0.276250 * 2 000 = 552.50 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供电费用 =0.276250 * 20 000 =5 525.00 元 二车间应负担的供电费用 =0.276250 * 1 000 = 276.25 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负担的供电费用 =0.276250 * 7 000 = 1 933.75 元 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甲产品 2 762.50 元 借:基本生产乙产口口 5 525.00 元 借:制造费用一车间 552.50 元 借:制造费用二车间 276.25 元 借:管理费用1 933.75 元 贷:辅助生产 供电车间 1 11 050.00 元乙产品应负担的修理费用 =2.457143 * 1 200==2 948.57 元 二车间应负担的修理费用 =2.457143 * 1 000 = =2 457.14 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负担的修理费用 =2.457143 * 600 = 1 474.29 元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一一乙产品2 948.57元借:制造费用 一一二车间2 457.14元借:管理费用 1 474.29元贷:辅助生产一一修理车间6 880.00元至此,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完毕,辅助生产一一供电车间” 辅助生产一一修理车间”科目余额均为零。
交互分配法1.某工厂有运输和修理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运输车间共发生费用7200元,修理车间共发生费用2、某企业设有供水、动力两个辅助车间。
供水车间本月费用合计135000元,供水总量为100000吨,其中动力车间耗用10000吨、第一生产车间耗用45000吨、第二生产车间耗用35000吨、企业管理部门耗用10000吨;动力车间本月费用合计84000元,提供工时总量为14000小时,其中供水车间耗用2000小时、第一车间耗用6000小时、第二车间耗用5000小时,企业管理部门耗用1000小时。
要求:(1)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各生产车间及企业管理部门分配的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3.[资料] 某厂设有供电和蒸汽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供电车间发生费用26400元,蒸汽车间发生费用1.某工厂有运输和修理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运输车间共发生费用7200元,修理车间共发生费用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8100---修理车间 126002.某企业设有供水、动力两个辅助车间。
供水车间本月费用合计135000元,供水总量为100000吨,其中动力车间耗用10000吨、第一生产车间耗用45000吨、第二生产车间耗用35000吨、企业管理部门耗用10000吨;动力车间本月费用合计84000元,提供工时总量为14000小时,其中供水车间耗用2000小时、第一车间耗用6000小时、第二车间耗用5000小时企业管理部门耗用1000小时。
要求:根椐上述资料,分别采用直接分配法和一次交互分配法计算各生产车间及企业管理部门分配的费用。
(1)直接分配法:供水单位成本=135000÷(100000-10000)=1.5(元/吨)分配给第一生产车间的水费=45000×1.5=67500(元)分配给第二生产车间的水费=35000×1.5=52500(元)分配给企业管理部门的水费=10000×1.5=15000(元)动力单位成本=84000÷(14000-2000)=7(元/小时)分配给第一生产车间的动力费=6000×7=42000(元)分配给第二生产车间的动力费=5000×7=35000(元)分配给企业管理部门的动力费=1000×7=7000(元)(2)一次交互分配法:第一次交互分配时的单位成本:供水单位成本=135000÷100000=1.35(元/吨)分配给动力车间的供水费用=10000×1.35=13500(元)动力单位成本=84000÷14000=6(元/小时)分配给供水车间的动力费用=2000×6=12000(元)第二次直接分配时的单位成本:供水单位成本=(135000-13500+12000)/90000=1.4833(元/吨)分配给第一生产车间的水费=45000×1.4833=66748.5(元)分配给第二生产车间的水费=35000×1.4833=51915.5(元)分配给企业管理部门的水费=(135000-13500+12000)-66748.5-51915.5=14836(元)动力单位成本=(84000-12000+13500)/12000=7.125(元/小时)分配给第一生产车间的动力费=6000×7.125=42750(元)分配给第二生产车间的动力费=5000×7.125=35625(元)分配给企业管理部门的动力费=1000×7.125=7125(元)3.[资料] 某厂设有供电和蒸汽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供电车间发生费用26400元,蒸汽车间发生费用4、某工业企业设有一车间、二车间两个基本生产车间,一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二车间生产C产品,并设有机修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
辅助生产费用的一次交互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简称交互分配法,它是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两步进行分配。
第一步,根据各辅助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在辅助生产部门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 第二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费用(即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再按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在辅助生产以外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例】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
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18000元,提供修理工时300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15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4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45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
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为2200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400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20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2000吨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6000吨公里。
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 (1)交互分配: 分配率: 修理=18000/30000=0.6(元/小时) 运输=22000/40000=0.55(元/公里) 分配费用: 运输部门应分入修理费=1500x0.60=900(元) 修理车间应分入运输费=2000x0.55=1100(元) (2)交互分配: 对外分配额: 修理车间=18000+1100-900=18200(元) 运输部门=22000+900-1100=21800(元) 对外分配劳务量: 修理=30000-1500=28500(小时) 运输=40000-2000=38000(公里) 分配率: 修理=18200/28500=0.6386(元/小时) 运输21800/38000=0.5737(元/公里) 分配费用: 基本车间: 修理费=24000x0.6386=15326.40(元) 运输费用=32000x0.5737=18358.40(元) 行政部门: 修理费=4500x0.6386=2873.60(元) 运输费=6000x0.5737=3441.60(元)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练习(二)
某工业企业设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20×2年6月,供电车间费用8900元,机修车间费用13900元,本月电力35600度,为机修车间提供2200度,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29800度,为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1600度,为企业管理部门提供2000度。
本月修理劳务4000工时,其中为供电车间修理300
工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800工时,为企业管理部门修理900工时。
表1 辅助生产车间劳务供应通知单
要求:(1)分别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供电车间计划成本0.26元/度,机修车间计划成本3.5元/工时)、代数分配法和顺序分配法计算(要写计算过程),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2、3、4、5、6中。
