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乳剂.
- 格式:ppt
- 大小:187.00 KB
- 文档页数:60
第四章液体制剂一、问答题1、试述液体制剂的特点与其应用的适应性。
2、简述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和应用范围,并请分别举例说明。
3、试述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的定义、测定原理及其在表面活性剂应用中的意义。
4、哪些表面活性剂具有昙点?为什么?5、药剂学上常用的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分别举例说明。
6、名词解释:表面活性剂、HLB值、昙点、临界胶团浓度。
7、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有何特点?分哪几类?肥皂、月桂醇硫酸钠、阿洛索OT、新洁尔灭、卵磷脂、Tween80 、PluronicF-68 分别属于哪一类?应用有何特点?8、不同用途对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要求如何?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如何计算?9、不同类别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如何?与其应用有何关系?10、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有哪些应用?举例说明。
11.表面活性剂生物学性质是什么?二、单选题1、难溶于水的药物配成水溶液时,增大其溶解度的方法是(A)A、加热B、粉碎成细粉促进其溶解C、搅拌D、药物与溶媒所带电荷相同E、药物与溶媒的性质相似2、最适于作疏水性药物润湿剂HLB值是(E)A、HLB值在5~20之间B、HLB值在7~9之间C、HLB值在8~16之间D、HLB值在7~13之间E、HLB值在3~8之间3、不属于液体药剂者为(D)A、合剂B、搽剂C、灌肠剂D、醑剂E、注射剂4、对液体制剂质量要求错误者为(B)A、溶液型药剂应澄明B、分散媒最好使用有机分散媒C、有效成分浓度应准确稳定D、乳浊液型药剂应保证其分散相小而均匀E、制剂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5、下列表面活性剂有起昙现象的主要是那一类(E)A、肥皂B、硫酸化物C、磺酸化物D、季铵化物E、吐温6、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性质的叙述中正确者是(C)A、有亲水基团、无疏水基团B、有疏水基团、无亲水基团C、疏水基团、亲水基团均有D、有中等级性基团E、无极性基团7、不同HLB值的表面活性剂用途不同,下列错误者为(A)A、增溶剂最适范围为15~18以上B、去污剂最适宜范围为13~16C、润湿剂与铺展剂最适范围为7~9D、大部分消泡剂最适范围为5~8E、O/W乳化剂最适范围为8~168、药物以下列哪种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可形成均相的液体制剂?( B )A、胶粒B、分子C、小液滴D、微粒9、属于阴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是()A、吐温-80B、月桂醇硫酸钠C、乳化剂OPD、普罗尼克F-6810、将吐温-80(HLB=15)和司盘-80 (HLB=4.3 )以二比一的比例混合,混合后的HLB 值最接近的是()A、9.6B、17.2C、12.6D、11.411、表面活性剂结构特点是()A、含烃基的活性基团B、是高分子物质C、分子由亲水基和亲油基组成D、结构中含有氨基和羟基E、含不解离醇羟基12、具有临界胶团浓度是()A、溶液的特性B、胶体溶液的特性C、表面活性剂的一个特性D、高分子溶液的特性E、亲水胶体的特性13、以下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强的是()A、吐温80B、肥皂C、司盘20D、平平加OE、氯苄烷铵1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含乙醇20%以上具有防腐作用B 山梨酸适用于含吐温类液体的防腐C pH高时苯甲酸钠防腐作用较好D 阿拉伯胶可作为矫味剂使用15.有关表面活性剂生物学性质的错误表述是()A 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有影响B 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可发生相互作用C 表面活性剂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大D表明活性剂长期应用或高浓度使用可能出现皮肤或粘膜损伤16.调配溶液时,进行搅拌的目的是增加药物的()A润湿性B 抗氧化性C 溶解度D 溶解速度17. 将吐温-80(HLB=15)和司盘-80 (HLB=4.3 )以二比一的比例混合,混合后的HLB值最接近的是()A、9.6B、17.2C、12.6D、11.4三、配伍选择题[1-5]A、15-18B、13-15C、8-16D、7-11E、3-81、W/O型乳化剂的HLB值()2、湿润剂的HLB值()3、增溶剂的HLB值()4、O/W型乳化剂HLB值()5、去污剂的HLB值()四、多项选择题1、属于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有()A、司盘-80B、月桂醇硫酸钠C、乳化剂OPD、普流罗尼克F-682、可用于注射乳剂生产的表面活性剂有()A、新洁尔灭B、司盘-80C、豆磷脂D、普流罗尼克F-683、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上可作为()A、湿润剂B、乳化剂C、防腐剂D、洗涤剂E、助溶剂4、有关表面活性剂叙述正确的是()A、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配合使用B、制剂中应用适量表面活性剂可利于药物吸收C、表面活性剂可作消泡剂也可作起泡剂D、起浊现象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一种特性5、下面的术语或缩写中,与表面活性剂无关的是(CE)A、HLBB、Krafft PointC、顶裂D、起昙E、HPMC6、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具有(ACD)A、增溶作用B、助溶作用C、润湿作用D、乳化作用E、润滑作用口服液体制剂一.问答题1、什么是液体制剂?有何特点?可分为哪几类?2、常用的液体分散溶媒有哪些?各有何应用特点?3、什么是溶解度,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各举例说明。
