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地质勘察中滑坡的识别及其防治

工程地质勘察中滑坡的识别及其防治

工程地质勘察中滑坡的识别及其防治

工程地质勘察中滑坡的识别及其防治

进行识别并且运用合理的措施和手段,进行防治,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工程地质勘察之中的滑坡的具体识别以及实际的防治方案,力求为相关工作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为技术水平的提升做出努力。

关键词:滑坡防治;滑坡识别;工程地质;研究

引言

针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当中进行全面的滑坡的识别,并且根据实际的工程建设施工的情况,结合周边的环境以及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方案,进行合理的防治,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方面来讲,可以更好的避免滑坡的出现给工程建设施工所带来的人员生命等的损害和威胁,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全面的保障工程建设施工的稳步进行,对于经济以及财产等方面,也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针对滑坡的识别以及防治工作,还需要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深入的针对滑坡的形成条件以及主要的类型等,进行细致的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具体的防治措施技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等,进行探析,力求为相关工作的稳步进行以及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滑坡的定义

针对滑坡的定义进行细致的研究和探析,是逐步的开展一系列工作的首要步骤以及重点的环节。针对滑坡的定义,有广义以及狭义等两个方面的内容。我国主要是使用的狭义的定义,指的是沿着特定的组合面

某地质灾害滑坡治理设计方案

xx地质灾害(滑坡)治理工程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场区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黄洞村玉泉七号路商铺南侧。坡前商铺以外为约15m宽的道路,道路北侧为新建工业区(厂房三层、员工住宅六层)。场区东面、西面和南面均可见大面积开挖削坡,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场区(滑坡)地处丘陵北坡(原坡顶高程114.51m,坡脚37.62m),原自然坡度<30°。坡下人工开挖(约5~15m)并削坡放坡,现状坡度18~25°。人工开挖等人类活动强烈破坏了岩土体的稳定,加剧滑坡体的下滑,出现滑体土体严重开裂、错动、下陷、剪出等现象,并且险情正在进一步的发展中,随时可能引起更剧烈的滑动,对附近建筑物、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潜在严重威胁。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一)岩土工程地质分类 根据广东省地质工程公司提交的本场地勘查报告,本场区地层情况: 1、松散土类 主要为第四系坡积层(Q dl)和残积层(Q el)。自上而下为: (1)坡积层(Q el) 主要为粉质粘土,区内大部分地段都有分布。土黄、红黄等色,湿,可塑为主,遇水易软化。据收集的钻探资料,该层层厚约3.00~5.00m,滑体中、前部稍薄。 (2)残积层(Q el) 为碎屑岩风化土,据现场调查主要为长石砂岩、泥质粉砂岩风化而成的粉质粘土,局部含较多风化碎石。 灰黄、棕红等色,稍湿,硬塑为主,遇水易软化。该层层厚约25.00~33.00m。 2、硬质岩类 场区及滑坡所在山体地层露头(后人工揭露)均为碎屑岩,岩性为薄层砂岩、粉砂质泥岩等,单层厚5~30cm,产状50°∠45°。根据其风化程度及揭露情况,自上而下分为: (1)全风化岩 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灰黄色、红褐色,岩石风化为土状,结构已基本破坏,原岩结构尚可辨认。层面标高约25.00~73.62m,厚度约1.90~15.00m。 (2)强风化岩 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灰黄、灰白、红褐等色,岩石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原岩结构可辨认,呈半岩半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层面标高约13.00~71.82m,厚度约0.70~18.30m。 (3)中风化岩

长沙市雨花区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勘)

长沙市雨花区蔡家冲路K1+540~K1+660段滑坡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 湖南化工地质工程勘察院 二○○五年四月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 勘察证书等级:综合甲级勘察证书编号:180018-kj 院长: 总工程师: 审定: 审核: 项目负责: 技术负责: 湖南化工地质工程勘察院 二○○五年四月

一、前言 受长沙市雨花区蔡家冲路建设工程指挥部的委托,我院承担了长沙市雨花区蔡家冲路K1+540~K1+660段滑坡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蔡家冲路为长沙市城市主干道,为长沙市重点项目.其西接湖南省人民政府及天心区人民政府,东接长沙南北大动脉万家丽路,路幅宽86米,滑坡前已基本建成。 蔡家冲路K1+520~K1+720段现路面标高在55.00-56.25m,其右侧为湖南省森林植物公园天际岭国家森林植物公园,右侧全为挖方区,边坡坡度为1:1.5,切深14.00~26.00m。2005年3月上旬雨后,K1+580~K1+660段出现山体滑坡,大量土体及树木随雨水冲刷至道路上,严重影响交通。且滑坡体上方为植物公园内机动车道且有二个电力铁塔,勘察时,一个电力铁塔已受滑坡影响正准备搬迁。而时正值雨季,山体滑坡仍在继续发育,已严重威胁植物公园内机动车道及电力铁塔的安全,情况十分紧急,破坏后果将很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 本次勘察技术要求详见《蔡家冲路边坡塌方处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我院于2005年3月20日组织设备进场勘察,于2005年3月31日结束全部外业工作。本次勘察我院采用了现场调查、位移测量监测、综合工程地质测绘,钻探、标准贯入试验、常规的岩、土、水试样的室内试验,特别对滑动带取原状土样进行重复剪切试验,以求得滑动带土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钻探时,对第四系地层采用冲击钻探,套管护壁,对基岩采用回转钻进。采用薄壁敞口取土器重锤少击法进行原状土样采取,土样质量达到Ⅰ级。 本次共完成工作量如下表(表一)。 勘探工作量一览表表一 本次勘察原由设计单位布置钻孔11个,后由于勘察时滑坡范围扩大,长已为K1+540~K1+660段,纵深已接近植物公园内机动车道。根据滑坡处理需要经建设方同意增加钻孔11个,本次勘察实际施工钻孔22个,勘察范围也调整为K1+540~K1+660。 钻孔定位由我院测量技术人员采用全站仪测定。坐标采用长沙市直角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各钻孔坐标及孔口高程详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和《勘探点一览表》。 本次勘察依据为: 1、设计单位提出的《蔡家冲路边坡塌方处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6、《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7、《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滑坡勘查技术要求

