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五味
- 格式:ppt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10
食物的五味食物的五味,是指食物具有酸(涩)、苦、甘(淡)、辛、咸五味。
根据五行理论,五味与五脏的关系是“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每种食物所具有的味可以是一种,也可以兼有几种。
不同味的食物,其功效各异。
一般而言:1.酸味(含涩味)有收敛、止涩功效,具有敛汗、止泻、涩精等作用,如梅子、胡颓子等。
合理食用,可用于多汗、久泻、遗精滑精等病证,多食则引起筋脉挛缩。
此外,酸味与甘味合用,又能生津止渴,可用于津伤口渴。
2.苦味有燥湿、泄降功效,具有清热泻火、止咳平喘、泻下等作用,如苦瓜、青果、枸杞苗等。
临床用于热性病发热、烦渴、气逆咳嗽、气喘、呕哕诸症,多食则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滑泻。
3.甘味(含淡味)有缓和、调补功效,具有补虚、和中、缓急止痛等作用,如栗子、甜杏仁、南瓜、葡萄、大枣、饴糖等。
临床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神疲乏力、饮食减少、脘腹疼痛等症,多食则窒塞、滞气,使人满闷不适。
此外,淡味附于甘味,常甘淡并称,有利尿除湿作用,如薏米、荠菜、冬瓜等,常用于水湿内停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4.辛味(含芳香、辛辣味)有发汗、理气、散结功效,具有发汗解表、行气、活血、化湿、开胃等作用,如葱、生姜、薤白、玫瑰花、茉莉花、胡椒等。
辛味食物对于感冒之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以及肝胃气滞引起的饮食不香、胃脘不适、胁肋胀痛等病证较为适宜,多食则散气耗津。
5.咸味有软坚、润下功效,具有化痰软坚散结作用,如海带、紫菜等。
咸味食物用于痰瘀互结引起的病证,如痞块、瘰疬结核、瘿瘤等,多食则气血凝滞。
附:1.五色食物与食疗中国有传统的“五色配五脏”的理论,即:青–肝,黄–脾,赤–心,白–肺,黑–肾。
按照五色配五脏的食疗观点,不同颜色的食物可治疗不同的疾病,对相关五脏有补益作用。
例如心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红色食物,肝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绿色食物,脾功能(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黄色食物,肺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白色食物,肾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黑色食物。