第四章液体制剂一、问答题1、试述液体制剂的特点与其应用的适应性。
2、简述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和应用范围,并请分别举例说明。
3、试述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的定义、测定原理及其在表面活性剂应用中的意义。
4、哪些表面活性剂具有昙点?为什么?5、药剂学上常用的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分别举例说明。
6、名词解释:表面活性剂、HLB值、昙点、临界胶团浓度。
7、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有何特点?分哪几类?肥皂、月桂醇硫酸钠、阿洛索OT、新洁尔灭、卵磷脂、Tween80 、PluronicF-68 分别属于哪一类?应用有何特点?8、不同用途对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要求如何?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如何计算?9、不同类别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如何?与其应用有何关系?10、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有哪些应用?举例说明。
11.表面活性剂生物学性质是什么?二、单选题1、难溶于水的药物配成水溶液时,增大其溶解度的方法是(A)A、加热B、粉碎成细粉促进其溶解C、搅拌D、药物与溶媒所带电荷相同E、药物与溶媒的性质相似2、最适于作疏水性药物润湿剂HLB值是(E)A、HLB值在5~20之间B、HLB值在7~9之间C、HLB值在8~16之间D、HLB值在7~13之间E、HLB值在3~8之间3、不属于液体药剂者为(D)A、合剂B、搽剂C、灌肠剂D、醑剂E、注射剂4、对液体制剂质量要求错误者为(B)A、溶液型药剂应澄明B、分散媒最好使用有机分散媒C、有效成分浓度应准确稳定D、乳浊液型药剂应保证其分散相小而均匀E、制剂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5、下列表面活性剂有起昙现象的主要是那一类(E)A、肥皂B、硫酸化物C、磺酸化物D、季铵化物E、吐温6、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性质的叙述中正确者是(C)A、有亲水基团、无疏水基团B、有疏水基团、无亲水基团C、疏水基团、亲水基团均有D、有中等级性基团E、无极性基团7、不同HLB值的表面活性剂用途不同,下列错误者为(A)A、增溶剂最适范围为15~18以上B、去污剂最适宜范围为13~16C、润湿剂与铺展剂最适范围为7~9D、大部分消泡剂最适范围为5~8E、O/W乳化剂最适范围为8~168、药物以下列哪种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可形成均相的液体制剂?( B )A、胶粒B、分子C、小液滴D、微粒9、属于阴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是()A、吐温-80B、月桂醇硫酸钠C、乳化剂OPD、普罗尼克F-6810、将吐温-80(HLB=15)和司盘-80 (HLB=4.3 )以二比一的比例混合,混合后的HLB 值最接近的是()A、9.6B、17.2C、12.6D、11.411、表面活性剂结构特点是()A、含烃基的活性基团B、是高分子物质C、分子由亲水基和亲油基组成D、结构中含有氨基和羟基E、含不解离醇羟基12、具有临界胶团浓度是()A、溶液的特性B、胶体溶液的特性C、表面活性剂的一个特性D、高分子溶液的特性E、亲水胶体的特性13、以下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强的是()A、吐温80B、肥皂C、司盘20D、平平加OE、氯苄烷铵1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含乙醇20%以上具有防腐作用B 山梨酸适用于含吐温类液体的防腐C pH高时苯甲酸钠防腐作用较好D 阿拉伯胶可作为矫味剂使用15.有关表面活性剂生物学性质的错误表述是()A 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有影响B 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可发生相互作用C 表面活性剂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大D表明活性剂长期应用或高浓度使用可能出现皮肤或粘膜损伤16.调配溶液时,进行搅拌的目的是增加药物的()A润湿性B 抗氧化性C 溶解度D 溶解速度17. 