滑坡勘查技术要求 一、工程地质测绘技术要求 ㈠工程地质测绘内容 工程地质测绘应严格按照《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的要求执行。具体测绘内容如下: ⒈测绘比例尺为1:500。 ⒉地质界线与地质观测点的测绘精度,在图上不应低于3mm; ⒊地质点的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⑴地质构造、地层接触线、岩性分层线、标准层位和每个地质体单元应有地质观测点; ⑵天然露头和已有的人工露头处应有地质观测点。 ⒋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⑴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包括下列内容 ①通过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确定工作区地貌单元的成因、形态、类型。具体包括:斜坡形态、类型、结构、坡度以及悬崖、河谷、河漫滩、阶地、沟谷口冲积扇等;微地貌组合特征、相对时代及其演化历史。 ②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地层层序、地质时代、成因类型,特别是易滑地层的分布与岩性特征和接触关系,以及可能可能形成滑动带的标志性岩层。现场应调查岩土的年代、成因、性质、厚度和分布;对岩层应鉴定其风化程度,对土层应区分新近沉积土、各种特殊土(在本区应注意红粘土);并通过现场调查,查明岩体结构类型、各种结构面(尤其是软弱结构面)的产状和性质,岩、土接触面和软弱夹层的特性等。 ③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区域断裂活动性、活动强度和特征,以及地震活动、地震加速度或基本烈度。通过现场调查,查明新构造活动的形迹,并分析区域新构造运动、现今构造活动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④核实调查主要活动断裂规模、性质、方向、活动强度、特征及其地貌地质证据,

分析活动断裂与滑坡的关系。 ⑤调查各种构造结构、原生结构面和风化卸荷结构面的产状、形态、规模、性质、密度及其相互切割关系,分析各种结构面与边坡几何关系及其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⑥调查了解工程岩组,包括岩体产状、结构和工程地质性质,并应划分工程岩组类型及其与滑坡的关系,确定软弱夹层和易滑岩组。 ⑦了解社会经济活动,包括城市、村镇、乡村、工矿区、自然保护区的经济发展规模、趋势及其与滑坡的关系。 ⑧充分收集水文、气象资料,包括多年平均降雨量、最大降雨量、暴雨及降雨季节、勘查区沟谷最大流量、气温等信息。通过现场调查,调查勘查区内植被发育情况、最高洪水位及其发生时间、淹没范围等。 ⑨通过现场调查,查明地下水的类型、补给来源、排泄条件,井泉位置,含水层的岩性特征、埋藏深度、水位变化、污染情况及其与地表水体的关系; ⑵滑坡工程地质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测绘范围应包括滑坡后缘壁至前沿剪出口及两侧缘壁之间的整个滑坡,并外延至滑坡可能影响的一定范围。当采用排水工程进行滑坡防治时应对滑坡外围拟设置的地面排水沟所在地区进行工程地质测绘。 ②当滑坡危及剪出口下部建筑物或可能对对下部河流堵江,应测绘包括危害区的纵向控制性剖面。 ③地形地貌测绘包括: 宏观地形地貌:包括地面坡度与相对高差、沟谷与平台、鼓丘与洼地、阶地与堆积体、河道变迁及冲淤等; 微观地形地貌:包括滑坡后壁的位置、产状、高度及其壁面上擦痕方向;滑坡两侧界线的位置与性状;前沿出露位置、形态、临空面特征及剪出情况;后缘洼地、反坡、台坎、前沿鼓胀、侧缘翻边埂等。 ④岩(土)体工程地质结构特征测绘包括:周边地层、滑床岩(土)体结构、滑坡岩体结构与产状或堆积体成因及岩性、软硬岩组合与分布、层间错动、风化与卸荷带、滑带(面)层位及岩性。 ⑤滑坡裂缝测绘包括:裂缝的分布、长度、宽度、形状、力学属性及组合形态,

滑坡边坡治理工程设计

1 滑坡、边坡治理工程设计 1 滑坡、边坡治理工程设计 经震后初步排查,“5·12”汶川大地震在四川全省诱发山体滑坡9 326处,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北川县城王家岩滑坡,掩埋机关、学校、民居,死亡1 600人。 汶川地震诱发的滑坡包括新生滑坡和复活的古滑坡;这些滑坡中含有已突滑的滑坡和已变形但尚未突滑的不稳定斜坡。此外,震后若干年内,大量新的滑坡还会不断孕育。 鉴于地震诱发滑坡的数量巨大、类型复杂、性质特殊,因此在灾后重建中,滑坡灾害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治理工程设计有若干新问题值得探讨。 除地震诱发外,降雨尤其是暴雨、河水涨落与侧蚀所致自然滑坡仍多见;下部切坡与减载、上部堆载、水库浸泡运行、沟渠渗水漏水、爆破震动、洞室开挖等人为活动诱发的工程滑坡也较普遍[1];边坡失稳则多为开挖高陡临空面及填土不当所致。 自然滑坡的发育除受地形地质条件控制外,水热条件的坡向分异也是一个宏观因素。以云南省为例,易发育滑坡的朝向按顺序为南坡>西南坡>东北坡>西北坡和东南坡(图1.1)[2]。

