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
- 格式:ppt
- 大小:2.70 MB
- 文档页数:38
李贺著名的诗以及赏析李贺著名的诗以及赏析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李贺著名的诗以及赏析,欢迎阅读。
梦天唐代:李贺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译文月宫的老兔老兔寒蟾在悲泣天色,云楼门窗半开月光斜照粉壁惨白。
月亮像玉轮轧过露水沾湿了团光,在桂花香陌欣逢身带鸾佩的仙娥。
俯视三座神山之下茫茫沧海桑田,世间千年变幻无常犹如急奔骏马。
遥望中国九州宛然九点烟尘浮动,那一汪海水清浅像是从杯中倾泻。
注释⑴梦天:梦游天上。
⑵老兔寒蟾:神话传说中住在月宫里的动物。
屈原《天问》中曾提到月中有兔。
《淮南子·览冥训》中有后羿的妻子姮娥偷吃神药,飞入月宫变成蟾的故事。
汉乐府《董逃行》中的“白兔捣药长跪虾蟆丸”,说的就是月中的白兔和蟾蜍。
此句是说在一个幽冷的月夜,阴云四合,空中飘洒下阵阵寒雨,就像兔和蟾在哭泣。
⑶云楼句:忽然云层变幻,月亮的清白色的光斜穿过云隙,把云层映照得像海市蜃楼一样。
⑷玉轮句:月亮带着光晕,像被露水打湿了似的。
⑸鸾佩:雕刻着鸾凤的玉佩,此代指仙女。
桂香陌:《酉阳杂俎》卷一:“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此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月宫中桂花飘香的路上遇到了仙女。
⑹三山:指海上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这里却指东海上的三座山。
⑺走马:跑马。
⑻齐州:中州,即中国。
《尚书·禹贡》言中国有九州。
这两句说在月宫俯瞰中国,九州小得就像九个模糊的小点,而大海小得就像一杯水。
⑼泓:量词,指清水一道或一片。
浪漫主义诗歌的突出特点是想象奇特。
在这首诗中,诗人梦中上天,下望人间,也许是有过这种梦境,也许纯然是浪漫主义的构想。
开头四句,描写梦中上天。
诗人李贺简介诗人李贺简介李贺字长吉。
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
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人李贺简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贺简介李贺(公元790年-817年),字长吉,唐朝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他祖籍陇西,生于河南福昌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三乡),因此得一称号李昌谷。
李贺是唐朝宗室的后裔,不过早已落魄,所以从小家境贫寒。
但他的聪慧却不被贫穷掩盖,七岁就会写诗,被认为是神童。
长大后又十分刻苦,每日骑驴出门,想到好的诗句就写下来扔进自己背的锦囊里,“呕心沥血”的典故就来源于他,由此虽然年轻在当时颇有诗名,深受韩愈等文学大家的信欣赏。
李贺一生积极入世,可惜一直仕途不顺。
先是为父亲服丧而晚参加科举三年,之后又被人妒忌,因父亲名字里的“晋”与进士科的“进”犯忌讳又不能参加。
后来虽然经人推荐靠父荫得了一从九品的小官,可是升迁无望。
李贺辗转多地以求前途,甚至当过三年幕僚,可最后也还是功名未成,悲愤抑郁之中患上重病,年仅27岁就早夭了。
官场不得已,却不减李贺在诗歌上的成就,他被后世称为“诗鬼”,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人齐名。
李贺的诗歌以诡异见长,内容上以书抒发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为主,此外也有许多借古讽今的诗,批判唐朝当时的贪官污吏,同情百姓的疾苦。
他常常应用中国古老的神仙鬼怪的神话传说,王母、嫦娥、月宫等都时有在诗中出现,极具奔放的想象力。
诗词特点李贺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
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
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
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
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
精心整理李贺简介,名人故事李贺个人资料中文名:李贺别名:字长吉、李昌谷、鬼才、诗鬼信仰:道教阳县)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着名诗人。
代表作品有《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名篇。
李贺的诗词作品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生平简介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洛阳宜阳县三乡)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唐宗室的远支,(804指称顺宗并非病故,而是遇害而死。
李贺成年后,得知此事,做《汉唐姬饮酒歌》讽刺。
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十八岁岁左右,即已诗名远播,元和三、四年间(公元808?809年),李贺写《雁门太守行》谒韩愈,又闻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
据说,韩愈与皇甫?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
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声,但“年未弱冠”,即遭父丧。
当时,服丧“务必以三年全期为限,所以直到元和五年(80年)韩愈才与李贺书,劝其举进士。
该年初冬,二十一岁的李贺参加房式主持,韩愈参与组织的河南府试,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并一举获隽,年底即赴长安应进士举。
