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_隧道测量_知识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7
隧道洞内控制测量第一部分 设计阶段一、准备工作洞内导线设计,一般先作导线边长设计,在做测量精度设计。
导线边长需根据隧道长度、路线平面形状、施工方法以及断面宽度作选择。
原则上隧道越长,导线边也应尽可能选得长一些,但是必须保证正常通风下通视良好。
直线地段一般选择250~500米,曲线地段按Rf C 8 确定,其中,R 为曲线半径,f 为断面宽度。
精度等级确定见表1平面控制测量设计要素表1平面控制测量设计要素洞内高程测量设计,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可以结合导线控制点的埋设,水准备的布设密度一般不大于200米。
高铁高程控制测量的精度等级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每千米高程测量偶然中误差限差为1mm 。
二、方案确定1、平面控制测量1)、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注:表中n为测站数。
2)、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3)、边长测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边长测量技术要求注:①、一测回是全站仪盘左、盘右各测量一次的过程②、测距仪精度等级划分如下Ⅰ级∣md∣≤2mmⅡ级 2 mm<∣md∣≤5mmⅢ级 5 mm<∣md∣≤10mmⅣ级 10 mm<∣md∣≤20mmmd为每千米测距标准偏差。
即按测距仪出厂标称精度的绝对值,归算到1km的测距标准偏差。
③、mD=a+b×D式中: mD----仪器测距中误差(mm),a----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标称精度中的的比例系数(mm/km),D----测距长度(km)4)、测距边的斜距应进行气象和仪器常数改正。
气压、气温读数取位应符合表5的规定。
三等及以上等级测量应在测站和反射镜站分别测记,四等及以下等级可在测站进行测记。
当测边两端气象条件差异较大时,应在测站和反射镜站分别测记,取两端平均值进行气象改正;当测区平坦,气象条件差异不大时,四等及以下等级也可记录上午和下午的平均气压、气温。
如何进行隧道工程的测量与绘制隧道工程的测量与绘制隧道工程是目前建筑工程领域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一项工作之一。
在隧道的设计和建设中,测量与绘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对其准确性和精度要求极高。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隧道工程的测量与绘制,从测量仪器的选择到绘图软件的运用,逐步详细介绍整个测绘流程。
一、测量仪器的选择在进行隧道工程测量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
隧道工程的测量与绘制需要用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仪器,如全站仪、激光测距仪、测绘GPS等。
根据具体的测量任务,选择合适的仪器,确保精度和效率的平衡。
同时,使用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和测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测量点的确定在进行隧道工程的测量与绘制前,需要先确定一系列测量点。
这些点位主要包括进口、出口、转弯处以及车站等关键位置,以确保测量与绘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通过仪器测量和标注这些点位,为后续的测绘工作做好准备。
三、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隧道工程测量与绘制的重要环节。
通过测量地形地貌的高度和形状,可以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地形测量可以利用全站仪进行,通过测量地面特定点位的坐标和高程,进而绘制地形图,为隧道设计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四、隧道轨迹的确定在隧道工程中,隧道轨迹的确定是一项关键工作。
隧道轨迹的确定涉及到隧道纵向和横向的定位,需要借助全站仪或激光测距仪等测量仪器。
通过测量隧道进口和出口的坐标和高程,可以确定隧道轨迹的位置和形状,从而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
五、隧道断面的测量隧道的断面测量是进行隧道工程测量与绘制的重要步骤。
