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DS H2(氢气)
- 格式:pdf
- 大小:135.12 KB
- 文档页数:4
氢气(MSDS)
氢气(MSDS)
产品标识
- 产品名称:氢气
- 化学名称:氢
- CAS号:1333-74-0
成分信息
- 氢气(H2)的化学式为H2。
- 氢气的主要成分是氢分子(H2),纯度为99.999%。
危险性概述
- 氢气是易燃气体,可以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高浓度的氢气可以导致窒息。
- 氢气是无色、无味且不可闻的气体,不易察觉其存在。
急救措施
- 发现中毒症状或低氧状况时,应立即将受害者移到空气新鲜处。
- 如遇意识不清或呼吸困难,立即给予人工呼吸或吸入氧气。
- 如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防护措施
- 在使用或储存氢气时,应确保通风良好。
- 在处理氢气时,穿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 采取防爆措施,避免氢气与可燃物接触。
应急处置
- 如发生氢气泄漏,应迅速远离泄漏源,并通知相关人员。
- 关掉泄漏源,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 如果泄漏无法控制,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
以上为简要概述,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相关的氢气安全数据表(MSDS)。
一、氢气【别名】氢【英文名称】Hydrogen【分子式】H2【CAS 号】1333-74-0【WGH 号】21001[压缩气体];21002[液化气体]【U N 号】1049[压缩气体];1966[冷冻液体]【理化特性】无色、无臭的气体。
很难液化。
液态氢无色透明。
极易扩散和渗透。
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熔点-259.20C,沸点-252.80C,气体密度0.0899g/L,液体密度0.071g/m3(-252.7660C),临界压力1.30MPa,临界温度-2400C,蒸气压13.33kPa(-257.90C),爆炸极限4%~75%[10],自燃温度5000C[10],最小点火能0.019mJ,最大爆炸压力0.720MPa。
【主要用途】用于汽油、煤油、柴油、石脑油、馏分油和润滑油加氢精制以及渣油加氢改质过程。
用于氨和甲醇的合成、氢化加工及金属氧化物矿的还原等,也可作高速推进火箭的燃料。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液体【燃烧与爆炸危险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发生爆炸。
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色,不易被发现。
【活性反应】还原剂。
高压低温下,使用氢气的钢制设备、管线易产生氢脆。
在铂及其他金属催化剂上,氢气和氧气在常温下即能发生爆炸反应。
汽油、煤油、柴油和润滑油加氢精制以及渣油加氢改质过程中,烯烃、芳烃加氢饱和、加氢脱硫、加氢脱氮以及加氢脱金属均为放热反应,若取热能力不足,会使多余的热量在反应器中蓄积,发生“飞温”现象(热失控),导致爆炸。
与氧化剂、卤素(氟、氯、溴、碘)、乙炔、氧化氮接触后,在一定条件下会剧烈反应,甚至爆炸。
【毒性】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缺氧性窒息。
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出现麻醉作用。
【中毒表现】缺氧性窒息发生后,轻者表现为心悸、气促、头昏、头痛、无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力模糊、思维判断能力下降等缺氧表现。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嘿,伙计们!今天我要给大家聊聊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这可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哦!别看它只是一本小小的手册,但它可是关乎我们生命安全的大事呢!不多说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神奇的小册子吧!
我们来认识一下氢气。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它的化学式是H2。
你知道吗?氢气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气体之一,它存在于水分子中,也是火箭燃料的一种。
不过,氢气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气体,如果使用不当,它可是会夺走我们的生命的哦!
