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自耦降压启动原理及安装调试
- 格式:doc
- 大小:116.44 KB
- 文档页数:4
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是指电动机启动时利用自耦变压器来降低加在电动机定子_ 绕组上的启动电压。
待电动机启动后,再使电动机与自耦变压器脱离,从而在全压下正常运动。
这种降压启动分为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
1. 接线自耦变压器的高压边投入电网,低压边接至电动机,有几个不同电压比的分接头供选择。
2. 特点设自耦变压器的变比为K,原边电压为U1,副边电压U2=U1/K,副边电流I2 (即通过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线电流)也按正比减小。
又因为变压器原副边的电流关系I1=I2/K,可见原边的电流(即电源供给电动机的启动电流)比直接流过电动机定子绕组的要小,即此时电源供给电动机的启动电流为直接启动时1/K2倍。
由于电压降低为1/K倍,所以电动机的转矩也降为1/K2倍。
自耦变压器副边有2〜3组抽头,如二次电压分别为原边电压的80% 60% 40%3. 优点可以按允许的启动电流和所需的启动转矩来选择自耦变压器的不同抽头实现降压启动,而且不论电动机的定子绕组采用Y或△接法都可以使用。
4. 缺点:设备体积大,投资较贵。
5. 电动机自耦降压启动(自动控制电路)1----- 1|.1SB]E-/电动机自耦降压起动(自动控制)电路原理图7 H B上图是交流电动机自耦降压启动自动切换控制电路,自动切换靠时间继电器完成,用时间继电器切换能可靠地完成由启动到运行的转换过程,不会造成启动时间的长短不一的情况,也不会因启动时间长造成烧毁自耦变压器事故控制过程如下: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
2)按启动按钮SB2交流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吸合并自锁,其主触头闭合,将自耦变压器线圈接成星形,与此同时由于KM1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使得接触器KM2线圈通电吸合,KM2的主触头闭合由自耦变压器的低压低压抽头(例如65%)将三相电压的65%接入电动。
3)KM1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使时间继电器KT线圈通电,并按已整定好的时间开始计时,当时间到达后,KT的延时常开触点闭合,使中间继电器KA线圈通电吸合并自锁。
160 kW 自耦减压真空启动器的工作原理及方式工作原理如图1,将自动空气开关Qs扳至合闸位置,控制变压器BK通过熔断器FU1、FU2及转换关K(K置于自动或手动位置)得电,二次侧感应出36V、127V、50V、12V 4组电压,为启动做好准备,同时电源指示灯和停止指示灯亮。
本启动器具有自动转换启动和手动转换启动2种工作方式。
一自动转换启动将转换开关K置于自动位置,然后调整时间继电器KT延时时间,其时间长短应与电机达到额定转速的时间相匹配,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般为5~10 s。
按下启动按钮SB1,KM1得电,其常开点吸合KM2线圈得电,电动机进入降压运行状态。
此时停止灯灭,启动灯亮。
同时,时间继电器KT得电,经设定的延时时间后,KT常闭点断开,常开点闭合,KM1失电释放,常闭点闭合,KM3得电吸合,主触头接通,KM3常闭点断开,KM2、KT也均无电释放,KM3吸合后靠机械机构维持,电机进入正常运转状态,启动灯灭,运行灯亮。
二手动转换启动将转换开关置于手动位置,按下启动按钮SB1、KM1得电,其常开点吸合,KM2线圈得电,电动机进入降压运行状态,此时停止灯灭,启动灯亮。
待电动机转速接近额定转速,启动电流稳定时,按下运行按钮SB2,KM1失电,常闭点闭合,KM3得电吸合,同时,KM3常闭点断开,保证KM1、KM2可靠失电,使电动机退出降压运行,进入全压状态,KM3吸合后,靠机械机构维持运行启动指示灯灭,运行指示灯亮。
1 电子保护。
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电流或短路故障时,故障信号通过1/V变换器LH1、LH2、LH3,将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送到半导体脱扣器及过流板中,相应回路动作。
使用KM3分励线圈F带电,KM3接触器跳闸,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运行灯灭,停止灯亮,同时过流板中的继电器JRC1、JRC2带电吸合,常开点闭合,J5得电,常开点闭合,故障指示灯ZD亮,指示停机的原因。
2 停止。