常见食物的五味分类谷类饮食性平:大米、玉米、青稞、米皮糠(米糠)、红薯、芝麻、黄豆、饭豇豆(白豆)、豌豆、扁豆、蚕豆、赤小豆、黑大豆。
性温:糯米、西谷米(西米)、高粱、燕麦、谷芽(稻芽)、刀豆。
性凉:粟米(小米)、小麦、大麦、荞麦、薏苡仁、绿豆。
肉类饮食性平:猪肉、猪心、猪肾、猪肝、鸡蛋、鹅肉、驴肉、野猪肉、刺猬肉、鸽肉、鹌鹑、乌鸦肉、蛇肉、蝗虫(蚂蚱)、阿胶(驴皮胶)、牛奶、酸牛奶、人奶、甲鱼(微凉)、龟肉(微温)、干贝、泥鳅、鳗鱼、鲫鱼、青鱼、黄鱼、乌贼鱼、鱼翅、鲈鱼、银鱼、鲥鱼、鲤鱼、鲳鱼、鲑鱼、鲨鱼、橡皮鱼。
性温:黄牛肉、牛肚、牛髓、狗肉、猫肉、羊肉、羊肚、羊骨、羊髓、鸡肉(微温)、乌骨鸡、麻雀、野鸡肉、鹿肉、熊掌、蛤蚧(大壁虎)、獐肉(河鹿肉)、蚕蛹、羊奶、海参、海马、海龙、虾、蚶子(毛蚶)、淡菜(水菜)、鲢鱼、带鱼、鳊鱼、鲶鱼、刀鱼、混子鱼、鲦鱼(白条鱼)、鳟鱼、鳝鱼(黄鳝)、大头鱼。
性凉:水牛肉、鸭肉、兔肉、马奶、蛙肉(田鸡)、鮰鱼、鲍鱼。
性寒:鸭蛋(性微寒)、马肉、水獭肉、螃蟹、海螃蟹、蛤蜊(沙蛤、海蛤、文蛤)、牡蛎肉、蜗牛、蚯蚓、田螺(大寒)、螺蛳、蚌肉、蚬肉(河蚬)、乌鱼、章鱼。
果类饮食性平:李子、花红(沙果)、菠萝、葡萄、橄榄、葵花子、香榧子、南瓜子、芡实(鸡头果)、莲子、椰子汁、柏字仁、花生、白果、榛子、山楂。
性温:桃子、杏子、大枣、荔枝、桂圆肉、佛手柑、柠檬(性微温)、金橘、杨梅、石榴、木瓜、槟榔、松子仁、栗子(板栗)、核桃仁、樱桃。
性凉:苹果(性微凉)、梨、芦柑、橙子、草莓(性微凉)、芒果、枇杷、罗汉果、菱、莲子芯、百合。
性寒:柿子、柿饼、柚子、香蕉、桑葚、洋桃、无花果、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香瓜)、苦瓜、荸荠。
菜类饮食性平:山药、萝卜(微凉)、胡萝卜、包菜、茼蒿、大头菜、青菜、母鸡头、豆豉、燕窝、豇豆、土豆、芋头、洋生姜、海蛰、黑木耳(微凉)、香菇、平菇、喉头菇、葫芦。
常见食物的五味分类谷类饮食性平:大米、玉米、青稞、米皮糠(米糠)、番薯(山芋、红薯)、芝麻、黄豆、饭豇豆(白豆)、豌豆、扁豆、蚕豆、赤小豆、黑大豆、燕麦。
性温:糯米、黑米、西谷米(西米)、高粱。
性凉:粟米(小米)、小麦、大麦、荞麦、薏苡仁、绿豆。
肉类饮食性平:猪肉、猪心、猪肾、猪肝、鸡蛋、鹅肉、驴肉、野猪肉、刺猬肉、鸽肉、鹌鹑、乌鸦肉、蛇肉、蝗虫(蚂蚱)、阿胶(驴皮胶)、牛奶(微凉)、酸牛奶、人奶、甲鱼(微凉)、龟肉(微温)、干贝、泥鳅、鳗鱼、鲫鱼、青鱼、黄鱼、乌贼鱼、鱼翅、鲈鱼、银鱼、鲥鱼、鲤鱼、鲳鱼、鲑鱼、鲨鱼、橡皮鱼、海参(微凉)。