将吐温-80(HLB=15)和司盘-80 (HLB=4.3 )以二比一的比例混合,混合后的HLB值最接近的是()A、9.6B、17.2C、12.6D、11.4三、配伍选择题[1-5]A、15-18B、13-15C、8-16D、7-11E、3-81、W/O型乳化剂的HLB值()2、湿润剂的HLB值()3、增溶剂的HLB值()4、O/W型乳化剂HLB值()5、去污剂的HLB值()四、多项选择题1、属于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有()A、司盘-80B、月桂醇硫酸钠C、乳化剂OPD、普流罗尼克F-682、可用于注射乳剂生产的表面活性剂有()A、新洁尔灭B、司盘-80C、豆磷脂D、普流罗尼克F-683、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上可作为()A、湿润剂B、乳化剂C、防腐剂D、洗涤剂E、助溶剂4、有关表面活性剂叙述正确的是()A、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配合使用B、制剂中应用适量表面活性剂可利于药物吸收C、表面活性剂可作消泡剂也可作起泡剂D、起浊现象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一种特性5、下面的术语或缩写中,与表面活性剂无关的是(CE)A、HLBB、Krafft PointC、顶裂D、起昙E、HPMC6、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具有(ACD)A、增溶作用B、助溶作用C、润湿作用D、乳化作用E、润滑作用口服液体制剂一.一.问答题1、什么是液体制剂?有何特点?可分为哪几类?2、常用的液体分散溶媒有哪些?各有何应用特点?3、什么是溶解度,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各举例说明。
第四章表面活性剂第一节概述一、表面活性剂的概念一定条件下的任何纯液体都具有表面张力,20℃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2.75mN·m-1。
当溶剂中溶入溶质时,溶液的表面张力因溶质的加入而发生变化,水溶液表面张力的大小因溶质不同而改变,如一些无机盐可以使水的表面张力略有增加,一些低级醇则使水的表面张力略有下降,而肥皂和洗衣粉可使水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
使液体表面张力降低的性质即为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剂是指那些具有很强表面活性、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此外,作为表面活性剂还应具有增溶、乳化、润湿、去污、杀菌、消泡和起泡等应用性质,这是与一般表面活性物质的重要区别。
二、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表面活性剂分子一般由非极性烃链和一个以上的极性基团组成,烃链长度一般在8个碳原子以上,极性基团可以是解离的离子,也可以是不解离的亲水基团。
极性基团可以是羧酸及其盐、磺酸及其盐、硫酸酯及其可溶性盐﹑磷酸酯基﹑氨基或胺基及它们的盐,也可以是羟基、酰胺基、醚键﹑羧酸酯基等。
如肥皂是脂肪酸类(R-COO-)表面活性剂,其结构中的脂肪酸碳链(R-)为亲油基团,解离的脂肪酸根(COO-)为亲水基团。
三、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1.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的正吸附表面活性剂在水中溶解时,当水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很低时,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空气界面产生定向排列,亲水基团朝向水而亲油基团朝向空气。
当溶液较稀时,表面活性剂几乎完全集中在表面形成单分子层,溶液表面层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大大高于溶液中的浓度,并将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到纯水表面张力以下。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层聚集的现象称为正吸附。
正吸附改变了溶液表面的性质,最外层呈现出碳氢链性质,从而表现出较低的表面张力,随之产生较好的润湿性、乳化性、起泡性等。
如果表面活性剂浓度越低,而降低表面张力越显著,则表面活性越强,越容易形成正吸附。
因此,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大小,对于其实际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药学专业知识:乳剂的制备方法和乳剂变化决定乳剂类型的因素:主要是乳化剂的性质和HLB值,其次是形成乳化膜的牢固性、相体积比、温度、制备方法等。
1.干胶法:又称油中乳化剂。
本法方法的特点是先制初乳,在初乳中油、水、胶的比例是:植物油:水:胶=4:2:1挥发油:水:胶=2:2:1液体石蜡:水:胶=3:2:12.湿胶法:又称水中乳化剂法。
本方法也需要制初乳,在初乳中油、水、胶的比例同干胶法。
3.新生皂法:油水两相混合时,两相介面上生成新生态皂类乳化剂,再搅拌制成乳剂。
4.两相交替加入法5.机械法:乳匀机、胶体磨等6.微乳制备(1)制备微乳需加入辅助乳化剂(2)乳化剂(主要为表面活性剂,其HLB值为15-18)与辅助乳化剂用量为乳剂的12~25%。
7.复合乳剂的制备;采用二次乳化法制备乳剂为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匀相分散体系,其不稳定的表现为:1.分层:(又称乳析):指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现象。
又称乳析,分层的乳剂经振摇可重新分散。
主要由内外相密度差引起。
2.絮凝:乳剂中的乳滴(分散相)发生可逆的(可以复原的)聚集称为絮凝。
发生絮凝的条件是:乳滴的电荷减少,电位降低,乳滴产生聚集而絮凝。
乳剂中电解质及离子型乳化剂的存在是产生絮凝主要原因,同时与乳剂的黏度、相体积比及流变性有密切关系。
处于絮凝状态的乳剂,有利于乳剂的稳定。
3.转相:即O/W变为W/O或反之,乳剂由于某些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乳剂的类型称为转相。
转相主要由乳化剂性质的改变或添加了相反类型乳化剂引起,当两种性质相反的乳化剂的量接近相等时,容易发生转相,转相时两种乳化剂的量比为转相临界点。
在转相临界点上乳剂不属于任何类型,处于不稳定状态,随时转向某种乳剂类型。
4.合并与破坏乳化膜破坏导致乳滴变大,称为合并,进而产生油、水分离的现象,为乳剂的破坏。
影响乳剂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是形成乳化膜的乳化剂的性质。