我们该如何正确地使用氢气呢?这就需要我们看看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了。
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氢气的性质、用途、储存、运输和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我们了解如何安全地使用氢气。
我们在使用氢气时,还需要遵守一些基本的安全规定,比如说不可以在没有通风设备的环境下使用氢气,不可以在火源附近使用氢气等等。
除了了解氢气的性质和安全规定外,我们还需要学会如何处理氢气泄漏的情况。
万一发生了泄漏,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要迅速撤离现场,并尽量避免接触泄漏的氢气。
我们可以使用专业的工具来检测泄漏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我们还要及时报警,以便专业人员来处理这个问题。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本书。
通过学习这本书,
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氢气的性质和安全规定,从而确保我们在使用氢气时能够做到安全第一。
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这本书哦!记住了,安全第一!。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制作:审核:批准: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氢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n中文名称2:氢气技术说明书编码:K201分子式:H2 分子量:2.01供应商:供应商应急电话:国家应急电话: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氢含量:高纯氢〉= 99.999%;纯氢〉=99.99% CAS号:133-74-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1易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度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
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无害爆炸危险:1.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和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2.氢气比空气轻得多,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3.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N/A 眼睛接触:N/A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N/A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氢气极易燃烧,燃烧时,其火焰无颜色,肉眼无法看见。
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氢气瓶或氢气储罐内存在压力,当温度升高时,气瓶或储罐内的压力也随着升高,它们在火灾中存在爆裂的可能性。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磷酸铵干粉氢气储罐/氢气瓶出现火灾时的消防措施: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切断气源。
疏散人员远离火灾区,并往上风处撤离。
对着火区进行隔离,防止人员入内。
可能的话,将那些处在火灾区附近、未受火直接影响的氢气瓶转移到安全地段。
如氢气无法切断的话,可让气体燃烧,直到气瓶、储罐内的氢气烧完为止。
注意:这种处理方法是假设火势可以控制的前提下采用的,而且,氢气燃烧过程中,应持续用水对气瓶、储罐进行冷却,直到氢气完全烧尽为止,避免气瓶、储罐因过热而发生爆炸事故。
氢气MSDS概述本文档提供了关于氢气的安全数据表(MSDS),旨在帮助用户了解和正确处理氢气。
物理性质- 分子式:H2- 分子量:2.016 g/mol- 外观:无色无味气体- 沸点:-252.87 ℃- 熔点:-259.16 ℃- 密度:0.0899 g/cm³危险性氢气具有以下危险性:1. 易燃:氢气是一种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 压力危险:氢气储存内的高压气体可能导致爆炸或泄漏。
3. 窒息危险:高浓度氢气可导致窒息。
安全措施为了确保氢气的安全使用,请遵循以下安全措施:1. 储存:将氢气储存在适当的中,确保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2. 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和遵循操作规程。
3. 通风:确保操作区域有充足的通风,以防止氢气积聚。
4. 防火措施:避免氢气与火源接触,确保操作区域没有明火或静电积聚。
5. 泄漏处理:发生氢气泄漏时,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清理和维护。
急救措施在发生氢气事故时,请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 呼吸困难: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区域,并提供氧气支持。
2. 烧伤:立即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若伤势严重,请尽快就医。
3. 中毒:如果吸入浓度过高的氢气导致中毒症状,请立即就医。
废弃处置当氢气废弃时,请按照当地法规进行正确处置,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参考文献[1] "Hydrogen MSDS -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来源待确认]。
完整word版)氢气MSDS 氢气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中文名:氢;氢气分子式:H2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英文名:XXX相对分子质量:2.01CAS号:133-74-0化学类别:非金属单质主要组成与性状:含量工业级≥98.0%,高纯≥99.999%。
外观与性状为无色无臭气体。
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空气中氧气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
在很高的分压下,呈麻醉作用。
危险特性与灭火方法: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或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氢气会与卤素发生剧烈反应。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将从火场转移置空旷处。
灭火剂:雾装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理化性质:熔点(℃):-259.2,沸点(℃):-252.8,闪点(℃):无。
爆炸上限%:74.1,爆炸下限%:4.1.不溶于水、乙醇、乙醚。
稳定性良好。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眼睛接触: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
就医。
食入:不适用。
个体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
穿防静电工作服。
佩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操作注意事项:工作现场禁止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
进入罐、高浓度区作业,应有人监护。
操作处置与储存:工作现场禁止烟火、避免高浓度吸入。
进入罐、高浓度区作业,应有人监护。
易燃压缩气体。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氧化剂等分开存放。
切记混储混运。
储存间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
废弃处置: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处理。
氢气MSDS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及企业标识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氢化学品俗名氢气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n英文名称企业名称企业地址应急咨询电话传真技术说明书编号66CAS号133-74-0第二部分化学品名称有害物成分含量CAS号氢气≥98.0 133-74-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
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无害燃爆危险本品易燃。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眼睛接触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
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无。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氢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n中文名称:氢气技术说明书编码:K201分子式:H2 分子量: 2.0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1易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度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