当KM1、KM2运行,KM3未运行时,按下SB3、KM1、KM2线圈失电,使电动机在降压启动过程中停止运行。
自耦减压启动接线图及原理图说明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电机自耦降压启动原理及接线图时间:2014-04-02来源:电工之家作者:编辑部电机自耦降压的启动原理:电机启动时利用自耦变压器来降低加在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启动电压。
待电动机启动后,再使电动机与自耦变压器脱离,从而在全压下正常运动,从而实现电机的降压启动。
?自耦变压器一般由两组抽头可以得到不同的输出电压(一般为电源电压的80%和65%),启动时使自耦变压器中的一组抽头一般用65%抽头,接在电动机的回路中,当电动机的转速接近额定转速时,将自耦变压器切除,使电动机直接接在三相电源上进入全压运转状态。
?电机自耦降压启动接线图,适用于任何接法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可以按允许的启动电流和所需的启动转矩来选择自耦变压器的不同抽头实现降压启动,而且不论电动机的定子绕组采用Y 或Δ接法都可以使用,自耦变压器的功率应予电动机的功率一致,如果小于电动机的功率,自耦变压器会因起动电流大发热损坏绝缘烧毁绕组。
但电机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所需设备体积大,投资较贵。
?电机自耦降压启动接线图如下:??如上述电机自耦降压启动接线图对照原理图核对接线,要逐相的检查核对线号。
防止接错线和漏接线。
?在电机自耦降压启动时应注意:?1、由于启动电流很大,应认真检查主回路端子接线的压接是否牢固,无虚接现象。
?2、带电动机试验;经空载试验无误后,恢复与电动机的接线。
再带电动机试验中应注意启动与运行的接换过程,注意电动机的声音及电流的变化,电动机起动是否困难有无异常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处理。
?3、空载试验;拆下热继电器FR与电动机端子的联接线,接通电源,按下SB2起动KM1与KM2和动作吸合,KM3与KA不动作。
时间继电器的整定时间到,KM1和KM2释放,KA和KM3动作吸合切换正常,反复试验几次检查线路的可靠性。
?4、再次启动;自耦降压起动电路不能频繁操作,如果启动不成功的话,第二次起动应间隔4分钟以上,入在60秒连续两次起动后,应停电4小时再次启动运行,这是为了防止自耦变压器绕组内启动电流太大而发热损坏自耦变压器的绝缘。
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原理解析一、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简述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是利用自耦变压器来降低加在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电压,达到限制起动电流的目的。
电动机起动时,定子绕组加上自耦变压器的二次电压。
起动结束后,甩开自耦变压器,定子绕组上加额定电压,电动机全压运行。
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将自耦变压器高压侧接电网,低压侧接电动机。
起动时,利用自耦变压器分接头来降低电动机的电压,待转速升到一定值时,自耦变压器自动切除,电动机与电源相接,在全压下正常运行。
这种起动方法,可选择自耦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来调节电动机的端电压,而起动转矩比星三角降压起动大。
但自耦变压器投资大,且不允许频繁起动。
它仅适用于星形或三角形连接的、容量较大的电动机。
二、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原理启动时,转换开关SA扳向“启动”位置,此时电动机定子绕组与自耦变压器的低压侧连接,电动机进行降压启动,待转速上升到一定值时,再将SA扳向“运行”位置,这时自耦变压器被切除,电动机定子绕组全压运行。
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有两种控制:手动控制与自动控制两种。
1.手动控制手动控制所采用的补偿器有QJ3。
QJ3型启动补偿器的结构图与控制线路图如下所示:QJ3型补偿器主要由自耦变压器、触头系统、保护装置和操作机构等部分构成,控制器上,自耦变压器的抽头有两种电压可供选择,分别是电源电压的65%和80%(出厂时接在65%抽头上),可根据电动机的负载大小适当选择。
保护装置有过载保护和欠压保护:欠压保护由欠压继电器FV完成,过载保护采用双金属片热继电器。
触头系统组成:触头系统包括两排静触头和一排动触头,均装在补偿器的下部,浸没在绝缘油内,绝缘油的作用是熄灭触头断开时产生的电弧,上面一排触头叫启动静触头,它共有5个触头,其中3个在启动时与动触头接触,另外两个是在启动时将自耦变压器的三相绕组接成星形。
