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第三角法
- 格式:ppt
- 大小:3.09 MB
- 文档页数:35
GB是第一视角画法。
我也是到了深圳才开始用第三角画法使用第一角投影的国家有---- 中国德国法国前苏联使用第三角投影的国家有----- 美国英国日本GB和ISO标准一般用第一视角法,日本,台湾等习惯用第三角法。
第三角法俯视图放在主视图上,左视图放在主视图左边,依次类推,与第一角法刚好相反,所以一开始会不大习惯。
因为第三角法视图放的位置与第一角法不一样,特别是大图纸A1、A0,第三角法更合理一点。
第一角投影法:常称欧洲方法或E法.我国机械制图标准中采用的投影法与此相同.第三角投影法:常称美国方法或A法.第三角投影法是假想将物体置于透明的玻璃盒之中,玻璃盒的每一侧面作为投影面,按人(观察者)-面(投影面)-物(机件)的相对位置关系,作正投影所得图形的方法.(见图2-1)在ISO国际标准中第一角投影方法规定用图a所示图形符号表示.第三角投影法规定用图b所示的图形符号表示(见图2-2)第三角投影法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分角,分别称为第Ⅰ角、第Ⅱ角、第Ⅲ角……,如附图所示。
第一角画法是将机件置于第Ⅰ角内,使机件处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即保持人→物→面的位置关系)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
我们以前讨论的投影画法都是第一角画法。
第三角画法是将机件置于第Ⅲ角内,使投影面处于观察者与机件之间(即保持人→面→物的位置关系)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如图所示。
从图可以看出,这种画法是把投影面假想成透明的来处理的。
顶视图是从机件的上方往下看所得的视图,把所得的视图就画在机件上方的投影面(水平面)上。
前视图是从机件的前方往后看所得的视图,把所得的视图就画在机件前方的投影面(正平面)上。
如何区分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应该是第一角画法与第三角画法的区别。
四分角的旋转方法,V面不动,H面的前半部分向下旋转与V面下半部分重合,H面的后面部分向上旋转与V面的上半部分重合。
下面是个小例子,希望可以讲的清楚些同一个零件,主视图也相同,分别用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表达,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就是左边和右边的视图交换位置了我听了一下公司组织的车间师傅读图培训课程,发现如下问题,1.由于公司制图规范是采用的欧洲标准,所以视图投射方法和培训里讲解的方法恰好相反;2.因为参加培训的师傅来自不同的工种,所以有些课程最好有针对性的进行安排;3.因为图纸中产品的设计选型是由我们工程部决定的,工人师傅只需要能够看懂图纸,根据图纸的信息进行加工生产即可,所以建议课程侧重于实际应用,不要太理论化;4.由于公司产品的特殊性,希望课程的讲解能与我们的图纸相结合,让参加培训的师傅更容易接受。
GB是第一视角画法。
我也是到了深圳才开始用第三角画法使用第一角投影的国家有---- 中国德国法国前苏联使用第三角投影的国家有----- 美国英国日本GB和ISO标准一般用第一视角法,日本,台湾等习惯用第三角法。
第三角法俯视图放在主视图上,左视图放在主视图左边,依次类推,与第一角法刚好相反,所以一开始会不大习惯。
因为第三角法视图放的位置与第一角法不一样,特别是大图纸A1、A0,第三角法更合理一点。
第一角投影法:常称欧洲方法或E法.我国机械制图标准中采用的投影法与此相同.第三角投影法:常称美国方法或A法.第三角投影法是假想将物体置于透明的玻璃盒之中,玻璃盒的每一侧面作为投影面,按人(观察者)-面(投影面)-物(机件)的相对位置关系,作正投影所得图形的方法.(见图2-1)在ISO国际标准中第一角投影方法规定用图a所示图形符号表示.第三角投影法规定用图b所示的图形符号表示(见图2-2)第三角投影法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分角,分别称为第Ⅰ角、第Ⅱ角、第Ⅲ角……,如附图所示。
第一角画法是将机件置于第Ⅰ角内,使机件处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即保持人→物→面的位置关系)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
我们以前讨论的投影画法都是第一角画法。
第三角画法是将机件置于第Ⅲ角内,使投影面处于观察者与机件之间(即保持人→面→物的位置关系)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如图所示。
