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教案:丢了妈妈的小白兔
- 格式:docx
- 大小:17.56 KB
- 文档页数:2
小班《丢了妈妈的小白兔》教案范文引言:童话故事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小班的幼儿,他们不仅需要在故事中获得知识和快乐,更需要借此机会培养阅读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针对小班的幼儿,介绍一篇优秀的童话故事《丢了妈妈的小白兔》的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引导幼儿的阅读和学习。
正文:1.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丢了妈妈的小白兔》这个童话故事。
2.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并能够用幼儿语言简单描述故事的情节。
2.学生能够通过故事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他们生活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3.学生能够通过故事的讲述,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表达方法。
3.教学方法1.交互式讲解:通过老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故事、讲述故事情节、对话互动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2.互动探究:通过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也为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思考和探究空间。
3.游戏式学习:通过一些简单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乐趣。
4.教学流程1.教学前导: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我们之前学过的有关动物的知识,并带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
2.阅读故事:老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故事,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随时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老师则会进行解释和说明。
3.共同探究: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探究故事的情节,分析故事中出现的小动物,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同时也引导学生去思考故事中的难题,并帮助学生寻找出路和解决方法。
4.小游戏互动: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如角色扮演、剧本演绎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同时也增强学生对于故事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5.课堂表演:通过课堂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发挥,展现自己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力,同时也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5.教学评估1.通过教学前的调查,了解学生对于故事的了解情况和阅读兴趣,为课堂教学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丢了妈妈的小白兔》是小班的一篇富有情感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
本文将从比照分析教案的角度出发,结合故事中所呈现的主题、角色形象、情节设计等方面,来深入探究这篇故事的内涵和价值。
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故事中的基本情节及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简单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感恩之情;3.通过活动中的互动游戏,促进孩子们的语言表达、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素质能力的发展;4.培养孩子的综合思维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能力;5.利用故事中的情感元素,引导孩子们关注动物保护和珍爱生命,陶冶情操。
二、教学内容:1.故事情节的呈现:故事的开头讲述了小白兔因为调皮而离开家,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遇到了让它心生恐惧的狐狸,然后失去了妈妈。
在失去妈妈之后,白兔遇到了亲切友好的朋友,帮助小白兔找回了妈妈。
2.人物形象的塑造:小白兔形象可爱、调皮,但有一颗渴望母爱的心;狐狸形象狡黠、狡猾,预示着生活中常见的诱骗残酷;其他角色形象朴实、善良,充满人情味,让读者感到温馨、感动。
3.情感元素的渗透:故事蕴含着浓厚的情感因素,介绍了小动物发生遭遇时的心态变化、以及母性的爱的伟大,教育人们珍爱自己拥有的东西,懂得感恩。
4.活动设计:通过情景模拟、采集、续写等多种活动方式,帮助孩子们感受并理解故事,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语言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了解并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为后续活动打下基本的认识和基础;2.提升孩子的情感体验和表达的能力,活跃教室氛围,营造良好的人际沟通氛围;3.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法:通过身临其境式的情境演练,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故事,提高其参与度和兴趣爱好,促进教学效果;2.采集法:学生以自己家中的宠物为对象(或认知对象),从感性经历出发,学习故事中的主题和情感元素;3.续写法:通过续写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一步圆满展开教学效果。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阅读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更新与探索。
古诗词、现代文学、经典名著等等,所涉及到的范围之广,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但无论是哪一门课,都有一个肯定的共性,那就是教学大纲都是以学生为主角,让其能够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掌握知识点,提高语文素养。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小班的《丢了妈妈的小白兔》的读写教学教案。
一、教学背景在小班的课堂上,常常采用“蒙学、游戏、动画、访问等多种教学方法”,以便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及主动性。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一直以来都是以孩子们感兴趣的故事为主,原因是这样有助于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针对情感认知、语言表述、文字表达的实际需求,推进小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此次阅读教学,小班的学生们将通过《丢了妈妈的小白兔》这篇故事来实现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主题,从中获取正能量,提高情感认知能力。
2、学会整理故事情节,从中获取知识信息。
3、学会掌握词语的意思,激发语感,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播放动画《丢了妈妈的小白兔》,让孩子们见到完整的故事情节,使其对故事内容有个初步的认识。
第二步:老师让每个孩子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故事情节,并形成小组合作讲解,让小组讲述出故事的大体框架,以期能够帮助孩子们形成比较清晰的逻辑思维。
第三步:教师布置相关任务,让孩子们阅读句子及段落中的生词,并通过语境理解词语,以期激发孩子们的语感,提高理解能力。
第四步:每个小组阅读完句子和段落后,进行小组竞赛,以尽可能的调动积极性,让每个小组在时间内回答最多的问题,树立自信心,加强团队协作。
