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承载力导向下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
- 格式:pdf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6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划定方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划定方法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空间的扩张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028城市地理大数据时代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探讨高丽娟(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的必要性,同时结合国内外研究对城市增长边界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城市增长的影响要素众多,城市增长速度的快慢也会受到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目前已有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分方法的分析,总结归纳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大数据兼具时间和空间属性,能够为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控制和优化调整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学合理的划定城市增长边界。
关键词:城市增长边界;城市化;大数据1.前言我国城市化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城镇人口年均增长量接近1600万人。
根据现批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新建城市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85.1-105.0m2/人内确定。
这意味着城市每年需要为容纳新的城市居民提供1361.6-1680km2的土地。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城市都处于尚未充分发展但亟待发展的状态[1],土地城镇化速度大大超过了人口城镇化的速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轮新型城市化建设浪潮在全国各地开始兴起,截至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达54.77%,可以预见,我国的城市化仍将快速发展。
为城市集中发展和建设划出一条边界线,有利于控制城市无序扩张,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提升城镇化质量。
2.城市增长边界内涵“城市增长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y)的概念最早被认为是1976年美国俄勒冈州塞勒姆市提出的,规定着城市开发的空间规模、空间模式和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与容量,是塑造合理城市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空间基础。
城市增长边界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调整[2]。
最先将增长边界等城市增长管理工具引入我国的是张进[3]。
牛惠恩(2005)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将城市增长边界定义为一条划分城市与乡村的分界线,是城市空间控制和管理的手段之一”[4];黄慧明(2007)认为UGB是城市的预期扩展边界,其范围内是为了满足当前城市及其未来增长需求而预留的土地[5];黄明华等(2008)将城市增长边界分为针对城市非建设用地的生态安全底线的“刚性”边界和引导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再开发并随之增长可调整的“弹性”边界[6];龙瀛等(2009)将城市增长边界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边界。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12.28•【字号】晋政办发〔2023〕96号•【施行日期】2023.1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23〕9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为加快推进我省海绵城市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1〕11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建办城〔2022〕17号)等文件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国家及我省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推动安全城市、韧性城市、宜居城市、节水型城市建设的重大举措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聚焦我省洪涝叠加、旱涝急转、污涝交织、水土流失、水量减少等典型问题,强化自然生态本底保护,健全规划建设管理机制,系统化全域推进全省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提高城市水安全、改善城市水环境、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传承和弘扬先进水文化,打造人水和谐、水城共融的“水弹性城市”。
(二)基本原则——科学规划,系统布局。
综合考虑城市生态本底现状、水系统存在问题及城市发展需求,科学编制海绵城市相关规划。
——生态优先,自然循环。
增绿护蓝,构建良好山水城关系,为水留空间、留出路,实现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宏观统筹,有序实施。
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关于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的思考规划研究PlanningResearch【摘要】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人口和用地大规模增长,城市无序蔓延和城乡空间混杂问题日益明显,城乡规划作为城乡空间管理的政策工具,正面临着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的趋势,而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则是适应该趋势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对城市增长边界的内涵及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划定城市增长边界要与城镇化进程相协调,要与“三规合一”等工作相结合,在我省人口规模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优先开展试点工作,并指出苏南各市县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充分运用城市增长边界的理念,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关键词】城市增长边界;城镇化;三规合一1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背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人口和用地大规模增长。