性温:黄牛肉、牛肚、牛髓、狗肉、猫肉、羊肉、羊肚、羊骨、羊髓、鸡肉(微温)、乌骨鸡、麻雀、野鸡肉、鹿肉、熊掌、蛤蚧(大壁虎)、獐肉(河鹿肉)、蚕蛹、羊奶、海马、海龙、虾、蚶子(毛蚶)、淡菜(水菜)、鲢鱼、带鱼、鳊鱼、鲶鱼、刀鱼、混子鱼、鲦鱼(白条鱼)、鳟鱼、鳝鱼(黄鳝)、大头鱼。
性凉:水牛肉、鸭肉、兔肉、马奶、蛙肉(田鸡)、鱼、鲍鱼。
性寒:鸭蛋(性微寒)、马肉、水獭肉、螃蟹、海螃蟹、蛤蜊(沙蛤、海蛤、文蛤)、牡蛎肉、蜗牛、蚯蚓、田螺(大寒)、螺蛳、蚌肉、蚬肉(河蚬)、乌鱼、章鱼。
果类饮食性平:李子、花红(沙果)、菠萝、葡萄、橄榄、葵花子、香榧子、南瓜子、芡实(鸡头果)、莲子、椰子汁、柏字仁、花生、白果、榛子、山楂、板栗。
性温:桃子、杏子、大枣、荔枝、桂圆肉、佛手柑、柠檬(性微温)、金橘、杨梅、石榴、木瓜、槟榔、松子仁、核桃仁、樱桃。
性凉:苹果(性微凉)、梨、芦柑、橙子、草莓(性微凉)、芒果、枇杷、罗汉果、菱、莲子芯、百合。
性寒:柿子、柿饼、柚子、香蕉、桑葚、洋桃、无花果、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香瓜)。
菜类饮食性平:山药、萝卜(微凉)、胡萝卜、包菜、茼蒿、大头菜、青菜、母鸡头、豆豉、豇豆、土豆、芋头、洋生姜、海蛰、黑木耳(微凉)、香菇、平菇、喉头菇、葫芦。
性温:葱、大蒜、韭菜、芫荽(香菜)、雪里蕻、洋葱、香椿头、南瓜。
下面将常见食物的五味分类列出来,供大家参考:谷类饮食性平:大米、玉米、青稞、米皮糠(米糠)、番薯(山芋、红薯)、芝麻、黄豆、饭豇豆(白豆)、豌豆、扁豆、蚕豆、赤小豆、黑大豆、燕麦。
性温:糯米、黑米、西谷米(西米)、高粱。
性凉:粟米(小米)、小麦、大麦、荞麦、薏苡仁、绿豆。
肉类饮食性平:猪肉、猪心、猪肾、猪肝、鸡蛋、鹅肉、驴肉、野猪肉、刺猬肉、鸽肉、鹌鹑、乌鸦肉、蛇肉、蝗虫(蚂蚱)、阿胶(驴皮胶)、牛奶(微凉)、酸牛奶、人奶、甲鱼(微凉)、龟肉(微温)、干贝、泥鳅、鳗鱼、鲫鱼、青鱼、黄鱼、乌贼鱼、鱼翅、鲈鱼、银鱼、鲥鱼、鲤鱼、鲳鱼、鲑鱼、鲨鱼、橡皮鱼、海参(微凉)。
性温:黄牛肉、牛肚、牛髓、狗肉、猫肉、羊肉、羊肚、羊骨、羊髓、鸡肉(微温)、乌骨鸡、麻雀、野鸡肉、鹿肉、熊掌、蛤蚧(大壁虎)、獐肉(河鹿肉)、蚕蛹、羊奶、海马、海龙、虾、蚶子(毛蚶)、淡菜(水菜)、鲢鱼、带鱼、鳊鱼、鲶鱼、刀鱼、混子鱼、鲦鱼(白条鱼)、鳟鱼、鳝鱼(黄鳝)、大头鱼。
性凉:水牛肉、鸭肉、兔肉、马奶、蛙肉(田鸡)、鱼、鲍鱼。
性寒:鸭蛋(性微寒)、马肉、水獭肉、螃蟹、海螃蟹、蛤蜊(沙蛤、海蛤、文蛤)、牡蛎肉、蜗牛、蚯蚓、田螺(大寒)、螺蛳、蚌肉、蚬肉(河蚬)、乌鱼、章鱼。
果类饮食性平:李子、花红(沙果)、菠萝、葡萄、橄榄、葵花子、香榧子、南瓜子、芡实(鸡头果)、莲子、椰子汁、柏字仁、花生、白果、榛子、山楂、板栗。