下面一排触头叫运行静触头只有3个;中间一排是动触头,共有5个,有3个触点用软金属带连接板上的三相电源,另外两个触头自行接通的。
自耦降压启动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是工厂配电设备中常用的设备,现结合实践阅历简述掌握线路中常见的故障及排解方法。
接线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电动机自耦降压启动原理图1、电动机自耦降压启动基本工作原理按启动按钮SB2,沟通接触器KM1和KM2线圈得电,主触头KM1和KM2闭合。
自耦变压器TM串入电机降压启动。
同时,时间继电器KT线圈得电。
KT动合触点延时动作,KT动断触点延时先断开。
接触器KM1、KM2和时间继电器KT线圈失电,主触点断开,自耦变压器脱离电机电路。
同时KT动合触点闭合,KM3线圈也在KM1和KM2失电后得电。
KM3主触头闭合,电机进入全压运行。
这种掌握电路使电机的“启动→自动延时→运行”一次完成。
2、电动机自耦降压启动常见故障缘由及处理方法2.1按启动按钮电机不能启动2.1.1可能缘由①主回路无电;②掌握线路熔丝断;③掌握按钮触点接触不良;④热继电器动作。
2.1.2处理方法①查熔断器1FU是否熔断;②更换保险管;③修复触点;④手动复位。
2.2松开按钮,自锁不起作用2.2.1可能缘由①接触器KM1和KM2动合帮助触点坏;②掌握线路断路。
2.2.2处理方法①断开电源,使接触器手动闭合,用万能表检查KM1、KM2触点是否接通;②接好自锁线路。
2.3不能进入全压运行2.3.1缘由①KT线圈烧坏;②延时动合触点不能闭合;③KM3动合触点不能自锁;④运行接触器线圈烧坏;⑤KM3主触头接触面不好。
2.3.2处理方法①更换KT线圈;②修复触点;③调整好KM3动合触点;④更换KM3线圈;⑤修整好KM3主触头接触面。
电机自耦降压启动原理及接线图时间:2014-04-02来源:电工之家作者:编辑部电机自耦降压的启动原理:电机启动时利用自耦变压器来降低加在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启动电压。
待电动机启动后,再使电动机和自耦变压器脱离,从而在全压下正常运动,从而实现电机的降压启动。
自耦变压器一般由两组抽头可以得到不同的输出电压(一般为电源电压的80%和65%),启动时使自耦变压器中的一组抽头一般用65%抽头,接在电动机的回路中,当电动机的转速接近额定转速时,将自耦变压器切除,使电动机直接接在三相电源上进入全压运转状态。
电机自耦降压启动接线图,适用于任何接法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可以按允许的启动电流和所需的启动转矩来选择自耦变压器的不同抽头实现降压启动,而且不论电动机的定子绕组采用Y 或Δ接法都可以使用,自耦变压器的功率应予电动机的功率一致,如果小于电动机的功率,自耦变压器会因起动电流大发热损坏绝缘烧毁绕组。
但电机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所需设备体积大,投资较贵。
电机自耦降压启动接线图如下:如上述电机自耦降压启动接线图对照原理图核对接线,要逐相的检查核对线号。
防止接错线和漏接线。
在电机自耦降压启动时应注意:1、由于启动电流很大,应认真检查主回路端子接线的压接是否牢固,无虚接现象。
2、带电动机试验;经空载试验无误后,恢复和电动机的接线。
再带电动机试验中应注意启动和运行的接换过程,注意电动机的声音及电流的变化,电动机起动是否困难有无异常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处理。
3、空载试验;拆下热继电器FR和电动机端子的联接线,接通电源,按下SB2起动KM1和KM2和动作吸合,KM3和KA不动作。
时间继电器的整定时间到,KM1和KM2释放,KA和KM3动作吸合切换正常,反复试验几次检查线路的可靠性。
4、再次启动;自耦降压起动电路不能频繁操作,如果启动不成功的话,第二次起动应间隔4分钟以上,入在60秒连续两次起动后,应停电4小时再次启动运行,这是为了防止自耦变压器绕组内启动电流太大而发热损坏自耦变压器的绝缘。
自耦降压启动原理
自耦降压启动是一种启动技术,它可以使电动机以最大的稳定性,最小的损伤,安全性和可靠性启动。
自耦降压启动原理是,在此启动过程中,将启动电动机的额定电压降低一定值,一般是几十到几百分之一,进而保护电动机。
一般情况下,电动机启动的电流值非常大,它可能会远大于正常运转的电流值,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当电动机在停止时,叶片间的空气阻力已经很小,而电流可以通过电动机启动而满足转子,使电动机停止时取得最大功率,即电动机加速时取得最大功率,这将会导致电动机受到较大的力,同时也会造成电动机过热,造成绝缘性能恶化,可能还会引起电动机运行端子损坏。