通过测量隧道断面的宽度、高度和形状等参数,可以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断面测量可以借助全站仪进行,通过在隧道横向的不同位置进行测量,从而获得准确的断面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在绘图软件中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隧道断面图。
六、绘图软件的运用绘图软件在隧道工程的测量与绘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绘图软件,可以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生成各种详细的图纸和图像。
隧道测量实用知识点总结一、测量仪器的选择和使用1. 高精度全站仪:在隧道测量中,高精度全站仪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测量仪器。
它具有测角、测距和测高等功能,可用于测量隧道轴线、截面和地形等。
在选择全站仪时,应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和工程环境,选择合适的测距精度、角度精度和工作温度范围等参数。
在使用全站仪时,应注意保持仪器的稳定性和观测的准确性,避免在强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测量。
2.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是一种用激光束测量距离的专业测量仪器。
在隧道测量中,它可用于快速测量通风孔、道岔口、排水孔等位置的坐标和高程。
在选择激光测距仪时,应注意其测距精度、测距范围和工作稳定性等指标。
在使用激光测距仪时,应选择合适的测量环境,避免在强光、强尘、多雾等情况下进行测量。
3. 激光测量仪:激光测距仪和激光测量仪在外形上很相似,但在功能上有一定区别。
激光测距仪主要用于测量点到点的距离,而激光测量仪则可用于复杂地形和结构的三维测量。
在隧道测量中,激光测量仪可以用于测量隧道断面、支护结构和地质构造等。
4. GPS测量仪: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用于测量地球表面坐标的卫星导航系统。
在隧道测量中,GPS可以用于测量隧道入口和出口的地理位置,以及隧道上部地质构造的坐标。
在选择GPS测量仪时,应考虑其测量精度、多路径效应和信号强度等因素。
在使用GPS测量仪时,应尽量选择没有遮挡的开阔地区进行观测,避免遮蔽信号和增加误差。
5. 其他测量仪器:除了以上常用的测量仪器外,还有一些其他特殊用途的仪器可以用于隧道测量,如探地雷达、地形扫描仪、便携式高精度测距仪等。
在选择和使用这些仪器时,应根据具体的测量任务和工程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布设。
二、隧道测量的原理和方法1. 点的测量:隧道测量中,点的测量是最基本的工作之一。
包括定位点的坐标和高程、关键控制点的坐标和走向、隧道截面点的坐标和形状等。
在点的测量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单次测距法、交会测量法、三角测量法等,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隧道施工测量方法及步骤引言隧道施工是指通过地下开挖或钻孔等方式建造通道,常用于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地下管线等领域。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能够确保隧道的准确位置和尺寸,以及保障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隧道施工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和步骤,以帮助施工人员进行准确和高效的测量工作。
一、前期准备在进行隧道施工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顺利进行。
具体的步骤如下:1.梳理测量任务:根据工程需求,明确隧道施工中需要进行的测量任务,并制定相应的测量计划。
2.准备测量仪器和设备: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包括全站仪、测量杆、测距仪等。
3.安装和校准仪器: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正确安装和校准测量仪器,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制定安全措施:确定测量现场的安全措施,包括设置警示标志、采取防护措施等,以保障测量人员的安全。
二、隧道轴线测量隧道轴线测量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测量任务之一,它用于确定隧道的中心线位置,以指导施工工序的进行。
以下是隧道轴线测量的具体步骤:1.确定测量起始点: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隧道轴线测量的起始点,一般选择在隧道口附近的地面上进行。
