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微生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_PPT幻灯片
- 格式:ppt
- 大小:7.58 MB
- 文档页数:8
第三章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原核微生物一大类细胞微小、细胞核无核膜包裹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与真核微生物的区别:基因组由无核膜包裹的双链环状DNA组成;缺乏由单位膜分割包围的细胞器;核糖体为70S。
原核微生物分为:细菌域: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共同点:细胞壁含肽聚糖;细胞膜含有由酯键连接的脂质,DNA一般无内含子。
古生菌域。
一、细胞壁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主要由肽聚糖构成。
主要功能: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免受外力损伤;为细胞的生长、分裂、鞭毛运动所需;阻拦酶蛋白和某些抗生素等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保护细胞免受溶菌酶、消化酶和青霉素等有害物质的损伤;赋予细胞特定抗原性、致病性、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1、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厚度大、化学组分简单。
90%肽聚糖、10%磷壁酸。
(1)肽聚糖(粘肽、胞壁质、粘质复合物)由肽和聚糖两部分组成,肽有四肽尾和肽桥,聚糖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相互间隔连接而成,呈长链骨架状。
1)双糖单位由N-乙酰葡糖胺通过β-1,4-糖苷键与N-乙酰胞壁酸相连。
β-1,4-糖苷键容易被溶菌酶水解。
2)四肽尾或四肽侧链由4个氨基酸分子按L型与D型交替方式连接而成。
L-Ala D-Glu L-Lys D-Ala3)肽桥或肽间桥肽聚糖的多样性主要变化发生在肽桥上。
(2)磷壁酸酸性多糖,主要成分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
分类:壁磷壁酸,与肽聚糖分子间进行共价结合。
膜磷壁酸,由甘油磷酸链分子与细胞膜上的磷脂进行共价结合。
主要生理功能:其磷酸分子较多负电荷可提高周围Mg2+浓度,可保证一些需要Mg2+的合成酶提高活性;储藏磷元素;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被白细胞吞噬和补抗体作用;特定抗原;作为噬菌体特异性吸附受体;调节自溶素的活力,借以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
2、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1)肽聚糖与革兰氏阳性菌的差别:四肽尾的第三个氨基酸不是L-Lys,而是m-DAP;没有特殊的肽桥,两个单体间只通过甲四肽尾的第四个氨基酸D-Ala的羧基与乙四肽尾的第三个氨基酸m-DAP的氨基直接相连。
第三章真菌的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第一节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真核微生物: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小生物。
一、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p53表3-3)二、真菌是一类低等真核生物,特点:(1)细胞质中含有线粒体但没有叶绿体,不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2)一般具发达的菌丝体;(3)细胞壁多数含几丁质;(4)营养方式为化能有机营养(异养吸收型)、好氧;(5)以产生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二种形式进行繁殖;(6)陆生性较强;三、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霉菌(丝状真菌)真菌(门)酵母菌(单细胞真菌)菌物界(广义的真菌)覃菌(大型真菌)粘菌(门)假菌(门)植物界:单细胞藻类动物界:原生动物四、真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 P42微体(microbody):避免细胞遭受过氧化氢的毒害,同时具有氧化分解脂肪酸的功能等。
壳质体(chitosome):其功能和真菌菌丝的细胞壁合成和生长延伸有关。
膜边体(lomasome):其功能可能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氢化酶体(hydrogenosome):氢化酶体内含氢化酶、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和丙酮酸等。
其功能是为细胞运动提供能量。
伏鲁宁体(woronin body):伏鲁宁体一般与丝状真菌菌丝中隔膜孔相关联,具有塞子的功能,当菌丝受伤后,它可以堵塞隔膜孔而防止原生质流失,正常情况下可以调节两个相邻细胞间细胞质的流动。
其组成成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第二节酵母菌(yeast)定义:泛指能发酵糖类并以芽殖或裂殖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的一类单细胞真菌。
该术语无分类学意义。
在分类学上归属于:子囊菌亚门,半知菌亚门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1)多分布在含糖的偏酸性环境,也称为“糖菌”。
(2)在发酵工业具重要作用(酿酒,乙醇,甘油,石油脱蜡,单细胞蛋白(SCP),酵母片,提取核酸、麦角甾醇、辅酶A、细胞色素C、核黄素等)。
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缩写SCP):一般指来自各类微生物的蛋白,可饲用、药用或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