第五步:这一次,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口语交流,让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感觉,包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看法,以及生词的词义。
第六步:教师要求小班学生分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并加深对故事的感知。
第七步:以形式不同、内容质量不一的小班报告,并积极互评互鼓以激励进阶。
1. 认知目标:让幼儿听懂故事内容,了解小白免找到妈妈的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画出小白免和妈妈。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懂得珍惜妈妈的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听懂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想象,画出小白免和妈妈。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画纸、画笔、彩泥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光线适宜的阅读角。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思考:“故事里的小白免为什么会找不到妈妈?”2. 故事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小白免找到妈妈的过程。
3. 观察与想象:教师展示画纸和画笔,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小白免和妈妈,鼓励幼儿动手画出自己心中的小白免和妈妈。
4. 小组交流:教师组织幼儿分组,相互展示自己的画作,引导幼儿分享心得,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五、作业安排:1. 回家后,请幼儿向家人讲述故事《丢了妈妈的小白免》。
2. 请家长协助,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如绘画、手工等)表达对妈妈的爱。
3. 家长在作业单上签字,教师定期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1. 情境教学:通过故事课件和实物展示,营造情境,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和思考能力。
3. 直观教学:利用画纸、画笔、彩泥等教具,直观地展示小白免和妈妈的形象,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4.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交流、分享,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等,评价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回家后的作业,评价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八、教学拓展:1. 开展“我爱妈妈”的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2.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在生活中找不到妈妈的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
2. 培养幼儿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3. 教育幼儿学会与人沟通,寻求帮助。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掌握遇到找不到妈妈时的一些基本处理方法。
2. 培养幼儿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学会与人沟通,寻求帮助。
2. 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保护自己。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找不到妈妈的小兔子》2. 安全标识图片:警察、商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3. 教学卡片:各种场景下的求助方式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故事《找不到妈妈的小兔子》,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引发幼儿对主题的兴趣。
2. 新课教学:a) 讲解在生活中遇到找不到妈妈的情况下,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b) 演示如何向周围的人寻求帮助,如警察、商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
c) 教授幼儿如何与人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
3. 实践操作:a) 模拟场景,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实战演练。
b) 引导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保护自己,提高应变能力。
4. 总结与反思:a) 让幼儿分享在实践操作中的心得体会。
b) 总结遇到找不到妈妈时应该如何处理,巩固所学知识。
c) 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六、教学延伸:1. 开展“安全知识竞答”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
3. 制作安全手册,将所学知识延伸至家庭,提高全家人的安全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安全表现。
3.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反馈:1. 根据教学评价结果,对教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2. 针对幼儿在实践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
九、教学建议:1.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小班语言活动:丢了妈妈的小白兔教案与反思第一篇:小班语言活动:丢了妈妈的小白兔教案与反思小班语言领域活动:丢了妈妈的小白兔活动由来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我防范意识差,在和成人外出时容易被周围事物吸引而离开成人。
本活动用孩子喜欢的故事这一文学形式,讲述了兔子丢了妈妈时的做法,易于幼儿理解。
活动目标1.知道当自己和家人走散时该做些什么。
2.尝试说出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3.愿意在集体中大胆的表达自己。
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丢了妈妈的小白兔》故事图片、《丢了妈妈的小白兔》故事视频 2.经验准备已储备了有关走丢的相关经验。
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故事,你们想不想听?二、结合图片欣赏故事1.师:兔妈妈领着小白兔到哪里玩呀?(商店里买东西),当兔妈妈停下来挑选衣服时,小白兔突然发现一只什么呀?(花蝴蝶飞了过去),它蹦蹦跳跳的跟着蝴蝶跑进了一片树林,还在树林里和蝴蝶捉迷藏。
天暗了下来,小白兔才发现他的妈妈丢了。
2.师:小白兔怎么把妈妈弄丢的?丢了妈妈的小白兔心里会怎么样?小白兔的妈妈心里会怎么样?小白兔接下来会怎么办呢?3.师:我们听听小白兔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他会找谁帮忙?小兔子不认识回家的路怎么办呢?他突然想起了妈妈讲的话,“迷了路别乱跑,去找警察叔叔。
”4.师:小白兔跑出树林,找到了猴子警察,小白兔对猴警察说了什么?5.师:小朋友表现的真棒,我们再来看看小白兔之后怎么样了。
6.师:小白兔最后找到妈妈了吗?三、完整欣赏故事,交流生活经验1.师:我们把这个故事完整的欣赏一遍。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师:小白兔告诉了警察叔叔什么东西才找到妈妈的?(电话号码)那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记得家里的电话号码吗?3.师:如果你和妈妈走散了,你会怎么做呢?活动结束小朋友和大人走散了后,不要慌张,也不要哭,要站在原地等一会儿,也许妈妈马上会过来找你。
如果等不到妈妈,可以找警察叔叔帮忙,你把妈妈的电话号码告诉警察叔叔。
在商场可以找服务台的叔叔阿姨,寻求帮助。
小班《丢了妈妈的小白兔》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白兔在森林中迷失方向的情节。
2. 培养幼儿倾听故事、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感恩,懂得珍惜家人和朋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感知故事情节,理解小白兔迷失方向后的焦虑和无助。
