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定梁的内力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122
静定梁的内力8.1 弯曲变形的概述弯曲是工程和生活实际中最常见的一种基本变形。
杆件由于受到某种作用,其轴线由直线变成曲线,这种变形称为弯曲。
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杆件在工程中称为梁。
梁是在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构件。
如阳台挑梁(图8.1)、桥式吊车梁(图8.2)、火车轮轴(图8.3),以及水利工程中的闸门立柱(图8.4)等。
图8.1图8.2图8.3图8.4工程中常见的梁,其横截面通常采用对称形状,如矩形、圆形、工字形及T形等,按照其截面形状可以相应地将其称为矩形截面梁、圆形截面梁以及工字形截面梁等。
建筑工程中以矩形截面梁最为常见,而在钢结构中以工字形截面梁较为常见。
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存在T形截面梁;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矩形截面梁当考虑现浇板作为其翼缘时,在计算模式上也可称为T形截面梁。
上述各种截面的梁其横截面都具有一个竖向对称轴y(图8.5)。
该竖向对称轴与梁轴线所构成的平面称为纵向对称面(图8.6)。
图8.5图8.6具有纵向对称平面的梁,若其所受外力(荷载和支座反力)全部位于纵向对称平面内,则梁弯曲过程中轴线将始终保持在该纵向对称面内,这种弯曲称为平面弯曲。
本章只讨论平面弯曲梁。
梁的分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按照梁的轴线形状可以分为直梁和曲梁;按照梁的轴线与水平线的关系可以分为平梁和斜梁;按照梁的跨数可以分为单跨梁和多跨梁。
按照梁所在的几何不变体系是否有多余约束又可分为超静定梁和静定梁。
本章主要讨论单跨以及多跨平直静定梁在发生平面弯曲时其横截面上的内力。
8.2 单跨静定梁的内力计算1)剪力和弯矩内力与梁的强度、刚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内力可以随外力的增加而增大,内力越大,梁的变形也越大,当内力超过一定限度时,梁就会发生破坏。
讨论梁的强度、刚度问题,必须先求出梁的内力。
建筑力学通常研究的是梁横截面上的内力。
梁的内力与外力相关,要计算内力必须先统计梁上承受的外力作用。
统计出梁上的外力后,梁横截面上的内力可用截面法求得。
多跨铰接连续静定梁内力分析第1跨内力分析:R Bi =qL i *[1-(A i /L i )2]/2-P i *(A i /L i ),i=1 M i =qL i 2*[1-(A i /L i )2]2/8,i=1 第2跨内力分析: P i =R Bi-1,i=2R Bi =qL i *[1-(A i /L i )2]/2-P i *(A i /L i ),i=2M i =qL i 2*[1-(A i /L i )2]2/8-P i *A i *[1-(1+(A i /L i ))2/2+A i /L i ],i=2 M A2=-(P i *A i +qA i 2/2),(i=2) 第3跨内力分析:P i =R Bi-1,i=3R Bi =qL i *[1-(A i /L i )2]/2-P i *(A i /L i ),i=3M i =qL i 2*[1-(A i /L i )2]2/8-P i *A i *[1-(1+(A i /L i ))2/2+A i /L i ],i=3 M A3=-(P i *A i +qA i 2/2),(i=3) 第4跨内力分析:P i =R Bi-1,i=4R Bi =qL i *[1-(A i /L i )2]/2-P i *(A i /L i ),i=4M i =qL i 2*[1-(A i /L i )2]2/8-P i *A i *[1-(1+(A i /L i ))2/2+A i /L i ],i=4 M A4=-(P i *A i +qA i 2/2),(i=4) 第5跨内力分析: P i =R Bi-1,i=5R Bi =qL i *[1-(A i /L i )2]/2-P i *(A i /L i ),i=5M i =qL i 2*[1-(A i /L i )2]2/8-P i *A i *[1-(1+(A i /L i ))2/2+A i /L i ],i=5 M A5=-(P i *A i +qA i 2/2),(i=5) 第6跨内力分析: P i =R Bi-1,i=6R Bi =qL i *[1-(A i /L i )2]/2-P i *(A i /L i ),i=6M i =qL i 2*[1-(A i /L i )2]2/8-P i *A i *[1-(1+(A i /L i ))2/2+A i /L i ],i=6 M A6=-(P i *A i +qA i 2/2),(i=6) 第7跨内力分析: P i =R Bi-1,i=7R Bi =qL i *[1-(A i /L i )2]/2-P i *(A i /L i ),i=7M i =qL i 2*[1-(A i /L i )2]2/8-P i *A i *[1-(1+(A i /L i ))2/2+A i /L i ],i=7 M A7=-(P i *A i +qA i 2/2),(i=7) 第8跨内力分析: P i =R Bi-1,i=8R Bi =qL i *[1-(A i /L i )2]/2-P i *(A i /L i ),i=8M i =qL i 2*[1-(A i /L i )2]2/8-P i *A i *[1-(1+(A i /L i ))2/2+A i /L i ],i=8 M A8=-(P i *A i +qA i 2/2),(i=8) 第9跨内力分析: P i =R Bi-1,i=9R Bi =qL i *[1-(A i /L i )2]/2-P i *(A i /L i ),i=9M i =qL i 2*[1-(A i /L i )2]2/8-P i *A i *[1-(1+(A i /L i ))2/2+A i /L i ],i=9 M A9=-(P i *A i +qA i 2/2),(i=9)第10跨内力分析: P i =R Bi-1,i=10R Bi =qL i *[1-(A i /L i )2]/2-P i *(A i /L i ),i=10M i =qL i 2*[1-(A i /L i )2]2/8-P i *A i *[1-(1+(A i /L i ))2/2+A i /L i ],i=10 M A10=-(P i *A i +qA i 2/2),(i=10)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