从图可以看出,这种画法是把投影面假想成透明的来处理的。
顶视图是从机件的上方往下看所得的视图,把所得的视图就画在机件上方的投影面(水平面)上。
前视图是从机件的前方往后看所得的视图,把所得的视图就画在机件前方的投影面(正平面)上。
如何区分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应该是第一角画法与第三角画法的区别。
四分角的旋转方法,V面不动,H面的前半部分向下旋转与V面下半部分重合,H面的后面部分向上旋转与V面的上半部分重合。
下面是个小例子,希望可以讲的清楚些同一个零件,主视图也相同,分别用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表达,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就是左边和右边的视图交换位置了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机械三视图的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划分三视图的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划分:一、第一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一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物体」→「投影面」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一角法。
亦称第一象限法。
,2.第一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近而远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一角法展开后之视图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前视、俯视、右侧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左侧,俯视固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下方。
二.、第三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三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投影面」→「物体」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三角法。
亦称第三象限法。
2.第三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远而近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三角法展开后之六个视固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右侧,而俯视图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上方。
CNS 相关规定CNS中国国家标准之象限投影符号,系将一截头圆锥之前视图与左侧视图,依投影之排列而得。
主要之区别为第一角法符号(左侧视图排在右边),而第三角法符号(左侧视图位在左边)。
对於正投影方法之使用,CNS规定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同等适用。
但在同一张图纸上不可混合使用,且须在标题概内或其他明显处绘制符号或加注「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字样。
以作为读图之识别。
由於第二象限投影与第四象限投影因水平投影面旋转后与直立投影面重叠,致使投影视图线条混淆不清,增加绘固及识图不便,故不予采用。
欧洲各国盛行第一角法投影制,所以第一角法投影亦有「欧式投影制」之称呼。
例如德国(DIN)、瑞士(VSM)、法国(NF).挪威(NS)等国家使用之。
美国采用第三角投影制,故有「美式投影制」之称呼。
除美国(ANSI)外,尚盛行於美洲地区。
而中华民国(CNS)、国际标准化机构(ISO)与日本[JIS]则采第一角法及第三角两制并行。
视图之排列,应依投影原理上下左右对齐排列,不得任意更换或未依据投影方式排置。
一、机械制图投影法
依据投影原理表示物体的形状,可将物体置于任何象限内,一般将物体置于第一限象而得到投影视
图的方法称为第一角投影法,因此同理可得第二、三、四角投影法。
空间的四个象限
欧洲机械图纸使用第一角法,美国、日本使用第三角法,它们有什么区别?
