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全盐量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4
土壤全盐量的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 Y / T 1 2 5 1 -1 9 9土壤浸出液的制备方法要点土壤水溶性盐可按一定的土水比例(通常采用1:5 ), 用平衡法浸出,然后侧定浸出液中的全盐量以及CO32-, HCO3-,Cl-, SO42-, C a2+, Mg2+,N a+,K+等8种主要离子的含量(可计算出离子总量) 。
测定结果均以千克土所含厘摩尔数( c mo l / k g ) 表示。
主要仪器真空泵往复式电动振荡机离心机(4000r/min)锥形瓶布氏漏斗或素瓷滤烛抽滤瓶锥形瓶。
测定步骤用台秤准确称取通过2mm筛孔的风干土样50.00g,放入干燥的500m L锥形瓶中。
用量筒准确加入无二氧化碳的纯水250mL,加塞,振荡3min,按土壤悬浊液是否易滤清的情况,选用下列方法之一过滤,以获得清亮的浸出液,滤液用干燥锥形瓶承接。
全部滤完后,将滤液充分摇匀,塞好,供测定用。
容易滤清的土壤悬浊液:用滤纸在7cm直径漏斗上过滤,或用布氏漏斗抽滤,滤斗上用表面皿盖好,以减少蒸发。
最初的滤液常呈浑浊状,必须重复过滤至清亮为止。
较难滤清的土壤悬浊液:用皱折的双层紧密滤纸在10cm直径漏斗上反复过滤。
碱化的土壤和全盐量很低的粘重土壤悬浊液,可用素瓷滤烛抽滤。
如不用抽滤,也可用离心分离,分离出的溶液也必须清晰透明。
注意事项①浸出液的土水比例和浸提时间:用水浸提土壤中易溶盐时,应力求将易溶盐完全溶解出来,同时又须尽可能使难溶盐和中溶盐(碳酸钙、硫酸钙等)不溶解或少溶解,并避免溶出的离子与土壤胶粒吸附的离子发生交换反应。
因此应选择适当的土水比例和振荡时间。
各种盐类的溶解度不同,有的相差悬殊,因而有可能利用控制水土比例的方法将易溶盐与中溶盐及难溶盐分离开。
采用加水量小的土水比例,较接近于田间实际情况,同时难溶盐和中溶盐被浸出的量也较少。
因此有人采用1:2.5,或1:1的土水比例,或采用饱和泥浆浸出液。
加水里小的土水比例,给操作带来的困难很大,特别难适用于粘重土壤。
1 方法依据
本方法依据L Y/T 1251-1999 3.2 森林土壤全盐量的测定(电导法)
2 仪器和设备
电导率仪
3 分析步骤
详见LY/T 1251-1999 3.2.4 森林土壤全盐量的测定步骤
4试验结果报告
4.1精密度
取低、高两个浓度的样品,按步骤3分别做6次平行实验,计算结果、平均值、标准偏差并求出相对标准偏差,结果如表1:
表1精密度测试数据
4.2准确度(人员比对)
对同一样品3,2名实验员按照步骤3各平行测定3次,计算平均值及相对偏差,结果见表2。
表2人员比对测试数据
5结论
5.1精密度
样品1六次平行测定测得平均值为0.374mS/cm,相对标准偏差为4%;样品2六次平行测定测得平均值为1.27mS/cm,相对标准偏差为3%。
5.2 准确度
对同一样品3两名实验员分别进行测定3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654mS/cm 和0.651mS/cm,相对偏差为0.3%。
FHZDZTR0070 土壤 水溶性盐分全盐量的测定 质量法F-HZ-DZ-TR-0070土壤—水溶性盐分(全盐量)的测定—质量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土壤水溶性盐分(全盐量)的测定。
2 原理盐渍土含有的水溶性盐分主要是钾、钠、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或重碳酸盐等,当其在土壤中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就将危害作物生长,尤其是碱性钠盐的存在及其在土壤内的移动,还会造成土壤碱化。
对土壤进行水溶性盐分分析,是研究盐渍土的盐分状况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重要方法。
土壤水溶性盐分分析包括全盐量、碳酸根、重碳酸根、氯根、硫酸根、钙、镁、钾、钠离子和离子总量。
土壤水溶性盐按一定的水土比例用水浸出,浸出液作全盐量、阴离子和阳离子含量的测定,离子总量由计算法求得,测定结果以cmol/kg 或g/kg 表示。
全盐量的测定一般采用质量法,吸取一定量土壤水浸出液,蒸干除去有机质后,烘干,称量测得全盐量。
3 试剂3.1 过氧化氢,1+1。
4 仪器4.1 振荡机。
4.2 离心机。
4.3 锥形瓶,500mL ,250mL 。