性温:桃子、杏子、大枣、荔枝、桂圆肉、佛手柑、柠檬(性微温)、金橘、杨梅、石榴、木瓜、槟榔、松子仁、核桃仁、樱桃。
性凉:苹果(性微凉)、梨、芦柑、橙子、草莓(性微凉)、芒果、枇杷、罗汉果、菱、莲子芯、百合。
性寒:柿子、柿饼、柚子、香蕉、桑葚、洋桃、无花果、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香瓜)。
菜类饮食性平:山药、萝卜(微凉)、胡萝卜、包菜、茼蒿、大头菜、青菜、母鸡头、豆豉、豇豆、土豆、芋头、洋生姜、海蛰、黑木耳(微凉)、香菇、平菇、喉头菇、葫芦。
常见食物的五味谷类饮食性平:大米、玉米、青稞、米皮糠(米糠)、番薯(山芋、红薯)、芝麻、黄豆、饭豇豆(白豆)、豌豆、扁豆、蚕豆、赤小豆、黑大豆、燕麦。
性温:糯米、黑米、西谷米(西米)、高粱。
性凉:粟米(小米)、小麦、大麦、荞麦、薏苡仁、绿豆。
肉类饮食性平:猪肉、猪心、猪肾、猪肝、鸡蛋、鹅肉、驴肉、野猪肉、刺猬肉、鸽肉、鹌鹑、乌鸦肉、蛇肉、蝗虫(蚂蚱)、阿胶(驴皮胶)、牛奶(微凉)、酸牛奶、人奶、甲鱼(微凉)、龟肉(微温)、干贝、泥鳅、鳗鱼、鲫鱼、青鱼、黄鱼、乌贼鱼、鱼翅、鲈鱼、银鱼、鲥鱼、鲤鱼、鲳鱼、鲑鱼、鲨鱼、橡皮鱼、海参(微凉)。
性温:黄牛肉、牛肚、牛髓、狗肉、猫肉、羊肉、羊肚、羊骨、羊髓、鸡肉(微温)、乌骨鸡、麻雀、野鸡肉、鹿肉、熊掌、蛤蚧(大壁虎)、獐肉(河鹿肉)、蚕蛹、羊奶、海马、海龙、虾、蚶子(毛蚶)、淡菜(水菜)、鲢鱼、带鱼、鳊鱼、鲶鱼、刀鱼、混子鱼、鲦鱼(白条鱼)、鳟鱼、鳝鱼(黄鳝)、大头鱼。
性凉:水牛肉、鸭肉、兔肉、马奶、蛙肉(田鸡)、鱼、鲍鱼。
性寒:鸭蛋(性微寒)、马肉、水獭肉、螃蟹、海螃蟹、蛤蜊(沙蛤、海蛤、文蛤)、牡蛎肉、蜗牛、蚯蚓、田螺(大寒)、螺蛳、蚌肉、蚬肉(河蚬)、乌鱼、章鱼。
果类饮食性平:李子、花红(沙果)、菠萝、葡萄、橄榄、葵花子、香榧子、南瓜子、芡实(鸡头果)、莲子、椰子汁、柏字仁、花生、白果、榛子、山楂、板栗。
性温:桃子、杏子、大枣、荔枝、桂圆肉、佛手柑、柠檬(性微温)、金橘、杨梅、石榴、木瓜、槟榔、松子仁、核桃仁、樱桃。
性凉:苹果(微凉)、梨、芦柑、橙子、草莓(性微凉)、芒果、枇杷、罗汉果、菱、莲子芯、百合。
性寒:柿子、柿饼、柚子、香蕉、桑葚、洋桃、无花果、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香瓜)。
菜类饮食性平:山药、萝卜(微凉)、胡萝卜、包菜、茼蒿、大头菜、青菜、母鸡头、豆豉、豇豆、土豆、芋头、洋生姜、海蛰、黑木耳(微凉)、香菇、平菇、喉头菇、葫芦。
性温:葱、大蒜、韭菜、芫荽(香菜)、雪里蕻、洋葱、香椿头、南瓜。
食物五味分类懂得食物的属性才能保证“后天之本”安全。
食物五味分类如下:一、谷类饮食性平:大米、玉米、青稞、米糠、番薯(山芋、红薯)、芝麻、黄豆、饭豇豆、豌豆、扁豆、蚕豆、赤小豆、黑大豆、燕麦。
