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谱教程
- 格式:doc
- 大小:2.92 MB
- 文档页数:46
简谱识谱入门教程简谱是一种常见的音乐谱写方法,它用简单的数字和符号来表示音符和节奏。
对于想要入门学习简谱的人来说,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教程。
第一步是了解音符和节奏的基本概念。
在简谱中,音符用数字1到7来表示,每个数字代表音阶中的一个音。
1代表低音的“低音1”,以此类推,7代表高音的“高音7”。
节奏用一个小横线表示,横线的长度代表音符的时值,短横线代表一拍,两个短横线代表半拍,以此类推。
第二步是熟悉简谱中的音符符号。
除了数字1到7代表音符外,还有一些符号用来表示音符的时值。
比如,一个空心圆圈代表全音符,一个空心圆圈加上一个竖线代表二分音符,一个实心圆圈代表四分音符,一个实心圆圈加上一个竖线代表八分音符,以此类推。
第三步是学习简谱的节奏和标记。
在简谱中,节奏是通过横线的长度来表示的。
一个横线代表一拍,两个横线代表半拍,三个横线代表四分之一拍,以此类推。
在音符上方用小点标记表示延长音,用小竖线表示连音。
这些标记可以帮助你正确地演奏各种不同的节奏和连续音符。
第四步是练习简谱的基本曲目。
选择一些简单的歌曲或曲调,如儿童歌谣或流行歌曲,开始练习演奏。
将歌曲的歌词和简谱对照,慢慢地试着弹奏出正确的音符和节奏。
可以从简单的曲调开始,逐渐提高难度。
第五步是不断地练习和尝试。
简谱需要一定的练习和经验才能掌握。
不要怕失败,多多尝试,多多练习。
通过不断地尝试和练习,你会逐渐提高你的简谱技巧和音乐能力。
总的来说,学习简谱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但是一旦掌握了基本的技巧,就可以轻松地演奏各种歌曲和曲调。
希望以上的简谱入门教程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学习愉快!。
简谱教程--节奏、视唱
介绍
简谱是一种简化的音乐符号系统,用来表示音乐中的音高。
研究简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演奏音乐。
本教程将重点介绍简谱的节奏和视唱。
节奏
节奏是音乐中时间的组织方式。
在简谱中,节奏使用不同的音符符号来表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简谱节奏符号:
- 全音符:用一个实心圆表示,代表持续4个拍子。
- 二分音符:用一个实心圆加上一个线条表示,代表持续2个拍子。
- 四分音符:用一个实心圆加上一个竖线表示,代表持续1个拍子。
- 八分音符:用一个实心圆加上一个竖线和一个下方的小竖线表示,代表持续半个拍子。
通过研究这些节奏符号,我们可以编写简谱乐曲的节奏部分,并且能够准确地演奏出来。
视唱
视唱是指用简谱唱出乐曲的音符。
通过视唱练,我们可以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视唱的基本方法:
1. 先通读简谱乐曲的音符,理解整体结构和节奏。
2. 逐段学唱,将每个小节的音符练熟练。
3. 进行整曲练,将各个小节依次连接起来,演唱整首乐曲。
4. 可以搭配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简谱,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通过反复的视唱练,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简谱乐曲的音符,并且能够用自己的声音进行表达。
总结
简谱教程--节奏、视唱的目的是帮助大家了解和掌握简谱的节奏及视唱技巧。
通过研究节奏符号和视唱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演唱音乐,提升音乐素养和技能。
希望本教程对广大音乐爱好者有所帮助!。
简谱入门教程(全套完整版)简谱入门学习第一讲音的概念1、音的概念第一节音的形成首先让我们来熟悉一下这看不见又摸不到的“音”倒底是什么呢?“音”是一种物理现象。
它是因为物体受到振动,而产生“波”,再由空气传到您的耳朵里,通过大脑反馈,您听到的就是“音”。
其次节音的分类物体的大小、薄厚与振动的强弱不同,所产生音的凹凸也就不同,这样就形成了高音、低音、强音、弱音。
第三节音的性质音的性质可以分为:高与低、强与弱、长与短,还有音群等几种。
因为音的性质有这么多的不同,所以才会产生出不同的乐音来。