物体与四个象限
第二角投影法与第四角投影法所得视图重迭,制图与读图不易,所以不适用。
二、第一角与第三角法的区别
第一角法:物体置放于第一象限时,得到的投影视图的方法,称之。
主从关系:观察者→物体→投
影面
第一角法
第三角法:物体置放于第三象限时,得到的投影视图的方法,称之。
主从关系:观察者→投影面→
物体
第三角法
第一角法:大部份使用于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瑞士等);
第三角法:与我们观看物体位置的方向相同,因此美国、日本等国,使用此种投影法;
中国国家标准CNSB1001规定,第一角法与第三角法皆适用,但同一张图中,不得同时采用。
机械图纸中一般要用如下图示注明所用投影法:
投影法的表示。
机械图纸使用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它们有什么区别
机械制图是工厂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
有些技术人员以前没有学过“机械制图”,在生产中凭着见得多了也能看懂加工图纸。
但是,也正是这种没有基础的感觉可能会造成错误,比如将加工部位弄反掉。
本文总结了机械制图的投影知识,供大家参考。
一、机械制图投影法
依据投影原理表示物体的形状,可将物体置于任何象限内,一般将物体置于第一限象而得到投影视图的方法称为第一角投影法,因此同理可得第二、三、四角投影法。
空间的四个象限
物体与四个象限
第二角投影法与第四角投影法所得视图重迭,制图与读图不易,所以不适用。
二、第一角与第三角法的区别
第一角法:物体置放于第一象限时,得到的投影视图的方法,称之。
主从关系:观察者→物体→投影面
第一角法 第三角法:物体置放于第三象限时,得到的投影视图的方法,称
之。
主从关系:观察者→投影面→物体
第三角法
第一角法:大部份使用于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瑞士等);
第三角法:与我们观看物体位置的方向相同,因此美国、日本等国,使用此种投影法;
中国国家标准CNSB1001规定,第一角法与第三角法皆适用,但同一张图中,不得同时采用。
机械图纸中一般要用如下图示注明所用投影法:。
第一角画法与第三角画法比较专业点说:国家标准GB/T14692-1993中规定,我国的机械图样“应按第一角画法布置六个基本视图,……必要时(如按合同规定等),才允许使用第三角画法”。
因此,除按合同规定外我国均采用第一角画法。
但在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中,常常会遇到第三角画法的图纸,第一角画法是将机件置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即保持人→物→面的位置关系)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
我们以前讨论的投影画法都是第一角画法。
第三角画法是使投影面处于观察者与机件之间(即保持人→面→物的位置关系)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这里将两种画法的投影规律总结如下:(1) 两种画法都保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
(2) 两种画法的方位关系是:“上下、左右”的方位关系判断方法一样,比较简单,容易判断。
不同的是“前后”的方位关系判断,第一角画法,以“主视图”为准,除后视图以外的其它基本视图,远离主视图的一方为机件的前方,反之为机件的后方,简称“远离主视是前方”;第三角画法,以“前视图”为准,除后视图以外的其它基本视图,远离前视图的一方为机件的后方,反之为机件的前方,简称“远离主视是后方”。
可见两种画法的前后方位关系刚好相反。
(3) 根据前面两条规律,可得出两种画法的相互转化规律:主视图(或前视图)不动,将主视图(或前视图)周围上和下、左和右的视图对调位置(包括后视图),即可将一种画法转化成(或称翻译成)另一种画法。
另外,ISO国际标准中规定,应在标题栏附近画出所采用画法的识别符号。
3D游戏中第三视角视野更广(一般都是60°~80°),而第一视角视野则相对狭窄(一般45°),但是更逼真,代入感更强,这也是FPS比TPS更热更有市场的原因。
第一角画法与第三角画法的根本区别在观察者(人)、机件(物)和投影面(图)的位置关系不同。
我国的画法,是把机件放在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
第三角画法是把投影面置于观察者与机件之间。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一二三组织教学与引入前言
问候同学,自我介绍,强调课堂纪律,以及本学期的作
业和课堂笔记的要求。
复习、提问
1、剖视图的种类
2、剖视图绘图注意事项
导入新课
一、第三角画法简介
第三角投影法中的六个基本视图的展开图
第三角投影法中的六个基本视图的位置
师生问好,强调课堂
纪律。
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详细讲解第三角画
法
第三角投影法中的
六个基本视图的展
开过程
5分
10分
10分
20分
10分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四、
\
小结
1.机件的各种表示法——视图
2.机件的各种表示法——剖视图
课堂小结
10分
15
10分
俯视图
右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仰视图
后视图。
三视图的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划分:一、第一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一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物体」→「投影面」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一角法。
