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的主要优化处理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5
宝石的优化处理宝石的优化处理是通过改变宝石的颜色、光学效应或韧度改善宝石外观的过程,它不包括宝石的切磨和抛光对于优化处理的宝石些已经被市场所接受,可以当作天然宝石出售。
例如,斯里兰卡灰白色蓝宝石经加热处理变为蓝宝,坦桑尼亚褐色黝帘石经热处理变为蓝色黝帘石无色黄玉经辐射处理变为蓝色黄玉,以及玛瑙经过染色和熔烧呈现出各种颜色等些处理宝石需注明出售也能被市场接受。
如,辐射处理的蓝色钻石,注油的红宝石和祖母绿,染色的翡翠和石英岩等。
而一些经处理后带有有害物质的宝石,则不能被公众接受。
如带有放射性残余的黄玉等近年来,随着优质珍贵宝石资源的枯竭,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改善宝石品级、丰富宝石市场越来越重要,宝石优化处理工作成为宝石科研的重要课题常用的宝石优化处理方法有表面处理、染色处理、热处理、辐射处理等一、表面处理在透明宝石底部涂上一层颜色或贴上一小块彩色箔,然后采用封闭式背面镶嵌以改善宝石的颜色。
在不透明或半透明宝石表面涂上一层蜡,以增加宝石的光泽和色彩这是一些古老的改色方法,现在有时仍在使用,将浅黄色钻石亭部涂以一弹层蓝色以消色彩:在玻璃仿制品背部涂以不透明涂料增加亮度,将绿松石表面进行蜡处理以改鉴定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不难发理各种处理的痕迹,这些处理一旦被去除,将会使宝善光和颜色石的外观发生变化二、染色处理这种处理方法常用于多孔的材料或含相当多裂纹和裂隙的宝石,染料可以渗透进宝石被孔隙和裂缝中。
染料可以是有机染料或无机的化合物,前者通过溶剂的挥发而致色,后者经过化学反的孔或裂中应而沉淀,无机染色通常着色耐久,面有机染色颜色鲜艳但会退色市场上大多数祖母绿都经过油浸染处理,有时是有色油注入其裂隙之中,改善了祖母绿的清晰度和颜色。
石英岩、大理岩,玛瑙玉等常染成各种鲜艳的颜色,染色大量出现常常以假乱真,灰玉翻和一些多孔的蛋白石在糖溶液中煮过,经浓硫酸处理后,除去糖中的氢和氧,所剩下的是均匀的黑色的碳,使宝石变为黑玉和黑蛋白石。
1.、为改善天然珍珠和养殖珠的外貌可以采用哪些处理方法?答: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的处理方法有如下几种:染色,辐照,填隙。
染色,目前市场上,除了白色珍珠外,大多数的有色珍珠都是经过染色处理的,珍珠的染色可分为化学着色和中心染色两种,化学着色法,将珍珠浸泡在某些特殊的化学溶剂中,着色,如用稀硝酸银和氨水做染液,浸泡珍珠呈黑色,用冷高锰酸钾做燃料可染成棕色。
中心染色法,先将珍珠膨化除杂后,用特定染料注入珍珠的孔隙和空洞中,使珍珠显色。
辐照珍珠,γ射线辐照法始于上世纪60年代,目前大量应用,经过辐照的珍珠,可产生蓝色和黑色,海水珍珠的颜色比较深一些,辐照处理的珍珠,颜色对光和热是稳定的,在色调上易与硝酸银染色区分,但辐照可能引起放射性,而且不是所有珍珠都可利用辐照改变颜色。
填隙珍珠,珍珠表明往往有一些细小的裂隙和丘斑,影响珍珠色泽和光洁度,必须予以修整和愈合。
处理方法有两种,剥皮削丘和充填空隙。
3什么是翡翠A货、B货、C货和B+C货,如何鉴别?答A货是指以天然翡翠原石为原料,在成品加工过程中只通过机械加工手段(物理方法)例如切割,打磨,雕刻,抛光等制成的翡翠产品.B货是指原本种水、颜色较差的翡翠经过强酸、强碱浸泡,使其种水、颜色得以改善,与此同时,翡翠的原始矿物结构也遭到了破坏,并伴有物质注入或带出,这样的翡翠称之为翡翠B货。
为掩盖被破坏的结构、增大翡翠的强度,翡翠B货经常用有机胶或无机胶作充填处理,但充胶处理不是翡翠B货的必然步骤,也不影响翡翠B货的定义。
这种翡翠由于破坏了原有的内部结构, 在二、三年内逐渐会失去光泽,满身裂纹,其价值当然要打折扣了。
市场上一些销售商称之为“优化”或B类翡翠。
C货是经过物理和化学处理的中下等原料.不同之处为,在加工过程中经过人工添加外来染料方法加色(炝色)使原来无色、绿较浅淡或绿较散的翡翠改变颜色,但人工加入了颜色的翡翠.遇到较高的温度就会脱色。
1)放大观察法在肉眼观察的基础上,还应对一些可疑的部分进行放大观察,由于处理品一般都用蜡和高聚化合物填充,一段时间以后,填充物就会出现老化干缩和变形,这时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填充物表面出现的凹凸不平现象和橙皮纹或鳞壳纹,有时还可以观察到藏于岩体结构缝隙内,被酸蚀的蚂蚁啃骨头的现象,和一些气泡和填充物的轻微龟裂现象。
