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的色彩含义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可见花脸脸谱是以色定调,如红色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脸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紫色表示老实忠厚;黄色表示凶狠勇猛;蓝色表示桀傲不训、刚强爽快;白色表示奸诈多疑;绿色表示骁勇鲁莽;粉红色表示年迈血衰;金银色表示庄严,多用于神仙圣人。
如果从这些画法来分析,就会看出门道来了。
京剧脸谱艺术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
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
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脸谱的演变和发展,不是某个人凭空臆造的产物,而是戏曲艺术家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体验、综合,以及对剧中角色的不断分析、判断,作出评价,才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艺术手法。
据史料记载,脸谱系由唐代乐舞大面(传统戏曲角色行当之一,是京剧和某些地方戏中净的别称)所戴面具和参军戏副净(参军戏,唐宋时流行的一种表演形式,主要由参军、苍鹘两个角色作滑稽的对话和动作,以引人发笑,有时用以讽刺朝政或社会现象。
参军戏中的副净,等于现在京剧中的“架子花脸”,一般都表演性格粗豪莽撞的人物,如《三国演义》戏里的张飞)的涂面逐渐演变而来。
中国戏曲理论家翁偶虹曾撰文说:“中国戏曲脸谱,胚胎于上古的图腾,滥觞于春秋的傩祭,孽乳为汉、唐的代面,发展为宋、元的涂面,形成为明、清的脸谱。
在戏曲形成之后,脸谱与面具仍然交替使用。
最明显的贵州的‘地戏’,江西、安徽的‘傩戏’,西藏的‘藏戏’,无论生旦净丑,脸谱,可是加官、财神、魁星、土地、雷公,仍戴面具。
从脸谱、面具的混合使用与脸谱谱式的由简至繁,可以看出中国戏曲累递发展的轨迹。
”京剧脸谱与京剧表演艺术一样,是和演员一起出现在舞台上的活的艺术。
京剧在中国戏曲史上,虽只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但与其他戏曲相比,它发展快,流传广,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因此,京剧脸谱在中国戏曲脸谱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传统文化京剧脸谱简介
京剧脸谱是中国戏曲京剧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是演员在表演时所使用的面具。
它以丰富多彩的色彩和独特的纹饰,表现出不同角色的性格和形象特征。
京剧脸谱可以分为青、白、红、黑、黄、花和杂七类。
青脸谱代表勇猛刚毅、正直忠诚的角色,通常扮演武将、英雄人物。
白脸谱代表阴险奸诈、狡猾狠辣的角色,通常扮演奸臣、反派角色。
红脸谱代表忠义正直、机智聪明的角色,通常扮演忠臣、善良的人物。
黑脸谱代表粗豪暴烈、莽撞直率的角色,通常扮演粗人、热血男儿。
黄脸谱代表精明能干、足智多谋的角色,通常扮演智勇双全的人物。
花脸谱以花瓣或花纹作为特点,代表花旦和妇女角色。
杂七脸谱是指没有明确色彩分类的脸谱,通常用于次要角色或特殊角色的扮演。
京剧脸谱的色彩和纹饰不仅体现了角色的特点,而且具有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
演员通过戴上脸谱,可以更好地表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让观众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故事情节。
同时,京剧脸谱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标志,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品、工艺品和装饰品中。
京剧中脸谱的颜色代表人物的什么性格,和典型人物。
粉白脸,又称抹脸,即用白粉涂面以示不以真面目示人之意,一般为奸诈之人。
勾粉白脸的角色一般戴髯口〔胡须〕,髯口与脸谱上的眉目鼻窝颜色一致:黑眉、黑鼻窝者戴黑髯口〔如?群英会?之曹操〕;灰眉、灰鼻窝者戴黪髯口〔如?宇宙锋?之赵高〕;紫眉、紫鼻窝者戴紫髯口〔如?甘露寺?之孙权〕,如是等等。
勾粉白脸者一般勾尖眼,但也因人而异,如曹操是大奸雄,眼窝勾得并不很尖,一方面显其秀气,另一方面更显得奸不外露,而严嵩、潘仁美的尖眼就比拟明显。
有的凶狠过甚,那么勾大尖眼,例如欧阳芳。
也有不勾尖眼的人,如司马懿勾圆眼,说明他奸不外露,智谋广阔。
纣王勾垂尖眼,这也是一个特例。
红色脸谱,最初与人面色有直接关系,如表示关羽的面如重枣,关泰是红脸大汉。
由于这些人忠勇正直,推而广之,许多忠勇良将,有道正神也就都勾上了红脸。