由于缺乏有效的城市空间增长管理手段,导致城市无序蔓延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开发区、新区和大学城等城市扩张浪潮使城镇空间不断向外扩展;城市过度扩张而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自然景观和基本农田受到吞噬;耕地和生态保护压力大等。
为有效遏制城市的无序扩张和土地低效利用所带来的问题,国家在“十二五”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等政策文件中,多次强调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增长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的重要性。
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已明确提出,要“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
长期以来,国家各有关部门也分别从耕地保护红线、生态红线、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等不同角度探索城乡空间管理的方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06年实施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要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但是由于传统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所采取的方式是通过城市人口预测,结合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来划定,实际操作中受地方用地需求的影响,往往难以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用地增长。
基于“双评价”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实证研究 ——以中山市为例罗伟玲吴欣昕刘小平张大川刘鹏华何家律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Delimit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y in the Background of “Dual-Evaluation”: A Case Study of Zhongshan CityLUO Weiling1, WU Xinxin2, LIU Xiaoping2, ZHANG Dachuan2, LIU Penghua2, HE Jialv2 (1. Guangdong Guodi Planning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510275, China;2.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Abstract Nowadays, delimiting urban growth boundary (UGB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urban smart growth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key task of spatial planning. Based on the trend of China's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reform, this paper takes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area, and studies the delimitation method of 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ual-evaluation” of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and urban growth suitability, and proposed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future land use simulation (FLUS) model to delimit the UGBs under the context of “dual-evaluation.” The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this method can take references from the “dual-evaluation” result scientifically, so as to delimit the UGBs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potential, which could benefit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Keywords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urban growth suitability; urban growth boundary (UGBs); FLUS model作者简介罗伟玲,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吴欣昕、刘小平(通讯作者)、张大川、刘鹏华、何家律,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浅谈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及管理摘要:城镇开发边界划分的不仅是空间上的城市与乡村、政策上的可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 更多的是土地发展权的分配和博弈, 带来的是边界内外的土地发展权差异化, 即边界内的土地使用主体具备获得潜在的开发权利的能力, 而边界外的土地使用主体则因发展权的丧失而导致利益上的损失。
因此提升城镇开发边界管理效率的重点在于平衡这种土地发展权变化带来的不同利益主体的得失。
本文论述了城镇开发边界的内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与管理策略,以期优化土地资源分配,维持土地资源开发秩序,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强整体管理效果。
关键词: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管理;1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核心内涵城镇开发边界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的,一定时期内指导和约束城镇发展,在其区域内可进行城镇集中开发建设,重点完善城镇功能的区域。
其核心内涵是实施差异化国土空间用途管控的政策边界,通过边界内外差异化用途管制要求,实现边界内集约高效、边界外开敞舒朗的空间格局。