可是“阖扇未开逢?犬”,妒才者放出流言,谓李贺父名“晋肃”、“晋”与“进”犯“嫌名”。
尽管韩愈“质之于律”“稽之于典”为其辩?),达3了知识领域,在诗歌创作上大获丰收。
所谓贺诗“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大多数作品就产生在这一时期。
由于迁调无望,功名无成,哀愤孤激之思日深。
加之妻又病卒,李贺忧郁病笃,元和八年(83年)春告病回昌谷休养了一段时日。
但他不甘沉沦,又举足南游,希望在南楚或吴越一展才华。
李贺李双江百科李贺(790年-816年),字乙迟,唐朝诗人,元稹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李杜诗风”之称。
李贺出生于陕西长安(今西安),少年时代随父母迁居凤翔。
他幼才早熟,才情出众,学识渊博,天资聪颖。
在凤翔期间,李贺结识了同乡好友元稹,两人成为了密友。
李贺和元稹一起游历名山大川,阅读经史典籍,饱览人间美景和风土人情。
这段经历对李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李贺的诗风独特,以雄奇草莽、奔放豪放见长,诗句间常有生动的描绘和夸张的夸谎。
他的诗作热情奔放,意象丰富,常用双关语和意象,形象生动而引人入胜。
他的《马诗》以马为题材,描绘了奔驰疾驰的马匹,以及游牧民族的豪情和风采。
这首诗使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马的力量和奔腾的激情。
李贺的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首都堪称经典。
他的《梦天》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天堂,令人如痴如醉;《西施》描写了西施的美丽与风华,让人为之倾倒;《李凭箜篌引》以箜篌演奏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李贺的诗歌多以抒发自由、奔放的个人情感为主题,展示了他的疯狂和独特的艺术才华。
然而,李贺的生活并不如他的作品那样光辉灿烂。
他的性格古怪,沉迷纸醉金迷之中,放纵酗酒、游荡无度。
他的生活态度自由奔放,不拘俗套,但也因此陷入了贫困和困苦之中。
他的朋友元稹十分关心他,为他提供食宿,但李贺却对此漠不关心,没有珍惜这份友情。
最终,李贺在816年因酒驾出车祸去世,年仅27岁。
尽管如此,李贺却以他豪放的诗歌风格和特殊的艺术才华成为了后世诗人们的楷模。
他的作品影响了杜牧、杨炯等一批后来的文学家,开创了后世以个人情感为主题的诗歌创作风格。
李贺的诗歌在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李贺代表作经典古诗李贺代表作经典古诗(精选10篇)《马诗》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二十三首。
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贺代表作经典古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李贺代表作经典古诗篇1朝代:唐朝|作者: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代表作经典古诗篇2朝代:唐朝|作者:李贺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李贺代表作经典古诗篇3朝代:唐朝|作者: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代表作经典古诗篇4朝代:唐朝|作者:李贺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醁醽今夕酒,缃帙去时书。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李贺代表作经典古诗篇5朝代:唐朝|作者:李贺马诗(一)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马诗(二)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马诗(三)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马诗(四)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马诗(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诗(六)饥卧古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朱色落,发断锯长麻。
马诗(七)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袁? 马诗(八)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马诗(九)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马诗(十一)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马诗(十二)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李贺简介及人生经历简介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诗仙”、“诗佛”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传世作品《》《》《》《》《》《》《》《二十三首》《五首》《并序》《》《》《》《》《》《》《》《》《》《》特点李贺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
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
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
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
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