宝石的优化处理宝石的优化处理是通过改变宝石的颜色、光学效应或韧度改善宝石外观的过程,它不包括宝石的切磨和抛光对于优化处理的宝石些已经被市场所接受,可以当作天然宝石出售。
例如,斯里兰卡灰白色蓝宝石经加热处理变为蓝宝,坦桑尼亚褐色黝帘石经热处理变为蓝色黝帘石无色黄玉经辐射处理变为蓝色黄玉,以及玛瑙经过染色和熔烧呈现出各种颜色等些处理宝石需注明出售也能被市场接受。
如,辐射处理的蓝色钻石,注油的红宝石和祖母绿,染色的翡翠和石英岩等。
而一些经处理后带有有害物质的宝石,则不能被公众接受。
如带有放射性残余的黄玉等近年来,随着优质珍贵宝石资源的枯竭,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改善宝石品级、丰富宝石市场越来越重要,宝石优化处理工作成为宝石科研的重要课题常用的宝石优化处理方法有表面处理、染色处理、热处理、辐射处理等一、表面处理在透明宝石底部涂上一层颜色或贴上一小块彩色箔,然后采用封闭式背面镶嵌以改善宝石的颜色。
在不透明或半透明宝石表面涂上一层蜡,以增加宝石的光泽和色彩这是一些古老的改色方法,现在有时仍在使用,将浅黄色钻石亭部涂以一弹层蓝色以消色彩:在玻璃仿制品背部涂以不透明涂料增加亮度,将绿松石表面进行蜡处理以改鉴定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不难发理各种处理的痕迹,这些处理一旦被去除,将会使宝善光和颜色石的外观发生变化二、染色处理这种处理方法常用于多孔的材料或含相当多裂纹和裂隙的宝石,染料可以渗透进宝石被孔隙和裂缝中。
染料可以是有机染料或无机的化合物,前者通过溶剂的挥发而致色,后者经过化学反的孔或裂中应而沉淀,无机染色通常着色耐久,面有机染色颜色鲜艳但会退色市场上大多数祖母绿都经过油浸染处理,有时是有色油注入其裂隙之中,改善了祖母绿的清晰度和颜色。
石英岩、大理岩,玛瑙玉等常染成各种鲜艳的颜色,染色大量出现常常以假乱真,灰玉翻和一些多孔的蛋白石在糖溶液中煮过,经浓硫酸处理后,除去糖中的氢和氧,所剩下的是均匀的黑色的碳,使宝石变为黑玉和黑蛋白石。
GIC 钻石分级证书课程理论试卷〔3 小时〕2022 年 9 月一、名词解释1、金色庆典2、块状钻石3、看货会4、克拉溢价5、比色石二、填空1、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原石称为〔〕,重〔〕克拉,颜色是〔〕,觉察时间为〔〕,觉察地点为〔〕。
2、钻石的颜色分级是以〔〕为根底,通过比较样品与〔〕的颜色来确定钻石的色级。
3、钻石切磨的工艺流程是〔〕、〔〕、〔〕和〔〕。
切磨钻石时要认真分析钻石的〔〕,劈开要沿着它〔〕的方向,锯开要沿着它〔〕的方向。
4、钻石的荧光通常呈〔〕色,与〔〕的吸取有关;Ⅱb型钻石常显〔〕颜色,由〔〕引起。
5、钻石的净度级别取决于〔〕的〔〕、〔〕、〔〕。
国标规定镶嵌钻石的净度级别可分为〔〕、〔〕、〔〕、〔〕、〔〕,镶嵌钻石的颜色级别可分为〔〕、〔〕、〔〕、〔〕、〔〕、〔〕和〔〕等。
6、钻石能形成砂矿与钻石具有较大的〔〕和〔〕,以及〔〕性质有关。
钻石的回收常利用的性质为〔〕、〔〕、〔〕、〔〕。
三、1、钻石仿制品有哪些种类?你将如何区分钻石及其仿制品?2、钻石切工分级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对一颗圆多面型琢型的钻石进展切工分级。
四、借助示意图描述宝石级钻石的合成方法。
2、合成钻石有哪些类型,你将如何区分合成钻石与自然钻石?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五、1、钻石常用的优化处理的方法有哪些,简述各种方法的目的及其处理的钻石的鉴别特征。
2、按国标规定对上述处理的钻石应当如何进展净度分级?六、1、DTC 在钻石行业中有何重要功能和作用?2、请列出四大钻石切磨中心,并指出各自的特点。
3、列出当前钻石 5 个主要生产国,并指出各自的特点。
GIC 钻石分级证书课程理论考试〔3 小时〕2022 年 1 月一、解释以下名词1、金伯利岩2、花式琢型3、金色庆典4、比色石5、同质多象二、钻石的颜色形成较简单,请依据你所学的学问答复以下问题:1、Ⅰ型和Ⅱ型划分类型的依据是什么?2、简述钻石的颜色成因、三、钻石与仿钻的鉴定很重要1、具体列出钻石的物理性质。
珠宝知识283:宝石的微观世界(四):天然钻石、合成钻石与优化处理钻石的内含物特征展开全文钻石作为宝石之王是最受欢迎的宝石材料之一,与祖母绿、蓝宝石和红宝石相类似,同样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合成或者通过优化处理的方式改善钻石的外观特征。