图1.1 云南滑坡之坡向分布玫瑰图[2] 1.1 滑坡的基本问题 1.1.1 滑坡与边坡问题的区分 滑坡受滑动面控制,后缘弧形拉张裂缝连续并下错,有两侧羽状雁行剪切裂缝、中部横向鼓胀裂缝、前缘剪出口及坍塌、隆起等变形迹象相配套;其治理的主体工程为抗滑,承受下滑力。 边坡失稳总体上受破裂面控制,后缘横向裂缝张开但少下错,位置靠坡肩内不远,在坡脚形成塑性压缩区;其治理的主体工程为支护,抵抗土压力。潜在破裂面后缘距坡脚的水平距离可按经典破裂角公式(α=β/2+? /2)进行估算。 四川某机场为加固高逾百米的填土边坡,在坡脚抗滑桩以上的边坡内耗巨资铺设土工格栅数十层,格栅长20 m,铺于坡面以内20 m至40 m的范围;填土完工后边坡仍发生大规模坍滑,滑体从桩顶越出,还推倒桩前20 m外的挡土墙。滑体后缘仅距坡

白沙河1#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 工程概况 白沙河1#滑坡区前缘为省道208线,影响路段桩号K72+580~K74+795。S208线乌(斯河)金(阳)公路起于雅安市汉源县乌斯河镇,经甘洛、越西、中所、普雄、昭觉、金阳,止于凉山州金阳县芦稿镇,全长354.56 公里。拟整治滑坡段为S208线乌斯河-金阳(芦稿镇)中的一段,位于越西与过交界地带的白沙河右岸。滑坡主滑方向30°,纵向长约140m,滑体中部横向宽约215m,滑坡面积约25700m2,滑体厚约4m,滑坡方量约10.3×104m3,其规模较大,属中型浅层滑坡。 据现场调查,白沙河1#滑坡K72+660~K72+750段内侧挡墙已推移变形,出现局部垮塌现象。 为分析评价滑坡坡稳定性及其对拟设线路的危害性,本次主要工作内容为工程测量及地质测绘,并辅以控制性钻探、采样测试等。工作中,主要依据以下规程、规范展开:《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18—200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完成实物工作量详见表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表1 通过本次勘察,基本达成了以下预期目的与任务:调查滑坡区地质环境,详细查明滑坡范围、成因、滑动史、活动迹象;了解滑坡结构组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评价滑坡稳定性,预测滑坡发展趋势及其可能规模;提供了滑坡防治设计所需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2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工作区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向青藏高原地势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由于受横断山脉的褶皱、隆起与断裂,加上河流的急剧切割作用,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显现出典型的中山地貌特征。 白沙河1#滑坡位于S208线甘洛县城与越西交界地带的白沙河右岸,影响路段桩号K72+580~K74+795地形地貌属于剥蚀构造中山地貌,主要为砂泥岩分布区。地表被滑坡堆积层(Q4del)覆盖,其前缘剪出口标高约1375m,滑坡后缘标高为1400~1405m,相对高差25~30m。滑坡后缘边界呈“圈椅”状,滑坡体地表坡度25°~30°,坡体基本解体,处于变形失稳状态。测区内,坡体地形变化较大,多斜台、陡坎等微地貌,植被稀疏,多生长杂草及低矮灌木水,无居民居住。 2.2地层岩性 场区出露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松散堆积层及侏罗系中统新村组(J2x)地层。 2.2.1 第四系(Q) 区内,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分布广泛,其成因类型主要为滑坡堆积层(Q del4)、坡残积层(Q dl+el 4 )等。 1)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层(Q4del):为粉质粘土夹碎石,厚度一般5~20m。 2)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主要由碎石土、角砾土及粉土、粘土组成,为附近基岩全(强)风化产物,现多为农田,松散,稍湿~潮湿,厚度2~10m。 2.2.2侏罗系中统新村组(J2x) 岩性主要由灰紫、紫红色泥岩、砂岩夹灰绿色泥灰岩、灰黑色页岩组成。厚度260~383m。 泥岩:褐红色,成分以泥质物为主,含少量粉细砂,粉砂泥质结构,薄~中层状构造,泥质胶结为主。岩性软弱,呈泥状,采取岩芯失水易开裂,采取岩芯极破碎,多呈1~5cm的碎块状,少许呈10cm~15cm的柱状,RQD=15~46%。 砂岩:成分以石英、长石、泥质物为主,泥钙质胶结,薄~中厚层状构造。岩性较软,锤击易断,采取岩芯失水开裂。采取岩芯较完整,多呈10~40cm的柱状,少量呈1~7cm的碎块状;RQD=31~81%。 2.3地质构造与地震 2.3.1 区域断裂构造 工程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处于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坳—凉山陷褶束内,其西侧紧邻康滇地

毕业设计滑坡开题报告修改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目巫山平乡滑坡治理工程设计 院河海学院业地质工程生胡正兴 号0312 指导教师唐红梅