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
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
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魔”一样,另有四字真言,鬼、泣、血、死,故被称为"诗鬼"。
十二首李贺古诗十二首李贺古诗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十二首李贺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贺古诗1、出城——李贺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
入乡试万里,无印自堪悲。
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2、梦天——李贺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3、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老夫采玉歌——李贺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杉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5、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
6、罗浮山人与葛篇——李贺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7、天上谣——李贺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8、神弦——李贺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咚咚。
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
相思木贴金舞鸾,攒蛾一啑重一弹。
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
终南日色低平湾,神兮长在有无间。
神嗔神喜师更颜,送神万骑还青山。
9、秋来——李贺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隋唐历史人物李贺简介李贺790~816 ,中国唐代诗人。
字长吉。
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
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
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系远支,与皇族关系已很疏远。
其父晋肃官位很低,家境也不富裕。
他儿时因得一病,即脊髓灰质炎,故其“细瘦通眉,长指爪”。
他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被称为鬼才。
元和三、四年间808~809,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
据说,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李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
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
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旋即因病辞官,回归仓谷。
后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
他一生体弱多病,二十七岁去世。
因仕途失意,李贺终生郁郁不得志,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诗歌创作充满了深沉的苦闷。
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
李贺有得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
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死前曾以诗分为四编,授其友沈子明。
死后15年,沈子明嘱杜牧写了序。
传说李贺临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李商隐《李贺小传》及张读《宣室志》。
昭宗时,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
但因宫廷发生事变,所奏被搁置。
李贺曾自编其集。
有《李贺诗歌集注》。
生平见李商隐《李贺小传》,新、旧《唐书》本传,《宣室志》、《幽闲鼓吹》、《摭言》。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文献通考》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唐代李贺的简介【李贺简介】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诗仙”、“诗佛”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人物轶事】李贺的小布袋究能装得下多少好诗。
明代著名思想家李卓吾在评论《水浒传》时曾指出:“非世上先有是事,即令文人面壁九年,呕血十石,亦何能至此哉!”①这里所说“呕血”一事,跟晋代大名士阮籍因他母亲丧逝而喝酒二斗后,便大哭起来并“因吐血”之事大为不同。
②李卓吾所用的典故,正是唐人李商隐所写《李长吉传》里的李贺少年写诗。
李贺天才早熟,他在七岁时便写得一手好诗文,而且当即就名动京城。
其时担任吏部员外郎的大文豪韩愈及侍郎皇甫湜听说有这种奇事后,开始还不大相信,说:“要是古人,那还罢了;而今天居然有这样的奇人,那我们怎么能失之交臂呢?”说罢,二人便联袂着要去探访个究竟了。
见到李贺还是个小不点儿的孩子时,两位大人当即遂出题让他写作,以便验证李贺到底有无真才实学。