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无害爆炸危险:1.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和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2.氢气比空气轻得多,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3.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N/A眼睛接触:N/A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N/A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氢气极易燃烧,燃烧时,其火焰无颜色,肉眼无法看见。
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氢气瓶或氢气储罐内存在压力,当温度升高时,气瓶或储罐内的压力也随着升高,它们在火灾中存在爆裂的可能性。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磷酸铵干粉氢气储罐/氢气瓶出现火灾时的消防措施: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切断气源。
疏散人员远离火灾区,并往上风处撤离。
对着火区进行隔离,防止人员入内。
可能的话,将那些处在火灾区附近、未受火直接影响的氢气瓶转移到安全地段。
如氢气无法切断的话,可让气体燃烧,直到气瓶、储罐内的氢气烧完为止。
注意:这种处理方法是假设火势可以控制的前提下采用的,而且,氢气燃烧过程中,应持续用水对气瓶、储罐进行冷却,直到氢气完全烧尽为止,避免气瓶、储罐因过热而发生爆炸事故。
如有可能,站在安全位置上进行灭火。
并用水对着火的气瓶/储罐、以及着火区附近的所有压力容器进行冷却,直到它们完全冷却为止。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氢气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的能源,因此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安全氢气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在高压氢气使用、储存和输送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
MSDS即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是对化学品进行全面安全评估和安全预警的重要法规,对于氢气的安全使用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氢气的安全性氢气是一种具有极高的燃烧性和易爆性的气体,因此对于其安全使用和操作要求极其严格。
首先,操作人员必须熟知其特定的使用条件和安全规程,并且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如开展必要的训练,确保其操作能力和认知能力。
此外,在操作的过程中也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穿戴特定的防护设备,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氢气MSDSMSDS是对氢气进行全面安全评估和安全预警的重要标准之一。
其主要内容涵盖了氢气的性质、物理与化学特性、使用限制、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反应等方面。
MSDS的编写和更新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关法规要求。
同时,MSDS的更新需要根据氢气的使用情况和相关技术发展进行适度调整。
三、氢气的物理与化学特性- 氢气的密度很小,在常温下比空气轻,这意味着氢气很容易弥散并集中。
- 氢气具有极高的燃烧性,可以在空气中快速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量。
- 氢气与氧气可以进行燃烧反应,生成大量的水蒸气和热量。
四、氢气的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必要的培训和认证,掌握氢气的使用规程和安全规范。
- 在氢气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穿戴特定的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服等,确保人身安全。
- 氢气的储存、运输和使用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规定和操作标准,以确保其安全性。
- 氢气的使用应遵守本地地方政府的法规和规定,并且必须在具备必要的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进行。
五、应急反应措施对于氢气泄露、火灾等应急情况,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具体的措施包括:- 采取紧急措施,将泄漏物质切断、调节和排放。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志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品概述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1) 由于气体的带电性,充灌时氢气从钢瓶喷出通过橡皮管到球皮的过程中,氢气瓶、导管、球皮由于静电作用而带有高电位。
(2) 收球放气时,氢气从球皮中喷出后,球皮由于静电作用而产生高电位。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遇到2次收球时由静电火花引起的球皮燃烧现象。
如:在有沥青隔水层的楼面上,将氢气基本放完后将球皮折叠起来时发生球皮燃烧。
这是因为球皮高速放气后带有大量静电电荷,在绝缘的楼面上静电不能顺利导除,折叠球皮时球皮面积减小,单位面积的静电电量越来越大而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球皮燃烧。
(3) 人体带电。
人体任何时候都带有静电。
当人体所穿衣物是用电阻率高的化纤制成时,将带有很高的电位。
如果人体带电与钢瓶、球皮带电极性相反,电位差将很大,极易产生静电火花。
另外,如果施放人员在充灌、放气过程中有脱衣动作也容易产生静电火花。
一般情况下,脱衣时产生的静电电位很高。
★氢气球充灌、放气过程中防止静电火花的措施空气击穿的电场强度为3 500 kV/m,相当于2个带异号电荷的平板,相差1 cm、电压为35 kV时的两极之间的电场强度。
如果其中1个带电体带有尖端或接触面积很小时,则电压降低到几千伏就可以使空气击穿,产生电火花。
因此,氢气球充灌、放气过程中防止静电火花就是要避免达到空气的击穿电场强度。
(1) 充灌氢气球时,必须具备静电导除措施。
氢气瓶应良好接地,静电电阻≤100 。
实际工作中可以用导线就近与防雷接地体或金属水管连接。
(2) 控制充灌时氢气的流速,越小越好,建议使用氢气减压器,一般应≤8 m/s,以尽可能减小静电量。
(3) 使用含杂质少、纯度高的氢气。
,并在充灌前清除接口、导管、球皮内的污物。
(4) 操作人员应尽可能穿着防静电服,严禁穿尼龙、化纤等易产生静电的服装。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修订日期:2020-4-17 SDS编号:20200417-03 产品名称:氢气版本:MSDS202003-A0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氢化学品俗名:氢气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n企业名称:XX有限公司企业地址:XXXX邮编:XXXXXX联系电话:0XXXXX企业应急电话:XXXXX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合成氨和甲醇等,石油精制,有机物氢化及作火箭燃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极易燃气体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易燃气体-1,加压气体-压缩气体,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极易燃气体; 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事故响应:漏气着火,切勿灭火,除非漏气能够安全地制止。
除去一切点火源,如果这么做没有危险。
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废弃处置:——物理化学危险:物理危险性: 气体与空气充分混合,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该气体比空气轻。
化学危险性: 加热可能引起激烈燃烧或爆炸。
与卤素、氧化材料和油脂急剧地发生反应。
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
金属催化剂,如铂和镍,大大加剧这些反应。
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
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环境危害:无资料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四部分:急救措施急救:皮肤接触:与气体接触会导致冻伤。
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不要脱去衣服,给予医疗护理。
眼睛接触:与气体接触会导致冻伤。
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吸入:头晕。
头痛。
昏睡。
窒息。
立即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休息。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立即就医。
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特别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