、选题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源自实际工程项目的模拟设计 ,使学生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滑坡及防治的现状.理解和掌握常用的滑坡治理的基本概念、 原理、思路、方 法 和工程措施等,熟练运用数学、力学和计算机知识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工程造价预算和数据、图 纸处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熟悉实际工程项目实 施的基本要求、过程等,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为进入土木工程领域从事相关的教学、 和生产服务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国内外研究现状 滑坡是一种地质灾害,其产生条件、作用因素、运动机理具有多样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致使预 测困难,治理费用也较昂贵,且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地质工程问题之一。近 “国际减灾十年活动” 开展以来,国际上研究和防治滑坡灾害空前活跃, 各项研究进一步扩展和深入, 与科技进步,对滑坡体的加固措施向复合型、轻型化、小型化和机械化施工方向发展,土锚钉、加筋 土、格构锚固等防治措施也相继应用于滑坡治理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国科技人员在深入研究各类滑坡的作用因素和形成条件的同时 规律的研究,为预防滑坡奠定了基础。 规律,以及滑坡分布的地震,气象水文, 人为活动规律。经济发达国家已完成全国以及重点灾害区的 滑坡分布图和灾害预测图,以指导国土的开发和利用,对国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防灾减灾知识教育, 提高防灾意识,减少人为灾害的发生。 内部力学特征,增大抗滑强度而使变形终止;三是直接阻止滑坡的起动发生。 滑坡治理措施主要有:抗滑挡土强,抗滑桩,锚固工程。辅助措施有:排水工程,削坡减载、反 压固脚,前缘护脚等。还可以采取绕避,岩土强度加固法,抗滑明洞,柔性防护工程等治理方法。 三、主要研究内容 详见设计说明。每位同学应根据滑坡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对该滑坡进行治理施工图设计。 稳定性计算,方案比选论证,确定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的方案进行具体的计算和设计、 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造价预算等,同时培养学生处理类似工程的能力。 课题任务要求:本毕业设计为导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 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综 科研开发 20年来,特别是 防治工程措施也在完善已有措施的基础上向轻型化、 小型化方向发展,随着机械、材料等领域的发展 ,70年代以后重视了滑坡分布 铁路部门在全国铁路沿线的滑坡调查的基础上, 总结了滑坡分布的构造控制滑坡规律, 地层岩性 总体说来,滑坡的工程防治主要有三个途径 是终止或减轻各种诱发因素的作用;二是改变坡体 滑坡 防护工程

XX大桥工程地质勘察说明编写大纲2012

XX-XX桥工程地质勘察说明 一、概况 1、地理位置:说明工点的行政划分,与附近村、镇位置关系等。 2、工程规模:中心里程桩、长度、结构形式等。 3、勘察工作概况:说明进出场时间、工作量布置及完成情况, 利用以前资料情况。应有勘察工作布设及完成工作量表。 4、勘察手段与方法:主要说明采用的勘察手段、方法、测试、 试验等。 二、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2.地层岩性(按时代、岩土工程层) 3.地质构造(桥址区所处的区域地质构造部位、构造形态特点。 对有断层断裂的,应着重论述通过桥址区时的几何形态、宽度、性质、破碎带岩性特征、含水性、活动性等等,以及对桥梁工 程的不良影响和作用。 4.新构造运动和地震 5.水文地质条件:主要说明地表水系和地下水的发育特征。 6.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主要说明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发育 程度、类型、性质、特点、分布情况。(如有多点应分开论述) ⑴.不良地质 ⑴.岩溶(如无可忽略) ⑵.滑坡(如无可忽略)

⑶.强震区(如无可忽略) ………… ⑵.特殊性岩土 三、工程地质评价 1.岩土工程层物理力学性质与设计参数(主要是建议值) 应有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应有设计参数选取成果表及过程中的表。 2.环境水、土的腐蚀性评价 有试验的工点进行评价,无试验的工点引用相邻点的评价结论。 3.不良地质现象对桥梁的影响评价(如无可忽略) ⑴.滑坡 重点是与该桥有关的滑坡定性、定量评价(一般计算天然工况,暴雨工况的稳定系数,给定安全系数的推力), 对桥梁的影响程度,防治措施和建议。 应有滑坡稳定性评价与推力计算成果表(如有单独的 滑坡勘察报告,该表只反映结论性内容) ⑵.崩塌、岩堆 (同滑坡) ⑶.地震液化 重点是地震液化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对桥梁影响程度,防治措施和建议。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发布时间:2009-3-12 15:05:19 浏览次数:654 前言 本规范的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本规范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提出。本规范由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归口管理。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殷跃平、张作辰、彭轩明、张茂省、郑万模、赵松江、郭建强、张开军、李晓春、黎力、刘安云、张斌、马飞、孙党生、陈红旗、杨旭东、魏兴丽。本规范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负责解释。 引言 为提高滑坡勘查技术水平,统一技术标准,确保防治工程地质依据充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在充分研究国内外有关滑坡勘查技术标准和较为成熟的方法技术基础上,并结合市政与工程建设,自然地质景观保护等编写而成。本规范将滑坡勘查作为动态过程,并将监测作为组成内容,强调采用信息反馈法进行全过程勘查,全文共分十三章,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基本规定、滑坡与崩塌分类及危害分级、滑坡调查、可行性论证阶段勘查、设计阶段勘查、施工阶段勘查、主要勘查方法、物理力学试验与稳定状态分析、竣工地质报告等内容。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滑坡与崩塌分类及危害分级、可行性论证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勘查以及应急治理的勘查要求,并规定了主要勘查方法、物理力学试验与稳定状态分析、竣工地质报告等内容。本规范适用于自然滑坡防治工程的勘查,也可用于水利水电、铁道、交通、城建、矿山等行业的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本规范中除特别注明外,可适用于崩塌防治工程勘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J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1999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50287—1999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9—1992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 滑坡landslide 地质体沿地质弱面向下滑动的重力破坏。滑坡通常具有双重含义,可指一种重力地质作用的过程,也可指一种重力地质作用的结果。注:本规范中泛指已经发生的滑坡和可能以滑坡形式破坏的不稳定斜坡或变形体。