如春秋时的颖考叔、太乙真人等。
但是也有一些被认为是反派人物的角色也勾红脸,这就寓有挖苦之意。
?海潮珠?之崔杼是弑君的朝臣,勾红脸是挖苦齐王荒淫;?祥梅寺?之黄巢是反叛唐王的举子,勾红脸是挖苦唐僖宗无道。
有时勾红脸也是配合舞台美术的需要而安排的。
如?四杰村?中之廖奇冲勾红脸为的是与勾白脸的鲍赐安、勾粉红脸的花振芳配合,使舞台色彩丰富。
再有?白良关?之刘国桢勾红脸是与勾黑脸的尉迟恭、尉迟宝林父子比照,更明确地表示尉迟宝林不是刘国桢的儿子。
有的人不勾红脸,但是在某一戏中勾红脸,例如刘瑾是反面人物,一般勾白脸,但是在?法门寺?中勾红脸,表示他作了点儿好事。
有不少年迈的人,为显示他的年轻,如?英雄会?之黄三泰,勾直眼窝粉红色脸,粉红色脸属于广义的红脸。
紫色脸谱,为京剧中刚正威严的人物常用紫色脸。
如?鱼肠剑?之专诸,?二进宫?之徐延昭等。
这些人性情直爽,与黑色脸人有相似之处。
但是用黑色显得粗鲁,用紫色有介于黑、红两色之间的意思。
有的人物在小说中描写为紫色脸膛,因之也用紫色脸,例如魏延、濮天雕、费德功等,?柴桑口?的庞统勾紫脸是表示其相貌丑陋。
京剧脸谱详细介绍京剧脸谱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以其丰富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和深刻的象征意义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对京剧脸谱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历史与起源京剧脸谱起源于中国古老的戏曲表演艺术,它融合了历代戏曲表演的精华,形成于清朝时期。
京剧脸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宗教祭祀活动,以及后来的戏曲表演。
在古代,人们用面具来表达神灵或鬼怪的形象,这被认为是京剧脸谱的雏形。
二、色彩与象征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每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例如,红色通常代表忠诚、勇敢和正义;黑色代表刚直、无私和勇敢;白色代表阴险、狡猾和邪恶;蓝色代表刚毅、勇猛和忠诚;黄色代表暴躁、骄横和残暴;紫色代表沉稳、稳重和威严。
此外,还有一些混合色彩的脸谱,如绿色代表怪异和反常,粉色代表妖艳和奸诈等。
三、造型与图案京剧脸谱的造型和图案也非常独特。
每个脸谱都有基本的眉、眼、鼻、嘴的形状,但它们可以根据角色的性格、命运和品德来设计。
一些常见的脸谱图案包括蝴蝶形、蝙蝠形、火焰形等。
这些图案不仅具有装饰性,还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四、文化价值京剧脸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它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形式,还是一种文化符号和历史的见证。
京剧脸谱通过色彩、造型和图案来传达角色的性格和命运,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文化精神。
五、传承与发展尽管京剧脸谱在历史上曾经面临过失传的危险,但随着中国文化的复兴和国际交流的加强,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保护。
现在,京剧脸谱已经成为中国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同时,也有许多艺术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京剧脸谱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需求。
六、观赏与收藏对于爱好者来说,观赏京剧脸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
在北京等地的传统戏曲剧场中,可以欣赏到各种不同颜色和图案的脸谱。
此外,一些博物馆和艺术展览也会展示具有代表性的京剧脸谱,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这种艺术形式的魅力和价值。
京剧中脸谱的颜色代表人物的什么性格,和典型人物。
粉白脸,又称抹脸,即用白粉涂面以示不以真面目示人之意,一般为奸诈之人。
勾粉白脸的角色一般戴髯口(胡须),髯口与脸谱上的眉目鼻窝颜色一致:黑眉、黑鼻窝者戴黑髯口(如《群英会》之曹操);灰眉、灰鼻窝者戴黪髯口(如《宇宙锋》之赵高);紫眉、紫鼻窝者戴紫髯口(如《甘露寺》之孙权),如是等等。
勾粉白脸者一般勾尖眼,但也因人而异,如曹操是大奸雄,眼窝勾得并不很尖,一方面显其秀气,另一方面更显得奸不外露,而严嵩、潘仁美的尖眼就比较明显。
有的凶狠过甚,则勾大尖眼,例如欧阳芳。
也有不勾尖眼的人,如司马懿勾圆眼,表明他奸不外露,智谋广大。
纣王勾垂尖眼,这也是一个特例。
红色脸谱,最初与人面色有直接关系,如表示关羽的面如重枣,关泰是红脸大汉。
