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的基本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163.00 KB
- 文档页数:25
钻石介绍1.1 概述钻石是以矿物金刚石为材料的宝石,即是在大小、颜色、净度等方面达到宝石学要求金刚石。
钻石的英文名称为Diamond,起源于希腊语adams,有“坚硬无比”之意。
钻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它能刻划所有物质,可谓无坚不摧,因此,钻石坚硬耐久。
除此之外,钻石是世界上透明物质中折射率最高的少数几种材料之一,因此,钻石反射光的能力很强,具有典型的金刚光泽。
而且,钻石按科学设计的款式切磨,能把表面以及入射到内部的光全部反射出来,使整个钻石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钻石的色散很大,即对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折射率的差别也很大。
当白光射入切磨好的钻石中时,因白光中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折射率不同,将使不同颜色的单色光分开,经多次内部反射透出钻石时,其分开的程度会更大。
由于这种色散现象,使钻石呈现五颜六色的闪光,即火彩,显得异常美丽迷人;钻石十分稀少,即便是南非产钻石的富矿,平均也要大约开采20吨矿石,才能获得1克拉宝石级钻石。
钻石之所以如此珍贵、如此具有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钻石有着“宝石之王”的美誉。
围绕钻石的阴谋、战争、冒险故事和传说流传不断,是其它任何宝石都无法比拟的。
1.2 基本性质1.2.1 结晶学性质(1)晶系:等轴晶系。
(2)结晶习性:常为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和立方体等,还有几种单形组成的聚形(图2-1-1)。
图2-1-1 钻石原石的常见结晶习性(3)表面特征:由于钻石晶体发育三个方向完全的八面体解理,因此在表面具有明显的解理纹,成为鉴定钻石原石重要的依据。
1.2.2 化学成分钻石为单质矿物,化学分子式为C。
C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相联结,其结合十分牢固,导致钻石具有高硬度、高熔点、高绝缘性和强化学稳定性等特征。
除C外,钻石还可能含N、B等微量成分,并因此可将钻石分为两种类型,即Ⅰ型和Ⅱ型。
1、Ⅰ型钻石Ⅰ型钻石含微量N。
按N的存在形式进一步分为:(1)Ⅰa型:N以原子对或N3中心的方式出现,含量越多,钻石越黄。
珠宝首饰营业员五级(初级)技能8试题1试题一:钻石的肉眼识别第1题、1.操作条件(1)提供10倍宝石放大镜。
(2)提供20倍宝石放大镜。
(3)提供宝石镊子。
(4)提供钻石样品(30分以上、标准圆钻琢型、Ⅰ色以上、粗磨腰部)。
(5)提供蓝宝石样品(或水晶样品、标准圆钻琢型、无色)。
(6)提供样品的颜色、大小、琢型需相近。
2.操作内容(1)简述钻石的基本特征(硬度、光泽、折射率、色散性、表面特性)。
(2)选择放大镜并进行观察操作。
(3)描述鉴定结果及其鉴别特征。
3.操作要求(1)正确描述钻石的基本特征。
(2)正确选择并使用放大镜观察。
(3)正确描述鉴定结果及其鉴别特征。
参考答案:试题一评分表“评分要素”得分=配分×等级比值。
参考答案(1)特征描述1)硬度:摩氏硬度10,是天然矿物中的最高硬度。
2)光泽:金刚光泽。
3)折射率:在标准切割琢型下可达到对光的全内反射。
4)色散性:能把白光分解成五彩的光芒,称之为“火光”。
5)表面特性:钻石具有亲油斥水性。
(2)放大镜操作要点1)眼睛:手握住放大镜,并将样品靠近眼睛,保持双眼睁开。
2)距离:用手指或宝石夹或镊子把样品放置到与放大镜相距1~2cm的位置。
3)手势:把持放大镜的手的小指头抵在持着样品的手上。
4)光线与背景:用旁侧光以及无反射的暗背景观察,并使光线射到样品上,但放大镜上不能有光。
(3)识别结果与宝石识别特征的表述1)钻石样品: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中刻面棱线,棱线清晰无磨损,锋利尖锐,刻面与刻面间尖点对齐,腰围处呈现一种很细的磨砂状并有亮晶晶的反射光,肉眼观察火光亮度耀眼。
2)蓝宝石样品:10倍放大镜下观察蓝宝石中刻面棱线,棱线圆滑钝化,刻面与刻面间尖点不对齐,棱线常有磨损现象,腰围处呈现摩擦纹现象,肉眼观察火光亮度稍差。
3)水晶样品54C1:10倍放大镜下观察水晶中刻面棱线,棱线圆滑钝化,刻面与刻面间尖点不对齐,棱线常有磨损现象,腰围处呈现摩擦纹现象,肉眼观察火光亮度稍差。
