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动摩擦片检测教案.doc

制动摩擦片检测教案.doc

汽车制动盘和制动摩擦片检测

【课题】汽车制动盘和制动摩擦片检测《汽车维护教程》第一级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时】2课时

【教材内容分析】

《汽车维护操作》主要介绍汽车维护操作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包括丰田概况、丰田技术员、基本的维修操作、工作安全、5S、定期维护的目的、定期维护的的基本知识、定期维护等。本工位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汽车前轮制动器摩擦片和制动盘的检测方法以及能正确判断制动盘和制动摩擦片的磨损情况。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所面临的教学对象为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学生,其实中职的学生不比普高的学生差,只是我们老师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没有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已。面对这样的情况,首先我们应该要激发其学习兴趣。对于那些报汽车专业学生相信应该对汽车还是有一定兴趣,但这需要我们教育好、引导好。此外,由于中职学生学习难度不能太大,要让学生容易接受。因此我们需将各个操作项目进行分步骤细化讲解,来降低学习的学习难度。

制动盘和制动摩擦片的结构、原理在之前的项目循环中已经讲解过,本堂课为实训课,在学生知道结构原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我们学生的技能学习更加符合企业的现实需要。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指导各检查项目的原因和依据。

2、知道制动盘和制动摩擦片检查的作业流程。

能力目标:

1、能借助举升设备和常用工具,在15分钟内独立拆卸和安装制动摩擦片,且作业流程规范,安装后能正常使用。

2、能借助测量工具,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掌制动摩擦片、制动盘的检查。

3、让学生能独立的按照整个项目内容的作业流程进行操作。

情感目标:

1、操作步骤规范,动作标准。

2、工具、场地整理清洁,有安全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汽车制动摩擦片的的拆卸方法。(通过操作强化记忆。)

难点:千分尺使用

(通过将该操作进行一步一步的分解,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进行细化讲解来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

分组教学与演示教学法

【教学平台和资源】

多媒体、自制ppt幻灯片、工作任务书若干、评分表若干、千分尺4套、各类拆装工具4套、整车两辆等

【教学策略与思路】

我校开展汽修任务驱动和项目教学的工作已有四年的时间,本人参加汽修项目教学的工作也有四年,我校汽修项目教学的框架基本形成,包括从学生的整队、7s的管理、教学模

式不改进、工作任务的再修改。但是在教学过程还是会发现不少问题,所以项目教学还是需要进一步深化。

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经常会发现教学过程中会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尤其是任务驱动和项目教学。一般情况下,教师先会把项目内容和步骤示范一遍,并且告诉学生操作的注意事项,然后学生逐一练习和操作,一个学生在练习的时候,其他学生只能在旁边观摩,或者有的学生就回到自己的座位,自制能力差的学生就开始聊天,这样既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又增加了课堂教学管理的难度,所以我的设计出发点要让没有操作的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根据学情分析,我将第一层次的学生分到操作组(2人),第二层次的学生分到评价组(2-4人),在学生练习的时候,以操作组为中心,操作组在拆装检测的同时,评价组利用评分标准对操作组进行评价。当操作组完成任务后,教师利用评价组的评分对操作组进行评价和总结。当操作组的所有学生都完成操作任务后,二组的学生进行轮换,评价组的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操作组的学生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这样就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该项目当中。

本项目应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当中有效的运用“多媒体”等手段,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独立完成制动盘及摩擦片的检测,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有所启发,该项目中培养学生勇于动手和探索的能力,而教师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在作业环节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和管理,体现学生做中学、教师做中教的教学模式。

【课前准备】

1、将车辆举升到适当高度并轮胎已经拆除。

2、工具准备。分发教师准备的评分标准、实训报告书

3、将学生分两大组(12-16人),再把一大组学生分成二个小组:分别是操作组(2人)、评价组(2人)。如下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案例:车主罗先生反应他的丰田卡罗拉轿车这几天车辆制动时,底盘发出“吱吱'尖锐的摩擦声,来4s店进行检查,经过技术人员的试车并检查,发现该车的制动摩擦片已经磨完了,发出声音的原因是摩擦片的底座和制动盘在一起摩擦的声音,由于制动摩擦片的底座是铸铁材料制作,和制动盘的相互摩擦之下,在制动盘的表面留下很深的沟槽。导致制动盘报废,本来换一副摩擦片只需要四百元可以解决问题,现在制动盘和摩擦片都要更换辆操作组操作组被

辆操作组操作组

评价组评价组评价组评价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