(分配率保留2位小数;分配金额保留2位小数)
(2)根据计算结果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答案解析】
(二)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表2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 金额单位:元
(三)编制会计分录
【答案解析】
(二)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表3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 金额单位:元
(三)编制会计分录
【答案解析】
(二)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表4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按计划成本分配) 金额单位:元
(三)编制会计分录
【答案解析】
(二)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表5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代数分配法) 金额单位:元
(三)编制会计分录
【答案解析】
(二)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表6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顺序分配法) 金额单位:元
(三)编制会计分录。
一次交互分配法例解例1:某厂设有发电、修理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的成本和提供的劳务数量如表2-10所示。
表2-10辅助生产车间成本及劳务量汇总表建议:使用一次可视化分配法对全部停止费用展开分配。
基准1答疑:1.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1)发电车间发电车间可视化分配前的单位成本=8000÷40000=0.2(元/千瓦小时)发电车间可视化分配转至费用=200小时×3元/小时=600元发电车间交互分配转出费用=4000千瓦小时×0.2元/千瓦小时=800元(2)修理车间维修车间可视化分配前的单位成本=3600÷1200=3(元/小时)修理车间交互分配转入费用=4000千瓦小时×0.2元/千瓦小时=800元修理车间交互分配转出费用=200小时×3元/小时=600元2.对辅助生产以外的部门(基本受益单位)分配成本(1)发电车间发电车间可视化分配后的实际费用=8000+600-800=7800(元)发电车间对基本受益单位提供劳务的实际单位成本=7800÷(40000-4000)=0.2167(元/千瓦小时)一车间本期耗电量应当分配的劳务费用=20000×0.2167=4334(元)二车间本期耗电量应当分配的劳务费用=12000×0.2167=2600(元)管理部门本期耗电量应当分配的劳务费用=4000×0.2167=866(元)(2)维修车间修理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3600+800-600=3800(元)维修车间对基本受惠单位提供更多劳务的实际单位成本=3800÷(1200-200)=3.8(元/小时)一车间本期接受修理应分配的劳务费用=440×3.8=1672(元)二车间本期接受修理应分配的劳务费用=320×3.8=1216(元)管理部门本期接受修理应分配的劳务费用=240×3.8=912(元)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基本建设的“全部停止费用分配表中”例如表中2-11右图:根据上述分配结果结转辅助生产成本,作帐务处理如下:(1)交互分配的会计分录①在辅助生产内分配电费筹钱:生产成本-全部停止成本(维修车间)800贷:生产成本-全部停止成本(发电车间)800②在全部停止内分配修理费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发电车间)6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600(2)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①在辅助生产外分配电费筹钱: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一车间)4334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二车间)2600管理费用866贷:生产成本-全部停止成本(发电车间)7800②在全部停止外分配修理费借:制造费用—一车间1672制造费用-二车间1216管理费用912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3800。
原题:二、交互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一次交互分配法)××年×月金额单位:元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法分配的特点是辅助生产之间先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再将交互分配后的费用作对外分配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交互分配计算分配率时的劳务量按劳务总量,对外分配计算分配率时只计算对外提供劳务量。
(一)交互分配:1、供电车间:(1)分配率:7040/44000=0.16(元/度)(2)机修车间应负担的电费:0.16×4000=640(元)2、机修车间:(1)分配率:6720/4200=1.60(元/小时)(2)供电车间应负担的机修费:1.60×200=320(元)3、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供电车间320——机修车间640贷:生产成本——机修车间320——供电车间640(二)对外分配金额:1、供电车间:7040+320-640=6720(元)2、机修车间:6720+640-320=7040(元)(三)对外分配:1、供电车间:(1)分配率:6720/40000=0.168(元/度)(2)一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0.168×18500=3108(元)(3)二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0.168×17000=2856(元)(4)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168×1500=252(元)(5)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168×1000=168(元)(6)管理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168×2000=336(元)2、机修车间:(1)分配率:7040/4000=1.760(元/小时)(2)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1.760×1800=3168(元)(3)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1.760×2100=3696(元)(5)管理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1.760×100=176(元)3、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甲产品3108——乙产品2856制造费用——一车间3420——二车间3864管理费用512贷:生产成本——供电6720——机修7040。
对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中一次交互分配法的教学探讨王国芬;田丽霞【摘要】一次交互分配法是常用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同学们在运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感觉公式多、难度大,在填制“一次交互分配表”时存在思路不清、条理紊乱的情形。
对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不能正确进行账务处理的讲授,部分教师存在着长篇大论、填鸭式的教学,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笔者力图用简明案例解析一次交互分配法的原理,力求化解学习中的难题,以期有关同仁探讨。
【期刊名称】《济南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3页(P39-40,49)【关键词】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对外分配【作者】王国芬;田丽霞【作者单位】济南职业学院,山东济南250103;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2辅助生产指主要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
各辅助生产车间是企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不参与生产过程,只是起辅助作用,如供水、供气、供电等。
辅助生产车间在提供产品或劳务过程中发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经济资源的耗费,称为辅助生产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由于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可能是产品,也可能是劳务,所以核算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本文主要针对辅助车间提供劳务的情形展开分析。
由于企业进行的辅助生产是为基本生产和其他部门服务的,根据“谁受益谁负担,何时受益何时负担”的原则,有关辅助生产发生的各项耗费应于月末按照适当方法在其受益部门之间进行分配。
目前,常用的对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有五种: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顺序分配法。