受外界因素及微生物的影响使油相或乳化剂变质,引起乳剂的破坏与酸败。
《化妆品配方设计与制备工艺》本复习资料用途:用于《化妆品配方设计与制备工艺》考试,以及《化妆品配制员》职业资格考试。
但是本资料只是两门考试的部分内容,不是全部。
本复习资料目的:列出两门考试与化妆品配方与制备工艺相关知识的要点,便于各位同学记忆。
乳化体第一章乳化体理论1. 孚L化体(或叫乳剂):是一种或几种液体以小液体或小液珠的形式分散于另一种不相溶的液体之中,形成有相当稳定的多相分散体系。
2. 乳剂的种类:水包油型乳化剂(O/W、油包水型乳化剂(W/0)、多重乳化剂(W/O/W 0/W/0)、微乳化体。
3. 液珠大小与乳化体外观的关系液珠大小外观大液珠可分辨两相存在大于1 jjm乳白色乳化1 ~ 0.1 ⑴体(约)蓝白色乳化0.1 —0.05 体m灰色半透明0.05 m以下液透明液4. 乳状液颗粒大小的测定方法:浊度法、计数法、光散射法、显微镜法5. 影响乳状液黏度的因素1)外相的黏度2)内相的黏度3) 内相的浓度4) 乳化剂及界面膜的性质5) 液珠大小及其分布6) 电黏度效应6. 影响乳状液黏度的因素乳化体的增稠的办法:加入高分子聚合物,增加内相的比例,增加油相的熔点。
注意:不能通过加盐的办法来增加黏度。
7. 乳状液类型的测定方法:稀释法、染料法、电导法、滤纸润湿法8. 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相体积、乳化剂的分子构型、乳化剂的亲水性、乳化器材料性质9. 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界面张力、界面膜的强度、界面电荷的影响、黏度的影响10. 乳状液不稳定性的三种表示方式:分层、变型、破乳11. 影响絮凝和聚结速度的主要因素:电解质、电场、温度12. 选择乳化剂的原则(1) 当选用两种乳化剂配成混合乳化剂时,HLB 值不要相差过大,一般不超过5为宜,否则所配乳化体的稳定性不好。
(2) 选用多个HLB值呈等差变化(如HLB值分别为6、8、10、12、14、16)的乳化剂组成混合乳化剂,所配乳化体稳定。
( 3) 混合乳化剂中各组分用量要主次有别,以保证乳化体的类型及其稳定性。
第四章液体制剂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液体制剂2.助溶与助溶剂3.增溶和增溶剂4.潜溶和潜溶剂5.低分子溶液剂6.糖浆剂7.高分子溶液剂8.9.混悬剂10.润湿剂11.助悬剂12.絮凝剂13.反絮凝剂14.乳剂15.分层16.转相17.合并与破裂三、选择题A型题1.有“万能”溶剂之称的是A.水8.甘油C.乙醇D.二甲基亚砜E.醋酸乙酯2.属于半极性溶剂的是A.水8.甘油C.丙二醇D.二甲基亚砜E.脂肪油3.醑剂中乙醇浓度一般为A.5%-l0%B.20%一30%C.30%~40%D.40%。
50%E.60%~90%4.高分子溶液剂加入大量电解质可导致A.高分子化合物分解B.产生凝胶C.盐析D.胶体带电,稳定性增加E.使胶体具有触变性5.于溶胶剂中加入亲水性高分子溶液,作为A.助悬剂B.絮凝剂C.脱水剂D.保护胶E.乳化剂6溶胶剂中加入加人少量电解质可使溶胶剂A.产生凝聚而沉淀B.具有电泳现象C.具有丁铎尔现象D.增加稳定性E.增加亲水性7减小混悬微粒沉降速度最有效的方法是A.增大分散介质黏度B.加入絮凝剂C.加入润湿剂D.减小微粒半径E.增大分散介质的密度8混悬剂加入少量电解质可作为A.助悬剂8.润湿剂C.絮凝剂或反絮凝剂D.抗氧剂E.乳化剂9在混悬剂中加入聚山梨酯类可作A.乳化剂8.助悬剂C.絮凝剂D.反絮凝剂E.润湿剂10甘油在炉甘石洗剂中主要作为A.助悬剂8.絮凝剂C.反絮凝剂D.润湿剂E.防腐剂11可作为W/O型乳化剂的是A.一价肥皂B.聚山梨酯类C.脂肪酸山梨坦D.阿拉伯胶E.氢氧化镁12属于0/W型固体微粒类乳化剂的是A.氢氧化钙B.氢氧化锌c.氢氧化铝D.阿拉伯胶E.十二烷基硫酸钠13能增加油相黏度的辅助乳化剂是A.甲基纤维素8.羧甲基纤维素c.单硬脂酸甘油酯D.琼脂E.西黄蓍胶14按分散系统分类,石灰搽剂属于A.溶液剂8.溶胶剂C.混悬剂D.乳剂E.高分子溶液剂15属于用新生皂法制备的药剂是A.鱼肝油乳B.石灰搽剂c.复方碘溶液D.炉甘石洗剂E.胃蛋白酶合剂16制备复方硫磺洗剂加入甲基纤维素的主要作用是A.乳化B.絮凝C.润湿D.助悬E.分散17溶液型液体制剂分散相质点的直径是A.>1nm B.>1um C.<1 um.<1nm E.<l0 um18以阿拉伯胶作乳化剂乳化脂肪油时,其油水胶的比例是A.3:1:2 8.2:1:2 C.4:l:2 D.4:2:1 E.3:2:1 19下列哪一种方法不能用于混悬剂的质量评价A.再分散试验8.微粒大小的测定c.沉降体积比的测定D.浊度的测定E.絮凝度的测定20下面液体制剂中属于均相的液体制剂是A.复方碘溶液8.复方硫磺洗剂C.鱼肝油乳剂D.石灰搽剂E.炉甘石洗剂P5721下列不属于液体制剂的是A.合剂B.酊剂C.醑剂D.滴鼻剂E.汤剂22.下列剂型中吸收最快的是A.散剂B.混悬剂c.胶体溶液D.溶液剂E.胶囊剂23.单糖浆的含糖量(g/ml)应为A.85%B.65%C.60%D.64.7%E.75%24.制备复方碘口服溶液,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使用增溶剂8.采用混合溶剂c.制成盐类D.制成酯类E.加入助溶剂25.下列不属于溶胶剂特性的是A.热力学不稳定B.能通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C.具布朗运动D.不具丁铎尔现象E.胶粒带电26.混悬剂中添加胶浆剂的主要作用是A.分散B.絮凝C.润湿D.乳化E.助悬27.乳剂由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的现象称作A.分层B.转相C.破裂D.酸败E.絮凝28.下列属于均相分散体系的是A.混悬剂8.溶胶剂C.O/W型乳剂D.高分子溶液剂E.W/O型乳剂29.下述哪种方法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A.加入助溶剂8.加入增溶剂C.采用混合溶剂D.搅拌E.制成盐类30.根据Sto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率与下列哪个因素成反比A.混悬微粒的半径B.混悬微粒的直径C.混悬微粒的半径平方D.分散介质的黏度E.混悬微粒的密度31.