由于这些人忠勇正直,推而广之,许多忠勇良将,有道正神也就都勾上了红脸。
如春秋时的颖考叔、太乙真人等。
但是也有一些被认为是反派人物的角色也勾红脸,这就寓有讽刺之意。
《海潮珠》之崔杼是弑君的朝臣,勾红脸是讽刺齐王荒淫;《祥梅寺》之黄巢是反叛唐王的举子,勾红脸是讽刺唐僖宗无道。
有时勾红脸也是配合舞台美术的需要而安排的。
如《四杰村》中之廖奇冲勾红脸为的是与勾白脸的鲍赐安、勾粉红脸的花振芳配合,使舞台色彩丰富。
再有《白良关》之刘国桢勾红脸是与勾黑脸的尉迟恭、尉迟宝林父子对比,更明确地表示尉迟宝林不是刘国桢的儿子。
有的人不勾红脸,但是在某一戏中勾红脸,例如刘瑾是反面人物,一般勾白脸,但是在《法门寺》中勾红脸,表示他作了点儿好事。
有不少年迈的人,为显示他的年轻,如《英雄会》之黄三泰,勾直眼窝粉红色脸,粉红色脸属于广义的红脸。
紫色脸谱,为京剧中刚正威严的人物常用紫色脸。
如《鱼肠剑》之专诸,《二进宫》之徐延昭等。
这些人性情直爽,与黑色脸人有相似之处。
但是用黑色显得粗鲁,用紫色有介于黑、红两色之间的意思。
有的人物在小说中描写为紫色脸膛,因之也用紫色脸,例如魏延、濮天雕、费德功等,《柴桑口》的庞统勾紫脸是表示其相貌丑陋。
京剧脸谱颜色的含义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
这种脸部化妆主要用于净(花脸)和丑(小丑)。
它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有一定的格式。
行的观众从脸谱上就可以分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受人爱戴还是使人厌恶。
京剧那迷人的脸谱在中国戏剧无数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京剧脸谱以“象征性”和“夸性”著称。
它通过运用夸和变形的图形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
眼睛,额头和两颊通常被画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状,再加上夸的嘴和鼻子,制造出所需的脸部效果。
脸谱的分类:脸谱根据描绘着色方式,分为: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
揉脸:凝重威武,整色为主,加重五官纹理加以实现。
是十分古老的脸谱形式。
勾脸: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复杂美丽,五彩缤纷,有的还贴金敷银,华丽无比。
抹脸:浅色为多,以为涂粉于面,不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诈坏人之性。
破脸:不对称脸,左右不一,形容面貌丑陋或意比反面角色。
根据脸谱的图案排列,又把脸谱分为以下四种:。
整脸:最原始的脸谱形式,利用双眉把脸分为额和面两个部分的脸谱。
三块瓦脸:在整脸的基础上再利用口鼻把面部分为左右的脸谱。
花三块瓦脸:把三块瓦脸的分界边缘艺术化,加上各式图案的脸谱。
碎脸:三块瓦脸的变种,其分界边缘花形极大,破坏了原有的轮廓。
脸谱的色彩: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
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
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为:。
红色一般: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
特例:老人显示年轻红光犹在;坏人做了点好事。
黑色一般: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
其他:表示阴阳中的阴,用于鬼魂。
肤色较黑或面貌丑陋。
一般:阴险奸诈;刚愎自用。
其他:和尙,太监脸谱;表示老人年迈,。
紫色一般: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其他:面色不好,丑陋。
黄色勇猛而爆躁。
金色一般:神仙高人。
其他:猛将。
银色神仙,妖怪。
绿色一般:勇猛,莽撞。
京剧脸谱色彩中透露的角色性格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瑰宝,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精湛的艺术技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京剧中,脸谱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它通过不同的色彩和纹样来代表不同的角色性格,并通过演员的表演将其传达给观众。
本文将探讨京剧脸谱色彩中透露的角色性格,并以示例说明。
首先,红色脸谱通常代表忠勇的角色。
在京剧中,红色脸谱通常与武将角色相匹配,如《赵氏孤儿》中的霸王项羽。
红色象征着勇敢和力量,体现着这些角色的英勇果敢,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和家族的忠诚和责任感。