4.4 布氏漏斗和抽滤瓶。
4.5 玻璃蒸发皿,质量不超过20g 。
5 操作步骤5.1 待测液的制备:称取通过2mm 筛孔的风干土样50.000g(精确至0.001g)置于干燥的500mL 锥形瓶中,加入250.00mL 无二氧化碳的水,加塞,放在振荡机上振荡3min 。
同时做空白试验。
5.2 根据土样悬浊液能否滤清的情况,选用一种方法过滤,取得清亮的浸出液,滤液用250mL 干燥锥形瓶承接,滤完后将滤液摇匀,加塞,作全盐量、阴离子和阳离子含量测定用。
容易滤清的土样悬浊液用慢速滤纸过滤,也可用布氏漏斗慢速滤纸抽滤,过滤时漏斗上用表面皿盖好,减少溶液蒸发,最初滤液如有浑浊,必须重复过滤至清亮为止。
较难滤清的土样悬浊液用皱折的双层慢速滤纸反复过滤,也可用离心机离心分离,取得清亮的滤液。
5.3 吸取50.00mL 清亮的浸出液,置于已在105℃~110℃烘至恒量的玻璃蒸发皿中,放在水浴上蒸干。
盐渍土基本知识盐渍土基本概念:土壤中含盐量在0.1%-0.2%以上,或者土壤胶体吸附一定数量的交换性钠,碱化度在15%-20%以上,有害于作物正常生长的属盐碱土类型,或称盐渍土。
盐碱危害作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溶液的渗透区过高,致使作物生理干旱,以及盐碱对作物的毒害作用,特别是土壤中过量的交换性钠的存在,还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土壤理化性状,需要采取水利、化学和农业等综合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良。
盐碱土是一系列受土体中盐碱成分作用的、包括各种盐土和碱土以及其他不同程度盐化和碱化的各种类型土壤的统称,也称盐渍土。
在形成盐渍土的过程中,土壤盐渍化(或盐碱化)过程起主导或显著的作用,各种类型盐碱土的共同特性就是土壤中含有显量的盐碱成分,具有不良的物理化学性质,致使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甚至不能生长成活。
当土壤表层或亚表层中(一般厚度为20-30厘米左右),水溶性盐积累超过0.1%或0.2%(即100克风干土中含0.1克水溶性盐类,或在富含石膏情况下,含0.2克水溶性盐类),或土壤碱化层的碱化度超过5%,就属盐碱土范畴。
盐碱土中对植物生长有害的化合物主要是钾、钠、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重碳酸盐等。
另外青藏高原有硼酸盐,吐鲁番盆地有硝酸盐类;或者是土壤含盐量虽少,但土壤交换性钠占阳离子交换量达到了一定比例也会对植物生长产生抑制。
盐化或碱化形成的一系列土壤。
又称盐渍土,包括盐土、碱土及各种盐化和碱化土壤。
狭义的盐碱土是指既盐化又碱化的土壤。
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北的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东部沿海包括台湾省、海南省等岛屿沿岸的滨海地区也有分布。
盐土是在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地势低洼、含盐地下潜水位高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或土体中积聚过多的可溶性盐类而形成的。
盐土一般呈碱性反应(部分滨海酸性硫酸盐盐土有酸化现象),盐基呈饱和状态,腐殖质含量低,典型盐土剖面地表有白或灰白色盐结皮、盐霜或盐结壳。
划分盐土的表层含盐量下限指标,因盐分组成而异,以氯化物为主的下限指标为0.6%左右,氯化物和硫酸盐混合类型的盐土下限指标为1%左右,含石膏较多的硫酸盐土下限指标为2%左右。
土壤全盐量是指土壤中可溶性盐分的总量,包括钠盐、钾盐、钙盐、镁盐等。
土壤全盐量的标准范围因土壤类型、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土壤全盐量的标准范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高盐、中盐和低盐。
具体标准如下:
1.高盐土壤:土壤全盐量大于400克/千克。
2.中盐土壤:土壤全盐量在100克/千克到400克/千克之间。
3.低盐土壤:土壤全盐量小于100克/千克。
需要注意的是,土壤全盐量的标准范围只是一个参考值,不同的作物和土壤类型对土壤盐分的要求也不同。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管理,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展。
