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二轮复习-东南亚知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18
七年级地理《东南亚》复习知识点
第二节东南亚
新加坡是一个著名的花园城市国家。
经济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为基础,发展了炼油、造船、电子、纺织、食品等工业。
旅游业收入是新加坡的重要经济之一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由印度尼西亚、马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于1967年建立。
莱在1984年加入,越南在1995年加入,老挝和缅甸在1997年加入,柬埔寨在1999年加入。
在成立初期,东盟强调用和平手段解决区域争端。
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探索经济合作途径,在80年代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组成中南半岛+马群岛位置重要性地处亚洲和大洋州、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交“十字路口”,位于马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联系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地形⑴中南半岛河相间、纵列分布上游水能资丰富;下游平原及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易于灌溉,交通便利人口分布稠密⑵马群岛多火,地形崎岖,平原集中在沿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热带雨林气候(马群岛) 农业生产⑴中南半岛的平原地区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泰、越、缅为主要稻米出口国⑵湿热的气候条,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
其中泰国是世界上最大天然橡胶生产国、马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棕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以及金鸡纳霜和木棉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矿产主要有锡和石油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地区,盛行佛教。
高二地理东南亚知识点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文化。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与特点东南亚地区包括10个国家,分别是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文莱。
这个地区处于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群岛、巴新以及菲律宾群岛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除此之外,东南亚还是一个多洲交汇的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以及丰富的生物资源。
二、地形地貌东南亚地区地形多样,有许多山脉、高原和平原。
其地貌主要包括马来半岛上的大山脉和中央山脉、印度尼西亚的火山岛屿、菲律宾的群岛和泰国的中央平原等。
这些地貌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三、气候东南亚地区属于热带气候,温暖湿润,且分为季风气候和赤道气候两种类型。
季风气候主要表现为雨季和旱季的交替,而赤道气候则常年高温多雨。
这种气候类型决定了东南亚地区的植被丰富,有着热带雨林、落叶季节雨林、季风雨林等多种类型的森林。
四、自然灾害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东南亚地区常常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
其中包括台风、地震、火山喷发、洪灾和干旱等多种自然灾害。
这些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五、人口与民族东南亚地区人口众多,且民族多样。
主要的民族有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菲律宾人、印度尼西亚人等。
这些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丰富了东南亚地区的多元文化。
六、经济发展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其经济主要以农业、渔业和工业为支柱,还有旅游业和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等。
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橡胶、锡、煤炭等,同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地区。
七、区域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东南亚地区的国家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例如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立,旨在促进经济、政治和安全合作。
同时,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东南亚复习课件一、东南亚地理位置1、范围: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等国家。
2、地理位置: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亚洲和澳大利亚大陆的结合部,介于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二、东南亚地形地貌1、中南半岛: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河流上游水流湍急,水能丰富,下游水流平缓,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
2、马来群岛: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山岭多,地形崎岖;河流短急,水能丰富;近海有宽广的平原。
三、东南亚气候1、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2、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四、东南亚人口和经济1、人口:东南亚人口稠密,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沿海地区。
2、经济:东南亚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稻米、橡胶、棕油、胡椒、咖啡、可可和热带水果等大量出口。
东南亚的旅游业也十分发达。
五、东南亚复习重点1、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是东南亚的重要特征,需要掌握其分布和特点。
2、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是理解东南亚生态环境的基础,需要了解其气候类型和特点。
3、人口和经济是理解东南亚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了解其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情况。
4、旅游资源是东南亚的重要资源之一,需要了解其旅游景点和特色。
届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东南亚复习专题课件一、概述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对于全球的地理、经济和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复习专题将重点介绍东南亚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该地区的地理特点和发展状况。
二、自然地理1、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该地区地形复杂,包括山脉、平原、高原、盆地和岛屿等。
其中,中南半岛以山地和高原为主,马来群岛则以丘陵和平原为主。
