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的合理施用
- 格式:ppt
- 大小:7.23 MB
- 文档页数:22
钾肥的施用方法我国钾肥生产量少,而土壤缺钾的面积在不断扩大。
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开源节流,既一方面要增加钾肥肥源,另一方面把有限的钾肥施用好,充分发挥肥效。
钾肥的有效施用技术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土壤类型、肥力水平、作物种类、施肥方法等因素影响较大。
(一)因土施钾土壤缺钾的程度是钾肥有效施用的先决条件,首先要考虑土壤速效钾含量对钾肥肥效的影响。
钾肥肥效大小与土壤速效钾丰缺关系密切,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土壤速效钾含量越低,钾肥当季肥效越好。
土壤速效钾含量小于40毫克/公斤为极缺钾的土壤,钾素已成为作物增产的限制因素,应优先施用,每亩用量(K2O)5~10公斤,折氯化钾或硫酸钾10~20公斤,无论什么土壤和作物,增产效果都非常显著。
土壤速效钾含量40~80毫克/公斤时为缺钾土壤,每亩钾肥用量5公斤左右,增产效果也很显著。
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80毫克/公斤时,除一些喜钾的经济作物外,粮食作物可以少施或不施。
同时还要考虑土壤缓效钾含量、土壤质地和熟化程度等。
土壤缓效钾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是土壤速效钾的给源和后备,在土壤速效钾含量相近的情况下,土壤缓效钾含量越低,转化为速效钾的速度越慢。
施用钾肥的肥效往往会更好些。
但作为指导当季施钾,土壤速效钾含量是主要依据。
质地粗的砂性土,由于含钾水平低,加之土壤中的速效钾又易淋溶损失,在这类土壤上施钾的效果往往比粘性土壤好,熟化程度高的土壤增施钾肥的肥效一般不如熟化程度低的土壤。
因为前者含钾较为丰富,并有良好的土壤理化性状,供钾能力强。
我国南方土壤含钾量低,钾肥施用重点应在南方;但北方土壤缺钾面积正在逐渐扩大,特别是一些高产土壤,缺钾现象日益严重。
(二)因作物施钾在土壤缺钾状况一样的情况下,钾肥应优先用在喜钾的作物上,喜钾作物的顺序,豆科作物>薯类、甜菜、甘蔗、西瓜、果树>棉花、麻类、烟草>玉米>水稻、小麦。
喜钾作物是相对的,在严重缺钾的土壤上,无论种什么作物,施钾增产效果都显著,在含钾丰富的土壤上,喜钾作物增施钾肥往往不增产。
钾肥的高效施用技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农田缺钾面积日益扩大,增施钾肥已成为夺取农作物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
研究表明,钾肥的肥效受到土壤条件、作物特性、与其他肥料配合施用,以及施用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只有明确和掌握钾肥的有效施用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才能使目前有限的钾肥资源充分发挥其增产效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土壤条件与施钾技术土壤许多性质都会影响钾肥施用效果,其中土壤供钾水平和质地的影响较大。
(一)土壤的供钾能力影响钾肥肥效的诸因素中,土壤的供钾能力是最重要的。
目前,国内评价土壤供钾能力主要是根据土壤速效性钾的含量,同时也考虑到土壤缓效性钾的储量。
各地大量钾肥试验和土壤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速效性钾的水平是决定当季作物钾肥肥效的重要因素,钾肥肥效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速效性钾含量的多少。
土壤速效性钾的丰缺指标,因各地气候、土壤、作物等条件不同而略有差异。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综合各地试验结果,提出了以水稻、小麦为对象的土壤速效性钾水平与钾肥肥效的划分标准(表6-2),可供参考。
表6-2土壤速效性钾水平与当季作物钾肥肥效的关系土壤缓效性钾是土壤速效性钾的补充来源,它的储量和释放速率,影响到土壤速效性钾的含量,与当季作物钾肥的肥效也有较好的相关性。