其目的一是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从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本底出发,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和用途结构优化;二是框定发展边界,限制城市无序蔓延,促进城市集约节约发展,倒逼城市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三是优化城镇功能布局形态和功能结构,提升城镇生活品质;四是通过边界划定,提高城镇治理水平,实现精细化管理。
2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2.1 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实行探究1)空间拓展边界划定首先,预测人口。
统计与分析当地常住人口总数,注重人口数量与用地需求的协调性、均衡性。
针对用地需求,深度挖掘城镇内部空间土地资源利用价值。
其次,考虑向外部延展。
以位于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为例,将理论增长边界落实到实地空间中,并预留一定的弹性变动空间。
根据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规划建设水平与生产力水平,确定城市增长界线,确保城市弹性保留区建设能够充分满足不同时期城市人口的生存需求与就业需求。
针对城乡结合地带与农村的弹性保留区建设,应结合可持续发展目标,明确划分增长边界,确保增长边界内拥有充足的森林资源、湿地资源与水资源。
延安市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划定初探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内涵及属性,选取具有陕北黄土高原典型地形地貌特征的延安市中心城区为空间载体,在分析其城市空间扩张特征的基础上,以城市土地建设适宜性评价为技术支撑,对延安市中心城区空间增长的弹性边界划定做出尝试,以期引导其城市建设向着更加健康、有序、合理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延安市中心城区1 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经济飞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稳步优化升级。
经济发展和城市增长在空间上的直观表现就是城镇地域的空间扩张[1]。
城市空间的急剧扩张直接造成了耕地资源的锐减、城市土地的低效利用以及对环境资源的破坏等,也更加加剧了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与土地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在我国一些受自然地形条件限制较为突出的山地、河谷型城市①中愈加凸显。
目前,国内关于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研究还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具体的规划实践不多,对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划定亦未有统一和成熟的划定方法。
本文以具有陕北黄土高原典型地形地貌特征的延安市为空间载体,对延安市中心城区②空间增长边界的划定做出了尝试,以期引导其城市建设向着更加健康、有序、合理的方向发展。
2关于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城市空间增长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y, ugb)是为了遏制城市的蔓延,由美国首先创设的一种新的政策管理工具。
简言之,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就是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的分界线,该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塞勒姆市提出的 [1]。
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在对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概念的理解,对国外ugb划定后的绩效及其作用的分析,对国内外城市空间增长边界设定的动因分析以及ugb管理模式“中国化”等方面做出了很多研究,本文当中不再过多的涉及这些方面的内容。
由于文章是以延安市中心城区的空间增长边界划定进行探讨,故有必要对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内涵加以阐释。
关于城市空间增长边界(ugb)的概念,有学者从政府管理角度理解为“被政府所采用并在地图上标示,以区分城市化地区与周边生态开敞空间的重要界限”; [2]有学者从保留地形、地貌的角度出发,认为“大都市区域是应该具有地理界限的有限空间。
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的通知(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3.10.08•【文号】自然资发〔2023〕193号•【施行日期】2023.10.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的通知(试行)自然资发〔2023〕1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海洋局、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山东省海洋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大连市海洋发展局、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运用好“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中加强和规范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坚决维护“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各地要切实将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
各类城镇建设所需要的用地(包括能源化工基地等产业园区、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区域的城镇建设或产业类项目等)均需纳入全省(区、市)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统筹核算。
不得擅自突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严禁违反法律和规划开展用地用海审批。
严格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确需对永久基本农田进行集中连片整治的,原则上仍应以“开天窗”方式保留在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且总面积不减少;确需调出城镇开发边界范围的,应确保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不扩大。
在规划实施期内,城镇开发边界可基于五年一次的规划实施评估,按照法定程序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后进行调整。
二、推动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成果精准落地实施。
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思路摘要:在目前市级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对城镇开发边缘的界限划定,这是进行空间规划的基础。