但是,自耦降压启动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它的实施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安装一个负载抗谐滤波器,以及费金内元件。
此外,还会消耗启动过程中的大量能源,影响电动机启动时间,降低电动机总效率。
因此,运用自耦降压启动技术需要综合考虑,一般用于大型电动机及容量保护要求较高,但由于其复杂性,它实际上不常用于小功率电动机。
三相异步电动机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及原理 这种降压启动方法是利用自耦变压器来降低加在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定子三相绕组上的电压从而达到限制定子绕组上过大的启动电流,其原理线路如下右图所示。
它由三相自耦变压器和控制开关SI 、S2和电动机M 组成。
启动时,首先闭合总电源开关S1,再将控制把手(开关S2)投向“启动”位置,这时经过自耦变压器(图中下方带有波浪线部位)降压后的交流电压加到电动机三相定子绕组上,电动机(M )开始降压启动,等到电动机转速升高到一定转速后,再把S2投向“运行”位置(图中口符号上)使S1开关过来的电源直接和电动机相连从而使其在设自耦变压器的变压比为K 原边电压为U,则副边电压为U2=U1/K,副边电流 (通过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线电流)也按正比减小。
又因为变压器原副边的电流关 系是I1=I2/K ,可见原边的电流(电源供给电动机的启动电流)比直接流过电动机定子绕组的还要小,即此时电源供给电动机的启动电流为直接启动时的1/K2倍,因此用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对限制电源供给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很有效。
由于电压降低了1/K 倍,故电动机的转矩也降为1/K2倍。
自耦变压器副边有2~3组抽头,其电压可以分别为原边电压U1的80%、5%或Si运行11 L a L 全压下正常运行。
而这个时候自耦变压器会从电网上切80%、60%、40%。
在实际使用中都把自耦变压器、开关触头、操作把手等组合在一起构成自耦减压启动器(又称启动补偿器)。
常用的有QJ3系列手动自耦减压启动器和QJ10系列空气式手动自耦减压启动器。
并具有过载脱扣和欠压脱扣等保护装置。
三相异步电动机采用这种降压启动的方法其优点是可以按容许的启动电流和所需的启动转矩来选择自耦变压器副边的不同抽头实现降压启动,而且不论电动机定子绕组采用星形接法或三角形接法都可以使用。
缺点是设备的体积较大,因而成本较贵。
电动机自耦降压启动(自动控制电路)电动机自耦降压起动(自动控制)电路原理图上图是交流电动机自耦降压启动自动切换控制电路,自动切换靠时间继电器完成,用时间继电器切换能可靠地完成由启动到运行的转换过程,不会造成启动时间的长短不一的情况,也不会因启动时间长造成烧毁自耦变压器事故。
控制过程如下: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
2、按启动按钮SB2交流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吸合并自锁,其主触头闭合,将自耦变压器线圈接成星形,与此同时由于KM1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使得接触器KM2线圈通电吸合,KM2的主触头闭合由自耦变压器的低压低压抽头(例如65%)将三相电压的65%接入电动。
3、KM1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使时间继电器KT线圈通电,并按已整定好的时间开始计时,当时间到达后,KT的延时常开触点闭合,使中间继电器KA 线圈通电吸合并自锁。
4、由于KA线圈通电,其常闭触点断开使KM1线圈断电,KM1常开触点全部释放,主触头断开,使自耦变压器线圈封星端打开;同时 KM2线圈断电,其主触头断开,切断自耦变压器电源。
KA的常闭触点闭合,通过KM1已经复位的常闭触点,使KM3线圈得电吸合,KM3主触头接通电动机在全压下运行。
5、KM1的常开触点断开也使时间继电器KT线圈断电,其延时闭合触点释放,也保证了在电动机启动任务完成后,使时间继电器KT可处于断电状态。
6、欲停车时,可按SB1则控制回路全部断电,电动机切除电源而停转。
7、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由热继电器FR完成。
电动机自耦降压起动(自动控制)电路接线示意图安装与调试1、电动机自耦降压电路,适用于任何接法的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
2、自耦变压器的功率应予电动机的功率一致,如果小于电动机的功率,自耦变压器会因起动电流大发热损坏绝缘烧毁绕组。