因此,对于速效性钾含量较低,而缓效性钾储量不同的土壤,仅根据速效性钾的含量来评价土壤供钾能力是不够全面的,还必须同时考虑缓效性钾的储量,这样才能较准确地估计土壤的供钾水平。
(二)土壤质地缓效性钾多存在于黏土矿物晶格中,交换性钾则被黏土矿物表面吸附。
因此,土壤质地不同,钾的含量就有差异。
含黏粒多的黏土或黏壤土含钾量较高,砂土含钾量低。
各地试验证明,砂性土壤施用钾肥的效果比黏性土壤好(见表6-3)。
表6-3不同土壤质地对钾素含量和钾肥肥效的影响(三)土壤氧化原状在成土母质、土壤质地和土壤供钾状况基本相同的水稻土上,水稻施钾效果与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呈负相关,即氧化还原电位越低的水稻土施钾效果越明显。
钾肥怎么使用效果最佳,钾肥有哪些种类1、根据土壤施用:需要优先将钾肥施用在严重缺钾的地块中,通常能够使钾肥的效果达到最佳。
2、根据作物施用:应根据作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钾肥品种,比如硫酸钾一般可以施用在烟草、果树以及糖类作物上,而氯化钾则可用在大田作物上。
3、注意事项:宜将钾肥用作基肥以及前期追肥,通常利于肥效的发挥,不过在忌氯作物上一般不能使用氯化钾。
一、钾肥怎么使用效果最佳1、根据土壤施用(1)为了使钾肥的肥效达到最佳,一般需要将其优先施用在严重缺钾的地块中。
(2)因为沙质土中的速效钾含量一般比较低,因此需要合理的增施钾肥,而沙质土中的速效钾含量一般比较高,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少施或者不施。
2、根据作物施用(1)钾肥的种类比较多,而每种作物对于各类钾肥的适应性又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作物的种类来施用钾肥,以此来保证能够充分的发挥肥效。
(3)烟草、果树和糖类作物一般可以施用硫酸钾,而大田作物一般可施用氯化钾。
3、注意事项(1)多数降水比较多、灌溉便利、排水条件好的地块基本都可以使用氯化钾,但除了忌氯作物。
(2)为了确保钾肥的施用效果,一般多将它用作基肥以及前期追肥。
二、钾肥有哪些种类1、氯化钾(1)氯化钾是一种速效钾肥,一般可以将它用在水稻、小麦、棉花、玉米、高梁等大田作物中,可以为作物补充生长所需要的钾元素。
(2)因为氯化钾的速溶性强,因此可以将它用在雨水比较多的地方,对于干旱缺水的地块应该慎用或者不用。
2、硫酸钾(1)一般可以将硫酸钾用在对氯敏感以及喜硫喜钾的经济作物上,一般在烟草、茶树、葡萄、甘蔗、甜菜、西瓜等忌氯作物上使用硫酸钾,通常能够改善作物的品质。
(2)因为在石灰性土壤中,硫酸根与土壤中的钙离子会生成不易被溶解的硫酸钙,而过量的硫酸钙又会造成土壤板结,因此需要合理的增施农家肥来解决。
3、硝酸钾(1)硝酸钾是一种无氯氮钾复肥,一般可以将它用在草莓、豆类、洋白菜、莴苣、花生、胡萝卜等对于氯敏感的作物上。
钾肥的正确施肥方法和时间1. 钾肥的正确施肥方法钾肥是一种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钾元素的肥料。
正确的施肥方法可以帮助植物吸收充分的钾元素,提高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以下是一些钾肥的正确施肥方法。
首先,了解土壤的钾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土壤测试来确定土壤中钾的含量。
如果土壤中的钾含量较低,可以考虑施用钾肥。
其次,选择合适的钾肥产品。
钾肥有不同的形态,如氯化钾、硫酸钾等。
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特点选择合适的钾肥产品。
然后,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量确定施肥量。
一般来说,作物在生长旺盛期对钾的需求量较大,可以在此期间增加钾肥的施用量。
最后,选择适当的施肥方式。
可以采用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钾肥的施用。
基肥是在作物种植前将钾肥施入土壤中,以满足作物全生育期的需求。
追肥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植物的需求进行补充施肥。
2. 钾肥的施肥时间钾肥的施肥时间也是影响施肥效果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钾肥施肥时间:首先,可以在作物的生长旺盛期增加钾肥的施用量。