使我们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旋律。
也通过不一样的音群,让我们分辨出哪一种声音是由钢琴弹出来的,哪一种声音是小号吹出来的。
二胡和小提琴同样都是弦乐器,可是它们的声音又各自有所不同。
也可以区别人声,哪些是女高音,那些又是男低音等等这些不同的发声体,你会发觉:音的性质在音乐领域里的意义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其次讲乐谱的学问1、什么是乐谱第一节什么是乐谱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为了能使音乐保留下来,并且便于学习与沟通,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记谱办法。
象我们歌唱,或者演奏某一种乐器,仅仅靠记忆,或者是口传心授都是不够的,必需要有乐谱。
根据作曲家提供的乐谱,才干演奏和演唱出美好悦耳的音乐。
也因为有了乐谱,才使得无数的优秀作品流传下来。
乐谱实在是保留曲目、沟通文化的重要工具。
所谓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
简谱是记谱法一种。
因为它容易明白、通俗易懂,在记谱、读谱上有很大的便利。
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熟悉它。
简谱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它的缺点。
1、什么是简谱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这种记谱法的是法国的修道士苏埃蒂1665年提出来的。
后来,将它加以改进和乐观推广的居然是法国闻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卢梭。
因为这种记谱法不便利于记录多声部的、复杂的音乐,在欧洲几乎从未普及过。
简谱视唱教程音阶与唱名:1-2-3-4-5-6-7 (Do-Re-Mi-Fa-So-La-Ti)注意: 有符号"#"表示上升半音, 有符号"b"表示下降半音。
简谱的符号表示:= 标记一连串连续的节奏音符。
字谱与简谱的对应关系:do = 1re = 2mi = 3fa = 4sol = 5la = 6si = 7起步: 先熟悉每个唱名所对应的音阶, 如下所示:do = Cre = Dmi = Efa = Fsol = Gla = Asi = B练习1: 先唱再标记1.选一首熟悉的歌曲, 不用找谱子, 直接自己唱一遍。
2.听音准, 异常的音高可用简谱去标记。
举例:如果唱的是"C"音, 那么就标记为"1"。
如果唱的是"D"音, 那么就标记为"2"。
如果唱的是"E"音, 那么就标记为"3"。
以此类推。
练习2: 先标记再唱1.找到一首你熟悉的歌曲的简谱。
2.根据简谱中的音符, 用唱名唱出来。
举例:如果简谱中是"1"音符, 那么就用"C"音来唱。
如果简谱中是"2"音符, 那么就用"D"音来唱。
如果简谱中是"3"音符, 那么就用"E"音来唱。
以此类推。
练习3: 逐渐增加难度1.选择一首稍微复杂一些的歌曲, 不要太难。
2.根据简谱标记的音符, 用唱名唱出来。
练习4: 节奏与音准的结合1.练习简谱视唱时, 同时也要注意音准和节奏。
2.尽可能准确地唱出标记的音符, 并保持正确的节奏感。
练习5: 多次练习多曲目1.选择不同的歌曲进行练习, 增加挑战的难度。
2.多次练习, 增强视唱能力和记忆力。
总结:简谱视唱需要不断练习和耳朵的训练。
通过熟悉音阶, 唱名和简谱符号的对应关系, 以及不断练习不同的歌曲, 你将逐渐提高自己的视唱能力。
学唱简谱是学习音乐的一种基本方法。
下面是一个入门基础教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简谱的基本符号
学唱简谱的第一步是了解简谱的基本符号。
简谱用数字表示音符的高低,用不同形状的图案表示时值和节奏。
基本符号包括:数字0-7表示不同的音高,用"."表示低一度,用"'"表示高一度;"-"表示休止符;"1/4"表示四分音符,"1/8"表示八分音符,"1/2"表示二分音符,"1"表示整个小节。
唱几个简单的歌曲
通过唱几首简单的歌曲来练习简谱的应用。
一些简单的儿童歌曲如《小星星》、《两只老虎》、《小兔子乖乖》等都适合初学者。
练习节奏和节拍
掌握好节奏和节拍是学唱简谱的重要基础。
可以通过敲打节拍器或者手拍的方式来帮助练习。
学会基本的音程和唱准音高