3、对照原理图核对接线,要逐相的检查核对线号。
防止接错线和漏接线。
4、由于启动电流很大,应认真检查主回路端子接线的压接是否牢固,无虚接现象。
5、空载试验;拆下热继电器FR与电动机端子的联接线,接通电源,按下SB2起动KM1与KM2和动作吸合,KM3与KA不动作。
电机自耦降压启动原理及接线图时间:2014-04-02来源:电工之家作者:编辑部电机自耦降压的启动原理:电机启动时利用自耦变压器来降低加在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启动电压。
待电动机启动后,再使电动机与自耦变压器脱离,从而在全压下正常运动,从而实现电机的降压启动。
自耦变压器一般由两组抽头可以得到不同的输出电压(一般为电源电压的80%和65%),启动时使自耦变压器中的一组抽头一般用65%抽头,接在电动机的回路中,当电动机的转速接近额定转速时,将自耦变压器切除,使电动机直接接在三相电源上进入全压运转状态。
电机自耦降压启动接线图,适用于任何接法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可以按允许的启动电流和所需的启动转矩来选择自耦变压器的不同抽头实现降压启动,而且不论电动机的定子绕组采用Y 或Δ接法都可以使用,自耦变压器的功率应予电动机的功率一致,如果小于电动机的功率,自耦变压器会因起动电流大发热损坏绝缘烧毁绕组。
但电机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所需设备体积大,投资较贵。
电机自耦降压启动接线图如下:如上述电机自耦降压启动接线图对照原理图核对接线,要逐相的检查核对线号。
防止接错线和漏接线。
在电机自耦降压启动时应注意:1、由于启动电流很大,应认真检查主回路端子接线的压接是否牢固,无虚接现象。
2、带电动机试验;经空载试验无误后,恢复与电动机的接线。
再带电动机试验中应注意启动与运行的接换过程,注意电动机的声音及电流的变化,电动机起动是否困难有无异常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处理。
3、空载试验;拆下热继电器FR与电动机端子的联接线,接通电源,按下SB2起动KM1与KM2和动作吸合,KM3与KA不动作。
时间继电器的整定时间到,KM1和KM2释放,KA和KM3动作吸合切换正常,反复试验几次检查线路的可靠性。
4、再次启动;自耦降压起动电路不能频繁操作,如果启动不成功的话,第二次起动应间隔4分钟以上,入在60秒连续两次起动后,应停电4小时再次启动运行,这是为了防止自耦变压器绕组内启动电流太大而发热损坏自耦变压器的绝缘。
自耦降压启动原理
自耦降压启动原理是一种通过自耦变压器来实现降压启动的方法。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自耦变压器的两个端子被连接到输入电源和电路负载上,形成一个闭合电路。
当开关接通时,输入电源的电压通过自耦变压器传递到负载上,从而使电路正常工作。
然而,在启动的瞬间,由于负载电路的电阻较低,负载电流会瞬间增大,从而导致输入电源电压降低,无法满足负载电路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利用自耦变压器的特性来实现降压启动。
自耦变压器的原理是通过共享一部分线圈来实现输入输出电压的变换。
因此,在降压启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自耦变压器来降低输入电源的电压,保证负载电路的正常启动。
具体而言,降压启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 启动阶段:在启动瞬间,开关接通后,输入电流瞬间增大,导致输入电源电压下降。
同时,自耦变压器的两个端子也被连接到输入电源和负载电路上。
由于共享线圈的特性,自耦变压器的变压比将起到作用,将输入电压降压传递给负载电路。
这种降压作用使得负载电路得到适合的电压,从而能够正常启动。
2. 正常工作阶段:在负载电路启动后,输入电流趋于稳定,自耦变压器的变压比也保持稳定。
此时,输入电源的电压和输出电路的电压相对稳定,保持在适配负载电路要求的范围内。
负
载电路可以正常工作,而不会因为启动时的瞬间电压下降而影响正常工作。
通过利用自耦变压器实现降压启动,可以有效解决负载电路在启动瞬间电流增大导致电压下降的问题。
这种方法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能够确保负载电路的正常启动和工作。
电动机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方式应用摘要:对于大功率的三相电动机,启动瞬间产生的启动电流非常大,对电动机本身和整个电网的运行都不利,会造成电网电压的下降及电动机本身的启动困难和故障,因此对大功率电动机的启动必须采用必要的措施来防止此种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电动机降压启动自耦变压器控制回路引言:电动机作为一种常用的动力设备,在工厂、生产、生活中存在广泛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驱动设备。