复方碘口服溶液中,碘化钾的作用是A.抗氧作用B.补钾作用C.增溶作用D.防腐作用E.助溶作用32.胃蛋白酶合剂中加稀盐酸的目的是A.防腐B.矫味C.提高澄明度D.增强胃蛋白酶的活性E.加速溶解33.下列可用作润湿剂的是A.西黄蓍胶B.甘油C.羧甲基纤维素钠D.枸橼酸钠E.氯化铝P5834下列关于胶法制备初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油、胶、水三者的比例要适当8.乳钵应干燥C.分次加入比例量的水D.加水后沿同一方向快速研磨E.初乳未形成不可以加水稀释35.制备静脉注射用乳剂可选择的乳化剂是A.月桂醇硫酸钠B.有机胺皂c.阿拉伯胶D.泊洛沙姆188 E.油酸钾36.由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制剂是A.低分子溶液剂B.高分子溶液剂C.溶胶剂D.乳剂E.混悬剂37.由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分体系A.低分子溶液剂B.高分子溶液剂C.溶胶剂D.乳剂E.混悬剂38.关于液体制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同相应固体剂型比较能迅速发挥药效B.液体制剂携带、运输、贮存方便C.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儿童与老年患者D.液体制剂若使用非水溶剂具有一定药理作用,成本高E.给药途径广泛,可内服,也可外用39.液体制剂特点的正确表述是A.不能用于皮肤、黏膜和人体腔道B.药物分散度大,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c.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度大,不易引起化学降解D.液体制剂给药途径广泛,易于分剂量,但不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E.某些固体制剂制成液体制剂后,生物利用度降低40.关于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A.均相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B.非均相液体制剂分散相粒子应小而均匀C.口服液体制剂应口感好D.贮藏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霉变E.泄漏和爆破应符合规定41.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A.液体制剂要有一定的防腐能力B.外用液体制药剂应无刺激性C.口服液体制剂外观良好,口感适宜D.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E.液体制剂浓度应准确,包装便于患者携带和用药42关天液体制剂的溶剂叙述错误的有P59A.水性制剂易霉变,不宜长期贮存B.20%以上的稀乙醇即有防腐作用c.一定浓度的丙二醇尚可作为药物经皮肤或黏膜吸收的渗透促进剂D.液体制剂中常用的为聚乙二醇l 000~4 000E.聚乙二醇对一些易水解药物有一定的稳定作用43.半极性溶剂是A.水8.乙醇C.甘油D.液体石蜡E.醋酸乙酯44.极性溶剂是A.甘油B.聚乙二醇C.丙二醇D.液体石蜡E.醋酸乙酯45.非极性溶剂是A.水8.聚乙二醇C.甘油D.液体石蜡E.DMSO46.关于液体制剂的防腐剂叙述错误的是A.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在酸性溶液中作用最强,而在弱碱性溶液中作用减弱B.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几种酯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防腐效果更好c.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对霉菌和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可内服也可外用.D.苯甲酸其防腐作用是靠解离的离子E.山梨酸对霉菌和酵母菌作用强47.下列哪项是常用防腐剂A.氯化钠8.苯甲酸钠c.氢氧化钠D.亚硫酸钠E.硫酸钠48.关于溶液剂的制法叙述错误的是A.制备工艺过程中先取处方中全部溶剂加药物溶解B.处方中如有附加剂或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应先将其溶解于溶剂中c.药物在溶解过程中应采用粉碎、加热、搅拌等措施D.易氧化的药物溶解时宜将溶剂加热放冷后再溶解药物E.对易挥发性药物应在最后加入49.关于溶液剂的制法叙述错误的是A.制备工艺过程中先取处方中3/4溶剂加药物溶解B.处方中如有附加剂或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应最后加入c.药物在溶解过程中应采用粉碎、加热、搅拌等措施D.易氧化的药物溶解时宜将溶剂加热放冷后再溶解药物E.对易挥发性药物应在最后加入50.关于糖浆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作矫味剂、助悬剂,片剂包糖衣材料B.蔗糖浓度高时渗透压大,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C.糖浆剂为高分子溶液D.冷溶法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挥发性药物制备糖浆剂,制备的糖浆剂颜色较浅E.热溶法制备有溶解快,滤速快,可以杀死微生物等优点5 1.单糖浆含糖量为多少(g/g)52.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一般不做增溶剂或乳化剂使用:A.新洁尔灭B.聚山梨酯80 。
