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躯体运动柱: (由4个核组成) 1)动眼神经核:位于中脑上 丘阶段,中脑水管的腹侧,发出 纤维走向腹侧,经大脑脚底的内 侧出脑干,组成动眼神经的一般 躯体运动纤维,支配上、下、内 直肌、下斜肌和上睑提肌。 2)滑车神经核:位于中脑下 丘阶段,中脑水管腹侧,发出 纤维向后,在下丘的下方出脑, 并于前髓帆内左、右交叉,支 配对侧上斜肌。
脑桥背侧面 菱形窝上半部
小脑上脚
(结合臂) 上髓帆 丘系三角
菱脑峡:脑桥与中脑 的移行部,包括小脑上 脚、丘系三角和上髓帆。
(三)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是位于延髓、脑桥与小脑之间的腔隙,向上通 中脑水管,向下通脊髓中央管,底为菱形窝,顶朝向小脑, 内有脑脊液。 第四脑室的底即菱形窝: 由延髓和脑桥的背面共同构 成。上外界为小脑上脚;下 外界为薄束结节、楔束结节 和小脑下脚。
神经脊髓根,经枕骨大孔入颅, 和脑根汇合,经颈静脉孔出颅后
又分开。脑根并入迷走神经,而
脊髓根则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 肌。
(3)一般内脏运动柱(副交感核) 此核柱位于躯体运动柱的外侧, 即界沟的内侧,由4个核团成。 1)动眼神经副核: 又称Edinger—Westphal核, 位于上丘平面动眼神经核的背 内侧。此核发出的副交感节前 纤维,加入动眼神经,至眶内
相当于感觉神经节,是外周的初级 假单级神经元胞体聚集于中枢神经 系之内的特殊现象,其周围突将来 自咀嚼肌、牙及下颌关节的本体感 受冲动传至此核,再经中枢突传递 至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的上部, 继而经丘脑腹后内侧核传至大脑皮 质。
(6)特殊躯体感觉核
此核柱位于内脏感觉核的外侧,脑桥 下部和延髓上部即菱形窝前庭区的深面, 由蜗神经核和前庭神经核二个核群组成。 1)蜗神经核:由蜗背侧核和蜗腹侧 核组成,分别位于小脑下脚的背外侧和 腹外侧,听结节深面。蜗神经核接受蜗 神经的初级听觉纤维,发出纤维大部分 交叉至对侧在内侧丘系的外侧上行,称 为外侧丘系,交叉纤维则称为斜方体。 小部分纤维不交叉,直接在同侧的外侧 丘系上行,从而将每一侧耳的听觉冲动 传递至双侧下丘及听觉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