2. 培养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难点:1. 教育幼儿学会感恩,珍惜家人和朋友。
2. 引导幼儿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丢了妈妈的小白兔》2. 角色头饰:小白兔、小鸟、小狗等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故事课件,引起兴趣。
2. 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倾听故事,感知小白兔迷失方向的情节。
3. 讨论: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如:“小白兔为什么会迷失方向?”“小白兔心里是怎么想的?”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4. 情景体验: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小白兔迷失方向时的情绪。
5. 创作环节:鼓励幼儿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创作自己心中的小白兔,表达故事感悟。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延伸活动:组织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共同制作关于小白兔的手工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倾听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评估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
3. 评价幼儿在创作环节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关注幼儿在故事倾听过程中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兴趣。
2. 在讨论环节,注意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
3. 创作环节应注重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幼儿发挥自己的特点,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开展类似主题的故事会,让幼儿分享其他关于家庭和朋友的故事。
2.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和创作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3. 结合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如“感恩节”,进行情感教育的延伸。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幼儿的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白免与妈妈走散的情景。
2. 学会角色表演,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感恩,懂得珍惜家人。
二、教学重点:1. 感知故事情节,理解小白免与妈妈走散的心情。
2. 学会角色表演,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小白免在寻找妈妈过程中的焦虑与无助。
2. 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懂得珍惜家人。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丟了妈妈的小白免》。
2. 角色头饰:小白免、妈妈、小动物们。
3. 教学道具:森林场景图、道路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1 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感知故事情节。
1.2 邀请幼儿分享故事中最令他们感动或感兴趣的部分。
2. 角色表演:2.1 教师分发角色头饰,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角色表演,引导幼儿表达角色的情感与心情。
3. 情景体验:3.1 教师布置森林场景,邀请幼儿参与情景体验。
3.2 教师引导幼儿感受小白免在寻找妈妈过程中的焦虑与无助,教育幼儿学会关心他人。
4. 小组讨论:a. 小白免为什么会与妈妈走散?b. 小白免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c.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帮助小白免找到妈妈?4.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2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感悟,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品德。
2. 区域活动:设置“森林角”,让幼儿在区域内扮演小动物,进行角色表演,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角色表演的能力。
2. 关注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情感引导,让幼儿充分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2.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培养幼儿对家庭和亲人的情感,增强幼儿的亲情观念。
2.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白兔为什么会找不到妈妈,以及妈妈对幼儿的重要性。
3.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根据线索找到自己的亲人。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名称:《丢了三只小兔子》2. 故事简介:讲述了三只小兔子在森林里玩耍时,不小心与妈妈走散,他们通过努力寻找和线索,最终找到了妈妈的故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亲情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想象,理解小白兔找回妈妈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小白兔手偶、线索卡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布置森林场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入故事主题。
2. 讲述故事:教师利用课件和手偶,生动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3. 讨论环节: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小白兔为什么会找不到妈妈,以及妈妈对小白兔的重要性。
4. 情境模拟: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扮演小白兔,通过寻找线索找到“妈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5. 总结:教师总结故事主题,强调亲情的重要性,教育幼儿要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时光。
6. 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表达对家人的爱意。
六、教学延伸:1. 手工活动:让幼儿制作小白兔family的手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加深对家庭亲情的理解。
2. 绘画活动:教师带领幼儿绘画,让幼儿画出自己与家人的温馨场景,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表达爱意。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游戏等,评价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投入程度。
2. 故事理解:通过提问和情境模拟,评估幼儿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的情况,评价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丢了妈妈的小白兔
活动目标
1.知道当自己和家人走散时该做些什么。
2.尝试说出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3.愿意在集体中大胆的表达自己。
活动准备
《丢了妈妈的小白兔》故事图片,小猴子和小白兔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出示小白兔向猴子警察求助的图片)我的故事里有谁呀?你们猜猜小白兔为什么找警察?(幼儿自由想象)
二、欣赏故事片段
1.师:我们听听小白兔和警察的对话,仔细听哦,小白兔说:“叔叔,我把妈妈丢了,你能帮我找吗?”