药剂学-第四章章节测试1.下列有关液体制剂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吸收快,奏效迅速B.给药途径广泛C.能增加某些药物的刺激性(正确答案)D.便于分取剂量E.稳定性差2.属于半极性溶剂的是()A.水B.甘油C.乙醇(正确答案)D.液体石蜡E.脂肪油3.下列剂型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的是()A.甘油剂B.含漱剂C.醑剂(正确答案)D.糖浆剂E.洗剂4.下列属于均相分散体系的是()A.溶液剂(正确答案)B.混悬剂C.溶胶剂D.O/W型乳剂E.W/O型乳剂5.胃蛋白酶合剂中加稀盐酸的目的是()A.防腐B.提高澄明度C.矫味D.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正确答案)E.加速溶解6.复方碘口服溶液中加碘化钾的作用是()A.抗氧作用B.增溶作用C.补价作用D.矫味作用E.助溶作用(正确答案)7.标签上应注明“用前摇匀”的是()A.乳剂B.糖浆剂C.溶胶剂D.混悬剂(正确答案)E.甘油剂8.高分子溶液剂中加入大量电解质可导致()A.盐析B.絮凝(正确答案)C.沉淀D.聚集E.分层9.《中国药典》规定,口服混悬剂的沉降体积比应不低于()A.0.50B.0.60C.0.80D.0.90(正确答案)E.1.010.乳剂由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的现象属于()A.乳析B.转相(正确答案)C.破裂D.败坏E.分层11.下列不属于溶胶剂特征的是()A.可以形成凝胶(正确答案)B.能通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C.具有布朗运动D.具有丁铎尔效应E.胶粒带电12.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称为()A.合剂B.醑剂(正确答案)C.溶液剂D.甘油剂E.糖浆剂13.下列剂型中吸收最快的是()A.散剂B.混悬剂C.溶液剂(正确答案)D.胶囊剂E.胶体溶液14.下列对滴鼻剂的表述错误的是()A.为供滴入鼻腔内用的液体制剂B.可为溶液、乳浊液、混悬液C.均以水为溶剂(正确答案)D.水性溶液应配成等渗E.开启使用后不宜超过4周15.减小混悬微粒的沉降速度最有效的办法是()A.加入絮凝剂B.加入润湿剂C.减小微粒半径(正确答案)D.增大分散介质黏度E.增大分散介质密度16.按分散系统分类石灰搽剂属于()A.溶液剂B.高分子溶液C.溶胶剂D.混悬剂E.乳剂(正确答案)17.下述关于干胶法制备初乳的叙述正确的是()A.胶与水先混合B.乳剂要用水先润湿C.分次加入所需的水D.初乳不能加水稀释E.用力沿同一方向研至初乳生成(正确答案)18.以阿拉伯胶作乳化剂乳化液状石蜡时,初乳中油:水:胶的比例是()A.4:2:1B.3:2:1(正确答案)C.2:2:1D.1:2:1E.1:1:119.属于水包油型固体微粒乳化剂的是()A.氢氧化钠B.氢氧化铝(正确答案)C.氢氧化锌D.硬脂酸镁E.阿拉伯胶20.下述对含漱剂叙述错误的是()A.多为药物水溶液B.溶液常着成红色,以示外用C.专用于咽喉、口腔清洗的液体药剂D.多配成酸性溶液(正确答案)E.可配成浓溶液供临床前稀释后使用21.可作为W/O型乳剂的乳化剂的是()A.一价肥皂B.聚山梨酯C.脂肪酸山梨坦(正确答案)D.阿拉伯胶E.三乙醇胺皂22.外耳道有炎症时所用的滴耳剂最好为()A.弱酸性B.强酸性C.弱碱性(正确答案)D.强碱性E.中性23.pH一般为5.5-7.5,并调节等渗的是()A.洗剂B.含漱剂C.滴鼻剂(正确答案)D.滴牙剂E.灌肠剂24.复方硫磺洗剂中加羧甲基纤维素钠胶浆的主要作用是()A.乳化剂B.润湿剂C.助悬剂(正确答案)D.絮凝剂E.增溶剂25.复方碘口服溶液的制法是()A.溶解法(正确答案)B.新生皂化法C.化学反应法D.分散法E.凝聚法26.复方硼砂溶液的制法是()A.溶解法B.新生皂化法C.化学反应法(正确答案)D.分散法E.凝聚法27.复方硫磺洗剂的制法是()A.溶解法B.新生皂化法C.化学反应法D.分散法(正确答案)E.凝聚法28.磺胺嘧啶混悬液的制法是()A.溶解法B.新生皂化法C.化学反应法D.分散法E.凝聚法(正确答案)29.石灰搽剂的制法是()A.溶解法B.新生皂化法(正确答案)C.化学反应法D.分散法E.凝聚法30.苯甲酸苄酯洗剂属于()A.溶液剂B.高分子溶液C.溶胶剂D.混悬剂E.乳剂(正确答案)31.炉甘石洗剂属于()A.溶液剂B.高分子溶液C.溶胶剂D.混悬剂(正确答案)E.乳剂32.石灰搽剂属于()A.溶液剂B.高分子溶液C.溶胶剂D.混悬剂E.乳剂(正确答案)33.胃蛋白酶合剂属于()A.溶液剂B.高分子溶液(正确答案)C.溶胶剂D.混悬剂E.乳剂34.浓口服补液盐合剂属于()A.溶液剂(正确答案)B.高分子溶液C.溶胶剂D.混悬剂E.乳剂35.下列关于溶液型液体制剂配制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A.先取处方量1/2-4/5的溶剂溶解固体药物(正确答案)B.先加难溶药物,后加易溶药物(正确答案)C.先加固体药物,后加液体药物(正确答案)D.助溶剂、抗氧剂等附加剂后加入E.溶液剂一般应过滤(正确答案)36.减小混悬微粒的沉降速度的方法有()A.减小微粒半径(正确答案)B.提高分散介质黏度(正确答案)C.增大微粒密度D.加入助悬剂(正确答案)E.提高分散介质密度(正确答案)37.增加混悬剂稳定性的方法有()A.加入混悬剂(正确答案)B.加入润湿剂(正确答案)C.加入絮凝剂(正确答案)D.减小混悬微粒半径(正确答案)E.加入触变胶38.对酸碱度有明确要求的剂型有()A.洗剂B.合漱剂(正确答案)C.搽剂D.滴耳剂(正确答案)E.滴鼻剂(正确答案)39.引起乳裂的原因有()A.温度过高、过低(正确答案)B.加入电解质(正确答案)C.加入相反类型的乳剂型(正确答案)D.加入油水两相均能溶解的溶剂(正确答案)E.离心力的作用(正确答案)40.乳剂的制备方法有()A.溶胶法(正确答案)B.新生皂法(正确答案)C.溶解法D.机械法(正确答案)E.油/水交替加入法(正确答案)41.乳剂的组成包括()A.内相(正确答案)B.外相(正确答案)C.药物D.乳化剂(正确答案)E.助溶剂42.在酸性溶液中防腐效果较好的是()A.苯甲酸(正确答案)B.醋酸氯己定C.羟苯乙酯(正确答案)D.山梨酸(正确答案)E.苯扎溴铵43.糖浆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A.化学反应法B.热溶法(正确答案)C.凝聚法D.冷溶法(正确答案)E.混合法(正确答案)。
乳剂名词解释一、乳剂定义乳剂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以液滴或薄膜形式分散在另一种不相溶的液体中,形成相对稳定的两相或多相体系。