土壤含盐量种植标准土壤含盐量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更是农业生产的瓶颈所在。
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和提高农业产量,科研人员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土壤含盐量种植标准。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阐述。
步骤一:了解土壤含盐量土壤含盐量,也被称为土壤盐渍化程度,指的是土壤中溶解态盐分的含量。
通常来说,钠离子、钾离子、镁离子和钙离子的浓度越高,土壤盐渍化程度就越高。
而土壤盐渍化程度高,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限制也就越大。
步骤二:制定标准为了更好地衡量土壤的盐渍化程度,科研人员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标准。
目前在中国,土壤盐渍化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级别,分别对应土壤NaCl当量含量小于0.2%、0.2%-0.4%、0.4%-0.8%和大于0.8%的情况。
而在具体的农业种植中,对于不同的农作物和不同的生长时期,所需的土壤含盐量也是有差异的。
步骤三:应用标准在实际的农业种植中,科研人员和种植业者们需要根据不同作物和生长时期的需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植物提供合适的土壤成分。
以玉米生长期为例,土壤的NaCl当量含量不应超过0.2%;而在番茄的生长期,土壤的NaCl当量含量不应超过0.4%。
在实践中,种植业者需要在选择土地和肥料上加以控制,以维持合适的土壤含盐量。
总之,土壤的盐渍化程度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和提高农业产量,科研人员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土壤含盐量种植标准。
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合理应用这些标准,选取合适的土地和肥料,为植物提供合适的土壤成分,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盐碱地含盐量标准
一、盐碱地土壤钠盐的质量分数
盐碱地土容重一般1.2到1.5。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
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
形成原因: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
二、盐碱地分级指标如下:
轻度盐化土,土壤含盐量0.1%-0.2%;
中度盐化土,土壤含盐量0.2%-0.4%;
重度盐化土,土壤含盐量0.4%-0.6%(我国大多数以30厘米土壤耕层来计算含盐量)。
衡量盐碱地的另一指标是酸碱度,即PH值,我国土壤酸碱度可分为五级,即强酸性为PH <5.0,酸性为PH5.0-6.5,中性为6.5-7.5,碱性为PH7.5-8.5,强碱性为PH>8.5。
FHZDZTR0070 土壤 水溶性盐分全盐量的测定 质量法F-HZ-DZ-TR-0070土壤—水溶性盐分(全盐量)的测定—质量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土壤水溶性盐分(全盐量)的测定。
2 原理盐渍土含有的水溶性盐分主要是钾、钠、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或重碳酸盐等,当其在土壤中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就将危害作物生长,尤其是碱性钠盐的存在及其在土壤内的移动,还会造成土壤碱化。
对土壤进行水溶性盐分分析,是研究盐渍土的盐分状况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重要方法。
土壤水溶性盐分分析包括全盐量、碳酸根、重碳酸根、氯根、硫酸根、钙、镁、钾、钠离子和离子总量。
