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项目及规定值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2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的检测的项目1、路基:压实度(检查方法:灌水法、灌砂法或环刀法;检查频率:每1000平方取每压实层抽查3点);道路弯沉(检查方法:弯沉仪检测;检查频率:每车道、每20m测1点);2、基层:原材料质量检测(检查方法:查检验报告、复验;检查频率: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检查一次);压实度(检查方法:灌水法、灌砂法;检查频率:每1000平方取每压实层抽查3点);基层、底基层试件作7d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查方法:现场取样试验;检查频率:每2000平方抽检1组(6块));道路弯沉(检查方法:弯沉仪检测;检查频率:每车道、每20m测1点);3、沥青面层:原材料质量检测(沥青:检查方法:查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并进场复验;检查频率: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标号、同一批号进场的沥青(石油沥青每100t为一批,改性沥青每50t为一批)每批次抽检一次;沥青混合料所用的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纤维稳定剂等:检查方法:观察、检查进场检验报告;检查频率:按不同品种产品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确定);沥青混合料:检查方法:测温;检查频率:全数检查);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检查方法:现场取样试验;检查频率:每日、每品种取样一次);压实度(检查方法:马歇尔试验;检查频率:每1000平方取抽查1点);面层厚度:(检查方法:钻孔或刨挖;检查频率:每1000平方取抽查1点);道路弯沉(检查方法:弯沉仪检测;检查频率:每车道、每20m测1点)。
关于透水砖人行路面质量监督情况的报告透水砖人行路面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雨后不积水,雪后不打滑,可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是取代彩板砖人行路面的新一代市政道路施工工艺。
透水砖是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要原料,经成型等工艺处理后制成,具有较大水渗透性能的铺地砖,其边长大小、厚度、颜色可以按照建筑模数和设计要求确定,主要物理性能包括抗压强度、耐磨性、保水性及透水性。
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项目一、引言沥青混合料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为了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项目进行介绍。
二、试验检测项目1. 沥青含量试验沥青含量是指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通过试验可以确定沥青含量的合理范围,以保证混合料的性能稳定和耐久性。
2. 稳定度试验稳定度是指沥青混合料在受力时的抗变形能力。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抗剪强度,确定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抗变形性能。
3. 流度试验流度是指沥青混合料在一定温度下的可塑性。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工作性能,确定施工过程中的可铺性和可压实性。
4. 密度试验密度是指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紧实度,确定施工过程中的压实程度和质量控制。
5. 粘结强度试验粘结强度是指沥青混合料与基层或其他层之间的粘结能力。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附着性能,确定施工过程中的粘结质量和持久性。
6. 水稳定性试验水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水环境下的抗冲刷能力。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防水性能,确定施工过程中的抗水侵蚀能力。
7. 耐久性试验耐久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长期使用后的性能保持能力。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抗老化和抗裂性能,确定施工后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8. 粒径分析试验粒径分析是指对沥青混合料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进行测定。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骨料配合性能,确定施工过程中的骨料搭配比例。
9. 沥青渗透性试验沥青渗透性是指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渗透能力。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渗透性能,确定施工后的排水能力和防水性能。
10. 抗拉强度试验抗拉强度是指沥青混合料在拉伸力作用下的抵抗能力。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抗拉性能,确定施工后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
三、试验检测方法1. 沥青含量试验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溶剂法和点燃法。
第五章: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技术作为高等级道路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沥青混合料路面以其表面平整、坚实、无接逢、行车平稳、舒适、噪音小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
为了保证高等级公路在高速、安全、经济和舒适四个方面的功能要求,沥青混合料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力学强度,还要具备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抗滑性、抗渗性等各项技术要求。
因此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进行准确的检测,以确保沥青路面的工程质量。
本章简略介绍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和技术性能,重点介绍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和技术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同时介绍SMA的设计及检测方法第一节沥青混合料的分类及其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是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组成的矿质混合料与粘结材料沥青经拌和而成的混合材料,一般我们将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通称为沥青混合料。
