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在兽医中的应用共27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54 MB
- 文档页数:27
专 论 与 综 述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兽医细菌学研究中的 应用现状及前景 王 玲 张绍学 柴家前 (山东农业大学动科院・泰安・271018) 近20年来,生物科学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尤其是以分子生物学为标志的现代生物学,它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解释一切生物现象,并在分子水平上改造和利用生物的一门新兴学科。
1 在动物细菌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1.1 质粒图谱分析质粒是螺旋型DNA分子,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质中,与细菌的染色质一样,可以复制保留并分布于子代细菌中。
通过现已检测到50多种细菌的质粒说明质粒在细菌中是普遍存在的。
由于来自同一菌株的子代细菌都包含同一数目、同一分子量的质粒,所以质粒图谱可用来鉴定细菌的种类,如用质粒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可以鉴定并证实某种动物的细菌性疾病对人的传染等。
但B iackall等证明在引起鸡的传染性法氏囊鼻炎的病原菌、副鸡嗜血杆菌等26株细菌中不含质粒,质粒图谱也就没有意义了。
[1][2][12]1.2 染色质DNA限制性内切酶(R EA)分析染色质DNA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得到的DNA片段用琼脂糖凝胶电脉进行分离,每个基因组形成的电泳图谱是特异的,但所得图谱比较复杂,可用核酸杂交或探针技术简化这一过程。
[1]应用R EA图谱可区别致病菌和其它共存的同种分离株,也可应用R EA图谱证明同一鸡场的不同鸡群和在其附近的几个鸡场暴发的细菌病是否为同一传染源。
也可用某种细菌的RNA 操纵子提取的rRNA探针区别该细菌的活疫苗株和野外致病株。
但如果一个属或一个种内的所在成员都有相同的R EA图谱,那么R EA图谱就不能用于这种疾病的流行学研究。
[1][2]1.3 分子杂交技术王玲,女,26岁,在读研究生收稿日期:1997-01-28 分子杂交技术主要是以DNA复性和变性为理论基础,可分为Southern杂交、N o rthern杂交、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4种方法。
Southern杂交用于确定是否存在特定的基础;N o rthern杂交检测基因是否表达;斑点杂交用于分析DNA片段是否来源于同一DNA;原位杂交可鉴定细胞内特定基因的位置,常用于诊断生物和病原学研究。
试论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兽医学上的应用作者:陈华廷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6期摘要:在现代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临床兽医学的应用和研究上。
应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让动物疫病得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是非常值得推广的一项技术,需要对其进行重视。
本文主要是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兽医学中的应用进行一定的分析,将猪流行腹泻病毒的检测作为案例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临床兽医学;应用引言近些年的生物技术正在朝着深度和广度的方向发展,与动物疫病诊断和预防以及治疗方面已经没有了明显的界限感,在很多方面都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拥有着较高的先进性,比传统技术的应用更加方便且快速,可以更为有效的解决传统临床兽医学无法解决的难题,更好的实现病毒的检测和诊断,对动物疫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促进性作用。
1、分子生物技术在临床兽医学上的应用1.1 DNA酶切图谱分析的应用DNA酶切图谱分析是对特定的限制性酶消化DNA长链之后来得到核酸的片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不同DNA的微阵列差异性进行充分的考虑,因此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学者都希望能够利用这种技术来获得不同长短的DNA链片段。
对于DNA链片段来说,可以利用胶凝电泳来实现分离,然后与已知的分子量标准进行比较之后,再计算出不同片段分子量的数据。
在现有的临床兽医学上已经对这种技术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牲畜的某个基因点出现突变之后,就会引起一系列的限制酶识别点改变,通过使用这种分析技术进行识别,就可以对牲畜的具体病变信息进行有效地获取[1]。
1.2 PCR技术的应用PCR技术是一种体位模仿体内DNA复制过程的技术,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实现短时间的DNA复制,作为一种新型疾病检测手段具有灵敏和简便以及快速的特点,只需要借助一根毛发、一滴血和一个细胞就可以扩增出足量的DNA,来进行分析和诊断。
这种PCR技术已经在很多遗传性疾病控制中有所应用,但是这种技术大都属于定性分析,在可靠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
临床兽医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临床兽医领域中,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应用:
1. PCR技术
PCR技术是一种用于扩增DNA片段的技术。
在临床兽医领域中,PCR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动物体内的病原微生物。
例如,PCR技术可以检测犬体内的心丝虫、猫体内的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等疾病的病原菌。
2. DNA测序技术
DNA测序技术是一种用于测定DNA序列的技术。
在临床兽医中,DNA测序技术可以用于鉴定动物的基因组,以及研究动物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例如,DNA测序技术可以用于鉴定犬基因组,从而研究犬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3. 基因表达分析技术
基因表达分析技术是一种用于研究基因表达的技术。
在临床兽医中,基因表达分析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例如,基因表达分析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犬的肿瘤细胞中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治疗肿瘤的药物对
基因表达的影响。
4.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用于修改基因的技术。
在临床兽医中,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于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于治疗犬的遗传性失明疾病,例如视网膜色素变性。