钻石的晶体特征以及物理性质信息来源:鑫万福喜钻来源地址:/article.php?id=23128晶体特征1.晶系钻石为等轴晶系。
均质体。
2.结晶习性钻石原石晶体的单形常为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和立方体等,还有上述单形组成的聚形(图2一1),3.表面特征由于受内部结构的控制,钻石晶体常发育三个方向完全的八面体解理.并因此在表面产生特殊的三角座标志性特征,成为钻石原石重要的鉴定依据。
物理特征1.光学特征(1)颜色:变化大,常为无色、黄、黑等色;少量为绿、红、蓝等色.(2)光泽:为典型的金刚光泽。
(3〕透明度:透明至不透明。
(4)光性:各向同性,因此在偏光镜下为全消光,但钻石因受构造作用影响而发生晶格畸变,因而常显异常干涉色。
(5)折射率:2. 417---2. 419;无双折射。
(6)色散:0.044,较高,表现出很强的火彩。
(7)多色性:无。
(8)吸收光谱:黄色系列钻石在紫区415. 5nm处有一强吸收线,淡褐色到淡绿色钻石在绿区504nm处有一窄带,在绿和蓝绿区有两个弱带,415. 5nm线也可出现。
(9)荧光:不同钻石所发荧光的强度和色调往往是不同的。
一些钻石可显磷光,成为真正的夜明珠。
2.力学特征(1)解理:四个方向完全的八面体解理,解理面平行于晶体的八面体面.(2)硬度:摩氏硬度为10,是世界上最硬的物质,绝对硬度为刚玉的140多倍.但同一颗钻石的不同方向其硬度存在差异,这是钻石能够切磨钻石的根本原因所在。
(3)韧度:钻石虽很硬,且抗压性很大,但性脆,撞击易破裂(4)密度:3. 52g/cm³.3.其他物理特征(1)热学性质:钻石的热膨胀性非常低,因此,温度的突然变化对钻石的影响极小。
无裂隙或无包裹体的钻石,在真空加热至1 800℃而后快速冷却,不会给钻石带来任何损害。
但在氧气中加热,则只需达到较低的温度(650'C),钻石便缓慢燃烧变为Cot气体,激光打孔和切磨均是利用这一原理,在很少的区域内提供集中的热量,使空气中的氧气将钻石烧掉。
钻石鉴定特征及质量分级标准钻石是一种珍贵的宝石,其鉴定特征和质量分级标准对于购买和投资钻石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钻石的鉴定特征和质量分级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钻石的品质和价值。
首先,钻石的鉴定特征包括四个方面,颜色、净度、切工和克拉数。
颜色是钻石的重要特征之一,通常从D到Z的字母来表示,D代表无色,Z代表有明显黄色。
净度指的是钻石内部和表面的瑕疵程度,切工则是指钻石的切割工艺,影响钻石的光泽和闪耀度。
克拉数则是指钻石的重量,也是影响钻石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钻石的质量分级标准是根据以上鉴定特征来确定的。
例如,颜色越接近无色的D级,钻石的价值就越高;净度越高,即瑕疵越少,钻石的品质就越好;切工的好坏直接影响钻石的光泽和闪耀度,也是评定钻石品质的重要标准;克拉数越大,钻石的价值也越高。
另外,钻石的鉴定还需要考虑其形状和比例。
常见的钻石形状包括圆形、公主方、椭圆形、心形等,不同形状的钻石也有不同的鉴定标准。
此外,钻石的比例指的是钻石的宽度和深度的比值,合适的比例可以使钻石看起来更有光泽和闪耀。
最后,钻石的鉴定需要通过专业的机构和鉴定师来进行。
购买钻石时,建议选择有信誉和资质的鉴定机构或商家,以确保钻石的品质和价值。
同时,也可以向鉴定师咨询钻石的鉴定标准和特征,以便更好地了解钻石的品质和价值。
总之,钻石的鉴定特征和质量分级标准对于购买和投资钻石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钻石的颜色、净度、切工、克拉数、形状和比例等特征,以及根据这些特征来确定钻石的质量分级标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选择和鉴定钻石,保证其品质和价值。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鉴定钻石。
简述世界七大宝石基本特征世界七大宝石是指钻石、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翡翠、珍珠和猫眼石。
这些宝石在珠宝界拥有极高的地位,因为它们的稀有度、美丽程度和历史价值都是无可比拟的。
它们都有着独特的特征和用途。
钻石是最常见的宝石之一,它的特点是硬度极高,光泽艳丽,颜色多种多样。
钻石的颜色可以从无色到黄色、蓝色、粉色、红色等多种颜色。
钻石的分类主要是根据颜色、净度、重量和切工等因素来划分的。
祖母绿是一种绿色的宝石,它的颜色非常特别,是一种淡绿色,但有时也可呈现出深绿色。
祖母绿的硬度并不高,但它的颜色和透明度很难被其他宝石所替代。
它通常是用来做珠宝首饰的,如戒指、项链、耳环等。