地震工程地质问题及危害

Gvilin C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地震工程地质问题及危害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题名称:地震工程地质问题及危害专业:水文与水资源 工程 班级:水文09-1班 学号:3090205117 学生:郑盛业 指导教师:赵华荣 日期:2011-10-28

地震工程地质问题及危害 【摘要】在地壳表面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和现象,称为地震。地震极其频繁的,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有破坏力的,地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的生活,因此工程地质学也着重了对地震的研究,通过对地震的成因、分布、震级和烈度、危害等的学习研究之后,人们在防震、抗震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能够消除地震的危害,人们也在不断的研究之中。 【关键词】地震工程地质危害

目录 第一章地震工程地质问题概述 第一节什么是地震 (05) 第二节地震工程地质概述 (05) 第二章地震的分类和其发生原因 第一节地震的分类 (06) 第二节地震的发生原因 (06) 第三章地震的分布 第一节地震的时间分布 (07) 第二节地震的地理分布 (08) 第四章地震的震级和烈度 第一节地震的震级 (09) 第二节地震的烈度 (10) 第五章地震的危害 第一节地震灾害 (12) 第二节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危害 (12) 第三节地震引发对环境危害 (13) 第六章防震、抗震 第一节学习防震、抗震 (15)

第二节建筑物的防震、抗震(16) 第七章我国地震问题情况 第一节我国的震区 (17) 第二节我国地震的基本特征 (18) 主要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地震工程地质问题概述 第一节什么是地震 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地核主要是由铁元素组成;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 ,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超级地震指的是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 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有破坏力的。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 earthquake) 就是地球表层的快全球板块运动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发生五百五十万次。 第二节地震工程地质概述 地震工程地质研究重大工程附近的地震活动规律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选择较稳定的地段,以及在地震区的建筑如何采取抗震措施等工程地质工作。是评价

滑坡整治设计说明

XXXXXXX滑坡路段整治工程设计说明 一工程简况及方案确定 本项目位于XXXXXXXX,距XXXXXXXX城约5公里。从现场勘察情况来看,2014年7至8月期间,由于连续强降雨影响,致使XXX至XXX段路基、路面及道路外侧坡体均发生变形,出现裂缝,有滑坡迹象。XXXXXXXX交通运输局发现险情后,立刻安装了警示牌并派员二十四小时值班,疏导过往行人和车辆。 滑坡导致路面拉裂、沉陷 根据业主提供的《XXXXXXXXX山滑坡勘察报告》(由四川省XXXX岩土工程公司编制)分析,XX山滑坡位于XXXXXXXXXX,XXX公路从滑坡体中后缘通过。本次滑坡平面上呈“撮箕”状,滑坡发育在第四系残坡积层(Q4el+dl)中,为堆积层土质滑坡。滑坡体纵向长约58m,宽约44m,滑体平均厚度约7.0m,滑体体积约1.8×104m3。按滑体厚度分类为浅层滑坡;按滑体体积分类为小型土质滑坡。 为确保XXX线运营的安全,根据XXXXXXXX交通运输局的委托,我公司于2014年8月23日汇同XXXXXXXX交通运输局及地勘单位相关人员一起对该工点进行了现场调查。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和研究分析,形成了初步处理意见,确定采用以设置抗滑桩为主的挡防工程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相应的施工图设计。 二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4、《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三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1、气象 勘查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主要受季风环流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6.7℃,年降雨量1416.7mm,具有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布不均之特点。6~9月为雨季,降雨量达1011.2mm,占年降雨量的70.2%,年降雨日数181天,单日最大降雨量246.5mm,月平均风速1.0~1.6m/s,春、夏风速略大,秋、冬稍小,全年平均风速1.3m/s。相对湿度80%。 2、地形地貌 滑坡区位于XXXXXXXXXX山一带,区域地貌上属于以构造作用为主,具有侵蚀剥蚀作用形成的丘陵,滑坡区北东侧最高点山顶海拔标高547m,最低点滑坡前缘季节性溪沟海拔标高491m,相对高差约56m。微地貌上滑坡区属于斜坡沟谷地貌。建(构 )

滑坡工程地质勘察

滑坡工程地质勘察 (培训教材)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二○○四年四月

目录 1 概述 (1) 2 滑坡可行性研究勘察 (8) 3 滑坡初步设计勘察 (9) 4 滑坡施工图设计勘察 (11) 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 (13) 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 (17) 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 (23) 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 (29) 泥石流工程地质勘察 (27)

滑坡工程地质勘察 1 概述 1.1 一般规定 1.1.1 工程地质勘察宜按设计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按不同设计阶段要求,查清滑坡的成因、类型、规模、范围、稳定状态、滑动面(带)特征、主滑方向及危害性,提出防治方案建议,供设计参考。 1.1.2 地质勘察宜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设计勘察、施工图设计勘察(详细勘察)三个阶段。对于规模较小的或现有资料表明滑体及其周边地质条件较简单的滑坡,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设计勘察合并为一个勘察阶段。 1.1.3 滑坡地质勘察应充分搜集分析现有资料,并进行实地踏勘,重视地质测绘、工程勘探、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测试、资料综合分析和报告、图件编制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保证地质资料准确可靠。 1.1.4 应根据勘察阶段、区域及滑坡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滑坡类型、勘察手段的适宜性,经济、合理地开展综合勘察工作。 1.2 工程地质测绘 1.2.1 地质测绘前,应充分收集地形图,区域地质资料、遥感图像、气象、水文、地震、降雨资料,前人滑坡调查和监测资料,以及当地防治滑坡的经验。 1.2.2 图上宽度大于2mm的地质现象必须描绘到地质图上,对评价滑坡形成过程及稳定性有重要意义的地质现象,如裂缝、鼓丘、滑坡平台、滑动面(带)、前缘剪出口等,在图上宽度不足2mm时,应扩大比例尺表示,并注示实际数