2、气候和植被东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为雨季和旱季两个季节。
东南亚板书知识点总结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东部,包括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等国家。
这一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地区之一。
一、地理知识东南亚地理位置:东南亚位于赤道以南、亚洲大陆东部和南部、太平洋西部,包括了一些岛屿和半岛。
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独特的气候、生态和自然资源。
东南亚的地形:东南亚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了高原、山地、平原和海岸地带。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湄公河、横贯越南的高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洲岛和爪哇岛等地形都是东南亚地区的特色地貌。
东南亚的气候:东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主要分为季风气候和雨林气候。
这种气候特点在东南亚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东南亚的河流和湖泊:东南亚地区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和湖泊,如湄公河、湄公河三角洲、湄公河上游的湄曼寮、湄音、湄公、湄方、湄地、湄亚、六湄、赛汶河、美茵河、濑苏巴(Satang)河和巴厘河等。
这些水系对东南亚地区的农业、水资源和文化传承有着深远影响。
二、历史知识东南亚的早期文明:东南亚地区曾是许多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如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雅加达文明和印度尼西亚文明。
这些文明在东南亚地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瑰宝。
东南亚的殖民历史:在历史上,东南亚地区曾被欧洲列强殖民统治,如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属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葡萄牙东印度公司和西班牙东印度公司等。
这些殖民统治对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东南亚的民族独立:20世纪中期,东南亚地区的许多国家相继获得了独立,如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这些国家的独立意味着东南亚地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逐步走向繁荣和发展。
东南亚的近代历史:1949年以来,东南亚地区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越南战争、印尼政变、泰国政变、柬埔寨内战、老挝内战和缅甸政变等。
世界地理复习——东南亚一、内容标准课标要求:区域地理是高中教学的必要载体。
课标解读:基础知识是教学载体,不是主体,只是提供一个信息平台,在这里种地,种高中地理知识,收获高考成功。
二、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①通过填图,明确东南亚的位置、范围。
②通过图表资料,了解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③通过图表资料,分析东南亚人口、城市、经济活动等人文地理特征。
④运用相关资料,探索东南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目标解读:本节通过探究“东南亚”,进一步总结研究区域一般方法与步骤,体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学生在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时,对如何构建问题的框架存在困难,对如何根据具体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存在困惑。
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与认知规律,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通过图表资料,分析东南亚人口、城市、经济活动等人文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分析区域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学习目标:⑴通过填图,明确东南亚的位置、范围。
⑵通过图表资料,了解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通过图表资料,分析东南亚人口、城市、经济活动等人文地理特征。
三、教学内容分析1.本课时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世界地理”是“区域地理”的核心内容,“东南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又为复习区域地理提供了依据。
在内容编排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内容初中教材选取典型的“东南亚”为例,以“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人地协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理念。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找出问题,探究原因,提出对策,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3.版本兼容各版本的侧重点不同,主要体现在内容编排上的的差异,鲁教版更侧重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图版更侧重对社会经济环境的阐述。
四、教学活动1.流程设计创设情景 ....................................................... 1分钟自主学习 ....................................................... 约8分钟合作探究 ....................................................... 约25分钟归纳总结 ....................................................... 约1分钟巩固训练 ....................................................... 约10分钟2.教学设计通过东南亚的题目,涵盖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要点。
高二东南亚知识点东南亚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由10个国家组成,分布在亚洲大陆与环太平洋地区之间。
该地区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多元的社会发展模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知识点。
1. 地理特点东南亚地区位于赤道两侧,地形复杂多样。
其中,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菲律宾则拥有众多火山岛屿。
马来半岛连接了亚洲大陆与东南亚地区,并且有许多海峡和水道在此交汇。
该地区还拥有众多热带雨林、珊瑚岛屿和河流,其中澳大利亚最长的河流——湄公河就流经东南亚。
2. 文化遗产东南亚地区是多民族、多文化的汇聚地。
该地区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包括建筑、艺术、音乐、舞蹈和传统手工艺等。
例如,印尼的婆罗洲岛上有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寺庙——婆罗浮屠,而柬埔寨则以吴哥窟闻名于世。
泰国的泰拳和越南的水上木偶戏是地区内深受欢迎的传统表演艺术。
3. 宗教信仰东南亚地区的宗教信仰多样,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和民间信仰等。
其中,佛教在该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家有着广泛的佛教信徒。
伊斯兰教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盛行,而菲律宾则以天主教信仰为主。
4. 经济发展东南亚地区是全球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橡胶、棉花等。