其中,分散的液滴或薄膜称为分散相,而分散相所悬浮的液体称为分散介质。
在药理学中,乳剂通常指药物以微粒或液滴的形式分散在适宜的介质中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
二、乳剂分类根据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状态,乳剂可分为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两大类。
水包油型乳剂是指水作为分散介质,油作为分散相,分散在水中的乳剂;油包水型乳剂则相反,水作为分散相,分散在油中。
此外,还有多相乳剂,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乳剂混合在一起。
三、乳剂稳定性乳剂的稳定性是衡量乳剂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物理稳定性主要指乳剂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发生明显的相分离、絮凝、沉淀等现象;化学稳定性则指乳剂中的药物成分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提高乳剂稳定性的方法包括选择适宜的乳化剂、降低两相间的界面张力、控制乳剂的粒度和分布等。
四、乳剂应用乳剂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应用广泛。
在医药方面,乳剂可用于注射剂、口服制剂、眼部制剂等,能够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食品方面,乳剂可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质地,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
在化妆品方面,乳剂可用来调节皮肤水分和油分,改善皮肤干燥和油腻等问题。
五、乳剂制备乳剂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包括机械法、化学法、超声波法等。
制备乳剂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和制备工艺,以获得稳定的乳剂。
在制备过程中,还需要控制药物的加入方式、搅拌速度、温度等因素,以确保药物的均匀分散和乳剂的质量。
六、乳剂特点乳剂具有许多特点,如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改善药物的口感和质地等。
同时,乳剂还具有易于给药和吸收、稳定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
但是,乳剂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易发生分层、絮凝或破乳现象,以及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等。
七、乳剂常用药物乳剂可用于许多药物的制剂中,常用的药物有抗生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炎药等。
2014年植物保护学第四章练习题农药应用技术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选出)1.适合于喷粉、喷雾使用的农药剂型是()A.粉剂B.可湿性粉剂C.乳剂D.颗粒剂2.松脂合剂属于()A.无机杀虫剂B.有机杀虫剂C.微生物杀虫剂D.植物性杀虫剂3.井冈霉素属于()A.无机杀菌剂B.有机杀菌剂C.微生物杀菌剂D.植物性杀菌剂4.下列属于保护剂的是()A.波尔多液B.甲基托布津C.乙磷铝D.多菌灵5.关于农药助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杀虫杀菌作用B.本身没有生物活性C.能改善剂型的理化性质D.可提高药效6.洗衣粉属于()A.填料B.湿展剂C.乳化剂D.溶剂7.利用农药挥发出来的气味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A.毒饵B.喷粉法C.熏蒸法D.喷雾法8.同剂量、同种农药,药效最高的是()A.乳油B.胶悬剂C.粉剂D.可湿性粉剂9.低容量喷雾,每667m2药液量为()A.0.33-1 L B.1-1L C. 10-40L D.<0.33L 10.50%久效磷乳油稀释1000倍后,其有效浓度为()A.5%B.2.5% C.0.5%D.0.05%11.最易从土壤吸收农药的作物是()A.白菜B.番茄C.菠菜D.胡萝卜12.下列农药对棉蚜防治无效的是()A.抗蚜威B.氧化乐果C.溴氰菊酯D.氯氰菊酯13.下列措施能延缓病虫产生抗性的是()A.对症用药B.适时用药C.适量用药D.交替用药14.将两种或两种农药混合使用的方法是()A.交替用药 B.适时用药C.农药混用D.交替用药15. 下列剂型不必加水就可施用的是()A 粉剂B.可湿性粉剂C.乳油D.胶悬剂A . 今后农药的内涵必然是“对有害生物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及环境安全”。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今后农药的内涵必然是“对有害生物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及环境安全”。
B.傍晚施药可减少农药的蒸发,增加农药的分散性,是施药的最佳时间。
C.对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应将其种群消灭. D.病虫害防治的前提是物理防治法。
第四章液体制剂一、问答题1、试述液体制剂的特点与其应用的适应性。
2、简述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和应用范围,并请分别举例说明。
3、试述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的定义、测定原理及其在表面活性剂应用中的意义。
4、哪些表面活性剂具有昙点?为什么?5、药剂学上常用的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分别举例说明。