演员在表演中会通过矫健的动作和有力的声线来进一步强调这种角色的特性。
接下来,黑色脸谱代表刚毅和坚定的角色。
京剧中的黑色脸谱通常与坚强的正面角色相对应,如《红灯记》中的宫廷官员。
黑色脸谱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它象征着这些角色的理智和果断,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定不移地保持信念,不被外界干扰所动摇。
除了红色和黑色,其他色彩的脸谱也有其特定的含义。
例如,白色脸谱代表阴险和狡诈的角色。
在《西楚霸王》中,白色脸谱常常用来描绘奸臣刘邦。
白色脸谱给人一种冷酷和不可信任的感觉,这些角色往往具有狡猾的性格和复杂的心思。
演员会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突出这种角色的阴险性格,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其角色特点。
此外,蓝色脸谱通常代表忠诚和坚贞的角色。
在《白蛇传》中,蓝色脸谱被用来描绘白娘子的丈夫许仙。
蓝色象征着深情和纯洁,这些角色通常表现出无私和真诚的爱。
通过细腻的表演和婉转动人的唱腔,演员将这些角色的真挚感情传递给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感动。
总之,京剧脸谱色彩中透露的角色性格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文化体验。
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刚毅,白色代表阴险,蓝色代表忠诚,每种颜色都通过其独特的符号意义和演员的精湛表演传达了角色的性格特点。
京剧脸谱不仅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多彩的一翼。
让我们一同欣赏京剧脸谱的绚丽色彩,感受其中蕴含的角色性格的魅力。
脸谱的色彩
脸谱是中华民族戏剧特有的面部化妆造型艺术,它是图案化的,也是性格化的,它以夸张的色彩变幻无穷的线条为人物增添了强烈的审美效果。
脸谱色彩的表现十分丰富,可谓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切性格特点尽情流露于色彩中。
紫色
紫色象徵忠贞、耿直、果断、沉稳,如廉颇、李密、庞统、尤俊达、严良等。
红色红色作为主色,表示忠勇义烈,比较典型的如关羽、姜维;用作副色,暗示人物命运,如蒋忠、马谡、华雄、高登等。
黑色黑色象徵刚烈、勇猛、粗率、鲁莽,如包拯、李逵、张飞、牛皋、尉迟恭、杨七郎、项羽等。
蓝色
蓝色表示刚强、粗旷、骁勇、桀傲不驯,如马武、单雄信、窦尔敦、吕蒙等。
绿脸绿脸象徵刚勇、强横、猛烈、暴躁等性格,如青面虎张青、太史慈、马强、程咬金、公孙胜、柳仙等。
黄脸
黄脸象徵骠悍、凶残、阴险、工于心计等性格,如宇文成、庞涓、晁盖等。
白脸白脸象徵阴险、狡诈等性格,如曹操、严嵩、董卓、赵高、秦桧、贾似道、毛延寿、司马懿、高俅等。
2016/3/8京剧脸谱的颜色的代表
京剧脸谱的颜色的代表
来源:义海斋 作者:义海斋主 发布日期:2013-7-15
色彩绚丽、样式多样是京剧脸谱非常突出的特点。
正是这样美丽的色彩,才使得脸谱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一直影响的我们。
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
data:tex t/html;charset=utf-8,%3Ctable%20width%3D%22680%22%20border%3D%220%22%20cellspacing%3D%220%22%20cellpadding%3D%220%22…1/1。
京剧脸谱的有关知识
京剧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化妆方式,通过特定的脸谱图案和色彩来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情绪状态。
以下是与京剧脸谱相关的知识:
1. 分类:京剧脸谱可分为正脸谱和花脸谱两大类。
正脸谱用于表演英雄、正面角色,花脸谱则用于表演奸诈、狠毒、妖魔鬼怪等角色。
2. 图案与色彩:脸谱图案丰富多样,常见的有红色、黑色、蓝色、绿色等。
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性格和特征,例如红色通常代表忠勇、正直;黑色代表刚毅、坚定;蓝色代表残忍、狠毒;绿色代表放荡、鬼怪等。
3. 脸谱的用途:京剧脸谱一方面用于区分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也用于放大演员表演的动作、表情和气氛。
4. 表现方式:京剧脸谱的化妆过程非常繁复,演员需要先用厚厚的白粉覆盖面部,再用彩绘的方式描绘出不同的图案和色彩。
化妆完成后,演员将通过表演技巧来突出脸谱的特点,例如表情夸张、眼神有力等。