虽然许多钻石含有可以表明钻石产地的内含物,或者为优化处理方式提供鉴定证据,但许多宝石级的钻石并不具有这些诊断特征,因此需要进行先进的宝石学检测,以确定它们是否采于矿床、在实验室生长或优化处理。
例如,铬石榴石包裹体可以表明金刚石形成于橄榄岩环境,而绿辉石和蓝晶石则表明形成于榴辉岩环境;“闪光效应”是玻璃充填最典型的鉴定证据。
一、天然钻石钻石表面的蜥蜴皮构造是通过抛光作用形成的,它几乎平行于钻石的八面体面,而这个面是钻石硬度最大的结晶学方向。
视域0.72毫米。
钻石中这颗亮绿色的铬透辉石晶体包裹体表明寄主钻石为橄榄岩成因。
视域1.33毫米。
在这个多晶钻石中,不同结晶学方向上的交织状颗粒解理可以显示在这个刻面中。
视域2.88毫米。
钻石中的橄榄石包裹体在偏光显微镜下显示高级干涉色。
视域2.00毫米。
钻石中的钻石晶体包裹体经常几乎不可见,但是在偏光显微镜下可以很清楚将包裹体与寄主矿物区分开。
视域 1.36毫米。
这颗钻石的中心含有一个八面体状的云雾状包裹体,在紫外灯下显示强黄色荧光。
视域5.00毫米。
微分干涉显微图片显示沿着钻石晶体的立方体晶面上的正方形阶梯状溶蚀坑。
视域2.88毫米。
这颗负晶中含有一颗可以活动的钻石包裹体,这与部分溶解有关。
钻石包裹体呈现绿色,主要与寄主岩石中的放射性流体有关。
视域4.36毫米。
彩虹纹,在钻石中很少见到,与面状结构缺陷有关,导致可以观察到这种鲜活的颜色。
视域1.90毫米。
这些钛铁矿包裹体有时会被误认为是“碳点”,他们的鉴定特征是在他们较薄的边缘上显示棕橙色。
视域2.10毫米。
钻石中最罕见的包裹体之一——蓝宝石,显示钻石为榴辉岩成因,视域0.99毫米。
一、表面处理1.定义利用涂层、镀层、背衬、刻划条纹等方式使宝石改变颜色、增强反光亮度和产生光学效应。
由于涂层的厚度有限、硬度较低、化学稳定性较差,容易在使用过程中磨蚀,被视为一种具有欺骗性的处理方法。
2.常用类型(1)箔衬: 在宝石的背面贴上高反光的薄膜、彩色薄膜以改变宝石的亮度和颜色。
(2)涂色: 在宝石的亭部涂上颜色,如把淡黄色钻石涂上淡蓝色,使钻石更加显白色。
(3)刻划条痕: 在弧面型透明宝石的底部划条痕以产生猫眼或者星光效应。
(4)涂层和镀层: 在宝石的表面涂上彩色的胶质层增强色彩,例如涂膜翡翠。
在宝石的表面用真空镀膜的工艺镀上一层彩色膜增强色彩,或者提高光泽。
例如托帕石表面的镀膜。
3.鉴别特征① 宝石镶嵌的方式:采取封闭式镶嵌。
② 观察宝石亭部刻面:在反射光条件下观察宝石亭部刻面的表面,可见到外来物质、特殊色彩或刻划痕。
③ 涂层的性质:涂膜处理的膜层可能具有不同于宝石的物理性质、硬度较低、容易脱落等。
④ 镀层的晕彩:用真空镀膜工艺的膜层常常具有干涉形成的晕彩。
二、漂白处理1.定义利用化学试剂除去有机宝石和部分无机宝石的杂色色调。
2.常见类型(1)氧化漂白:主要用双氧水为主的氧化剂,在紫外光的作用下,漂白珍珠、象牙等由于有机质引起的杂色调,使之成为纯白色。
(2)酸洗漂白:主要用稀盐酸等对硅化木等材料除去表面的杂色。
3.鉴定特征:很难发现漂白处理的痕迹。
三、热处理1.定义利用加热使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光学效应等得以改善,在加热过程中没有外来物质(除氧和氢元素外)的加入,也没有宝石物质的流失。
2.热处理的工艺为了达到改善的目的,宝石的加热方法常与其他的一些方法配合使用,最常用到的方法有:(1)气氛条件:例如用还原气氛加深浅色蓝宝石的颜色,用氧化气氛消除红宝石的蓝色色斑。
有些处理还需要使用惰性气或者真空,保护宝石不受氧化。
(2)介质环境:在高温热处理时,由于填充料熔融还会产生熔体介质,熔体介质流入宝石的裂隙起到愈合裂隙的作用,提高了宝石的透明度和表观净度,这也被称为裂隙愈合热处理。
分店钻石销售提升措施有哪些随着钻石销售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大品牌的分店都在积极寻求提升销售的措施。
钻石作为一种高端奢侈品,其销售不仅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更受到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的影响。
因此,分店钻石销售提升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升分店钻石销售的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品牌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1. 提升产品品质。
首先,要提升分店钻石销售,就需要从产品品质入手。
钻石作为一种奢侈品,其品质和品牌形象是消费者购买的重要考量因素。