大余县吉村镇解放村团结组滑坡治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二次)中标公示

大余县吉村镇解放村团结组滑坡治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二次)中标公示 1.勘察设计质量要求:满足国家及地方相应现行规范要求并通过有关主管部门审查; 2.施工质量要求:符合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经招标人组织,评标委员会(小组)评审,中标候选人排序如下: 中标候选人排序 中标候选人名称 单位资质等级 项目负责人姓名等级、证书编号 中标价 第一 核工业华东二六八基础工程公司、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 地质灾害防治施工甲级、地质灾害防治设计甲级 设计负责人:陈保平、岩土工程高级工程师、(略) 建造师:毛凯、市政公用工程二级、赣(略) 1.地质勘探费:单价132元/米; 2.地质勘探外业见证费:地质勘探费结算价的20%计取; 3.设计费:费率1.18%; 4.施工费:下浮让利费率3.1%。 第二 江西核工业工程地质勘察院、江西江汇地质工程勘察院 地质灾害防治施工甲级、地质灾害防治设计甲级 设计负责人:罗剑、岩土工程高级工程师、(略)

建造师:曾广亮、市政公用工程二级、赣(略) 1.地质勘探费:单价132元/米; 2.地质勘探外业见证费:地质勘探费结算价的20%计取; 3.设计费:费率1.18%; 4.施工费:下浮让利费率3.1%。 第三 江西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院、江西省天久地矿建设工程院 地质灾害防治施工甲级、地质灾害防治设计甲级 设计负责人:彭霑、岩土工程中级工程师、(略) 建造师:杨人焱、市政公用工程二级、赣(略) 1.地质勘探费:单价132元/米; 2.地质勘探外业见证费:地质勘探费结算价的20%计取; 3.设计费:费率1.18%; 4.施工费:下浮让利费率3.1%。 中标候选人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业绩:/ 中标工期:总工期120日历天,其中设计工期20天,施工工期100天。 现初步确定中标排序第一的核工业华东二六八基础工程公司、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为中标单位。 公示开始时间:2020年3月30日公示结束时间:2020年4月2日 监督单位:大余县自然资源局 监督电话(略) 大余县吉村镇人民政府 2020年3月30日

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实例模板

滑坡治理工程施工 组织实例 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实例 .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2.1. 施工总布置 施工布置应以保证明珠路的畅通、尽量减少对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临设距施工场地近为原则, 具体的场地布置见下图, 可供施工单位参考。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2.1.1. 施工方法及施工机械基本要求削坡与格构刻槽施工: 空压机、 风钻、切割机。 锚杆施工: 锚杆钻机、注浆泵及注浆管、切割机、电焊机。格构施工: 搅拌机、切割机、电焊机喷锚面层施工: 切割机、喷射机、空压机 2.1.2. 施工顺序及进度计划 总的施工顺序为载水沟施工T分层削坡(马道处施工排水沟、挖 植被穴)T锚杆施工或格构施工T喷射砼面层T坡侧挡墙施工T坡脚挡墙施工T格构中铺设植砖T绿化格构施工顺序为:肖U (清)坡T 刻槽T清坡T钢筋帮扎T模板安装 总施工工期计划175 个日历天 2.2. 工程测量与高边坡治理施工监 2.2.1. 工程测量 根据设计交桩或业主提供的控制坐标及水准点, 在工程开工前由测量人员用全站仪对削方坡顶部边缘线及工程整治区边界线进行统一的控制测量, 在削方顶边缘线两端及沿东西整治边界线路每隔3 0-50 米设1 个坐控制点及水准点, 并进行测量闭合, 使其闭合差符合T浇灌砼—砼养护。

规范要求。控制测量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 下发各施工队进行测量放线, 各施工队及时用砂浆保护好测量控制桩, 不能扰动和破坏, 每次测量均需对各控制点进行闭校核, 测量资料经检查复核, 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进行工程实施。 2.2.1.1. 复核放线 施工进场后, 工程测量人员首先对测量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高度的正确性进行复核, 在满足精度要求后, 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使用, 并在施工过程中负责对测量标志进行保护。 2.2.1.2. 选点与标桩埋设 导线应根据总平面布设, 点位选在道路旁或设计施工图中的净空地带, 应坐落在稳定岩基或原状土上, 并保证通视要求和能长期保管, 导线点选定之后应及时用砂浆埋设固定标桩。适当考虑与邻标联测。 2.2.1. 3. 角度测量 角度观测采用全圆测回法进行, 各线导线网的测回数及测量限差与主格网角度观测要求相同。 2.2.1.4. 边长丈量 边长丈量的各项要求及限差, 与方格网边长丈量要求相同。