这李贺却也并不惊慌,向两位大人深施一礼,然后便援笔写了一首在文学史足以流传的名作《高轩过》,这首说的是: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李贺的好诗词李贺的好诗词1.《将进酒·琉璃钟》年代: 唐作者: 李贺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2.《春坊正字剑子歌》年代: 唐作者: 李贺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刺,淬花白尾。
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
丝团金悬,神光欲截蓝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3.《南园》年代: 唐作者: 李贺方领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春。
南山削秀蓝玉合,小雨归去飞凉云。
熟杏暖香梨叶老,草竹栅锁池痕。
郑公乡老开酒尊,坐泛楚奏吟招魂。
4.《塞下曲》年代: 唐作者: 李贺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
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露下旗蒙蒙,寒金鸣夜刻。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秋静见头,沙远席箕愁。
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5.《浩歌》年代: 唐作者: 李贺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
筝人劝我金屈,神血未凝身问谁? 不需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
漏催水咽玉,卫娘发薄不胜梳。
看见秋眉换新绿,二十男儿那刺促。
6.《老夫采玉歌》年代: 唐作者: 李贺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杉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悬肠草。
7.《上云乐》年代: 唐作者: 李贺飞香走红满天春,花龙盘盘上紫云。
三千宫女列金屋,五十弦瑟海上闻。
天江碎碎银沙路,女机中断烟素。
缝舞衣,八月一日君前舞。
关于李贺的简介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人,后世因称“李昌谷”。
李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祖籍陇西,故自称“陇西长吉”。
李贺少为诗章,十五六岁时,以工乐府与先辈李益齐名。
后来,李贺入京任从九品的奉礼郎,官微俸薄,因困顿无援多有不平之气。
在京时,李贺住崇义里,与名士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成为密友。
三年后,李贺辞官离开长安回昌谷老家。
然贫无以继,遂赴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好友张彻。
李贺一生体弱多病,27岁英年早逝。
据杜牧《李长吉歌诗叙》,李贺曾将手编诗集四编付于好友沈子明,收诗233首。
稍后,李商隐亦称李贺诗存四卷。
很有意思的是,杜牧与沈子明亦为至友;贺姊嫁给王氏,李商隐亦娶王氏之女。
杜牧、李商隐的生活年代虽略晚于李贺,但由于他们与李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故其说法可信。
据此可知,后世流传的李贺诗集实出自李贺之手,基本上保持了李贺诗集的原貌。
亦可知,李贺诗名实播自唐代,得力于沈子明、杜牧、李商隐等人。
宋代以后,李贺诗名鹊起,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
北宋初传的《李贺集》为四卷,诗为219首,卷数与自编的相同,但篇目、篇数、编次略有不同。
后又有五卷本,在四卷本的基础上加《外集》一卷,收诗22首,与四卷本合计,共241首。
五卷本今有汲古阁校刻的北宋鲍钦止本、董氏诵芬室及蒋氏密韵楼两家影刻的北宋宣城本,集名为《李贺歌诗编》。
又有《续古逸丛书》影印的南宋本,名为《李长吉文集》。
又有铁琴铜剑楼、《四部丛刊》影印的蒙古刊本,集名《李贺歌诗编》。
李贺诗最早的注本为南宋吴正子的笺注本。
以后,不同的注本相继问世,相比较而言,以清人王琦注本较为完备。
王琦视野开阔,其《李长吉歌诗汇解》选录了吴正子、刘辰翁、徐渭、董懋策、曾益、余光、姚佺、姚文燮、钱饮光、吴炎牧等诸家的评注。
王琦本最大的优点有三,一是汇集了前人精彩的点评和注释,为后人深入研究李贺诗免除了多方求索之苦;二是注释精审。
在字句发生歧义时,以求实的态度并存多解。
李贺人物生平 李贺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 、“诗仙”李白 、“诗佛”王维 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李贺人物生平, 一起来看一下吧。
宗室王孙 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 790 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洛阳宜阳县三 乡)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唐宗室的 远支,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 家道中落,隐沦昌谷。
李贺对自己有李唐宗室高贵血统这一点十分自豪,在他的 降里一再提起: “唐诸王孙李长吉”、 “宗孙不调为谁怜”、 “为谒皇孙请曹植”。
但实际上, 他这个“宗室王孙”恐怕连大郑王房的嫡脉也不是, 至少是家道早就 衰落了。
李贺自述家境时说:“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
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 关。
”(《送韦仁实兄弟入关》)父亲李晋肃,早年被雇为“边上从事”。
大历三 年(768)去蜀任职,曾与表兄杜甫相遇于公安,“漂泊”一生,到李贺出生的贞 元年间,晋肃稍得升迁,任陕县令,但不久老死。
母亲郑氏,生一女二子,长守 昌谷。
大女出嫁后,家境愈贫寒。