因此,分店可以通过提升产品的切工、净度、颜色和克拉数等方面来提升产品品质,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2. 定制化服务。
钻石销售不仅仅是商品的销售,更是一种奢侈品消费体验。
因此,分店可以通过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比如,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钻石定制服务,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预算量身定制钻石饰品,从而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 提升店铺体验。
分店的店铺体验也是影响钻石销售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在购买钻石时,除了看重产品本身的品质外,也会考虑购买的环境和氛围。
因此,分店可以通过提升店铺的装修和陈列,打造舒适、温馨、高端的购物环境,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
4. 提升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对于钻石销售至关重要。
分店可以通过举办品牌活动、参加行业展会、加强市场宣传等方式来提升品牌形象,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5. 优化销售策略。
销售策略的优化也是提升分店钻石销售的关键。
分店可以通过制定促销活动、推出礼品套装、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等方式来优化销售策略,提高销售转化率和客户忠诚度。
6. 加强培训。
分店的销售人员是直接接触消费者的重要环节,其专业素质和销售技巧直接影响钻石销售的成败。
因此,分店可以加强销售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产品知识、销售技巧和服务意识,从而提高销售业绩。
7. 创新营销手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分店可以通过创新的营销手段来提升钻石销售。
比如,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线上营销活动、推出线上购物服务、开展网络直播销售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升销售业绩。
钻石的资源分布鉴定特征优化处理方法及分析评价“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相信大家对这句话都不陌生吧,钻石(diamond)源自希腊语“admas”意思是坚硬无比、不可征服。
它号称‘宝石之王’,是很久以前,伴随着钻石的只是神话般具有宗教色彩的崇拜和畏惧的传说,同时把它视为勇敢、权力、地位和尊贵的象征。
而今天人们更多额的诞辰石、也是结婚六十周年纪念宝石。
的把它看成是爱情忠贞的象征。
相信每个女孩子的心中都有一个梦,一个有关钻石的梦。
确实,钻石是璀璨耀眼的,她所折射出的光芒,就像是北极光,引人驻目,引人遐想,亦真亦幻!最近热播的<泰坦尼克号>中女主角佩戴的“海洋之心”更是美的让人窒息!当然最美的是那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都说钻石美,那么钻石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钻石的主要成分是C,质量分数可达99.95%;微量元素N、B、H、Si、Ca、My、Mn、Ti、Cr、S 、惰性气体及稀有元素等50多种。
这些微量元素决定了钻石的颜色、性质与类型。
根据N原子的存在与否可将钻石分为以下几类:一、钻石的资源分布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石,是钻石的原石。
简单的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
在矿物学中属自然元素大类,非金属元素类,金刚石族。
目前,已探明天然钻石储量大约有25亿克拉,期中澳大利亚6.5亿克拉,扎伊尔5.5亿克拉。
按目前开采水平现有钻石储量只能开采25年,但随找矿科技水平的提高,每年都发现有新的矿区,近几年加拿大钻石储量明显增加。
自从钻石开采以来,共采出钻石350吨左右,即17.5亿克拉,现在全世界每年开采钻石在9000万-1亿克拉,其中宝石级占17%-20%。