一、沥青混合料的分类(一)按结合料分类1.石油沥青混合料:以石油沥青为结合料的沥青混合料。
2.煤沥青混合料:以煤沥青为结合料的沥青混合料。
(二)按施工温度分类1.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简称热拌沥青混合料。
沥青与矿料在热态拌和、热态铺筑的混合料。
2.常温沥青混合料:以乳化沥青或稀释沥青与矿料在常温状态下拌制、铺筑的混合料。
(三)按矿质混合料级配类型分类1.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是按级配原则,从大到小各级粒径都有,按比例相互搭配组成的混合料,称为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
2.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中缺少一个或两个档次粒径的沥青混合料称为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四)按混合料密实度分类1.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密实级配原则设计的连续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但其粒径递减系数较小,设计空隙率3%-6%。
2.半开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级配原则设计的连续型级配混合料,但其粒径递减系数较大,设计空隙率6%-12%。
3.开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级配原则设计的连续型级配混合料,但其粒径递减系数较大,设计空隙率大于18%。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法(新)第五章: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技术作为⾼等级道路路⾯的主要结构形式之⼀,沥青混合料路⾯以其表⾯平整、坚实、⽆接逢、⾏车平稳、舒适、噪⾳⼩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泛的应⽤。
为了保证⾼等级公路在⾼速、安全、经济和舒适四个⽅⾯的功能要求,沥青混合料除了要具备⼀定的⼒学强度,还要具备⾼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抗滑性、抗渗性等各项技术要求。
因此道路⼯程建设过程中,对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进⾏准确的检测,以确保沥青路⾯的⼯程质量。
本章简略介绍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和技术性能,重点介绍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法和技术性能指标的检测⽅法,同时介绍SMA的设计及检测⽅法第⼀节沥青混合料的分类及其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是由适当⽐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组成的矿质混合料与粘结材料沥青经拌和⽽成的混合材料,⼀般我们将沥青混凝⼟和沥青碎⽯通称为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的分类(⼀)按结合料分类1.⽯油沥青混合料:以⽯油沥青为结合料的沥青混合料。
2.煤沥青混合料:以煤沥青为结合料的沥青混合料。
(⼆)按施⼯温度分类1.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简称热拌沥青混合料。
沥青与矿料在热态拌和、热态铺筑的混合料。
2.常温沥青混合料:以乳化沥青或稀释沥青与矿料在常温状态下拌制、铺筑的混合料。
(三)按矿质混合料级配类型分类1.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是按级配原则,从⼤到⼩各级粒径都有,按⽐例相互搭配组成的混合料,称为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
2.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中缺少⼀个或两个档次粒径的沥青混合料称为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四)按混合料密实度分类1.密级配沥青混凝⼟混合料:按密实级配原则设计的连续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但其粒径递减系数较⼩,设计空隙率3%-6%。
2.半开级配沥青混凝⼟混合料:按级配原则设计的连续型级配混合料,但其粒径递减系数较⼤,设计空隙率6%-12%。
3.开级配沥青混凝⼟混合料:按级配原则设计的连续型级配混合料,但其粒径递减系数较⼤,设计空隙率⼤于18%。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2 术语2.1.1 沥青的密度沥青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以g/cm3计。
2.1.2 沥青的相对密度在同一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比值,无量纲。
2.1.3 针人度在规定鍵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沥的深度,以0.1mm计。
2.1.4 针人度指数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性指标,反映针入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规定方法计算得到,无量纲。
2.1.5 延度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计。
2.1.6 软化点(环球法)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计。
2.1.7 沥青的溶解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溶剂中可溶物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2.1.8 蒸发损失沥青试样在163℃温度条件下加热并保持5h后质量的损失,以百分率表示。
2.1.9 闪点沥青试样在规定的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发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与试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温度,以℃计。
盛样器对黏稠沥青是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对液体沥青是泰格开口杯(简称TOC)。
2.1.10 弗拉斯脆点涂于金属片上的沥青薄膜在规定条件下,因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时的温度,以℃计。
2.1.11沥青的组分分析按规定方法将沥青试样分离成若干个组成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