作物在生长旺盛期对钾的需求量较大,增加钾肥的施用量可以满足作物的需求,促进植物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其次,可以根据作物的生育期进行钾肥的施肥。
作物的生育期包括萌芽期、生长期、开花期和结果期等。
在这些不同的生育期,作物对钾的需求量有所不同,可以根据作物的生育期进行钾肥的施用,以满足作物不同阶段的需求。
最后,可以根据气候条件进行钾肥的施肥。
气候条件对作物的生长和钾的吸收有一定的影响。
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条件下,作物对钾的需求量较大,可以适当增加钾肥的施用量。
需要注意的是,钾肥的施肥时间也要根据具体的作物种类和土壤条件来确定。
不同的作物对钾的需求量和施肥时间有所差异,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肥。
此外,施肥时要注意避免与其他肥料混合施用,以免影响施肥效果。
综上所述,钾肥的正确施肥方法包括了了解土壤钾含量、选择合适的钾肥产品、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方式等。
钾肥的施肥时间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进行确定,以满足作物对钾的需求。
钾肥的正确使用方法
要掌握钾肥的正确施用方法,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因土施用。
由于目前钾肥资源紧缺,钾肥应首先投放在土壤严重缺钾的区域。
一般土壤速效钾低于80mg/kg时,钾肥效果明显,要增施钾肥;土
壤速效钾在80~120mg/kg时,暂不施钾。
从土壤质地看,砂质土速效钾含量往往较低,应增施钾肥;黏质土速效钾含量往往较高,可少施或不施。
缺钾又
缺硫的土壤可施硫酸钾,盐碱地不能施氯化钾。
(2)因作物施用。
施于喜钾作物如豆科作物、薯类作物、甘蔗、甜菜、棉麻、烟等经济作物,以及禾谷类的玉米、杂交稻等。
在多雨地区或具有灌溉条件,排水状况良好的地区大多数作物都可施用氯化钾,少数经济作物为改善品质,不宜施用氯化钾。
根据农业生产对产品性状
的要求及其用途决定钾肥的合理施用。
此外,由于不同作物需钾量不同及根系
的吸钾能力不同,作物对钾肥的反应程度也有差异,从多年钾肥应用的结果看,水稻、玉米、棉花、甘薯、油料作物上,钾肥的增产效果最好,可达到
11.7%~43.3%,小麦等其他作物则次之。
(3)注意轮作施钾。
在稻—稻轮作中,因早稻施有机肥多,晚稻一般不施有机肥,故钾肥应施在晚稻上。
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钾肥应优先施在玉
米上。
(4)注意钾肥品种之间的合理搭配。
对于烟草、糖类作物、果树应选用硫酸钾为好;对于纤维作物,氯化钾则比较适宜。
由于硫酸钾成本偏高,在高效
经济作物上可以选用硫酸钾;而对于一般的大田作物除少数对氯敏感的作物外,则宜用较便宜的氯化钾。
如何做到合理施用钾肥呢
近年来,随着杂交晚稻的大面积种植,缺钾反应比常规稻敏感,缺钾对晚稻产量的影响更为明显。
晚稻后期易遭低温及病虫危害,增施钾肥能增强抗病、抗寒能力,并可延长叶片寿命,防止早衰的发生和发展,还能增强根系活力,提高晚稻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促进晚稻高产丰收。
如何做到合理施用钾肥呢?一般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钾肥的用量要适当钾肥施用不是越多越好,以每亩施化学钾肥5~12公斤增产稻谷最多,且经济效益也最佳。
二、施用的时间要适期根据水稻幼嫩组织最需要钾,分蘖至孕穗期吸钾强度最大的以及钾在体内具有转移而能再利用的特点,若每亩施用5公斤氯化钾,宜在分蘖始期作追肥施效果最好;若每亩晚稻用10公斤氯化钾,最好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插秧前平田施,每亩施用6~7公斤;第二次每亩用3~4公斤在晚稻分蘖期,可与第一次追氮结合施用,以适应晚稻吸钾高峰的需要。
三、杂交晚稻要优先施钾杂交晚稻因茎秆粗壮,根深叶茂,故需钾量也相应要多。
在化学钾肥紧缺的地方,首先应满足杂交晚稻的需求量,且施用量也应适当高于粳稻和其他晚稻。
杂交晚稻生育后期还应根外喷施1~2次磷酸二氢钾溶液。