土壤水溶性盐按一定的水土比例用水浸出,浸出液作全盐量、阴离子和阳离子含量的测定,离子总量由计算法求得,测定结果以cmol/kg 或g/kg 表示。
全盐量的测定一般采用质量法,吸取一定量土壤水浸出液,蒸干除去有机质后,烘干,称量测得全盐量。
3 试剂3.1 过氧化氢,1+1。
4 仪器4.1 振荡机。
4.2 离心机。
4.3 锥形瓶,500mL ,250mL 。
4.4 布氏漏斗和抽滤瓶。
4.5 玻璃蒸发皿,质量不超过20g 。
5 操作步骤5.1 待测液的制备:称取通过2mm 筛孔的风干土样50.000g(精确至0.001g)置于干燥的500mL 锥形瓶中,加入250.00mL 无二氧化碳的水,加塞,放在振荡机上振荡3min 。
同时做空白试验。
5.2 根据土样悬浊液能否滤清的情况,选用一种方法过滤,取得清亮的浸出液,滤液用250mL 干燥锥形瓶承接,滤完后将滤液摇匀,加塞,作全盐量、阴离子和阳离子含量测定用。
容易滤清的土样悬浊液用慢速滤纸过滤,也可用布氏漏斗慢速滤纸抽滤,过滤时漏斗上用表面皿盖好,减少溶液蒸发,最初滤液如有浑浊,必须重复过滤至清亮为止。
较难滤清的土样悬浊液用皱折的双层慢速滤纸反复过滤,也可用离心机离心分离,取得清亮的滤液。
5.3 吸取50.00mL 清亮的浸出液,置于已在105℃~110℃烘至恒量的玻璃蒸发皿中,放在水浴上蒸干。
FHZDZTR0071 土壤 水溶性盐分全盐量的测定 电导法F-HZ-DZ-TR-0071土壤—水溶性盐分(全盐量)的测定—电导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土壤水溶性盐分(全盐量)的测定。
2 原理土壤中的水溶性盐是强电介质,其水溶液具有导电作用,导电能力的强弱可用电导率表示。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溶液的含盐量与电导率呈正相关,含盐量愈高,溶液的渗透压愈大,电导率也愈大。
土壤水浸出液的电导率用电导仪测定,直接用电导率数值表示土壤的含盐量。
3 试剂3.1 氯化钾标准溶液:0.0200mol/L ,称取1.4910g (精确至0.0001g )于105℃烘4h 的氯化钾(KCl )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
4 仪器4.1 电导仪。
4.2 铂电极。
4.3 温度计。
5 操作步骤5.1 待测液的制备:称取通过2mm 筛孔的风干土样50.000g(精确至0.001g)置于干燥的500mL 锥形瓶中,加入250.00mL 无二氧化碳的水,加塞,放在振荡机上振荡3min ,然后干过滤或离心分离,取得清亮的待测浸出溶液。
也可以吸取水溶性盐分(全盐量)的测定—质量法待测液制备得到的清亮溶液测定,同时做空白试验。
5.2 将铂电极引线接到电导仪相应的接线柱上,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5.3 调节电导仪至工作状态。
5.4 将铂电极用待测液冲洗几次后插入待测液中,打开测量开关,读取电导数值。
5.5 取出铂电极,用水冲洗,用滤纸吸干,再作下一土样测定。
同时测量待测液温度。
注:电导法测定全盐量时,最好用清亮的待测液。
如用悬浊液,应先澄清,并在测定时不再搅动,以免损坏电极的铂黑层。
6 结果计算按下式计算25℃时1∶5土壤水浸出液的电导率:K f C L t ××=式中:L ——25℃时1∶5土壤水浸出液的电导率,mS/cm ;C ——测得的电导值,mS/cm ;f t ——温度校正系数;K ——电极常数(电导仪上如有补偿装置,不需乘电极常数)。
土壤全盐量
土壤中可溶性盐分的测定重量法
土壤中可溶性盐分是用一定的水土比例和在一定时间内浸提出来的土壤中所含有的水溶性盐分。
分析土壤中可溶性盐分的阴、阳离子组成,和由此确定的盐分类型和含量,可以判断土壤的盐渍状况和盐分动态,因为土壤所含的可溶性盐分达一定数量后,会直接影响作物的发芽和正常生长。
当然,盐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主要决定于土壤可溶性盐分的含量及其组成,和不同作物的耐盐程度。
就盐分组成而言:苏打盐分(碳酸钠、碳酸氢钠)对作物的危害最大,氯化钠次之,硫酸钠相对较轻。
当土壤中可溶性镁增高时,也能毒害作物。
因此,定期测定土壤中可溶性盐分总量及其盐分组成,可以了解土壤的盐渍程度和季节性盐分动态,据此拟订改良利用盐碱土的措施。
通常,用水浸提液的烘干残渣量来表示土壤中水溶性物质的总量,烘干残渣量不仅包括矿质盐分量,尚有可溶性有机质以及少量硅、铝等氧化物。
盐分总量通常是盐分中阴、阳离子的总和,而烘干残渣量一般都高于盐分总量,因而应扣除非盐分数量。
此外,所测得的可溶性盐分总量,尚可验证系统分析中各种阴阳离子分量的分析结果。
