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平面结构图的表现
- 格式:ppt
- 大小:6.93 MB
- 文档页数:67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二章服装结构制图基础一、教学目标教学目的: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规范,了解制图的方法与原理,做到准确、规范。
教学要求:1.明确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
2.正确使用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要求与规范和制图的一般步骤。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服装制图规则和工具服装制图的规则和符号都有严格的规定,以便保证制图格式的统一、规范。
一、制图规格1、结构制图的程序一般是先作衣身,后作部件;先作大衣片,后作小衣片;先作前衣片,后作后衣片。
对于具体的衣片来说先作基础线,后作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线。
在作基础线时一般的先横后纵,即先定长度、后定宽度,由上而下、由左而右进行。
作好基础线后,根据轮廓线的绘制要求,在有关部位标出若干工艺点,最后用直、曲线和弧线准确地连接各部位定点和工艺点,作成轮廓线。
服装结构制图时的尺寸一般使用的服装成品规格即各主要部位的实际尺寸。
但要注意用原形制图时须知道穿衣者的胸围、臀围、袖长、裙长等重要部位的净尺寸。
在制图和读图时,有常用的图线,有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等五种,各种制图用线的形状、作用都不同,各自代表不同的含义。
2、具体制图线条的绘画顺序:服装结构制图的平面展开图是由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弧线、曲线等的连接构成衣片(或部件)的外形轮廓以内部的衣缝分割。
制图时,一般先定长度、后定围度,即先用细实线画出横竖的框架线。
长度包括衣长线、袖长线、裤长线、开领深和袖窿深等:围度包括胸围宽、肩宽、开领宽、腰围宽、臀围宽等。
而横线和竖线的交点就的定寸点,两个顶寸点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一部位的注寸距离。
制图中的弧线。
是根据框架和定寸点相比较后画出的。
因此可将制图步骤归纳为:先横后竖、定点画弧、定位。
3.服装部件(或附件)制图顺序:服装部件(或附件)制图顺序包括每一件衣片之间的顺序:面辅料之间的顺序:上下装之间的顺序。
每一单件衣片的制图顺序按先大片、后小片、再零部件的原则,即一般是先依次画前片、后片、大袖、小袖、。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四章结构设计原理一、教学目标教学目的: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能对服装效果图的外形轮廓的准确审视。
掌握结构线是服装结构的具体表现,其特征以及相互间的吻合是结构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法,熟悉结构线的各种画法。
教学要求:1.能准确审视服装效果图,掌握服装各部位的吻合、各部件的组合关系。
2.明确结构线是服装结构的具体表现,掌握结构线在结构制图中的正确使用。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服装效果图的审视与结构分解一、服装效果图的外形轮廓审视:服装设计效果图也有人称为服装画,是设计者对服装造型款式的具体形象的表达,是设计者的创造构思语言,是作为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
效果图的伸视包括对效果图的类别、(工艺型、具实型、夸张型、艺术型)款式的功能属性、(实用型、表演型、广告服装)平视与透视结构、(外部造型、部件之间相连、穿脱形式、各部位舒适量)结构的可分解性、(重点)材料性质与组成、(面、里、辅料的种类、纹样、色彩、毛向、布纹、可烫性、可缝性))工艺处理形式(装饰线、开口、开衩、辑明线及各种材料的组合)等内容。
(一)结构的可分解性:效果图所显示的服装能够通过立体构成和平面构成的方式,图解成基本衣片的特征称结构的可分解性。
设计合理的服装都具有良好的可分解性,如果服装某部位不能图解成衣片,则称该部位不可分解。
审视服装效果图时,应注意分析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服装外形轮廓:即服装结构必须适合人体穿着需要,不能阻碍人体活动规律。
其服装是紧身型还是宽松型的。