性温:糯米、黑米、西谷米(西米)、高粱。
性凉:粟米(小米)、小麦、大麦、荞麦、薏苡仁、绿豆。
二、肉类饮食性平:猪肉、猪心、猪肾、猪肝、鸡蛋、鹅肉、驴肉、野猪肉、刺猬、鸽肉、乌鸦肉、蛇肉、蝗虫、阿胶、牛奶、酸奶、人奶、甲鱼、龟肉、干贝、泥鳅、鳗鱼、鲫鱼、青鱼、黄鱼、墨鱼、鱼翅、鲈鱼、鲤鱼、鲳鱼、鲑鱼、橡皮鱼、海参。
性温:黄牛肉、牛肚、狗肉、羊肉、猫肉、羊肚、羊骨、鸡肉、麻雀、野鸡肉、鹿肉、熊掌、蛤蚧、獐肉、蝉蛹、羊奶、海马、海龙、虾、淡菜(水菜)、鲢鱼、黄鳝、大头鱼。
性凉:水牛肉、鸭肉、兔肉、马奶、蛙肉、洄鱼、鲍鱼。
性寒:鸭蛋、马肉、水獭肉、螃蟹、蛤蜊、田螺(大寒)、螺蛳、蚌肉、乌鱼、章鱼。
三、果类饮食性平:李子、红花(沙果)、菠萝、葡萄、橄榄、葵花籽、南瓜籽、莲子、椰子汁、花生、白果、榛子、山楂、板栗。
性温:桃子、杏子、大枣、荔枝、桂圆肉、佛手柑、凌檬、金橘、杨梅、石榴、木瓜、槟榔、松子仁、核桃仁、樱桃。
性凉:苹果、梨子、芦柑、橙子、草莓、芒果、枇杷、罗汉果、菱角、莲子心、百合。
性寒:柿子、柿饼、柚子、香蕉、桑葚、杨桃、无花果、猕猴桃、甘蔗、西瓜、香瓜。
四、菜类饮食性平:山药、萝卜、胡萝卜、包菜、茼蒿、大头菜、青菜、母鸡头、豆豉、豇豆、猴头菇、葫芦。
土豆、芋头、洋姜、海蜇、黑木耳、(微凉)、香菇、平菇、猴头菇、葫芦。
性温:葱、大蒜、韭菜、香菜、雪里蕻、洋葱、香椿、南瓜。
性热:辣椒。
性凉:西红柿、早芹、水芹菜、茄子、油菜、茭白、苋菜、马兰头、菠菜、黄花菜、莴笋、花菜、豆腐类、面筋、藕、冬瓜、丝瓜、黄瓜、蘑菇、金针菇。
性寒:发菜、马齿汗、空心菜、西洋菜、发菜、竹笋(微寒)、瓠子、菜瓜、海带、紫菜、地耳、草菇、puqi。
食物的五味分类谷物类性平:大米(梗米/硬米)、黑米(黑梗米)、锅巴、玉米(包穀)、燕麦、米糠、芝麻、青稞(油麦)性微温:大麦芽性温:糯米、西谷米(西米)、紫米(紫糯米)、高梁、黍米(黄米)、稷米、榖芽(稻芽)性凉:栗米(小米)、薏苡仁(薏仁)、小麦、面筋、大麦、荞麦、浮小麦蔬菜类性平:黄芽白菜(大白菜)、青菜(白菜/青江菜)、荠菜、芜菁(大头菜)、甘蓝(包心菜/卷心菜/包菜)、茼蒿(菊花菜)、长豆(豇豆/角豆)、饭豇豆(饭豆/白豆/甘豆)、黄豆(大豆/毛豆)、碗豆、四季豆(白饭豆/菜豆)、黑豆(黑大豆)、葫芦(葫芦科植物瓢瓜的果实,又名瓠瓜/瓢瓜)、扁豆、扁豆花、蚕豆、红豆(赤小豆)、豆豉、胡萝卜、蕃薯、山药(怀山药/淮山)、马铃薯(土豆/洋芋)、芋头、金花菜(苜蓿)、番木瓜(石瓜/番瓜)、菊芋(洋生姜)性温:韭菜、韭菜花、大蒜(蒜头)、芫荽(香菜)、葱、洋葱、南瓜(金瓜)、木瓜、甘薯(山薯)、魔芋(蒟蒻)、雪里红(雪里蕻/梅乾菜)、薤白(小蒜/野蒜)、香椿头、刀豆、香薷(香菜/香戌)性热:辣椒、青椒性微凉:蕃薯叶、蕃薯藤性凉:竹笋、茭白(茭白笋)、芹菜(旱芹)、荷兰芹(欧芹