2.设置控制点:在起始点和隧道端部适当位置设置控制点,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要合理,以便后续测量的准确性。
3.安装全站仪:在每个控制点上安装全站仪,确保仪器的稳定和水平,然后进行校准。
4.进行观测测量:使用全站仪测量各个控制点的坐标,可借助反射器或棱镜进行观测,并记录测量结果。
5.计算坐标及中心线:根据观测结果,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和计算,得到各个控制点的坐标,并通过插值计算得出隧道的中心线位置。
三、隧道断面测量隧道断面测量是为了确定隧道断面的形状、尺寸和位置,以保证隧道的施工质量。
以下是隧道断面测量的步骤:1.设置测量断面:根据设计要求,在隧道内的适当位置设置测量断面,一般选择在隧道的不同节段进行。
2.安装测量设备:在每个测量断面上安装全站仪或测距仪等测量设备,并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隧道施工测量一.隧道施工的特点和隧道测量的任务和内容1.隧道施工的特点隧道的开挖是顺着中线不断地向洞内延伸的,衬砌和洞内建筑物(避车洞、排水沟、电缆槽等)的施工紧跟其后,不等贯通,隧道内的大部分建筑物已经建成;为了保证工期,常利用增加开挖面的方法,将整个隧道分成若干段同时施工。
两个开挖面相向开挖,在预定位置挖通称为贯通。
贯通后,由两端分别引进的线路中线,应按设计规定的精度正确衔接。
2.隧道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隧道测量主要是为了保证相向开挖的工作面,按照规定的精度在预定位置贯通;保证洞内各项建筑物以规定的精度按照设计位置修建,不得侵入建筑限界3.隧道施工的测量特点(1)洞外总体控制作为指导隧道施工的测量工作,在隧道开挖前一般要建立具有必要精度的、独立的隧道洞外施工控制网,作为引测进洞的依据;对于较短的隧道,可不必单独建立洞外施工控制网,而以经隧道施工复测、调整后并确认的洞外线路中线控制桩为引测进洞的依据。
(2)洞内分级控制洞内控制点控制正式中线点(正式中线点是洞内衬砌和洞内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依据),正式中线点控制临时中线点;临时中线点控制掘进方向。
洞内高程控制与平面相仿,临时水准点控制开挖面的高低,正式水准点控制洞内衬砌和洞内建筑物的高程位置。
(3)开挖方法影响测量方式当采用先导坑后扩大成型法施工时,对隧道的位置还有一定的纠正余地,隧道施工测量可先粗后精;当采用全断面开挖一次成型法施工时,隧道施工测量必须一次到位。
对于采用全断面开挖法开挖的隧道,其测量过程与先挖导坑后扩大成型开挖的隧道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对临时中线点、临时水准点的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或者是直接测设正式中线点、正式水准点。
(4)隧道施工的特殊环境对控制点布设提出特殊要求隧道贯通前,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只能采用支导线的形式,测量误差随着开挖的延伸而积累,所以要经常的对洞内的控制点进行复测,用以检较精度,保证洞外控制网和洞内施工控制测量必要的精度。
隧道工程施工前的测量隧道工程是指在地底下或山体内,为了便于车辆、列车或其他设备通行而开凿的一种工程。
隧道工程通常需要经过严格的施工前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下面将重点介绍隧道工程施工前的测量相关内容。
一、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隧道工程施工前的测量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确定测量范围和目的。
隧道工程施工前的测量范围通常包括隧道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参数,以及地质、水文等环境参数。
目的则是为了确定工程施工的难度和风险,以及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其次是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隧道工程的测量方法和工具通常包括地面测量、地下测量、全站仪测量等,其中地面测量主要用于确定隧道的外部尺寸参数,地下测量主要用于确定隧道的地质结构和水文条件,全站仪测量主要用于确定隧道内部结构和尺寸参数。
最后是确保测量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测量工作需要由专业的测量人员进行,他们需要具备现代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和地质水文知识,同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测量过程中的安全。
二、测量内容和方法隧道工程施工前的测量内容主要包括地质条件的测定、地下水位的测定、隧道的外部尺寸测定和隧道内部结构的测定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各部分的测量方法。