四、晚稻施用钾肥在排水不良的土壤最好选用氯化钾,不用硫酸钾,以防硫酸钾还原为硫化物毒害根系。
1。
钾肥正确的施用技巧及制取来源:/news/17593454.html除氯化钾、氧化钾、硫酸钾等化肥外,禾秆、花生秧、人粪尿、畜禽粪、草皮泥、草木灰等农家肥,都含有不同数量的钾素成分。
钾素能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使农作物茎秆健壮,籽粒饱满。
还可以提高作物的品质。
如红薯淀粉含量可提高0.6%~2.1%、芝麻粗脂肪含量可提高0.8%、甘蔗含糖量可提高1.1%。
钾肥还能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
水稻施用钾肥后,可以减少胡麻叶斑病、赤枯病、纹枯病、稻瘟病。
还可以提高水稻的抗寒性、抗旱性和抗倒伏的能力。
使用含钾的农家肥,要注意两点:一是因肥效迟,要提早施。
二是草皮泥、草木灰中的钾素,容易被水淋失,施放水田不能过早排水。
使用钾素较高的氯化钾、硫酸钾,要注意施用方法:(1)施用量。
在缺钾的土壤中,水稻每亩施氯化钾0.7公斤或硫酸钾10公斤,增产效果显著。
(2)施用时期。
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
作基肥或前期作追肥,比迟施的增产效果好。
在保肥差的砂质田,应该基肥和追肥相结合,分期施用。
(3)施用方法。
作水稻追肥时,以球肥深施的效果最好,一般要同农家肥或氮、磷配合施用。
施后结合耘田。
撒施于稻田时,要在稻叶的露水或雨水干后施用,以免烧叶。
制取原料钾是在地壳中含量占第七位的元素。
但是,它在矿石、土壤、海洋、湖泊和江河中的含量都很低。
具有经济价值的钾盐矿,是内陆海在干燥条件下,蒸发水分后干涸的沉积矿床。
最主要的沉积钾盐矿有钾石盐(KCl、NaCl混合物)、无水钾镁矾(K2SO4·2MgSO4)、钾盐镁矾(K2SO4·MgSO4·3H2O)和光卤石(KCl·MgCl2·6H2O)等。
一些含钾的井水、湖水和卤水,也是钾肥原料的来源。
钾肥的制取氯化钾:工业生产以钾石盐矿精制加工为主,在某些国家和地区采用光卤石为原料,少数国家从卤水提取。
钾石盐矿富集和精制由钾石盐矿富集氯化钾有三种方法:①浮选法,是应用最广泛和最经济的方法。
钾肥的使用方法钾肥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它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在农业生产中,钾肥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钾肥的使用方法:1.选择合适的钾肥品种钾肥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氯化钾、硫酸钾、磷酸钾等。
不同的钾肥品种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所以在使用之前,要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土壤情况选择合适的钾肥品种。
2.合理施用钾肥钾肥的施用量应根据作物的种类、生长阶段和土壤状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施用钾肥的量应在每公顷50-100kg之间。
在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钾肥的施用量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作物生长初期和果实成熟期,需要施用较多的钾肥,而在其他生长阶段则可以适当减少施用量。
3.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式钾肥的施肥时间应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状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在作物生长旺盛的时期,需要施用钾肥,而在作物休眠期则可以适当减少施用量。
施肥的方式也有多种,可以通过根部施肥、叶面喷肥、滴灌等方式进行。
4.注意钾肥的贮存和运输钾肥属于化肥类产品,需要注意贮存和运输的安全。
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晒、防火,并且要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与其他化学物品混放。