常需特别注意的部位有领口、下摆、袖口、腰围等部位,要分析其大小能否通过人体头部、肩部、臀部等部位,如不能则需观察该部位附近是否有开口、折裥、装松紧带等工艺形式,这些工艺形式所提供的宽松量加上原来部位的大小能否使穿脱方便和美观。
2.分析衣缝线条的结构性:款式造型图分解成平面的结构图后衣片相关的部位结构图之间是否存在着重叠部分,即使两者分离的结构形式(如省道、分割线)使两者在重叠部分消失的同时仍能保持衣片形状的完整性。
袖的结构设计袖是服装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装设计的一个重点。
人体的手臂是人们工作、运动等日常活动最常使用的肢体,袖的结构设计既要注意其造型,又得讲究其功能,并考虑其运动。
一、袖的分类1.袖的长短分类:见图示,中国人习惯将袖分为短袖、中袖、长袖。
日本人习惯分得细点,有三分袖,四分袖……九分袖、长袖。
2.按袖的造型分类:见图示,有圆装、插肩、连袖、无袖、宽松袖及各种花式袖。
二、袖笼的结构分析(一)袖笼围度以AH代表袖笼围度,袖笼围度即袖笼弧线长。
见图103示,从前肩端点A至后肩端点B之间的弧线长。
袖笼围度的大小受到袖笼门的宽度、袖笼深和冲肩的影响,而袖笼门的宽度与半胸围、胸宽、背宽的取值有关;袖笼深由设计而求;冲肩受肩宽、背宽、胸宽的影响。
1.袖笼围的设定:袖笼围度是服装结构设计首先应掌握的一项重要数据。
一般较合体的袖笼可以通过测量人体的腋窝围度加上适当的放松量而设定。
宽松的袖笼也可以依款式要求以腋围为基础,加大放松量的设计而设定其袖笼围度。
2.袖笼围度:从实践证明,袖笼围度与服装的半胸围有较密切的关系,并与半胸围的增减成正比关系。
因此,在服装设计中可以用半胸围的大小来验证袖笼围度。
一般有以下参考的关系:外衣:AH = 0.94~0.98HB………………………………(7—1式)衬衣:AH = 0.88~0.92HB………………………………(7—2式)HB为半胸围的表示符号。
袖笼围度还受到流行趋势的影响,要注意观察流行的袖笼形态来进行结构设计。
(二)袖笼弧线的标准形态1.人体腋窝截面形态:人体的手臂呈前弯曲的状态,见图104,因此人体的静态的腋窝截面的形态呈略倾倒的椭圆形,并且上小下大,略像鸭蛋状。
2.袖笼弧线的标准状态:这是指合体服装的袖笼弧线形态。
见图。
以人体腋窝的截面形态为依据,服装的袖笼弧线标准形态也是一个略倾倒的椭圆形。
前袖笼弧线上部曲率小,前腋点位置低,前袖笼弧线下部曲率大,前袖笼门略宽。
《时装画技法》教案第一讲时装画的概念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时装画的意义、性质、重要性及常用工具,对时装画能够正确分类等。
教学重难点:对时装画类别的区分。
教学手段:多媒体理论教学教学过程时装画是以绘画作为基本手段,通过丰富的艺术处理方法来体现服装设计的造型和整体气氛的一种艺术形式。
一. 时装画的意义时装画是设计家将服装样式的流行消化后,构想出来做为表現的第一节段,服装设计者将所要展示或是计划推出的服饰,应实际需要,用他们的手和笔将符合潮流服饰的线条形体、色彩、光线和组织的感受表达出來。
由于是把预想著装后的情形画出来,所以,必须能表现出穿上后的姿态和感觉,也必须有真实和立体感。
至于如何表现真实感,有下列方式:A‧多加观察B‧透过描写过程可以学习人体自然形态C‧具解剖学的知识,了解人体的构造D‧了解布料的垂坠性质E‧了解服装设计的构造二.时装画的重要性1‧以服装设计效果图的表现,表达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构思,准确表达出服装各部位的比例结构。
2‧为打样板和缝制提供十分具体的工艺要求。
3‧为客戶提供准确的设计意图和流行信息。
4‧为服装厂商和销售商帶來促销效果,使之对某类服装留下深刻印象,并产生购买欲。
三.时装画的性质时装画主要的目的是,表达设计者的创意和作为将来服装制作的依据,因此具有以下性质:A‧人体动态必须保持平稳,以站姿正面或三分之一半侧面的角度为佳,如此较能充分表现服装的款式和结构。
B‧人体比例可作适当的夸张,使之达到理想化的完美形象。
C‧着重表现服装的结构。
D‧服装造型力求完整,才不致在打版时发生错误。
E‧服装色彩以固有色表现为佳,必要时备小面料样本作为依据。
F‧在效果图旁应附有同一款式的背面设计结构图。
四.时装画的类别应用时装画按照创作目的的不同进一步细分为以下五类。
一、时装草图:是一种表现设计意识氛围的图,是设计师以最快捷方便的形式对思维成果的一种记录。
二、时装效果图:是设计师将灵感通过平面要素所描绘的着装图,要求准确、清晰地体现其设计意识和穿着效果。
第一部分:理论考试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1、系列服装设计:将造型、色彩、面料相关联的成组的服装设计称之为系列服装设计,其数量最少为2套。
2、TPO原则:指服装设计中所指对象的时间、地点、场合。
3、服装风格: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服装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所显示出来的价值取向、内在品格和艺术特色。