5. 脸谱的意义:京剧脸谱是京剧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不仅凸显了角色的性格特征,还通过色彩和图案的运用来丰富戏剧的视觉效果,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鉴赏。
6. 脸谱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脸谱的样式和风格也在不断
演变。
除了传统的红黑脸、白鬼脸等经典脸谱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样式,如五花脸、忠犬脸等。
总之,京剧脸谱是一种独特的化妆方式,它通过精心设计的图案和色彩,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京剧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情绪状态。
京剧脸谱讲解词一尊敬的各位游客: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化妆艺术,是京剧中演员面部化妆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脸谱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和寓意,代表了角色的性格、品质、身份等。
1. 红色脸谱:红色在京剧脸谱中象征忠勇侠义,如关羽、张飞等人物的脸谱都是红色。
这种颜色的脸谱也用于表现英勇无畏、刚正不阿的角色。
2. 黑色脸谱:黑色代表正直、严肃、威武,如包拯、李逵等人物的脸谱就是黑色。
此外,黑色还常用来表现粗犷豪放、刚强剽悍的人物形象。
3. 白色脸谱:白色象征阴险狡猾或者冷酷无情,如曹操、秦桧等人物的脸谱就是白色。
但也有例外,如孙悟空的脸谱虽然是白色,却代表着机智勇敢。
4. 蓝色脸谱:蓝色代表刚强、勇敢,如窦尔敦的脸谱就是蓝色。
此外,蓝色也常用于表现性格直爽、坦率真诚的人物。
5. 绿色脸谱:绿色通常用来表现草莽英雄或者绿林好汉,如杨志的脸谱就是绿色。
6. 黄色脸谱:黄色象征凶猛残暴,如宇文成都的脸谱就是黄色。
7. 金色脸谱:金色脸谱一般用于神、鬼、佛、仙等超凡脱俗的人物,以示其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每种颜色的脸谱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它们通过夸张的色彩和线条,生动地展示了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使得观众能够一眼就识别出角色的身份和性格。
谢谢大家。
二尊敬的各位观众: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们的京剧脸谱展示会,我将带您们领略一下这门中华国粹的独特魅力。
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中一种特有的化妆方式。
它通过颜色、线条和图案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以及命运。
今天我们将要介绍的是具有代表性的脸谱设计。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红脸。
红色在脸谱中代表忠勇、正义。
例如关羽的脸谱就是红色的,象征着他的忠诚勇敢,是正直的象征。
红脸的面部图案通常简单明快,给人以豪放大气的感觉。
接着我们看白脸,白色在脸谱中往往代表着阴险狡诈或文弱病态。
例如曹操的脸谱就是白色的,表示他多疑狡猾。
而唐明皇的脸谱也是白色,但这个白色代表了其内心的哀愁和无奈,使角色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红色: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斩经堂》里的吴汉。
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
黑色: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为中性,代表猛智。
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逵,“杨排风”中的焦赞。
白色:表现奸诈多疑,含贬义,代表凶诈,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曹操蓝色: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
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窦尔墩。
紫色: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
如:《二进宫》中的徐延昭,《鱼肠剑》中的专诸。
金色: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
如:《闹天宫》里的如来佛、二郎神。
绿色:勇猛,莽撞。