2.1.12 沥青的黏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流动时形成的抵抗力或内部阻力的度量,也称黏滞度。
2.1.13 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压实沥青混合料常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以g/cm3计。
2.1.14枥青混合料的相对密度同一温度条件下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5浙青混合料的理大密度假设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全部为矿料(包括矿料自身内部的孔隙)及沥青所占有、空隙率为零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密度,以g/cm3计。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沥青的密度density of bitumen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以t/m3 计。
2.1.2 沥青的相对密度specific gravity of bitumen在规定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比值。
2.1.3 针人度penetration在规定温度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人沥青试样的深度,以0. lmm 表示。
2.1.4 针人度指数penetration index一种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性指标,反映针人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的针人度按规定方法计算得到。
2.1.5 延度ductility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 表示。
2.1.6 软化点(环与球法)softening point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表示。
2.1.7 沥青的溶解度solubility沥青试样在规定溶剂中可溶物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2.1.8 蒸发损失loss on heating沥青试样在内径55mm.深35mm 的盛样皿中,在163℃温条件下加热并保持5h 后质量的损失,以百分率表示。
2.1.9 闪点flash point沥青试样在规定的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二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与试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试样温度,以C 表示。
盛样器对粘稠沥青是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对液体沥青是泰格开口杯(简称TOC 法)。
2·l·10.弗拉斯脆点fraass breaking point涂于金属片上的沥青试样薄膜在规定条件下,因被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时的温度,以℃表示。
2.1-11 沥青的组分分析analysis for broad chemical compositionof bitumen按规定方法将沥青试样分离成若干个组成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
1.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沥青路面等工程的设计、施工、养护以及质量检查、验收等各个阶段。
2.引用标准2.1 检测依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2.2 判定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3.送样规则3.1 沥青试验送样进行沥青常规检验的取样数量为:黏稠沥青或固体沥青不少于4.0kg;液体沥青不少于1L;沥青乳液不少于4L。
进行沥青性质非常规检验及沥青混合料性质试验所需的沥青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所有需加热的沥青试样必须存放在密封带盖的金属容器中,并在盛样器上(不得在盖上)标出识别标记,如来源、品种、取样日期、地点及取样人。
3.2 沥青混合料试验送样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试样数量应根据试验目的决定,宜不少于试验用量的2倍。
按现行规范规定进行沥青混合料试验的每一组代表性取样如下表。
常用沥青混合料试验项目的样品数量平行试验应加倍取样。
在现场取样直接装入试模成型时,也可等量取样。
取样材料用于仲裁试验时,取样数量除应满足本取样方法规定外,还应多取一份备用样,保留到仲裁结束。
取样后当场试验时,可将必要的项目一并记录在试验记录报告上。
此时,试验报告必须包括取样时间、地点、混合料温度、取样数量、取样人等栏目。
取样后转送试验室试验或存放后用于其它项目试验时应附有样品标签,样品标签应记载下列事项:1、工程名称、拌和厂名称及拌和机型号。
2、沥青混合料种类及摊铺层次、沥青品种、标号、矿料种类、取样时混合料温度及取样位置或用以摊铺的路段桩号等。
3、试样数量及试样单位。
4、取样人、取样日期。
5、取样目的或用途。
4.检测目的为了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沥青及沥青混凝土性能指标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5.沥青试验T001 沥青试样准备方法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粘稠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等需加热后才能进行试验的沥青试样,按此法准备的沥青供立即在实验室进行各项试验使用。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检测操作规程standard test methods of bitumen and bituminous mixtures目次1 总则2 术语、符号3 沥青材料及其试验方法3.1 沥青及其分类3.2 沥青质量标准3.3 沥青取样方法3.4 沥青试样准备方法3.5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方法3.6 沥青针入度试验3.7 沥青延度试验方法3.8 沥青软化点试验方法(环球法)3.9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方法3.10沥青闪点与燃点试验方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3.11沥青含水量试验3.12沥青脆点试验(弗拉斯法)3.13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3.14沥青标准粘度试验(道路沥青标准粘度计法)4 沥青混合料4.1 沥青混合料标准4.2 