总之,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兽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兽医师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为动物的健康保驾护航。
生物技术在兽医领域的研究应用摘要:通过生物技术可对畜牧业的饲料资源、疫病诊断预防和禽畜的育种等方面做出贡献,同时这也是发展畜牧兽医的必经之路。
本文详细探讨了生物技术在兽医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生物技术;兽医领域;应用生物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兽医的技术变革,尤其是以基因工程为主要形式的生物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
生物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高科技技术形式,其研究的是微观生物及基因技术,该技术对畜牧业而言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兽医领域的应用更改变了疫苗、诊断分析等的技术形式和效率,在兽医领域应用生物技术已成为其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生物技术的内涵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
生物技术是以生物学(特别是其中的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能为人们提供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近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猛,并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指“用活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物质)来改进产品、改良植物和动物,或为特殊用途而培养微生物的技术”。
生物工程则是生物技术的统称,是指运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原理与生化工程相结合,来改造或重新创造设计细胞的遗传物质、培育出新品种,以工业规模利用现有生物体系,以生物化学过程来制造工业产品。
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电子工程、生物反应器、灭菌技术及新兴的蛋白质工程等,其中,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工程的核心。
基因工程(或称遗传工程、基因重组技术)是将不同生物的基因在体外剪切组合,并和载体(质粒、噬菌体、病毒)的DNA连接,然后转入微生物或细胞内,进行克隆,并使转入的基因在细胞或微生物内表达,产生所需要的蛋白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兽药的应用在兽药的世界里,分子生物学技术就像是一位神通广大的魔法师,悄然改变着动物健康守护者的工具箱。
想象一下,那些曾经困扰养殖业的顽疾,如今在高科技的显微镜下无所遁形,被一一攻克。
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的革新,更是对生命尊重和爱护的深刻体现。
一、从基础到前沿:分子生物学的魔力说起分子生物学,听起来好像离我们很远,其实它早已渗透进了兽药研发的每一个角落。
想象一下,就像侦探在显微镜下寻找线索,科学家们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的细胞、基因层面探寻疾病的秘密。
这些技术,比如基因测序、PCR扩增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扇通往微观世界的大门,让原本难以捉摸的病毒、细菌无所遁形。
就拿基因测序来说吧,它就像是给动物的基因拍了个高清大片,每一个碱基对都逃不过它的眼睛。
这样一来,病毒变异、耐药性等难题就不再是谜一样的存在,而是可以被精准识别、有效应对。
这不,一些基于基因测序的兽药产品应运而生,它们就像是精准的导弹,直击病原体的要害,让动物朋友们重获健康。
二、精准医疗:从“一刀切”到“量体裁衣”在过去,兽医们给动物治病,往往靠的是经验和直觉,就像是给不同的动物都穿上了同一件“衣服”。
但现在,有了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加持,兽药治疗也开始走向精准化、个性化。
这就好比是量体裁衣,每个动物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比如说,有些动物感染了同一种病毒,但它们的基因型可能完全不同。
这时,如果还用同一种药来治疗,效果可能就大打折扣了。
而有了分子生物学技术,我们就可以对这些动物的基因进行筛查,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然后“对症下药”,真正做到药到病除。
三、疫苗研发:从“慢工出细活”到“快马加鞭”疫苗,是预防动物疾病的重要武器。
但传统疫苗的研发,往往耗时费力,就像是慢工出细活,需要经历漫长的试验和验证过程。
而现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就像是给疫苗研发按下了快进键,让整个过程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就拿基因工程疫苗来说吧,它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病原体的关键基因片段“移植”到无害的载体上,从而制备出既安全又有效的疫苗。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畜禽疾病防控中的应用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畜禽疾病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防疫手段往往无法对付一些复杂的疫情,因此科学家们开始寻求新的技术手段来应对这些挑战。
分子生物学技术正是其中之一。
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概述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分子机理的科学,其核心是探索生命中的基因、蛋白质、核酸等分子结构和功能。
一般来说,分子生物学的技术主要包括PCR、DNA测序、基因克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芯片等。
在畜禽疾病防控中,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应用于检测、鉴定、筛选、改良等方面。
比如,在检测某一种病原体时,可以利用PCR技术来扩增它的DNA序列,然后通过比对DNA序列库来确定其种类。
或者,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在众多的样本中快速筛选出可能存在病原体的标本。
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疫情监测中的应用疫情的监测是畜禽疾病防控的重要环节之一。
而传统的疫情监测往往需要依靠人工抽血、尸检等方法进行病原体检测,而这样的方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无法保证。
而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在病原体数量较低的情况下完成检测,并且准确性更高。