李贺兄弟二人外出谋生,欲饱肌腹。
“欲将千 里别,特此易斗粟”(《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凄凉之状,于此可见。
李贺自幼体形细瘦,通眉长爪,长相极有特征。
他才思聪颖,七岁能诗,又 擅长“疾书”。
相传贞元十二年(公元 796)李贺正值七岁,韩愈、皇甫湜造访, 李贺援笔辄就写就《高轩过》一诗,韩愈与皇甫湜大吃一惊,李贺从此名扬京洛 [10-12] 。
年纪稍长, 李贺白日骑驴觅句, 暮则探囊整理, 焚膏继晷, 十分刻苦。
李商隐 作《小传》云:“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 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 耳!’”。
贞元二十年(804 年),十五岁的李贺就已经誉满京华与李益齐名了。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 年),李贺十六岁,当年顺宗带病继位(中风),任用王叔文、韦执谊等除弊革新,史称永贞革新。
李贺资料简介李贺资料简介李贺是著名的唐朝诗人,被称作为“诗鬼”,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李贺简介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是著名的唐朝诗人,被称为“诗鬼”。
李贺的生平故事正史所载李贺资料甚少,其生平仅见于李商隐的《李贺小传》与杜牧应沈子明之请所撰的《李长吉集序》,以及一些唐人笔记如张固的《幽闲鼓吹》、彭大翼《山堂肆考》。
少年时代李贺外貌特别,巨鼻,浓眉,身材瘦长,还留着长长的指甲。
因体弱多病,不到十八岁,头发就开始发白。
从束发读书以来,阅读了经传史牒、诸子百家、古小说等方面的书籍。
对于古诗有特殊的爱好,垂髫之年,就熟读诗经、楚辞、古乐府、汉魏六朝诗歌以及当代许多诗人作品。
李贺经常在太阳刚从东方升起时,骑着一匹瘦马,背个破锦囊,离开家门,四处出游。
一路上仔细观察景物,为使之再现于自己诗中而搜索枯肠。
一有所得,立即记在纸上,投入破锦囊中。
晚上归来,再把白天所记整理成文,投入另一囊。
母亲见此状心疼的说:“是儿当要呕出心乃已尔!”由于自幼聪慧过人,再加上刻苦学习创作,因此诗名很早就传扬海内。
少年时代写作的乐府诗,就能与老一辈诗人李益、张籍媲美。
王定保《唐摭言》记载:李贺七岁时,大文豪韩愈和洛阳名士皇浦湜登门拜访,李贺当即挥笔作《高轩过》诗以答谢。
这则传闻,虽与事实有所出入,但符合李贺思想、艺术较早成熟的实际情况。
十八岁那年,满怀着理想与希望,告别朝夕相处的亲人,离开家乡,踏上求取功名、期望施展抱负的人生道路。
遭谗落第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从家乡昌谷来到唐朝的东都洛阳准备参加这一年的府试,这年恰巧极负盛名的文学家韩愈因出任国子博士,受人毁谤,来洛阳上任,李贺久仰大名,带了自己的诗稿,登门拜访,成功获得韩愈的赏识。
皇甫湜也在这一年认识李贺。
这年李贺凭著出众的才华,很顺利地通过府试,接着要去长安应礼部试。
他的应试诗《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记录青年诗人初试锋芒时那种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神情。
古诗李贺作诗翻译赏析文言文《李贺作诗》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
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名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
及暮归,足成之。
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
过亦不甚省。
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
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辩,然卒亦不就举。
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
【注释】1、皇甫湜:(公元777—835),中国唐代散文家,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
2、辄:zhé,立即,就。
就:完成。
3、素构:早就构思好的。
4、目:动词,拟题目。
5、《高轩过》:(杂言古诗)题目名。
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二人来访。
6、自是:从此。
7、旦:早上。
8、奚奴:童仆,奴仆。
从小奚奴:带着小奴仆9、牵合:牵强符合。
10、程课:定额;定限;固定的格式。
11、是:这,这样。
12、率:特殊13、省:反省14、呕:竭尽【翻译】李贺,字长吉,是郑王的后代,七岁就能写文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到还不相信,到他家时,让李贺写诗,李贺提起笔马上就能写好,并且就像早已构思好的一样,他自拟题目为《高轩过》,二人大吃一惊,李贺从此就出了名。
(李贺)长得单薄削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快速写出诗文来。
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初升时,就骑着一头瘦弱的马,带着一个小童仆,背着破烂不堪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锦囊中。
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其他牵强附和旧章法的人。
等到晚上回来/b/20295,就整合成一首诗。
若非大醉时或吊丧的日子他都是这样,过后也不怎么反省这样做对身体的伤害。
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嗔怪道:“这个孩子要呕出了心肝才算完啊!”。