6、名词解释:表面活性剂、HLB值、昙点、临界胶团浓度。
7、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有何特点?分哪几类?肥皂、月桂醇硫酸钠、阿洛索0T、新洁尔灭、卵磷脂、Tween80 、PluronicF-68 分别属于哪一类?应用有何特点?8、不同用途对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要求如何?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如何计算?9、不同类别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如何?与其应用有何关系?10、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有哪些应用?举例说明。
11、表面活性剂生物学性质是什么?、单选题1、难溶于水的药物配成水溶液时,增大其溶解度的方法是(A)A、加热B、粉碎成细粉促进其溶解C、搅拌D、药物与溶媒所带电荷相同E、药物与溶媒的性质相似2、最适于作疏水性药物润湿剂HLB值是(E)A、HLB值在5〜20之间B、HLB值在7〜9之间C、HLB值在8〜16之间D、HLB值在7〜13之间E、HLB值在3〜8之间3、不属于液体药剂者为(D)A、合剂B、搽剂C、灌肠剂D、醑剂E、注射剂4、对液体制剂质量要求错误者为(B)A、溶液型药剂应澄明B、分散媒最好使用有机分散媒C、有效成分浓度应准确稳定D、乳浊液型药剂应保证其分散相小而均匀E、制剂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5、下列表面活性剂有起昙现象的主要是那一类(E)A、肥皂B、硫酸化物C、磺酸化物D、季铵化物E、吐温6、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性质的叙述中正确者是(C)A、有亲水基团、无疏水基团B、有疏水基团、无亲水基团C、疏水基团、亲水基团均有D、有中等级性基团E、无极性基团7、不同HLB值的表面活性剂用途不同,下列错误者为(A)A、增溶剂最适范围为15〜18以上B、去污剂最适宜范围为13〜16C、润湿剂与铺展剂最适范围为7〜9D、大部分消泡剂最适范围为5〜8E、O/W乳化剂最适范围为8〜168、药物以下列哪种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可形成均相的液体制剂?( B )A、胶粒C、小液滴9、属于阴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是()A、吐温-80C、乳化剂0P10、将吐温-80 (HLB=15 )和司盘-80 值最接近的是()A、9.6C、12.611、表面活性剂结构特点是()A、含烃基的活性基团C、分子由亲水基和亲油基组成E、含不解离醇羟基12、具有临界胶团浓度是()A、溶液的特性C、表面活性剂的一个特性E、亲水胶体的特性13、以下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强的是()A、吐温80B、肥皂C、司盘14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含乙醇20%以上具有防腐作用BB、分子D、微粒B、月桂醇硫酸钠D、普罗尼克F-68(HLB=4.3 )以二比一的比例混合,混合后的B、17.2D、11.4B、是高分子物质D、结构中含有氨基和羟基HLBB、胶体溶液的特性D、高分子溶液的特性20 D、平平加O E、氯苄烷铵山梨酸适用于含吐温类液体的防腐C pH高时苯甲酸钠防腐作用较好D 阿拉伯胶可作为矫味剂使用15 •有关表面活性剂生物学性质的错误表述是()A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有影响B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可发生相互作用C表面活性剂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大D表明活性剂长期应用或高浓度使用可能岀现皮肤或粘膜损伤16 •调配溶液时,进行搅拌的目的是增加药物的()1、W/0型乳化剂的HLB值()2、湿润剂的HLB值()3、增溶剂的HLB值()4、O/W型乳化剂HLB值()5、去污剂的HLB值()四、多项选择题1、属于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有()A、司盘-80B、月桂醇硫酸钠C、乳化剂OPD、普流罗尼克F-682、可用于注射乳剂生产的表面活性剂有()A、新洁尔灭B、司盘-80C、豆磷脂D、普流罗尼克F-683、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上可作为()A、湿润剂B、乳化剂C、防腐剂D、洗涤剂E、助溶剂4、有关表面活性剂叙述正确的是()A、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配合使用B、制剂中应用适量表面活性剂可利于药物吸收C、表面活性剂可作消泡剂也可作起泡剂D、起浊现象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一种特性5、卜面的术语或缩写中,与表面活性剂无关的是(CE)A、HLB B、Krafft Poi ntC、顶裂D、起昙A润湿性B抗氧化性C溶解度D溶解速度17.将吐温-80 ( HLB=15 )和司盘-80 (HLB=4.3 )以二比一的比例混合,混合后的HLB值最接近的是()A、9.6 C、12.6B、17.2 D、11.4三、配伍选择题[1-5]A、15-18B、13-15C、8-16D、7-11E、3-8E、HPMC6、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具有(ACD )A、增溶作用B、助溶作用C、润湿作用D、乳化作用E、润滑作用口服液体制剂问答题1什么是液体制剂?有何特点?可分为哪几类?2、常用的液体分散溶媒有哪些?各有何应用特点?3、什么是溶解度,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各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