例如,在禽流感的检测中,研究人员可以通过RNA提取和PCR扩增技术来检测病原体的RNA序列,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禽流感病原体。
此外,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同时筛选多种可能存在的病原体,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疫苗研发中的应用疫苗是畜禽疾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疫苗研发往往需要依靠动物接种,而这样的方法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会给动物带来痛苦。
而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则可以极大地缩短疫苗研发时间,同时也能够降低动物接种的数量和强度。
例如,在H7N9禽流感疫苗的研发中,研究者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将H7N9禽流感病毒表面的HA和NA基因与其他病毒基因组合,制造出能够诱导人体产生抗体的疫苗。
这种疫苗可以避免病毒生产中的某些问题,同时也能够提高疫苗的稳定性和抗原性。
四、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原体基因分析中的应用病原体基因分析是分子生物学在畜禽疾病防控中的另一项重要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分子生物学技术指的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对基因组、基因和蛋白质进行研究、分析和操作的科学技术。
在动物遗传育种中,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基因型鉴定动物种群中存在着大量的遗传多态性,而这种多态性与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有关。
在动物遗传育种中,通过选择优良基因型的个体,可以有效地改善品种的遗传背景。
而基因型鉴定则是指通过检测个体的DNA序列或者基因表达差异,确定它们的遗传背景和品种属。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通过PCR、基因芯片、测序等方法检测个体的DNA序列,从而确定它们是纯种、杂种或者杂交后代等,并对遗传背景进行更加精准的分析和评价。
同时,基因型鉴定也为遗传病的检测、疾病的预测和基因的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基因转化基因转化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动物体内,从而改变动物体内的基因组和表型。
基因转化技术是动物遗传育种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可以通过编制人工基因、酶或者工厂微生物等方式,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动物体内。
利用基因转化技术可以实现动物基因组的特异性扩增、基因功能的研究、针对性基因的改良、生物制剂的生产和医学治疗等多种用途。
在动物遗传育种中,基因转化技术的主要应用包括:1. 人工授精。
在繁殖中,通过导入经过筛选的精子,优化优良种的后代质量;2. 基因编辑。
通过编辑某些基因以增强动物抵抗力、提高运动性能等;3. 基因治疗。
利用基因转化技术将治疗性基因导入到患病的动物体内,治疗某些遗传病和基因疾病。
总之,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领域广泛,可从基因型鉴定和基因转化两个方面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改良和优化动物的基因型。
利用这些技术还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提高动物抗病能力和运动性能,有望为动物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文章编号:1004-2342(2013)01-0010-06中图分类号:S818.9文献标识码:A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我国畜禽疫病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霍顺校(平乡职教中心,河北邢台054000)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分子生物学技术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到畜禽疫病防治的研究与应用中,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我国畜禽疫病诊断中以及新型畜禽疫苗研制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技术;畜禽疫病;诊断;新型畜禽疫苗随着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的饲养密度高度集中,调动也越来越频繁。
再加上多年来畜禽品种在选育上偏重生产性能的提高,忽视了动物机体抗病性能的保持与加强。
结果养殖环境逐渐恶化,动物机体抗病力逐渐减弱,致使病害频繁发生。
尤其是一些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流行病的爆发,经常会给局部地区的养殖业带来毁灭性打击。
因此加强对病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已成为推动我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防治最突出的畜禽疫病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目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我国畜禽疫病防治中应用,主要在畜禽疫病诊断和新型畜禽疫苗研究两个方面。
1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畜禽疫病诊断中的应用传统的畜禽疫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肉眼观察、症状判别、显微镜检查、微生物培养、表型分析、血清学分析、病理切片观察等方法。
但是这些方法的诊断时程较长,而有些畜禽疫病的发展迅速,由于不能及时治疗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诊断畜禽疫病时,可以为微生物病原体的鉴定提供快捷、精确的方法。
目前在我国畜禽疫病诊断中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1PCR技术PCR技术是一项体外扩增DNA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
与传统的检测技术如生物化学、细菌学病毒学和血清学方法相比,PCR技术具有快速、敏感、简单、特异性强的优点。
它在畜禽疫病诊断中主要用于那些培养困难的细菌和抗原性复杂的细菌检测鉴定。
它可以通过从基因中筛选某菌的特异性杂交片段来鉴定细菌。
试论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兽医学上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兽医学上的应用引言: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由人类对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所发展起来的一系列实验手段和方法。