20%宝石级钻石价值相当于80%工业级金刚石价值的5倍。
最好钻石产地世界各地均有钻石产出,已有三十多个国家拥有钻石资源,年产量一亿克拉左右。
产量前五位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扎伊尔、博茨瓦纳、俄罗斯、南非。
一、宝石的优化处理1、优化处理解释:除切磨合抛光以外用于改善珠宝玉石的外观(颜色、净度或特殊光学效应),耐久性或可用性的所有方法,它是宝石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目的:就是使宝石又更高的商业价值优化:传统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使珠宝玉石潜在的美显示出来的优化方法处理:非传统,尚不被人们接受的优化处理方法常见方法优化方法:热处理、漂白、浸蜡、浸无色油、染色(玉髓、玛瑙)处理方法:浸有色油、充填(玻璃充填、塑料充填或其他聚合物等硬质材料充填),浸蜡(绿松石),染色,辐照、激光、钻孔、覆膜、扩散、高温高压处理。
二、优化处理的方法优化处理方法多种,按照处理特点分为:1、加热处理2、辐照处理3、染色处理(给宝石加入外来染色剂,必要时辅助以淬火或酸蚀提高孔隙度4、充填处理5、表面处理6、其他:难以归纳如激光、剥皮(珍珠)1、热处理方法主要机理⑴改变致色杂质离子的价态⑵消除不稳定的色心色心事一种能产生颜色的晶格缺陷,能选择性吸收可见光的能量而产生的颜色。
无色托帕→辐照→黄褐色→加热→蓝色⑶脱水作用⑷蜕晶质结构的逆转⑸净化或老化→有机宝石⑹消除色带、诱生裂隙→焰溶合成红蓝宝石常有弯曲生长纹→高温处理可消除或减弱弯曲生长纹,有时与红宝石不易区分⑺消除丝状色和暗色核心2、加热的温度变化3、加热设备(1)烧杯、坩埚(2)烘箱(3)马弗炉、井式与管式(4)加热釜4、热处理的主要鉴别特征(1)宝石具有天然罕见的颜色,应引起怀疑(2)热处理的表面痕迹,在抛光引起多面腰棱(3)包体溶蚀、诱发的裂隙、色带模糊(4)吸收光谱变化(5)荧光液可能变化二、表面和体扩散处理Ti+Fe→蓝Gr→红Ni→黄适量Ti→星光Fe+Gr→橙→粉红2、体扩散处理也称铍扩散(Be)3、扩散处理的鉴别特征(1)颜色分布:仅在表面,形成与琢形相关的色带(2)表面特征:再次抛光形成的多面腰棱(3)颜色浓集在裂隙、腰棱(4)固体包体溶蚀等高温热处理的特征三、高温高压处理1.高温高压处理钻石的工艺HPHT处理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处理IIa型,一种处理Ia型,但都选择褐色钻石为处理对象褐色钻石Ia→绿色IIa→无色2.HPHT处理钻石特征(1)表面和裂隙中的烧痕(2)环绕包体的裂隙(3)一些处理的无色钻石在正交偏光镜下显示强的异常消光四、辐照处理(1)镭辐照处理特点:a.颜色无法进入钻石内部,钻石的绿色仅在表层b.绿色是永久性的、不会褪色c.被处理的钻石在较长时间内有放射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2)回旋加速器处理(质子、a粒子、?核)特点:a.粒子带电(+),不能穿入钻石深部,颜色仅在钻石表面b.辐照产生的颜色为暗绿色,处理时间较长则为黑色c.经处理的钻石开始有放射性,但时间较短暂d.颜色是稳定的,长久不会褪色e.在500—900C加热,可以使绿色转变成黄色、橙色、或褐色(3)线性加速器(高能电子)特点:a.电子带电(—),但质量较a粒子小很多,因而处理钻石虽然不能穿透整个钻石,但深度可达2mm。
、钻石的优化处理激光打孔:即用激光来对准钻石内部的有色或黑色包裹体打出一个孔道,有的包体在高能激光束下气化,有的可随后注入的强酸溶化。
适应:净度很低(一般为P)的钻石。
目的:使有色或黑色包体变得不明显,改善销路。
可用树脂或玻璃填充,放大检查可发现孔眼和孔道。
要求公开,可以分级。
KM激光处理:2000年在东京中心实验室最早发现;KM—希伯莱文“特殊的钻孔”的缩写;通过激光加热包体,围绕包体诱发解理裂隙;并使之达到表面,使酸液能够进入内部溶解黑色及有色包体;外观难辨别,有蓝-褐色闪光。
玻璃充填:将玻璃充填于宝石达表面的裂隙中,以掩盖裂隙或强化结构.目的:用于改善外观净度及耐久性,掩盖激光打孔留下的管道。
要公开,不分级。
鉴定特征:①异样的闪光效应,在暗域照明下显紫红色闪光,在亮域照明下显黄绿色闪光②放大:气泡,流动构造③表面:光泽的差异④X射线照相:揭示裂隙中的高密度的铅玻璃钻石人工改色A、辐照+加热:改变宝石体色、增色;B、表面涂层:掩盖钻石的低级体色,提高色级;C、高温高压处理:减色和改色辐照处理:通过原子、离子、粒子轰击,产生空位(色心)处理钻石的鉴别特征①绿色钻石:辐射证据,光谱红区末端显741nm吸收线,这一吸收线由结构的辐射损伤产生,称为GRI线;△天然绿色为薄层,抛磨后不存在②橙、黄和褐色钻石:595、1936、2024nm中有一条出现,该钻石则为处理过的。