精选李贺的十首古诗:1.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 《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3.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4. 《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5. 《梦天》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6. 《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7. 《将进酒》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8. 《苏小小墓》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9. 《苦昼短》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10.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李贺的古诗大全雁门太守行[作者] 李贺 [朝代] 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作者] 李贺 [朝代] 唐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南园十三首·其五[作者] 李贺 [朝代] 唐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金铜仙人辞汉歌[作者] 李贺 [朝代] 唐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梦天[作者] 李贺 [朝代] 唐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七夕[作者] 李贺 [朝代] 唐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马诗二十三首·其四[作者] 李贺 [朝代] 唐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秋来[作者] 李贺 [朝代] 唐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天上谣[作者] 李贺 [朝代] 唐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马诗二十三首·其八[作者] 李贺 [朝代] 唐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作者] 李贺 [朝代] 唐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诗人李贺简介本文是关于李贺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贺简介李贺(公元790年-817年),字长吉,唐朝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他祖籍陇西,生于河南福昌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三乡),因此得一称号李昌谷。
李贺是唐朝宗室的后裔,不过早已落魄,所以从小家境贫寒。
但他的聪慧却不被贫穷掩盖,七岁就会写诗,被认为是神童。
长大后又十分刻苦,每日骑驴出门,想到好的诗句就写下来扔进自己背的锦囊里,“呕心沥血”的典故就来源于他,由此虽然年轻在当时颇有诗名,深受韩愈等文学大家的信欣赏。
李贺一生积极入世,可惜一直仕途不顺。
先是为父亲服丧而晚参加科举三年,之后又被人妒忌,因父亲名字里的“晋”与进士科的“进”犯忌讳又不能参加。
后来虽然经人推荐靠父荫得了一从九品的小官,可是升迁无望。
李贺辗转多地以求前途,甚至当过三年幕僚,可最后也还是功名未成,悲愤抑郁之中患上重病,年仅27岁就早夭了。
官场不得已,却不减李贺在诗歌上的成就,他被后世称为“诗鬼”,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人齐名。
李贺的诗歌以诡异见长,内容上以书抒发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为主,此外也有许多借古讽今的诗,批判唐朝当时的贪官污吏,同情百姓的疾苦。
他常常应用中国古老的神仙鬼怪的神话传说,王母、嫦娥、月宫等都时有在诗中出现,极具奔放的想象力。
诗词特点李贺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
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
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
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
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
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
李贺生平简介李贺生平简介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李贺生平简介,希望有所帮助!李贺简介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生平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李贺,字长吉。
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
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
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
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
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的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李贺是中唐重要的作家。
因为政局混乱及自身失意,其诗多揭露时弊之作和愤懑不平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