现阶段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也促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加强城镇开发、扩展城市空间增长能够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促进整体城镇开发工作的提升。
在现阶段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中加强对空间开发管理,制定相应的国土空间规划制度,将城镇开发边界进行科学划分,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总体探索和实践,制定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以及思路,能够有效促进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效率的提升,加强城镇边界分类,提高整体工程施工效果。
通过对国土空间规划现状进行分析,希望提出能够妥善落实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策略。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开发边界;策略引言现今城镇开发边界工作的逐渐推进,有效实现城市空间的科学管控和空间发展制度制定,可以有效推动整体工程施工效率的提升,并且保证各项工程施工管理方案的落实。
在目前城镇开发边界管理工作中,加强城市划定工作的探索。
将城市空间规划部门与自然资源相关部门进行融合,可以保证城市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推动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
在现阶段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要加强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推动整体工作有效开展,可以不断在实际工作开发过程中进行边界划定,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进行国土空间规划的评价,统筹布局生态,加强农业以及城镇的各项功能调整,有效推动整体工程施工效果的提升,落实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
一、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问题(一)边界划定规模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面积大小一直会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一大问题,如何进行空间划分,如何加强城镇开发,在整体的作业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限制,特别在城镇建设空间的控制规模上,缺乏相应的规模大小划分标准,对于各种新建设的用地规模难以顺利开展实施,这也就会导致整体作业实施效率水平不高,容易限制整体作业的发展和落实。
尤其在现代化的城镇土地开发过程中,要多从行政主体的出发,站在宏观角度开展城市开发边界规模的制定,谨慎进行城镇开发空间的划定,会推动整体开发效率的提升,有效落实和开展各项城镇规模管理工作。
曾九利:城市开发边界,该怎么划?曾九利:成都市规划设计讨论院院长四川省《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导则》技术组负责人四川省某地级市市区建设用地面积,目前共约90平方公里。
而该市规划局今年最初规划的城市开发边界,却达500平方公里——和上海市中心城区面积相若,“该怎么划边界,谁也说不清。
”该局总工程师向记者坦言。
这样的困惑,在四川省逾40个完成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市、县中同样存在。
去年底,中心、我省城镇化工作会议均提出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但并未出台相关标准,“全部划界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城市开发边界毕竟该怎么划?在技术层面,四川省已有初步规范——《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导则》已通过专家审定。
为此,记者就边界划定理念、执行等问题,采访了该导则技术组负责人、成都市规划设计讨论院院长曾九利。
为何要划?“摊大饼”的进展方式行不通记者:在外行人看来,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好像就是划定这座城市的最终规模。
曾九利:这种看法并不正确。
城市开发边界,是划定可进行和不行进行城市开发建设区域之间的空间界线。
是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量,在科学猜测城市终极规模的基础上,考虑种种不确定因素后划定的掌握边界。
简洁说来,城市的终极规模加上肯定比例的弹性空间,才是城市开发边界包含的范围。
明显,后者面积要比城市终极规模更大。
记者:在您看来,为何要给城市划定开发边界?曾九利:边界划定,将促进城市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进展。
过去盲目贪大求全、一味“摊大饼”的进展方式就行不通了;将倒逼城市完善空间形态、优化用地结构,将不符合实际的功能和产业逐步迁出。
爱护自然生态等好处也就自然产生了;开发边界明确了城市建设的禁区,有利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的引导和掌握作用。
记者:反对声音认为,划定开发边界会限制城市进展,甚至将划定边界等同于“不鼓舞进展大城市”。
曾九利:这种想法很大程度还停留在过去错误的唯GDP论思维中,只要经济能进展,城市做多大都行。
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明确了一点,就是城市进展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上限。
基于CA-Markov的南昌市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研究张栋华;叶长盛【摘要】为防止城市无序扩张、空间结构混乱等问题,有必要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南昌市为例,利用2000,2010年和2016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结合CA-Markov模型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划定南昌市2020年和2025年城市增长边界.结果表明:① 根据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得到刚性边界范围内城镇用地面积为1294.88 km2.② 利用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得到2020年和2025年南昌市弹性边界范围内城镇用地面积分别为648.99 km2和739.24 km2.③通过各区面积统计结果可以得到,新建区和南昌县城镇面积增长较快,划定结果与南昌市未来发展重点相一致,南昌市未来将重点打造新建区的九龙湖新区、儒乐湖新区和南昌县的瑶湖新区.因此基于CA-Markov模型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有利于缓解经济快速发展和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控制城市粗放型扩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于南昌市未来扩张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9(050)007【总页数】7页(P64-70)【关键词】城市增长边界;CA-Markov;遥感影像;城镇用地;南昌市【作者】张栋华;叶长盛【作者单位】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城市增长边界是指以防止城市无序蔓延和保护土地资源为目的而划定的允许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最大边界,边界以内作为城市发展用地可以合理利用[1]。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许多城市以承载力达到极限为由,而盲目向城市周边扩张,造成城市内部土地闲置浪费,同时,还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病,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相协调,城市呈现“摊大饼”式发展,一些住宅用地沿着道路向城市边缘蔓延。