③蓝色钻石:处理蓝钻石有741nm吸收线(特征线),为绝缘体。
△天然蓝色钻石无吸收峰,为半导体。
④粉红、红紫色钻石:主要为Ⅰb型特征吸收线637nm,另外还可出现595、575、503nm三条吸收线,637nm为人工处理的诊断线。
△天然粉红、红紫色,吸收线为563nm吸收窄带,常伴有503、415nm 吸收。
涂层处理涂层钻石:对黄色调“偏色”钻石有时采用涂层方法在钻石表面涂一层蓝色以掩盖其体色,使“偏色”钻石色级得到提高。
1)、透镜涂层①利用真空喷涂技术,在钻石亭部涂上一层极薄的强粘结的淡蓝色膜;②涂层后色级得到提高,但难以分色级,并常伴有灰色色调。
宝石优化处理一、优化处理的概念天然宝石的优化处理(Enhacement and Treatment of Gemstone)是指除切磨和抛光以外,用于改善珠宝玉石的外观(颜色、净度或特殊现象)、耐久性或可用性的所有方法。
它是宝石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优化处理可进一步划分为优化(Enhancement)和处理(Treatment)两类。
优化是指“传统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使珠宝玉石潜在的美显示出来的优化处理方法”,如加热处理、漂白、浸无色油以及玉髓玛瑙的染色等。
市场上不予声明当做天然宝石出售。
处理是指“非传统的,尚不被人们接受的优化处理方法”,如染色处理、辐照处理、表面扩散处理等。
属于处理的宝石在市场出售时,必须声明其经过人工处理的真实性。
关于宝石的优化处理,特别是对色泽和透明度较差的天然宝石颜色的改变的研究,目前在国际上已成为了一个专门的学科。
二、优化处理的历史有一些改善宝石的处理方法尽管在古代就已经被人们认识了,如加热的方法使红玛瑙变红等等,但当时更多的是在偶然的机遇中发明的。
只有在今天,当人们弄清了固体物质包括无机质矿物(如金刚石、刚玉、黄玉、绿柱石、水晶等),有机质宝石(如珍珠、琥珀等)的固体物理性质和研究了宝石的致色机理之后,才是这个古老的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各式各样新的完善的宝石处理技术。
进入20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给优化处理宝石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新手段、新方法。
随着宝石学的成熟,使优化处理天然宝石以增加宝石价值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
人们的认识从宏观领域进入了微观领域,使以前偶然发现的优化处理宝石的方法,成为有目的的自觉行为,人们可以有意识的改变宝石的物理性质。
当前,世界上许多技术手段齐全的实验室都开展了天然宝石优化处理的研究。
目前,人们已经能将绿色的绿柱石改善成为天然色的海蓝宝石;物色的黄玉改善成为蓝色的黄玉;无色的金刚石改善位黄色、绿色、蓝色、粉红色等。
------------珠宝鉴定试题一(A卷)一.是非题(每题一分共15分,每答错一题倒扣一分,不答不倒扣分)你认为是正确的在题后面的括号中写Y,你认为是错误的在题后面的括号中写N。
1.白色的K金(Au)可以称为K白金。
-------------------------------------------()2.同一种单晶宝石不同方向上的硬度应相同。
-----------------------------------------------()3.自然光通过非均质宝石后变成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振动的偏振光。
--------------()4.具有二色性的宝石从任一方向上都可能见到二色性。
---------------------------------- ()5.非均质光率体切面都是椭圆的。
--------------------------------------------------------------()6.具月光效应的长石都是钾长石。
--------------------------------------------------------------()7.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都可以称为猫眼石。