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应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亲兄弟明算账)。
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其他受益单位暂不分配。
1.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指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两步进行分配。
每一步,根据各辅助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在辅助生产部门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第二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费用(即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再按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在辅助生产以外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2.品种法:是以产品的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品种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
3.成本考核:是指定期通过成本指标的对比分析,对目标成本的实现情况和成本计划指标的完成结果进行的全面审核、评价,是成本会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4.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明确各种成本性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方法,最终将全部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的分析过程。
5.约当产量法:是先将月末实际结存的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合为相当于完工产品产量(即在产品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6.分步法:是以产品的品种及其所经过的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种产品成本及其各步骤成本的一种方法。
7.成本审计:是指对生产费用的发生、归集和分配,以及产品成本计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检查监督。
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成本审计。
8.概算法:是只利用直接法测算直接材料的设计成本,其他成本项目,比照类似产品成本中这些项目所占的比重来估算新产品设计的一种预测方法。
9.定额比例法:是以产品的品种(或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根据产品的实际产量,计算产品的定额生产费用以及实际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用完工产品的定额成本,加上或减去定额差异、定额变动差异,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10.相关分析法:是指在分析某个指标时,将与该指标相关但又不同的指标加以对比,分析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
浅谈辅助生产费用的一次交互分配法作者:彭文静来源:《时代经贸》2011年第01期【摘要】辅助生产费用属于受益对象的共性费用,因此要在各个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正确、及时地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选择适当的分配方法,对于企业产品成本的水平和当期损益计算的准确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是《成本会计》课程的重难点所在,本文主要探讨其中的一次交互分配法,概述其含义、特点、使用范围等,重点分析其核算过程及在应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企业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提供参考。
【关键词】辅助生产费用;一次交互分配法;核算过程;核算举例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服务并保证其正常运转而进行的产品生产或劳务供应等生产活动。
企业通常会设置一些辅助生产车间,如供电、供水、运输、修理等车间,为基本生产、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或对外单位及专项工程等部门提供产品或劳务。
辅助生产费用属于受益对象的共性费用,因此要在各个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正确、及时地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选择适当的分配方法,对于企业产品成本的水平和当期损益计算的准确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当企业只设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或虽设有多个辅助生产车间但并不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时,只需将归集的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对象。
但当企业设置的辅助生产车间不止一个,且相互之间提供产品或劳务时,其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就相当复杂: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需要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是《成本会计》课程的重难点所在,本文主要探讨其中的一次交互分配法。
一、一次交互分配法概述(一)含义辅助生产费用的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指会计期中将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归集,期末先将这些费用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按照它们内部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再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第二次分配的一种常用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成本会计》作业题答案(第三章)习题一一、资料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料2988公斤,每公斤单位成本60元。
甲产品本月投产150件,单件消耗定额为10公斤;乙产品本月投产140件,单件消耗定额为15公斤。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摊的A种材料费用。
三、参考答案1.确定分配标准甲产品的定额消耗量=150*10=1500(公斤)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140*15=2100(公斤)定额消耗量合计=1500+2100=3600(公斤)2.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988*60)/3600=49.8(元/公斤)3.分配原材料费用甲产品应分摊的A种材料费用=1500*49.8=74700(元)乙产品应分摊的A种材料费用=2100*49.8=104580(元)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74700——乙产品 104580贷:原材料——A材料 179280习题二一、资料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发生生产工人计时工资82000元。
A产品本月投产2000件,单件工时定额为5小时;B产品本月投产1000件,单件工时定额为6小时。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工时比例法计算A、B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
三、参考答案1.确定分配标准A产品的定额总工时=2000*5=10000(小时)B产品的定额总工时=1000*6=6000(小时)定额总工时合计=10000+6000=16000(小时)2.计算工资费用分配率工资费用分配率=82000/16000=5.125(元/小时)3.分配原材料费用A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10000*5.125=51250(元)B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6000*5.125=30750(元)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51250——B产品 30750贷:应付职工薪酬 82000习题三一、资料1.某厂设有机修、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厂部管理部门,7月份辅助生产车间费用的发生情况为:机修车间35000元,运输车间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