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氧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 格式:docx
- 大小:18.90 KB
- 文档页数:2
目录5.1类氧化剂过氧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过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高氯酸[含酸50%~72%]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高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氯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亚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高锰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高锰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1)硝酸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2)硝酸锶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3)硝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硝酸锌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5)硝酸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硝酸铅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亚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过(二)碳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过硫酸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过硫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2)过硼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3)漂白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4)溴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5)溴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8)高碘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9)高碘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0)高碘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1)碘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2)碘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3)三氧化铬[无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4)重铬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5)硝酸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7)硝酸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8)硝酸镍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9)硝酸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0)硝酸铝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1)硝酸锰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2)硝酸铜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3)硝酸铋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4)硝酸镧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5)硝酸铈铵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7)亚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8)氧化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9)5.2类有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50 过氧化(二)苯甲酰[77%<含量<95%,含水]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1 过氧化乙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2)高氯酸[含酸50%~72%]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高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亚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过硼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溴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次氯酸钙[含有效氯>39%]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4-7)硝酸铵[含可燃物≤0.2%]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4-7)重铬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硝酸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硝酸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氧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氧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 理化性质
1.1 理化性质1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它的化学式为O2,由两个氧原子组成。
氧气的分子量为32 g/mol,密度为1.429 g/L。
1.2 理化性质2
氧气在常温下是不可燃的,但能促进燃烧的发生。
它可以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例如与金属、非金属元素、有机物等。
1.3 理化性质3
氧气的沸点为-183 ℃,熔点为-218.79 ℃。
它具有很高的电负性,能够与其他元素形成共价键。
2. 危险特性
2.1 危险特性1
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和加速燃烧的过程。
在高浓度下,氧气具有爆炸性,可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2.2 危险特性2
氧气是一种氧化性物质,能使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当氧气与易燃物质、可燃气体等接触时,会增加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2.3 危险特性3
氧气在高压中具有爆炸的危险。
因此,在储存和使用氧气时,必须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以上是氧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的简要介绍。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危险特性,对于安全储存和使用氧气非常重要。
氧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氧气的理化性质以及其可能存在的危险特性。
理化性质- 化学式:O2化学式:O2- 相态:氧气在常温下为气体,融点为-218.8℃,沸点为-182.96℃。
相态:氧气在常温下为气体,融点为-218.8℃,沸点为-182.96℃。
- 密度:氧气的密度为1.429 g/L。
密度:氧气的密度为1.429g/L。
- 溶解性:氧气可溶于水,但溶解度较低。
溶解性:氧气可溶于水,但溶解度较低。
- 燃烧性:氧气是一种强力的氧化剂,能支持燃烧。
它与可燃物质接触时,会加速燃烧反应,并有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燃烧性:氧气是一种强力的氧化剂,能支持燃烧。
它与可燃物质接触时,会加速燃烧反应,并有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危险特性- 高氧浓度:高浓度的氧气会增加空气中的氧含量,从而增加火灾和爆炸风险。
在高氧浓度环境下,可燃物质会更容易燃烧或爆炸。
高氧浓度:高浓度的氧气会增加空气中的氧含量,从而增加火灾和爆炸风险。
在高氧浓度环境下,可燃物质会更容易燃烧或爆炸。
- 氧气养性: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氧气中,可能导致某些物质的过氧化反应,产生有毒的氧化产物,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氧气养性: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氧气中,可能导致某些物质的过氧化反应,产生有毒的氧化产物,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 无机物的危险性:氧气本身并不具有毒性,但与某些物质反应后,可能生成有毒的气体,如与氨反应生成有毒的氨气。
无机物的危险性:氧气本身并不具有毒性,但与某些物质反应后,可能生成有毒的气体,如与氨反应生成有毒的氨气。
- 高压氧气的危险性:高压氧气在泄漏或受到严重损伤时,可能造成破裂或爆炸,引发严重伤害或事故。
高压氧气容器的危险性:高压氧气容器在泄漏或受到严重损伤时,可能造成容器破裂或爆炸,引发严重伤害或事故。
以上是关于氧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的简要介绍。
在使用氧气时,我们应当小心谨慎,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目录5.1类氧化剂过氧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过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高氯酸[含酸50%~72%]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高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氯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亚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高锰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高锰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硝酸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 (12)硝酸锶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3)硝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硝酸锌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5)硝酸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硝酸铅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亚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过(二)碳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过硫酸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1)过硫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3)过硼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4)漂白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5)溴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6)溴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7)高碘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8)高碘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9)高碘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0)碘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1)碘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2)三氧化铬[无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3)重铬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4)硝酸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5)硝酸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6)硝酸镍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7)硝酸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8)硝酸铝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9)硝酸锰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0)硝酸铜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1)硝酸铋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2)硝酸镧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3)硝酸铈铵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5)亚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6)氧化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7)5.2类有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48 过氧化(二)苯甲酰[77%<含量<95%,含水]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9 过氧化乙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0)高氯酸[含酸50%~72%]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高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亚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硝酸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过硼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溴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重铬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硝酸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氧化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甲烷理化特点表项目内容中文名甲烷别名沼气分子式CH危险货物种类第 2.1 类易燃气体表记4分子量危险货物编号21007CAS74-82-8UN编号1971理化性质燃烧爆炸危险性包装与储蓄运输毒性与健康危害性抢救措施防范措施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途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熔点(℃)燃烧热 (kJ/mol)沸点(℃)饱和蒸汽压 (kPa)53.32(-168.8 ℃ )相对密度 ( 水=1)0.42(-164 ℃)临界温度 (℃)相对密度 ( 空气临界压力 (MPa)火灾危险种类甲类牢固性闪点(℃)-188聚合危害引燃温度 ( ℃)538防范接触的条件爆炸下限 (V/%)燃烧 (分解 ) 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爆炸上限 (V/%)15禁忌物强氧化剂、氟、氯。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易燃,与空气混杂能形成爆炸性混杂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五氧化危险特点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他强氧化剂接触强烈反应。
切气绝源。
若不能够切气绝源,则不一样意熄灭泄露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灭火方法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包装标志包装种类052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储蓄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高出30℃。
应与氧化剂均分开储蓄注意事项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施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露应急办理设施。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定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能交织;高度不得高出车辆的防范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范转动。
运输时运运输注意事项输车辆应装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械。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定装备阻火装置,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施和工具装卸。
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范日光曝晒。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表- 液氧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液氧是指将氧气冷却至其临界温度以下,使其转化为液体状态的产物。
液氧在航天、医疗和工业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液氧的理化性质以及其相关的危险特性。
理化性质1. 状态参数- 声速:液氧的声速是340米/秒,相比于气态氧气略高。
- 密度:液氧的密度为1.14克/立方厘米,比气态氧气高出约850倍。
- 沸点:液氧的沸点为90.2K(-182.9℃),在此温度以下液氧将保持稳定的液体状态。
2. 化学性质- 反应性:液氧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反应,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 燃烧性:液氧是一种很好的氧化剂,在提供足够燃料的情况下,能够支持燃烧过程。
- 腐蚀性:液氧对某些金属和有机物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需注意与这些物质接触时的安全性。
3. 物理性质- 高接触冷却性:液氧的低温特性使其具有高接触冷却性,可用于医疗领域中的冷冻疗法等应用。
- 气化性:液氧在常温下迅速气化,释放出大量的氧气,需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避免爆炸性危险。
危险特性1. 氧浓缩液氧具有较高的氧浓缩性,常见的液氧泄漏将导致周围空气的氧浓度升高,增加灭火难度,有可能引发火灾或加剧火势。
2. 爆炸危险液氧与易燃和可燃物质接触时,可加速燃烧过程,引发爆炸。
因此,在使用液氧时必须严格控制与其他物质的接触。
3. 寒冷灼伤液氧极低的温度使其对人体组织产生直接的寒冷灼伤作用。
避免直接接触液氧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可能导致皮肤和组织的严重损伤。
4. 压力爆炸在不适当的条件下,液氧可能由于氧的快速气化而发生过高的内部压力,导致破裂或爆炸。
5. 毒性液氧本身不具有毒性,但高浓度的氧气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如眩晕、恶心、呼吸困难等。
因此,在使用液氧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以上是液氧的一些基本理化性质及相关的危险特性。
使用液氧时务必谨慎,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避免潜在的危险和事故发生。
表- 液氧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批号和日期等信息,避免混淆。
运输时应采取防滑、防撞、防晒等措施,避免受到外力损伤或高温暴晒。
泄漏处理:发现泄漏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清理,避免液氧蒸发和引发火灾。
应穿戴防护服、手套、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使用防爆电器进行清理。
危险特性:液氧是一种易燃易爆物质,能够助燃和支持燃烧,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反应。
在高温、高压、摩擦或静电等条件下,可能引发爆炸或火灾。
因此,在储存、运输和使用液氧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事故发生。
液氧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在常温下可以液化成蓝色液体。
它具有活泼的化学性质,能够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是许多化学反应和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但是,液氧也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它能够助燃和支持燃烧,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可能引发爆炸或火灾。
同时,液氧还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
液氧的使用和储存必须遵守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防止事故的发生。
在储存时,应将液氧存放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暴晒。
在运输时,应采取防滑、防撞、防晒等措施,避免受到外力损伤或高温暴晒。
在泄漏处理时,应穿戴防护装备,使用防爆电器进行清理,避免液氧蒸发和引发火灾。
对于液氧的毒性和健康危害,人们应该有足够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吸入高浓度的液氧会引起氧中毒,表现为胸骨后不适感、呼吸困难、肺水肿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
长期处于高氧分压的环境下,还可能导致眼损伤和皮肤冻伤等健康问题。
因此,在使用液氧时,应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吸入和接触液氧。
如果发生液氧中毒等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将受害者送往医院治疗。
射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若火势无法控制,应立即撤离人员,远离火源,等待消防人员到场处理。
在使用该物品前,务必检查瓶身上的验瓶日期,确保使用的气体处于有效期内。
在搬运过程中,应轻装轻卸,以免损坏包装和。
如果发生泄漏,应立即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切断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