音程指的是两个音符之间的音高差距,如低音到高音的上行五度,高音到低音的下行三度等。
练习音程可以帮助唱准音高和调子。
注意音乐的表达和感情
学唱简谱不仅仅是在机械地唱出音符,还要注意歌曲的表达和感情。
要通过歌曲的语言、曲调和情感表达来理解歌曲的内涵,并用合适的表现技巧来演绎歌曲。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学唱简谱入门基础教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简谱入门基础教程作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音乐记谱方法,简谱是很多音乐爱好者和初学者喜爱的选择。
它可以帮助你轻松地学习和演奏各种曲目,而无需深入了解复杂的乐理知识。
下面是一个简单入门的基础教程,帮助你初步掌握简谱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1. 音符的表示方法:简谱使用数字来表示音高,1表示低音区的音符,以此类推。
数字之后加上"-"表示低八度音,"'"表示高八度音。
例如,1-代表C音,2代表D音,3'代表G高音。
2. 节拍的表示方法:简谱使用横线来表示节拍,每一小节代表一个横线,音符在横线上方或下方表示不同的音符时值。
例如,一根横线代表4分音符,两根横线代表2分音符。
3. 音符的时值:在简谱中,一根横线代表一拍,一根横线上方的音符为4分音符,一根横线下方的音符为2分音符,两根横线上方为8分音符,两根横线下方为16分音符,以此类推。
4. 节拍的表示方法:在简谱中,节拍的表达方式可以使用竖线来表示小节的划分。
每个小节包含固定数量的拍子,可以根据曲目需要添加多个竖线。
5. 休止符的表示方法:休止符在简谱中以斜线表示。
斜线的数量代表休止符的时值,如一条斜线代表2分音符的休止符。
6. 和弦的表示方法:用大写字母代表和弦的根音,例如C代表C大和弦,D代表D大和弦。
可以通过在和弦字母后方加上"m"表示小和弦,如Am代表A小和弦。
通过以上的基础教程,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简谱的基本规则和表示方法。
不断练习和尝试,你将能够更熟练地使用简谱来演奏和创作你喜爱的音乐。
祝你在音乐的世界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旋律!。
简谱初级教程(全套)
简谱初级教程(全套完整版)
简介
本教程旨在为初学者提供简谱研究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帮助他
们快速入门并能够弹奏简单的音乐曲目。
教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简谱的基础知识
本部分将介绍简谱的起源、发展以及基本的记谱法。
研究者将
了解如何用数字表示音符的高低音,以及如何通过简单的符号表示
音符的时值。
第二部分:简谱的音符表示法
本部分将详细介绍简谱中各个音符的表示方法。
研究者将研究
如何识别和演奏单个音符、组合音符以及音符之间的连续演奏方式。
第三部分:简谱的节奏记谱法
本部分将向研究者介绍简谱中常用的节奏记谱法。
研究者将学会如何正确地掌握不同节奏形式,并能够准确地演奏出各种音符组合的节奏。
第四部分:简谱的常见记号和表情符号
本部分将介绍简谱中常见的记号和表情符号的含义和用法。
研究者将学会如何正确解读和演奏这些特殊符号,以达到更加准确和表达力强的演奏效果。
第五部分:简谱练与实践
本部分将提供丰富的简谱练题和指导,帮助研究者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演奏技巧。
研究者将通过练不同的曲目和音乐片段,逐步提高对简谱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结束语
本教程将为初学者提供简谱研究的全面指导和实践机会。
希望通过研究本教程,研究者能够在简谱的世界中找到乐趣,并能够用简谱演奏出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
愿本教程能够成为研究者踏入音乐之路的第一步,也是一个持久的研究伙伴。
> 注意:本文档为虚构文档,仅用于示例目的。
实际内容以实际为准。
教你识别简谱一、简谱怎样表示音的高低在记谱法中,用以表示音的高、低、长、短变化的音乐符号称这音符。
通过一定的节奏、节拍组织起一些相同或不同高低、长短的音符,即构成了一首具有一定音乐形象的曲调的基本部分。