4、服装形式美法则:服装设计的形式美法则包括对称、均衡、对比、调和、节奏、比例、夸张、反复、错视等。
5、色彩构成要素:运用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等表现手法。
6品牌服装:是具有一定市场认知度的、形象较为完整的,并有一定商业信誉的服装产品系统。
7、均衡:是服装设计形式美法则中的一种,是指图形中轴线两侧或中心点四周的形状、大小等虽不能重合,而以变换位置、调整空间、改变面积等求的视觉上量感的平衡。
8、针织物:是以线圈为基本单元,由线圈按一定的组织结构排列成形的面料。
9、服装流行色: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或地域)内受人们广泛喜爱的服装色彩。
10、服装结构设计:是研究服装结构的内涵和各部位相互关系,兼备装饰与功能性的设计,分解与构成的规律和方法的学问。
11、视错:指图形在客观因素下干扰或者人的心理因素支配下会使观察者产生与事实不相符的错误的感觉。
12、逆向设计思维:把事物放在相反的位置上思考的设计思维方法。
13、服装结构线:指体现在服装的各个拼接部位,构成服装整体形态的线。
14、对比:质和量相反或极不相同的要素排列在一起就会形成对比。
15、立裁法:是一种直接将布料覆盖在人台或人体上,通过分割、折叠、抽缩、拉展等技术手法制成预先构思好的服装造型,再从人台或人体上取下布样在平台上进行修正,并转换成服装纸样再制成服装的技术方法。
16、成衣:按照国家规定的号型规格系列标准,以工业化批量生产方式制作的服装称为成衣。
17、特克斯:指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米长的纱线具有的重量克数。
18、服装画:是以服装为表现主体,展示人物着装后的效果、气氛,并具有一定艺术性和工艺技术性的特殊的画种。
绪论单元测试1.服装设计需要在什么基础上,开展款式设计、色彩搭配、面料选择、合理结构、精工制造、多渠道营销等多种环节的过程?A:条理性与规范性B:条理性与创新性C:设计性与规范性D:设计性与创新性答案:A2.服装设计是对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和什么因素的综合反映?A:个体因素B:功能因素C:环境因素D:流行因素答案:C3.程序的特性,泛指在事物工作的发展或实现过程中,按照客观规律设计的处理事物的某种具体步骤和流程,具有哪些特征?A:逻辑性B:持续性C:渐进性D:合理性答案:ABCD4.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前后衔接并互为因果的两个阶段是什么?A:款式B:色彩C:物化D:创意答案:CD5.设计是品牌服装的核心要素之一,成功的设计不仅源自设计师的感性思维。
A:对B:错答案:A第一章测试1.服装产品调研最先开展的是什么调研?A:产品品牌B:品牌包装C:色彩D:款式答案:A2.哪种调研内容包含消费者对价格的承受力以及价格调整对消费者的影响等?A:服装产品调研B:销售渠道调研C:流行趋势调研D:产品价格调研答案:D3.市场调研的方法有哪些?A:询问法B:淘汰法C:实验法D:观察法答案:ACD4.封闭式问卷包括哪六种问题型式?A:评判式、划记式。
B:是否式、选择式。
C:顺序式、量度式。
D:单选式、多选式。
答案:ABC5.开放式问卷,问卷由自由作答的问题组成,是非固定应答题。
这种说法对吗?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什么是艺术设计作品最高端的目标?所有好的设计的开端,可以让人产生共鸣。
A:科技感B:视觉感C:共鸣感D:创新感答案:C2.电影属于灵感来源的哪一方面?A:其他艺术B:社会事件C:新技术D:民族答案:A3.以下那些灵感来源于民族?A:埃及艳后B:波西米亚C:艺伎回忆录D:星球大战答案:ABC4.服装仿生设计包含哪几个方面的仿生?A:结构仿生B:功能仿生C:形态仿生D:色彩仿生E:材质仿生答案:ABCDE5.“异质同化”是将已知事物的原理应用到未知事物中去,是一种变陌生为熟悉的研究策略。
服装结构制图技训实施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服装结构制图是以服装结构规律为主要内容的一门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主体专业课程。
通过教学与实践,使学生掌握正常体型和基本款式的服装结构制图,并能初步掌握特殊体型和变化款式的服装结构制图。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一般的量体,结构制图,裁剪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掌握一些服装结构的变化原理、变化规律和处理特殊体型、款式变化的制图方法。