这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领域,为临床医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样,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兽医学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动物健康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兽医学应用中的几个重要方面,包括分子诊断、分子治疗、基因工程动物和遗传学研究等。
一、分子诊断1.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扩增DNA片段来检测和诊断动物疾病。
在兽医诊断中,PCR可以用于检测动物身体内的病原体,如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
通过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诊断疾病,为兽医提供指导治疗的依据。
2.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动物体液中的抗体或抗原。
在兽医临床中,ELISA被广泛应用于动物传染病的诊断和监测。
它可以通过测定血清中特定抗体的水平来判断动物是否曾经感染过某种疾病,也可以测定血清中病原体抗原的水平,用于早期诊断。
3.病毒分子诊断:病毒是导致许多动物疾病的主要原因,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对病毒进行快速和敏感的检测。
例如,利用RT-PCR技术可以检测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等病毒的基因组或RNA,从而进行病毒的确诊。
此外,病毒基因测序技术也可以用于确定病毒株系的进化关系,预测病毒的毒力和抗药性等信息。
二、分子治疗1.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特定基因导入宿主体内,以矫正或预防某种遗传病。
在兽医临床中,适合进行基因治疗的疾病有犬型肌营养不良症、犬型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等一些遗传病。
通过基因治疗,可以增强动物免疫力、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提高治疗效果。
2.疫苗开发: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疫苗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
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我们可以构建重组疫苗,其基本原理是将病原体的特定基因或蛋白表达系统转移到另一种表达宿主中,以制备疫苗。
分子生物在动物科学领域的作用动物科学YYYYYYYY XXX【摘要】分子生物学是研究和阐述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学科,是当代生物科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基础学科。
分子生物学包括蛋白质分子结构、核酸的结构、基因和基因组、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基因工程原理、DNA的复制、基因的转录、转录后加工、蛋白质生物合成和翻译后加工、细胞信息传导、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分子生物学的兴起是整个自然科学的一件大事,它使整个生命科学的研究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实际应用方面,它是生物工程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后者正在工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要的作用。
目前的克隆、PCR技术和DNA重组技术,都只是这门学科的一部分。
【关键字词】分子生物学,DNA,蛋白质,PCR,克隆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一门现代生物学#一门带动整个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是生物化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学、生物物理学等学科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崭新学科。
它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目前以生物大分子为研究对象的分子生物学已经成为现代生物学领城里最具活力的学科对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特点及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一些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展望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很多科学家认为在未来的自然科学中生命科学将要成为带头学科, 甚至预言下一世纪是生物学世纪。
1. 分子生物学概述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核酸等生物分子的功能、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和规律,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本质与规律的科学分子生物学的核心是遗传信息, 也就是从到, 再到蛋白质的信息传递的过程, 称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各种生物的基因组结构, 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在各层次上的调控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分子生物学”一词最早于1945年William Astbury首先在Harvey Lecture上应用的,由于它能从分子水平了解各种生命现象的根本原因,一开始就将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生物大分子——核酸(DNA和RNA)的研究,并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
167教育现代化·2016年12月第40期高等教育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吕琳娜(南京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摘 要: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其应用也愈加广泛。
本文重点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原体检测和动物生态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同时阐述了常用的分子诊断技术和分子遗传学技术。
