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鲁迅先生同情李贺的不幸,且“年轻时较爱读唐朝李 贺的诗”,在他手书古人的诗文中,李贺是最多的一位。 7. 毛泽东主席与陈毅元帅探讨诗词时也曾说:“李贺 的诗很值得一读,不知你有兴趣否?”(《致陈毅》)
缺点:
1. 过分描绘主体情感轨迹,缺乏社会关怀,仅有少数诗作讥讽 时弊。 2. 过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 完整,情思脉络欠连贯。杜牧含蓄地说:“贺能探寻前事,所以 深叹恨古今未尝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还自会稽歌》, 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 3. 长吉仕进无路,体弱多病,尽管是一个青年诗人,但在作品 中出现的“死”字却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这反映了他 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有的诗中也流露生命短促、 及时行乐的思想。贬李者说是“牛鬼蛇神太甚”(张表臣《珊瑚 钩诗话》),甚至认为是“诗之妖”(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王世贞用一个“过”字来简要概括长吉诗,还是很有道理的。
二 、 理 想 与 现 实 的 碰 撞
1、狂傲的理想:
英雄、国士、贵公子的梦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南园十三首》
【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 ——苦闷的象征
目录:
一、李贺生平 二、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三、“诗鬼”李贺
四、李贺的影响
一、李贺生平:
李贺(790~816) ,唐代诗人, 字长吉,世人称他为“诗鬼”。福 昌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 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此称他为李 昌谷。有“诗鬼”之称。 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 但系远支,与皇族关系已很疏远。 其父晋肃官位很低,家境也不富裕。 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