亦称第一象限法2.第一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近而远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一角法展开后之视图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前视、俯视、右侧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左侧,俯视固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下方。
二.、第三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三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投影面」→「物体」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三角法。
亦称第三象限法。
2.第三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远而近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三角法展开后之六个视固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右侧,而俯视图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上方。
CNS 相关规定CNS中国国家标准之象限投影符号,系将一截头圆锥之前视图与左侧视图,依投影之排列而得。
主要之区别为第一角法符号(左侧视图排在右边),而第三角法符号(左侧视图位在左边)。
对於正投影方法之使用,CNS规定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同等适用。
但在同一张图纸上不可混合使用,且须在标题概内或其他明显处绘制符号或加注「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字样。
以作为读图之识别。
由於第二象限投影与第四象限投影因水平投影面旋转后与直立投影面重叠,致使投影视图线条混淆不清,增加绘固及识图不便,故不予采用。
欧洲各国盛行第一角法投影制,所以第一角法投影亦有「欧式投影制」之称呼。
例如德国(DIN)、瑞士(VSM)、法国(NF).挪威(NS)等国家使用之。
美国采用第三角投影制,故有「美式投影制」之称呼。
除美国(ANSI)外,尚盛行於美洲地区。
而中华民国(CNS)、国际标准化机构(ISO)与日本[JIS]则采第一角法及第三角两制并行。
视图之排列,应依投影原理上下左右对齐排列,不得任意更换或未依据投影方式排置。
六种视图中最常用之三视图组合为:前视图、上视圆及右侧视图,一般均以L字形或逆向L字形之方式排列於图纸上。
机械制图:三视图的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划分2009-05-10 1:29三视图的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划分:一、第一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一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物体」→「投影面」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一角法。
亦称第一象限法。
,2.第一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近而远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一角法展开后之视图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前视、俯视、右侧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左侧,俯视固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下方。
二.、第三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三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投影面」→「物体」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三角法。
亦称第三象限法。
2.第三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远而近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三角法展开后之六个视固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右侧,而俯视图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上方。
中华民国(CNS)相关规定CNS中国国家标准之象限投影符号,系将一截头圆锥之前视图与左侧视图,依投影之排列而得。
主要之区别为第一角法符号(左侧视图排在右边),而第三角法符号(左侧视图位在左边)。
对於正投影方法之使用,CNS规定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同等适用。
但在同一张图纸上不可混合使用,且须在标题概内或其他明显处绘制符号或加注「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字样。
以作为读图之识别。