城镇开发边界内涵及划定方法探索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城乡建设的步伐,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对于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引导城市空间有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建立“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其中详细规划是对具体地块用途和开发建设强度等作出实施性安排,开展保护活动、实施用途管制、核发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的法定依据。
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将取代现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
自1984年我国实行国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以来,控规在近30年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在管理、技术等方面形成了成熟的体系,但同时也出现诸多问题,由于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约束,部分城镇现实需求与控规的矛盾越发突出。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城镇开发边界内涵及划定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城镇开发边界;内涵;划定方法引言当前,在国家严控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背景下,无序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集约节约增长型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
因此,注重高质发展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前提。
高质量发展是指通过精准投放、盘活存量、以增量带存量等手段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功能的优化调整,提高城市的质量和承载能力,而城镇开发边界作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城镇空间进行管控的重要手段,是各级国土空间编制的重要内容。
1边界划定面临规模大小之困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下开展的市级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推进过程中,对开发边界面积大小的探讨贯穿始终。
从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设计初衷上看,需通过此管控工具对全国城市未来15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用地空间形态进行刚性控制,应在确保城镇建设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城镇开发边界规模。
从地方行政主体视角看,由于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隐含逻辑为“开发边界面积=现状建设用地面积+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即所谓“图数一致”,对城市建设空间起到形态与规模“双控”的管制作用,多数地方政府认为该边界将对地方发展空间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划定工作十分谨慎。
新时期对城镇开发边界的思考发布时间:2021-09-26T08:38:00.837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4期作者:陈建[导读] 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实施,国家空间治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陈建桂林市国土资源规划测绘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541002摘要: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实施,国家空间治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土地空间综合规划中,应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性基本农田和城市发展边界的“三条控制线”。
城市发展边界是与城乡发展、资源环境保护和土地空间保护密切相关的控制线。
有必要对城市发展边界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思考。
在总结国外城市发展边界经验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城市发展边界的实践研究及存在的问题,城市发展边界的政策意图,最后总结了新时期城市发展边界划分的思路。
明确城市发展边界在土地和空间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时期;城镇开发;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得到了相对稀缺的资源支持,促进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和空间的开发利用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例如,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加上土地金融等因素,很多城市在“ gdp 崇拜”原则的驱动下盲目追求城市规模,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现象普遍不鲜见,城市周边耕地数量持续减少,“耕地保护红线”随着虚拟的存在而形成,城市生态遭到破坏,环境质量难以改善。
坚持底线思想,保持自然背景,科学界定生态保护三条控制线,即红线、永久性基本农田和城市发展边界,加强生态保护,已成为各方最基本的共识。