/洋芫荽)、苤蓝(芥蓝)、花椰菜(花菜/菜花)、甜菜(光菜/牛皮菜)、菠菜(菠薐)、金针菜(黄花菜)、青芦笋(芦笋)、茄子、蕃茄(西红柿)、绿豆、豆腐(包括:豆浆、豆腐乾、豆腐脑、豆腐皮、臭豆腐、豆腐乳、百叶、素鸡)、萝卜(生者性凉,熟者性温)、萝卜缨(萝卜叶)、牛蒡、豆薯(土瓜)、冬瓜、丝瓜、黄瓜(刺瓜)、苋菜、莴苣、生菜(叶用莴苣)、芸台(油菜)、佛手瓜、笋瓜(印度南瓜)、马兰头(毛蜞菜)、菊花脑、马豆、慈姑、芦蒿(藜蒿)、枸杞头(枸杞叶)性寒:蕹菜(空心菜)、藕(生藕性寒,熟藕性温)、苦瓜(青苦瓜性寒,熟苦瓜性平)、菜瓜(越瓜/白瓜)、黄豆芽、瓠瓜(葫芦科植物瓠子的果实)、马齿苋、金丝瓜(野黄瓜/茅瓜)、蒓菜、芦荟、仙人掌、蕺菜(鱼腥草)、蕨菜(龙头菜)、蕨粉、落葵(木耳/胭脂菜/西洋菜)野菜类性平:葛根、碎米荠(野荠菜/红花菜)、睡莲菜、清明菜、繁缕(鹅儿肠菜)、委陵菜、费菜(白三七)、翻白草、败酱、郎耶菜、茅苺、番杏、灰条菜、宝塔菜、蕨麻、萍蓬草(种子性平,根性寒,又名水栗、黄金莲)、楤头菜、析蓂、鸡眼菜、铁苋菜、元修菜、水菠菜性温:罗勒、小蒜、胡葱、蘘荷(观音花/莲花姜)、蒟酱叶、香荆菜、地笋性凉:香茶菜、墨菜、蔊菜(野雪里蕻)、风花菜、刺儿菜(刺蓟菜)、野苋菜(猪母菜)、千屈菜、茵陈蒿、葛条花、葛粉、明党蔘、蒲笋、水骨菜、婆婆纳(野芫荽)、酸汤菜、猪毛菜、蜂斗菜性微寒:黄鹌菜(野芥菜)性寒:蒲公英、车前、苦菜、睡菜、莕菜、榆钱、葵菜(冬葵)、竹叶菜(鸭跖草)、猪殃殃(血见愁)、野白菜(七星莲)、薇菜、地肤苗、腐婢、山韭(野酒菜/老葱)、酢浆草、巨胜苗(芝麻叶)、野线麻、猪牙菜、荠苨水果类性平:葡萄、菠萝(菠萝)、李子、百香果(西番莲)、西瓜子、甜杏仁、覆盆子、菠萝蜜、无花果、荚蒾子、花红(林檎)、海红、偏桃仁、凉粉果(薛荔果)性微温:柠檬性温:龙眼、番石榴、荔枝、释迦、金橘(金枣)、杏、石榴、红毛丹、佛手柑、杨梅(珠红)、香橼性热:桃子、樱桃、榴莲性凉:梨、枇杷、苹果、柑、橘子、柿霜、椰子浆、莲雾、芒果、橙子(甜橙/柳橙)、草莓、山竹、火龙果、南酸枣、刺梨性寒:甘蔗、西瓜、柚子、柿子、柿饼、甜瓜(香瓜)、哈密瓜、香蕉、桑葚、杨桃(羊桃)、奇异果(猕猴桃)、荸荠(红慈姑)注:杏子的核仁叫杏仁,有苦杏仁与甜杏仁之分,苦杏仁是味良药,甜杏仁为食物。
五味调和原则
五味调和原则,是中医学非常重要的概念,指的是食物的味道应该
尽可能多地涵盖五种基本味道——甘、酸、苦、辣、咸,以达到饮食
的平衡和营养的充分吸收。
而这种调和原则,在现代营养学中也被广
泛应用。
甘味:甘味是指食品中富含糖类、淀粉质等物质,具有增加体力、补
中益气、健脾养胃的作用。
如黄豆、蜜等。
酸味:酸味是指食品中富含有机酸,具有收敛、涩肠、增加食欲、提
神醒脑的作用。
如醋、柠檬、石榴等。