5.注意钾肥对环境的影响钾肥的使用虽然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使用钾肥的过程中,要注意减少浪费和污染,避免给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
钾肥的使用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且能够保证环境的安全。
因此,在使用钾肥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品种、合理施用、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式、注意钾肥的贮存和运输,并且要注意钾肥对环境的影响。
四大钾肥的使用方法一、四大钾肥的概念与分类钾肥,全称钾素肥料。
以钾为主要养分的肥料,植物体内含钾一般占干物质重的0.2%~4.1%,仅次于氮。
钾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参与60种以上酶系统的活化,光合作用,同化产物的运输,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等过程。
国内现有的钾肥品种主要是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以及少数硫酸钾镁、腐殖酸钾等。
二、不同类型钾肥的特点和优势1.氯化钾:含有钾元素,性质为白色或略带黄色的粉末或结晶性粉末,味极咸,易溶于水,是速效性钾肥。
氯化钾含氧化钾为50%~60%,肥效迅速,最适宜用于需钾又缺钾的土壤。
但氯化钾对土壤的适应性较窄,长期单独施用氯离子会酸化土壤,使之变得板结僵硬。
2.硫酸钾:含有作物所需的硫元素和钾元素,是农业中需求量最大的矿物肥料之一,可用作基肥或追肥。
硫酸钾含氧化钾为50%~52%,肥效较氯化钾慢,但肥效长。
硫酸钾也易溶于水,施用后,可被土壤逐渐分解而全部被作物吸收,无残物留存。
3.硝酸钾:是含硝酸盐和钾盐的复合肥料,其中含氮13.8%、氧化钾46%。
硝酸盐是典型的生理酸性肥料,施入土壤后,硝酸根离子容易被吸附滞留,而不会造成流失。
4.草木灰:是一种碱性肥料,含有较多的钙、镁、硫等营养元素。
从草木灰的来源看,它的除虫率高达80%以上。
从成本上讲,是“零成本”肥料;从效果上讲,是任何化学肥料无法比拟的。
三、适用作物与土壤条件1.氯化钾:适用于小麦、玉米、棉花、麻类等大田作物及烟草、茶叶、柑橘等忌氯作物。
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100mg/kg的土壤不宜施用氯化钾。
2.硫酸钾: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尤其是忌氯作物和缺硫土壤的施用。
3.硝酸钾:适用于旱地和水田作物。
特别是在忌氯作物上应用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硝酸铵中的铵可被土壤中硝化细菌转换成硝态氮供给作物吸收利用,最终产物为水溶性的硝酸盐,属于易溶性的速效肥料,极易被作物吸收利用。
4.草木灰:适用于酸性土壤,如黄壤瓜菜、酸性土的柑橘和热带水果、中性偏酸的茶树等。
钾肥的使用方法和用量钾肥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肥料,它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合理的用量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下面将详细介绍钾肥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一、钾肥的使用方法1. 施肥时间:钾肥的施用时间要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阶段来确定。
一般来说,作物在生长初期和生长快期对钾的需求量较大,此时应适时施用钾肥。
具体的施肥时间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整。
2. 施肥方式:钾肥的施用方式有根施、叶施和种植穴施等。
根施是将钾肥直接施于植物根系附近,可以利用土壤水分的运动使钾肥迅速达到植物根系。
叶施是将稀释后的钾肥液喷洒在作物叶面上,通过叶片的吸收来供给作物钾元素。