1. 地质条件的测定地质条件的测定主要是为了确定隧道穿越的地层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岩石性质、断层、褶皱等。
测定方法主要包括钻孔勘探、岩芯取样和地电法等。
其中钻孔勘探主要用于获取地层样本以进行室内试验,岩芯取样主要用于确定地层的物理性质,地电法则用于探测地下岩层的分布情况。
2. 地下水位的测定地下水位的测定主要是为了确定隧道穿越地区的水文条件,包括地下水位的深度、水位变化情况等。
测定方法主要包括钻孔观测、水文地球物理探测和地下水位监测等。
其中钻孔观测主要用于获取地下水的参数,水文地球物理探测主要用于探测地下水层的分布情况,地下水位监测则用于长期观测地下水的变化情况。
第九章地形图测绘1、地形图测图顺序是?先根据测图的目的及测区的具体情况,建立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然后在控制点的基础上进行地物和地貌的碎步测量2、进行碎部测量时,后视的目的是什么?传递高程。
3、地形图上等高线分为哪几类?计曲线之间有几根首曲线?基本等高线(首曲线)加粗等高线(计曲线)半距等高线(间曲线) 1/4等高线(助曲线) 44、等高距的定义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5、根据图纸上距离,及实地距离,计算比例尺。
6、路线右角的测定与转角的计算第十章道路中线测量1.什么叫道路中线测量?道路中线测量是通过直线和曲平线的测设,将道路中心线的平面位置用木桩具体地标定在现场,并测定路线的实际里程。
2.路线纵断面测量分为哪两步?基平测量中平测量3、圆曲线测设要素有哪几个?如何计算?例题10-1切线长曲线长外距切曲差。
4、路线测量中的整桩号和整桩距分别指的是什么?5、路线转角的定义路线由一个方向偏转为另一个方向时,偏转后的方向与原方向的夹角。
6、道路中线测量中,设置转点的作用是什么?供交点,测角、量距或延长直线瞄准之用。
7、缓和曲线主点里程、逐桩坐标计算(复习课后习题、背公式)第十一章路线的纵、横断面测量1、公路的高程系统是哪个高程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2、什么叫基平测量?基平水准点设置的位置应选择在什么地方沿路线方向设置水准点,并测定其高程,从而建立路线的高程控制,称为基平测量。
一般规定,在路线的起终点、大桥两岸、隧道两端、垭口以及一些需要长期观测高程的重点工程附近设置永久性水准点。
在一般地区,应每隔一定长度设置一个永久性水准点。
3、什么叫中平测量?中平测量采用什么方法?如何安置仪器?根据基平测量建立的水准点高程,分别在相邻的两个水准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测定各里程桩的地面高程,称为中平测量。
4、中平测量的方法,中桩高程的计算方法。
隧道工程测量项目一隧道工程测量总论1、隧道工程测量的步骤1、测量方案的准备2、洞外控制测量3、洞内外联系测量4、洞内控制测量5、隧道施工测量6、贯通测量项目二洞外控制测量2、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1gps平面控制测量2精密导线法平面控制测量3三角形网法平面控制测量3、GPS所使用的坐标系统是什么?GPS的定位原理是什么?大地参考坐标系4、卫星定位系统包括哪三个部分gps的空间部分 gps的地面监控部分 gps的用户部分。
隧道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隧道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包括隧道地表(洞外)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洞口投点测量及洞内外控制点联测工作,尤其是洞口控制网(点)或洞内、外过渡控制点精度的周期检查与质量确认至关重要.在进行洞内控制和施工测量时,应重点考虑设计好洞内施工中线及控制桩点(方向线、水准点)往掌子面引测的方式及需达到的精度。
力求布点稳妥、观测可靠,施测形式及成果材料的处理方法缜密合理。
隧道洞内的施工周期长、测量环境条件差、施工千扰大,故测量桩位受影响的因素最多.每次往前引测桩点(或方向)必须对原测(既有)启用点进行“搭接"式复测检查并尽量选用精度较高的桩点作为起始点(边)。
在洞内施工过程中,测量桩点时常遭到施工毁坏,恢复(补测)这些桩点或增没新点时,保证其精度和日后稳定是一件反复和需要高度重视的工作,补测(重测)时应按照原测精度执行,且要达到原测精度质量指标。
隧道测量中,角度观测精度不得低于同级别观测网中边长的观测精度指标,尤其长大隧道如此。
对于曲线隧道,量边长、测角精度均应得到重视.做好长大隧道贯通误差的预估计算,将对隧道的整体控制测量设计及洞内施工测量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在完成每期(次)的成果汁算时,测量人员均须两人(或几人)独立进行手算(或计算机编程计算,但必须进行复核计算),起算及用作计算的观测数据均须核对,最后检查结果,确认两人单独计算的结果是否一致。