--------------------------------------------------()8.红宝石都有直的或120°折角状的生长线。
------------------------------------------------()9.红宝石与红尖晶石可用紫外荧光区别。
-----------------------------------------------------()10.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种色光。
----------------------------------------------------------()11.一种着色离子在宝石中只能产生一种颜色。
钻石的改色及鉴别传统的钻石改色或颜色优化方法是在钻石表面涂上薄薄一层带蓝紫色的折射率很高的物质,可使钻石的色级提高一到两个级别,也有在钻石表面涂上墨水、油彩、指甲油等。
目前对钻石的改色主要是辐照和高温高压处理。
辐照的本质是提供启动电子、格位离子或原子发生位移的能量,从而形成辐照损伤色心。
其过程实际上是利用辐射源产生得高能粒子或射线同晶格中的离子、原子或电子间的相互作用,使钻石结构遭到破坏,产生色心,该色心对可见光进行选择性吸收,而使钻石呈现颜色。
目前辐照致色的方法有五种:1、中子处理:将钻石放入核反应堆中,用中子轰击,可直接穿透钻石,产生晶格缺陷,产生绿色、蓝绿色,是整体改色,颜色可以永久保存,再加热到500~900℃,Ⅰa型钻石产生黄色、橙黄色;Ⅰb型钻石产生粉红色、紫红色;Ⅱa型钻石产生褐色,此方法目前最常用。
2、回旋加速器处理:经回旋加速器加速的带正电荷的粒子,可在钻石中产生绿色,如时间过长,则产生黑色,颜色仅限于表面。
再加热到400~900℃,会出现黄、橙、褐色,产生颜色无法预料,形成N-¤-N的H3缺陷中心,产生503nm、595nm吸收线。
此法目前很少用。
鉴别特征:经回旋加速器处理过的钻石,表面显示出特征的暗色标记,如果从亭部辐照,从台面观察可见一"张开的伞"状特征围绕底尖,如果从冠部辐照,环绕腰棱可见暗带,从测面辐照,可看到一边深,一边浅。
3、电子处理:产生淡蓝色或蓝绿色,仅限于表皮,大约2mm厚度,经处理后的钻石不具放射性,加热到400℃,产生橙、黄色、粉红-紫红色、褐色、蓝色、黑色,但颜色不可预料,此法目前较常使用。
粉色钻石包括:浅紫色调的粉色——粉色——桔黄色调的粉色4、γ射线处理:用Co60产生的γ射线,使钻石整体呈蓝色或蓝绿色,但所需时间长。
现较少使用。
5、镭处理:产生稳定的绿色,限于表皮20μm,加热后产生黄、橙黄、褐色,但有放射性残余,几年后才能消失。
钻石的优化处理
钻石(Diamond)源自希腊语“Adamas”,意思是坚硬无比、不可征服。
钻石号称“宝石之王”,是四月的诞辰石、也是结婚六十周年记念宝石。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
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
在矿物学中属自然元素大类、非金属元素类、金刚石族。
化学组要成分是C,质量分数可达99.95%;微量元素有N、B、H、Si、Ca、Mg、Mn、Ti、Cr、S、惰性气体及稀有元素等约50多种。
这些微量元素决定了钻石的颜色、性质与类型。
通常以钻石中是否含氮元素将钻石分为两类,含氮的为Ⅰ型,不含氮的为Ⅱ型。
其中Ⅰ型又分为Ⅰa型和Ⅰb型,Ⅱ型又分为Ⅱa型和Ⅱb型。
钻石的优化处理是指对品质欠佳的钻石进行颜色、净度或耐久性的优化处理。
颜色类型与成因
⑴无色透明钻石
无色透明钻石不存在对可见光造成选择性吸收的色心、杂质元素和染色包体。
它的成因是由于其禁带能隙过宽,超过了可见光能量上限,不能对可见光产生选择性吸收,故而使钻石呈无色透明。
⑵黑色钻石
钻石的黑色成因有三个:其一是钻石由多晶集合体构成,颗粒间的暗色包体、大量界面与裂隙的存在造成了黑色;其二是单晶钻石中大量的石墨等黑色包体将钻石染成黑色。
其三,辐照损伤也可以使钻石成黑色。
⑶黄色
钻石的黄色由钻石中杂质元素N引起。
⑷蓝色
Jib型钻石中含微量的B元素。
B在晶格中替代C后形成空穴心,吸收了部分波长在500nm(绿光边缘)以上的可见光,使钻石呈现蓝色。
颜色较鲜艳的天然蓝色钻石就属于IIb型钻石,该型钻石具有半导电性。
⑸粉色与棕-褐色
钻石的粉色和棕——褐色由塑形形变导致的晶格缺陷引起。
⑹绿——蓝绿色
钻石的绿色和蓝绿色通常是由长期的天然辐射作用形成。
在高能射线或粒子作用下,C原子进入晶格间隙,形成一些列空位——间隙原子对,这种结构缺陷引起的可见光选择性吸收是钻石呈现绿色-深绿色的主要原因。
过量的辐照还可以使钻石呈黑色。
1.颜色的优化处理
⑴传统方法
在钻石表面覆盖一层蓝色的高折射率涂层可以使钻石颜色提高1-2个级别;在钻石表面涂上蓝墨水、油彩、指甲油等都可以提高钻石的色级;在钻石底部附上金属薄膜也可以改进钻石色级。