2.师:刚小白兔说了什么?哪位小朋友告诉我?(请小朋友复述小白兔的话,然后请全班小朋友一起复述)小白兔怎么啦?你们有没有跟妈妈走丢?在哪?后来怎么样了?(幼儿讲述)
3.师:猴子警察问小白兔:“你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小白兔边哭边说:“我家的电话是1234567。
”猴子警察给他擦了擦眼泪说:“别急,我来给你找妈妈。
”(要求幼儿复述对话)
三、结合图片欣赏故事
1.师:老师今天呀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它的名字叫《丢了妈妈的小白兔》,刚才我们小白兔和警察的对话都在这个故事里呢,我们一起找找看好不好?
2.师:兔妈妈领着小白兔到哪里玩呀?(商店里买东西),当兔妈妈停下来挑选衣服时,小白兔突然发现一只什么呀?(花蝴蝶飞了过去),它蹦蹦跳跳的跟着蝴蝶跑进了一片树林,还在树林里和蝴蝶捉迷藏。
天暗了下来,小白兔才发现他的妈妈丢了。
3.师:小白兔怎么把妈妈弄丢的?丢了妈妈的小白兔心里会怎么样?小白兔的妈妈心里会怎么样?小白兔接下来会怎么办呢?
4.师:我们听听小白兔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他会找谁帮忙?。
小兔子不认识回家的路怎么办呢?他突然想起了妈妈讲的话,“迷了路别乱跑,去找警察叔叔。
”
5.师:小白兔跑出树林,找到了猴子警察,小白兔对猴警察说了什么?还记得吗?(要求复述:小白兔对猴警察说“叔叔,我把妈妈丢了,你能帮我找吗?”猴子警察问:“你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小白兔边哭边说:“我家的电话是1234567。
”警察给他擦了擦眼泪说:“别急,我来给你找妈妈。
”)
6.先请全班小朋友扮演小兔子,老师扮演警察,然后反过来扮演,再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扮演。
7.师:小朋友表现的真棒,我们再来看看小白兔之后怎么样了。
猴子警察拨通了电话,电话铃响了,焦急的兔妈妈拿起了电话。
他知道了小白兔的消息,好高兴呀。
猴子警察对小白兔说:“你妈妈很快就会来接你的。
”小白兔说:“叔叔真聪
明,一下子就找到了我妈妈。
”猴子警察说:“你知道了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我找起来就方便多了,要不然,找起来可就麻烦了。
”猴子警察笑着说:“小家伙,以后千万别乱跑,别再把妈妈丢了。
”小白兔害羞的笑了。
8.师:最后小白兔有没有找到妈妈?他告诉了警察叔叔什么东西才找到妈妈的?(电话号码)那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记得家里的电话号码吗?
四、完整欣赏故事,交流生活经验
1.师:我们把这个故事完整的欣赏一遍。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师:小白兔因为贪玩把妈妈弄丢了,所以小朋友们出门一定要注意紧紧牵着爸爸妈妈的手。
幸好呀小白兔记住了家里的电话号码,在猴子警察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那小二班的小朋友记得爸爸妈妈的电话吗?
小结:我们小朋友和大人走散了后,不要慌张,也不要哭,要站在原地等一会儿,也许妈妈马上会过来找你。
如果等不到妈妈,可以找警察叔叔帮忙,你把妈妈的电话号码告诉警察叔叔,他会帮你打电话找到妈妈。
在商场可以找服务台的叔叔阿姨,跟他们寻求帮助。
千万不能跟陌生人走,他们有可能是坏人。
附故事《丢了妈妈的小白兔》:
兔妈妈领着小白兔到商店里买东西,当兔妈妈停下来挑选衣服时,小白兔突然发现一只花蝴蝶飞了过去,它蹦蹦跳跳的跟着蝴蝶跑进了一片树林,还在树林里和蝴蝶捉迷藏。
天暗了下来,小白兔才发现他的妈妈丢了。
不认识回家的路怎么办呢?他突然想起了妈妈讲的话,“迷了路别乱跑,去找警察叔叔。
”
小白兔跑出树林,找到了猴子警察说:“叔叔,我把妈妈丢了,你能帮我找吗?”猴子警察问他家里的电话号码和地址,小白兔边哭边说:“我家的电话是1234567。
”猴子警察给他擦了擦眼泪说:“别急,我来给你找妈妈。
”
猴子警察拨通了电话,电话铃响了,焦急的兔妈妈拿起了电话。
他知道了小白兔的消息,好高兴呀。
猴子警察对小白兔说:“你妈妈很快就会来接你的。
”小白兔说:“叔叔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我妈妈。
”猴子警察说:“你知道了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我找起来就方便多了,要不然,找起来可就麻烦了。
”猴子警察笑着说:“小家伙,以后千万别乱跑,别再把妈妈丢了。
”小白兔害羞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