因此,要掌握简谱的规律,首先必须认识各种音符,理解其意义。
在简谱中,用以表示音的高低及相互关系的基本符号为七个阿拉伯数字,即1、2、3、4、5、6、7,唱作do、re、mi、fa、sol、la、si,称为唱名。
音符:1234567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汉字:多来米发梭拉西对照:显然,单用以上七个音是无法表现众多的音乐形象的。
在实际作品中,还有一些更高或更低的音,如在基本音符上方加记一个"·",表示该音升高一个八度,称为高音;加记两个" :",则表示该音升高两个八度,称为倍高音。
在基本音符下方加记一个"·",表示该音降低一个八度,称为低音;加记两个" :",则表示该音降低两个八度,称为倍低音。
在一般歌曲中,无论是在基本音符上方或下方加记两个以上的"·"的音符都是很少见的。
现将高音、中音、低音分组如下:在简谱中,不论基本音符是高音还是低音,七个阿拉伯数字所表示的唱名是始终不变的。
在简谱体系中,如果将1→i或i→ 1之间的音像阶梯一样按高低次序进行排列,称为音阶。
顺方向1→i,一个音比一个音高;逆方向i→ 1,一个音比一个音低。
(参见图右图)音阶的种类很多,以上为最基本的自然大调音阶。
在音阶中,相邻两音之间的音高距离不是均等的,其中3与4、7与i之间为半音关系,其余各相邻两音之间为全音关系。
一个全音等于两个半音。
在键盘体系中,白键与黑键按固定规律排列,每个键均有固定的名称,用七个英文字母C、D、E、F、G、A、B表示音的名称,称为音名。
音名不等同于唱名,唱名没有固定的音高位置,其音随调的改变而移动(参见"怎样认识简谱中的调与调号"),音名是固定不变的。
教你识别简谱一、简谱怎样表示音的高低在记谱法中,用以表示音的高、低、长、短变化的音乐符号称这音符。
通过一定的节奏、节拍组织起一些相同或不同高低、长短的音符,即构成了一首具有一定音乐形象的曲调的基本部分。
因此,要掌握简谱的规律,首先必须认识各种音符,理解其意义。
在简谱中,用以表示音的高低及相互关系的基本符号为七个阿拉伯数字,即1、2、3、4、5、6、7,唱作do、re、mi、fa、sol、la、si,称为唱名。
音符:1234567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汉字:多来米发梭拉西对照:显然,单用以上七个音是无法表现众多的音乐形象的。
在实际作品中,还有一些更高或更低的音,如在基本音符上方加记一个"·",表示该音升高一个八度,称为高音;加记两个" :",则表示该音升高两个八度,称为倍高音。
在基本音符下方加记一个"·",表示该音降低一个八度,称为低音;加记两个" :",则表示该音降低两个八度,称为倍低音。
在一般歌曲中,无论是在基本音符上方或下方加记两个以上的"·"的音符都是很少见的。
现将高音、中音、低音分组如下:在简谱中,不论基本音符是高音还是低音,七个阿拉伯数字所表示的唱名是始终不变的。
在简谱体系中,如果将1→i或i→ 1之间的音像阶梯一样按高低次序进行排列,称为音阶。
顺方向1→i,一个音比一个音高;逆方向i→ 1,一个音比一个音低。
(参见图右图)音阶的种类很多,以上为最基本的自然大调音阶。
在音阶中,相邻两音之间的音高距离不是均等的,其中3与4、7与i之间为半音关系,其余各相邻两音之间为全音关系。
一个全音等于两个半音。
在键盘体系中,白键与黑键按固定规律排列,每个键均有固定的名称,用七个英文字母C、D、E、F、G、A、B表示音的名称,称为音名。
音名不等同于唱名,唱名没有固定的音高位置,其音随调的改变而移动(参见"怎样认识简谱中的调与调号"),音名是固定不变的。
简谱入门教程(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教你识别简谱一、简谱怎样表示音的高低在记谱法中,用以表示音的高、低、长、短变化的音乐符号称这音符。
通过一定的节奏、节拍组织起一些相同或不同高低、长短的音符,即构成了一首具有一定音乐形象的曲调的基本部分。
因此,要掌握简谱的规律,首先必须认识各种音符,理解其意义。
在简谱中,用以表示音的高低及相互关系的基本符号为七个阿拉伯数字,即1、2、3、4、5、6、7,唱作do、re、mi、fa、sol、la、si,称为唱名。
音符:1234567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汉字:多来米发梭拉西对照:显然,单用以上七个音是无法表现众多的音乐形象的。
在实际作品中,还有一些更高或更低的音,如在基本音符上方加记一个"·",表示该音升高一个八度,称为高音;加记两个" :",则表示该音升高两个八度,称为倍高音。