如:《白水滩》里的徐世英。
黄色:一般表现性格猛烈。
如《南阳天》中的廉颇。
褐色和粉红色:表现比较正直的老人。
净角紫色脸:紫色介于黑红两色之间,刚正威严的人物和忠义厚道的人物常用紫色脸。
如《鱼肠剑》中的专诸,《武科场》中的常遇春,《大保国》中的徐延昭,有些人物在小说或者民间口头文学中描述为紫脸膛,因而使用紫色脸,如《恶虎村》中的濮天雕,《招贤镇》中的费德功,《战长沙》中的魏延。
有的人物用紫色脸是为了与同台的其他角色区别,如《百寿图》中的北斗星是相对于老生的南斗星,显得威武,而《柴桑口》中的庞统用紫色脸膛是表示其相貌丑陋。
净角粉红脸:粉红色脸一般象征年迈的红脸人物,如《取洛阳》中的苏献,《盘河战》中的袁绍,《四杰村》中的花振芳等。
净角绿色脸:绿色脸一般寓意为勇猛暴躁,与黑色脸有相近之用意,有些占山为王的草寇类人物使用绿色脸。
如《白水滩》中的青面虎,《庆顶珠》中的倪荣,《失子惊疯》中的金眼豹,《响马传》中的程咬金等。
净角蓝色脸:蓝色一般表示刚强阴险,在脸谱中紫色与绿色的寓意相近,都是黑色的延伸,表示性格刚强的人物,如《取洛阳》中的马武,表示人物阴险性格的如《薛家窝》中的谢虎,《剑锋山》中的焦振远,《连环套》中的窦尔敦等。
净角黄色脸:黄色脸寓意人物骁勇剽悍或凶暴残忍,如《车轮战》中的宇文成都,《洞庭湖》中的杨么,表示人物凶暴残忍性格的如《鱼肠剑》中的姬僚,《战宛城》中的典韦等。
京剧脸谱的色彩与人物性格从色彩上说,现在的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粉红、瓦灰、金、银等色,这是从人物自然肤色的夸张描写、发展为性格象征的寓意用色。
一般说来,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志己,义勇无俦;紫色象征智勇刚强;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的高贵品格。
水白色暗寓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的可僧面目;油白色则表现自负跋扈的性格;蓝色喻意刚强勇猛:绿色勾画出人物的侠骨义肠;黄色意示残暴;粉红色多表现德高望重的忠勇老将;瓦灰色寓示老年袅雄;金、银二色,多用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
勾金色脸者地位高于银色,凡人勾金表现其英勇无敌。
京剧脸谱的用色虽分类型,但也不是绝对的,仍有很大的灵活性。
如红色,在《三国演义》戏里用来表现关羽,是为了象征其性格;但在《法门寺》里,太监刘瑾的红脸,则是肤色的夸张,表现其养尊处忧,权压朝臣的地位,再加上眉、眼、嘴部勾出的奸诈表情,使人一看就知是一位专权的太监。
又如《水浒》戏里梁山泊头领晃盖,是“黄老三块瓦脸”,在这里黄色就不是象征残暴,而是表示他面色发黄,对照印堂上勾出一个红光的形象,堂堂正正,一看就知是一位起义老英雄。
又如京剧界流行的“三刚不见红”(即李刚、桃刚和薛刚三个人物)的说法,也是从人物性格出发的。
这三个人物都是性格倔强,刚毅果敢,舞台表演要求严肃稳重,因而脸谱上不能见一点红,连嘴唇都不能勾红,也不能勾粉脸蛋。
与此相反《杨家将演义》戏里的孟良、焦赞两个人物,因性格诙谐,常开玩笑,必须勾出粉脸蛋;然而,《洪羊洞》一戏中,由于两人已年老,性格有所改变,就不能再勾粉脸蛋。
这都是前辈老艺术家在色彩表现性格方面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京剧脸谱的构图分类京剧脸谱的构图多种多样,加上五彩缤纷,装饰性很强的各种图案,容易使人眼花僚乱,产生神秘感。
其实,归纳起来也不过有几十种类型,由于相互借鉴,相互变化,就派生出许许多多的谱式。
这些谱式都是以各种人物的形貌、性格特征为依据的,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谱式,因人物性格不同,各部位的线条勾画与色彩处理也就各异,使每个人物都富有各自的个性,而绝不雷同。
脸谱的色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在清朝末年在北京地区形成的大型剧种,虽然他的形成只有两百年代的历史,但追根溯源,他和上千年代的传统吸取是一脉相承的京剧不仅在国内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国际上也享有崇高的声誉.他有两大主要特征念唱做打和脸谱.
色彩含义
脸谱的色彩运用有一定的内容和含义,它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因素。
红色:象征忠勇、正义、威武、庄严,大多用于富有血性的人物。
如关羽。
紫色:表现骁勇、刚毅、正直、坚强、胆大。
如杨延昭。
黑色:表现公正无私的,如包公;表现暴躁、鲁莽、耿直的,如张飞。
白色:大多表现阴险、狡猾、居心叵测。
如赵高。
黄色:一般表现性格猛烈。
如《南阳天》中的廉颇。
褐色和粉红色:表现比较正直的老人。
金、银色:用于佛祖和神仙一类人物,如如来佛、二郎神。
有时也用于一些比较有法力的精怪。
净角紫色脸:紫色介于黑红两色之间,刚正威严的人物和忠义厚道的人物常用紫色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