工程地质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概念 (1)、工程地质学 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以便科学评估,合理利用,有效改进和妥善保护地质环境的科学。 (2)、工程地质条件 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3)、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建筑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4)、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土、地下、水中的部分称岩土工程。 2、简述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1)地质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 ①影响工程活动的安全 ②影响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 (2)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制约(工程活动破坏地质环境) (3)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 人类开采矿产会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形成各类地质灾害。地质环境影响人类工程活动,比如工程建设必须作地下水保护论证、渗漏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矿产调查等等 3、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哪些? ①岩土类型及性质(地层岩性与性质) ②地质构造(断层、褶皱、节理等) ③地形地貌(平原、丘陵、山区等) ④水文地质(地下水成因、埋藏、动态、成分等) ⑤不良地质现象(滑坡、岩溶、泥石流等) ⑥天然建筑材料(砂砾、石块等) 4.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哪些? ①区域稳定性问题 ②地基稳定性问题 ③斜坡稳定性问题 ④围岩稳定性问题 5.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1)区域稳定性研究与评价—由内力地质作用引起的断裂活动,地震对工程建设地区稳定性的影响 (2)地基稳定性研究与评价—指地基的牢固,坚实性 (3)环境影响评价—指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总的来说就是研究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制约关系,促使矛盾转化和解决,既保证工程安全,经济,正常使用,又合理开发和利用地质条件 6.说明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设计方案类型,施工工期的长短和工程投资的大小,影响基础建设

滑坡整治工程设计说明

滑坡整治工程设计说明 一滑坡体概况 1、自然概况 ***滑坡为古滑坡,位于长江北岸原***镇、***及***之间的南麓斜坡上。滑坡区是新城建设规划中县财政局(正建)、县师范附属小学、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建成)以及数十栋移民住宅楼(建成)所在地,***至奉节及老***城的***大道(正建)在其后缘通过。 由于当地降雨量大,地面排水不畅,大气降水、滑坡区内居民生活污水流入滑坡体内,加上古滑体上人为活动频繁、单位办公大楼、移民住宅楼的建设,以及各种挡墙基础的开挖,特别是滑坡前缘的切脚开挖,使座落在古滑坡体上的部分房屋、排水沟、地面有拉裂变形现象,出现人工因素诱发的局部复活,属局部蠕动变形,目前整个滑坡仍处于稳定状态。 在新城的建设中,双江八组产生了大面积复活体,坡面产生大量张拉裂缝,引起楼房基础开裂,需要及时治理,如复活体继续发展下去,将引起古滑坡的复活,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城镇规划和建设,不论对政治、经济还是社会稳定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和损失。 ***滑坡(A区)位于长江与小江所夹的东侧三角区的河谷斜坡上,该滑坡的西边界从天宫包垭口东开始,向东至石鞘湾村西侧,东西长约820m.西部前缘切出公路南侧(高程为201m),东部前缘在公路北侧的陡崖上(高程为237m),东侧后缘在谭家梁下的基岩陡崖下(高程为276m),南北宽100~350m不等,面积约2×104m2。滑体厚度2~

30m 不等,总体积约110万m3,为大型堆积顺层滑坡,平面形态略呈圈椅状。 受岩性和施工影响,古滑坡上产生了方向、成因、地质环境不同的三个滑体。(1)双江六组滑坡,位于滑坡西部,该滑坡已由新城建设委员会委托长江水利委员会***工作站,进行了滑坡的勘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已做了整治处理设计,其方案是墙背锚索抗滑桩支挡,目前大部分工程已施工完成。勘察期间,未发现已整治过的边坡及上方山坡有变形的迹象。 (2)双江八组复活体,位于古滑坡的中西部,是由人为因素诱发的局部复活,其前缘至公路北侧,高程206m,后缘在移民楼37号及38号后约10m处,高程约231m,具典型的圈椅状地貌,东侧以移民房为界,西侧以正建的武装部西侧为界。复活体东西宽130m,南北长180m,厚度3~12m不等,复活体体积约15.3万m3。目前在滑坡体上有二栋已被拉裂的七层楼房和被毁坏的居民平房。 (3)附属小学滑坡,位于滑坡东区,西起农行双江营业部、东至财政局迁建区东侧,东西长约560m,南起兴旺路、北至谭家梁陡崖下,南北长160~350m,滑体厚20~30m 不等,目前财政局、师范附小、油脂公司等单位正在该处进行紧张的迁建工作,滑坡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2、工程地质概况 ***滑坡(A区)区内分布的主要地层为第四系松散层和侏罗系中统沉积岩层。(1)第四系松散层 本区分布的第四系地层主要是滑坡堆积、坡积和残积的粘性土及碎石类土。 粘性土:以粉质粘土为主,分布厚度不均,一般山坡平缓处厚度可达5~8m,稍陡的山坡分布厚度一般不大于1m,褐灰色及土黄色,质地不均一,粘性较好(属泥岩风化而

xx地质灾害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xx地质灾害(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场区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黄洞村玉泉七号路商铺南侧。坡前商铺以外为约15m宽的道路,道路北侧为新建工业区(厂房三层、员工住宅六层)。场区东面、西面和南面均可见大面积开挖削坡,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场区(滑坡)地处丘陵北坡(原坡顶高程114.51m,坡脚37.62m),原自然坡度<30°。坡下人工开挖(约5~15m)并削坡放坡,现状坡度18~25°。人工开挖等人类活动强烈破坏了岩土体的稳定,加剧滑坡体的下滑,出现滑体土体严重开裂、错动、下陷、剪出等现象,并且险情正在进一步的发展中,随时可能引起更剧烈的滑动,对附近建筑物、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潜在严重威胁。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一、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根据广东省地质工程公司提交的本场地勘查报告,本场区地层情况:1、松散土类主要为第四系坡积层(Qdl)和残积层(Qel)。自上而下为:(1)坡积层(Qel) 主要为粉质粘土,区内大部分地段都有分布。土黄、红黄等色,湿,可塑为主,遇水易软化。据收集的钻探资料,该层层厚约 3.00~5.00m,滑体中、前部稍薄。 (2)残积层(Qel)