红宝石是一种深红色的宝石,它的颜色非常鲜艳,有时会带有一些粉红色的色调。
红宝石也是一种硬度很高的宝石,它通常被用来做戒指和项链等珠宝首饰。
蓝宝石是一种蓝色的宝石,它的颜色可以从浅蓝色到深蓝色不等。
蓝宝石的硬度也很高,通常用来做戒指和项链等珠宝首饰。
蓝宝石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叫做星光蓝宝石,它有着明显的六边形星芒,非常漂亮。
翡翠是一种绿色的宝石,它的颜色与祖母绿相似,但它的硬度要比祖母绿高得多。
翡翠是中国传统的珠宝材料,它被普遍用来做各种首饰,如手镯、项链、耳环等。
珍珠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宝石,它不是由矿物质形成的,而是由贝类动物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珍珠通常是白色的,但也有其他颜色的珍珠,如粉色、黄色、黑色等。
珍珠的硬度很低,但它的美丽程度和历史价值使得它成为了珠宝界的重要材料。
猫眼石是一种有着特殊光效的宝石,它的外观类似于猫的眼睛。
猫眼石的颜色通常为黄褐色或绿色,但在特定的光线下会出现类似于猫眼的光效。
猫眼石通常被用来做戒指和项链等珠宝首饰。
世界七大宝石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它们是珠宝界的重要材料,也是人们珍视的财富和遗产。
七大宝石基本特征
七大宝石是指钻石、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紫晶和黄宝石这七种宝石。
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基本特征,下面我们将一一介绍。
1. 钻石:钻石是一种由碳元素构成的宝石,它的硬度非常高,居于所有矿物之首,因此被称为“硬度之王”。
钻石的颜色通常为无色或浅黄色,但也有少量带有粉红、蓝、绿等颜色的钻石,这些颜色来自于钻石内部的杂质或缺陷。
2. 祖母绿:祖母绿是一种绿色的宝石,它的颜色因铬和钴的含量而变化,颜色较深的祖母绿价格较高。
祖母绿的硬度相对较低,只有7.5,容易出现磨损和划痕。
3. 红宝石:红宝石是一种红色的宝石,它的颜色来自于铬元素。
红宝石的硬度非常高,为9级,比钻石稍低,但仍然非常坚硬。
4. 蓝宝石:蓝宝石是一种蓝色的宝石,它的颜色来自于铁、钛、铬等元素。
蓝宝石的硬度为9级,与红宝石相同,非常坚硬。
5. 绿宝石:绿宝石是一种绿色的宝石,它的颜色来自于铬和钴元素。
绿宝石的硬度介于7.5到8级之间,比较适合做成各种饰品。
6. 紫晶:紫晶是一种紫色的宝石,它的颜色来自于铁和锰元素。
紫晶的硬度相对较低,只有6.5级,容易出现磨损和划痕。
7. 黄宝石:黄宝石是一种黄色的宝石,它的颜色来自于铁元素。
黄宝石的硬度为7.5到8级之间,比较适合做成各种饰品。
总的来说,七大宝石各自都有独特的特点和用途,它们也因此成为了珠宝业中非常重要和受欢迎的宝石。
钻石的特点有那些特征钻石的特点(1)钻石主要成份是碳,与石墨成份相同,其含量在99.95%以,另含微量N、B、H等元素,正是这些元素决定了钻石的类型、颜色及某些物理性质。
(2) 钻石理想的单晶形态常为八面体,少量菱形十二面体、立方体,但因熔蚀、磨蚀作用,常表现为歪晶、形成弧面磨棱浑圆状。
(3) 成分纯净、结构完美的钻石无色透明。
但无色系列的钻石常具浅黄-浅褐色调,彩色钻石的颜色有:黄、红、蓝、绿等。
(4) 钻石的摩氏硬度为10,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最硬的天然物质,但其脆性也较大。
所以佩戴时应避免碰撞,同时避免两件以上的钻石混放,以防因差异硬度造成磨损。
(5) 比重:为3.52g/cm3,比一般宝石要大。
(6) 热导率:钻石是已知物质中传导热的能力最强的物质,是Cu的五倍,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航天、微电子工业)。
(7) 热膨胀率:钻石的热膨胀率很低,不会有明显的热膨冷缩现象。
所以在北方寒冷地区可以放心佩戴,不会因室内、室外温差大而产生裂纹。
(8) 折射率和光泽:折射率为 2.417,是所有天然无色宝石中最高的,并具有典型的金刚光泽,极其耀眼。
由于是均质体,钻石不可能出现多色性、刻面棱重影现象(9) 色散:钻石的色散值为0.044,也是所有天然无色宝石之最,能将白光分散成光谱式的彩虹颜色,自然界中将最大硬度、高折射率、强色散三大要素指标集为一体的唯有钻石。
(10) 亲和性:钻石具强烈的亲油性,钻石表面很容易沾油,应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钻石或戴着钻石首饰下厨房、洗餐具。