电动机起动方式受电动机本身容量大小、额定电压、驱动设备类型的影响,应选用不同的启动方式,各种启动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选用启动方式时需根据实际用电情况、供电线路情况、电动机启动电流等多方面来考虑。
目前比较常用的电动机降压启动方式有:高压固态(水阻)软启动柜控制方式启动、星形-三角形降压启动、延边三角形降压启动、变频启动、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等多种方式高压固态(水阻)软启动柜控制方式启动:采用成套配置的高压固态软启动柜的方式来进行大型电动机启动控制,主要通过集成控制电路板控制晶闸管的导通角,连续改变电机定子绕组的输入电压直至全压,启动完毕后,启动回路断路器自动切出,旁路断路器自动合闸后带动电动机正常运转。
星形-三角形降压启动:电动机启动时将定子绕组接成星形,以降低启动电压,减小启动电流,待电动机启动后,再把定子绕组接成三角形,使电动机达到全压运行状态,实现方式可以使用接触器和时间继电器实现。
变频启动:是通过变频器调整频率让电动机平稳启动,减小电动机启动瞬间的电流对电网的冲击。
电动机启动方式有多种,选择启动控制方式需要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选择启动方式需要权衡考虑其优点和缺点,选择合适的启动方式。
如果选择的启动方式不合适,将会造成供电线路出现问题,造成跳闸或者无法正常启动电动机,甚至会烧毁设备,出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本文对主要是对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的接线方式和控制原理进行分析, 并就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当注意的事项进行探讨。
自耦降压启动工作原理
自耦降压启动是一种常用的电源开关电路,它通过自耦变压器实现输入电压降低并启动电源的过程。
自耦降压启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初始状态下,输入电压 Vin 施加在自耦变压器的原(Primary)绕组上。
2. 当开关S1 关闭时,自耦变压器的原绕组上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绕组的极性和 Vin 相同,所以感应电流 Ic 通过 S1 流入自
耦变压器原绕组。
3. 当 Ic 流入自耦变压器原绕组时,通过自耦变压器的互感作用,辅(Secondary)绕组上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绕组的极
性相反,所以感应电流 Is 通过辅绕组流入电阻 RL。
4. 辅绕组上的感应电流 Is 产生的磁场再次通过互感作用传输
到原绕组,使得原绕组上的电流 I1 减小。
5. 原绕组上的电流 I1 减小后,通过自耦变压器的降压作用,
输出电压 Vo 在辅绕组上降低。
6. 当输出电压 Vo 达到一定程度,在某一时刻,自耦降压启动
电路会自动切换至正常工作状态,此时开关 S1 打开,输入电
压 Vin 直接施加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电源电路上。
需要注意的是,自耦降压启动电路中的电流 Ic、Is 和 Vo 的大小会受到自耦变压器的匝数比例以及电阻 RL 的影响。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自耦变压器的匝数比例和电阻 RL 的值,以使输出电压 Vo 达到预期的启动要求。
电动机自耦降压起动电气控制原理图
一、电动机自耦降压起动电气控制原理图
二、控制柜设计说明
1、本设计适用于电压380V、电机功率不超过75KW的交流电动机作不频繁自耦降压起动控制。
2、起动至全压运行由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当起动电流下降到1.5倍额定电流时,即相当于80%额定转速时,又起动位置转换到运行状态。
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整定值见表2。
3、具有自动和手动控制两种方式,在手动方式,可以两地控制,具有外部控制端子,图中2SB1、2SB2为外部控制按钮,可以控制电机的起动及停机,如果不需要外部按钮控制,可直接在接线端子处将2SB1按钮的两端短接。
在自动方式时,可以由来自外部PLC、传感器等设备的一个无源触点直接控制电机的起停。
4、设计柜体为冷轧板结构,冷轧板表面作除锈、防腐、喷塑处理。
要求冷轧板厚度不得小于2mm。
设计柜体颜色为苹果绿或桔纹浅驼色.