在基本音符下方加记一个"·",表示该音降低一个八度,称为低音;加记两个" :",则表示该音降低两个八度,称为倍低音。
在一般歌曲中,无论是在基本音符上方或下方加记两个以上的"·"的音符都是很少见的。
现将高音、中音、低音分组如下:在简谱中,不论基本音符是高音还是低音,七个阿拉伯数字所表示的唱名是始终不变的。
在简谱体系中,如果将1→i或i→ 1之间的音像阶梯一样按高低次序进行排列,称为音阶。
顺方向1→ i,一个音比一个音高;逆方向i→ 1,一个音比一个音低。
(参见图右图)音阶的种类很多,以上为最基本的自然大调音阶。
在音阶中,相邻两音之间的音高距离不是均等的,其中 3与 4、7与i之间为半音关系,其余各相邻两音之间为全音关系。
一个全音等于两个半音。
在键盘体系中,白键与黑键按固定规律排列,每个键均有固定的名称,用七个英文字母C、D、E、F、G、A、B表示音的名称,称为音名。
简谱学习入门教程发表于2008-07-0320:20:38 所谓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
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
一般所称的科谱,系指数字简谱。
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
简谱是记谱法一种。
由于它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记谱、读谱上有很大的方便。
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认识它。
简谱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它的缺点。
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认识它。
这种记谱法的是法国的修道士苏埃蒂1665年提出来的。
后来,将它加以改进和积极推广的竟然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卢梭。
由于这种记谱法不方便于记录多声部的、复杂的音乐,在欧洲几乎从未普及过。
1882年前后,美国人梅森到日本讲学时把它传入日本,19世纪曾有一度在日本学校通用过,不过后来他们也不用了。
清朝末年,简谱通过留日学生传入我国。
1904年,沈心工先生编写的“学校唱歌法”一书出版,曾风行一时,从此简谱便在我国普及开来。
笔者认为,简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记录方法,在我国普及和推广音乐方面曾经而且仍在发挥很大的作用。
不过由于它记谱有不少局限,而且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又都不用它,我们应当创造条件推广、普及五线谱,以利于提高音乐水平及与世界各国进行音乐文化交流。
简谱是记谱法一种。
由于它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记谱、读谱上有很大的方便,因此在我国广泛流传。
简谱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它的缺点。
例如记合奏合唱,它就不象五线谱在视觉上那么清楚,而记钢琴谱几乎是不可能的。
过去有人认为简谱简单、不科学,因而否定了简谱在现实音乐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是错误的。
应该承认:简谱对音乐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简谱将会继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
简谱的创造和发展过程,因为缺乏有关的材料,还不能作准确的介绍。
法国的加林(1786-1821)和舍维(1804-1864);英国的格兰威尔(1785-1867)和葛尔文(1816-1880),在简谱体系方面,都曾作过研究和整理。
我国的简谱是由日本传来的。
这种体系与舍维的体系已有所不同。
按照舍维体系,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短线,都加在音符的上方。
然而日本的简谱到了我国,特别是解放后十年来,又起了许多变化和发展,现在只将现行的简谱作如下的简单介绍。
在简谱体系中,音的相对高度暖和七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