苦味:苦味是指食品中富含黄酮类、甙类、生物碱等有苦味的成分,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降火、润燥的作用。
如苦瓜、杏仁、芹菜等。
辣味:辣味是指食品中富含辣椒素、姜黄素等物质,能够刺激神经末梢,对皮肤、黏膜、心脑血管系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可以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如花椒、姜、辣椒等。
咸味:咸味是指食品中富含氯化钠、碘化钠等成分,具有增加食欲、
润肠通便、助于排汗的作用。
但过多的摄入会引起血压升高、心脏负
担增加等不良作用。
如海带、虾皮等。
综合考虑以上五种味道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
和饮食喜好,合理选择搭配食物,以达到五味调和的目标。
例如,风
寒体质的人可以适当食用辛辣温热的食物,以增强身体的内在活力;
湿热体质的人可以多食用甘味淡泊、苦味清凉的食物,以疏通体内湿气、增强抵抗力。
总之,五味调和原则是营养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合理调配各种味道
的食物可以有效地达到均衡营养,同时帮助我们摆脱单一的饮食习惯,变得更加健康和美丽。
常见食物的五味分类列出来,供大家参考:谷类饮食性平:大米、玉米、青稞、米皮糠(米糠)、番薯(山芋、红薯)、芝麻、黄豆、饭豇豆(白豆)、豌豆、扁豆、蚕豆、赤小豆、黑大豆、燕麦。
性温:糯米、黑米、西谷米(西米)、高粱。
性凉:粟米(小米)、小麦、大麦、荞麦、薏苡仁、绿豆。
肉类饮食性平:猪肉、猪心、猪肾、猪肝、鸡蛋、鹅肉、驴肉、野猪肉、刺猬肉、鸽肉、鹌鹑、乌鸦肉、蛇肉、蝗虫(蚂蚱)、阿胶(驴皮胶)、牛奶(微凉)、酸牛奶、人奶、甲鱼(微凉)、龟肉(微温)、干贝、泥鳅、鳗鱼、鲫鱼、青鱼、黄鱼、乌贼鱼、鱼翅、鲈鱼、银鱼、鲥鱼、鲤鱼、鲳鱼、鲑鱼、鲨鱼、橡皮鱼、海参(微凉)。
性温:黄牛肉、牛肚、牛髓、狗肉、猫肉、羊肉、羊肚、羊骨、羊髓、鸡肉(微温)、乌骨鸡、麻雀、野鸡肉、鹿肉、熊掌、蛤蚧(大壁虎)、獐肉(河鹿肉)、蚕蛹、羊奶、海马、海龙、虾、蚶子(毛蚶)、淡菜(水菜)、鲢鱼、带鱼、鳊鱼、鲶鱼、刀鱼、混子鱼、鲦鱼(白条鱼)、鳟鱼、鳝鱼(黄鳝)、大头鱼。
性凉:水牛肉、鸭肉、兔肉、马奶、蛙肉(田鸡)、鱼、鲍鱼。
性寒:鸭蛋(性微寒)、马肉、水獭肉、螃蟹、海螃蟹、蛤蜊(沙蛤、海蛤、文蛤)、牡蛎肉、蜗牛、蚯蚓、田螺(大寒)、螺蛳、蚌肉、蚬肉(河蚬)、乌鱼、章鱼。
果类饮食性平:李子、花红(沙果)、菠萝、葡萄、橄榄、葵花子、香榧子、南瓜子、芡实(鸡头果)、莲子、椰子汁、柏字仁、花生、白果、榛子、山楂、板栗。
性温:桃子、杏子、大枣、荔枝、桂圆肉、佛手柑、柠檬(性微温)、金橘、杨梅、石榴、木瓜、槟榔、松子仁、核桃仁、樱桃。