此外,东南亚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和棕榈油生产地之一。
该地区的制造业、旅游业和金融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5. 区域合作为了加强地区内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发展,东南亚地区建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该组织于1967年成立,旨在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领域的合作。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
6. 持续发展挑战尽管东南亚地区取得了经济和社会进步,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环境问题成为重要议题,如森林砍伐、水资源管理和气候变化等。
另外,一些地区还存在经济落后、教育和卫生条件不佳等问题。
总结:东南亚地区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多元文化的地区。
《东南亚》公开教学示范课件•东南亚概述•东南亚国家介绍•东南亚旅游资源与开发目录•东南亚投资环境与机遇•东南亚文化交流与合作•总结与展望01东南亚概述东临太平洋,西濒印度洋,并与孟加拉湾、阿拉伯海以及中国南海相邻。
东南亚地区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和东帝汶等国家。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地理位置与范围自然环境特点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较少;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年温差小,降水丰沛。
湄公河、湄南河、伊洛瓦底江等河流贯穿其中,多国际性河流;湖泊较少。
矿产资源丰富,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生物资源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
地形地貌气候类型河流与湖泊自然资源东南亚历史悠久,古代文明如吴哥窟、婆罗浮屠等遗迹闻名于世。
历史发展多民族聚居地区,主要民族有华人、马来人、泰人、缅人等;宗教信仰多元化,以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为主。
民族与宗教语言种类繁多,包括汉语、泰语、马来语等;文字系统各异,如汉字、泰文等。
语言文字东南亚文化艺术独具特色,如泰国的古典舞蹈、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建筑等。
文化艺术历史文化背景经济体制东南亚国家经济体制多样,包括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等。
国际贸易与投资东南亚国家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与投资合作,与世界各国保持密切联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区域合作机制不断深化。
产业结构以农业为基础,工业和服务业逐渐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发展迅速。
发展前景与挑战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贫富差距大等挑战。
经济发展现状02东南亚国家介绍地理位置政治体制经济概况文化特色新加坡01020304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东端出口议会制共和制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城市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华族、马来族、印度族是三大民族地理位置政治体制经济概况文化特色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新兴多元化经济国家,“亚洲四小虎”之一君主立宪制多元文化,马来文化、华人文化、印度文化等交融位于中南半岛中部地理位置君主立宪制政治体制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经济概况独特的泰式文化,佛教为国教文化特色泰国位于西太平洋,是东南亚一个多民族群岛国家地理位置政治体制经济概况文化特色总统制共和制经济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外汇储备较多受西班牙、美国等影响较大,天主教为主要宗教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位于东南亚和大洋洲的交汇处,由多个岛屿组成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经济概况东南亚最大经济体,以农业、采矿业和服务业为主文化特色多元民族文化,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老挝位于中南半岛北部内陆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佛教盛行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经济以农业为主,文化受中国影响较大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南部,经济以农业为主,吴哥窟等古迹著名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经济以农业和林业为主,文化独特文莱位于婆罗洲北部的小国家,经济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文化受马来文化影响其他国家简介03东南亚旅游资源与开发东南亚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如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国家森林公园、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热带雨林等。
《东南亚》复习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结合东南亚地形图,指出东南亚的组成、地理位置和国家,知道东南亚位
于十字路口的位置上,交通地位重要;读图,说出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及其地理意义;读亚洲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了解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分布和特点并根据天气示意图,解释热带雨林气候降水的成因;知道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并指图说出农作物的分布;
2、将东南亚地理位置、气候对农作物的分布等地理要素穿线,构建成知识体
系。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地图分析地理事物,具备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锻炼自己与人合作、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理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并初步具备因地制宜的地理观念。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为复习课,学生已经对东南亚的内容有所了解,所以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具体的基础知识有学生展开讨论,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本节课内容联系呈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
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及热带气候和农作物
教学难点:
东南亚两种气候的分界线
课程类型:复习课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讨论和展示
教学用具:多媒体
知识体系:
地理位置: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
十字路口的位置:马六甲海峡最短航线必经之地
纬度位置
热带雨林、季风气候
粮食作物、热带经济作物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