2015年5月,原国土资源部提出大力推进绿色城市化发展,划定城市发展边界,并在14年前将工作范围扩大到全国600个城镇,全国已下发了“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定名,经过4年时间的城市发展边界划定地方性技术规定,只有四川省和福建省颁布了相关规定和技术指南,但是国家并没有发布这些规定,学术界对这些规定和指导方针还没有统一的认识,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城市综合承载力导向下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以常州城市承载力规划研究为例黄勇王宗记(常州市规划设计院,江苏213003)摘要: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简称UGB )是为了控制城市空间的无序蔓延而产生的一种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是合理引导城市土地开发与再开发、保护各种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有意识行动。
它是指导城市如何增长,并塑造合理城市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一种方法模式。
设立UGB 对于中国的城市空间扩张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我国与其他国家在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土地所有制、行政基础以及市场化程度等诸多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因此UGB 管理模式并不能够简单地“复制”到中国,如何科学地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成为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合城市承载力导向下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以特定时期和目标为指导思想,综合城市扩展模拟结果、承载力空间分布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四区”划定结果,三者协调,结合自然和历史界限划分城市增长边界。
关键词:城市增长边界;城市综合城市承载力;CA 模型1引言城市增长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y ,UGB )是通过划定允许城市发展的界线,划出若干“拟发展区”供开发公司发展,各发展区之间用永久性的绿带隔离,并以公共交通将他们连接,然后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开发密度,在必要时可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进行调整。
城市增长边界被视作一种严格控制蔓延并引导合理增长的规划途径,在美国许多城市得到广泛应用。
城市综合承载力指特定时期和目标下,一个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
综合承载力导向下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以特定时期和目标为指导思想,综合城市扩展模拟结果、承载力空间分布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四区”划定结果,三者协调,结合自然和历史界限划分城市增长边界。
中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节约用地的思想一直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遵循的基本原则,但现实中的城市空间增长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城市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h t t p ://w w w .c i t y u p .o r g用地数量增长过快、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城市新区开发的倾向严重、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等。
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快速扩张,在这种背景之下,我国2006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明确提出了城市空间增长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y)的概念。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简称UGB )是为了控制城市空间的无序蔓延而产生的一种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是合理引导城市土地开发与再开发、保护各种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有意识行动。
它是指导城市如何增长,并塑造合理城市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一种方法模式。
设立UGB 对于中国的城市空间扩张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我国与其他国家在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土地所有制、行政基础以及市场化程度等诸多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因此UGB 管理模式并不能够简单地“复制”到中国,如何科学地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成为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亟待解决的问题。
2常州城市承载空间评价与分区采用网格法进行常州城市承载的空间评价。
以1km*1km 的网格为基本评价单元,将环境监测数据、人口和经济统计数据、基础设施分布数据等通过插值、转换等对网格赋值,形成空间数据库。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体系,通过线性和非线性加权叠加,形成综合评价值。
根据综合评价值进行承载类型分区(见下图)。
高承载类型区:集中分布在主城北部,嘉泽、雪堰和滆湖东岸地区有小片分布。
此类地区可以作为城镇重点开发的地区。
中承载类型区:大片分布于主城区外南北两侧,多与高承载区相伴。
此类地区可以作为城镇开发的重要地区。
调控加强类型区:集中分布区位于北部沿江、滆湖西侧及太湖湖滨;主城区内有零散分布,包括沿江高速公路沿线及新北三井、武南等地区。
此类地区受水气环境或城市调控能力等因素影响目前综合承载能力不高,通过改造可提升承载力,作为城镇开发的后备地区。
低承载类型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西段、横山桥镇东部。
此类地区受地质图1承载类型分区图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h t t p ://w w w .c i t y u p .o r g条件约束综合承载力不高,改造难度较大。
3常州常州城市空间模拟城市空间模拟3.1基于CA 模型的城市空间模拟方法CA 模型的城市扩展模拟是完全基于城市的历史扩展轨迹以及地理、经济、社会与规划因素作用下的城镇未来扩展趋势预测,是常州城市惯性发展的一种预期结果。
3.2CA 模拟建设用地扩展的模拟过程与驱动因子模拟过程主要包括:驱动因素的确定及数据制备、驱动因素与用地转变的关系的确定(logit 回归分析)、生成研究区内非建设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概率图、将初始年份的土地利用图(两类,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概率图输入CA 模型(代码)中,调整参数,运行得模拟结果等步骤。