为碎屑岩风化土,据现场调查主要为长石砂岩、泥质粉砂岩风化而成的粉质粘土,局部含较多风化碎石。 灰黄、棕红等色,稍湿,硬塑为主,遇水易软化。该层层厚约25.00~33.00m. 2、硬质岩类场区及滑坡所在山体地层露头(后人工揭露)均为碎屑岩,岩性为薄层砂岩、粉砂质泥岩等,单层厚5~30cm,产状50°∠45°。根据其风化程度及揭露情况,自上而下分为:(1)全风化岩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灰黄色、红褐色,岩石风化为土状,结构已基本破坏,原岩结构尚可辨认。层面标高约25.00~73.62m,厚度约1.90~15.00m.(2)强风化岩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灰黄、灰白、红褐等色,岩石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原岩结构可辨认,呈半岩半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层面标高约13.00~71.82m,厚度约0.70~18.30m.(3)中风化岩高层分布于整个场区。灰黄、灰白等色,裂隙发育。层面标高约2.00~67.72m 二、地下水特征 据收集的资料,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基岩裂隙水类型,贮存于第四系土层孔隙及基岩裂隙中。场地地下水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侧向补给,以蒸发和泉水等方式排泄。场地附近未有地下水开采等现象。滑坡体中、上部大面积开裂,土体松动明显,对降雨入渗补给极为有利。场地各岩土层属中等~弱透水性地层。

滑坡勘察报告

目录 1 前言 (1) 1.1任务由来 (1) 1.2勘察目的、任务 (1) 1.3前人工作概述 (2) 1.4勘察工作评述 (2) 2 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 (3) 2.1自然地理 (3) 2.2地质环境条件 (4) 3 滑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7) 3.1滑坡边界、规模、形态特征 (7) 3.2滑体特征 (8) 3.3滑带(面)特征 (9) 3.4滑床特征 (10) 3.5滑坡近期变形特征 (10) 3.6滑坡影响因素 (11) 3.7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剰余下滑力计算 (11) 4 滑坡防治方案建议 (17) 4.1滑坡防治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17) 4.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参数 (17) 4.3滑坡防治工程方案建议 (17) 5 滑坡防治效益评估 (18) 6 结论与建议 (18) 6.1结论 (18) 6.2建议 (18) 报告内附表 1.滑体土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表 2.滑带土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表 3.砂、泥岩物性、抗拉、抗剪、变形试验成果统计表 4.滑坡稳定性计算成果表 报告内附图、附件 1.工程地质平面略图 2.滑坡体裂隙分布平面图 3.滑体等厚线图 4.滑床顶面等高线图 5.试验成果报告

报告附件 1.工程地质勘察附图册 (1)工程地质平面图 1:500 (2)工程地质剖面图 1:200 (3)探井工程地质展示图 1:100~1:200 (4)探槽工程地质展示图 1:50 (5)钻孔柱状图 1:100~1:200 2.成果报告数字化光盘

1 前言 万州区地处重庆市东大门,位于三峡水库的腹心地带,是长江中上游的重要港口城市。水路交通是万州的重要交通途径,在万州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红溪沟港区作为万州的门户,为万州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滑坡一旦失稳将给港口带来重大的危害。 1.1 任务由来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重庆市万州港务局红溪沟港区滑坡位于长江左岸,为三峡工程淹没重建区。三峡工程库区正常蓄水时滑坡处于半淹没状态。目前万州港务管理局红溪沟港口淹没重建一期工作正紧锣密鼓的加紧建设,然而近年来该滑坡变形加剧,滑体上建筑物多处出现拉裂现象,地面开裂现象十分普遍,并在继续发展。1998年雨季勘察区斜坡出现大规模滑移变形,裂缝特别发育,在斜坡中部180~195m段出现房屋变形,1999年雨季勘察区又出现新的拉裂变形,在1998年滑坡范围的基础上,面积又有所扩大,变形进一步发展。2001年8月的特大暴雨期间,滑坡进一步出现变形,这给三峡工程蓄水后红溪沟港区的淹没重建带来重大影响。滑体上目前居住有近50人,三峡工程库区一期蓄水在即,滑坡的治理工作迫在眉睫,为加快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滑坡治理工程进度,确保港口的淹没重建和滑坡体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2001年7月我院受重庆市万州港务管理局的委托,承担了万州港务局红溪沟港区滑坡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该局要求我院在已有的勘察资料基础上,按照有关要求、规范编制勘察报告(不投入实物工作量)。2001年8月我院完成报告编制任务后,该报告送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审查。2002年1月经专家初审,指出该报告存在的不足主要有如下三点:1、需补充、完善滑坡的特征要素;2、需补充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参数;3、补充计算滑坡在各工况下的稳定性。根据专家意见,我院于2002年3月进入勘察现场,有针对性地投入实物工作量开展勘察工作。本报告即是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编制而成。 1.2 勘察目的、任务 1.2.1 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工作的目的是:在充分收集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查明滑坡区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查明滑坡的范围、规模、形态特征及变形破坏特征,并对滑坡的稳定性及危害性作出评价,预测滑坡的发展趋势,对滑坡的防治措施提出建议,为滑坡综合治理的可行性研究及治理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1.2.2 勘察任务 本次勘察的具体任务是: 1.查明滑坡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 2.查明滑坡的范围、规模、形态特征及变形破坏特征,查明滑体、滑带、滑床物质组成及其物理力学特征; 3.分析滑坡产生的主次条件和滑坡成因,计算并评价滑坡在各种荷载组合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剩余下滑力; 4.预测滑坡的发展趋势并提出预防与治理方案建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