可溶性盐分总量的测定方法很多,有重量法、电导法、比重计法,还有阴阳离子总合计算法等,由于比重计法比较粗放,而阴阳离子总和计算法又比较费时,所以在这里只重点介绍通用的重量法。
1待测液的制备
1. 1 原理
土壤样品与水按一定的水土比例混合,经过一定时间振荡后,将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分提取到溶液中,然后将水土混合液进行过滤,滤液可作为土壤可溶性盐分测定的待测液。
1. 2 仪器
电动振荡机,真空泵(抽气用),大口塑料瓶(1000 mL),巴士滤管和平板瓷漏斗,抽气瓶(1000mL)。
1. 3 操作步骤
1. 3. 1 称取通过18号筛(1mm筛孔)风干土壤样品100g(精确到0(1 g),放入1000mL大口塑料瓶中,加入500mL二氧化碳蒸馏水。
1. 3(2 将塑料瓶用橡皮塞塞紧后在振荡机上振荡8min。
1. 3. 3 振荡后立即抽气过滤,如土壤样品不太粘重或碱化度不高,可用平板瓷漏斗过滤,直到滤清为止。
土质粘重,碱化度高的样品,可用巴士滤管抽气过滤,清液存于500mL三角瓶中,用橡皮塞塞紧备用。
如暂不测定钾、钠离子的溶液,应分装于50mL左右的小塑料瓶中保存。
1. 4 说明
1. 4. 1 水土比例问题:水土比例大小直接影响土壤可溶性盐分的提取,因此提取的水土比例不要随便更改,否则分析结果无法对比,通常采用水土比例为5:1提取,有人为了研究盐分动态更切合实际情况,采用田间湿土在土壤压榨机上压榨提取溶液,然后按同样方法进行分析。
1. 4. 2 土壤可溶性盐分浸提(振荡)时间问题:经试验证明,水土作用2min,即可使土壤中可溶性的氯化物、碳酸盐与硫酸盐等全部溶入水中,如果延长作用时间,将有中溶性盐和难溶性盐(硫酸钙和碳酸钙等)进入溶液。
因此,建议采用振荡3min立即过滤的方法,振荡和放置时间越长,对可溶性盐分的分析结果误差越大。
(3 过滤时尽可能快速,对质地粘重或碱化度高的土壤,用巴氏滤管抽气1(4
过滤。
有时粘土会堵塞巴氏滤管的孔隙,致使过滤速度减慢,这时,可取下巴氏滤管,用打气球向管内打气加压,使吸附在管壁上的粘土呈壳状脱落下来,然后继续抽气过滤,可加快过滤速度。
1(4(4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压大小以及蒸馏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都会影响碳酸钙、碳酸镁和硫酸钙的溶解度,相应地影响着水浸出液的盐分数量,因此,必须使用无二氧化碳的蒸馏水采提取样品。
1(4(5 如用电导法测定盐分总量,则在振荡3min后,放置澄清半小时,即可测定。
1(4(6 待测液不能放置过长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天),否则会影响钙、镁、碳酸根和重碳酸根的测定。
2 测定方法
2(1 原理
吸取一定量的待测液,经蒸干后,称得的重量即为烘干残渣总量(此数值一般接近或略高于盐分总量)。
将此烘干残渣总量再用过氧化氢去除有机质后,再称其重量即得可溶性盐分总量。
2(2 仪器
瓷蒸发皿(100mL),分析天平,电烘箱,水浴锅。
2(3 操作步骤
2(3(1 吸取待测清液50,100ml,放入已知重量的瓷蒸发皿中,将称皿放在水浴上蒸干(亦可用砂浴)。
2(3(2 用滤纸片擦干瓷蒸发皿外部,放入100—105?烘箱中烘干4h,然后移至干燥器中冷却,用分析天平称重(一般冷却30min)。
(3 称好后的样品继续放入烘箱中烘2h后再称重,直至恒重(即二次重量2(3
相差小于0(0003g),即得烘干残渣。
2(3(4 将上述的烘干残渣用15,过氧化氢溶液继续在水浴上加热去除有机质,再按上法蒸干后,称至恒重,即得可溶性盐分总量。
2(4 结果计算
结果按式(1)计算:
烘干残渣(,),(称皿与残渣重,称皿重,W)
×100 (1)
式中:W——吸取待测液体积相当于土壤样品重(如吸取50mL,即相当于10g样品)。
2(5 说明
2(5(1 吸取待测液的数量,应依盐分的多少而定,如果含盐量>o(5,则吸取
25mL,含盐量<0(5,则吸取50mL或100mL。
保持盐分量在0(02,0.2g之间,过多则因某些盐类吸水,不宜称至恒重,过少误差太大。
2(5(2 蒸干时的温度不能过高,否则,因沸腾使溶液遭到损失,特别当接近蒸干时更应注意,在水浴上蒸干就可避免这种现象。
2(5(3 由于盐分在空气中容易吸水,故应在相同的时间和条件下冷却、称重。
2(5(4 加过氧化氢去除有机质时,只要达到使残渣湿润即可。
这样可以避免由于过氧化氢分解时泡沫过多,使盐分溅失,因而,必须少量多次地反复处理,直到残渣完全变白为止。
但溶液中有铁存在而出现黄色氧化铁时,不可误认为是有机质的颜色。