⑵辐照改色
这种方法是用高能粒子束照射,这样会在钻石晶体中产生色心,从而形成永久性色彩。
K色级以下的棕、褐色钻石经过辐照可以获得各种彩色钻石,但该方法不能用于改善白色钻石的色级。
通常可用颜色分布判别法、吸收光谱判别法、导电性能判别法来进行鉴别。
首先,天然彩色钻石色带呈直线或三角形,并且与晶面平行;人工辐照改色钻石的颜色仅限于刻面宝石表面,其色带形状和位置与钻石琢形及辐照方向有关。
其次,天然黄色钻石没有H4心或H4心不明显。
含N的无色钻石经辐照和热处理后呈现的黄色起因于H3和H4心,尤其是H4心明显占优。
第三,天然成因的蓝色钻石因含微量元素B而呈半导电性,辐照致色的蓝色钻石则不导电。
⑶高温高压修复法
这种钻石的处理方法是,用与合成钻石相似的设备,控制样品所处的环境压强为6GPa(60亿帕斯卡),温度为2100℃左右,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甚至更短时间。
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种高饱和颜
色的绿黄到黄绿色钻石,个别样品呈黄色或褐黄色。
1988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采用这种方法将呈灰、褐色、高净度的IIa型钻石(不到钻石总量的1%)处理成了无色、淡粉、淡蓝色的GE钻石。
这种高温高压修复型钻石一般难以鉴定,但GE钻石有时具有以下放大内部特征:内部颜色纹理、带反光的羽毛状裂纹、正交偏光下异常明显的应变消光等。
⑷ Nova高温高压法
1999年美国诺瓦钻石公司(Nova Diamond)采用HTHP法将天然Ia型钻石中的褐色钻石处理成鲜艳的黄——绿色Nova钻石。
这种钻石又称高温高压增强型钻石。
Nova钻石可发生强烈塑性变形,异常消光强烈,显示强黄绿色、并伴有白垩状荧光。
2.净度处理
⑴传统的外部激光打孔法
这种方法用于消除钻石中的固态深色包体。
步骤是:激光打孔、包体酸溶、有时还采用玻璃或其他透明物质充填。
沿孔道壁的放射状裂纹散光、充填物与钻石折射率的区别、充填物硬度永远低于钻石,会在表面留下凹坑等特征可以找到外激光打孔的痕迹。
⑵ KM内部激光打孔法
该方法于2000年引入,包括破裂法(裂化技术)和缝合法(裂隙连接技术)两种技术。
其中破裂法是指利用激光照射加热包体,产生的应力使裂隙延伸到钻石表面,这样形成的次生裂隙与天然裂隙相似;缝合法是只能采用新的、与钻石表面平行的激光孔将钻石内部的裂纹与表面裂隙联通,然后对钻石内部包体进行处理。
⑶裂隙填充法
这种方法包括吉田法,告斯法和奥德法。
(a)吉田法
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由以色列Ramat Zvi Yehuda发明的在
钻石裂隙中充填透明材料的方法。
属于“有彩光充填”。
这种充填方法是以钴玻璃做为充填材料,填充后裂隙处保留有彩光,但这种彩光不象未充填之前的七色彩光,而总是呈现七彩光中两种相邻的颜色(比如黄绿、蓝紫等)。
(b)告斯法
上世纪90年代由以色列Koss Shechter钻石有限公司发明的一种透明材料裂隙充填方法。
是“无彩光充填”,裂隙处没有因充填而呈现双色彩光,是由C、H、O等元素组成的一种透明树胶。
这种充填不再有彩光,很难被发现。
(c)奥德法
美国Goldman Ovede生产的一种高折射率玻璃或环氧树脂钻石裂隙充填方法。
⑷钻石膜(DF)
DF 是指用CVD法,通过加热、微波等离子体、直流等离子体喷射、燃烧等方法分解碳氢化合物(甲烷、乙醇等)气体原料,并在同质或异质基底(立方氧化硼、硅、钼、碳化硅等)上沉积成的多晶钻石薄膜材料。
DF这种优化处理可以起到增加钻石重量,增强宝石耐磨性,改善宝石颜色,提高仿宝石档次的作用。
⑸拼合钻石
钻石拼合石是由顶层的钻石和底层的水晶、无色合成蓝宝石等粘合而成的拼合宝石。
未镶嵌时较容易观察,镶嵌后粘合缝被隐藏后就难以判断。
参考文献
[1]周国平主编.宝石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2]李兆聪.宝石鉴定法.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3]张培莉主编.系统宝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4]董振信.天然宝石.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5] 董振信.宝石鉴定指南.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