三、控制柜体尺寸
表2保护继电器整定值
电机功率(KW)111518.5223037455575
电机额定电流(A)22293642577084103140 时间继电器最大整定值(S)。
三相自耦降压启动的工作原理好嘞,今天我们来聊聊三相自耦降压启动,这个名字听起来挺复杂,但实际上呢,就像泡面一样简单。
想象一下,你的电机就像一位小朋友,刚醒来,想要立马玩耍,但又怕一下子冲得太猛,摔跤了,怎么办呢?这时候,三相自耦降压启动就像一位温柔的家长,轻轻地把小朋友抱起来,慢慢引导他走向游戏的世界。
咱们先来看看这自耦降压启动的原理。
其实就是在电机启动的时候,给它的电压“打个折扣”。
简单说,就是给电机穿上了一件轻松的外衣,让它不会一开始就被高电压轰得飞起来。
你可能会问,这怎么做到的呢?嘿,这就涉及到一个叫自耦变压器的玩意儿。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魔法变压器,它可以把高电压变成低电压,就像把高跟鞋换成运动鞋,走起路来轻松多了。
电机在低电压下启动,慢慢适应,然后再逐渐加大电压,这样就避免了启动时的大电流冲击,保护了设备,减少了损耗,真是一举多得!而且这三相自耦降压启动还有个特别的地方,电机启动的时候,电流会慢慢升高,而不是像打火机一样一下子就冒火。
这就像喝水,你总不能一下子灌下一大杯,那样肯定是噎着的。
电流慢慢上升,电机的转矩也逐渐增加,等到电机完全启动的时候,已经适应了这个过程,根本就不觉得累。
这样一来,整个启动过程顺畅得像黄油涂在面包上,没什么阻力。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想,哎呀,这样启动会不会太慢了?其实不然。
虽然一开始的电压低,但这也不意味着它的速度就慢。
随着电压的逐步提高,电机的转速也是在稳步提升的。
就像打麻将,前期慢慢摸牌,等到时机一到,突然就能胡牌了,转瞬之间,风生水起。
这种启动方式在一些大功率电机中尤为重要。
试想一下,假如你有一个大电机,一下子给它全电压,周围的邻居们肯定要吵闹了,家里的电器也可能因为电流波动而遭殃。
而通过三相自耦降压启动,周围一片安静,大家都能安心地过日子。
就像一场宁静的晨跑,呼吸间满是清新的空气,根本不会打扰到他人。
这种方式还省电呢,减少了启动时的能量损耗,相当于给家里的电费账单减了负。
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是指电动机启动时利用自耦变压器来降低加在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启动电压。
待电动机启动后,再使电动机与自耦变压器脱离,从而在全压下正常运动。
这种降压启动分为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
1.接线
自耦变压器的高压边投入电网,低压边接至电动机,有几个不同电压比的分接头供选择。
2.特点
设自耦变压器的变比为K,原边电压为U1,副边电压U2=U1/K,副边电流I2(即通过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线电流)也按正比减小。
又因为变压器原副边的电流关系I1=I2/K,可见原边的电流(即电源供给电动机的启动电流)比直接流过电动机定子绕组的要小,即此时电源供给电动机的启动电流为直接启动时1/K2 倍。
由于电压降低为1/K 倍,所以电动机的转矩也降为1/K2 倍。
自耦变压器副边有2~3 组抽头,如二次电压分别为原边电压的80%、60%、40%。
3.优点
可以按允许的启动电流和所需的启动转矩来选择自耦变压器的不同抽头实现降压启动,而且不论电动机的定子绕组采用Y 或Δ接法都可以使用。
4. 缺点:设备体积大,投资较贵。
5.电动机自耦降压启动(自动控制电路)
电动机自耦降压起动(自动控制)电路原理图