这几个音的相互关系,除34、7i半音外,其他全为全音。
标记:1234567i唱法:dorimifasollasido在音符的上面加一小圆点,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高两个八度;反之,在下面加一个圆点,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低两个八度。
要准确地表示音的绝对高度,还要应用调号标记。
调号标记是用1=F、1=G……等来表示的。
为了避免在音符的上面或下面过多的加点,在合唱、合奏谱中,往往应用移高或移低八度的方法来记低声部或高声部。
例如:男高音、男低音、琵琶、低胡用高八度记谱;梆笛、板胡用低八度记谱等便是。
音的长短是在音符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表示的。
在简谱体系中也应用附点。
但只到四分音符为止;再长的音符,如二分音符、全音符则继续用增加短横线来表示。
附点全音符:1-----附点二分音符:1--附点四分音符:1.附点八分音符:1.附点十六分音符:1.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号是0。
为了表示不同长度的休止,可用增加0的数目、在0的右面加附点来标记。
通常所用的休止符如下:全休止符:0000附点全休止符:000000二分休止符:00附点二分休止符:000四分休止符:0附点四分休止符:0.八分休止符:0附点八分休止符:0.十六分休止符:0附点十六分休止符:0.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附点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长达数小节的休止,可用长休止号。
写在小节内,上面的数目字表示休止小节的数目。
仅有长度而无一定高度的音,用X记号来表示,音的长短则用在X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标记。
在简谱体系中不存在谱号问题。
它的音高是通过音符和调号来表示的。
简谱中的拍号和五线谱一样,用分数标记,它和调号一起记在乐曲名称的左下方,先记调号后记拍号。
乐曲名称的右下方则词曲作者的姓名。
速度标记和表情术语记在第一行乐谱开始处的上面。
在多声部的记谱中,小节线多半是分开的,各声部单独记写。
但有的器乐曲的小节线是按照乐器的分组连起来的。
不论是分开或不分开,各声部的小节线一定要上下对齐。
记谱时要注意音符的空间距离,使小节与小节,拍与拍的距离大致相等,一拍之内音符少的要写松一些;音符多的要写紧一些。
少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低音点要记在短横线下面。
简谱体系中音值组合法的规则,基本上与五线谱相同。
只是在复拍子中不用代表整小节的一个音符,而用连线把音符按单拍子分组后连结起来。
休止符的组合法和上面所谈情况相同,当然不必再用连线。
连音记号记在音符的上面,用开口的括弧加上表示连音的数目字来标记。
简谱中的移调非常简单,只要把调号改动一下便可以了。
例如C大调的乐曲要移高大二度时,只要把1=C改成1=D便完成了。
简谱中变音记号只用升(#)、降(b)和还原三种,重升(×)、重降(bb)是不用的。
在简谱体系中,较长的确定的转调,不用临时变音记号,而用转调后的调号来标明。
五线谱中所用的装饰音记号、省略记号、力度记号、速度记号基本上都适用于简谱。
为了避免代表断音的圆点和高音点相混,在简谱中断音用▽或▼来表示。
短倚音用小的十六分音符或十八音符标记,写在主要音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并用连线与被装饰的主要音相连。
前奏、过门、尾声和五线谱一样,用小音符标记,有的也用括弧括起来。
记写和弦时,音符下面的短横线,仅在最低音下记出。
关于简谱的记谱法,目前还没有一个较完整的体系,以上所谈的仅是简谱中一般最普通的知识,是很不全面的。
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音乐所使用一种记谱方式。
他的历史相当久,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纪的四线谱。
不过目前的体制,大约是在十六世纪所底定的。
而简谱的起步较晚,在十七世纪时由法国出现,其后经由多人的改良,到十九世纪下才逐渐底定其规格。
并传入日本,再传入中国。
其实大约是清末民初的时候。
目前使用简谱的,大概以有中国人的地方最多了。