种植穴施是将钾肥直接施入种植穴中,使其与土壤充分接触,通过根系吸收供给作物钾元素。
3. 施肥剂量:钾肥的施用剂量应根据作物的品种、生长阶段、土壤肥力和施肥方式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作物在生长初期对钾的需求量较小,随着生长阶段的推进,钾的需求量逐渐增大。
根据作物的需求量和土壤测试结果,合理掌握施肥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二、钾肥的用量1. 土壤测试:在施用钾肥之前,建议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钾元素含量和pH值等信息,以便合理调整钾肥的用量。
土壤测试可以通过化验实验室或使用土壤测试仪器进行。
2. 根据作物需求:不同作物对钾的需求量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果树、蔬菜、大田作物等对钾的需求较大,而水稻、小麦等对钾的需求较小。
根据作物对钾的需求量,合理确定钾肥的用量,避免浪费和缺乏。
3. 钾肥的用量计算:钾肥的用量计算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量和土壤测试结果来确定。
一般来说,作物的需求量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手册或专业人员的建议来获取,土壤测试结果可以作为施肥的参考依据。
根据作物需求量和土壤测试结果,计算出钾肥的用量。
4. 施肥技巧:在施用钾肥时,应注意避免与其他肥料混用,避免与酸性物质直接接触,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肥料的效果。
钾肥资源应怎样合理分配和施用我国大约有三亿五千万亩缺钾的土壤,大多数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目前北方地区高产田和沙性土均有缺钾的趋势,合理施用钾肥的增产潜力很大。
由于我国钾肥资源不足,仅青海省产有少量钾肥,大多数钾肥依靠进口,因此,合理分配和施用钾肥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合理分配和施用钾肥的一般原则是:
(1)施于喜钾作物。
豆科作物对钾最敏感,施用钾肥增产显著。
含碳水化合物多的薯类作物和含糖较多的甜菜、甘蔗以及一些浆果等需钾量也较多。
经济作物中的棉花、麻类和烟草等也是需钾较多的作物。
禾本科作物中以玉米对钾最为敏感,水稻中的杂交稻需钾也较多。
因此钾肥应优先施于喜钾作物上。
(2)施于缺钾土壤。
长江以南各省土壤缺钾情况比北方各省严重,因而是重点施钾地区。
北方土壤质地粗的沙性土大多是缺钾土壤,施钾肥的效果十分明显。
因此,应优先施用于质地轻的土壤上,以争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沙性土施钾时应控制用量,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以免钾的流失。
(3)施于高产田。
一般来讲,低产田因产量水平不高,需钾程度并不迫切。
当作物产量逐年提高后,作物每次收获都要带走包括钾在内的大量养分,致使一些高产田出现供钾不足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
作物高产的限制因素。
因此,钾肥优先施于高产田,可以充分发挥平衡施肥的作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增产措施。
合理施用磷钾肥
合理施用磷钾肥磷和钾虽是农作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和抗病“良药”,能促进作物纤维素、木质素的合成,促进角质层的形成和加厚,使作物麦皮细胞坚硬起来,病原菌和病毒病不易侵入,但也不是施得越多越好。
磷、钾肥施得过多,不仅是浪费,而且对果树生长发育也有不利影响。
若果树施磷过多,能抑制它对某些微量元素(如锌等)的吸收,以致使根系不发达,分枝减少,能产生大量僵果。
要根据不同果树品种、不同土壤等具体情况,科学施用磷、钾肥。
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优质磷肥20-40千克、氯化钾7-8千克或硫酸钾8-12千克较为经济合理。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