("钻石之谷"中的方法、分选钻石都利用了此特性)(11) 化学稳定性:钻石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酸、盐及一般化学药品对它不起作用,包括浓硫酸和硝酸。
(12) 可燃性:钻石在空气中燃烧温度为850-1000℃,燃烧时发出浅蓝色火焰变成CO2。
所以佩戴钻石时,应避免高温。
(13) 发光性:钻石在紫外光照射下可发各种颜色及强度的荧光,通常为蓝-浅蓝色,少数为黄、黄绿、橙色、粉色,一般来说不发荧光的钻石最硬,发蓝白色的最不硬,发黄色的居中。
检测天然和培育钻石的标准如下:
1.观察钻石外观:天然钻石一般有独特的形状和不规则的内部包
裹物,而培育钻石则具有相对规则的形状和内部缺陷。
2.检查钻石的颜色:天然钻石颜色比较纯正,一般没有太多的色
差,而培育钻石的颜色会有较大差异,有时会呈现人造染色的效果。
3.使用放大镜检查钻石表面:天然钻石表面有天然纹路和内部夹
杂物,而培育钻石表面则更加平整,没有这些特征。
4.荧光现象:天然钻石在长紫外线照射下多见蓝色及少量的黄色
荧光,而在短紫外线下无或者有较弱的蓝色、黄色荧光。
培育钻石在长波紫外线照射下为惰性荧光,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发中—强的黄绿色荧光。
5.阴极发光:由于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时间有
明显差异,因而它们反映出的阴极发光图像也明显不同。
为什么钻石如此坚硬钻石,世界上最硬的矿物之一,因其坚硬度而被广泛使用于珠宝及工业领域。
为了理解钻石为何如此坚硬,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结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
本文将介绍钻石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以及形成机制,以揭示其坚硬性质的原因。
一、钻石的化学组成钻石是由纯碳元素构成的同质晶体,其化学式为C。
碳原子以共价键的形式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由正八面体组成的晶体结构。
每个碳原子与周围四个碳原子相连接,形成一个稳定的共价键结构。
二、钻石的晶体结构钻石的晶体结构极其有序,表现出高度的对称性。
每个碳原子都与邻近的四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形成一个三维网络状结构。
这种结构具有非常强的相互吸引力和紧密排列,使得钻石具有坚硬的特性。
三、钻石的形成机制钻石的形成需要极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自然界中,钻石主要形成于深地幔中,经由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当地幔岩石中的碳元素受到高温和高压的作用时,碳原子将逐渐重新排列并形成钻石晶体。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十亿年的时间。
地壳上的钻石则通常是通过火山喷发将其带到地表。
四、钻石的坚硬性质钻石之所以坚硬,是由于其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共价键的强度。
共价键是一种非常强大而稳定的化学键,能够承受巨大的外力而不容易断裂。
而钻石中每个碳原子都与四个邻近的碳原子形成共价键,使得整个晶体结构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强度。
因此,钻石在抗压、抗刮擦以及抗磨损等方面表现出卓越的性能。
五、钻石的应用钻石的坚硬性质使得其在珠宝及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珠宝领域,钻石以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和高硬度而备受推崇,成为镶嵌在戒指、项链等首饰中的瑰宝。
在工业领域,钻石的硬度和耐磨性使其成为高效切削工具和磨料材料的首选。
此外,钻石还用于科学研究、激光技术、电子器件等领域。
六、结语通过对钻石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以及形成机制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为何钻石如此坚硬。
钻石的坚硬性质源于其高度有序的晶体结构以及强大稳定的共价键。
这些特性赋予钻石抗压、抗刮擦和耐磨损等优异特性,使其成为稀世珍宝和重要工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