三、教材的选用和分析1.教材图文并茂,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编排,适合初学者选用。
2.本课程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服装结构制图》第四版为教材。
四、课时分配建议:198课时(实训总个数:38个)服装结构制图考核大纲考核方式:技能操作评分准则:(总分值:100分)分学期进行模拟考核,第五学期进行总体考核,成绩以第五学期的考核为准,60分以上达标合格,才能参加全国的服装设计定制工考核,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允以毕业。
得分在60分以下必须参加补考,合格后才能进行服装设计定制工考核。
得分在80分以上为优秀。
服装缝制工艺技训实施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做为主干专业课程的教材,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本专业工艺基础缝制的同时,充分掌握日常服装的裁制及工艺技术,并通过技能训练达到中等考核标准。
2、应与现代服装加工的新技术,新方法和工业化服装生产紧密结合,并兼顾个体服装加工工艺技术。
3、充分考虑中职在校学生的年龄,接受能力,认识水平等因素,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兴趣的培养。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服装裁剪技术及标准成衣的裁剪方法。
2、掌握服装缝制工艺,包括有成衣样板的毛板、排料、工艺流程及具体缝制的熨烫方法、步骤。
3、掌握服饰的装饰工艺等内容。
三、教材的选用和分析。
1、本教材分为基础模块和实践模块,基础模块为前四学期所学内容,选学模块为第五期所学内容,课时分配见下页,第六期为下工厂实习阶段。
2、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部规划教材》高教版《服装工艺》四、课时分配建议:360课时(实训总个数:61个)服装缝制工艺考核大纲考核方式:技能操作评分准则:(总分值:100分)分学期进行模拟考核,第五学期进行总体考核,成绩以第五学期的考核为准,60分以上达标合格,才能参加全国的服装设计定制工考核,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允以毕业。
第一章服装制图基础知识第一节服装与人体服装是人体的外包装,因人体而产生并服务于人体,服装与人体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服装与人体体表形态之间。
人体是结构制图的基础和依据,要研究服装,首先应了解人体构成。
一、人体体表的主要形态特征人体的外形分为头、躯干、上肢、下肢四个部分,它们是由骨骼、关节、肌肉共同构成,根据人体外形特征和关节活动的特点,可将人体具体划分为头部、颈部、肩部、胸部、腹部、大腿部、膝部、小腿部、踝部、脚部等部位。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使人体运动的枢纽,肌肉附于骨骼和关节之上,某些骨骼部位是人体测量的基准点。
由于受到骨骼和肌肉的作用,与各部位皮下脂肪的影响,人体表面起伏变化非常复杂,很不规则。
从几何角度来看,人体体表可视为有许多不规则的球面(凸面)和不规则的双曲面(凹面)所组成(见图1-1)。
服装制图的基本结构线与其分片、分缝都是以此为依据设计的。
因此,研究人体体表的构成特征将有助于对服装结构的理解。
图1-1二、人体构成与服装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研究这一关系的目的是为了使服装组大限度的满足人体卫星的需要。
头部呈椭圆形,帽子与含有帽子的服装款式的设计要以此为基础,人体头部的头长、头围等尺寸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帽子的外形和大小。
躯干部是由颈、肩、胸、腹、背、腰等组成,对于人体的总体外形有决定性影响,它是服装设计的重点。
颈部将人体的头部和肩部连接起来,基本形状呈上细下粗的圆台状,且前低后高,颈椎点是结构制图中前后身中线的顶点,这和衣身、衣领的结构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
(见图1-2)图1-2 图1-3肩部是前后衣片的分界线,是服装的主要支撑点。
人体肩端部呈球面状,前肩部呈双曲面状,肩头前倾,整个后肩呈弓形。
肩部的特征决定了服装结构的肩部形状,前肩倾斜度大于后肩,后肩斜线略长于前肩斜线。
男性肩部一般宽而平,女性的肩部窄而斜。
胸部、腹部、背部、肩部是躯干的主体部分,他的形态特征比较复杂,且成年男女外形有很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