除了国乐以外,流行歌曲,吉他,甚至于在大陆有些合唱等等,都使用了简谱。
对于大多数由业余开始学国乐的人来说,简谱还是最先入门的一种记谱方式。
而音乐班的学生,如果是从小学起的,则有些直接就使用五线谱,没有使用简谱。
如果是在大一点的,则可能是两者并用。
所以,以我的经验来说,有人只会看简谱,拿到五线谱就得翻成简谱才看得懂;有的人只会看五线谱,跟他唱首调旋律他还会被搞混了;有人两种都可以看,但是其中一种看的速度与正确率较高。
第一种人以一般社团的人士居多,第二种则以小学音乐班居多,第三种就是像我们这样演奏需求较多,或者是社团中比较有心的人了。
有人支持五线谱,甚至完全不知道简谱是怎么回事的,也大有人在。
有人则是支持简谱,认为易学易普及,也没有什么是简谱办不到的。
我自己的识谱转变过程:在这里,我把我个人的经验以及看法说一说。
也许对于与我有类似习乐背景者,能有些参考的作用。
我从高中学国乐开始,就是看简谱的。
后来到大学,在高市国兼差,以及在戏曲界工作的时间,也都是看简谱的。
不过这中间,我买了一把长笛,开始试着看线谱。
退伍后,回到高雄考入乐团,担任中音唢呐演奏员的职务。
由于中音唢呐与长笛的调性相同,指法除少数音以外也有不少雷同之处,所以便在每日翻谱之余,慢慢尝试看线谱。
由简单的曲子开始,五线谱发下来后,先克制自己要翻译成简谱的冲动。
等到指挥一开始下指挥棒的时候,直接识谱吹奏。
当然总有地方比较难些,我就把实在来不及看线谱的地方,翻译为简谱,而且是以C调记谱。
这样慢慢熟悉,强迫自己看线谱,大约几个月以后,大部分的乐谱发下来就可以直接识谱了,也脱离了每次发一堆谱就忙着翻译的紧张忙碌情形。
后来随着乐器的使用以及乐团抄谱编曲的需要,逐渐也会看各种谱号(高音,中音,低音)了。
老实说常用的乐器就有四五种了(不同调性的同种乐器不算),每种乐器各要背上六到八种的简谱指法,以及两三种线谱指法,加起来少说也有五六十种指法,的确有些头痛。
所以有时会出错是在所难免。
不过随着常用程度不同,出错的机率也就不同了。
基本上愈少换乐器,调号较常用,临时记号愈少,则出错的机率也就愈低了。
其他乐器的情况:其实我很佩服吹笛子的人,频频换笛子还能看线谱,实在是很厉害。
若是以法国号、竖笛等等移调乐器的观念来看,乐谱本身就应该移好调了。
也就是说,乐谱记载好用什么调子的乐器,演奏员照着换乐器后,仍应使用一致的指法继续演奏下去,而乐谱必须预先移调。
所以西方管弦乐的指挥就要有很强的读谱能力,把总谱上面各种不同的移调声部组织回原来的位置。
相形之下,国乐的乐谱不但没有为移调乐器移调,有些甚至任意采用谱号,造成演奏员额外的负担。
例如许多号称中音的国乐器实际音高应用高音谱号记谱,而不是听其名称就采用中音谱号。
有些乐器音区较高,却仍采实际音高记谱,没有移调(低八度)记谱,造成识谱的困难。
由此可见,采用线谱虽然是目前专业乐团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但是国乐界的记谱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演奏员必须花费额外的精力来解决这些问题。
移调的管乐器,如笛子以及传统唢呐,在使用线谱上有着上述的移调问题。
至于其他大致是固定音位(扬琴、笙),固定定弦(其他大部分的拉弦、弹拨)乐器,则问题比较少。
向我自己也拉二胡。
只要花大约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可以看线谱拉一些合奏曲了。
不过这还关系到我已经会看其他乐器的五线谱,以及我对于二胡指法也颇熟悉,也许并不能适用于所有人身上。
但是以我自己的感觉,比起要时常换乐器的来说,这些定音定弦乐器,用线谱的障碍比较小些。
心中识谱的方式:前面说过有几种人,所以也就有几种不同的识谱方式。
对于只会看线谱,不会看简谱的人,大都是自幼接受固定调线谱的观念,所以一时难以理解首调的观念,自然也就不容易使用简谱了。
如果当初使用的是首调线谱的观念,应该会容易些。
不过我想大多数人关心的,还是原本看简谱已经习惯了的人,如何看五线谱?我个人觉得这是因人而异的,重点则在于个人对于首调的体认程度,以及对于固定调五线谱的视唱听写能力。
简单的说,就是视唱听写是偏向首调?还是固定调也可以?愈是偏向首调感,愈会有翻译的动作。
即使是没有用笔写下来,也会在心里快速的运算着。
有的人听到C调6#432就会觉得明明是5321(D 调),而有的人则正好相反。
所以说在识谱时的心里到底是怎样推算,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有相当多的不同比例可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