性凉:苹果(性微凉)、梨、芦柑、橙子、草莓(性微凉)、芒果、枇杷、罗汉果、菱、莲子芯、百合。
性寒:柿子、柿饼、柚子、香蕉、桑葚、洋桃、无花果、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香瓜)。
菜类饮食性平:山药、萝卜(微凉)、胡萝卜、包菜、茼蒿、大头菜、青菜、母鸡头、豆豉、豇豆、土豆、芋头、洋生姜、海蛰、黑木耳(微凉)、香菇、平菇、喉头菇、葫芦。
酸甜苦辣咸食物五味及功效酸甜苦辣咸食物五味及功效食物的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称为五味。
食物消化后,酸味为肝胆所吸收,苦味为心脏、小肠所吸收,甜味为脾、胃所吸收,辣味为肺、大肠所吸收,咸味为肾脏、膀胱所吸收,各种不同性质的食物进入人体后,分别成为各个器官的营养。
所以养分不足或过多都会引起内脏器官的疾病。
例如喜欢吃甜食的人,他的消化器官(脾、胃)往往都比较衰弱。
西洋医学对于器官疾病的治疗,是禁止食用甜味的食物,然而中医的治疗方法,却是饮用稍有甜味的“四君子汤”及“小建中汤”等。
这就是中国医学中以毒攻毒的神奇例子,由此可见中医复杂之一斑。
酸味——有收敛、固涩的功能食用酸味的食物使身体收缩的功能,可以用于延缓疾病的发作;此外出汗太多,或排泄频繁,也可以食用酸性的食物来治疗。
辣味——有发散、促进循环的功能中医依患病部位的不同,将疾病分为表证与里证。
所谓表证即不包括内脏病痛的疾病,如热性的肌肉疼痛、关节炎、流鼻水、鼻塞等,以及慢性的肌肉与关节的麻痹、运动器官的障碍皆属之。
总之,凡是身体外表异常的症状均属表证。
关于内脏器官的疾病才称为里证。
辣味的食物有发散及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一般表证都以发汗的方式来治疗,所以对于表证的治疗大多食用辣味食物。
姜是最具代表性的辣味食物。
在人体内循环的有气、血、津液,这是中医学的称法。
“气”是体内活动的动力的来源,气停滞叫做气滞,气滞会使体内的运行受阻,而发生异常的状态。
“血”可以说是各器官养分,血液循环阻滞会产生局部性的疼痛、静脉瘤、月经不调、经痛等,也会使血液呈暗红色,这种血液阻滞的现象称为血滞(瘀血)。
“津液”就是人体内的水分,水滞会导致身体浮肿、胃里发出水声和引起如水的下痢。
对于以上种种停滞的症状,若食用辣味食物,便可使循环畅通,一切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甜味——有补养、弛缓、中和的功能气血不足会使人疲倦,甜食有补充气血的功能,所以疲倦时都比较喜欢甜食。
疼痛是由肌肉紧张而引起,甜食能解除肌肉紧张,使身体柔软,这叫做弛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