抄写或编制测量成果资料时亦应有两人相互核对,尽可能消除在整理过程中的因粗心而导致的各种差错.隧道施工是从地面开挖竖井或斜井、平洞进入地下的。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通常采取多井开挖以增加工作面的办法。
如图7—1所示。
在对向开挖的隧道贯通面上,中线不能吻合,这种偏差称为贯通误差.贯通误差包括纵向误差Af、横向误差A"、高程误差朋。
其中纵向误差仅影响隧道中线的长度,容易满足设计要求。
因此,根据具体工程的性质、隧道长度和施工方法的不同,一般只规定贯通面上横向误差及高程误差的限差:A”〈50~100mm.AA<30~50mm。
隧道施工测量一.隧道施工的特点和隧道测量的任务和内容1.隧道施工的特点隧道的开挖是顺着中线不断地向洞内延伸的,衬砌和洞内建筑物(避车洞、排水沟、电缆槽等)的施工紧跟其后,不等贯通,隧道内的大部分建筑物已经建成;为了保证工期,常利用增加开挖面的方法,将整个隧道分成若干段同时施工。
两个开挖面相向开挖,在预定位置挖通称为贯通。
贯通后,由两端分别引进的线路中线,应按设计规定的精度正确衔接。
2.隧道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隧道测量主要是为了保证相向开挖的工作面,按照规定的精度在预定位置贯通;保证洞内各项建筑物以规定的精度按照设计位置修建,不得侵入建筑限界3.隧道施工的测量特点(1)洞外总体控制作为指导隧道施工的测量工作,在隧道开挖前一般要建立具有必要精度的、独立的隧道洞外施工控制网,作为引测进洞的依据;对于较短的隧道,可不必单独建立洞外施工控制网,而以经隧道施工复测、调整后并确认的洞外线路中线控制桩为引测进洞的依据。
(2)洞内分级控制洞内控制点控制正式中线点(正式中线点是洞内衬砌和洞内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依据),正式中线点控制临时中线点;临时中线点控制掘进方向。
洞内高程控制与平面相仿,临时水准点控制开挖面的高低,正式水准点控制洞内衬砌和洞内建筑物的高程位置。
(3)开挖方法影响测量方式当采用先导坑后扩大成型法施工时,对隧道的位置还有一定的纠正余地,隧道施工测量可先粗后精;当采用全断面开挖一次成型法施工时,隧道施工测量必须一次到位。
对于采用全断面开挖法开挖的隧道,其测量过程与先挖导坑后扩大成型开挖的隧道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对临时中线点、临时水准点的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或者是直接测设正式中线点、正式水准点。
(4)隧道施工的特殊环境对控制点布设提出特殊要求隧道贯通前,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只能采用支导线的形式,测量误差随着开挖的延伸而积累,所以要经常的对洞内的控制点进行复测,用以检较精度,保证洞外控制网和洞内施工控制测量必要的精度。
隧道工程测量(总2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隧道测量第一节隧道施工测量的内容及其作用隧道施工测量一般是包括在地面上建立平面的与高程的控制网。
随着施工的进展,将地面上的坐标、方向和高程传递到地下去,在地下进行平面的与高程的控制测量,再根据地下控制点进行施工放样,指导开挖、衬砌施工。
进行这些测量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在地下标定出工程的设计中心线与高程,为开挖、衬砌指定出方向、位置;保证在两个相向开挖面的掘进中,施工中线及高程能够正确贯通,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开挖不超过规定界限;因为铁路隧道是整个铁路的一部分,所以当线路定测以后,隧道两端洞口的位置就确定下来,而用标桩固定在地面上。
对于直线隧道来说,如图9-2,A、D为隧道两端洞口点,它们的位置是利用线路上的直线点ZD1、ZD2、及ZD3、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法放样出来的。
直线隧道的方向,就根据A、D两点来确定。
因此,在建立地面控制网时,必须将它们作为控制点,如果因为地形的限制,不能将它们做为首级控制网的点子,也要用插入点的方法测定它们的位置。
这样就可以根据控制点的坐标,求得在两端洞口处进洞拨角的数值,用以在施工时指导进洞的方向。
对于曲线隧道而言,控制网的作用一方面要保证隧道本身的正确贯通,另一方面还要控制前后两条切线的方向,使它们不产生移动而影响前后直线线路的位置如图9-3。
这时除了将洞口的两点A、D包括在控制网中以外,还应该将两切线上的点子ZD1、ZY、ZD3及ZD4也包括在控制网内,这样就可以精确地测定两条切线的交角,从而精确地确定曲线元素,以保证在地下开挖中放样数据的正确性。
隧道中线上各点的坐标都是根据地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计算的。
以后根据施工的进展,将地面上的坐标系统通过洞口、竖井或斜井传递到地下,在地下坑道中再用导线测量方法建立地下控制系统。
隧道中线上各点的位置以及地下其它各种建筑物的位置,都根据地下控制点以及由它们的坐标所算得的放样数据进行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