设定的驱动因子主要为以下7个:(1)到城市中心(规划)的距离;(2)到主要城镇中心(规划)的距离;(3)到规划道路的距离;(4)到规划高速公路、铁路的距离;(5)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远期);(6)到主要河流的距离;(7)到主要湖泊的距离;3.3城镇空间扩展模拟结果根据SD 总人口模拟的常州400万人口方案下的用地空间扩展与分布,2007年到2030年,建设用地主要在北部和南部地区迅速增长,呈现主城区-南部和北部组团格局。
到2050年用地扩展与分布表现出主城区和两大组团的外延扩大和内部填充同步发展。
整体空间形态与上一方案类似,但用地分布相对较为松散,中心城区城市扩展强度59.2%,略低于上一方案,主城区建设用地比重为68.6%,南部和北部组团的建设用地如表。
表1CA 模拟各城区的建设用地面积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h t t p ://w w w .c i t y u p .o r g建设用地面积(公顷)200720102015202020302050中心城区249042898130002308473238335505主城区199012289523564241382501526587南部组团186321062182228224693051北部组团314039804256442748995867注:Area(中心城区)=Area(主城区)+Area(南部组团)+Area(北部组团);主城区土地面积38735公顷,中心城区土地面积为59954公顷。
4、常州城市、常州城市增长边界划分增长边界划分4.1城市增长边界划分依据首先,承载力空间分布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下的人口和经济布局格局,作为增长边界的重要参考因素。
其次,基于CA 模型的城市扩展模拟结果是城市增长边界划分的主要依据。
它是完全基于城市的历史扩展轨迹以及地理、经济、社会与规划因素作用下的城镇未来扩展趋势预测,是常州城市惯性发展的一种预期结果。
第三,城市总体规划及已建、适建、限建和禁建区划定结果反映城市用地管制政策,是增长边界必须参考的因素。
4.2城市增长边界划分原则综合承载力空间评价、城镇空间扩展模拟结果以及重要生态空间分布,分析三者协调性,结合自然和历史界限划分城市增长边界。
预测的扩展热区分布在高、中承载区,可划定今后城市扩展的允许建设边界;预测的扩展热区分布在低承载力区,可划定今后城市扩展的限制或禁止建设边界;高中承载区没有分布预测的扩展热区,可在本次规划建议划定城市扩展的允许建设边界;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h t t p ://w w w .c i t y u p .o r g生态保护空间作为单独分析要素,参考“四区划定”结果。
4.3常州城市增长边界允许建设边界:主要为城区、新北、武南地区,边界逆时针方向分别为沿江-德胜河-沪宁高速公路-新孟河-德胜河-武宜运河-寨桥至无锡规划道路-青洋路-沿江高速-沪宁高速-市域界限内,面积约83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比重约70%。
禁止建设边界:低承载力且分布有重要生态功能区,主要三片,面积约为140平方公里:一是包括长江水体及沿江水源地及湿地重要生态保护区;二是沿太湖的太湖-竺山生态功能区;三是东部横山桥低承载力不适宜建设区。
5、结论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提出研究中心城区城市增长边界,城市增长边界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已经成为一项流行的管理城市增长的方法。
但如何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国内相关研究较少。
本文以常州市为例,综合承载力空间评价、城镇空间扩展模拟结果以及重要生态空间分布,分析三者协调性,结合自然和历史界限划分城市增长边界,探索城市增长边界划分的方法,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重图2城市增长边界图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h t t p ://w w w .c i t y u p .o r g要参考。
参考文献[1]王峰,我国城市空间增长边界(UGB)研究初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10[2]肖荣波,彭涛,易晓峰,生态优先导向下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研究中心[3]陈爽,王丹,常州城市承载力规划研究,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4]常州市统计局.常州市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DELINEATION OF URBAN GROWTH BOUNDARY UNDER THE DIRECTION OF COMPREHENSIVE URBAN BEARING CAPACITY --------Taking Taking the Study of Changzhou Urban Bearing Capacity as Example Huang Yong ,Wang Zongji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Changzhou 江苏213003)[Abstract]Urban Growth Boundary (UGB)is a technical tool and policy measure to control urban sprawl,and purposely direct proper urban development and reconstruction,as well as protect various natural resources(including land).It’s an approach to lead urban growth and reasonably structure inner and outer urban space.Setting up UGB is important and instructional for Chinese urban spatial growth control management.However,because the differences in urbanization stages,speed,land ownership,administration bases and market development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UGB management pattern couldn’t be simply “photocopied”in China.How to decide UGB scientifically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our urban planning practice.Targeting at specific time and conditions,the setting up of UGB under the direction of urban comprehensive bearing capacity synthesizes and coordinates the outcomes of urban sprawl simulation,bearing capacity layout and “Four Districts”designation in the Master Planning,and integrates the natural and historical boundaries to delimit the UGB.[Keywords]Urban Growth Boundary;Comprehensive Urban Bearing Capacity;CA Model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h t t p ://w w w .c i t y u p .o r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