关键词:分子诊断技术;分子遗传学技术;应用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分子生物学领域也突飞猛进,许多新的研究手段和技术应运而生。
这些手段和技术在生物学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植物病原体的检测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手段和技术愈发广泛和深入的使用,使得疾病检测的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有了迅猛进展,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产养殖病害诊断水平,使得检测各种病原微生物更为安全、方便、快捷。
分子诊断技术基于每种病原体都含有特异性的DNA 或RNA 序列,通过对病原体核酸分子的鉴定来证实病原体,该技术能有效地把病原体鉴定到亚种,从而具体很高的应用价值。
二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生态学领域里的应用分子生物学相关的技术和手段已在动物生态学领域广泛应用,且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其相关应用在主要在以下几个领域:(一) 系统发生系统发生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了解物种之间的种群进化关系;二是辨别灭绝的物种。
如今,mtDNA 已成为其主要资料来源。
(二) 迁移和基因漂移迁移是指具有某一基因频率的一部分种群,迁移至基因频率不同的另一种群,杂交并定居,从而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它是重要的种群结构的内容。
而基因漂移则是由于某一种目标基因自发的进行转移,使附近的近缘物种受到影响从而发生基因的改变,最终生成一种新的具有目标基因优势特征的物种。
(三) 交配制度对交配制度的研究可以衡量在自然状态下个体的繁殖成功。
主要研究手段是多基因位点指纹法、单基因位点指纹法、RFLP 分析法。
(四) 性别确定性别是由特定的DNA 决定的,是单基因位点上的等位差异,这种差异包含性染色体。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应用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活跃的、引人注目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开展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研究对人类社会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目前,野生动物的保护研究中较多注重关注宏观、外在的现象,广泛应用宏观的、描述性的研究手段,而对分子生态的内在机理方面仍涉足较少。
物种内在分子机理是起源、进化或灭绝的重要内因,只有搞清楚内部的机制、机理,结合外因一起分析,才能掌握生物变化的本质。
近几十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分子技术趋于成熟。
野生动物的保护研究开始涉足到分子水平,蛋白质和DNA水平上的多样性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形态标记(Moiphological marker)、纟出胞标记(Cytological marker)、生化标记(Biochemical marker) 和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T) 4个阶段。
前3种是基因表达型的标记,是对基因的间接反映,标记数目有限,可利用的多态位点较少,易受环境影响,不能满足物种资源鉴定的需要。
直到1 9 8 0年,美国学者Botstein提岀用DNA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FLP)作为遗传标记,开创了直接应用DN A多态性发展遗传标记的新阶段。
与前3种遗传标记不同的是分子标记直接在DNA分子上检测生物间的差异,是在DNA水平上遗传变异的直接反映。
2 0世纪8 0年代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 c R )技术的出现,又推动了许多新型的分子标记,女口RAPD标记、S S R标记等技术的发展。
1 .分子标记技术概述分子标记技术及其优势分子标记技术是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产物,指反映生物个体或群体间在基因组上某种差异特征的DNA片段,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形式。
分子生物学在兽医中应用分子生物学是对生物体内发生的分子和基因层面的变化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可以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动物疾病。
在兽医领域中,分子生物学的应用涉及到许多方面,如诊断疾病、基因工程、疫苗制备等,下面将就分子生物学在兽医中的应用进行一些简单介绍。
(一)诊断疾病:分子生物学在兽医领域中,最主要的应用就是诊断动物疾病。
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通过分离、分析和检测动物体内的DNA、RNA和蛋白质等分子遗传物质,从而确定动物是否感染病原体。
例如,在动物感染病原体时,病原体的DNA和RNA可以被提取出来,并通过PCR技术进行检测,从而确定动物是否感染某种病原体。
同时,在动物体内检测到的蛋白质也可以通过Western blotting技术进行检测,从而确定动物是否感染病原体。
此外,分子生物学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动物遗传疾病。
此类疾病通常是由于某一基因突变引起的,通过PCR技术检测某一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可以帮助诊断这类疾病。
(二)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技术还可以用于基因工程,即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动物基因进行修改。
目前,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疫苗制备领域。
在动物基因工程中,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克隆、基因转移、基因敲除等技术。
例如,可以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将动物有利的基因进行扩增,然后重新合成基因进行转移,从而改善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等方面。
另外,在动物疫苗制备领域中,也广泛应用了基因工程技术。
例如,将病毒或细菌表面抗原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上,经过酵母或细胞培养得到大量表达抗原的蛋白质,再用这些蛋白质制备疫苗。
此外,还有利用重组病毒、细菌和其他易于转染动物体内的微生物制备疫苗等技术,这些都是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因工程技术。
(三)其他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兽医领域中还有许多其他应用,例如,帮助饲养员进行种猪、种牛的选育,在畜禽养殖领域中进行品种改良。
此外,分子生物学技术还可以用于通过遗传工程创造新的动物品种或动物模型,以及通过克隆技术进行动物繁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