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4.3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4.4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表干法)4.5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水中重法)4.6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蜡封法)4.7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4.8沥青路面芯样马歇尔试验4.9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4.10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4.11沥青混合料渗水试验4.12沥青混合料表面构造深度试验4.13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检验实施细则(离心分离法) 4.14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检验方法1 总则1.0.1 本规程规定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测试方法,包括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样采选、试验方法、试验数据整理、资料分析和试验精密度要求等。
1.0.2本规程适用于公路沥青路面等工程的设计、施工、养护、以及质量检查、验收等各个阶段。
1.0.3 各种沥青材料及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
1.0.4 本规程使用的仪器设备均应经相应的计量部门或检测机构检定合格,并须在使用中进行校正。
计量检定周期除有专门规定者外,不宜超过一年。
凡仪器设备不符合要求时,试验结果不得作为依据。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方法第一节沥青材料试验检测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93)中道路用石油沥青技术要求(M0671-93),对于中轻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需检验针人度。
延度、软化点、溶解度、闪点以及蒸发损失试验后的质量损失和针人度比;对于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需检验针人度、延度、软化点、闪点、溶解度、含腊量、密度以及薄膜加热试验后的质量损失、针人度比、延度。
现将各指标的检测方法分别叙述。
一、沥青针入度试验方法针人度试验是国际上经常用来测定粘稠(固体、半固体)沥青稠度的一种方法,通常稠度高的沥青,针人度值愈小,表示沥青愈硬;相反稠度低的沥青,针人度值愈大,表示沥青愈软。
我国现行标准是以针人度为等级未划分沥青的标号。
1.目的和适用范围(1)沥青的针人度是在规定温度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人试样的深度。
以0.1mm表示。
(2)非经注明,标准针、针连杆与附加法码的总质量为100g±0.05g,试验温度为25℃,针人度贯人时间为5s。
根据需要如采用其他试验条件时,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3)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
2.仪具与材料:(1)针入度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针贯人深度准确至0.1mm的仪器均可使用。
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50g±0.05g,另附50g±0.05g砖码一只,以供试验时适合总质量1oog±0.05g的需要。
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平台,并有调节水平的装置,针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
仪器设有针连杆制动按钮,使针连杆可自由下落。
针连杆易于装卸,以便检查其质量。
仪器还设有可自由转动与调节距离的悬臂,其端部有一面小镜或聚光灯泡,借以观察针尖与试样表面接触情况。
当为自动针入度仪时,基本要求与此项相同,但应附有对计时装置的校正检验方法,以经常校验。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2 术语2.1.1 沥青的密度沥青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以g/cm3计。
2.1.2 沥青的相对密度在同一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比值,无量纲。
2.1.3 针人度在规定鍵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沥的深度,以0.1mm计。
2.1.4 针人度指数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性指标,反映针入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规定方法计算得到,无量纲。
2.1.5 延度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计。
2.1.6 软化点(环球法)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计。
2.1.7 沥青的溶解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溶剂中可溶物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2.1.8 蒸发损失沥青试样在163℃温度条件下加热并保持5h后质量的损失,以百分率表示。
2.1.9 闪点沥青试样在规定的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发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与试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温度,以℃计。
盛样器对黏稠沥青是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对液体沥青是泰格开口杯(简称TOC)。
2.1.10 弗拉斯脆点涂于金属片上的沥青薄膜在规定条件下,因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时的温度,以℃计。
2.1.11沥青的组分分析按规定方法将沥青试样分离成若干个组成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
2.1.12 沥青的黏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流动时形成的抵抗力或内部阻力的度量,也称黏滞度。
2.1.13 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压实沥青混合料常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以g/cm3计。
2.1.14枥青混合料的相对密度同一温度条件下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5浙青混合料的理大密度假设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全部为矿料(包括矿料自身内部的孔隙)及沥青所占有、空隙率为零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密度,以g/cm3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