上图是交流电动机自耦降压启动自动切换控制电路,自动切换靠时间继电器完成,用时间继电器切换能可靠地完成由启动到运行的转换过程,不会造成启动时间的长短不一的情况,也不会因启动时间长造成烧毁自耦变压器事故
控制过程如下:
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
2)按启动按钮SB2交流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吸合并自锁,其主触头闭合,将自耦变压器线圈接成星形,与此同时由于KM1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使得接触器KM2线圈通电吸合,KM2的主触头闭合由自耦变压器的低压低压抽头(例如65%)将三相电压的65%接入电动。
3)KM1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使时间继电器KT线圈通电,并按已整定好的时间开始计时,当时间到达后,KT的延时常开触点闭合,使中间继电器KA线圈通电吸合并自锁。
4)由于KA线圈通电,其常闭触点断开使KM1线圈断电,KM1常开触点全部释放,主触头断开,使自耦变压器线圈封星端打开;同时 KM2线圈断电,其主触头断开,切断自耦变压器电源。
KA的常闭触点闭合,通过KM1已经复位的常闭触点,使KM3线圈得电吸合,KM3主触头接通电动机在全压下运行。
5)KM1的常开触点断开也使时间继电器KT线圈断电,其延时闭合触点释放,也保证了在电动机启动任务完成后,使时间继电器KT可处于断电状态。
6)欲停车时,可按SB1则控制回路全部断电,电动机切除电源而停转。
7)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由热继电器FR完成。
电动机自耦降压起动(自动控制)电路接线示意图
6.安装与调试
1)电动机自耦降压电路,适用于任何接法的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
2)自耦变压器的功率应予电动机的功率一致,如果小于电动机的功率,自耦变压器会因起动电流大发热损坏绝缘烧毁绕组。
3)对照原理图核对接线,要逐相的检查核对线号。
防止接错线和漏接线。
4)由于启动电流很大,应认真检查主回路端子接线的压接是否牢固,无虚接现象。
5)空载试验;拆下热继电器FR与电动机端子的联接线,接通电源,按下SB2起动KM 1与KM2和动作吸合,KM3与KA不动作。
时间继电器的整定时间到,KM1和KM2释放,KA 和KM3动作吸合切换正常,反复试验几次检查线路的可靠性。
6)带电动机试验;经空载试验无误后,恢复与电动机的接线。
再带电动机试验中应注意启动与运行的接换过程,注意电动机的声音及电流的变化,电动机起动是否困难有无异常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处理。
7)再次启动;自耦降压起动电路不能频繁操作,如果启动不成功的话,第二次起动应间隔4分钟以上;如果在60秒连续两次起动后,应停电4小时再次启动运行,这是为了防止自耦变压器绕组内启动电流太大而发热损坏自耦变压器的绝缘。
7.常见故障
1)带负荷起动时,电动机声音异常,转速低不能接近额定转速,接换到运行时有很大的冲击电流,这是为什么?——
分析现象:电动机声音异常,转速低不能接近额定转速,说明电动机起动困难,怀疑是自耦变压器的抽头选择不合理,电动机绕组电压低,起动力矩小脱动的负载大所造成的。
处理:将自耦变压器的抽头改接在80%位置后,在试车故障排除。
2)电动机由启动转换到运行时,仍有很大的冲击电流,甚至掉闸。
——
分析现象:这是电动机起动和运行的接换时间太短所造成的,时间太短电动机的起动电流还未下降转速为接近额定转速就切换到全压运行状态所至。
处理:调整时间继电器的整定时间,延长起动时间现象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