由於第二象限投影与第四象限投影因水平投影面旋转后与直立投影面重叠,致使投影视图线条混淆不清,增加绘固及识图不便,故不予采用。
欧洲各国盛行第一角法投影制,所以第一角法投影亦有「欧式投影制」之称呼。
例如德国(DIN)、瑞士(VSM)、法国(NF).挪威(NS)等国家使用之。
美国采用第三角投影制,故有「美式投影制」之称呼。
除美国(ANSI)外,尚盛行於美洲地区。
而中华民国(CNS)、国际标准化机构(ISO)与日本[JIS]则采第一角法及第三角两制并行。
视图之排列,应依投影原理上下左右对齐排列,不得任意更换或未依据投影方式排置。
采用第一视角。
第三角视图指的是以「视点(观察者)」→「投影面」→「物体」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
简单的,就从放置位置上看,与第一视角不同:
第一角视图:左视图放右边,右视图放左边,俯视图放下面,仰视图放上边。
第三角视图:左视图放左边,右视图放右边,俯视图放上面,仰视图放下边。
GB是第一视角画法。
使用第一角投影的国家有---- 中国德国法国前苏联
使用第三角投影的国家有----- 美国英国日本
GB和ISO标准一般用第一视角法,日本,台湾等习惯用第三角法。
第三角法俯视图放在主视图上,左视图放在主视图左边,依次类推,与第一角法刚好相反,所以一开始会不大习惯。
现在与国际接轨多了,所以第三视角图就多了,以前都有图纸转换的,现在省略了。
多熟悉一下,习惯就好了。
机械制图第一角投影与第三角投影第一部分第一角投影与第三角投影一、第三角画法的概念世界各国都采用正投影法来绘制机械图样。
ISO国际标准规定,在表达机件结构时,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等效使用;GB/T 14692—93中规定“应按第一角画法布置六个基本视图,……必要时(如按合同规定等),才允许使用第三角画法。
”目前,美国和日本等国仍采用第三角画法。
为适应国际科学技术交流的需要,对第三角画法的特点简介如下:二、第一角投影与第三角投影观察顺序第一角: 观察顺序是人—物—图,物体投影到不透明的投影面上形成视图。
第三角:观察顺序是人—图—物,物体投影到人和物之间的透明投影面上形成视图的,好像是透过玻璃来观察物体,玻璃板就是图板。
图纸上有时用专门的图标来区别是用哪一种投影法来画的。
有时用英文表明:如 THE FIRST ANGLE PROJECTION 和 THE THIRD ANGLE PROJECTION。
法国、俄国、中国、罗马尼亚、捷克等国都采用第一角投影。
美、日、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用第三角投影。
第二部分第一、三角投影中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面的展开。
生产上所用到的图样,是把几个视图画在同一张图纸上的平面图形,这就需要把三个投影面展开。
在第一角投影中,如下图所示,H、W面分别按图示箭头所示的方向向下和向后旋转90º至与V面在同一平面上。
在第三角投影中,如下图所示,H、W面分别按图示箭头所示的方向向上和向前旋转90º1. 第三角和第一角投影都采用正投影2. 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在两种投影法中也都存在。
二、第一角投影与第三角投影的区别1. 观察投影的顺序不同第一角投影的观察顺序是人—物—图,物体投影到不透明的投影面上形成视图;第三角投影的观察顺序是人—图—物,物体投影到透明的投影面上形成视图;2. 投影面展开的方式不同;上面讲过。
3. 视图的名称和配置不同第一角投影的三视图是: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1-2022-2教案编号:教学内容1.将机件放在第一分角内(H面之上,V面之前,W面之左)得到的多面正投影称为第一角画法;将机件放在第三分角内(H面之下,V面之后,W面之左)得到的多面正投影称为第三角画法。
如图下图所示,第一角画法是将机件置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进行投射。
第三角画法是将投影面置于观察者与机件之间进行投射(把投影面看作透明的)。
第一角画法第三角画法第一角画法与第三角画法的对比2.在第三角画法中,在V面上形成自前方投射所得的主视图,在H面上形成自上方投射所得的俯视图,在W 面上形成自右方投射所得的右视图,如上图b)所示。
令V面保持正立位置不动,将H面、 W面分绕它们与V面的交线向上、向右旋转90,与V面展成同一个平面,得到机件的三视图。
与第一角画法类似,采用第三角画法的三视图也有下述特性(即多面证投影的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注、右视图高平齐,俯、右视图宽相等。
3.与第一角画法一样,第三角画法也有六个基本视图。
将机件向正六面体的六个平面(基本投影面)进行投射,然后按图c图所示的方法展开,即得六个基本视图,它们相应的配置如图d)所示。
4.第三角画法与第一角画法在各自的投影面体系中,观察者、机件、投影面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同,决定了它们六个图6-42第三角画法的六个基本视图及其展开教学内容基本视图配置关系的不同。
从下图所示两种画法的对比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三角画法的俯视图和仰视图与第一角画法的俯视图和仰视图的位置对换;第三角画法的左视图和右视图与第一角画法的左视图和右视图的位置对换;第三角画法的主视图和后图与第一角画法的主视图和后视图一致。
第三角画法第一角画法(二)第三角画法与第一角画法的识别符号为了便于识别不同视角的画法,《技术制图图纸幅面与格式》规定采用投影符号。
第三角画法的投影符号如图a)所示;第一角画法的投影符号如图b)所示。
该符号一般放在标题栏中名称及代号区的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